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剽非无得释义


【耳剽】闻所得,犹如窃取。《汉书·朱博传》:“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颜师古注:“剽,劫也,犹言行听也。”唐刘禹锡《楚望赋》:“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纵观。”宋沉作喆《寓简》卷六:“今人有蓄书画者,往往耳剽不识真,所藏未必善。”严复《救亡决论》:“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餘,於其实际,从未讨论。”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

【无得】从。《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邢昺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德”。参见“无从”。2.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张敌万﹞向在淮南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金人至今胆落。”4.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