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持壶酒望高牙释义


【竟】《廣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又《說文》樂曲盡爲竟。又地名。《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又姓。出《何氏姓苑》。又《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壶】同壷,與壼別。

【酒望】”。即酒帘。《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见那酒店前掛着一个酒望儿。”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酒家揭帘,俗谓之酒望子。”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今日早晨间,我将这鏇锅儿烧的热了,将酒望子挑起来,招过客,招过客。”《水浒传》第二九回:“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上面掛着一个酒望子。”参见“酒帘”。

【高牙】;牙旗。《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梁征,高牙乃建。”李善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李周翰注:“牙,大旗也。”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2.指高官官衙。宋范仲淹《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