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内心焦虑不安,仿佛肠子被牵转一样。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弔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争奈按不下九曲回肠,合不定一双业眼。”2.小肠的一部分,在空肠的下部,形状弯曲。盲肠长在它的下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论》唐张守节正义:“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二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亦作“迴膓”。亦作“廻肠”。1.形容歌舞、文章等十分感人。唐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
【九回】亦作“九迴”。1.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宋欧阳修《黄溪夜泊》诗:“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2.迂回曲折。《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陇头流水歌辞》:“西上陇阪,羊肠九回。”明何景明《自武陵至沅陵杂诗》之五:“脩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廻。”3.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唐杨巨源《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诗:“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