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由】《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
【至和】1.极和谐、安顺。《大戴礼记·王言》:“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汉贾谊《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2.指天地间祥和之气。《宋书·乐志二》:“体至和,感阴阳,德无不柔,繁休祥。”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宅,其德乃具,公实有焉。”明方孝孺《郊祀颂》:“还坐法宫,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闻《九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