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澌】解冻时水流中的浮冰。晋张协《杂诗》:“飞泽洗冬条,浮飈解春澌。”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凘。”2.晋张协《杂诗》:“飞泽洗冬条,浮飈解春澌。”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凘。”
【苒】《唐韻》《集韻》《類篇》而琰切,音冉。草盛貌。又荏苒,猶展轉也。見荏字註。
【泮】〔古文〕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說文》諸侯鄕射之宮,西南爲水,東北爲牆。《詩·魯頌》思樂泮水。《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禮·王制》作頖宮。又《通典》兗州泗水縣有泮水。又散也。《詩·邶風》迨冰未泮。又與判同。《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又與畔通。《詩·衞風》隰則有泮。《傳》泮,坡也。《箋》泮,讀爲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