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1.耳朵和眼睛。《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宋苏轼《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臟,通九窍,明耳目。”鲁迅《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2.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邇。”元刘祁《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
【惺】《廣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字林》悟也。《廣韻》惺憁,了慧也。又《增韻》靜也。又《廣韻》《集韻》《正韻》息井切,音省。與同。又《集韻》《韻會》銑挺切,音醒。亦悟也。又靜中不昧曰惺。星夜明,故从星。
【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忽。怳惚,微妙不測貌。又心志惘也。《老子·道德經》惟恍惟惚。又通作曶。《揚子·法言》神心惚怳。《傳》作曶怳。 亦通作芴。《莊子·至樂篇》芒乎芴乎。《註》與惚同。又通作忽。《史記·司馬相如傳》芒芒恍忽。《漢書·音義》慌忽,眼亂似有無也。又叶盧屈切《枚乗·七發》恍兮惚兮,聊兮慄兮,混汨汨兮。汨mì,莫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