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山顶】最高处。《尔雅·释山》:“山顶,冢。”郭璞注:“山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敧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唐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