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1.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孔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吕延济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李善注:“高明,谓日月也。”宋范仲淹《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宋曾巩《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3.高而明亮
【洞达】畅通无阻。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宋沉括《梦溪笔谈·药议》:“凡人之肌骨,五臟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十:“服贾者麏集,爰是街衢洞达,閭阎比櫛。”2.流畅;通顺。汉王褒《洞箫赋》:“条畅洞达,中节操兮。”南朝梁袁昂《书评》:“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品艳》:“花缘酬对洞达,宜明窗。”3.胸襟开阔磊落。《艺文类聚》卷三十引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炤炤洞达,胸中豁
【窈】《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說文》深遠也。《廣韻》深也,靜也。《莊子·在宥篇》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又窈窕,幽閒也。《詩·周南》窈窕淑女。《揚子·方言》美心爲窈。《註》幽靜也。又《集韻》一叫切,音窔。義同。又《集韻》於兆切。《詩·風》舒窈糾兮。《傳》窈糾,舒之姿也。又讀如幽。《淮南子道應訓》可以明,可以窈。《註》窈,讀如幽。孔廟作①。 或作。通作窅。①字原作穴下。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