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口嚣嚣释义


【口】〔古文〕《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又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又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又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又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又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又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

【嚣嚣】。1.喧哗貌。《诗·小雅·车攻》:“之子于苗,选徒嚻嚻。建旐设旄,搏兽于敖。”毛传:“嚻嚻,声也。”汉桓宽《盐铁论·遵道》:“不从,文学以为非也,众口嚣嚣,不可胜听。”唐李翱《幽怀赋》:“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嗟老而羞卑。”宋叶适《终论六》:“论者方嚣嚣然以取中原为希世之事,不知中原虽可得,北方犹未可图也。”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嚣嚣的一阵歌声人语,仿佛笑我们无伴的孤舟哩。”2.多言貌。宋苏洵《六经论·书论》:“汤之伐桀也,嚣嚣然数其罪而以告人,如彼有罪,我伐之,宜也。”清周亮工《陈章侯绘磨兜坚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