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途】”。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绝国】辽远之邦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絶国功,封騫博望侯。”南朝梁江淹《别赋》:“况秦吴兮絶国,復燕宋兮千里。”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絶国。服药休粮,北至居延,去海三五十里。”瞿秋白《<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2.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郭氏侯者凡三人,皆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