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1.鲜明貌。《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朱熹集传:“粲粲,鲜盛貌。”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暮春春服成,粲粲綺与紈。”宋贺铸《踏莎行》词:“黄帘絳幕掩香风,当筵粲粲人如玉。”2.广阔貌。清龚自珍《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粲粲中原,有削有吞,浩彼诸藩,岂无革沿?”3.笑貌。宋梅尧臣《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诗:“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锺延豪《华西街上》四:“阿牛嘿的一声粲粲的仰头大笑。”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玉华】美的玉。《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王逸注:“言己修善弥固,手乃杖执美玉之华,带明月之珠。”隋卢思道《劳生论》:“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跡。”2.指最美的玉佩。《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嘉之,赐以左佩玉华。”郭璞注:“玉华之佩,佩之精也。”3.指纯洁如玉的白花,多指菊、梅等。三国魏曹植《辩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唐张贲《和鲁望白菊》:“雪彩冰姿号玉华,寄身多是地仙家。”宋方岳《梦寻梅》诗:“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4.指道家谓服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