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仪礼·丧服》:“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郑玄注:“公子,君之庶子也。”《礼记·服问》:“传曰,有从轻从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孔颖达疏:“公子谓诸侯之妾子也。”《礼记·玉藻》:“公子曰臣孽。”郑玄注:“适而传世曰世子,餘则但称公子而已。”《诗·豳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孔颖达疏:“诸侯之子称公子。”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2.诸侯之女亦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
【三千客】形容门客众多。战国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四公子皆喜养士,门下号称有食客三千人。见《史记》四公子本传。唐胡曾《函谷关》诗:“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前蜀韦庄《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寧王五代孙。”前蜀贯休《献钱尚父》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唐杜牧《春申君》诗:“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