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认歌钟释义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玉篇》識認也。《增韻》辨識也。《關尹子·二柱篇》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已之。《後漢·卓茂傳》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解與之,他日別得,亡者詣府送還。《元史·王克敬傳》臨事不認眞,豈盡忠之道乎。又錯認,水酒名。見《南宋市肆記》。又《讀書通》與仞通。《前漢·儒林傳》孟喜因不肯仞。又《韻會》與訒通。詳訒字註。又《廣韻》《正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仍去聲。義同。

【歌钟】1.伴唱的编钟。《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歌鐘二肆。”杜预注:“肆,列也。县鐘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孔颖达疏:“言歌鐘者,歌必先金奏,故鐘以歌名之。《晋语》孔晁注云:‘歌鐘,鐘以节歌也。’”晋左思《魏都赋》:“元勋配管敬之绩,歌鐘析邦君之肆。”南朝宋鲍照《数诗》:“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鐘。”2.歌乐声。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青楼夹两岸,万家喧歌鐘。”前蜀韦庄《病中闻相府夜宴》诗:“满筵红蜡照香鈿,一夜歌鐘欲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