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又《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又《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又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又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又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
【隽士】1.才智出众的人。雋,通“俊”。清唐甄《潜书·养重》:“骆殷二子,蜀之雋士也,吾怀其人久矣。”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籤·王世贞》:“当公少时,一二雋士,句飣字餖,度不有所震发,欲藉大力者为帜,而以虚声感公。”2.唐代科举中的一科。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两监》:“初入学皆行束脩之礼……各绢二匹;雋士及律书、算学、州县学,各绢一匹。”参见“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