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何堪日日晴释义


【长夏】历六月。《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唐沉佺期《有所思》诗:“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幃。”金蔡珪《寄通州王倅》诗:“长夏少人事,官闲帘户深。”清刘大櫆《游百门泉记》:“亭外廊四,周廊之内,老柏十数株蔽日,长夏坐其内不知有暑也。”

【何堪】1.怎能忍受。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卢相迈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清吕大器《镇羌道上有感》诗:“鹰眼何堪秋草枯?姑臧清节至今无。”2.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宋欧阳修《笔说·峡州诗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清潘陆《彭泽县》诗:“地借陶潜著,人思狄相贤。何堪寻废县?沙草浸寒泉。”叶圣陶《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漢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晴】《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又《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又《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