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明利志气充释义


【耳目】1.耳朵和眼睛。《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宋苏轼《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臟,通九窍,明耳目。”鲁迅《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2.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邇。”元刘祁《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

【明利】。唐谷神子《博异志·张不疑》:“金釭美言笑,明利轻便,事不疑皆先意而知。”

【志气】神。《庄子·盗跖》:“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託,亦不可夺也。”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2.志向和气概。《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於学,将相之器也。”唐刘禹锡《效阮公体》诗之一:“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闻蜚娥﹞模样虽是娉婷,志气赛过男子。”峻青《海啸》第一章:“好孩子,有志气

【充】《唐韻》昌終切《集韻》昌嵩切《正韻》昌中切,踧平聲。《說文》長也,高也。从儿,育省聲。《徐曰》在人上也。音突。又《玉篇》行也,滿也。又《廣韻》美也,備也。又塞也。《詩·邶風》褎如充耳。《註》言黎侯寓衞,衞人如塞耳無聞也。又《增韻》實之也。《禮·王制》充君之庖。又《前漢·揚雄傳》充庖厨而已。《註》師古曰:充,當也。又《周禮·地官·充人註》猶肥也,養牲而肥之也。又《左傳·哀十一年》事充政重。《註》充者,役煩也。又《管子·內業篇》凡食之道,大充,傷而形不藏。《註》過飽也。又《禮·檀弓》充充如有窮。《註》孝子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