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1.抵不上;不当。《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王毛仲》:“出其儿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儿岂不消三品官?”2.不需要;不用。宋苏轼《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三:“便须起来和热喫,不消洗面裹头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愿时,一个钱也不消费得。”《花城》1981.6:“她接过篮子,抽出一张崭新的五元钞票,塞进孩子手里:‘给你--不消找了。’”3.不消失。宋苏轼《御试制科策》:“天下之闕政则莫大乎此,而和气安得不消乎?”郭沫若《访埃杂吟·宿开罗市旅馆》:“煒煒堡桥,霓虹夜不消。”
【负笈】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马非百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篋’对文,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2.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餘年。”唐白居易《相和歌辞·短歌行二》:“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孙中山《中国之革命》:“满清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忧时感愤,负笈於欧、美、日本者日众。”典
【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疢。《說文》也。《註》徐曰: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俗作趂。《集韻》或作。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音。越履也。《玉篇》躁也。或作跈。又《廣韻》《集韻》尼展切,音蹍。踐也。亦作碾。又《集韻》《類篇》知鄰切,音珍。趁,行不進貌。又《集韻》止忍切,音軫。《類篇》走謂之趁。又《集韻》乃殄切,音撚。與蹨同。《類篇》蹈也。
【槐黄】花黄”之省。古指忙于准备应试的季节。宋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槐黄灯火困豪英,此去书窗得此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览毕,惟堕泪而已,遂收拾锁於书笈……及抵家,已迫槐黄矣。”清黄宗羲《祭冯韡卿文》:“惟某早年缔交,同趁槐黄,升沉虽异,车笠无忘。”参见“槐花黄”。2.槐树的花和果实制成的黄色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