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锋镝】1.刀刃和箭镞。借指兵器。《史记·秦汉之际月表》:“堕坏名城,销锋鏑,鉏豪桀,维万世之安。”唐张说《赠上柱国郭君碑》:“命公统陇右之骑,济河曲之师,锋鏑争先,玉石俱碎。”清方文《述哀》诗:“身是刀俎餘,尚恐婴锋鏑。”刘半农《欧洲花园》:“英人,果敢人也,御木讷之假面,而藏锋镝于其中。”2.指战争。《南史·刘怀敬传》:“又詔故晋寿太守姜道盛殞身锋鏑,可赠给事中,赐钱十万。”宋梅尧臣《和颖上人南徐十咏·铁瓮城》:“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鏑。”清刘大櫆《<朱子颍诗集>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鏑之危。”李一《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