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陷积淖释义


【浮梁】即浮桥。《方言》第九:“艁舟谓之浮梁。”郭璞注:“即今浮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臺杰其高峙。”李善注引郭璞曰:“即今浮桥。”《旧唐书·哀帝纪》:“杨师厚於襄州西六十里阴谷江口伐竹木以为浮梁。”清顾炎武《蒲州西门外铁牛唐时所造以系浮桥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诗:“唐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参见“浮桥”。2.不良。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秋芙传》:“浮梁子弟,靡然从风,一倡百和,几有若狂之叹。”原注:“宋人小説谓无良曰浮梁。”3.旧县名。属江西省。汉鄱阳县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县,天宝元年

【陷】《唐韻》戸韽切《集韻》《韻會》《正韻》乎韽切,音。《說文》高下也。一曰陊也。《玉篇》墜入地也,沒也,隤也。《易·需彖》剛健而不陷。《史記·灌夫傳》戰常陷堅。又《魯語》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註》猶失過也。 《玉篇》亦作錎。《集韻》同埳。《篇海》亦作。

【积】《五音篇海》音枳。(積)《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音跡。《說文》聚也。《增韻》累也。堆也。《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又《升卦》積小以高大。《詩·周頌》積之栗栗。《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又《集韻》則歷切,音績。亦聚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聚也,儲蓄也。《詩·大雅》乃積乃倉。《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註》委積,謂牢米薪芻

【淖】《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奴敎切,音鬧。《說文》泥也。《左傳·成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又《字林》濡甚曰淖。《前漢·郊祀志》堅冰淖溺。又水名。《山海經》西北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名曰三淖。又姓。《路史》楚淖國先爲淖氏。又《集韻》直敎切,音棹。和也。《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註》普,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又尺約切,音綽。與繛綽同。《說文》也。《莊子·逍遙遊》淖約如處子。《註》淖約,柔弱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