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楚国道释义


【行人】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唐杜甫《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走着须要小心,大道正路不妨,十里一墩,五里一堡,还有来往的行人。”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周礼·秋官》有行人。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明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国语·晋语八》:“秦景公使其弟鍼来求成,叔向命

【楚】〔古文〕《唐韻》《正韻》創舉切《集韻》創阻切,粗上聲。或作。《說文》叢木也。一曰荆。《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註》楚楚,茨棘貌。又《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又《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又萇楚,草名。羊桃也。《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又楚楚,鮮明貌。《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又辛楚,痛也,別作憷。《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又國名。《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又三楚,地名。《史記·貨殖傳》淮北郡、汝南

【国道】1.治国之道。《穀梁传·桓公六年》:“修教明諭,国道也。”范宁集解:“脩先王之教以明达於民,治国之道。”2.犹国步,国运。南朝梁沉约《上<宋书>表》:“虽世穷八主,年减百载,而兵车亟动,国道屡屯。垂文简牘,事数繁广。”《北史·魏长贤传》:“若国道方屯,时不我与,以忠获罪,以信见疑,贝锦成章,青蝇变色。良田败於邪径,黄金鑠於众口,穷达运也,其如命何!”3.国中的大路。多指驿道、官道。《墨子·非攻下》:“棘生乎国道。”孙诒让间诂:“国道,谓道中九经九纬之涂也。”4.现指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