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作戏三昧俱释义


【逢场作戏】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开场表演。《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幼年间略读诗书,兼持鎗棒,逢场作戏,遇博争雄。”《水浒传》第二七回:“他们是衝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臺上説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2.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逢场作戏三昧俱,化身为医忘其躯。”元马致远《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沈从文《主妇集·王谢子弟》:“七

【三昧】1.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晋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宋叶适《法明寺教藏序》:“﹝妙真、普济﹞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昶之绩而嗣忠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明刘元卿《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2.奥妙;诀窍。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宋周紫芝《竹坡诗话》:“集

【俱】《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又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