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道德义理。《易·繫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唐李山甫《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诗:“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明冯梦龙《梦磊记·寓传讹信》:“他与我道义文章非泛有。”老舍《四世同堂》八二:“因为山川的阻隔与交通的不便,使他们显着散漫,可是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的道义把他们拴到一处:他们都是中国人,也自傲是中国人。”2.阐明义理。《史记·太史公自序》:“《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
【苟】〔古文〕《唐韻》《廣韻》古厚切《集韻》《類篇》《正韻》舉后切,音垢。《說文》草也。又誠也。《魯語》夫苟中心圖民,知雖不及,必將至焉。又且也。《晏子·雜上篇》行廉不爲苟得,道義不爲苟合。又但也。《揚子·法言》非苟知之。又《韓詩外傳》指緣謬辭謂之苟。又磯名。《水經注》苟磯,亦曰南陽磯。又姓。《廣韻》漢有苟參。《急就篇》苟貞夫。《註》苟,草名也。所居饒之,因以爲氏。又《集韻》居侯切,音鉤。苟吻,草名。又《類篇》果羽切。《唐韻古音》讀矩。《蔡邕·述行賦》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苟兮。翩翩獨征,無疇與兮。
【契合】气相投。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策行宜战伐,契合动昭融。”元揭傒斯《宋徽宗曲宴蔡京图画记》诗:“君臣契合同尧舜,礼乐光华迈汉唐。”秦牧《漫记端木蕻良》:“我个人,相信他们两位思想、感情有很契合的一面,但在生活习气上也有不大调和的地方。”2.符合。宋叶适《受玉宝贺笺》:“慰满民望,契合天心。”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冰心《寄小读者》十六:“多看古人句子,令自己少写好些。一面欣与古人契合,一面又有‘恨不踊身千载上,趁古人未说我先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