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一天星斗湿释义


【风露】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郁达夫《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仲则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一天星斗】星星。唐李中《江行夜泊》诗:“半夜风雷过,一天星斗寒。”宋蔡伸《蓦山溪》词:“散髮步闲亭,对荧荧,一天星斗。”《水浒传》第五二回:“少顷,雨过云收,復见一天星斗。”2.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万里雷霆驱号令,一天星斗焕文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3.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4.犹言满城风雨。陈源《西滢闲话·一天星斗》:“我们不能看见他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