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愧三光明皎洁释义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愧】《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音騩。《爾雅·釋言》慙也。《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皇極經世》無愧於口,不若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若無愧於心。 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光明】光亮;明亮。《荀子·王霸》:“《诗》云:‘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汉班固《东都赋》:“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闕庭神丽。”《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发迹》:“一日,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鲁迅《彷徨·祝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2.照耀;辉映。《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孔颖达疏:“光明者,谓三光垂耀而显明也。”《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靚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刘师培《骈文读本序》:“故

【皎洁】明亮洁白。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南朝宋谢灵运《怨晓月赋》:“浮云褰兮收泛灧,明舒照兮殊皎洁。”唐李端《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嬋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明张居正《贺瑞雪表》七:“始繽纷乎散絮,俄皎洁以堆琼。”茅盾《一个女性》五:“风是这样的软软,月色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的静默。”2.清白;光明磊落。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玄冰未结,白雪不积,则青松之茂不显;俗化不弊,风教不穨,则皎洁之操不别。”南朝宋谢灵运《日出东南隅行》:“美人卧屏席,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