惊涛澎湃慈亲惧释义


【惊涛】震摄人心的波涛。三国魏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清曹寅《虎丘僧轩坐雨迟培山未至漫成》诗:“东巖磵壑凭临高,风雨横絶悬惊涛。”

【澎湃】1.波浪相互冲击。《艺文类聚》卷八引三国魏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唐周岳秀《君山祠》诗:“风涛澎湃鱼龙舞,栋宇峥嶸燕雀迁。”宋苏轼《石钟山记》:“大声发於水上……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杨朔《黄河之水天上来》:“想到黄河,一时间眼底涌现出更多的河流,翻腾澎湃。”2.引申为冲击。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万舟如覆叶,浮尸如泛蚁,随流漂荡,听风澎湃。”3.水波相击等声。唐韩愈《送惠师》诗:“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清李渔《奈何天·形变》:“人声

【慈亲】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説,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唐聂夷中《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清魏源《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汝侍慈亲侧,吾侍严亲行。”

【惧】〔古文〕愳《唐韻》其遇切《集韻》《韻會》衢遇切,音具。《說文》恐也。从心瞿聲。或省作瞿。又《集韻》俱遇切《正韻》居遇切,音屨。《集韻》無守貌。又《集韻》懽俱切,音劬。亦恐也。《前漢·惠帝贊》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