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唐会要-宋·王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唐会要目录:
唐会要
目录
卷 一
卷 二
卷 三
卷 四
卷 五
卷 六
卷 七
卷 八
卷 九
卷 十
卷 十 一
卷 十 二
卷 十 三
卷 十 四
卷 十 五
卷 十 六
卷 十 七
卷 十 八
卷 十 九
卷 二 十
卷 二 十 一
卷 二 十 二
卷 二 十 三
卷 二 十 四
卷 二 十 五
卷 二 十 六
卷 二 十 七
卷 二 十 八
卷 二 十 九
卷 三 十
卷 三 十 一
卷 三 十 二
卷 三 十 三
卷 三 十 四
卷 三 十 五
卷 三 十 六
卷 三 十 七
卷 三 十 八
卷 三 十 九
卷 四 十
卷 四 十 一
卷 四 十 二
卷 四 十 三
卷 四 十 四
卷 四 十 五
卷 四 十 六
卷 四 十 七
卷 四 十 八
卷 四 十 九
卷 五 十
卷 五 十 一
卷 五 十 二
卷 五 十 三
卷 五 十 四
卷 五 十 五
卷 五 十 六
卷 五 十 七
卷 五 十 八
卷 五 十 九
卷 六 十
卷 六 十 一
卷 六 十 二
卷 六 十 三
卷 六 十 四
卷 六 十 五
卷 六 十 六
卷 六 十 七
卷 六 十 八
卷 六 十 九
卷 七 十
卷 七 十 一
卷 七 十 二
卷 七 十 三
卷 七 十 四
卷 七 十 五
卷 七 十 六
卷 七 十 七
卷 七 十 八
卷 七 十 九
卷 八 十
卷 八 十 一
卷 八 十 二
卷 八 十 三
卷 八 十 四
卷 八 十 五
卷 八 十 六
卷 八 十 七
卷 八 十 八
卷 八 十 九
卷 九 十
卷 九 十 一
卷 九 十 二
卷 九 十 三
卷 九 十 四
卷 九 十 五
卷 九 十 六
卷 九 十 七
卷 九 十 八
卷 九 十 九
卷 一 百
卷 六 十 九
刺史下會昌元年正月制。刺史雖非假日。或有賓客。須申宴餞者。聽之。
四年八月。中書門下奏。比緣向外除授刺史。多經半年已上。方至本任。或稱敕牒不到。或作故滯留。刺史未到前
...更多
卷 七 十
量戶口定州縣等第例武德令。三萬戶已上為上州。永徽令。二萬戶已上為上州。至顯慶元年九月十二日敕。戶滿三萬已上為上州。二萬已上為中州。先已定為上州中州者。仍舊。至開元十八年三月十七
...更多
卷 七 十 一
州縣改置下河北道幽州。開元十三年正月初一日。改為大都督府。無終縣。萬歲通天元年。移就玉田驛。因改為玉田縣。漁陽縣。武德二年。置元州。貞觀元年。州廢來屬。良鄉縣。聖歷元年閏臘月二
...更多
卷 七 十 二
京城諸軍武德三年七月十一日。高祖以天下未定。將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乃下詔曰。周置六軍。每習蒐狩。漢增八校。畢選驍勇。故能化行九有。威震百蠻。況今伊洛猶蕪。江湖尚梗。各因部校。
...更多
卷 七 十 三
單于都護府永徽元年九月八日。右驍衛中郎將高侃。執車鼻可汗獻於武德殿。處其餘眾於鬱督軍山。分其地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府。蘇農等十四州。瀚海領金微。新黎
...更多
卷 七 十 四
選部上論選事舊制。內外官皆吏部啟奏授之。大則署置三公。小則綜覈流品。自隋已降。職事五品已上官。中書門下訪擇奏聞。然後下制授之。唐承隋制。初則尚書銓掌六品七品選。侍郎銓掌八品選。
...更多
卷 七 十 五
選部下選限武德初。因隋舊制。以十一月起選。至春即停。至貞觀二年。劉林甫為吏部侍郎。以選限既促。選司多不究悉。遂奏四時聽選。隨到注擬。當時以為便。
貞觀十九年十一月。馬
...更多
卷 七 十 六
貢舉中進士貞觀八年三月三日詔。進士試讀一部經史。
二十二年九月。考功員外郎王師旦知舉。時進士張昌齡王公瑾。並有俊才。聲振京邑。而師旦考其文策全下。舉朝不知所以。及奏等
...更多
卷 七 十 七
貢舉下科目雜錄太和元年十月。中書門下奏。凡未有出身未有官。如有文學。祇合於禮部應舉。有出身有官。方合於吏部赴科目選。近年以來。格文差誤。多有白身及用散試官并稱鄉貢者。並赴科目選
...更多
卷 七 十 八
諸使中黜陟使貞觀八年。將發十六道黜陟大使。畿內未有其人。上問房元齡。此道事最重。誰可充使。尚書右僕射李靖曰。畿內事大。非魏徵莫可。上曰。朕今欲向九成宮。事亦不小。朕每行不欲與其
...更多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柳永
晋·王羲之
宋·求那跋摩
清·周声炣
汉·司马迁
宋·陈思
南朝陈·姚最续
(清)王晫
唐·昝殷
宋·魏岘
元·张光祖
蔡邕
(清)王必昌 纂輯
清·黄之骥
战国·司马穰苴
清·黄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