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扆】“当依”。扆,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礼记·曲礼下》:“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覲。”孔颖达疏:“天子当依而立者,依,状如屏风,以絳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綉为斧文也。亦曰斧依……设依於庙堂户牖之间,天子见诸侯则依而立,负之而南面以对诸侯也。”陆德明释文:“依,本又作扆,同,於岂反。”后以“当扆”指天子临朝听政。南朝梁武帝《祠南郊恩诏》:“朕当扆思治,政道未明。”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当扆永念,犹怀慙德。”参见“当宁”。汉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嗟咨】慨叹。《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元杨果《翠裙腰·绿窗愁》套曲:“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明沉鲸《双珠记·珠传女信》:“今日里骨肉驩虞,相庆幸,免嗟咨。”张际亮《石亭》诗:“谁能罪真宰,蒿目空嗟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