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然】转变貌。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能翻然大举,建立元勋,以应显禄,福之上也。”《隋书·炀帝纪下》:“若有识存亡之分,悟安危之机,翻然北首,自求多福。”清恽敬《读孟子二》:“故孟子就其心之所达,可以导之於圣贤者而示之,使之心明意豁,翻然有以自悔。”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顾今者翻然思变,歷岁已多,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於古之文物。”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员对于在工作中犯过错误的人们,除了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2.倒反,反
【逝】《唐韻》《集韻》《韻會》時制切,音誓。《說文》往也。《增韻》行也,去也。《詩·魏風》逝將去女。《楚辭·九歌》將騰駕兮偕逝。又《正韻》亡也。《前漢·司馬遷傳》長逝者魂魄。又發語辭。《詩·邶風》逝不古處。《集韻》或作遞。又《集韻》征例切,音制。義同。或作遰。又叶之列切,音折。《詩·大雅》言不可逝。叶上舌字。又叶食列切,音設。《江淹·傷友賦》魂綿昧其若絕,泣縈盈其如潔。嗟妙賞之不留,歎知音之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