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1.似有若无貌;隐约貌。《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吕祖谦《卧游录》载晋陶潜《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今本《陶渊明集》作“髣髴”。2.好象。《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察其所言,仿佛一端。”《隶续·司空掾陈寔残碑》洪适释:“史传杂书、蔡集皆作‘仲弓’,惟《太丘坛碑》作‘仲躬’,此碑仿佛亦然。”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夜星子》:“隐隐见窗纸有影,倐进倐却,仿佛一妇人,长六七寸,操戈骑马而行。”一本作“
【回文】修辞手法之一。某些诗词字句,回环往复读之均能成诵。如南朝齐王融《春游回文诗》:“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回复读之则为“风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起源说法不一。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餘制。”按,道原作品已佚。一说起源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诗。参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六》、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七编十一。2.回复的公文。《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解曹伯明并赃物、文卷,到府厅交割了,讨了回文自回。”亦作“迴纹”。亦作“廻文”。亦作“逥纹”。1.
【仍】《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又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又《谷永傳》饑饉仍臻。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又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又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又姓。又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
【具体】具体而微”。2.指个别而细微的事情。晋葛洪《抱朴子·备阙》:“若以所短弃所长,则逸儕拔萃之才不用矣;责具体而论细礼,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3.谓粗具大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有扶乩者……亦能作画,画不过兰竹数竿,具体而已。”4.不笼统;不抽象。叶圣陶《线下·校长》:“想要辩解,又没有具体的方法。”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先把这个战斗的具体部署讲一下。”5.指实际存在的,真实的。巴金《等着,盼着》:“我小时候听过杀人灭口的故事,绝没有想到在六七十年以后会看到具体的事例。”6.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