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久枯涸释义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溪】《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

【枯涸】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后因以“枯涸”指困境,或指陷入困境者。唐元稹《酬许五康佐》诗:“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繫舟。”宋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之一:“惠沫霑枯涸,忠规补过差。”2.枯竭干涸。用于指水。南朝宋谢灵运《苦寒行》:“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宋苏轼《乞子珪师号状》:“经今十八年,沉公井復坏,终岁枯涸。”何其芳《迟暮的花》:“右边几步远有一木板桥,桥下的流水早已枯涸。”3.枯竭干涸。用于指资财。宋苏轼《论纲稍欠折利害状》:“数年以来,官用窘逼,转运司督迫诸处税务日急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