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冥】昏暗;昏黑。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时亦昏冥,遂上楼,与妇人栖宿。”《魏书·序纪序》:“南迁大泽,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媪﹞遂入林去,移时始来。途已昏冥,遂与偕行。”2.指黑暗的地方。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南復闢一洞,甚宏,有门有奥。奥西上则深入昏冥。”3.谓昏然无知,沉醉。唐韩愈《送王秀才序》:“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於外也固不暇,尚何麴蘖之托而昏冥之逃也。”
【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玉篇》識認也。《增韻》辨識也。《關尹子·二柱篇》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已之。《後漢·卓茂傳》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解與之,他日別得,亡者詣府送還。《元史·王克敬傳》臨事不認眞,豈盡忠之道乎。又錯認,水酒名。見《南宋市肆記》。又《讀書通》與仞通。《前漢·儒林傳》孟喜因不肯仞。又《韻會》與訒通。詳訒字註。又《廣韻》《正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仍去聲。義同。
【头角】1.犹头绪,端绪。《礼记·学记》“开而弗达”汉郑玄注:“开,为发头角。”孔颖达疏:“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吴书》虽已有头角,敍赞未述。”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然此等復不谓挺无所知也,皆復粗开头角,或妄沽名。”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革命日露头角,谭人凤衔孙中山命来鄂视察,籍策其成。”2.比喻青少年的气概或才华。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妻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