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法言義疏-(西漢)楊雄 汪榮寶 注疏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法言義疏目录:
法言義疏一
法言義疏二
法言義疏三
法言義疏四
法言義疏五
法言義疏六
法言義疏七
法言義疏八
法言義疏九
法言義疏十
法言義疏十一
法言義疏十二
法言義疏十三
法言義疏十四
法言義疏十五
法言義疏十六
法言義疏十七
法言義疏十八
法言義疏十九
法言義疏二十
法言義疏附錄一 楊子法言校補
法言義疏附錄二 法言補釋
法言義疏十一
五百卷第八
〔注〕夫言者,所以通理也。五百歲一聖,非經通之言,故辨其惑罔之迷也。
或問:「五百歲而聖人出,有諸?」
〔注〕孟軻、史遷皆有此言。
曰:「堯、舜、禹
...更多
法言義疏十二
先知卷第九
〔注〕圖難於其易,求大於其細,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亂,如斯而已矣。〔疏〕注「圖難」至「已矣」。按:老子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
...更多
法言義疏十三
重黎卷第十
〔注〕真偽美惡,成敗存亡,人君之所以御乎其下,人臣之所以事乎其上,不可以不察也。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疏〕注「明此以南面」至「臣也」。�
...更多
法言義疏十四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
〔注〕在外候望,羅衛天子。
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
〔注〕庸,用也;節,節度也。
節莫差於僭,僭莫重於
...更多
法言義疏十五
或問:「李斯盡忠,胡亥極刑,忠乎?」曰:「斯以留客
〔注〕秦嘗欲逐諸侯之客,斯上書以為不可,秦聽之。是一事,忠也。
至作相,用狂人之言,從浮大海,立趙高之邪說,廢沙丘之正,阿
...更多
法言義疏十六
淵騫卷第十一
〔疏〕吳曹侍讀元忠云:「漢書藝文志:『揚雄所序三十八篇。』本注云:『法言十三。』此十三篇,即本傳之十三卷。文選班孟堅答賓戲注引作『十二卷』者,宋祁校本云:『李軌�
...更多
法言義疏十七
美行,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
〔注〕避秦之亂,隱居商山,不朝高祖,而從太子,帝客禮之。
言辭,婁敬、陸賈。
〔注〕婁敬說高祖都關中;陸賈說尉佗為漢臣,又作新語,高�
...更多
法言義疏十八
君子卷第十二
〔注〕夫君子之所以為美,布護蔓延,在乎眾篇,豈惟於此?而表其篇目者,絕筆在乎孝至,無以加之而已。〔疏〕注「夫君」至「而已」。按:法言篇目,皆摘篇首語二字為之。此�
...更多
法言義疏十九
孝至卷第十三
〔注〕始於學行,而終於孝至,始終之義,人倫之事,畢矣。〔疏〕困學紀聞云:「論語終於堯曰篇,孟子終於堯、舜、湯、文、孔子,而荀子亦終堯問,其意一也。」翁氏元圻注云�
...更多
法言義疏二十
漢德其可謂允懷矣。
〔注〕允,信;懷,至。
黃支之南,大夏之西,東鞮、北女,來貢其珍。漢德其可謂允懷矣,世鮮焉。
〔注〕明此奕世之所致,而莽一旦行詐以取之。〔疏〕「黃支之南�
...更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施耐庵
宋·吴自牧
明·徐上达
(明)宋濂
孔子
周效璘
(宋)赵汝砺
周效璘
(清)雍正皇帝 编纂
汉·徐干
明·李时珍
明·黄姬水
明·张介宾
(清)吴下阿蒙
东晋·祇多蜜
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