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灯】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彭年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宋王安石《书定院窗》诗:“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清曹寅《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篝灯重到,凉烟四纈闲窗,又几度昏昏晓晓?”清姚鼐《夜读》诗:“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文字】语言的书写符号。古代多指单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俊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按,依类象形,即独体,为文;形声相益,即合体,为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唐韩愈《读<鹖冠子>》:“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於异地,留於异时,於是乎书之为文字。”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歷岁时,且由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