籴米荒年增价售释义


【籴】《集韻》糴字省文。又昨合切,音雜。不一也。《莊子·天下篇》鳩籴天下之川。通作雜。(糴)《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廣韻》入米也。《左傳·莊二十八年》臧孫辰告糴于齊。《疏》買穀曰糴。告糴者,將貨財告齊以買穀。《孟子》無遏糴。又檄糴,疾貌。《潘岳·笙賦》懰檄糴以奔邀。又《字彙補》與滌同。《揚雄·蜀都賦》糴米肥。《註》糴米,言養之以米,所以滌其穢。,豕也。又《集韻》徒刀切,音鞉。姓也。《左傳·成十年》晉侯使糴茷如楚。又《五音集韻》直略切,音著。義同。 《集韻》或作籴。

【米】《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瀰上聲。《說文》粟實也。象禾實之形。《註》穬顆粒也。十,其稃彙開而米見也。八八,米之形。《鄭康成·詩箋》米之率,糲十,九,八,侍御七。《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註》九穀六米。《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又姓。唐有米嘉榮。又學名。《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廣東新語》薏苡,一名米,亦曰薏珠子。又《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漢典考證:〔《周禮·

【荒年】歉收或颗粒无收的年头。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国无天伤,岁无荒年。”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清刘大櫆《知上犹县方君传》:“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典

【增】《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曾。《說文》益也。一曰重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史記·黃霸傳》戸口歲增。又衆也。《詩·魯頌》烝徒增增。又與層通。增城漢宮。見前城字註。《揚雄·甘泉賦》增宮參差。又與曾通。又《廣韻》《集韻》《韻會》子鄧切《正韻》子孕切,音橧。賸也。

【价】《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善也。又大也。《詩·大雅》价人維藩。又佋价。與介同。(價)《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迓切,音駕。《說文》物直也。《家語》孔子爲政三月,鬻羔豚者不飾價。《後漢·張讓傳》當差之官者,皆于西園諧價。 古借用賈。賈音古,轉去聲,義同。

【售】《唐韻》承臭切《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說文》賣去手也,从口雔省聲。《廣韻》賣物出手。《詩·邶風》賈用不售。《戰國策》賣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又《集韻》與讎同。《詩·大雅》無言不讎。《箋》敎令之出如賣物,物善則其售賈貴,物惡則其售賈賤。《前漢·宣帝紀》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註》師古曰:讎讀曰售。又《集韻》神六切,音孰。儥也。又《韻會》時流切,音酬。《古樂府·隴頭水歌》將頓樓蘭膝,就解郅支裘。勿令如李牧,功多信不售。漢典考證:〔《戰國策》賣僕妾,售乎關巷者,〕 謹照原文關巷改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