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仪礼·丧服》:“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郑玄注:“公子,君之庶子也。”《礼记·服问》:“传曰,有从轻从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孔颖达疏:“公子谓诸侯之妾子也。”《礼记·玉藻》:“公子曰臣孽。”郑玄注:“适而传世曰世子,餘则但称公子而已。”《诗·豳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孔颖达疏:“诸侯之子称公子。”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2.诸侯之女亦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所在】1.所处或所到之地。《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史记·项羽本纪》:“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復围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唐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詔所在给船轝,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萧队长自己也出去了。他把他的快慢机(一种好匣枪)别在前面袴腰上,一直往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