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太平寰宇记 (宋)乐史撰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宋乐史撰。史有《广卓异记》,已著录。史字正子,官太常博士、直史馆,事迹具《宋史?文苑传》 。宋太宗时,始平闽越,并北汉,史因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件系,以成此书。始于东京,迄于四裔。然是时幽、妫、营、檀等十六州晋所割以赂辽者,实未入版图 ,史乃因贾耽《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之旧,概列其名。盖太宗置封桩库,冀复燕、云,终身未尝少置。史亦预探其志,载之于篇,非无所因而漫録也。史进书序,讥贾耽、李吉甫为漏阙,故其书采摭繁富,惟取赅博,于列朝人物一一并登。至于题咏、古迹,若张祜《金山诗》之类,亦皆并録。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本于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至是而大变。然史书虽卷帙浩博,而考据特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杂追咎滥觞之源矣。原本二百卷,诸家藏本并多残缺,惟浙江汪氏进本所阙,自一百十三卷至一百十九卷,仅佚七卷,又每卷末附校正一页,不知何人所作,辨析颇详,较诸本最为精善,今据以着録。《文献通考》作《太平寰宇志》,此本标题实作《太平寰宇记》,诸书所引,名亦两歧。今考史进书原序亦作“记”字,则《通考》为传写之误,不足据也。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臣陆费墀。

太平寰宇记(乐史)自序

臣闻四海同风,九州岛共贯,若非圣人握机蹈杼,织成天下,何以逮此?自唐之季,率土纒兵,裂水界山,窥王盗帝 ,至于五代,环五十年,虽奄有中原,而未家六合,不有所废,其何以兴?祖龙为炎汉之梯,独夫启成周之路。皇天骏命,开我宋朝。太祖以握斗步天,扫荆蛮而干吴、蜀;陛下以呵雷叱电,荡闽越而縳并汾。自是五帝之封区,三皇之文轨,重归正朔,不亦盛乎!有以见皇王之道全,开辟之功大。其如图籍之府未修,郡县之书罔备,何以颂万国之一君,表千年之一圣?眷言阙典,过在史官 。虽则贾躭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国志》,不独编修太简,抑且朝代不同,加以从梁至周,郡国割据,更名易地,暮四朝三。臣今沿波讨源,穷本知末,不量浅学,撰成《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并目录二卷,自河南周于海外,至若贾躭之漏落,吉甫之阙遗,此尽收焉。万里山河,四方险阻,攻守利害,沿袭根源,伸纸未穷,森然在目,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覩万邦,图籍机权,莫先于此。臣职居馆殿,志在坤舆,辄撰此书,冀闻天听,诚惭浅畧,仰冒宸严。谨上。

太平寰宇记卷一

河南道一

开封府一

开封府。今理开封、浚仪二县。《禹贡》为兖、豫二州之域,星分房宿。在春秋时为郑地,战国时为魏都。《史记》云:“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即今西面浚仪县故城是也。后秦始皇二十二年,攻魏。因引河水灌城而拔之,即以为三川郡地。汉祖起沛,郦生说曰:“陈留为天下冲,四通五达之郊,无名山大川之阻。”即此谓也。后定天下,为陈留郡之浚仪县。至文帝,封皇子武为梁王,都大梁。后以其地卑湿,东徙睢阳,即今宋州也。晋武改为陈留国。东魏,孝静帝废国为梁州,分为陈留、开封二郡。北齐,废开封,并入陈留郡。至后周,改梁州为汴州。以城临汴水,因以为名。隋初,州如故。大业初,州废,又为郡。二年,废郡,以其地并入荥阳、颍川、济阴、东莱等四郡。有通济渠,卽炀帝所开,以通江淮漕运,经中而过。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总管府,管汴、洧、杞、陈四州。汴州领浚仪、新里、小黄、开封、封丘等五县。七年,改为都督府。废开封、小黄、新里三县,入浚仪县。复以废杞州之雍丘、陈留、营州之中牟、洧州之尉氏来属。龙朔二年,以中牟隶郑州。延和元年,复置开封县。天宝元年,改汴州为陈留郡。干元元年,复为汴州,建中时,筑罗城。梁开平元年,升为东京,置开封府。后唐同光元年,复为汴州,以宣武军为额。晋天福三年,又升为东京,置开封府。汉、周至皇朝并因之。

元领县六,今十六:

开封;浚仪;封丘;陈留;尉氏;雍丘;襄邑;宋州割到。考城;曹州割到。阳武;郑州割到。中牟;郑州割到。太康;陈州割到。长垣;滑州割到。酸枣;滑州割到。扶沟;许州割到。鄢陵;许州割到。东明。新置。

府境:

东西三百里,南北三百五十里 。

四至八到:

西至西京四百二十里。西至长安一千二百五十里。东至宋州三百里。西至郑州一百四十里。南至蔡州五百里。北至滑州二百二十里。南至宋州三百一十八里。又东南至陈州三百一十里。西南至许州二百十五里。东北至曹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孟州三百五十里。

户:唐开元领县六,户八万二千一百。皇朝管县一十六,户:主九万一千二百三十二;客八万八千三百九十九。

风俗:

《汉书》:“河南之气,厥性安舒。”今汴地,涉郑、卫之境,梁、魏之墟,人多髦俊,好儒术,杂以游豫。有魏公子之遗风,难动以非,易感以义。

姓氏:

陈留郡五姓:防;谢;何;虞;蔡。

人物:

阮咸,籍兄子。阮修,咸从子。谢鲲,字幼舆,阳夏人。帝重其风节,问方庾亮何如,对曰:“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庾亮,鄢陵人,官太尉督军,平苏峻乱。 庾翼,亮弟,工书法。谢尚,鲲子。少时,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颜子也。”尚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 谢安,鲲从子。谢奕,安兄。阮孝绪,尉氏人,鄱阳王尝命驾造访,凿垣而遁 。江伟;江式;唐刘仁轨,尉氏人,与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土产:

绢;绵;谷子;红花;麻黄;酸枣。

开封县。旧二十乡,今八乡八坊。本汉县,属河南郡。今县西十五里,开封故城,是汉理所。后魏天平元年,于此置开封郡。高齐天保七年,郡与县俱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郑州。唐武德四年,自郑州来属。贞观元年,并入浚仪。延和元年,又析浚仪。于州城内别置今县,管东界。

逢泽,在县东北十四里,今名蓬池。《史记》:“秦孝公二十年,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又为卫国之匡地。唐天宝六年,改为福源池。 夷门,《史记》:“大梁城有十二门,东曰夷门。隠士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夷门门吏。魏公子无忌厚遗之,不受。”吹台,在县南五里。《陈留风俗传》:“县有苍颉、师旷城,其城上有列仙吹台,梁孝王亦增筑焉。”朱梁开平二年,改繁台为讲武台,此即吹台也。其后有繁氏居其侧,里人乃以姓呼之。 沙海在县西北十二里。《战国策》曰:“齐欲发卒取周九鼎,颜率说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为日久矣。’”卽谓此也。至隋文疏凿旧迹,引汴水注之,习舟师,以伐陈。陈平之后,立碑其侧,以纪功德焉。今无水。 蓼堤,在县东北六里,高六尺,广四丈。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湿,徙睢阳,乃筑此堤。至宋州三百里。 蔡水,在县南。 梁沟,始皇二十二年,王贲引水攻大梁是此。 通济渠,在县南三里。隋大业元年,以汴水迂曲,回复稍难,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入,号通济渠。 开封故城,在县西十五里。郑庄公所筑。《陈留风俗传》曰:“阮简为开封令,有劫贼,外白甚急,简方围棋,长啸曰:局上有劫亦甚急。” 高阳故城。 甘城,即秦大史甘公所居之地。因星文说张耳,令背项羽,依高祖,即于此城。 信陵亭,在城内,临河,当相国寺前,即魏公子无忌胜概之地。 琵琶沟,在县南十一里,西从中牟县界流入通济渠。隋炀帝欲幸江都,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入,即蒗荡音宕渠也。《旧图经》云:“形似琵琶,故名。 ” 仓垣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水经》云:“济水东经仓垣城。”《舆地志》曰:“仓垣城,南临汴水,西北有苍颉坟,城有列仙台。” 棘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左传》云:“晋荀吴涉自棘津。” 新里县故城,在县东三十里。隋高祖开皇十六年,分浚仪县置,因新里为名。炀帝大业二年废。唐武德四年,复置。贞观元年,又废。 苍颉墓,在县东北二十里。《舆地志》云:“苍垣城西北有苍颉冢。” 樊于期墓,在县南一十三里。《史记》云:“樊于期逃秦罪,入燕。燕荆轲谓之曰:‘须君首可以谋秦王。于是自杀,函封送秦。’”魏人葬于此。 张仪墓,在县东北七里。《史记》云:“仪,魏人,相秦一十年。”卒葬于此。俗以坟形似砚,因名砚子台。与张耳墓南北相对,因谓张耳墓为南砚台,此为北砚台。 张耳墓,在县东七里。《汉书》:“耳,大梁人。高祖布衣时尝从耳游,后破赵有功,受封。”卒,葬于此。 蔡伯喈墓,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后汉书》:“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汉灵帝时,坐收廷尉,死狱中。”葬于此。 荆轲墓,在县东四十里。《史记》云:“轲,卫人也。游燕,为丹入秦刺秦王,不中而死。”《旧图经》云:“招魂葬于此。”

浚仪县。旧二十五乡,今十二乡,八坊。汉武帝元年,废新里城而立。浚仪县属陈留郡。《舆地志》云:“夷门之下,新里之东,浚水之北,象而仪之,以为邑名。”后魏以县隶梁州。后周改梁州为汴县,亦隶焉。隋废汴,改属郑州。唐初置汴州县,复归焉。今居郭内。开封故城,即今为理之所也 。

寒泉陂,在县西十六里。《诗》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其水冬夏常冷,因曰寒泉。 ” 酺池,在县西北六里,古大梁城内。梁孝王作。 博浪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史记》:“张良报韩雠,伏处于博浪俟秦始皇。 ” 古浚仪城二:一在县东三十里,一在县北四里。 赤城,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水经注》云:”蒗荡渠,东南径赤城至浚仪。” 信陵君墓,在县南十二里。《史记》:“魏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安厘王弟,封为信陵君。” 侯嬴墓,在县南十二里。《史记》:”魏公子无忌,谋救赵。询于夷门监者,侯嬴为之谋,辞老不能往。公子行,嬴向北面,自刎而死。”遂葬于此。 段干木墓,在县西北二十里。《风俗传》云:”浚仪有段干木祠,能兴云致雨。”干木死西土,魏王迁都之日,子孙改葬于此。 陆云祠,在县东北三里。《晋书》:“陆云尝为浚仪令,民为立祠。” 青丘,亦曰玄池。女娀简狄浴于青丘之水,有玄鸟遗卵,吞之,生契。即此水也。 鸿池,即卫献公射鸿于此。 望京楼,城西门楼,本无名。唐文宗太和二年,节度使令狐陶重修。因登临赋诗曰:“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未免愁。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封丘县。北六十里,旧二十乡,今七乡。古封国之地。《左氏传》谓赐封父之繁弱是也。《鲁国都纪》云:“卫地之延乡,汉高祖与项籍战败,遇翟母免难之处。后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即此地也。隶陈留郡。后魏道武帝并入酸枣。宣武帝复置。隋开皇三年,隶汴。 黑山,在县北三里。《魏志》:“初平四年春,太祖军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余贼佐之。” 黄池,在县西南七里,东西三里。按《春秋》:“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晋争长。”杜预注云:“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近济水。” 云响城,在县南一十里。按《史记》云:“吴、晋率诸侯会于黄池,莫不云集响应,共筑此城。”因以为名。 期城,在县西南七里。按《城冢记》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时所筑。”今呼为簸箕城。 废守节县,在县西北三十里。唐武德三年,李绩于酸枣县置梁州,乃分胙城、酸枣二县以属焉。于时东州未平,人思効节。县新创立,故以守节为名。至四年废。 封丘台,在县东五里。按《世本》:“东郡燕国侯伯儵子卒,葬此。遂于城内作地道。” 向子墓,亦名向子台。 桐牢亭,在县北三里。按《春秋》:“鲁成公会晋侯等同盟于虫牢。”杜预注云:“郑地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亭。”《襄公十八年传》云:“楚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续汉记》云:“封丘有桐牢亭。”韦昭云:“古虫牢地也。”今俗谓之桐涡。 朱亥墓,在县西三十里。按《史记》:“秦攻赵,赵求救于魏。安厘王遣将晋鄙将兵救赵,惧秦不进。魏公子无忌使朱亥赍铁锤杀晋鄙而统其军,以救赵。”卒葬于此。 翟母墓,在县西南七里。按《陈留风俗传》云:“汉高祖与楚项羽战,败于延乡,有翟母者,免其难也。” 百里嵩墓,在县东七里。《后汉书》:“嵩,字景山,陈留封丘人。为徐州刺史时,旱,嵩乃传车廵部,所到属县,膏雨随车。”卒葬于此。 程征君墓,在县南四里。《魏书》:“程仲,字孔礼,陈留封丘人。有志行。明帝青龙三年,征,不就。景初二年、正始五年,征,又不就。晋武帝泰始二年,卒,封元乡亭侯。”

陈留县。东三十五里,旧二十五乡,今七乡。本古有莘城。《国语》谓之莘墟。《史记》云:“郑桓公友,以周衰,徙都于留。”即此地。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陈留县。汉为陈留郡,县隶焉。西晋末,郡县并废。后魏复置。隋废。唐武德四年,置县,隶杞州。贞观元年,州废,移隶汴州。其后因之。《魏书》谓四战之地是也。汉高祖兵败母死之处。

阿谷水,在县北五十八里。《家语》曰:“孔子南游于楚,至阿谷之坠,使子贡奉觞从女子乞饮。”即此也。 小黄城,汉县名,属陈留故城。在今县东北三十三里,亦曰小黄园。 昭灵夫人陵庙,在县北三十七里。《风俗传》云:“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命使,以梓宫招魂幽野。有丹蛇在水,自洒濯入梓宫。其浴处仍有遗髪。今庙号昭灵焉。” 睢沟,在县东南五里。《舆地志》云:“汴水自荣阳受睢水,东至陈留、彭城,南入泗水,经县界入雍丘界。自后开通济渠,此渠废。今无水。” 汉武帝宫,在县罗城内。《风俗传》:“孝武帝元狩元年,置行宫,今废为仓。” 逍遥宫,在南县南六里余。隋大业六年置,今废。 陈陵,在县北二十里。按《城冢记》云:“大梁城东三十里,汴水北五里,有黄柏山陈元方祖父墓二十区,有碑存。” 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等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 老丘城,在县北四十五里。按《春秋传》云:“定公十五年,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杜预注云:“老丘,宋地。” 平丘城,在县北九十里。《陈留风俗传》云:“平丘城,卫灵公邑。”《春秋》昭公十三年:“公会刘子、晋侯等诸侯于平丘。”杜预注云:“平丘,在陈留长垣县西南。” 斗城,在县南三十五里。按《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葬伯有于斗城。”杜预注云:“斗城,郑地名。” 裘氏城,在县南六十里。《风俗传》云:“陈留有裘氏乡。”《城冢记》云:“秦时故县也。” 小陈留城,在县南三里。《晋太康地道记》云:“陈留,先有陈留县,以北有大城,故此号小陈留,县城今无城壁。” 牛首城,在县西南十一里。《左传》:“桓公十四年冬,宋人伐宋东郊,取牛首。”杜预注云:“东郊,郑郊。牛首,郑邑。” 小黄县,在县西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大使任寰于此置县,以小黄为名。贞观中,省入陈留、浚仪二县。 石仓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按郦善长注《水经》云:“八里沟,南经石仓城西。”《城冢记》:“郑庄公理开封东南,筑此城,积仓粟,因名盛仓城。盛与石音相似,故号石仓城。” 李寿九子墓,在县西南三里。《风俗传》云:“李寿,字长孟,为太守。九子并葬于此。” 陈司农墓,在县北二十八里。有碑篆文:“大司农陈群墓也。” 澹台子羽墓,在县南六十里。《风俗传》:“子羽冢,在陈留县裘氏乡 。” 张良城,在县东六十里。按《城冢记》云:“此城汉高祖为张良筑,亦名张良城。”良十三世孙德,为兖州刺史,袭封陈留侯,食小黄万户。至炀帝时,葬张城西南三百步。今呼为张光墓者是也。

尉氏县。南一百里,元十乡。本春秋郑大夫尉氏之邑,即狱官也。魏徙都于梁,遂属魏。秦始皇二年,置尉氏县。汉以县隶梁国。武帝分梁国,置陈留郡,因属焉。东魏隶开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隶汴州。十六年,属洧州,州废入许。唐武德四年,复置洧州。贞观元年,州废,复归汴。即南阮所居之所。 三亭冈,在县西南三十里。《史记》:“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夜与范睢言:‘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即此冈之南也。 长明沟,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源出许州长葛县界,与太沟合流。司马彪《郡国志》云:“苑陵县有白雁陂,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 笔沟,在县东北四十里,与康沟相合,端直如笔。 蓬池,在县北五里。按《述征记》云:“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阮籍有诗云:“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即此是也。 向城,在县西南四十里。《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注云:“向城,在颍川长社县东北。” 莵氏城,在县西北四十里。按《左氏传》:“昭公五年,郑伯劳楚屈生于莵氏。”杜氏注云:“莵氏,郑地。” 鸡鸣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按郦道元注《水经》:“魏惠王元年,韩懿侯会伐魏于皛泽陂,北对鸡鸣城。” 故锺城,在县西北三十里。按《续述征记》云:“锺城,魏太傅锺繇故里。”城南三里有锺繇碑。 蒋城,在县西五十里,其城以西半属新郑县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社预注云:“蒋在弋阳。” 废苑陵县城,在县南四十八里。按《续述征记》:“成皋东南一百三十里,有苑陵城,郑国之所都。”其城今见在郑州新郑县。唐武德四年,安抚使任环移苑陵于尉氏县界古山氏城置苑陵县,属洧州。贞观元年废。 废康阴县,在县东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绥抚使任环于古亭城置县,在康沟南,因名。属洧州。贞观元年废。 废蔡陂县,在县西南六十里。隋开皇十六年,分长葛、许昌、鄢陵三县别置。大业二年废。 宿苍舒墓,在县东四十五里。按《孝子传》云:“苍舒,陈留尉氏人。少有至性。七岁遭饥荒,卖身为奴,以供父母。后起家为上党太守。” 杜元凯墓,在县西南五十里。晋封当阳县侯,累迁司徒。 阮籍墓,在县东四十里。籍,陈留尉氏人,即竹林七贤。有碑在。 阮籍台,在县东南二十步。籍每邀名贤,携酌长啸登此也。

雍丘县。东八十七里,旧二十八乡,今八乡。古雍国。黄帝之后,姞姓。殷汤封夏后于杞。周武王克殷,封夏后东楼公于杞,是为杞国。即此地也。汉为雍丘县,隶陈留郡。魏为雍丘国,封鄄城王植为雍丘王。又国废复为县,归陈留。晋不改。后魏于县置阳夏郡。隋开皇三年,郡废为县。至十七年,置杞州。大业三年,州罢。唐初,复置杞州。贞观元年,州废,县皆归汴。晋避讳改为杞。汉初复故 。

圉城,在县南五十里。《左传》:“昭公五年,晋韩起如楚,送女还过郑,郑伯劳诸圉。”《风俗传》云:“旧陈地。苦楚之难,修干戈于境,以虞其患,故曰圉。”《舆地志》:“汉高祖使樊哙下之,为县,属宋州。”今故城存。 外黄城,《左传》谓:“惠公败宋师于黄。”杜注:“黄,宋邑,汉县,属陈留。以魏郡有内黄,此故加外焉。”今境内有山号黄柏山。故城在今县东六十里。《汉书》:“外黄县,即繁阳城。 六国时为魏地。赵亷颇攻取之,即此也。” 雍丘故城,今县城是也,春秋时杞国城也。杞为宋灭,城北临汴河。晋永嘉末,镇西将军祖逖为豫州刺史,理于此。累破石勒军,由是黄河以南皆为晋土,人皆感悦。逖卒,百姓立祠焉。 鸣雁亭,在县北四十里。《左氏传》:“卫侯伐郑至鸣雁。”杜注:“在雍丘鸣雁亭也。” 夏后祠,祠中有井,能兴云雨,祈祷甚应。 空桑城,在县西二十里。按《帝王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此是伊尹生处 。 祺城,在县西北一十八里。按《陈留王袭封雍丘王表》云:“禹祠原在此城,汉光武迎其神,移在雍丘城内。植城于雍丘,作宫,请迁其神于旧馆。”其赞曰:“悬仰圣业,功济唐虞,微君之勤,吾其为鱼。”《尔雅》曰:“祺者,吉祥名 。” 妇姑城,在县东十里。按戴延之《西征记》云:“梁东百里,古有妇人寡居,养姑孝谨。乡人义之,为筑此城,故曰妇姑城。”后人音讹呼为妇固城。 肥阳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按《城冢记》云:“禹治洪水时,在肥泽之阳所筑。” 高阳城,在县西二十九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 范睢墓,在县北六十八里。《史记》:“睢,先事魏中大夫须贾。后入秦为相,号曰应侯。”卒葬于此 。 郦食其墓,在县西南二十八里。《汉书》:“食其,陈留高阳人。好读书。家贫,为里监门贤豪谓之狂生。后为齐所烹。”乃葬于此。《陈留王集》云:“植猎于高阳之下,过食其坟,倾以斗水束藻荐于座。 赞曰:‘野无巵酒,惟兹行潦;食无嘉肴,宴用苹藻。’” 郦商墓,在县西南二十八里。《汉书》:“商,食其之弟也。陈胜起兵,商乃聚少年,得数千人。属高祖,从征伐有功,封曲周侯。”葬于此。 白虎墓。王业,字子香,雍丘人。为荆州刺史。有惠化,卒于枝江。有白虎夹柩送归,因此号之。今子孙号为白虎王氏。

太平寰宇记卷二

河南道二 开封府二

襄邑县。东一百四十五里,依旧七乡。春秋时宋襄公地也。宋襄公葬焉,故曰襄陵。今墓在县西北隅。秦始皇以承一作东匡县卑湿,遂徙县于襄陵,改为襄邑县。汉以县隶陈留郡。宋移属谯郡。北齐,县废,入雍丘。隋置杞州于杞县,襄邑复属焉。大业三年,州废,县入梁郡。唐初,复置杞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入宋州。自朱梁与晋,改属开封。

服官,《汉地理志》:“襄邑有服官。”《故魏都赋》云:“锦绣襄邑。 ” 睢水,在县北三十里,西自雍丘界入宁陵。《水经注》云:“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 古汴渠,在县北四十五里,西从雍丘入考城界。《史记》:“秦始皇二十二年,伐魏,引河灌大梁。”即此地也。又《宋书》:“高祖开此河以征姚泓。” 古匡城,在县西三十里。《地理志》云:“秦以承匡之地卑湿,故徙县于襄陵,其城遂废。昔仲尼游此城,匡人误围夫子,夫子由城东南角空而出,其迹犹存 。” 巢城,在县南二十里。《左传》:“哀公十一年冬,卫太叔疾奔宋。疾臣向魋及桓氏得罪卫庄公,复之使处巢。” 蛟龙池,在县北七十五里。《左传》:“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禜焉,子产不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我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即此也。《鼠怪搜神记》:“中山王周南,正始中为襄邑长。有鼠从穴出厅事上,语周南曰:‘尔以某月日死。’周南不应,鼠还穴。至期日,更冠帻绛衣,语周南曰:‘日中死。’复不应,鼠入穴。斯须复出,语如初。出入数转。日过中,鼠曰:‘尔不应我,复何道。’言讫颠蹶而死,即失衣冠,视之,乃常鼠也。” 宋襄公墓,在县城东北隅。

考城县。东一百五十里,旧十四乡,今七乡。古戴国地。《春秋》:“隠公十年,伐郑,取之。”后改名曰谷。秦灭六国,为淄县。汉隶梁国。后汉章帝东巡,改为考城,仍隶陈留郡。后魏为城安县,仍于县置北梁郡,隶南兖州。北齐,郡废,县归济阴郡。隋复为考城,移属宋州。唐初,于县置梁州。武德五年,州废,县入曹州。梁改为戴邑县。后唐复旧。自梁至晋、汉,属开封府。

葵丘,在县东一里。《春秋》:“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杜预注云:“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 黄沟,在县西三十六里。《国语》云:“吴子会诸侯于黄池。”今陈留有外黄县古城,即黄沟是也。又《汉地理志》云:“考城有黄沟。” 北亳城,在县东北五十三里。自契至汤九迁,汤始居亳,与葛伯为邻。按:葛国今在宋州宁陵县界,去亳百里。《都城记》:“汤,居亳。”今济阴东南亳城是也。《十三州志》:“梁国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汤会诸侯于景亳。”即蒙之北亳也。 簸箕城,在县北四十六里。按《城冢记》:“禹治水时所筑。” 龙门台,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按戴延之《西征记》云:“龙门,水名也。”台南渠岸有门与台下水相连。高齐时,于此置仓。至后周废。 黄霸墓 ,在县东北十里。汉《循良传》:“黄霸,字次公,淮阳人。”卒于此,有碑存。

阳武县。西北七十五里,旧四乡,今八乡。春秋时棣城。楚伐陈,诸侯会于城棣。汉为阳武县,属河南郡。按《晋地道记》:“阳武、荥阳有博浪沙,张良为韩刺秦始皇处。”即此县地。按《郡国县记》云:“阳武县所理。晋废。后魏孝昌中复置。高齐又省。隋开皇六年,移理于黄池。”阳武,即今原武县是也。唐武德四年,于汉原武故城复置。阳武县,即今理也。朱梁与晋隶开封府。

黄河,在县北二十五里。 莨宕渠,即汴河之别名。一名通济渠。 阳武故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高齐文宣天保七年,移理汴水南一里。今无遗址。隋开皇五年,复理此城。唐武德四年,又移理。汉原武故城,即今城是也。 博浪沙亭,在县东南五里,即张良为韩报仇击始皇之所。 南棣城、北棣城,二城并在县北十里。《左传》:“楚伐陈,诸侯会于城棣以救之。”北城也。 陈平墓,在县东三十里。户牖乡、陈相村兼有庙存。 黑阳山在县西七里

中牟县。西五十里,依旧五乡。春秋时郑邑,又属赵。《史记》:“赵献侯自耿徙此。又襄子时,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下,不与己者烹之。田英、将褰裳赴鼎是此也。”汉为中牟县,隶河南郡。后汉至魏所属不改。宋隶荥阳。后魏太武眞君八年,省。景明元年,复置。东魏静帝天平初,于此置广武郡。后周武帝保定五年,郡中牟,并移于今县西三十里圃田城置。隋避讳改为内牟。开皇十六年,于中牟旧城置郏城县。十八年,又于圃田城中为圃田县,以界内泽为名。大业二年,废郏城县,又移圃田县于中牟城置。唐武德初,复改为中牟。贞观元年,隶汴州。龙朔二年,又隶郑州。按《郡国县道记》云:“春秋所说中牟在赵地,非此也。”后汉和帝时,鲁恭为中牟宰,有善政,即此县。朱梁与晋隶开封。

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渡台,又名曹公台,故基在河南,是为官渡城,即曹公与袁绍相持于此。 箜篌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昔师延造箜篌,以悦灵公。 圃田泽,一名原圃,在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上承郑州、管城县界曹家陂。又益西流为二十四陂:小鹄、大鹄、小渐、大渐、小灰、大灰之类是也。 佛肸墓,有二:一在县南一里,一在县北一里。 潘岳庙,在县北十里。 鲁恭台,在县城内。

太康县。东南二百一十里,旧五乡,今八乡。夏后氏太康所筑城。汉为阳夏县,隶淮阳国。隋开皇七年,改阳夏县为太康,取古太康之名,隶淮阳郡。十五年,复置阳夏郡,县废。十八年,改为匡城县。大业十三年,李密举兵于此,遂废。唐初,复置,隶淮阳郡。朱梁与晋属开封府。昔济北戴封,字平仲,为令。苦旱,积薪自焚,火起,雨澍。

蔡水,西北自尉氏县界流入。 涡水首受蔡水,东流经县北 。 县理城,即汉阳夏县城,夏后氏太康所筑。 扶乐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地里志》云:“扶乐,属陈国。”隋开皇六年,分太康置大扶县。郦善长注《水经》云:“即扶乐古城也。” 牛头城,在县西五十里。按《隋淮阳郡图》云:“牛头城在扶乐西二十里。”《水经注》云:“沙水又东南经牛首亭一作城是也 。” 南拒台,在县南二十里。北拒台,在县北二十里。《汉书》:“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今此南北二台相去一里,是楚汉相拒之处。 何曾墓,在县西北二十里。《晋书》:“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

长垣县。东北一百里,旧二十七乡,今七乡。本汉长垣县地。隋开皇十六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隶滑州,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孔子所畏之所。又《春秋》:“遂次于匡。”即此地也。又名蒲邑。《家语》云:“仲由为蒲宰,人为立祠焉。”子路随夫子于此问津,即蒲邑之津也。朱梁与晋割属开封。至皇朝为长垣县。 长罗县城,在县东北四十里。《汉书》:“宣帝封常惠为长罗侯。”至光武时国绝,并入长垣县,后谓之长罗亭。长垣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地理志》:“秦灭魏以为长垣县”,又“武帝立兖州于滑台,置长垣县。”隋开皇九年,隶杞州。唐初,复置。至贞观八年,废。

匡邑城,在县西南十里。《春秋》:“僖公十五年,诸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杜预注云:“匡,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论语》云:“子畏于匡”,盖此邑也。 訾楼城,在县西北十六里。《左传》:“邢狄伐卫,卫侯师于訾楼。”杜预注云:“訾楼,卫邑。”《陈留风俗传》云:“长垣西北有訾楼是也。” 蒲城,在县东北十里。《春秋》云:“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杜预云:“蒲,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家语》云:“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三称仲由之善。”即此也。今城内有子路祠。 龙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昔夏桀臣龙逢所居,因以为名。今城东有关龙逢墓,墓侧有祠。 漆城,在县西二十里。《左传》云:“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杜预注云:“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竹书纪年》云:“邯郸伐卫取漆者也。 ” 故鹤城,在县南十七里。《左传》云:“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国人曰:‘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此即养鹤城也。又《城冢记》云:“昔夏累养鹤于此。”遂号鹤城。 卫灵公祠,在县东北二十七里,长垣城内。 蘧伯玉祠,在县东七里,祠在墓侧。

酸枣县。西北百里,旧三十三乡,今六乡。汉《地理志》云:“秦拔魏,置酸枣县。汉因之,以属陈留郡。”《故风俗通》谓:“豫章以树称郡。酸枣以棘名邦,盖以地多棘而立名也。”今有故城。六国时韩王所理。今县东北有延津、袁绍渡处。津南立壁,以拒曹公。绍将淳于琼,宿鸟巢,为曹所袭破之,即此地也。魏、晋不改。后魏,并入小黄,又复置,隶东郡。北齐,并入南燕县,即今胙城也。隋开皇三年,徙南燕,析置酸枣县,入汴州,又属滑州。大业三年,隶荥阳郡。唐初,复还滑州。朱梁、晋、汉隶开封府。

土山,在县东南二里。《旧记》云:“酸枣县北有土山。” 古酸枣城,在县西南十五里。按《韩世家》:“哀侯即位,灭郑,遂都酸枣。”旧宫余址犹存。又《城冢记》:“韩襄子所筑。” 废酸枣县,在县北十五里。后魏孝文太和十八年置。 韩王台二,并在县南一十六里。按孙楚《韩王台赋》云:“酸枣县门外,左右有两故台。”访古老,云:“韩王听政之观也。” 望气台,在县西南十五里。《舆地志》云:“酸枣县西有韩王望气台。” 冰井,在县西南二十里,韩襄王藏冰之所。 金堤,在县西南二十三里。从阳武县东北五十八里入县西南界,入滑州灵昌县界。按《汉书.沟洫志》:“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渍金堤。” 聂政冢,在县西北二十里。为严仲子报仇者,有祠存。 张平墓,在县南十五里。良之父也。 七女冢,《郡国志》云:“昔卢氏居此,无男,惟有七女。父亡,家有宝物,相让不取。因投水中,不沉。”七女皆葬于此。 汝池,在县东南十五里。《尔雅》:“沮洳也,其地下湿,水潦沮洳。”后人音讹呼为汝沟。

扶沟县。南一百八十里,旧六乡,今十一乡。汉县,属淮阳国。《陈留风俗传》云:“小扶亭,有洧水之沟,因以名县。”后汉,属陈留郡。魏,隶许昌郡。唐武德四年,置北陈州,县属焉。是年,置洧州,县又属焉。洧州,今尉氏也。贞观元年,州废,县归许州。朱梁与晋,割入开封。

祈耶山,在天宝乡刁陵村郑庄公庙侧,去县二十里。 洧水,在县西北二十二里。 古扶沟城,在县东北二十里。 四角冢,在县西南三十五里角冢村。故老所传。 新汲故城,汉县名,今在县西。《左传》云:“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杜注:“今新汲县,治曲洧城。”《汉志》:“以河内有汲,故加新字。” 桐丘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子元伐郑,郑人将奔桐丘。”杜注:“许昌县东北有桐丘城是也。” 白亭,《陈留风俗传》云:“扶沟县有帛乡、帛亭。”《舆地志》:“鄢陵,楚之边邑。平王封太子建之子胜白,公因居焉。” 雕陵亭,庄子谓:“游乎雕陵之樊,覩一异鹊”,是此地也。

鄢陵县。东一百五十里,旧八乡今七乡。春秋时郑邑。隠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是也。汉为鄢陵县,隶颍川郡。魏、晋因之。后魏,移属许昌郡。北齐,县废,以其地入许昌县。隋开皇初,郡废。七年复置,鄢陵属许昌。至十六年,又于县置洧州,县隶焉。大业二年,州废,县归许州。朱梁与晋,割属开封。 洧水,在县西二十二里。从许昌县界东南流,散漫。 潩水,在县西南四十里。从临颖界入,东南出扶沟县界 。 古鄢陵城,在县西北一十八里。 太丘城,在县东百步。汉陈寔为太丘长。 故陶城,在县南五十里。《传》云:“晋陶侃征杜弢所筑也 。” 陈太丘庙,在县西十里。 魏燕王台,魏文帝封弟燕王宇于鄢陵,居此城,筑台于城中。今呼为燕王台。

东明县。东九十里,六乡。卽府界静戎镇之地。寻为东明镇。镇西南去陈留县八十里,在东昏城之东。至皇朝建隆四年七月,于本镇城置县,仍以东明为名 。 仪城,在县西北二十里。《论语》云:“仪封人请见。”郑注云:“仪盖卫邑也。” 东昏故城,在今县西,本汉县。王莽曰:“东明即阳武之户牖乡,陈平之故里也 。” 新祠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城冢记》:“新祠者,吴王孙休相虞翻。至晋伐孙皓时,怜翻忠节,少牢以祭,筑城亭上因以名之。” 虞翻墓,在县西北二十里。《城冢记》:“新祠城南有太尉虞翻墓 。 ” 陈伯先墓,在县西三十里。《城冢记》:“汉宣帝时,中郎将、济阳侯荆州刺史伯先,即陈平之子孙也。” 虞延墓,在县西北二十里。《后汉书》:“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也。初生,其上有物,如一匹练升天。占者以为吉。及长,长八尺六寸,腰十围。迁洛阳令,官至司徒。”葬于此。又《地理志》云:“延,初为封丘督邮。光武东廵,延对俎豆之义。帝善之。” 五丈河,在县南十二里。从陈留界入冤句音够界 。 豹陵山,在县东南二十里。《皇览古冢记》云:“兰阳城西有土山,名豹陵。”

太平寰宇记卷三

河南道三 西京一

河南府

河南府古洛州,今理河南、洛阳二县。《禹贡》豫州之域,星分柳宿,为周之始都。按《博物志》云:周在中枢,三河之分,风云所起,四险之国也。昔,周武王克殷还,顾瞻河洛而叹曰:“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雒,毋远天室,遂定鼎郏鄏,以为东都。”《周书》又曰:“周公将主政,乃作大邑,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也。”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周公相成王,以丰、镐偏在西方,职贡不均,乃使召公卜居涧水东、瀍水之阳,以即中土,而为洛邑,而为成周王都,今苑内王城是也。”又按《孝经援神契》云:“八方之广,周洛为中,于是遂筑新邑,营定九鼎,以为王之东都。”又云:“成王营洛邑,建明堂,朝诸侯,复还丰、镐。”故《书序》曰:“成王既黜殷命,返归在丰,周公往营之,后始迁殷顽民居之,河南府东故洛城是也。”自成王后十世,幽王为犬戎所杀,其子平王居洛邑,所谓新邑也。平王后十三叶,敬王避王子朝之乱,东居成周,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壊翟泉而广焉。敬王后十一叶,赧王又徙居于西周,即王城,今苑城内是也。皇甫谧《帝王世记》云:“赧王尽献其邑三十六于秦,秦昭襄王纳其献,立为三川郡,初理洛阳,后徙荥阳。”自平王东迁至赧王,凡二十叶而周氏灭矣。《汉书?地理志》云:“初,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地分小 。”徐广《注史记》云:“周王畿凡七县: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是也。”楚汉之初,立韩公子成为韩王,其地属韩。汉元年,项羽立楚将瑕丘公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二年,阳降汉,汉于其地置河南郡,领县二十二,理洛阳。汉高祖五年,即位定陶,自洛阳徙都长安。后汉建武元年,幸南宫,遂定都焉,至五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领二十一县,属司隶校尉。献帝即位,关东兵起,相国董卓遂逼迁西都长安,尽烧洛阳宫庙。曹子建诗云:“步登北芒坂,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后卓死,又都焉,至建安元年,曹操进兵诣京师,帝遂南都于许。魏受禅,都洛阳,陈留王奂合河南等五郡置司州,《十三州志》云:“京师之州,司隶校尉掌焉,故曰司州。”晋受禅,又都洛阳,司州不改。永嘉五年,刘曜、王弥入京师,于是司州没胡,刘聪以洛阳为荆州。石季龙又改为司州。建武元年,分司州之河南等七郡为洛州。东晋永和五年,桓元子入洛阳,复置河南郡属司州。苻坚使王猛克洛阳,改司州为豫州。后秦不改。宋武帝入洛,更置东垣、西垣二县,仍于虎牢置司州。后魏神{上鹿下加}三年,遣将安颉攻洛阳,拔之,复为洛州;太和十七年,又改洛州为司州;十九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魏武帝自洛阳迁都长安是为西魏;魏孝静帝自洛阳徙都邺,是为东魏。按《郡国县道记》云:“魏天平元年,又改司州为洛州,改河南尹为河南郡。”西魏大统三年,复改洛阳为司州,仍置牧司州,寻陷入高齐,司州不改,又移河南郡于渑池县大坞城置,寻又改司州为洛州,河南郡惟领宜迁一县。后周建德六年,平邺之后,于洛阳置洛州总管,仍省东魏及高齐两河南郡,改宜迁为河南县,仍废河阳总管。隋初,仍旧置总管,二年,废总管,置河南道行台省,并罢洛阳郡置洛州,以郡旧领县属焉。大业元年,炀帝命仆射杨素等营构宫室,大业二年,遂成新都而徙居之,今洛阳是也。其宫北据邙山,南值伊阙之口,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东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定议建都焉。其宫室、台殿,宇文恺所创也,恺巧思絶伦,因此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与比。仍以洛州移入新都,废州在宫城南,又改为豫州,置牧。三年,罢州为河南郡,仍置尹。四年,改东京为东都。十二年炀帝幸江都,留越王侗内守。十四年,炀帝崩,立越王侗于洛,复置洛州。侗寻为王世充所害,充改洛州为司州。唐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复为洛州,置总管府领洛、郑、熊、谷、嵩、管、伊、汝、鲁九州岛。洛州领河南、洛阳、偃师、巩、阳城、缑氏、嵩阳、陆浑、伊阙九县。其年,罢总管府置陜东道大行台。九年,罢行台,置洛州都督府,领洛、懐、郑、汝四州,权于府置尚书省。贞观元年,割谷州之新安来属。七年,又割谷州之寿安来属。八年,移理所于河南县之宣范坊。十八年,废都督府,省缑氏、嵩阳二县。显庆二年,置东都,官员一凖雍州。是岁,废谷州,以福昌、永宁、长水、沔池四县,懐州之河阳、济源、温、王屋,郑州之杞水来属。龙朔二年,又以许州之阳翟,郑州之密县,绛州之垣县来属。干封元年,以垣县隶绛州。咸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县。其年,省柏崖县。上元二年,复置缑氏县。永淳元年,复置嵩阳县。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垂拱四年,置永昌县。载初元年,置武临县。天授元年,置武泰县,寻废,仍改郑州之荥阳为武泰来属。三年,置来庭县。神龙元年,改神都复为东都,废永昌、来庭二县,改武泰为荥阳,迁郑州。先天元年,置伊阙县。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二十二年,置河阴县。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朱梁开平初,都汴州,废西京为雍州,仍改东京为西京。后唐同光元年,复为东都。晋高祖天福三年,又都汴州,此为西京。自汉、周至于宋皆因之。

元领县二十六,今十八:

河南、洛阳、登封缺、寿安缺、伊阙缺、永宁缺、长水缺、新安缺、福昌缺、伊阳、巩县、密县、渑池、缑氏、颍阳、王屋、河清、偃师。

六县割出:

阳翟、入许州。河阴、已下五县入孟州。河阳、温县、济源、汜水。

二县废:

陆浑、并入伊阳。告成。并入登封。

府境:

东西三百四十里,南北三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四百二十里,西至长安八百六十里,东至郑州二百七十里,南至汝州一百八十里,西至陜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泽州二百八十里,东南至许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虢州四百六十五里,西北至绛州五百里,东北至懐州一百四十里。

户:

唐开元领县二十六,户,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皇朝领县一十八,主,四万二千八百一十八,客,三万九千一百三十九。

风俗:

《周礼?职方氏》:“河南曰豫州,豫者逸也,言常安逸也。”李巡云:“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又《汉书?地理志》:“周人巧伪趋利,贵财贱气,高富下贫,喜为商贾。”《九州岛记》云:“洛阳转毂百数。”贾耽《郡国志》云:“无所不至。”

姓氏:

河南郡九姓:贺、丘、褚、祝、兰、窦、南宫、穆、独孤。

人物:

许由。字武仲,登封人。申伯。洛阳人,《诗》:“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即申伯也。仲山甫。洛阳人,《诗》:“保兹天子,生仲山甫。”又:“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苏秦。洛阳人,读《阴符经》欲睡,引锥刺股,后游赵,说六国,受相印。贾谊,洛阳人,迁大中大夫,出为长沙王傅。司马迁。剧孟。洛阳人,以侠显,文帝时,吴、楚告变,周亚夫乘传至洛,得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剧孟,吾知其无能为已。”卜式。河南人,拜缑氏令,赐爵关内侯。郭贺。字乔卿,洛阳人。杜密。字周甫,登封人,北海相.罢归,每谒守令,多所陈托,与李膺同坐党事.吴雄。字季高,河南人,宫廷尉。少贫,死,丧事促办,葬人所不封之地,不卜日,术者皆言其后必灭,而子祈、孙恭并三世为廷尉。胡昭。居陆浑山,躬耕力学,闾里严事之时,孙狼作乱,至陆浑,相戒曰:胡居士贤者,不得犯其境。合邑赖昭以安。韩擒虎。平陈有功,进上柱国。疾笃时,有人诣其家曰:“我欲见阎罗王。”虎闻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足矣。”长孙无忌。洛阳人,佐太宗定天下,与褚遂良同受顾命。贾曾。洛阳人,为秘书郎,掌制诰。于志宁。河南人。张说。字道济,策贤良第一,封燕国公,其先范阳人,代居河东,又徙家为河南之洛阳人。贾至。曾子。玄宗传位,至撰册,帝曰:“两朝盛典,出卿父子,可谓继美乎。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尝隐居陆浑山中,无墙垣扃钥,岁饥或不爨,以弹琴自娱。房管每谓:“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房管。字次律,洛阳人。长才博学,风度修整,与韦见素同平章事。武元衡。缑氏人。韦应物。河南人,性高洁,能诗,为苏州刺史,多惠政,世号韦苏州。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官拜御史,长于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毕諴。字存之,偃师人,燃薪夜读达旦,官学士,进大司马。萧昕。贾餗。河南人。裴休。济源人。曹确。河南人。

土产:

桑白皮、桔梗、玄参、丹参、旋覆花、大戟、白蜡、半夏、芫花、峭粉,以上并入贡。赋:绫绢。《九州岛记》云:“金门之竹,可以为笙管。”金门,山名,在福昌县。

河南县:旧四十乡,今四乡五十坊。《汉书?地理志》:“河南,故郏鄏地。”郏,山名;鄏,邑名。今邑西南之地,谓之郏鄏中。按,周平王避犬戎乱,自宗周徙居于此,历十三世至敬王,乃迁都成周,即此也。秦灭汉,为县,属河南郡。后汉亦为河南县。晋及后魏皆理于今苑城东北隅。后周大象二年,移于故洛城西。隋大业二年,又移于今洛城内寛政坊,即今理所也,寻,又改洛阳为豫州。三年,罢州为河南郡,县属不改。唐永昌元年,改为合宫县,至神龙元年,复旧。二年十一月,又改为合宫县,至唐隆元年,仍旧为河南县。 洛水,在县北四里。 伊水,在县东南十八里。 瀍水,在县西北六十里。《禹贡》曰:“伊﹑洛﹑瀍﹑涧,既入于河。”孔安国注云:“瀍水出河南北山。”《水经》云:“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今验水西从新安界东入县界。” 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北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若日月表胜之象 。然洛水溢浮,桥橔辄壊,唐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尔雅》:“箕斗之间,天汉之津梁。”故取名焉。 中桥:唐咸通三年造,累石为脚,如天津之制。 通济渠:在县南三里,隋大业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碛渠,又东北流入洛水谓之洛。 金谷:郭缘生《述征记》云:“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经此谷,晋卫尉石崇因即川阜而造为园馆。”崇《金谷诗序》云:“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物备具,又水碓、鱼池焉,时与诸贤登高临下,列坐水湄,遂各赋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云。” 芒山:一名邙山,在县北十里,一名平遥山 ,亦郏山之别名也,都城所枕,又有光武陵。魏明帝欲平北邙山,令登台便观见孟津。廷尉辛毗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若九河盛溢,洪水为害,丘陵皆夷,何以御之?帝乃止。”又杨佺期《洛城记》云:“北山连岸,修亘四百余里,实古今东洛九原之地也。”又戴延之《西征记》云:“邙山西岸东垣,亘阜相属,其下有张母祠,即永嘉中此母有神术能愈病,故元帝渡江时延圣火于丹阳,即此母。”今祠存。伊尹、苏秦、张仪、扁鹊、田横、刘寛、杨修、孔融、吴后主、蜀后主、张华、嵇康、石崇、何宴、陆倕、阮籍、羊祜,皆有冢在此山后。汉梁鸿登芒山,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周山:今在苑中,当县之西也,《皇览》云:“河南城内有周山,一名小亭山。”《周地记》云:“周山下有周谷,本周之采地也。” 谷城山:瀍水所出。 太白原:其原芒山之异阜也,在县西北六十八里。《舆地志》云:“金水始自太白原东南,经金谷,即此原也。” 佩印山:《左氏传》:“晋、赵诸陵并在此山上。”即芒山之别阜也 。 阙塞山:《左氏传》:“晋赵鞅纳王使女寛,守阙塞。”伏虔谓南山伊阙是也。杜预注:“洛阳西南伊阙口也,俗名龙门。” 孝水:《山海经》谓:“廆山,俞随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水。”《水经注》云:“世谓之孝水,在河南城西十余里。”故潘安仁《西征赋》云:“澡孝水而濯缨,嘉美名之在兹。” 月陂:洛水自苑内上阳宫南弥漫东注,当宇文恺版筑之时,因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作堰九所,形如偃月,谓之月陂。 千金堰:戴延之《西征记》云:“金、瀍、谷三水合处有千金堨,即魏陈留王所立,引水东灌,民今赖之。”又《九州岛要记》云:“洛阳千金堨傍有九龙祠。” 蒙汜池:《魏书》云:“明帝于宫西凿蒙汜池以通御沟,义取日入蒙泛以为名。” 琼花池:《洛阳宫殿簿》云:“西宫临章殿有琼花池。” 皋门桥:谷水上有皋门桥,即晋惠帝所造,故潘岳《西征赋》云:“秣马皋门。” 铜井:陆机《洛阳记》云:“宫墙西有二铜井。” 甘城:《左传》谓:“甘昭公有宠于惠后。”杜预注云:“河南县西南有甘水,昭公王子带食邑于甘。”故《汉书郡国志》云:“河南有甘城。” 故谷城:在县西北,古谷城即周所置,在谷水之东岸,西晋省并入河南,故有城存;北齐天保中,常山王演使裨将严略增筑以拒周,俗亦谓之严城,后周拒齐,又筑。孝水城,亦在今县西北 ,隋大业二年,又于此置青城宫,北隔苑城与榆林店相对。 苌弘祠:《郡国志》云:“周人,无辜见杀。” 今洛中有祠存,谓撞钟祠是也,即后人讹尔。 白君祠:《郡国志》:“瀍水西南有白仲吕墓。”前有祠堂,石碑题曰:“真人白君之表。”即晋永宁二年志之。 许由庙:在邑界,石虎《郡国志》云: “在洛阳西,秦末尝鸣,应三十里。”今人铁钉钉两足,兼截双耳。 金埒:在北邙山下。按刘义庆《世说》:“王济字武子,被谪,移第于此,时人多地贵,济好走马,因布钱为埒以示之,故号为金埒。” 鸿都门:洛阳北宫门也。 百尺楼:在金镛城内,有百尺楼。 棠棣碑:在县西四里修行寺东街,永徽初,贾敦实、弟敦宝前后为洛州长史,并有惠政,百姓立二碑于此,时人号为棠棣碑。白居易影堂:在县南二十里,唐会昌元年置。玉泉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山内有玉泉寺。唐明宗五庙:在县西北六里福善坊。晋朝五庙:在县西北八里恭安坊。天福八年,置汉朝七庙,在县西北八里旌善坊。周朝六庙:在县西南三里彰善坊,建隆元年置。唐李靖庙:在县西七里旌善坊。

洛阳县旧三十乡今三乡四十三坊。本成周之地。 镐京为西都,王城为东都。敬王后,王城为西周,成周为东周。至秦襄王以为洛阳县,属三川。自汉以后,县恒属河南。 故太史公云:“留滞周南。”即今邑也。”朱超石《与兄书》曰:“洛下道路本好,青槐荫映可爱。”隋炀帝迁都,自今县东三十里移于今德懋坊西南隅,有故城存。唐垂拱四年七月,析置永昌县。长安二年六月,废永昌。神龙二年冬,改洛阳为永昌县。唐隆元年,复为洛阳县。皇朝移于小清化坊。 洛水:在县西南三里,西自苑内上阳之南弥漫东流,宇文恺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凑堰九所,形如偃月,谓之月陂,今虽渐壊,尚有存者。 北邙山:在县北二里。 委栗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魏明帝景初元年十月,营洛阳委栗山为园丘,今形制犹在。 大石山:一名万安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九州岛要记》云:“晋惠帝于此山请雨七日,大霖。”魏孝文帝测之,高二百丈;魏武《乐府》有《南篇》云:“南上大石山。”即此山也。 大谷:在县东五里,《后汉书》云:“孙坚进军大谷,距洛九十里。”张衡《东京赋》曰:“盟津达其后,大谷通其前。”陈留王《洛神赋》云:“经通大谷。” 潘安仁《闲居赋张公》:“张公大谷之梨。”皆谓此。 翟泉:《左传》曰:“王子虎会诸侯之大夫于翟泉。”今城中大仓西南池水是也。晋永嘉元年,有苍鸟起步广里,地陷,竟有刘曜纂逼之辱。又《帝王纪》云:“景王葬于翟泉。”今东阳门内有大街,北有大仓,中有景王陵,西南望步广里,北眺翟泉,二处相距远近略均之也。又戴延之《南征记》云:“太子宫东有翟泉,今干无水。” 洛子神:《郡国志》:“后魏虎贲中郎将洛子渊者,洛阳人,镇防彭城,因同营人樊元宝归,附书至洛下,云宅在灵台南。元宝至,忽见一老翁云:‘是吾儿书。’引入屋宇,显敞饮食非常。久之,送元宝出,唯见高崖对水,方知是洛水之神,因立祠,迄今人祀以祈水旱。” 玉井:《魏略》云:“明帝引谷水过九龙祠前,为玉井绮栏。”又《洛阳记》云:“璇华宫有玉井,皆以白玉垒饬是也 。” 阮曲:《水经注》云:“谷水又东南转,曲而东注,谓之阮曲。”盖嗣宗所居之地。 七里涧:陆机《洛阳记》云:“城东有桥,以跨七里涧。” 九观:陆机《洛阳记》云:“临商、陵云等八观在宫之西,唯絶顶一观在东,是号曰九观。” 平阴故城:汉为县,废城在今县北五十里是。按此城东有平州,谓之河阴川城,北枕黄河,西抵邙山北趾。曹魏文帝改平阴。后魏移县理于故洛城西皇女台侧。隋开皇三年,又移县于寿安县东北二十五里严明城是也。大业元年,废入洛阳。 峻阳陵:晋武帝陵。汉明、章二帝陵:明帝在今县西北,章帝在今县东南。 白社里:在故城建春门东,即董威辇旧居之地。回洛仓:隋大业三年十二月置回洛仓,去洛阳县七里。仓城周十里,开三百窖,米百万斛。至十三年,李密叛,频攻,此仓多为洛阳人所据。后竟为密陷,还复夺得。后运米入洛阳,终为乱兵所掠。 宣武场:魏明帝斗猛兽处。 铜駞街:陆机《洛阳记》云:“汉铸铜駞二枚在宫南四会道,夹路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聚羣贤,铜駞陌上集少年。”言人物之盛也。《风土记》云:“石季龙取之向邺。” 三市:《洛阳记》云:“大市,名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按金市在临商观西,兑为金故曰金市。马市在东,旧置丞焉。又郦道元《注水经》云:“马市,即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之处。” 苏秦宅:《郡国志》云:“在利仁里,后为魏尚书高显业宅,每夜显业见赤光,于光处掘得金百斤,铭曰苏秦金,显业因为之造寺。” 董卓宅:《郡国志》云:“在永和里,掘地取得金玉、宝玩,后魏邢蛮掘得丹沙及钱,铭曰董太师之物,后梦卓索,蛮恡不还,经年无病而卒。” 石崇宅:有緑珠楼,今谓之狄泉是也。 夕阳亭:晋贾充出镇长安,百僚饯送,自旦及暮,故曰夕阳亭。 故洛阳城:在县东二十里。按《洛阳记》:“洛阳城,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城内宫殿、台观、府藏、寺舍,晋魏之代凡有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九门。”自永嘉之乱,刘曜入洛阳,元帝渡江,官署、里闾,鞠为茂草。至后魏孝文帝幸洛阳,巡故宫,遂咏《黍离》之诗,群臣侍从无不感怆。又至隋炀帝,因校猎,登北邙山,观伊阙,顾谓侍臣曰:“得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侍臣苏威对曰:“以俟陛下耳。”遂定议都焉,因诏杨素营之,大业九年成,徙都之。 其宫北据邙山,南值伊阙,以洛水贯都,有天汉之象。其宫室、台殿皆宇文恺所造,巧思营布,前代郡邑莫之比焉。 十二门:陆机《洛阳记》云:“洛阳十二门,[南]北九里 ,城内宫殿、台观有合闼,左右出入城内皆三道,公卿、尚书从中道,凡人左右出入,不得相逢,夹道中植榆柳以荫行人;又《晋书》曰:“洛阳御道筑墙高丈余。”又云:“洛阳十二门皆有双阙。”石桥,桥跨阳渠水。又按《舆地志》:“洛阳城外四面有阳渠水,即周公所置。”池上源注函谷,东流注城西北角,仍分流绕城至建春门外合流,折东流注于池是也。 上东门:洛阳东面门也,在寅地,晋改为建春门;《东观汉记》云:“郅恽为上东门侯,光武夜还,恽不纳。”又《后汉书》:“袁绍横刀揖董卓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乎’?乃悬节于上东门而去。”又汉公卿饯二疏于上东门;汉《旧仪》云:“册皇子为诸侯王皆于上东门中,以东门在卯故也。”《晋书》:“十二门东面最北曰东上门。”后又改为东阳门,即阮籍诗‘步出上东门’也;又《晋书》:“王衍见石勒倚啸于上东门,徐使召之,已去。” 开阳门:南面有四门,东曰开阳,在己上;应劭《汉官仪》曰:“此门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飞来在楼上,后琅邪开阳县上言:‘南门一柱忽然飞去,莫知所在’,光武使视,则是也,遂刊记年日月,因以名门。上有九子母像,国家常往祈焉。次西,汉曰平城门,在丙上,晋改曰平昌门,郊祀法驾由此门。次西,汉曰小苑门,在午上,晋改曰宣阳门,门内有冰井,故《述征记》曰:“冰井在凌云台北,故藏冰处也。”又云:“移门即宣阳也。”按薛综《注东京赋》曰:“移门,冰室门也。”冰室门及门榭皆屈邪行,依城池为道也;华延隽《洛阳记》云:“即汉之宫门。”次西,汉曰津门,在未上,洛阳水浮桥下。按《后汉书》:陈宣为諌议大夫,建武十年洛水泛长至津门,门司欲筑堤遏水,先止之曰:“王尊正已,水絶其足,朝廷中兴,必不入矣。”水果退。 广阳门:西面有三门,在申上。《述征记》云:“广阳门西南有刘曜垒、试弩棚,西北有斗鸡台、射雉观。”又按《河南十二县境簿》云:“茧观在广阳门。”次北,汉曰雍门,在酉上,晋改曰西明门。又次北,曰上西门,在戌上,晋改曰阊阖门。按《汉官仪》云:“上西门所以不纯白者,汉家厄于戌,故以丹漆镂之。” 夏门:北面有二门,其西汉曰夏门,晋改为大夏门,正在亥上,《魏略》云:“董卓烧南、北二宫,魏武帝更为夏门,内立北宫;至明帝,又造三层楼,高十丈。”陆机《与弟书》曰:“大夏门有三层楼,高百尺。”又按《晋宫阙簿》云:“宣武观在大夏门内东北上,故云‘南望天渊池,北瞩宣武场’是也。”次东者,汉曰谷门,晋改为广莫门,正在丑上。 九龙祠:在履顺坊。按《东郡记》:“后魏孝文迁都洛阳,修千金堨,渠成而水不流,常见有龙扼之,水不得下,于是祭之,龙退而水行。” 王戎墓:在殖业坊,高四丈。《故老传》云:“隋大业迁都之始,人为酒窖,得铭云:‘晋司徒尚书令安丰元侯王君之墓铭。’” 裴楷墓:在修义坊十字街北,有碑存。 高贵卿公陵:在县西北三十里屈涧之滨。

(《太平寰宇记》卷四原阙)

太平寰宇记卷五

河南道五

西京三

伊阳县。南三百六十里,旧三乡,今四乡。本陆浑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陆浑县置伊阳县,在伊水之南,去伊水一里。女几庙:在县西三十里。鸣皋山:在县东三十里。鸣皋庙,则天立。石扇山:在县西三百里,有石如扇。龙驹涧:在县北十二里。王母涧:在县南六里。蛮王城:在县南五十里。新罗王子陵:在县东北七十里,高二百尺。元鲁山墓:有碑见存,在县北二十五里,李华文、李阳冰篆额,颜真卿书,鲁山有德行,呼为四絶碑。汤泉:在县南一百三十里,即四眼泉。

巩县。东南三十里,旧四乡今三乡。郭缘生《述征记》云:“巩县,周之巩伯邑。”《春秋左氏传》:“晋师克巩,逐王子朝。”杜预注云:“周地,河南巩县也。”《史记》:“周显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于巩,以奉王,号东周。”皇甫谧曰:“以王城为东周,以巩为西周。”其子武公为秦所灭,秦庄襄王元年,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汉以为县,属河南郡;晋、宋不改;李密自颍川率羣盗十余万袭破洛口仓,因据巩县,仍筑城,断洛川,包南北山,周回三十里,屯营其中,后为王世充所破;县本与成皋中分洛水,西则巩,东则成皋,后魏始并焉。黄河西自偃师县界流入,河于此有五社渡,又为五社津,后汉朱鲔遣贾强从五社津渡是也。天渡山:在县南六十里。潘岳《家风诗》所云天凌岩,谓此也。侯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卢元明《嵩山记》云:“汉有王彦者隠于此,景帝累征不出,遂就而封侯,山因为名。”后学道得成,至今指所住为王彦崖。九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水经注》:“桐涧水流经九山东。”仲长统云:“昔密有卜成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乡。”谓此山也,山际有九山庙碑,晋永康二年立,文云:九山府君太华元子之称也。岑原丘: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水经注》云:“巩县北有山临河,谓之岑原,河下有穴,谓之巩穴,言山潜通淮济,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鲔渚,成公子安《大河赋》云:“鳣鳢王鲔暮春来游。”即此也。洛汭:洛水入河之处,《水经注》云:“洛水东流经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清浊异流,皦焉殊别,亦名什谷。”《史记》:“张仪说秦王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是此也。一云巩县鄩谷,皆是也。京相璠曰:“今巩洛渡北有鄩谷水,东入洛,谓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亦谓之北鄩,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称也。明溪水:《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军于溪泉。”杜预注云:“巩县有明溪泉。”又《水经注》云:“明洛泉,今俗谓之五道泉。”小平县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北,有河津曰小平津,即城之隅也。周王庙:在县界。巩王庙:在县西二十里孝义镇西山上。大刀山神庙:在县北八里。青龙山:在县西南十里。安陵与、永昌陵:并在县西南四十里。岐王坟:在县西南四十里。万山:在县西南六十里。

密县。东南二百里,元九乡。古密国也, 亦郐国之地,《左传》僖公二年:“诸侯伐郑,围新密。”汉为县,属河南郡;后汉卓茂理此,今县东南三十里古密城,即汉理所,兼有茂祠尚存;晋太始二年,分河南置阳翟郡,以密县属焉;高齐文宣移理于今县东四十里故密县城为理;后周属荥州;隋属郑州,大业十二年,又移于今理,即古法桥堡城; 唐武德三年于此置密州,四年废以县属郑州,隶河南府。《尔雅》曰:“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方山:《山海经》云:“浮戏之山,汜水出焉。”《水经注》云:“汜水出浮戏山,世谓之方山也。”大騩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水经注》云:“大騩山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之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庄子谓之具茨之山,潩水出于此。马岭山:在县南十五里,洧水源出于此山,故洧水在县西南流,合汜水入河。郐水:《水经注》云:“浍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东南流,世亦谓之郐水。”沥滴泉:《水经注》云:“沥滴泉出密县深溪之侧,悬水散注,故世以沥滴称。”承云水:《水经注》云:“出承云山,二源双导,世谓之东、西承云。”

渑池县。西一百五十里,旧三乡,今四乡。即古地名,秦、赵所会之地;汉为县,属弘农郡,今县西十三里即秦赵所会,城犹存,汉为县,理于此城西三里,今无基迹。高帝八年,复沔池中乡民,景帝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莽曰陜亭,《周地图记》云:“魏贾逵为令时县理蠡城。”又按《郡国县道记》云:“汉沔池城与沔池水源南北相对。” 曹魏移于福昌县西六十五里蠡城;后魏初犹属弘农郡,大统十一年,又移于今县理十三里故沔池县为理,改属河南郡;周改属同轨郡;隋大业元年,又移于县东二十五里新安驿置,属熊州,十二年,复移理大坞城;唐贞观三年,自大坞城移于今理,兼立谷州;后周废为县,今属洛沔池。《史记》:“张仪说赵王曰:‘莫如与秦王遇于沔池,面相见,请按兵无攻。’于是赵惠王、秦昭王相会沔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书:‘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怒,不许,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不肯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斥之,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撃缶。’秦羣臣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相如亦请以秦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谷水:在县南二百步。俱利城:秦、赵二君会处,今县西有俱利城,亦名秦赵城,东城在县西十三里,西城在县十四里。《水经注》:“谷水东经秦、赵二城。”《南续汉书》曰:“赤眉从沔池自利阳欲赴宜阳。”是此地,今俗谓之俱利城,于秦、赵各据一城,秦王撃缶、赵王鼓瑟,俱称有利,名之。千秋亭:在县东二十里,潘岳丧子之处。《西征赋》云:“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葬之。亭有千秋之号,人无七旬之期。”又有水曰千秋涧。天坛山:在县东北十八里,高五百丈,四絶如坛,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祀天坛神。广阳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亦名渑池山。柏王山: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 大媚山: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谷山:在县南八十步。马蹄泉:在县界。五户祠:在县北一百二十里。禹庙:在县西二十里。周桓王陵: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

缑氏县。东南六十里,旧三乡,今二乡。古滑国也,《春秋》云:“滑伯同盟于幽。”“郑人入滑”皆此也,秦灭之,后属晋,汉以为县。《舆地志》云:“因山以名县。”汉属河南;莽曰中亭,至宋犹属河南。按此前缑氏县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缑氏故城,后魏太和十七年省并入洛阳;东魏天平元年复以洛阳城中置缑氏县;后建德六年又自洛阳城移于今县北七里钩锁故垒置;开皇四年又移于今县北十里洛阳故郡城;大业元年复移于今县东南十里置,十年又移县据公路涧西慿岸;唐贞观十八年省。上元二年又置,今回向南近孝敬陵西置,属洛阳不改。洛水:西自洛阳界流入。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列仙传》云:“王子晋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颠望之,不得到,拱手谢时人而去。”山上有石室饮鹤池。按卢氏《嵩山记》云:“覆釜堆,亦名赴父堆,即缑岭也。”玉女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轘辕山:在县东南四十六里,《左传》谓:“栾盈过周,王使候出轘辕。”杜注:关名也。按轘辕道十二曲,今置关焉。又按薛综《注东京赋》云:“轘辕道坂十二曲,道将去复还,故曰轘辕,汉河南尹何进所置八关,此其一也。” 半石山:在县南十五里。按《山海经》云:“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余,赤茎赤华而不实,其名嘉荣,服之者不畏雷霆。” 景山:在县东北八里,曹子建《洛神赋》云:“经通谷陵景山。”即此也。 鄂岭坡:在县东南三十七里,《晋八王故事》云:“范阳王保于鄂坡,后于其上置关。”即此地也。 黄马坂:在县西北十里,戴氏《西征记》云:“次前至黄马坂,去计索渚十里。”即此地也。 半马涧:按卢元明《嵩山记》云:“人或云半马涧为百里涧,亦曰拜马涧。”《古老传》:“王子晋得仙而马还,国人思之不见,乃拜其马于此也。”上接佛光谷,下彻公路涧。 灵星坞:一名延寿城,卢氏《嵩山记》云:“此坞有道士浮丘公接太子晋登仙之所也。” 袁绍固:一名袁绍坞,在县西南十五里,四周絶涧,甚险。《宋武北征记》云:“少室山西有袁绍固,容十万人,一夫守险,千人莫当。” 柏谷坞:戴延之《西征记》云:“坞在川南,因原为坞,高数丈,在县东,姚洸部将赵元所守,为檀王所破。”坞西有二寺,亦在原上。入谷数百步又有二佛,精巧美貌,有牛舂、马簸、水碓之利。 古缑氏县城:在县西北六里。 钩鏁垒:在今县北七里,按《宋书》:“武帝西征,营军于柏谷坞西。” 即此垒也,有三垒相连如锁,因以为名。 公路垒:公路涧也,在县西南三里,有垒,以袁术字公路而称。 少林寺:后魏孝文太和十九年立,西域沙门号跋陁,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故制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以居之,供给衣食。 曹城:在县东十里,曹操与袁术相拒,筑城于此。 古滑城:在县东一十八里,城东角有招提寺。 唐昭宗陵:在县东北五里。 百生墓:在县东十里,《后汉书?独行传》云:“周畅字伯持,性仁慈,为河东尹。永初二年夏旱,久祷无应,畅因收葬洛阳傍客死骸骨万余人于洛阳北,应时澍雨,岁乃登今墓,有千数皆相类,对列成行,在洛城之东,而北近洛水,即周畅之遗址也,今号百生墓。 芝田乡:在县北。 启母少姨庙:在县东门外。 王仙君庙:在县东八十里。 百工神庙:在县南八里冈上。 九江娘子庙:在县南八十里。 王子乔坛:在县东五里。 则天行宫:在县北十里。 仙鹤观:在县东三里。 贺兰溪:在县南八里。 双泉:在县南十里。 恭陵、唐孝敬陵:在县东北五里。古仄城:在县西北八里。 凤凤台:在县东三十里佛光谷内。 武三思冢:在县西南十五里。

颍阳县。东北九十里,元二乡。本夏之纶国, 《竹书纪年》云 “楚及秦伐郑,围纶氏”是也。汉置县,属颍川;后魏太和十三年,于纶氏城置颍阳县,属河内郡;后周省入堙阳县;隋开皇六年改为武林县,十八年改为纶氏,大业元年改为嵩阳。唐贞观十七年废,咸亨四年入河南、洛阳、伊阙、嵩阳等县,又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九月改为颍阳县。 大苦山:《山海经》云:“其阳狂水出焉,水多三足龟,食之无大疾,可以已肿。” 箕山:连亘郡界。 阳干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按《说文》云:“颍水出阳干山。” 八风溪:溪水南流合三交水,北岸有沙细润可以澡濯, 隋代常进后宫,杂以香药,以当豆屑,号曰玉女沙。” 三交水:按《水经注》:“三交水石上菖蒲一寸九节为药最妙,服久化仙。” 古武林亭:按《水经注》云:“湮水西南流,经武林亭。” 倚箔山:在县北十五里,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钟乳,隋时充贡。太谷口: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孙坚停兵太谷,距洛阳九十里,即此谷。 太谷故关: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何进八关,此其一也。 一斗泉:在县西南十五里,汲与不汲,常有一斗。 勾龙本庙:在县北一十三里。 醴泉:在县西四十步, 源出岳庙下。七姑冢:在县西三十里。蛮王冢:在县南二十里。

王屋县。西北一百里,旧二乡,今三乡。本周畿内地,召公之邑,平王东迁亦为采地,今县西有康公祠。六国属魏;汉为河东郡垣县地;后魏皇兴四年于此分置长平县,属邵州;北齐置懐州;后周武成元年州废,改为王屋县,因县北十里山为名,仍于县理置王屋郡,天和六年又于郡理立西懐州,建德六年州省,又为王屋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邵州,大业三年省,以县入河内郡;唐武德元年改为邵伯县,后建都河洛,显庆二年复为王屋,隶河南。 王屋山:在县北十五里,《尚书》:“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山。”在县北十五里,在河东垣县之北,《古今地名》云:“王屋山,状如垣形,故以名县。”《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操蛇之神闻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神仙传》:“甘始,太原人,善行气,不食,服天门冬,疗病不用针灸,在人间三百岁,乃入王屋山。”《茅君内传》云:“王屋山之洞,周回万里,名曰小有清灵之天。” 清灵洞:有垂簪峰。 天坛山:此山高登之,可以望海。 阳台观:在县西北八十里。 灵都观:在县东三十里。 齐子岭:在县东十二里,即宇文周与齐分境之所也。 黄河:在县南五十里。 野王城:光武时寇恂所筑。 石室:在县西南七十里,有石室,即夫子昔与门徒讲论之所,临大河,水势湍急,至此室五里之间,寂无水声,似有听讲之意。 邵原:在县西南四十里,即康公之采地也。 析城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门焉,故曰析城。 中条山:魏王泰《地志》云:“在县西北九十里,东接王屋山,西入绛州垣县界。” 邵康公庙:在县西十五里,《舆地志》云:“垣县邵康公之邑。”《春秋注》云:“邵康公周太保召公奭也。”

河清县。北六十里,元三乡。本《左氏》所谓晋阴地。汉为平阴县,属河南郡;按《郡国县道记》云:“唐武德二年,黄君汉镇柏崖,遂于柏崖东置大基县,八年省,先天元年,以讳改名河清县,贞观中县界黄河清,因以为名,后废,至咸通中,考功郎中王本立奏再置,复隶河南府,大顺元年,因干戈毁壊,移在柏崖隙地权置。”皇朝开宝元年,移在白波。 河阴故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地理记》云:“即汉平阴县。”《左传》云:“晋师在平阴。”杜预注云:“今河阴县也。”宋东垣县: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地理记》云:“东垣县属宋河南郡。” 柏崖城:在县西三里,临黄河,侯景所筑,唐高祖武德二年,滑州人黄君汉以城归,乃属懐州,四年,移懐州于河内县,干元中,太尉李光弼重修,以拒史思明。 冉耕墓:在县东南一十七里,孔子弟子也。后汉灵帝陵:在县东南三十里,高一十二丈。 晋景帝陵:在县南三十里,高六丈四尺。汤王庙:在县南三十里。柏崖庙:在县西北三十二里。 尧庙:在县西南八十五里。 后汉光武庙:在县东南七里。 猫儿山:在县西十里。 吉水:在县西南六十里。 滽水在县西南六十里 。 金谷水:在县西南六十里。 迷仙崖:在县五十里。 歇鹤台:在县西北三十里,王子晋、浮丘公游王屋,歇鹤于此。小郎水:在县西四里。

偃师县。东北七十里,元三乡。本汉旧县,帝喾及汤、盘庚并都之,商有三亳,成汤居南亳,即此也。至盘庚,又自河北移理于亳,殷商从此改号曰殷,故殷有天下,此为新都。故城在本县西十里,周武王伐纣回,息偃戎师,遂名偃师。周为畿内之邑,秦属三川,汉属河南,即今县理是也,晋并入洛阳,隋开皇十六年复置。 北邙山:在县北二里。 首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阮籍诗云:“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山上今有夷齐祠。按后魏正光元年夏,首阳山晚有虹饮于溪,樵人杨万见之,良久化为一美女,乃窃告蒲津戍将宇文显,显取之进明帝,容貌姝美,掩于六宫。或问之,云:“我天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其色甚难,乃令左右拥抱,作异声如钟,复化为虹,经天而去,后帝寻崩。 魏文帝庙:在县西北一十八里。魏文帝陵:在首阳山南。 杜预墓:在首阳山南。 干脯山:《九州岛要记》云:“周敬王于此曝干脯,因以为名。” 覆舟山:《九州岛要记》云:“昔,卢世明登嵩岳,望覆舟如蚁蛭,黄河如带。”又陶季述《京邦记》云:“周回二十里,下有林,号曰水苑是也。” 尸乡:刘澄之《永初山川记》云:“尸乡有石室,有仇生者居焉。”又云:“祝鸡翁者,洛阳人,居尸乡山下,养鸡百余年。” 盟津:在县西北三十一里,河东经小平县,俗谓之小平津,河南岸有钩陈垒河,于斯有盟津之目,昔武王伐纣,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故曰盟津,亦曰富平津。 废北陂义堂路:此古大驿路,唐天宝七年四月,河南尹韦济奏于偃师县东山下开驿路通孝义桥,故此路废矣。 曲洛:《穆天子传》曰:“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今县东洛北有曲河驿,以洛水之曲为名,洛经其南。”《续齐谐记》云: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曰:‘三日曲水,其义何指’?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携之水滨盥洗,遂因水以流觞,曲水之义起于此’,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好事’,尚书郎束晢曰:‘挚虞小生,不足以知此。昔召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见有金人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祠,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左迁虞为阳城令。 洛洞:刘义庆《幽明録》曰:“洛下有洞。昔有妇人推其夫下崖,乃得一穴,行百余里,觉所践如尘,啖之,裹以为粮。行至交州,以问张华,华云:‘洛洞,仙人所处,在县东南。’” 汤王庙:在县东三百四十八步。 汤王陵坑:在县东北山上八里。 汤王圣母庙:在县西三里。 舜王庙:在县西北二十里。 周王庙:在县西二十五里。 薄妃庙:在县西一十五里。 伊尹墓:在县西北五里。 比干墓: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田横墓:在县西十里。 王弼墓:在县南三里。 锺繇墓:在县东八里。 启母少姨行庙: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杜预墓:在县西北山上二十里。 割乳冢:在县西二十五里。

太平寰宇记卷六

河南道六

陜州

陜州,陜郡,今理陜县,《禹贡》为冀、豫二州之域。郡夹河,河南诸县则豫州域,河北则冀州。在周即二伯分陜,是亦为虢国之地。春秋时谓北虢上阳城,即今平陆县是也。又有焦国,故七国时,为魏地。《史记》“魏襄王六年取我焦”是也,后属韩。秦属三川,汉为弘农郡之陜县,自是至晋因之。后魏太和十一年置陜州及恒农郡于此,十八年又罢。孝武永熙中再置,大统三年又罢。后周明帝又置,武帝改弘农为崤郡,州如故,兼屯兵于此,备北齐。隋初郡废而州存,大业初又废州,以其地并入河南郡,仍置弘农宫于此,以备巡幸。义宁元年又改为弘农郡,领陜、崤、桃林、长水四县,二年省崤县。唐武德元年改为陜州总管府,管陜、鼎、熊、函、谷五州,仍割长水属虢州,其年复立崤县。二年复割崤县属函州,三年又置南韩州、嵩州,并属陜府。四年东都平,割熊、谷、嵩三州属洛州总管,其年罢洛州总管,复以熊、谷、嵩三州来属,仍省南韩州入洛州。八年废函州,以崤县来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又以芮州 、芮城河北二县来属。十四年改崤县为硖石县。大足元年割绛州之夏县来属,寻却还绛州。天寳元年改为陜郡,置军。至德二年十月收两京,干元元年复为陜州。因割蒲州之解安邑、绛州之夏县来属,仍改安邑为虞邑。广德元年十月,吐番犯京师,车驾幸陜州,乃以陜为大都督府。天佑初,昭宗迁都洛阳,驻跸陜州,改为兴德府,为次畿赤。哀帝即位,省,复为大都督府,皇朝为保平军节度。

元领县六,今八:

陜县、芮城、平陆、灵宝、硖石、夏县、阌乡、虢州割到。湖城。虢州割到。

州境:

东西二百七十一里,南北二百六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七百二里,东至西京三百五十里,南至长安四百六十九里,东至河南府永寜县一百一十六里,西至华州华阴县界二百二十五里,南至虢州玉城县一百四十里,北至绛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虢州九十三里,东南至河南府永寜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解州闻喜县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绛州二百二十里,又西北至河中府二百四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四万七千三百二十二。皇朝户:主一万二千五百四十四,客四千八百九十九。

风俗:

《汉书?地理志》:“韩地也,子男之国。虢 为大,恃势与险,崇侈贪冒。”

人物:

傅说,宫之奇,段干木,皆陜人。焦先,唐上官仪,陕州人,相高宗。姚崇,硖石人,为开元之名相,侄孙誾为城父令,与张巡同守睢阳,官尚书郎。

土产:

柏子仁,贡;瓜蒌根,贡;絁,绢,麝香,蕤仁,石胆。

陜县,旧六乡,今五乡。本汉县,属弘农郡。后魏初改为陜中县,属弘农不改,至太和中,立郡于此。女几山,《九州岛要记》云:“富禄县有女,几年八十,居陈留沽酒,得道,飞升于此山,因名之。”金门有竹,可以为律管。温汤,在县南一十六里,后周太守元楷掘井得泉极热,遂修为浴水。黄河,自灵宝界流入,《后汉书》曰:“献帝归至陜,议者欲令天子浮河东下,太尉杨彪曰:‘臣,弘农人,从此以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从也。’乃止。”《周地图记》曰:“城西北角河水中涌沸方数十丈,声闻数里,俗云:石季龙载铜翁仲所没处,水虽涨灭,翁仲头髻长与水齐,晋刘裕军至,髻忽没,至今不复出。”《史记》云:“秦始皇铸金人十二。”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于洛阳,重不可胜,至灞水西停之。石虎取置邺宫,至苻坚,又徙长安,其一未至而苻氏乱,百姓推置陜北河中,于是,翁仲灭矣。槖水,即鲁水也,隋文帝遣苏威引槖水西北入城,百姓至今赖之,呼为利人渠。又按《唐史》云:“武德元年,陜东道行台金部郎中长孙操自郡东又引水入城,以代井给,百姓赖之,与上渠俱利于民。”曹阳墟,俗名七里涧,在县西四十五里,《后汉书》:“献帝东迁,李傕、郭汜等追乘,舆战于弘农东涧。天子幸曹阳墟次田中,是此地也,今涧为曹阳涧,魏武帝改为好阳涧。故虢、焦二城,《左传》谓:“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此二城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县东北百步。曲沃,《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水经注》云:“晋侯以曲沃之官守之,故有曲沃之名。”大阳故关,在县西北四里,后周大象元年置,即茅津也,一名大阳津 。《后汉书》谓“献帝北渡大阳津” ,是此处。河上公庙,在州西五里,唐神龙二年皇帝亲谒,朝廷有麟迹见。墨池,《后汉书》云:“张芝,字伯英,少好书,所居池水尽黑 ,迄今尚有遗迹。”邵伯祠,在县东三里,唐大历七年重置。虢山,在县西三里,《史记》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注云:“在陜。”晋灵公台,在县西南三十二里,《左传》:“晋灵公不君,厚敛,雕墙,登台弹人。”即此也,俗号女台,高五十余尺。望仙台,在县西南十三里,汉文帝亲谒河上公,公既上升,故筑此台以望祭之。州理城,即古之虢国城。《西征记》:“陜县,周、召分职处”,城南依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皆悚栗。太原仓,在县西南四里,隋开皇二年置,以其北临焦水、西倚大河、地势高平,故谓之太原,周回六里。徽伯故垒,在县南二里,高欢使李徽伯戍陜,周太祖攻之,徽伯筑垒于此,拒太祖。大阳桥 ,在县东三里,唐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巡,遣右武候将军丘行恭营造。

芮城县,西北九十三里,旧六乡今二乡。古魏国附庸邑,今县西二十里有芮城,《史记》:“芮国在冯翊界。”鲁桓公三年芮伯万为母姜氏所逐,遂居于魏,为晋所灭,今芮城是也。今县北五里有魏城,即毕万所封,汉以其地为河北县,属河东郡。姚秦于此置河北郡。后魏太和十一年自此移郡于大阳城 。后周明帝二年自县东十里移安戎县,于此置,寻改为芮城县,因古芮城为名。唐武德二年于此置芮州,贞观元年州废,县隶陜焉。浢水 ,《水经注》云:“河北县有浢水、浢泽,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穆天子传》云:“天子自冥軨,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陈平祠,在县东北二里,平葬中条山,蒲阴县城西门也,八世孙汉魏郡太守陈康于此分居,乃立祖庙,今宗族祭祀。陈平北庙,在县北一十五里,按碑文云:“二十六世孙陈处静以唐武德四年徙故墓,自南迁北。”此庙有碑二,古柏森然。太公祠,在县东南吕坡二十五里,周太师封于齐,三十君吕德仁晋泰始元年出为河北郡太守,今县北有河北故城,至后秦弘始十六年陇西太守吕凭创基立庙,有二碑见在。芮王庙,在县西二十里古芮城内,周司徒封于芮,为附庸之国也。梁开平初感梦于天庭,再立祠庙。中条山,在北十五里,高八里。自河中府东至当州灵宝县界,次入平陆县,南望太华,北瞻壶口,此山薄狭而延袤,故谓之中条,亦曰薄山。至王屋,又至太行,入于海。薄山,在县北十里,按《山海经》云:“蒲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西流注于河。”《穆天子传》曰:“登薄山、冥軨之际”,此乃起自薄坂,又名首阳山,逦迤连延,东至太行入海,南北狭薄谓之薄山。《史记?封禅书》云:“自华以西名山七,薄山即其一也。”方山,一名雷首山,在县西北二十七里。按《地理志》云:“河中府有地方名阴崖。”《注》云:“方山在其南”,即此。按《尚书?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华”,雷首即此山也。与二华争高,峰峦巉崒。龙泉水,在县北七里,《水经注》云:“古魏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源阔五寸、深一寸。”古芮城,在县西二十里,按《泰誓》注云:“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芮伯作旅。”《巢命》注云:“芮伯,周同姓,圻内之国,为卿大夫。”《左传注》云:“芮国在冯翊,临晋县也”。古魏城,县北五里。按《左氏传》曰:“霍、杨、韩、魏,皆姬姓”,又《毛诗?国风》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刺魏地狭隘,人多机巧,其君俭啬而褊急,卖圃之菜,食园之桃,以理国人焉,省赋税、尚车甲。北瞰汾水、东临晋境。至鲁闵公元年,为晋献公所灭。晋作二军,毕万为右,灭魏,遂以赐之。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魏,大名也。三卿分晋,万之子孙复为魏国,后为强秦所逼,东迁于梁。魏有公子无忌,用侯嬴之计,使朱亥袖锤杀晋鄙而夺其军,北救赵。后,秦伐魏,信陵君自赵率五国之兵大破秦军,退至函谷。至始皇二十二年,灭其国以为郡县。其城周回八里,年代绵远,遗址犹存。毕万墓,在县东北一十三里,按《地理志》云:“魏城东五里,有魏之始祖墓,高一丈。”段干木墓,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按《史记》:“魏文侯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卒,葬故魏城东。”坟高三丈,有祠存。唐贞观十年勅禁樵采。郄芮墓,在县西三里,按《左传?僖公二年》:“四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瑕甥郄芮焚公宫,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葬于此,子缺服丧营坟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芮之子缺耨,其妻馌之,相敬如宾。与之归,言诸晋文公曰:“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乃命缺为下军大夫,复与之冀,还其父故邑,今晋州冀氏县是也。

平陆县,北五十里,旧十二乡今五乡,本汉大阳县地,属河东郡。后汉改为河北县地,属亦不改。后魏太和十一年,自今芮城县界故魏城移河北郡理 。周武帝天和二年省大阳县,仍自故魏城移河北县于郡理。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陜州。唐天宝元年,陜州太守李齐物凿三门山,路所通深,便于漕运,于所开渎中得古铧鉏,甚大,上有古篆‘平陆’二字,由是其年二月改为平陆焉。吴山,俗谓虞坂,自上及下,七山相徙,在县北五十里。《汉?地理志》:“大阳县西有吴山。”即吴坂也。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遇伯乐解而骤之,于是俯而喷 、仰而鸣,以伯乐之知己也。今仆居轭之日久矣,君独无意使仆为君长鸣乎?”闲原,《诗》云:“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毛苌注云:“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盍往质焉。”及境,见行让路,耕让畔,咸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所争之地以为闲田而返,天下闻之,归周者十余国 。原在县西六十里,东西七里、南北十三里。颠軨坂,今谓之軨桥,在县北四十里,即《左氏》“冀为不道,入自颠軨”。黄河,去县二百步。傅说祠,在县东北二十里,《尚书》:“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之傅岩。”注云:“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水经注》云:“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传岩。”今穴在隠窟,即水西悬崖,去水一丈立祠焉。咸亨二年诏修傅说祠,以少牢致祭。沙涧,在县东三十里。《水经注》云:“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歴傅说隠室,俗名圣人窟。’故虞城,在县东北六十里,按《地理志》:“吴山有城。”《左传》:“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城也。鄍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杜注》云:“河东大阳县有颠軨坂。”又注云:“冀伐虞至鄍,鄍,虞邑也,其城周回四里。”瑟瑟窟,在县西北四十里。

灵宝县,西四十里,旧八乡,今三乡,本秦桃林县。汉为弘农县地,按汉县在今县西南二十里函谷故关城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今所置桃林县,属陜州,取古桃林塞为名。唐开元末,其地得天寳灵符,因改元天宝,兼改此县为灵宝焉。门水,俗名鸿胪涧。柏谷水,亦名壑涧,《水经》云:“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注》云:“水出弘农县南石堤山。”桃林塞,《山海经》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名曰桃林。广员三百仞,中多马湖 。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造父于此得骅骝、緑耳之乘,来献穆王。”《尚书》谓:“放牛桃林之野。”《左传》谓:“守桃林之塞。”其地则一 ,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也。《三秦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马不得过矣。”曹阳城,在县东南十四里,陈涉使周文西入秦,秦使章邯击破之,杀文于曹阳城,即此。后曹公改为好阳。晋王斜路,即《汉书?地理志》:“函谷关路也。”西接湖城县,东至此县界六十一里,已废。开皇九年晋王自扬州回复由此路,因名晋王斜路,至今不絶。黄河,在县西北五里。古函谷关,在县南十里一百六十步,秦之旧关也。孟尝君田文被逐,夜半关闭,下客为鸡鸣而得出之处也。汉高帝入武关,居灞上,闭函谷关不纳项王,亚父怒烧关门。又汉楼船将军杨仆立大功,耻为关外民,请以家僮七百人助筑关城,武帝意好广阔,遂东移于新安,以其故关为弘农县也。《地理志》云:“弘农,故秦函谷关也。”崔浩注云:“东自淆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所谓秦得百二。”戴延之《西征记》云;“旧函谷关带函道。”《汉书?训纂》:“道形如函也。”郦善长《水经注》云:“门水北径弘农县故城东。城即故函谷关校尉旧治处,终军弃繻之所。”老子西入关,尹喜望气于此也。王元说隗嚣,请以一丸泥东封关,亦此处也。《三秦记》云:“函谷关去长安四百里,日入则闭,鸡鸣则开,秦法也。”又晋《地道记》云:“汉弘农本函谷关,有桃林也。”潘岳《西征赋》云:“蹑函谷之重阻。”即此关也。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巡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唐天宝元年,于尹真人旧宅所掘得灵宝符,遂立灵宝县于此。稠桑泽,在县西十八里。按《山海经》云:“桃林,地方三百里。”此泽即古之桃林也。《春秋》云:“虢公败戎于桑田。”杜预注云:“桑田,虢地,在弘农陜县东北。”盖此也。细腰源,在州南七十九里,东西阔三里,南北长十里,当中五十步。《俗传》云:“中心狭细,如束索之腰,故名。”尹喜台,在县南十二里。关龙逢坟,在县南七里,《城冢记》云:“关龙逢葬在龟头原左胁,高三丈。”唐太宗东巡致祭,开元十三年立碑,舍人吴巩之词。杨骏五公墓,在县东南十五里,《晋阳秋》云:“惠帝永平元年杀太傅杨骏并父及子孙五人,故吏潘岳等收葬之。”

硖石县,东南五十里,旧六乡今三乡。本汉陜县地,属弘农郡。周《地图记》:“后魏太和十一年,分陜县东界于冶垆置崤县,在冶之郊,属弘农,取崤山为名。隋初改为硖石县,大业二年废入陜县。唐义宁元年再置崤县,理硖石坞,二年省,武德元年再立,三年移理畅桥故镇,贞观八年移于安阳城,十四年移于硖石坞西,即今县是也。皇朝干德五年,割河南府永宁县胡郭一村属焉。底柱山,俗名三门,在县东北五十里黄河中,《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东至于底柱。”注云;“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也。”又以禹理洪水,山陵当水者破之,以通河,三穿既决,河出其间,有似门,故俗号三门。汉成帝鸿嘉四年杨焉上言:“底柱之隘。可镌广之。”上乃令镌之,才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弥甚。隋开皇三年,遣仓部侍郎韦瓒自蒲陜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由底柱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唐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临幸于此,今有魏征所勒碑铭在。绣岭宫,在县东三里。硖石水,县东二十里,水出上岭,西经硖石山,因名,与槖水合流。二陵,在县东北四十六里。《春秋》云:“崤有二陵焉,南陵,夏后皋之墓;北陵,文王避风雨之所。崤在弘农渑池县西北,道在三崤之间,两山相嵚,文王避风雨,古道犹存,其地原属河南永宁县,干德五年割属当县。虢城,在县西三十六里。《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围上阳。”杜注云:“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陜县东南。”《地理志》:“陜县,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今陜县东即北虢也。安阳城,在县西四十里。《汉书》:“上官桀侯封之国。”潘岳《西征赋》曰:“我徂安阳,言涉陜郛。”唐贞观八年,以崤县在此城内置,十四年移治向南,改名硖石县,城今废。神雀台,在县北四十五里,石壕镇东路北,唐天宝二年赤雀翔于台上,因名。台高五十尺,周半里。莘源,在县西一十五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杜预注云:“莘,虢地。”废陜芮县,在县南四十里,废入硖石县。

夏县,北九十九里,旧十一乡今七乡。本汉安邑故地。魏孝文太和元年析安邑县置夏县,以夏禹所都之地为名,属河东郡。后周建德七年移于此地。义宁初属虞州,贞观十七年力隶绛州,干元三年属陜州,巫咸山,一名覆奥山,《水经注》云:“盐水西北流,经巫咸山北。”《山海经》云:“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从上下也。”又引《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盻、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砥、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又引郭景纯云:“羣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名。夏宫,夏静《与洛下人书》云:“安邑,禹旧宫,有石殿、金户、丹庭、紫宫,俗人名为骊姬。”故房今无基址。夏禹台,在县西北十五里土地。《十三州志》云:“禹娶涂山氏女,思本国,筑台以望。”今城南门台基犹存。夏静《与洛下人书》云:“安邑涂山氏台,谓之青台,上有禹祠。”巫咸祠,在县东五里巫咸山下,即商臣也。中条山,在县界东西百二十里。皇川,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中条山内,耆旧相传夏后避暑离宫之所。涑川,在县北四十里,从闻喜县界接河中猗氏县,东北有青原,南拒安邑,沃野弥望一百余里。《左传?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絶秦曰:伐我涑川。”古安邑城,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按《地理志》云:“夏禹自平阳迁都安邑,后徙晋阳。”又皇甫谧云:“禹受禅,都平阳迁安邑也。”

阌乡县,西一百七十里,旧五乡,今二乡。本汉湖县,属京兆尹,因津以名邑焉,又为戾园之地,有思子台、太子园陵存焉。周明帝二年,于湖城故地置阌乡郡。隋开皇三年废,十六年自湖城故城移于今理,仍改为阌乡县。唐贞观元年,移鼎州于此,八年,州废为县,复属虢。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割阌乡、湖城二县属陕州。秦山,一名秦岭山,在县南五十里。《山海经》云:“华山之首,有钱来之山。”又西四十五里有松果山,又西六十里有大华山,郭氏注云:“即西岳华阴山也。”又按夸父山,其北有桃林,郭注:“桃林,今弘农湖县阌乡南谷中是也。”黄河,在县北三里。阌乡津,去县三十里,即旧风陵关。蒲城,子路为孔子问津之所。黄卷坂,即潼关路,《述征记》云:“河自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卷坂是也。”按坂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潘岳《西征赋》云:“黄卷以济潼。”谓此古道为车辙所辗成。玉涧水,《水经》云:“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注云:“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女娲墓,自秦汉以来皆系祀典。唐干元二年,虢州刺史王奇光奏所部阌乡界女娲墓于天宝末失其所在,今月一日夜,河上侧近忽闻风雷声,晓见墓踊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其柳各高丈余。戻太子陵,在县南一十六里,高一百五十尺。思子宫故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汉武思戾太子所筑。泉鸠水 ,一名全节水,戾太子亡匿处。宋武七营,宋高祖武帝征姚泓于长安,其将檀道济、王镇恶,滨河带险,大小七营在县西沿河。赫连氏京观,在县西北二十三里,俗号平吴墓,赫连勃勃使太原公昌引兵攻宋将朱龄石于潼关,克之,乃筑台以表武功也。

湖城县,西九十里,旧六乡,今二乡。汉县,属京兆尹。旧曰:“胡,建元元年更为湖。”即今县西北二里古胡城也。按《郊祀志》:“黄帝以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后名其地为鼎湖,即此邑。后魏改为湖城县。隋开皇十六年废,义宁元年于古上阳宫再立,干元三年二月改为天平县,八年移于上阳宫,东南一里,即今理,大历四年复为湖城县。荆山,在县南,出美玉,即黄帝铸鼎之所,故有鼎湖之称,即此城。扬堆,形若聚栗,故人称为扬堆。凤林泉,后汉辛缮字公文隠居华阴,有大鸟鸡首、燕颔、鱼尾、蛇颈、五色而多青,栖于门之槐上,因名凤林泉。周天子祠,《郡国县道记》 :“周天子故祠在县西南十里。”即《汉志》注有二祠存。夸父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九龙庙,在县南十九里,庙有九泉,大小相类,深浅无异,其色清澈,毛发可鉴,若逢亢旱,祈祷此庙,应若影响。

虢州

虢州,弘农郡,今理弘农县。《禹贡》:“当雍、豫二州之境。”春秋为虢国地。按《帝王世纪》云:“故虢有三焉,周兴封虢仲于西虢,此其地也;封虢叔于东虢,即今成皋也;今陜郡平陆县是北虢;此谓三虢焉。”《春秋》鲁僖公二年为晋所灭,即荀息请以屈产之乘 、垂棘之璧 ,假道于虞以伐虢者也 ,虢亡 ,地入晋。七国时,为秦、韩之疆。秦并天下,为三川郡,后立河南、南阳二郡。《汉?地理志》:“元鼎四年,丞相论广关中地,又楼船将军杨仆耻为关外民,于是徙关于新安。割秦河南、南阳二郡之西境于故函谷,置弘农郡并弘农县。”义取弘大农桑为名,以属司隶。后魏避献文讳改恒农郡,至太和十一年移郡理陜城,永熙三年分恒农西界,又为西恒农郡。后周明帝废西郡并入元郡,仍改恒农为弘农。隋开皇三年废郡,以所领县并属陜,大业二年废陜州,又以弘农县复立郡,即理于今州西古城,其年冬又移郡于鸿胪川,即今郡理也,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其年又于卢氏县置虢郡。唐武德元年改虢郡为虢州,仍改凤林郡为鼎州,乃自弘农移理阌乡县,贞观八年废鼎州,自卢氏县移虢州于今理,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天宝元年改为弘农郡,干元元年复为虢州,令仍属河东道。后汉刘昆为太守,初多虎灾,月余皆负子过河而去。

元领县六,今四:

恒农、卢氏、玉城、朱阳。

二县割出:

阌乡、湖城。并入陜州。

州境:

东南一百六十里、南北一百一十四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七百六十里,东至西京四百五十五里,西北至长安四百三十里,南至邓州七百里,西至华州二百三十五里,北至绛州三百四十里,东北至陜州一百三里,东南至汝州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商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潼关一百三十里,自潼关至华州一百二十里,又至河中府一百八十三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七千七百四十三,皇朝管户:主四千四百七十三,客四千六百七十九。

风俗:同陜州。

姓氏:

恒农郡五姓:杨、刘、强、晋、奚。

人物:

董过,弘农人,尝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为大司农。王浚,弘农人,为晋龙骧将军,平吴。唐宋之问。弘农人。

土产:

方纹绫、贡。花纱、绢、梨、枣、砚瓦、麝香、蜜、黄丹。

恒农县,旧八乡,今四乡。本秦桃林县地。汉武帝置弘农县于秦故函谷关衙山岭下,注云:“函谷者,谓道形如函。”孙卿子谓秦有松柏之塞,即此地也。隋大业二年省弘农县,三年,复于今湖城县西南一里上阳宫南置,寻移县就郡理,其年又以郡同移于鸿胪川,即今县理是也。唐显庆元年改为恒 ,开元初复为弘。后汉公沙穆为令,初多虫灾害稼,穆以身祷一夕,虫为暴雨所毙,岁成大稔。皇朝建隆三年,改为恒农,避庙讳。衙山岭,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汉?地理志》;“弘农县,衙山岭下,谷烛水所出。”鹿蹄山,《九州岛要记》云:“弘农县有鹿山,山中石上有自然鹿迹,非人功所为。”石堤山,在县西南一十七里,《水经注》云:“柏谷水出弘农县南石堤山下,有石堤祠焉,西连华山。”伏犊山,在县西南二十八里,东接崤函,西连仙掌。扇子山,《九州岛要记》云:“山石壁中分,其形似扇,故名之。”黄河,在县西十五里。鸿胪川,一名鸿胪涧,一名门水,在县西一里,西南自朱阳县界入,溉田四百余顷。《水经注》云:“即《山海经》所谓阳华之山,门水出焉者也,又东北历硖,谓之鸿关水,东有城,即关亭也。”柏谷亭,汉文帝微时常游于此,按《九州岛要记》云:“杨震宅在柏谷亭。”柏人驿,汉高祖获贯高之所。杨震宅,按《后汉书》:“震四世五公为关西大儒,即郡人也,号为关西孔子。”王浚冢,仕晋,平吴有功,卒葬于此,而冢尚存。

朱阳县,西南七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本汉卢氏县地,按《十三州记》 :“卢氏有朱阳山,因别立县。”后魏太和十四年,蛮人樊磨背梁归魏,魏于今卢氏县南一百五十里立朱阳郡,以樊磨为太守,孝昌二年省郡,大统二年又立,属东义州,仍于理所置朱阳以属焉。后周保定二年省郡,大象二年,移县于今卢氏县西南鄢渠谷中。隋开皇四年,移理洛水北,大业二年移于芹池川,即今县也。皇朝干德六年并入恒农县,太平兴国七年再置。地肺山,山下有神祠 ,即肺祠也。柏谷,古有白石先生隠此山得仙,今有遗迹尚多焉。鸿胪水,经县南百五十步。

卢氏县,东南一百六十六里,依旧二乡,汉县,属弘农郡。后属虢,今不改。《郡国县道记》云:“县则西虢之别邑。”按《遁甲开山图》云:“卢氏山宜五谷,可以避水灾,因山以名县。”后魏大统中,于此立东义州。隋开皇三年改为虢州,大业三年废州,义宁元年又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贞观八年州移理弘农,此为属也。熊耳山,按《汉书?地理志》云;“卢氏县熊耳山,伊水出,东北入雒。”在今县南五十里。按《遁甲开山图》云:“熊耳山有金匮石室,夏禹藏图书之所。”《尚书》:“导洛自熊耳。”孔安国曰:“在宜阳之西,乃樊崇积甲之所。”是知有两熊耳山,以其两峰相对似熊耳故也。洛水,经县南,兜鍪山,自商州洛南界逦迤向县西,却入朱阳山,去县一百四十里,山形似兜鍪。朱阳山,自兜鍪山逦迤向县西,南经县界入西石门山,去县百里,出檀木为弓材。西石门山,自朱阳逦迤向县西界入熊耳山,去县十里,山形似门。

玉城县,东南六十里,旧五乡今三乡,本卢氏县地。后魏正始二年分卢氏地于今县,东南十五里立石城县,属安乐郡。废帝元年改石城为玉城县,以隶虢,因荆山之石有玉而美,故以名之。后周天和六年废,义寜元年于今县西北一百五十步再置,因后魏旧名,贞观八年移于今理。五阳水,在县西十五里,北流与关方水合。鹿蹄山,在县西南二里。

太平寰宇记卷七

河南道七

许州

许州,颍川郡,今理长社县。《禹贡》:“豫州之域。”星分房、宿二度。周为许国,《左氏传》:“许,太岳之后。”说者谓炎帝之裔。周武王伐纣封于此,又徙于叶。鲁昭公九年又迁于夷,今亳州城父县是也。至十三年,又自夷迁居于叶。十八年又迁于白羽。定公六年为郑所灭,自后复立为郑附庸邑。周末为晋地,三卿分晋,其地入韩。七国时为韩、魏二国之境。秦并为颍川郡,理阳翟。二汉为颍川之许县。后汉末,曹操迎献帝自洛都于许,文帝虽云都洛,其宫室、武库多在许州,即今许昌县也。又西魏大统十三年,诏遣河南行台大都督王思政进据颍川,东魏遣将清河王高岳率众十万攻思政,思政不与战,岳造高堰引洧水以攻之,十五年城陷,水自东北入城,思政为岳所执,即今长葛县之长社故城也。北齐高澄于此改立南郑州。周大定元年改为许州,治长社焉,隋初不改,大业初州废,又为颍川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许州,领长社、长葛、许昌、繁昌、黄台、溵强、临颍七县,贞观七年废黄台、繁昌、溵强三县,以洧州之扶沟、鄢陵;汝州之襄城;嵩州之阳翟;北澧之叶县来属。十三年改置都督府,管许、唐、陈、颍四州,而许州领长社、长葛、许昌、鄢陵、扶沟、临颍、襄城、阳翟、叶九县。十六年罢都督府。显庆二年割阳翟属洛州,开元四年割叶、襄城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废,以叶、襄城、阳翟来属,其年又以叶、襄城属汝州。二十八年又以襄城来属,是岁又以叶属汝州。天宝元年改为颍川郡。干元元年复为许州,长庆三年废溵州,为郾城县来属。本忠武军节度,梁开平二年改为匡国军,唐同光元年复旧,皇朝因之。

元领县八,今七:

长社、长葛、临颍、许昌、阳翟、郾城、舞阳。

一县割出:

鄢陵。入开封府。

州境:

东西一百五十五里,西北二百五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二百一十五里,西北至西京三百三十里,西至长安一千二百六十里,东至陈州二百八十里,正南微东至蔡州三百二十里,北至郑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汝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陈州三百二十四里,西北至河南府三百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七,皇朝户:主二万九千五百四十六,客二万一千九百九十。

风俗:

颍川本有夏之国,夏人尚忠,其弊鄙朴,有申、韩之余烈,高仕宦,好文法,人以贪恡争讼为俗焉。汉韩延寿、黄霸继为郡守,先之以敬让,化以笃厚,风教大行。

姓氏

颍川郡八姓:陈、荀、锺、许、库、于、鲜于、鲜。

人物:

贾山,长社人,汉孝文时言治乱之道。韩棱,颍川舞阳人,窦宪威权震天下,尚书以下议欲拜之,称万岁,棱正色曰:“礼无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荀淑,颍川颍阴人,季膺师之,有子八人,谓之八龙。彧,淑之孙,二十九为尚书令。锺皓,长社人。陈寔,许人。李膺,襄城人,客造如登龙门。辛毗,颍川阳翟人,魏文帝欲徙冀州十万户实河南,毗入谏,帝起,毗引其裾。繁休伯,颍川人,文才机捷。锺会,颍川长社人,太傅繇之小子也,改虞松表五字,司马景王曰:“真王佐才也。”庾峻,鄢陵人,长安有大狱不决,峻为侍御史,断之。枣据,长社人。褚彦回。阳翟人。

土产:

绢、蔍心布、干柿、黄明胶。

长社县,旧十乡,今五乡。汉旧县也,属颍川郡,始因社中树暴长,故县名长社县,盖郑长葛之地。《春秋?隠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即此也。隋文帝废郡,以县属汴州,大业三年改为颍川县。唐武德四年复为长社,改为许州。望烟山:无峰岫,高岳围王思政于此,置烽燧,因有望烟之号。南、北玉山:高岳、慕容绍宗围颍川,筑此两山窥望城中。高阳里,在州城西门内道南荀氏家,传荀淑有子八人皆贤,其地旧称西豪里。颍阴令范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荀公亦有才子八人。”乃改西豪为高阳里。时同郡人陈寔为太丘长,奕叶贤德往诣荀门,陈君使、元方为御,季方从后,孙子长文尚幼,抱之于膝,君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自余六龙侍侧,孙文若犹小,坐之于懐,言语三日,德星为之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内有贤人集,故德星为之聚。”因名其曰德星乡,今郡城西南故宅是也。犬城,郑公孙射犬城。长箱城,东魏行台清河王高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因筑此城,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故陶城,东晋陶侃征杜詜,于此屯军,因筑此城,在今县西南。故鲁城,《左传》:“郑伯请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而祀周公。”即此城也。狼沟,《左传》所谓“楚子师于狼渊”也。灵泉,《九州岛要记》云:“许昌灵井亦曰灵泉,今石砌方正,水旱民必祷焉。”张骞冢,汉武帝使寻河源,封博望侯,今郡有冢存。颍水,在县西南三十里。《地理志》:“阳干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德星亭,在县西北一里,《汉杂事》云:“陈太丘父子相聚之处。”晁错墓,在县东北二里。错,颍川人,汉御史大夫,请削诸侯地者,郡有冢存。斗鸡亭,在县东北五里,唐开成中亷使杜誴筑。荀爽兄弟八冢,在县东北七里。爽本颍川人,今地名荀村,里名高阳,神道碑存。灌夫冢,在县北三里,为汉将军。《颍川记》云:“颍水出,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无何,颍水色变,果为族灭。七星井,各方七步,俗云:‘汲一井,则余井水皆动。’五井在县东北二里,二井在县正北二里。瀷水经县西,俗谓之勅水,源出大騩。大騩山,唐和元八年,雨水摧其山而出,流荡居人,溺死者千余人。

长葛县,北六十里,旧二乡今九乡,古郑邑也。《春秋》谓:“宋人伐郑,围长葛。”俗亦呼为长井城 ,汉为县,属颍川。沙水,《尔雅》云:“濄为洵,颍为沙,汝为濆,即此水也。”东偏城,在县东北五里。《左传》:“齐、郑伐许,许庄公奔卫,齐以许与郑,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又使郑大夫公孙获处许西偏。”今有东、西两城。故颍国城,在县西一里,颍侯之国也。盖春秋时长葛之地,宋人伐郑,围长葛,即此也。县理长箱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因筑此城,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隋开皇六年,乃于此立县。长社故城,在县西一里,西魏大统十三年诏遣河南行台大都督王思政进据颍川,东魏遣将清河王岳率众十万围颍川,思政不与战,岳造堰,引洧水以灌城,十五年,颍川城陷,水自东北入城,思政为岳所执,即此城也。锺繇台,在县西十里。魏东武亭侯锺繇学书台在繇故宅中,今台址尚存,又有锺繇冢。陈寔冢,在县西三十五里,汉太丘长之冢也。《陈氏家传》云:“纪堪以下八十六墓三十六碑,并在长葛县陉山之阳。”又有庙存。

临颍县,东南六十里,旧七乡。汉县,属颍川郡。今县在临颍皋上,颍水东岸 ,俗谓之临颍皋,其实冈阜也。隋大业四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许州。唐建中二年属溵州,贞观二年州废,依前,属许州。临颍皋,东西长五十里,即龙脾冈也。《嵩高山记》:“嵩山东南三百里有龙脾,其地沃壤可居。”即此也。今临颍县理在此冈上。颍水,西北自长社县界流入。繁昌城,《魏志》:“文帝行至曲蠡,乃为坛,于繁阳受禅,改元曰黄初,以颍阴之繁昌亭为繁昌县。”坛前有二碑:一是百官劝进,一是受禅碑,并锺繇书于后。其碑六字生金,论者以为司马金行,故曹氏六世也。青陵台,《水经注》云:“颍水东南流,经青陵亭北。”白台,按《水经注》云:“繁昌县城内有三台。”此其一也。鲖阳城,在县西南四十里,古鲖阳县也。在鲖水之阳,故曰鲖阳城。大陵城,即郑地也,在县东三十里,即陈蕃为亭长所辱处。豢龙城,在县西四十里,即今豢龙氏之邑也。昔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舜赐氏曰豢龙。豢,养也。及夏孔甲扰于上帝,帝赐之乘龙 ,雌雄各一。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夏后赐氏曰御龙。今汝州鲁山县即御龙氏邑。又汝州有大龙山,并刘累养龙之处。尚书台,(即)魏文帝受禅 ,有黄鸟衔丹书集于尚书台,即此也。

许昌县,东北五十五里,旧五乡,今四乡。其地姜姓,四岳之后,太叔所封。为楚所灭,后以为许县,属颍川郡。又《魏略》曰:“后汉建安元年魏太祖迎献帝,都于许。”即谓此邑也。魏文帝即位,改许县曰许昌县,按今县南四十里许昌故城是也。《宋志》无许昌县,天平元年复置。高齐文宣帝省鄢陵入许昌。隋文帝又于鄢陵县置洧州,以县属焉,大业二年废洧州,以县属许州。初,魏武既破黄巾,经略四方,而苦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于是以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人屯田许下,即今许昌县也。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官田 ,数年之间,所在仓储盈积。许昌宫,在许昌故城中,杨修作《许昌宫赋》,即此宫也。鲁城,在县南四十里。《左传》:“郑伯请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而祀周公。”即此城也。刚城,《史记》:“秦昭王五十二年拜燕人蔡泽为相,因封刚城君。”是此也。景福殿,在许昌故城内西南隅也,魏明帝所造,赀费直八百余万。既成,命朝士为赋。永始台,《魏略》云:“黄初五年,文帝东征,留郭后于永始台,霖雨百余日,城楼多壊,有司请移止。后曰:‘昔楚昭王出游,贞姜留渐台,江水至,使者迎而无符,不去,卒没。今帝在远,未有急而便移止,未可也。’”何晏《景福殿赋》曰:“镇以崇台,实曰永始。复道重阁,猖狂是俟。”洧水,在县北二十步。《地理志》:“阳城山,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过郡三,行五百里。”《诗》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即此也。让王台,在县南三十里。汉献帝禅位于魏王,帝为山阳公,往都山阳浊鹿城,百官送于此台。唐先天元年,因让王台立魏文庙。五女冢,在县南二十里。曹操杀皇后伏氏并姊妺四人,葬于此。颍大夫庙,在县西北一十里,即颍考叔庙,隋大业九年重建。

阳翟县,西北九十里,依旧四乡。即禹之都。春秋时为郑之栎邑。汉为县,属颍川郡。又云“韩分晋,得南阳及颍川,秦灭韩,置颍川郡于阳翟县,颍川郡地有阳关聚”是也。晋属河南郡。隋初隶许州,又分许洛之地,以置嵩州,复以阳翟县属嵩州。炀帝三年罢嵩州,割隶襄城郡。唐武德初又立嵩州,复隶之,贞观三年省州,以阳翟隶许州,龙朔二年割入河南府,今属许州。具茨山,在县北十里。禹山,《后魏书?地形志》云:“阳翟有禹山祠“。偃月山,《洛阳记》:“山形似偃月,因以名之。”三封山,《水经注》云:“颍水故渎,东南经三封山北。”谓此山也。荆山,《洛阳记》云:“荆山出玉,齐武帝于此采玉。”其下即汉颍川郡地。杏山,《洛阳记》云:“仙人刘根隠于此山。”康城,《洛阳记》云:“夏少康故邑也。”《注水经》云:“颍水又东,历康城。”南魏明帝封尚书仆射魏臻为康乡侯,此即臻所封之地。上棘城,《左传》谓:“楚师伐郑城上棘,遂涉颍。”是此也。雍城,《左传》谓:“楚蒍子冯率鋭师侵雍。”梁注云:“河南阳翟县东北有雍城是也。”黄台,在县东北四里。东魏天平二年曾于此置黄台县,属阳翟郡,隋废。钧台,《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享。”注云:“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水经注》云:“连山亦曰启筮亭,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晋《地道记》:“钧台下有陂,俗谓之钧台陂。”凤凰楼,在县西南一里。汉黄霸为颍川太守,凤凰集,嘉禾生,霸乃起楼于郡中,今基址存。七女冈,在县东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长葛入洧。许由台,在县东一十五里颍水上。巢父台,在县东一十六里颍水上,即巢父饮牛处。

郾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七国时魏之下邑,《史记》:“楚昭阳伐卫取郾。”汉为县,隶颍川郡,光武谓贾复曰:“郾最大,宛次之。”复曰:“臣请击郾。”光武执复手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即此城也。宋元嘉二年将军刘缅说曰:“城有百年之福,若北朝保之,未可敌也。”遂遣将军殷孝祖焚其仓粮。北齐天保七年,于今县置临颍郡,隋开皇三年,郡、县并废,五年,又于废郡城中置郾城县,隶许州。唐武德四年于县置道州,贞观元年州废,以县属豫州。其后还许州。元和十二年勅淮西,贼中百姓穷困,相率归顺,其数甚多,宜于许、汝行营侧近置行郾城县,韩弘计议拣择穏便处置。其年十一月以今郾城县为溵州,仍以上蔡、西平、遂平三县隶焉,是年十二月勅溵州,宜隶许州。至长庆元年五月废溵州,复为郾城县,依前隶许州,其先割属溵州所管上蔡、西平、遂平等三县,仍还蔡州,寻又以郾城复来属。大溵水,在县南一里,上承汝水,自襄城至岐额城分流,南为汝水,北为溵水。又有小溵水,在县北三十里。故郾城,楚昭阳伐魏取郾。《汉书?地理志》云:“魏南有郾,召陵之固也。”召陵故城,在县东四十五里。汉为召陵县,隶汝南郡。隋废。春秋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于陵。棠溪,《史记》:“苏秦说韩曰:‘韩卒之剑戟,出于棠溪。’”今西平县西界有棠溪村是也。征羌城,在县东南七十五里,本秦安陵门。后汉建武十一年来歙征西羌有功,故名以封之。蔡河,在县东南五里。唐王冢,在县南二十五里,吴王阖闾夫概冢也,夫概奔楚,封之于唐陵。又《地理志》云:“封为棠溪氏。”隋仁寿中置庙。葛伯城,在县北三十里,周回四里。《汤誓》云:“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即此也。故司州城,在县西南五里,宋文帝改汝州郡为司州,即此也。后魏太武收河南地,至献文改为豫州。隋开皇中自此城移入悬瓠,大业二年改为蔡州,俗呼为盗跖城,未详其义。

舞阳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本汉旧县,隶颍川郡,在舞水之阳,因以名县。汉封樊哙,魏封司马宣王,皆为舞阳侯,自汉至晋不改,宋省,其后因之。唐开元四年,复于故城置,隶许州。鐡冶,在县西南三十里。舞水,在县北六十里,汉樊哙受封于此。滍水,在县北四十五里。《汉书?地理志》云:“鲁阳县有鲁山,古鲁县御龙氏所迁。”《水经》云:“滍水出鲁阳县西,东北过定陵,入于汝。”《地理》云:“定陵城在今县北六十里。”《后汉书》:“光武破王寻于昆阳,士卒争赴溺死,滍水为不流。”即此。

太平寰宇记卷八

河南道八

汝州

汝州 临汝郡,今理梁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周王畿,亦戎蛮子之邑,后为郑、楚二国之境焉。即《左传》谓:“楚袭梁及霍”是也。又按《十三州志》云:“梁即周南鄙邑也。”按《郡国县道记》云:“梁县西南十五里,有古梁国城存。韩分晋,得颍川之父城,东接汝南,西接弘农,皆韩分。”战国时,梁属魏。秦置三十六郡,属三川郡。在汉为河南郡之梁县地。后汉因之。魏晋为河南、舞阳二郡之地。又《后魏地形志》:“梁县属汝北郡。”后周属南襄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四年,自陆浑县界移伊州置于此,以伊水所经为名。寻,又移伊州于今陆浑县东北置。炀帝初,改为汝州,以汝水为名。三年,州废,以其地入襄城、颍川二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伊州,领承休、梁、郏城三县。贞观元年,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其年,省梁县,仍改承休为梁县。八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证圣元年,置武兴县。先天元年,置临汝县。开元二十六年,以仙州之叶县来属。天宝元年,以许州之襄城来属,仍改为临汝郡。干元元年,复为汝州。梁开平四年,改为防御州。

元领县七,今六:

梁县、叶县、郏城、鲁山、龙兴、襄城。

一县废:

临汝。并入梁县。

【州境】

东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四百里西;北自至伊阙县路至西京一百七十里;西至长安九百八十里;东至许州一百八十里;南至邓州四百九十里;北至登封县一百一十里;东南至蔡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邓州四百七十五里;又西南至虢州七百里;东北至伊关县八十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六千五十三。皇朝管户:主九千五百三十五;客一万四千五百七十五。

【风俗】

《汉书?地理志》云:“古韩地,土狭而俭,其俗崇侈。”

【人物】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为光武将军。诸将论功,常独屏树下,号为大树将军。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从光武征战。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顺帝召至京师,不以礼屈。李膺。颍川襄城人。唐马燧 汝州郏城人,功成,封北平郡王。周允元。汝州安城人,则天朝为侍郎。侍宴,各述诗书,善言。允元曰:“耻君不如尧舜。”则天赏之。

【土产】

绢、絁、鹿脯、蜜、蜡。

梁县。旧五乡,今二乡。汉旧县。战国时谓之南梁,以别大梁、少梁也。汉理在汝水之南,俗谓之治城。隔汝水与注城相对,其注城南面已为汝水所毁。后魏于此置治城县。高齐省入今梁县。隋大业二年,改为承休县,属汝州,取汉旧承休城为名。贞观元年,复为梁县。

【明皋山】即放皋山也,一名狼皋山,在县南六十里。《水经注》云:“汝水自狼皋山东出峡,谓之汝阨。”【霍阳山】俗谓现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左传?哀公四年》谓:“楚为一昔之期,而袭梁及霍。”按《杜注》即此山。汉立霍阳县,因山以为名,今有故城俗谓张侯城是也。【鱼齿山】连接县界。《左传》谓:“楚师侵郑,涉于鱼齿之下。”即此处也。【黄城山】一名苦菜山,沮溺耦耕即其处也。【汝水】在县南三里。《水经》云:“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温汤】在县西四十里。《水经注》云:“温水数源,扬波于川左泉上。”华宇连阴,茨甍交拒,方塘石沼,错落其闲。颐道之士,多归之。其水东南流,注广城泽水。唐圣历三年正月,则天驾幸。今有碑石,断折。【广城泽】在县西四十里。后汉安帝永初元年,以广城游猎地假与贫人。二年,邓太后临朝,邓隲兄弟辅政,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可废,请寝搜狩之礼。于是马融作《广城颂》,以讽云大汉之初基也。揆厥灵囿营于南郊,右矕三涂,左枕嵩岳,面据衡阴,背箕王屋,浸以波溠,演以荥洛,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神泉侧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磬,焜耀于其陂,是此泽也。隋大业中,置马牧焉。亦名黄陂,有灌溉之利,至今百姓赖之。【注城】《续汉书?郡国志》云:“河南县有注城。”即此也。【广成城】《九州岛要记》云:“广成子为黄帝师,始居此城,后于崆峒山成道。”今此城犹有庙像存焉。【崆峒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有广成子庙,即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也。按唐开元二年,汝州刺史充本州岛防御使,卢贞立碑。其略云:“《尔雅》曰:‘北戴斗极为崆峒,其地絶远,华夏之君所不至。’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焉:其一在临洮,秦筑长城之所起也。其一在安定。二山高大,可取财用,彼人亦各于其处为广成子立庙。而庄生述黄帝问道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騩,皆与此山接壤。则临洮、安定非问道之所明矣。”《仙经》叙三十六洞,五岳不在其列,是知灵迹所存,不在山之小大也。此山之下有洞焉,其户上出。耆旧相传云:“洞中白犬往往外游,故号山冢为玉狗峰。昔之守宰以为神居閟絜,惧樵牧者亵弄,因积土封之。今升践其顶,响连于下甚深远云耳。”【汝北故城】即高齐置汝北郡城。在县南,亦名王坞城,以备周寇也。【承休故城】在今郡东,即后汉光武封姬常为承休公,以主周祀,即此城是也。【阳人聚】在州西。即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城是也。亦孙坚大破董卓军于此地。【蛮中聚】即戎蛮子国。在今郡西南,俗谓“麻城”是也。【流杯池】在城南三十里。唐则天尝与侍郎姚元崇、苏颋、武三思、薛耀等,游宴赋诗。李峤为序。今有碑石存焉。

叶县。西南二百里,旧七乡,今三乡。古应侯之国,后为楚地。秦为父城县,属南阳郡。按《左氏传》谓:“许迁于叶。”又《左传》:“楚白公之乱,叶公帅国人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叶公遂老于邑焉。”汉明帝时,尚书郎王乔为令于此邑。按《唐国史》云:“武德二年,于此置叶州。五年废,县属许州。贞观八年,又置鲁州,九年废。开元四年,析唐、许二州之属邑,又置仙州。至二十一年十二月,勅以仙州频丧长吏,欲废之,令公卿议其可否。中书侍郎崔沔议曰:‘仙州四面去余州界虽近,若据州城而言,则亦悬远。土地饶沃,户口稀疏,逃亡所归,颇成泉薮。旧多劫盗,兼有宿宵,所以往来患之。置州镇压,今兴役已毕,主司粗定,累年成规一朝废省,前功尽弃,后弊方深。今废州则生患,置州则称烦,所以武德以来 ,迭为废置,足明利害不专一涂。至于田畴涝损,则与许蔡何殊?宁为王卑 ,独当废省。若以州管新户,驿长难得合宜。况唐、许州界路僻,户多均出傍州,非无成例。州以镇俗,官以理人,所在皆然,岂惮其费。然自创置,未盈十年,州将员寮屡卒于位。虽天道性命圣人罕言,而共理分忧,朝寄尤切。视死亡而不惜,何以得其欢心?计不自安,政必茍且,下承斯弊,为伤必多。变而通之,则可永久。州东新置舞阳县 ,即汉樊哙旧国。哙,丰沛故人,又高祖之娅,惟勋惟旧,且亲且贤,亦既受封,必称吉土,保全良吏,庶在兹邦。又南接白羊川口,村聚幽僻,妖讹宿宵,此为根柢,自置县来,十减八九。今若移州镇之,便可杜絶。其仙州望且未废,至今年十月,移向舞阳县置,改为樊州。刺史司马铨,颇闻守法公勤,望稍加慰劳,使其悦以成务,庶有益于公家。’至二十六年十月废,大历三年三月,又勅置,仍割汝之襄城属仙州,析叶县南界新置仙鳬县,仍定为中县。又割许州之舞阳县,蔡州之西平县,唐州之方城县,并属仙州。至五年二月竟废,县亦仍旧各归所属。”【叶公】《龙家语》:“叶公好龙,窗、壁图画龙形。真龙为之降,叶公见而丧其魄。”【王乔鳬】《风俗通》:“孝明帝时,尚书郎王乔迁叶令 ,每月朔望,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尝有双鳬从东南来。于是候鳬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诏使尚方验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履也。每当朝时,也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方城山】《左传?僖公四年》:“楚大夫屈完对齐侯曰:‘楚国方城以为城。’”即此也。【黄成山】《圣贤冢墓记》云:“南阳叶县方城邑,西有黄成山。”即长沮桀溺耦耕处。下有东流水,即子路问津之所。【滍水】后汉光武破王邑,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澍,滍水盛溢,士卒溺水死以万数,水为不流。【父城】后汉冯异此地人也。异始为郡掾,监五县,为王莽拒汉。世祖攻父城不下,异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异曰:“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効功报德。”及世祖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即开门出迎世祖,即此城也。【舞阳城】樊哙所封为舞阳侯是也。隋复为县,后省。开元四年,复置县。按:《贞元十道録》云:“属许昌。”至元和十三年正月,陈许观察使李光颜奏:“许州舞阳县,为逆贼吴元济攻毁,请移县,权置于吴城镇。”从之。后废,故此有城存焉。【昆阳城】即光武所破莽将王邑、王寻于此也。在今县北二十五里。【古冢】在县东,俗云王乔葬处。【叶公庙】在县东北三里。唐开元二十一年,仙州刺史张景洪建,古冢在庙后。

郏城县。西北九十里,旧五乡,今二乡。《左传》:“楚令尹子瑕城郏。叔孙昭子曰:‘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者也。’”后入晋。三卿分晋,其地属韩。汉为郏县,隶颍川郡。晋隶襄城郡。后魏隶南阳郡。北齐省。隋移辅城县于今县西北五里,隶汝州。大业四年,改辅城县为郏城县,移就今理,其后因之。

【白龙山】在县南三十里尹村。【故父城】在县东南四十里。故殷时,应国也。《左传》:“楚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郏府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薄姬冢】在县东北四十里。【贾复城】一名通雅城。《水经注》云:“柏水经贾复城北,复南。”击郾所筑。【汝水】在县西七里。

鲁山县。南一百五十里,旧三乡,今二乡。本汉鲁阳县地。《左传》:“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以事孔甲。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享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即鲁阳是也。隋末,王世充据有巩洛,于此立鲁州。唐武德四年,世充平,州废。后为县,入伊州。贞观八年,改伊州为汝州。【尧山】俗名大陌山。《水经注》云:“尧孙刘累迁此,故立尧祠于西山焉。”今山亦号大龙山,因扰龙见称。【滍水】《左传》:“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是此处也。又光武破王寻于昆阳,士卒塞于滍水是也。【烧车水】亦光武烧王寻辎重于水滨,因以名之。【皇女汤】《水经注》:“温泉水出北山阜。七泉齐发,炎热沸腾。”奇毒疴疾,浴効,然无能澡。其冲漂救痒者,咸去汤十许步别池 ,然后可入汤。侧有石铭曰:“皇女汤,可治万病,亦可熟米。”【波水】马融《广成颂》曰:“浸以波溠”是也。【鲁阳关】《淮南子》云:“鲁阳公与韩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即此地也。汉改为关,曰鲁阳。今有水,俗名三雅水。南自邓州向城县,流入关是也。【故应城】《左传》:“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注:“应国在襄城父城县西南。”《韩诗外传》:“周成王与弟戏,以桐叶为珪,曰:‘吾以此封汝。’周公曰:‘天子无戏言。’王应时而封,曰应侯。”今应乡即此城也。【绕角城】在今县东南。《左传》谓:“晋师遁于绕角。”即此也。【犫故城】汉县也,在今县东南存焉。【平皋故城】后周于此置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亦曰平高城,以御寇。后高齐又移于县东北十七里,置改为鲁城,以御后周。二城皆此邑地也。【鲁阳公墓】在露山东北五里,去县二十五里。墓碑上有“鲁阳公墓”四字存焉。【琴台】在县故子城东南墙上,广二百步,即唐开元中,县令元德秀为令,弹琴于此。【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后周筑以御高齐,一名平高城。【三鸦路】在县西南七十里,接邓州、南阳县界。

龙兴县。东南九十里,旧三乡,今二乡。本汉郏县地。唐证圣元年,勅割郏城东南之地,于此置武兴县。神龙元年废县,改为中兴县。其年,又改为龙兴县,仍隶汝州。

【鱼齿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汝水】在县西北四十里。【滍水】在县东南二十八里。【豢龙城】在县东南五十里。【废临汝县】在州西六十里,本汉梁县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置,于今县西南二十里紫逻川置,以邑城南临汝水兼郡名,为邑之称。至贞元八年,刺史陆长源以旧县荒残,因移于东北李城驿侧近,当大路。周显德三年,废入梁县,其地为镇。【洛阳界碑】在旧临汝县西八十里。【歇马山】在旧县东南六十里。【汝水】在县南二里。

襄城县。南一百四十里,旧五乡,今四乡。即周之襄城也,楚灵王所筑。《水经注》云:“昔楚平王大城城父以居太子建。京相璠曰:‘周襄王居之,因名襄城’。”汉为县,隶颍川郡。唐武德元年,于此置汝州,领襄城、汝坟、期城三城。贞观九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以襄城属许州。开元四年,属仙州。二十六年,还属许州。其年,改属汝州。今县理即废汝州,古襄城也。

【汜水】《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出适郑,处于汜。”注:“郑南汜。”【龙城】《魏志》云:“明帝青龙元年,龙见摩陂井。帝幸观焉,仍改摩陂为龙陂。”是此地。【古不羹城】在县西南。《史记》谓:“陈、蔡二国不羹”是也。【百尺堤】后汉明帝永平十年筑。毎雨水不时,兖、豫之人多被水害,以此堤免之。【圣泉】在县西南七里,出首山上。

校 勘

汝州总序

贞观元年,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按:《新唐书?地理志》及《唐会要》,废鲁州皆在贞观九年。又今记叶县下所叙亦同此。云:“贞观元年,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其年,省梁县。”盖仍《旧唐书?地理志》之误也,筜叙于八年改汝州之下。

天宝元年,以许州之襄城县来属 。按:《新唐书?地理志》及《唐会要》襄城县皆以天宝七载来属。今云 “天宝元年”,盖从《旧唐书?地理志》也。

太平寰宇记卷九

滑州

滑州。 灵昌郡,今理白马县。《禹贡》兖州之域,星分角宿一度。春秋时为卫国。《左传》云:“狄入卫,卫立戴公以庐于曹。”注云:“曹,卫下邑。”《西征记》云:“白马城者,古卫之曹邑。”戴公东渡河处。曹邑,卫文公自曹邑迁于楚丘,今卫南县也。至成公,又迁于帝丘,今濮阳县也。战国时属魏。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是为东郡地,二汉亦然。至魏黄初七年,封寿春王彪为白马王,移于韦城北五里。晋初,为陈留、濮阳二国。十六国慕容德自邺徙都此,为燕。宋武帝平河南于此,置兖州,仍置东郡以为边镇。领郡六,理于此。自东晋末,宋武尽得河南之北境,守在此。至宋末,属后魏。孝文迁都于洛,废兖州,以东郡属司州。后周建德六年,改为杞州。隋开皇中,改为滑州,取滑台为名。炀帝初,又为郡,而州废。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复立滑州。领白马、卫南、韦城、匡城、灵昌、长垣、胙城、黎阳八县 。八年,废长垣县入匡城 ,以废梁州之酸枣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灵昌郡。干元元年,复为滑州。本义成军节度。光启二年,改为宣义军,避梁祖讳。后唐同光元年,复为义成军。皇朝避御名,改为武成军。

元领县八, 今四:

白马、韦城、胙城、灵河。

四县割出:

酸枣、入开封府。匡城、同上。卫南、入澶州。黎阳。建通利军。

【州境】

东西三百一作十九里,南北一百五十七里。

【四至八到】

南至东京二百二十里;西南至西京一百五十八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四百四十里;东至濮州二百二十里;西至卫州一百一十六里;北至卫州一百六十五里;东南至曹州二百一十五里;西南至郑州二百八十四里;西北至卫州一百三十二里;东北取黎阳路至相州一百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五万三千六百二十七。皇朝管户:主一万一千九百四十六;客一千五百九十六。

【风俗】

《汉书》:“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周末有子路夏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刚武,尚气力 。”

【姓氏】

白马郡三姓:费、成公、上官。

谯郡九姓:殷、周、袁、应、和、荆、梅、齐、汝。

【人物】

赵咨。东郡燕人,拜东海相。过荥阳,令曹暠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成公绥。东郡白马人。闲黙自守,不求闻达。张华重其文,以为絶伦。唐崔日用。滑州灵昌人,相玄宗。卢懐慎。同上。

【土产】

方文绫、旧贡。绢、绵、花纱。

白马县。旧十四乡,今五乡。本卫之曹邑,汉以为县,属东郡。以地有白马山,因为县名。隋开皇三年属汴州,九年属杞州,十六年改杞州为滑州,县又属焉。

【白马山】在县东北三十四里。《开山图》云:“有白马羣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津与县盖取此山为名。【黄河】去外城十二步。【州城】即古滑台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云:“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河亦有台。慕容超时,宋公遣征虏将军王仲德攻取之。即魏武破袁绍,斩文丑于北岸者。【逯音录。明垒】即石勒之将所筑。逯明,名姓,因称垒字。今遗址尚存。【滑台】按:《水经注》云:“河水右经滑台城北。”小城外大城,高昌所筑,苻坚乱后,丁零、翟、辽、据之。小城内,辽弗毁漆林犹存。又《周书》:“滑台贮粟以拟。”【白马津】《述征记》云:“登滑台城西北望,太行山白鹿岩、王莽领冠于众山表也。”【金堤】汉文帝时河决,东溃金堤,即此。【山阳故城】魏兖州刺史山阳公所筑,城因人以立名。【故訾娄城】卫侯师于訾娄,即此城也。【河侯祠】在县南一里。汉王尊为太守。河水壊金堤,尊沉白马,使巫祝,请以身代填金堤,以止水。水至,吏士叩头救止,尊立不动,水稍却。后人因立河侯祠。【苍野冢】卫之贤大夫也。【子路冢】在邑内。【八角井】在州子城外北濠下,即唐贞观元年,节度使贾耽所凿。公自为记云:“滑城控白马之津,迩斥卤之溢,里居者井无良焉。宰夫、司庖,汲用自远,人则劳止,心曷以宁。乃相土宜,视水脉,因便道,求美泉,得之于城壕之右,斗成八隅,合为一甃云云。”【贾魏公庙】在北七里。【仁风楼】在州子城北,即晋东郡太守袁宏,奉扬仁风之所也。

韦城县。东南六十里,旧二十乡,今七乡。古殷伯豕韦之地也。《左氏传》云:“穆叔如晋,范宣子问焉,曰:‘昔匄之祖在商,为豕韦氏’。”故汉韦贤传诗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国都记》:“豕韦氏,彭姓之国,祝融之后。陆终第三子翦,封于彭。”隋置县于韦氏之国,故曰韦城。【豢龙井】在县古城内,市之东南,即豢龙氏豢龙之所。有《古石记》云:“在右直父工日日丁下八十一口。”其义莫考,今存。【京观】在县北二百步。汉翟义为东郡太守,起兵为王莽所灭,因有此京观,俗呼髑髅台。【平阳城】在县西二十里。《左传?哀公十六年》:“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杜注:“东郡燕县东北有平阳亭是也。”【师延丘】在县东南二十里。《史记》:“师延纣之乐师,武王杀师延于濮水,收葬于此。”

胙城县。西南九十里,旧二十四乡,今五乡。本古之胙国。《左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又为古之燕国,《左传》:“卫人以燕师伐郑”是也。汉为南燕县。在后,慕容德都之,复号东燕县。隋开皇三年,废东郡为县,属汴州。十八年,文帝因览奏状,见东燕县名,因曰:“今天下一统,何东燕之有?”遂改为胙城,属滑州。唐武德二年,于此置胙州,领胙城,又置南燕县。四年废州,胙城属滑州。【石丘】在县东北三十里。俗传:“汉成帝时,星陨之石也。”【濮水】在县南一里,西南自酸枣县界流入。

灵河县。西南七十里,旧十六乡,今五乡。本汉南燕县地,今胙城是也。隋开皇十六年,分东燕、酸枣二县置灵昌县,取灵昌津以为名。后唐同光元年,改为灵河,避国讳也。【赤眉故城】在县东二十四里,汉末赤眉贼帅樊崇筑。【延津】即灵昌津也,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初,石勒伐刘曜至河渚,不得渡,时流澌下,因风结冰,济讫冰泮。勒自以为得天助,故号灵昌津。又《左传》:“郑太叔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又曹公北救刘延至延津,皆此津。【灵昌湖】湖周十里,人获菰蒲之利。【尧祠】在县西南五十里,刘盆子所立。唐寳历年中,节度使李听祈雨有应,重修。白敏中撰记,今存。【黄河】在县西十里。【废金堤关】在县西南五十三里。汉文帝时,河决酸枣县,东溃金堤。大业二年置关,十三年废。

郑州

郑州。荥阳郡,今理管城县。《禹贡》为豫州之域,星分氐宿。古轩辕所都之地,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叔于此,故《周礼》注云:“寿星为郑州之分,实豫州之北境也。”《国语》:“郑桓公为平王司徒,问于史伯,寄帑与贿于虢郐十邑。”注云:“十邑,谓虢、郐、鄢、蔽、补、丹、依、田柔、历、莘也。”此即莘地。后郑为韩所灭,韩徙都之,其东境又属魏。秦并天下,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后汉至魏因之。晋泰始二年,分河南郡地置荥阳郡,理古荥阳城。宋初如之,至武帝,又立司州刺史,理虎牢,领河南、荥阳、弘农三郡。后魏武帝置东弘农郡,寻罢之。文帝又改司州为北豫州,所领如之。东魏天平元年,分荥县置成皋郡,理今之汜水。又移荥阳,理大索城,即今之荥阳县也,属北豫州。寻又分此为广武郡,理中牟,置东中郎将府以总之。高齐天保七年,废成皋郡入荥阳郡,亦属北豫州。后周初,改北豫州为荥州,取荥泽为州之名,领郡如故。隋开皇三年罢郡,改荥州为郑州。十六年,于管城县分置管州。炀帝二年,废郑州,仍改管州为郑州。三年,废郑州复为荥阳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郑州于武牢,领汜水、荥阳、成皋、密、荥泽五县。其年,又于管城县置管州,领管城、须水、圃田、清池四县。贞观元年,废管州及须水、清池二县,以废管州之阳武、新郑、管城、圃田四县来属。七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

元领县七, 今五:

管城、荥泽、原武、新郑、荥阳。

二县割出:

阳武、入开封府。中牟。入开封府。

【州境】

东西八十五里,南北一百九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百四十里;西至西京二百八十里;西至长安一千一百四十里;南至许州二百八十里;北至懐州获嘉县八十里,即至黄河中流为界,共九十里;东南至开封府尉氏县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河南府密县一百七里;西北至懐州一百五十六里;东北至滑州二百八十四里。

【户】

唐开元:户六万四千六百一十九。皇朝户:主一万七百三十七;客六千五百三十八。

【风俗】与滑州同。

【姓氏】

荥阳郡四姓:郑、毛、潘、阳。

【人物】

颍考叔、烛之武、子产、陈平、张苍、潘岳、潘尼。皆郑人。唐娄师德。原武人。韦思谦 阳武人,子承庆嗣立。郑愔。荥阳人,年十七进士及第。中宗朝弘文馆学士。李日知。郑人。郑珣瑜 荥泽人。

【土产】

梨、麻黄、凤融席 。尤佳,旧贡。

管城县。依旧四乡。本周管叔之国。杜预《释例》:“管国在荥阳京县东北管城。”自汉至隋,皆为中牟县。开皇十六年,于此置管城县,属管州。大业二年,改管州为郑州,县又属焉。

【牵渠】《魏书》:“牵招字子经,为广武太守。郡中井多咸苦,人远汲,往复七里。招乃望势凿源开渠,注入城中,人赖之。号曰牵渠。”【郑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水经注》云:“不家沟水出京县东南梅山北溪,东北流经管城西,俗谓之管水。”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入黄雀沟,即今之黄池。【青水唐】《开元十道志》云:“荥阳有青水,中有鱼,皆青也。”【梅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春秋时,楚蒍子冯率师侵费、滑右回梅山,即此山也。【圃田泽】在县东三里。【武强城】在县东三十一里。曹参击项羽,攻武强,即此城。【祭城】在县东北十五里。【邲城】在县东六里。晋荀林父率师与楚子战于邲,即此城。【李氏陂】在县东南四里。后魏孝文帝以此陂赐仆射李冲,故俗呼为仆射陂。周回十八里。【莘城】《国语》谓:“史伯对郑桓公:虢郐有十邑。”莘其一也。又云:“前莘后河,右洛左济。”韦昭曰:“莘,国也,十邑,谓虢、郐、鄢、蔽、补、丹、依、田柔、历、莘也。”【故市城】在今县西北三十里。汉为县,后汉省。徐晃击袁绍军于此。【望母台】郑庄公与母誓之,后悔,因筑台以望之。【周世宗庆陵】在邑界。

荥泽县。西六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本《尚书》谓:“济水溢为荥之地。”按:古者济水出河北,截河南流而为荥泽。自王莽末,济水但入河,不复过河南。

【荣渎水】受河水有石门,谓之荣口石门也。按:今县西南十七里。【荥阳县故城】在平原上,索水经其东,即汉高祖为项羽所围处。秦立三川郡,自洛阳曾移理于此。晋于此置荥阳郡。后魏太和中,移县理于大索城,即今荥阳县是也。隋开皇四年始分荥县地,于此置广武县,属郑州,广武因山为名。仁寿元年,又改为荥泽县焉。【荥泽】在县北四里。《后汉书》云:“显宗东巡泰山,至荥泽。有飞鸟翔集,因命虎贲王吉射之,鸟上下其声。吉曰:‘鸟哑哑,引弓射之,洞左腋,陛下寿万岁,臣为二千石。’既而射鸟,中之,赐钱二百万。”至今荥泽亭堡之间,犹多画鸟,即遗事也。【广武涧】在县西二十里。《西征记》云:“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相去二百余步。”汴河水从涧中东南流,今无水。今城东有高坛,即项羽坐太公于上,以示汉军处。一曰鸿沟。【衡雍】《左氏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今王宫城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今故城内西北隅有践土台,盟诸侯于践土即此也。【敖山】在县西十五里。春秋时,晋师救郑在敖、鄗之间。二山名。《宋武北征记》曰:“敖山,秦时筑仓于山上,汉高祖亦因敖山筑甬道,下汴水。”即此地也。【敖仓城】在县西十五里,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殷仲丁迁于嚣,《诗》曰:“搏兽于敖。”皆此地。秦置城以屯粟。《汉书》曰:“郦生说高祖曰:‘东据敖仓’。”即此也。【金堤】在县西北二十二里。汉孝文时,河决酸枣,溃金堤,东郡太守兴卒塞之。孝成时,王尊为东郡守,又加修筑。至明帝永平十二年,诏乐浪人王景筑堤。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至顺帝阳嘉中,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淮,名曰金堤。【桑梓苑】《洛阳记》云:“广武城西四里有桑梓苑。”

原武县。西九十里,旧一乡,今四乡。汉县,属河南郡。后魏属荥阳郡。东魏改至广武,县又属焉。高齐天保七年,郡县并废。隋开皇十六年,自今县西故原武城移于阳池故城,置原陵县,属郑州,则今理也。唐初,改陵为武,以复汉名,县理古阳池城。按《竹书纪年》曰:“梁惠王十五年,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即此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理县。

【故卷城】汉为县。按《郡国县道记》云:“即《左传》‘晋文公败楚师,甲午至衡雍’ ,今故卷城是也。”北齐天保七年省县,而城在今县西北七里。曹大家《东征赋》云:“历荥阳而过卷。”是此。其故城周回约十里,又城西三十余里有王宫城,即践土所名。【黄河】在县北二十里。

新郑县。西南九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昔黄帝都于有熊,即其地。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按《国语》:“郑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虢郐为大,骄贪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前莘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又曰:‘唯谢、郏之间。’言在谢之北,郏之南。谢在南阳。后为韩地。哀侯灭郑,韩自平阳又徙都之。秦并天下,其地为颍川郡。汉以为新郑县,属河南郡。晋省,宋复立,隶荥阳郡。东魏行薹侯景于此县屯军。北齐省。随文十六年,又置,迄今为新郑之理焉。

【函陵】在县北十三里。《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即此处。【陉山】在县西三十里。《史记》云:“齐桓公侵楚至陉山,山上有子产墓,墓垒石为方坟。东有庙,皆东向。”即杜元凯所言者:郭璞注《尔雅》云:“连山中断绝曰陉。”【溱、洧二水。】溱水在县北,洧水在县南。《左传?襄公元年》:“晋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又按《韩诗外传》:“郑国俗以二月桃花水下时,会于溱洧之上,以自祓除也。故《诗》谓‘溱与洧方涣涣兮’。”今洧水经县之北过。【潩水】《水经》云:“潩水源出密县。”【古郐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毛诗谱》云:“郐者,祝融之墟。祝融氏,名黎。其后妘姓,处其地。”【苑陵故城】在县东北三十里,苑陵故城是也。汉县。晋末省。后魏于故城东北五里改置苑陵县,隋大业末省县。【窟室】《左传》:“郑伯有为窟室而饮酒。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杜注》云:“壑谷,窟室也。”【子产庙】子产,郑大夫,犹存庙在陉山上 。【纪信冢】信以身绐楚,解汉祖之围。羽怒,烧之,高祖使葬于此,故冢存。【万岁亭】后汉荀彧封万岁亭侯于此。【周太祖嵩陵】在邑界自然山下。

荥阳县。西六十里,旧三乡,今四乡。即汉荥阳之地。 唐初,废郑州之荥阳,于荥西立武泰县,属洛州。亦曾移此额于今郡西北五十里古荥阳城安置 。按荥阳城即古大索亭也,东虢之地。《左传》“晋韩起如楚送女,郑子皮劳诸索氏”是也。京县有大索亭者,今县所理,即大索城是也。又县东北四里,有小索城存,即六国时二索也。又京城,太叔邑,即在县正东郡城也。秦置敖仓。《史记》:“楚汉战于京、索间,郦生说高祖据敖仓之粟。”是此。汉为县,属河南郡。晋泰始二年,分河南郡立荥阳郡,取名于荥泽也。后魏太和十七年,荥阳自汉故理移于今所。唐天授二年七月,分荥阳之地置武泰县,割入洛州。寻省,改荥阳为武泰。神龙元年二月,复为荥阳县,以隶郑州。

【灵源山】按:《神境记》云:“荥阳县西有灵源山,其间生灵芝、石菌。其岩顶有石髓、紫菊,往往人闻有长啸之声。”【兰岩山】《神境记》云:“荥阳县西有兰岩山,峭拔千丈,常有双鹄不絶往来。传云:‘昔有夫妇隠此山数百年,化为此鹄。忽一旦,一鹄为人所害,其一鹄岁常哀鸣至今,响动岩谷,莫知年数。’”【岩渚山】一名小陉山,俗名周山。在县南三十五里,索水所出。《山海经》所谓:“小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旧传:“器难之水,即索水也。”【鸿沟】在县西,即楚汉分界之所。【殷渠】晋殷褒,字符祚。为荥阳令时,多雨。褒乃课穿渠入河,疏道原隰,因致丰年。时人号为殷渠。今尚存。【京水】在县东二十二里。《水经注》云:“黄水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亦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似鼎汤,世谓之京水也。”【索水】在县南三十五里。《水经注》云:“索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左传》谓:“楚伐郑,次旃然。”即此水名。《汉书》云:“京、索之间,亦楚汉战鬬之所。”【京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春秋姜氏为叔段请京。又《郑诗》曰:“叔出于京。”汉以为县,后魏省。

校 勘

滑州 灵河县

【延津】 按:《晋书》载记《石勒传》及《太平御览》所载《异苑》事皆谓:“将济河而冰泮,舟檝无闿 。”今《记》云:“冰结得济。”与二书所载小异。

太平寰宇记卷十

河南道十

陈州

陈州。淮阳郡,今理宛丘县。昔庖牺氏所都,曰太昊之墟。《禹贡》为豫州之域,星分心宿二度。周初为陈国,武王封舜后胡公妫满于此,以奉舜祀,以备三恪。至春秋时,为楚灵王所灭,乃县之。后五年,复立陈惠公。后五十六年,楚惠王复灭陈,而其地尽为楚所有。又楚襄王自郢徙于此,谓西楚是也。战国时,为楚、魏二国之地。秦灭楚,改为颍川郡。汉为淮阳国之地。后汉如之。晋为汝南郡、梁国二境,兼置豫州,领郡国十,理于此。后魏得之,又立为陈郡。至天平二年,以淮南内附于此,置北扬州,理项城,以居新附之户。高齐天保二年,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隋开皇十六年,于宛丘县更立陈州。炀帝初州废,又为淮阳郡。唐武德元年,平房宪伯,改为陈州,领宛丘、箕城、扶乐、大康、新平五县。贞观元年,废新平、箕城、扶乐三县,三年,复以沈州之项城、溵水二县来属。沈州即今颍州沈丘县。长寿元年,置武城县。证圣元年,置光武县。天保元年改为淮阳郡。干元元年复为陈州。晋天福六年升为防御州。开运二年升为镇安军。汉天福十二年降为刺史州。周广顺元年又升为防御州,二年复为镇安军节度。皇朝因之。

元领县六,今五:宛丘、项城、商水、南顿、西华。一县割出:太康。入开封府。

【州境】 东西一百三十里,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二百四十五里,西至西京七百里,西至长安一千五百里,东至亳州二百五十五里 ,南至蔡州平兴县二百五十四里 ,西至许州二百八十里,北至雍丘二百二十三里,东南至颍州三百里,西南至蔡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开封府三百一十里,东北至宋州二百二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五万二千六百九十七。皇朝,户,主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三,客一万一千四十八。

【风俗】 《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故文字之兴,起于陈州也。于是,风俗旧多儒学。周武王克商,封舜后于陈州,为胡公配以长女,妇人尊贵,好祭祀,其俗事巫。故《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人物】 逢滑。子张。姓颛孙,名师。郑当时。黄霸。袁涣。何曾。谢向。王隠。陈郡人,撰《晋书》八十卷。袁宏。殷仲文。俱陈郡人。谢瞻。谢灵运。谢惠连。皆陈郡阳夏人。袁淑。阳夏人。谢庄。

【土产】 丝、绵、绫、绢。

宛丘县。旧七乡,今二乡。本汉陈县。春秋时,楚灭陈,县之。秦、汉仍为陈县。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宋属南梁郡。高齐文宣帝省陈郡,仍移项县理于此。隋文帝立陈州,改项县为宛丘县。陈州,州城枕蔡水,周回三十里。洧水,西自许州鄢陵县界流入。蔡水,自西北流入,经县东一里。州理城,楚襄王所筑,即古陈国也。庖牺氏、神农氏并都于此。及楚顷襄王,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此,为秦所灭。宛丘,在县南三里,高二丈。《尔雅》云:“陈有宛丘。”《诗?陈风》云:“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清丘,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二丈五尺。《古老传》云:“汉淮阳王,常登此丘游望,闻汉中有清丘,故遥取为名。”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宴会军士,遂名燕丘。”后人语讹为砚丘。 固陵,在县西北三十里,高一丈二尺。按《史记》,项羽南走固陵。即此陵也。今俗呼为谷陵。辰陵亭,在县西南四十里。《春秋》云:“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杜预注云:“陈地,颍川长平县东南有辰亭。”陈佗沟,在县北一十里,上从安仁沟出入县郭。《古老传》云:“陈公子佗开,所以灌溉也。”《毛诗?墓门》刺陈佗,无良师傅也:“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五梁沟,按《图经》云,西南十里从西华县界,洧水出,东流入谷水。《古老传》云:“此沟,有五桥渡因名焉。”《水经注》云:“洧水,南经长平县故城西,又南分为二水。支水,东出谓之五梁沟,南出谓之鸡笼水。”故水会处有笼口之名。淮阳城,《晋地道记》:“陈城西南角有淮阳城,汉淮阳国城也。”谷水,《水经注》云:“上承涝陂,南暨荦城,皆为陂也。陂水东流谓之谷水,东经涝城北,又东流入于沙水。”新平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汉书?地理志》:“淮阳国,有新平县。隋开皇十六年,分亳州武平县于此置临蔡县。大业二年废。唐武德元年,复置新平县,八年,省入宛丘。博阳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有博阳县。”应劭曰:“侯国也,王莽曰乐家,汉丙吉所封之邑。”南阳城,在县东三十里。后魏太和三年,于此置南阳、武定等县,七年废。陈侯弩台,在县南一里。《后汉书》:“陈敬王曾孙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黄巾贼起,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百姓归之。”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台上。偶台,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二台相对,各高二丈。《古老传》云:“淮阳王城伎乐之处,一云偶仙台,一云舞伎台也。”贮粮台,在县南二十里。《古老传》云:“□伐陈于此,筑台以贮粮,北临蔡水,下通江淮之利。”汤井,在州南门。《古老传》云:“殷汤大旱,人民众穿此井。”鸣井,在县东三里。以物投之,即如钟声。双女陵,在县西南十三里。《古老传》云:“陈侯之女,厉妫之陵也。”《春秋传?隠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又按《诗?邶风?燕》,燕庄姜送归妾也。注云:“庄姜无子,戴妫生桓。而州吁弑之,二妫同死。”因葬于此陵。八卦坛,在县北一里。即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之坛。旧有长史张齐贤文,后刺史李邕除旧文,撰新文刊之。光武庙,在县西南一里。《后汉书》:“南顿令钦,生光武,登位,幸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田租一岁。父老言:‘皇考居此日久,愿赐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尝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复增一岁。光武崩,民为立庙。”东门池,在县城东北角。水至清而不秏,亦不生草木。《诗?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即此也。

项城县。东南七十里,依旧四乡。汉项县,古项子国。春秋齐师灭项。楚襄王徙都陈,以项为别都,按此城即楚筑。在汉属河南郡。晋属陈国。隋文帝改项县加城字,属陈州,十六年分置沈州。唐贞观中,废沈州,却属陈州。晋时童謡云:“坚不过项。”即此也。武丘,本名丘头,在县东南四十里。《魏志》:“王凌密计废立,司马宣王乘水道讨凌,大兵掩至,凌自知势穷,至丘头,面縳水次。”即此丘也。又司马宣王于此克定毌丘俭 ,乃更立武丘,以显武功也。秦丘,在县西南四十七里。《古老传》云:“秦王苻坚,将兵南征,驻于此丘,故名秦丘。”丘侧有故城,名为秦丹城,亦名秦王城。东晋孝武帝时,秦将苻融攻陷寿春,苻坚舍大兵,轻骑赴之。时有謡曰:“坚不过项。”坚出令曰:“敢言吾至寿春者,拔其舌。”众谏不从,坚遂败。项国城,在县东北一里。《古老传》云:“故项子国,春秋齐人灭项,即此城。”互乡城,在县城北一里。《古老传》云:“互乡之地。”《论语》云:“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即此也。公路台,在县东四里。按《隋淮阳郡旧图》云:“公路台,东有袁术庙。”按术身死无后,不合有庙,盖术生平立先人之庙。封观墓,在县西十里。《汉书》云:“观有志节,当举孝亷,以兄位未达,耻先受之。遂称风哑,不言火起烧屋,观徐行,出避之,忍而不言。后数年,兄得举,称旨而仕于郡。”死葬于此。贾逵碑,在县东南二里。词云:“贾讳逵,字安道,河东襄陵人也,迁豫州刺史,魏明帝太和二年卒。梁国刘举等为刻石立碑。《史记》上有二字生金。”《魏志》云 :“明帝青龙中,帝东征,乘辇入逵祠。诏曰:昨过项,见贾逵碑像,念之怆然!古人有言:‘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布告天下,以劝将来。”百尺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水经注》云:“蔡水,东南经陈县,谓之百尺沟。又南分为二水,注于颍,次有大堰,即古之百尺堰也。司马宣王讨王凌,陈军于百尺堰,即此也。”宜禄城,《汉书?地理志》:“宜禄县属汝南郡,莽曰赏都亭 。”

商水县。西南八十里,旧十乡,今四乡。汉汝阳县地,属汝南郡。隋开皇三年废郡,仍以汝阳县入陈州,十六年改为溵水县,以县界溵水为名。懐丘,在县西二十里。《史记》云:“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怀公卒于吴。”《左传》:“怀公不从吴,卒,葬在陈。”枣丘,在县东北三十里。隋《陈州图经》曰:“其原丘塘,多生枣棘。”因以名焉。溵水,从西华县南来,经县西四里,过颍水。驿马沟,在县西南十三里。《古老传》云:“楚相孙叔敖,截汝坟之水以作塘。下有柘塘陂九百顷,遂乃凿此沟,其湍急如驿马,其水发孙塘,屈曲六十里入颍水 。” 灌溉城,在县东北二十里。隋《陈州图经》云:“邓艾所筑也。”《魏志》,邓艾为典农时,于陈、项以东至寿春,开广漕渠,溉良田,筑此城。扶苏城,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史记》云:“陈涉起兵,自称公子扶苏,从人望也。”盖涉筑此城。隋越王侗,皇泰元年又于此置扶苏县。唐武德五年废。颍岐渡夹河月城,在县东北三十里。贞元元年,刺史曲环筑,以备李希烈之乱。章华台,在县西北三里。《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预注云:“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台。”今在华容城内,是灵王所筑。《春秋后语》:“楚襄王二十年,为秦将白起所逼,北保于陈,更筑此台。”干溪台,在县北三里。《左传》:“楚师次于干溪。”注:“在谯国城父县南。”又按《陆贾新语》:“楚灵王即位,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馆,作干溪之台,五百仞之高,欲登浮云窥天。”丛台,在县北二十五里。按《史记》云丛台在邯郸城,说者以为赵丛台。此台盖楚襄王所筑也,非赵之丛台,名同事异。按郎尉之《陈州旧图》云:“楚王游观弋钓地,或税驾于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西华城,《汉书?地理志》云:“西华县,属汝南郡。”济北戴封,字平仲,为西华令,遇天大旱,慨理政无感,乃积柴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远近叹服。

南顿县。南七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地,属汝南郡。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筑。后汉世祖父钦尝为此县令,故号曰南顿君。汉光武生在此县中 。刘宋为南顿郡 。东魏于此置和城县。北齐省郡废县入和城。隋复为南顿县,属陈州。唐武德六年省入项城。证圣元年,以县有光武乡,名符武氏,遂于此置光武县。中宗复为南顿。高阳丘,在县南四十里。应阳,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颍水,在县西北三十里。小汝水,在县西南四十里。颍阴城,在县西三十里。按阚骃《十三州志》:“故顿子城,在颍水之南,故谓之颍阴城。”柏冢,在县南二十里。《古老传》云:“应奉冢,多生柏。”因以为名。光武台,在县北四十里。按隋《淮阳旧郡图》云:“汉光武十九年,幸南顿。”因置此台兼立庙。

西华县。西八十里,旧十乡,今四乡。本汉长平县,属汝南郡。唐武德八年为基城县。贞观元年,省入宛丘县。长寿元年,又置为武城县。神龙元年,改为基城县。景云元年,改为西华县。宜阳山,在县东北五里,高五丈,翟王河出焉。夏亭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按《陈诗?株林》,刺灵公也:“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注云:“夏南,夏征舒也。”今此城北五里,有株林,即夏氏邑,一名华亭。柳城,在县西二十里。《古老传》云:“女娲氏之都,本名娲城。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后人因为柳城。”隋文帝开皇元年,于此置柳城县,隋末废。阎仓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左传》云:“宋华向之乱,公子成、公孙忌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杜预注云:“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隋《淮阳图》云:“阎仓城,在扶沟县西南五十里。”城在今故长平县西北。凉马台,在县西三十里。相传陈灵公凉马台,东南去陈灵公陵五百七十步。集粮城,在县西十里。魏使邓艾营田,筑之贮粮,故名。

【校勘】

陈州

西华县。总序。

唐武德八年为基城,按《今记》及《唐会要》皆云武德八年改为基城县。而《新唐书?地理志》云:“武德元年改为箕城县。”所书之年既异,基箕字亦不同。又《今记?陈州总序》,亦作箕城。皆未知孰是。

太平寰宇记卷十一

河南道十一

蔡州 颍州

蔡州

蔡州。汝南郡,今理汝阳县。《禹贡》豫州也。春秋时,沈、蔡二国之地。后为楚、魏二国之境。历降为晋、宋、陈、魏、曹、卫、鲁、楚八国之地。后又为韩、魏之地。秦兼天下,以其地为三川郡。汉改三川为汝南郡。后汉、魏、晋如之。宋文帝于此立司州,领郡四,以为重镇,使孝武守之。元嘉二十七年,后魏太武帝率兵攻围汝南,太守陈宪守拒四十余日,积尸与城齐,不拔而退。《地形志》云:“谓之悬瓠城,亦名悬壶城。”又《水经注》云:“汝水周城,形如悬瓠。”故取名焉。始自魏太和中,幸悬瓠,平南王肃起层楼于城隅,下际水湄,降眺栗渚,殊为佳观。故《宋书》亦云“悬瓠为戍以防郄陂”是也。皇兴二年改为豫州。东魏置行台,侯景为悬瓠都督,举十三州入梁。后周置总管府,寻改为舒州,以地势平舒为名。后又改为豫州,其后又改洛州为豫州。又以此为溱州,取城南溱水为名,其后又改为蔡州,以古国名之也。俄置汝南郡。隋初移入悬瓠,即今州城是也。大业二年废郡,复为蔡州。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豫州总管府,管豫、道、舆、息、舒五州。豫州领汝阳、平舆、真阳、吴房、上蔡五县。七年改为都督府,废舆、道、舒、息四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废平舆、上蔡二县,复以道州之堰城,息州之新息,郎州之郎山,舒州之褒信、新蔡五县来属。天授二年,又改平舆、西平二县。开元四年以西平属仙州。二十六年省仙州,复以西平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汝南郡。干元元年复为豫州。宝应元年避代宗庙讳,改为蔡州。汉初升为防御州。皇朝因之。昔宋檀和之为刺史,出猎猛兽,伏而不起,亦不伤人。

元领县十:汝阳、上蔡、平舆、西平、遂平、郎山、真阳、新息、褒信、新蔡。

【州境】 东西二百九十里,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四百七十里,西北至西京六百二十里,西北至长安一千四百三十里,东至颍州四百四十里 ,南至申州二百六十八里,西至唐州二百七十里,北至海州三百二十里,东南至光州淮水中流为界二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唐州桐柏县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汝州襄城县二百八十里,东北至陈州二百六十四里。

【户】 唐开元,户,五万一千二百一十。皇朝,户,主一万八千三百九十七,客二万九千五百六十。

【风俗】 《汉书》:“角、亢、氐之分,东接汝南,皆韩地。其俗夸奢,尚气力,好商贾、渔猎,难制御。”今其俗,人性清和,乡闾孝友,男务垦辟,女修织纴。

【人物】 李斯。上蔡人。戴凭。汝南人,为侍中与百官说经书,夺席五十余重,时谓之解经不穷戴侍中。袁安。汝阳人,五世孙绍,字本初。蔡顺。薛包。并汝南人。黄叔度。南顿人。陈藩。汝南平舆人。应奉。汝南南顿人,读书五行并下。应阳。汝南人。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评曹操曰:“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吕蒙。汝阳人,鲁肃代周瑜,之陆口,蒙曰:“君与关帅为邻,将何以备不虞?羽,熊虎将也。”因示肃五筴,肃乃越席而起,曰:“吾不知卿才略。”至是,遂拜蒙母,结友。吕范。汝南人,刘备诣京,见孙权,范密语请留之。后权讨关帅,谓范曰:“早从卿言,无此劳也。”和峤。汝南人。干宝。新蔡人,撰《搜神记》三十卷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唐源。干曜。西平人,为相。

【土产】 旧贡:龟甲、双距绫、四窠云花鸂鷘绫。今贡:龙凤蚊幮、泽兰、茱萸、蝱虫、木蛭、已上二物各二两。蓍草、生石斛。

汝阳县。旧九乡,今八乡。本汉县,属汝南郡。晋属汝南国。宋属汝阳郡。隋开皇十三年罢郡,属豫州。十七年改汝阳为溵水,属陈州。今界内有大溵水之名。其年,又于上蔡县东北别置汝阳县,属豫州。即今县是也。悬瓠城,亦名悬壶城。《水经注》云 :“汝水屈曲,形若悬瓠。”故城取名。其上西北隅,魏高祖以太和中幸悬瓠,平南王肃起高堞于小城,建层楼于隅阿,下际水湄,降眺栗渚,殊为佳观。《宋书》:“悬瓠为戍,以防郄陂。”其中城即悬瓠城也。鸿郄陂,在县东十里。《汉书》曰:“汝南旧有鸿郄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翟方进为丞相,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之费,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防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謡云:‘壊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及建武中,太守邓晨使许阳为都水掾,令复鸿郄陂。阳曰:“昔成帝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故壊我濯龙池?’”于是,乃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得立郡,亦常熟。今废。黄溪水,水色纯黄,故以名之,在郡南。栗园,汝水湾中,有地数顷,有栗园。今谓之栗洲是也。平舆故城,在今县东,汝水南,旧沈子国地。《春秋》谓,蔡灭沈后,属楚为邑。平舆故城尚存。宜春城,汉置北宜春县于此,故城在今县西南,尚存。安城故城,汉为县,废城在今县东南,即汝水北,有二龙乡,有月旦里是也。四望城,在县东南。梁太清二年,羊鸦仁为魏所逼,粮运断絶,乃弃悬瓠,归义阳,仍留夏绍停四望城,防备邀道。汝南县城,唐贞元七年正月,割汝阳县汝水之南地置县。续元和十三年勅停,以地复归汝阳县 。戴凭宅,凭,后汉人,学通九经。荆将军庙,即六国荆卿也。昔羊角哀梦左伯桃与荆轲战,乃自刎以助伯桃。今轲冢犹存,庙像甚盛。

上蔡县。北五十五里,旧九乡,今三乡。古之蔡国。《左传》:“陈、蔡方睦于卫。”《史记》:“周武王克殷,封叔度于蔡,挟武庚作乱,周公杀管叔而放蔡叔,与车七乘。其子胡,改行,率德训善。周公闻之,举胡为鲁卿士,鲁国理。周公言成王,复封胡于蔡,是谓蔡仲。”即此地。汉为县,迄今不改。上蔡古城,在县西南十里。李斯墓,在县西二十里。李斯井,在县南二里。蔡冈,在县东十里,周五十里。汝水,在县西五十里。

平舆县。东四十五里,旧四乡,今三乡。古沈子国,今有沈亭存焉。汉为县,属汝南郡。高齐废。隋大业二年重置,十三年陷王世充,置舆州,管平舆一县。今新蔡县西九十里有故城,即隋之县也。唐武德中,属蔡州。贞观元年废。天授二年重置。汝水,在县西南四十三里。葛陂,在县东北四十里,费长房投杖成龙处。二龙泽,许劭、许虔俱有高名,汝南称平舆有二龙。张熹庙,熹仕汉,为平舆令,天久旱,熹躬为请雨,因焚身而雨澍,后人感德而庙存。石母台,在县西百五十步。葛仙公庙,在县东四十里。

西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依旧管四乡。本汉时旧县。春秋时,古柏子国之地。后汉末废。至后魏复焉,在郾南五十里,属汝南郡。高齐改属临颍郡。隋初改属道州。大业末又废之。武德初又置。贞观元年废。天授二年正月又置,寻废。开元初又置。后汉戴封为西平令时,旱,祷祀无应,封积薪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雨降,远近称服。盖与陈州太康事同。棠溪:苏秦说韩王曰:“韩有剑戟出于棠溪。”即今县西界,有棠溪村是也。龙泉水,《烈士传》曰:“西平县有龙泉水,可以淬刀剑。”二十四陂,在县界,并魏典农邓艾所置也。故西平城,在县西七十里。九顶山、独树山,并在县南一百里。

遂平县。西北九十里,旧六乡,今四乡。古房子国,汉为吴房县,属汝南郡。孟康云:“本房子国,吴王阖闾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为棠溪氏,以封吴。”故曰吴房。唐贞观元年废,八年又置。元和十二年。以吴元济叛。改为遂平县,仍移于文城栅南新城置,权隶唐州。寻复还蔡州。嵯峨山,在县西五十五里,从唐州慈丘县界东来。岞(窄音)岈山,在县西五十六里,从唐州慈丘县来。吴房故城,在县西南四十里。

朗山县。东南九十里,依旧六乡。汉安昌县,属汝南郡,张禹所封之邑也。至汉末,改为朗陵县,以界内朗陵山为名。后魏眞君二年,于朗陵故城复置安昌县,以隶初安郡。隋开皇三年,自朗陵故城移安昌县于今所,属豫州,十六年,仍改安昌又为朗山县。淮水,经县理南,去县百二十里。朗陵山,一名大朗山,在县北三十里。四望故城,在县东南七十里。后魏太和十一年,豫州刺史王肃于四望陂南筑之,以御梁。太清二年,豫州刺史羊鸦仁以二魏交逼,粮运断絶,乃弃悬瓠,归于义阳,上表曰:“臣辄率所部,缩还旧镇,留夏绍等停四望城防备。”即此城也。故道城,今在县西南,即古道国也。《春秋》云 “江、黄、道、柏”是也。朗陵故城,汉为县所治,在今西南三十五里。晋武帝封何曾为朗陵公,即此城也。

真阳县。南八十里,四乡。本汉慎阳县地,属汝南郡。梁为白狗堆戍于此。故后魏将尧雄曰:“白狗,梁之北面重镇。”即此。隋开皇十六年,改置真丘县。唐初改为真阳县,以在滇水之阳为名。淮水,经县南,去县八十里。滇(真音)水,出县西北二十里,注入淮。新阳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白狗城,在县西南七十里。

新息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五乡。春秋息国,为楚所灭。汉为息县,属汝南郡。孟康曰:“其后东徙,故加新字。”后周宣政元年,于此置息州。隋大业二年州废,属豫州。唐武德四年,置息州。贞观初废之,复为县。淮水,自西流入,经县南,去县五里。汝水,自西流入,经县北,去县十八里。安阳故城,汉为县,即《左传》江国之地也。贾君祠,后汉贾彪,字伟节,与荀爽齐名。为新息长,初,县人例不养子,彪严其制,数年之闲,养子千数,佥曰:“贾父所长。”人思其德,故有祠焉。古息城,在县北三十里。息侯庙,在县西南十里。珉玉坑,在县西南十里,去息侯庙东南五步,其玉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唐贞观中亦令民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其坑重出,其玉温润,倍胜昔时。玉梁渠,去县西北五十里,隋仁寿年修筑。唐开元中,县令薛务更加疏导,西岸通管陂十六,所利田三千余顷。

褒信县。东南一百五十五里,旧四乡,今五乡 。本汉郾县之地。后汉光武分立褒信县。晋属汝阴。宋武北伐,改为苞信县。隋末,复为褒信县也。淮水,经县南,去县七十五里。汝水,经县东北,去县五十五里。白亭,《左氏传》:“楚太子建之子胜于吴 ,令尹子西召之,使处吴境,为白公。”杜注云:“白,楚县也。汝阴褒信县西南有白亭。”

新蔡县。东西一百八十里,六乡。古吕国也。《国语》:“当成周之时,南有荆蛮、申、吕。”周穆王时,有吕侯训夏赎刑。《史记》:“蔡叔二子,迁于新蔡。”《舆地志》,蔡平侯,自上蔡徙都于此。故曰新蔡。汉为县,属汝南郡。晋属汝阴郡。宋属新蔡郡。东魏孝静帝于此置蔡州。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舒州,领广宁、舒县。仁寿二年,改县为汝北。大业二年,改为新蔡县,属蔡州。汉鲖阳故城,汉为县,属汝南郡。应劭曰:“城在鲖(纣音)水之阳。”葛陂,周围三十里。后汉,费长房,汝南人,为市掾,从壶公学道不成,思家辞归。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 长房乘杖,须臾归。自谓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中,顾乃成龙矣。后汉曾于此立葛陂县。琥珀丘,在县南三十里。汝水,经县南,去县二里。

颍州

颍州。汝阴郡,今理汝阴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胡子之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为颍川郡。两汉为汝南郡之汝阴县也。魏于此立汝阴郡,司马宣王使邓艾屯田于此。后废为颍川郡地。后魏景明四年,于此置颍州,取颍水为名。高齐罢州置郡。隋初废郡。大业初废州置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于汝阴县西北十里,置信州,领汝阴、清丘、永安、高唐、永乐等六县,六年改为颍州,移于今治,领高唐、永乐、永安三县。贞观元年,省清丘县,八年又以废涡州之下蔡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汝阴郡。干元元年,复为颍州。长庆二年,以颍州隶郑滑节度使。汉初升为防御州。广顺二年复为团练州。

元领县五,今四:汝阴、沈丘、颍上、万寿。新置。一县割出:下蔡。置寿州。

【州境】 东西三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六百五十里,西至西京九百二十里,西取陈州路至长安一千八百二十里,东至寿州二百五十八里,南至光州三百八十九里,西至蔡州四百里,北至亳州二百六十里,东南至寿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蔡州褒信县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陈州三百里,东北至徐州蕲县四百四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九。皇朝,户,主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五,客一万七千三百。

【风俗】同亳州。

【人物】 管夷吾。颍上人。应璩。汝阴人。

【土产】花官絁(音施),绵。已上贡。

汝阴县。旧二十六乡,今十乡。本汉旧县,属汝南郡。魏文帝黄初三年,属汝阴郡。后魏孝昌三年,于此置颍州。北齐以县属汝阴郡。开皇三年罢颍州。武德四年置信州,六年复为颍州,县皆属焉。寝丘,《史记》:“蒙恬伐楚之寝丘。”徐广注:“今固始县,楚寝丘也。”《续汉志》:“固始县有寝丘。”《吕氏春秋》:“楚孙叔敖戒其子:‘我死,王必封汝,无受利地。荆楚之闲有寝丘,其为地不利,可长有也。’其子从之。”楚功臣封二叶而灭,惟寝丘不夺。汉以为县。郪音妻丘,《史记》:“魏安厘王十一年,秦拔我郪丘。”颍水,西北自陈州项城县界流入,俯于城下。淮水,在颍上县西南。清丘城,在县东五十六里。隋大业九年筑,置清丘县。唐武德四年废。废信州城,在县西北十五里。隋大业十四年,郡城为贼房献伯所陷,其年,郡民姜子建率众于险处作栅。唐武德二年,授子建信州刺史,以栅近汝南褒信县,故名信州,四年复为颍州。贞观二年,移入汝阴旧城。胡城,在县西北二里。春秋时,胡子之国也。《春秋?昭公四年》:“楚子、胡子伐吴。”杜预注:“胡国,汝阴胡城是也。”女郎台,在县西北一里。古老云,昔胡子之女,嫁鲁昭侯为夫人,筑台以宾之,故俗谓之女郎台。台上有井。汝水,西南自蔡州新蔡县界流入,东南入淮。即巢父饮牛之所。细阳城,汉为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县西北四十里。故任城,在县北一里,陈将任蛮奴伐齐于颍水北岸,筑城以围汝阴。百尺堰,在县西北一百里,司马宣王讨王凌至百尺堰。即此。

沈丘县。西北一百二十六里,旧九乡,今四乡。汉以丘名立寝县,属汝南。《魏书》云:“王凌欲兴兵讨司马宣王。宣王觉,自往袭凌。凌败,惧,面缚丘头。”隋开皇三年,于此置沈州。唐初州废,以地并入汝阴县。神龙二年,又析汝阴置沈丘县,以隶信州,后废信州,仍旧还颍州焉 。沈丘,在县南一百步。《春秋》或作寝丘,因丘立县。武丘,在县东六十里,一名丘头。司马文王征诸葛诞屯兵于此,及陷寿春,斩诞。魏高贵乡公改为武丘。武阴城,在县东六十里。按《城冢记》云 :“周武王祭南岳,回至汝水西,野宿于武丘,夜梦,云筑城在此,兼祭天地,可王七百年。遂城于武丘。”因名武阴。砖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种稻,以备东南,筑城围、仓廪。小女水,在县北。

颍上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旧十一乡,今三乡。本汉慎县地,属汝南郡。吴、魏之际,设关防,莫谨于此。隋大业二年,于今县南故郑城置颍上县,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仍隶颍州焉。唐武德元年,移于今理。关洲,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魏志》云:“司马景王征毌丘俭 ,使诸葛诞从安风津先至寿春。俭与弟秀藏水边草中,安风津人张属获之。”即此洲也。荆亭城,在县西南六十里。淮水,自西南汝阴县界流入,去县七十里,又东北入下蔡县界。颍水,西自汝阴县界流入,又东流入淮。慎县故城,在今县西北,与故甘城相近。故甘城,汉为县废城,在今县西北。

万寿县。北九十里,五乡。本汝阴县百尺镇也。国朝开宝六年十一月,分汝阴北五乡为万寿县,以万寿乡为名。高贵乡郭,在县南七里。古老云,魏高贵乡公所筑。

【校勘】

蔡州

西平县。总序。

后汉,戴封为西平令。

按《后汉书》,戴封为西华令。今非西平,然两邑皆汉汝南属县也。

太平寰宇记卷十二

河南道十二

宋州 亳州

宋州。睢阳郡,理宋城县。《禹贡》豫州之域,即高辛氏之子阏伯所居商丘,今州理是也。周为青州之域,武王封微子于宋,后为齐、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陈留,齐得其济阴、东平,楚得沛。按梁即今州地。秦并天下,改为砀郡,后改为梁国。汉文帝封子武为梁王。自汉至晋为梁国,属豫州。宋改为梁郡。隋于睢阳置宋州,大业三年又改为梁郡,隋乱陷贼。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宋州,领宋城、宁陵、柘城、谷熟、下邑、砀山、虞城七县;其年,以虞城属东虞州;五年,废东虞州,又以虞城来属。贞观元年,废杞州以襄邑县来属,仍省柘城县;十七年,以废戴州之单父、楚丘来属。永淳元年,又置柘城。天宝元年,改为睢阳郡。干元元年,复为宋州。自禄山乱,两河郡县多所陷没,惟张巡、许远、姚誾三人坚守睢阳。贼将尹子奇并力攻围,踰年不下。城中孤危粮竭 ,人相食殆尽。时贺兰进明、许叔冀屯军临淮,争权不协,不发援师。城竟为贼所陷,巡远等抗辞不屈 ,遂俱被害。然使贼锋挫衂,不至江淮,巡远之力也。开平初,升为防御州;三年,升为宣武军。后唐同光元年,改为归德军。至皇朝因之。

元领县十,今七:

宋城。楚丘。柘城。谷熟。下邑。虞城。宁陵。

三县割出:

襄邑。入开封府。砀山。入单州。单父。入单州。

州境:

东西二百二十五里,南北二百六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三百里,有通济渠,水陆并通。西至西京七百二十里。西至长安一千五百八十里。东至徐州西界二百一十里。南至亳州西界一百三十二里。西至东京襄邑县九十五里。北至单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亳州谯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陈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曹州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兖州四百一十七里。

户:

唐开元户:一十万三千。皇朝户:主二万一千二百五十,客二万四千二百。

风俗:

《汉书》云:“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以致畜藏。”《太康地记》云:“豫州之分,其人得中和之气,性安舒,其俗阜,其人和。”今俗多寛慢。

姓氏:

梁国郡三姓:宋、张、乔。

人物: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庄周。 宋蒙人,不以祸福累心。为漆园吏,楚威王以千金币迎,周不应,钓于濮水。原子思。宋人,蓬户瓮牖,上漏下湿,三日一举火,十年不制衣,捉襟肘见,纳履踵决。子贡相卫,肥马轻裘见子思,曰:“先生何病也?”子思曰:“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韩安国。梁成安人,坐法,被狱吏辱之。乔玄。睢阳人。唐相魏元忠。宋城人。

土产:

漆。枲。绤。纻。绵。絁。縠。绢。

宋城县。元七乡。本宋国蒙县,以宋公及诸侯盟于蒙门而为县名。汉为睢阳,在睢水之阳,以为名,地属梁国。隋开皇十八年,改为宋城县。唐因之。州城。古阏伯之墟,契孙相土亦都于此,春秋为宋国都。汉梁孝王广睢阳城七十里,开汴河;后汴水经州城内。睢水在县南五里。《水经注》云:“睢、涣二水出浪渠。”《春秋?僖公十九年》:“宋襄公用鄫子于次睢。”杜预注曰:“睢水受汴,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入泗。”睢水又东,经睢阳故城南,积而为蓬洪泽。汴河。在县北四十五里,自宁陵县界流入,东出虞城界。陨石水。在县北,一名漆沟。左氏谓:“陨石于宋五。”古老云:“此水有时渴涸,五石存焉。”有潭,即元坠处。 蒙泽。在县北三十五里。《左氏传》:“宋万杀闵公于蒙泽。”杜预注曰:“蒙泽,宋地。蒙,县也。”小蒙:古城,在县南十五里。六国时楚有蒙县,俗为小蒙城,即庄周之本邑。今复有大蒙城,在县北四十一里。后魏《地形志》:“北梁郡有北蒙县。”三王陵。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晋《北征记》云:“魏惠王徙都于此,号梁王,为眉间赤、任敬所杀;三人同葬,故谓三王陵。”修竹园。在县东南十里。《西京记》:“梁孝王好宫室园苑之乐,作睢华宫,筑兎园。园中有白灵山、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鴈鹜池,池中有鹤州鳬渚。”《水经》云:“睢水东南过竹圃。”又,鴈鹜池承龙睢沟水。清冷池。在县东北二里。梁孝王故宫有钓台,谓之清冷台。今号清冷池。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庙:在州南七里。唐代宗大历二年勅曰:“顷者,国步艰难,妖星未落,中原板荡,四海横波。公等内总羸师,外临劲敌,析骸易子,曾未病诸,兵尽矢穷,乃其忧也。于戏!天未悔祸,人何以堪?宁甘杀身 ,不附凶党,信光扬于史册,可龟鉴于人伦。其立庙焉,以时祭祀。”箕子冢。在县北四十一里二十步,古蒙城内。《史记》:“箕子,纣之诸父。”晋《伏滔北征记》云:“望亳蒙间,成汤伊尹。”箕子之冢墓皆为丘墟。今蒙与北亳相去三十里。宋微子墓在县西南十二里。《史记》:“微子,纣之庶兄。”《周书》:“微子之命,王若曰猷,殷王元子,崇德象贤,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桥玄墓。在县北十里。《后汉书》云:“乔玄,宋国睢阳人。”《魏志》:“曹操少不理行,季世之人不奇也,唯梁国桥玄异焉。”墓前碑云:“汉故太尉桥公之碑。”云玄字公祖。皇朝干德三年,勅改为太尉乔公庙也。《卢门春秋传》:“桓公十四年,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杜预注云:“卢门,宋国城门也。”

楚丘县。北七十里,旧八乡,今六乡。古之戎州,即已氏之邑城也 。《九州岛记》云:“已氏,本戎君之姓,盖昆吾之后,别居戎狄。”中周衰,入居中国,故有此已氏之邑焉。汉为已氏县,属梁国。魏于已氏县置北谯郡,后齐郡废。隋复为已氏县,又置戴州,县隶焉;大业初,废戴州,县属睢阳郡。唐平窦建德,复置戴州,以县为楚丘;贞观十七年,废戴州,县因隶宋焉。景山。在县北三十八里,高四丈。《毛诗》云:“望楚与堂,景山与京。”空冈。在县北三十里,高一丈。盖《毛诗》云“景山与京”也。堂水。在县北四十五里,从单州成武县入界,南行五里合泡沟。《毛诗》云“望楚与堂”也。安阳城。在县北三十八里。《城冢记》云:“汉高祖与项羽相守,筑此城。”古楚丘城。在县北三十里。《毛诗》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左传?隠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杜预注云:“楚丘,魏地。在济阴成武县西南也。”伊尹坟。在县西北十四里。按《书》云:“沃丁既葬伊尹于亳都。”《城冢记》云:“济阴界梁国有二亳,南亳,谷熟城;北亳,在蒙城西北,属睢阳郡。”今验坟西十里有亳城,在东京考城县界。晋伏滔《北征记》云:“望亳蒙间,成汤伊尹。”箕子之冢,今为丘墟也。

柘城县。西南八十里,旧十乡,今七乡。即古宋襄氏邑,春秋时之株野之地。《毛诗?陈风》云:“株林,刺灵公也。”《史记》谓“陈涉攻柘、谯,皆下之。”即此地也。汉为柘县,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献帝封曹操为武平侯,兼食柘、长平、阳夏三县。晋县废。隋开皇十一年,复置,加城字。唐贞观元年,废入谷熟、宁陵二县。后以县人积年陈诉徭输路远,永淳元年十月,又置,隶宋焉。泓水。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春秋?僖公二十二年》:“宋人及楚人战于泓。”大棘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左氏传?宣公二年》:“宋华元及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杜预注云:“在陈留襄邑县南也。”鄢城。在县北二十九里,汉县名,属陈留。王莽曰顺通,郑伯克段之地。始基城。在县东南十里。《谯内记》:“谯西北百余里有始基城。”晋豫州刺史祖逖、督护卫策所筑,始基于此,因为名焉。仇留城。在县北五十里。按《谯内记》:“陈川自始基城败后,遣将仇留伐焉,以逼豫州。祖逖遣卫策进戍谷水北面高丘以御仇留,故号仇留城。”夏姬墓。在县东北二百步。

谷熟县。东南四十里,依旧六乡。古谷地也。殷谓之南亳,亦尝都之,即春秋之谷丘。汉于此置薄县,隶山阳郡;又改为谷阳县,以谷丘之南有谷水也。后汉废熟城,合为谷熟县,属梁国。魏文帝废。后魏置谷阳郡。隋开皇十六年,复置谷熟县,隶宋州。唐武德二年,置南谷州;四年,废谷州,以谷熟县还宋州。谷丘在县南二百步。《春秋?桓公十二年》:“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杜预注云:“宋地也。”谷水。在县西南二百步,源从谷丘下,南入浪荡渠。乌城。在县西南二十里。太康《地理志》:“梁国有乌县。”亳城。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春秋?庄公十二年》:“宋御说奔亳。”孟子云:“汤居亳,与葛伯为邻。”今宁陵县界有葛城,相去八十里。龙亢城。在县西南五十里。《春秋?隠公二年》:“莒人入向。”《注》云:“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也。”故高莘城。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地理志》云:“梁国谷熟县西南有高辛城。”《帝系谱》:“帝喾,年十五,佐颛顼有功,封为诸侯,邑于高辛。”即此城也。

下邑县。东一百二十里,旧九乡,今八乡。战国时下邑地,或以为陈之株邑。《诗?株林》刺灵公,“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史记?陈涉》:“初,狥蕲以东攻,铚、鄼、苦、谯、柘皆下之。”即此也。秦汉为下邑县。王莽改为下洽,其后因之。至唐,后为下邑。今砀山县,即古下邑城也。后魏明帝孝昌二年,置砀郡于下邑,城移下邑县于此,即古之城界也。南蓼堤路。在县南五里,从谷熟界入八十里,东入永城界。《耆老传》云:“梁孝王以大梁卑湿,徙都睢阳,故筑此蓼堤。”《旧图经》云:“自汴州杞县入,至宋州城东,分为三道,中蓼堤、北蓼堤是也。”牛戍驿。在县西北五十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废。本梁孝王牧牛处也。故谯城。在县城北三十一里。昔祖逖屯淮阴 ,进据太丘城,遂克谯城而居之,谓此也。

虞城县。东北五十里,旧八乡,今七乡。古虞国也。舜禅禹,封长子商均于有虞。《左氏传》谓:“少康奔虞,后即为少康之邑焉。”汉为虞县,莽改为陈定亭,后汉献帝于此置萧县,隶沛国。晋复为虞城县。北齐废。隋又置。唐武德四年,以隋末贼乱,建为虞州;五年,州废;依旧为县还宋;景福二年,以砀山县为辉州,虞城隶焉。辉州废,今隶宋。故纶城。在县西三十五里。左氏谓“少康逃于有虞,虞君妻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是也。黎丘。在县北二十里,高二丈。梁地黎丘有奇鬼,善斆人。黎丘之叟市醉夜归,鬼乃肖其子而扶之,困苦之醒,后谓其子,对曰:“非也。”明日复饮于市,醉而将归,其子复恐为所苦,乃亲迎之。叟误杀之。熟城。在县西四十里。阚骃《十三州志》云:“熟城,汉之县名。”平台。在县西南五十里。《春秋?襄公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宋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谏请俟农隙,公不许。”《史记》云:“梁孝王大治宫室,筑东苑,方三百余里,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灵台。在县西南四十里。《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辄奔宋,为灵台与大夫饮酒焉。”崆峒亭。在县南五里。《春秋?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游于空泽,卒于连中。”杜预云:“梁国虞县东南有地,名崆峒。”孟渚台。在县西北十里。《尔雅》云:“宋有孟渚。”郭璞曰:“薮泽名。”《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梦河神曰:‘余赐汝孟渚之麋。’”杜预云:“水草之交曰麋也。”今俗呼为湄台,盖陂中有台也。

宁陵县。西五十五里,旧八乡,今五乡。本宁城。古葛伯国于此。《帝王纪》曰:“汤居亳,葛伯为邻也。”六国时,属魏,安厘王封其弟无忌为信陵君,而邑于宁。魏咎尝封为宁陵君,亦此邑之地。高帝改为宁陵,封吕臣。和帝以宁陵属梁。今县北十五里有葛城,乃古葛伯所都城也。晋隶谯,又隶陈留。北齐以还宋。 沙隋城。在县西北七里。《左氏传?成公十六年》:“公会晋、齐、卫、宋、邾人于沙隋。”杜预注云:“宋地梁国宁陵县北有沙隋亭。”汋陵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左传?成公十六年》:“郑子罕伐宋,宋将鉏乐惧,败诸汋陂,退合于夫渠,不儆,郑人覆之,败诸汋陵。”杜预注:“汋陂、夫渠、汋陵,皆宋地。”已吾城。在县西南三十里。《陈留风俗传》:“汉和帝永元二年,分已氏县之种于乡置已吾县 ,属陈留郡。”《魏书》:“曹公初起兵于已吾。”后魏《地形志》云:“已吾县属马头。”东期城。在县南三十里。西期城。在县北二十五里。贾子曰:“梁、楚边亭皆种瓜。梁数灌而美,楚稀灌而恶。楚乃夜灭梁瓜,梁边令乃窃灌楚瓜,瓜亦美。楚人怪而问之,及见,自谢以重币,而交于梁国。”故曰:期城今俗犹呼为瓜城也。甘露岭。在县北五里。隋开皇十三年,驾幸于岱,至此甘露降,因以名焉。故葛城。在县北十五里。古葛伯国以不祀为汤所灭。大棘故城。在县西北七十里。《左传》:“宋华元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又七国反,先击梁棘壁,即此城也。故柘城。在县南,郑伯克段于此也。始基故城。在县南九十里,晋豫州刺史祖逖督护卫策所筑。初,乞活魁遣陈川据陈留、浚仪,川遣将魏石于谷水南营;逖遣策等追战,大破之,因即立城留守。策曰:“吾从祖公北伐数年,功始基于此。”因以为名。仇留城。在县南六十五里。初,陈川自始基败,遣后将仇留伐鄢,以逼豫州;祖逖遣策进戍谷北高丘,以御仇留,故呼为仇留城。

亳州

亳州。谯郡,今理谯县。《禹贡》豫州之域。至周不改。春秋时,为东国之焦邑。六国时,属楚。在秦,为砀郡地。汉为谯县,属沛郡。后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太史令单扬以为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十五年亦当复见,后如其言。及文帝即位,黄初元年,以先人旧都,又立为谯国,与长安、许昌、邺、洛阳号为五都。后魏置兖州,周武帝改为亳州。隋乱陷贼。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复为亳州,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酇五县;五年,置总管府,管谯、亳、宋、北荆、颍、沈六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亳州不改。天宝元年,改为谯郡。干元元年,复为亳州。开平二年,升为防御州。后唐为团练州。晋复为防御州。

元领县八,今七:

谯县。城父。蒙城。酇县。鹿邑。永城。真源。

一县割出:

临涣。入宿州。

州境:

东西二百六十七里。南北二百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四百八十六里。西至西京八百九十里。西至长安一千七百四十里。东至徐州五百里。正南微东至颍州径路二百六十里。西至陈州二百。西南至陈州二百九十二里。西北至泗州三百四十里。东北至徐州同上。

户:

唐开元户:七万七百三十二。皇朝户:主三万八百一十三,客二万六千二百九十七。

风俗:

与宋州同。

人物:

老子。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许褚。谯人,长八尺余,腰大十围,一手逆曵牛尾,太祖封万岁亭侯。曹羲。沛国谯人,爽弟,父兄贵盛而独谦,撝书三篇,以讽爽。嵇康。谯国人。夏侯湛。谯国人,少与潘岳齐名。桓温。谯国人。戴逵。谯国人。总角时,以鸡卵溲白屑作郑玄碑。武陵王晞闻其能琴,使人召之。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能为王门伶人。”唐朱敬则。亳州永城人,相则天。家代以孝义闻,门标六阀。奚陟。亳州人,不肯受翰林院学士。

土产:

丝。绵绫。绢。贡。

谯县。旧二十二乡,今十乡。汉县,属沛郡。莽曰廷城亭。后魏无谯县,有小黄县。隋开皇十年,废郡,县属亳。大业二年,改小黄为谯县。涡水:在县西三十八里,从眞源县东来。《魏文帝集》:“建安十九年,上至谯,予兄弟从上游观,经东园遵涡水,相佯高树之下,乃驻马,书鞭为临涡城。”谯郡城。古之谯国城也,后改为谯。魏武帝之乡里。《魏志》:“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太史令单扬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当复见。’内黄殷登黙记之 。至延康元年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扬之言,其兹验乎?’”《魏书》:“文帝生于谯,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魏文帝祠。在县东五里。初,魏武以议郎告病归乡里,筑室于此读书,秋冬弋猎以自娯。文帝以汉中平四年生于此宅。故梅城。在县南四十里。古梅伯国也。麦丘城。桓谭《新论》:“齐桓公行见麦丘人,问其年几何。答曰:‘八十三矣。’公曰:‘以子寿祝寡人乎?’答曰:‘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以人为宝。’”即此邑人也。大清宫。玄元旧宅,今有桧树、鹿迹存焉。夏侯湛墓。在县东北四里,晋为散骑常侍。独母冢。在县西三里。《古老传》云:“有惸独之母薛氏,无子,生自为坟,卒安葬焉。”昔楚平王筑谯城,而母赈其夫役,后各益土而大其坟。大飨碑。在魏文帝庙前。昔文帝延康元年幸谯,父老立碑于故宅。题云:“大飨之碑。”锺繇篆额,曹子建文,梁鹄书,时人称为三絶。岳牧《上考词石表》。唐开元二十六年,赵冬曦所建。其岁降十道采访使精择天下,岳牧政之,尤者二十二人。客有京来者,持圣札凡一十九字,词曰:‘文学资身、温良植操、勤于政理、恩被黎元,考中上。’”盖锡冬曦词也。乃勒之表端,昭示来叶。同勅三十一人,皆镌其次。

城父县。东西九十九里,八乡。春秋时,陈国之夷邑,亦曰城父。《左传》:“楚伐陈,取焦夷、陈邑也。”《左传?昭公九年》:“楚公子弃疾归许于夷,实城父也。”杜注:“此时改城父为夷。”汉为县,属沛郡。隋末,隶亳。唐末,避梁王讳,改为焦夷。后唐同光元年,复旧名。肥水。在县西。《水经注》:“肥水源出桑山县西北泽薮,东南流,左右翼佩数源,异出同归,盖涓脉所注耳。”有鲍溪水亦此。干溪水。在县南五里。《新序》云:“楚王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又左氏谓:“楚灵王败于干溪。”即此地名。扶阳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汉为县,属沛郡。宣帝封韦贤于此,谥曰节侯,又曰恩泽侯。表在萧,案邑,名扶阳。《地理志》云:“扶阳县属沛郡。”父水。在县东西四里,受漳水南流,经县入蒙。按《水经》云:“汝水支分东注。”药城。在县南七十二里。梁、陈之际以为县。唐高祖武德三年,药城县隶文州,四年州废,改为文城县,属亳州。伍奢冢。在县西南一里。《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平王处太子建于城父,伍奢傅之,后无罪而死,招魂以葬。”今有庙存。高陂。在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芰之利。

蒙城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旧六乡。本汉山桑县也,属沛郡。后汉改属汝南郡。魏属谯郡。后魏孝文帝于此置涡州,理山桑城。其地后入于梁,梁于此置西徐州。后复入魏,改为谯州,改谯县为涡阳县。隋初改涡阳为淝水县。唐武德四年,重立山桑县,属谯州。贞观十七年,废谯州,割属亳州。天宝元年,改为蒙城县,城北临涡水。后魏涡州城也。垂惠聚。汉为聚邑,废城在今县西北二十八里。北狼山、南狼山。在县北二十八里,山相对,故曰南、北。山桑县城。在县北三十七里。《舆地志》云:“山桑,汉旧县,属沛。”光武封王常为山桑侯,今城内有亭基陵阜。高峻《十三州记》曰:“山生于邑,其亭有桑,因为县名。”宋将檀道济为征西将军居此,因号曰檀公城。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筑之。至东魏武定六年置郡。齐天保七年废郡为蒙城。唐武德五年又置为郡,开元中废。

酇县。东北七十里,旧十六乡,今七乡。汉县,属沛郡。《古今地名》:“即酇亭是也。”《舆地志》云:“魏以酇县属谯郡。”汉封萧何为酇侯。《茂陵书》:“何封国在南阳。”姚察云:“两县同作酇字,南阳酇音赞,此沛酇音嵯。”班固《泗水亭高祖碑》云:“文昌四友,汉有萧何,序功第一,受封于酇。以韵而言,则非南阳酇也。”唐开元二年六月移于大梁南垣阳驿以置之。谯东:《魏略》云:“太祖于谯东十五里泽中筑起精舍,读书射猎,闭絶宾客,即谓之谯东。”建平故城。汉为废县,在今县西北,俗名马头城是也。太丘城。在县东北七十里。《地理志》云“敬丘”,后汉明帝更名太丘,陈实为长,是此城也。龙亢城。在县西南十五里。《春秋》杜预注:“谯国有龙亢县。”此城是也。棘城。在县东北十八里。《春秋?昭公四年》:“冬,吴伐楚,入棘栎麻。”杜预注云:“谯国酇县东北有棘亭。”即此亭是也。

鹿邑县。西一百一十七里,旧二十二乡,今七乡。汉郸县之地,属沛郡。后汉于今县东北一十五里置武平县。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亳州;十八年改为鹿邑县,取故鹿邑城焉。名城。在县西十三里,春秋时鸣鹿地也。瀖水。一名曲水,源从陈州宛丘县东北固一作涸。河出,至县界,入真源县。按《沟洫志》:“汉武帝元年,河水泛溢,上使汲黯疏决数十道瀖水。”即陈郡内旧引水渎也。鸣鹿台。在县城内。《春秋?成公十六年》:“晋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即此台也。武平故城。在县东十八里。建安元年汉献帝以曹公为大将军,封武侯,以此城为封邑。

永城县。东北一百四十一里,十一乡。春秋芒县之地。后汉临睢县之境。晋为郸县之地。隋大业六年,于马甫城东北三里置永城,县属谯郡。唐武德五年,移县于马甫城。贞观十七年,罢谯州,以县隶亳州。砀山。在县北五十里,北去芒山八里。《地理志》:“砀山出文石。”汉高祖隠芒砀山泽间。应劭云:“芒砀今在临睢。”即永城县是也。砀属梁国,今砀山县是二县之界,有山泽之固,可以隠也。芒县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北。太丘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北。陈仲弓为太丘长,卽此城也。永城故城。在县东北三里。随大业六年置永城县于此,十二年为贼房宪伯所破,因废;后移于马甫城置,卽今县。砀山故城。在县北五十三里。《水经》云:“砀陂水,东经砀山县故城北。”即此城也。费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南临涣水。按《郡国志》云:“曹腾封酂费亭侯。”卽此城是也。《魏书》:“腾卽操祖也。”梁孝王墓。在县南五十里,高四丈,周回一里,砀山南岭上。按郭缘生述《经记》云:“梁孝王葬于砀山,凿山作岛,穿石为藏,行一里到藏内。”《曹操别传》云:“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万斤。”

真源县。西南九十五里,旧十八乡,今八乡。即楚之苦县地。《史记》谓:“老子,苦县人也。”汉为县,属淮阳国。晋咸康三年,更名谷阳,盖谷水之阳,因以为名。隋初改为仙源,以老子所生之地为名。唐麟德三年,高宗幸濑乡,改谷源为真源县,以隶亳焉。老子祠。崔元山《濑乡记》:“老子祠,平生时教化学堂故基也。”汉桓帝命边韶为文,云:“老子伏羲时为郁华子,祝融时为广成子,黄帝时为大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録回子,尧时为务成子,皆有像。”李母祠。《濑乡记》:“李母祠在老子祠北三里,祠门内右有圣母碑,东院内有九井。”《述征记》:“庙内九井,或云汲一井而八井动。”《舆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老子者,道君也。三皇之始,乘白鹿下托于李母,练体易形,复命胞中七十二年,生于楚国。李母,星名也,在斗魁中。老子,星精也,为人黄色美目,面有寿征,黄额广耳,大目疎齿,方口厚唇,额有参子,达理日角月角,鼻有双柱,耳有三漏,足蹈三五,手把十文。十二圣师各有三法,凡三十六法。唐干封元年册李母为先天太后,因改祠为洞霄宫。大清宫。玄元旧宅,今有桧树、鹿迹存焉,宫前有阙,各高一丈七尺,魏黄初三年文帝所立。其阙有铭,是锺繇书,皆破缺,惟四字存焉。李母坟。在县东十三里。《水经注》云:“老子宫前有李母坟,东有碑,汉桓帝永兴元年谯县令长沙王阜所建。枯松。桓裴之《述征记》云:“老子宫前有双松,左阶之松久枯。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忽从根上生一枝,耸干一丈三尺,枝叶青翠。唐武德二年更生一丛,直上五尺,横枝两层,枝叶相覆,异于常树。”濑水。在县东南十二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南五里各水分流,入灵溪池,东入涡水。相县。在濑水东是也。灵溪池。在玄元宫北。宁平城。在县西北五十五里。按《汉书?地理志》:“宁陵县属淮阳。”晋东海王越自阳城率甲士四万东屯于项。永嘉五年薨,秘不发丧。石勒进兵追之,及宁平城,焚越尸于此。数万众敛手受害,尸积如山。王夷甫亦遇害。

太平寰宇记卷十三

河南道十三

郓州。曹州。广济军。郓州。

郓州。东平郡,今理须城县。《禹贡》兖州之域,星分奎、娄。春秋属宋地,即鲁附庸。须句国,太皥之后,风姓。《左氏传》曰:“公伐邾,取须句。”战国时属魏。秦兼天下,属砀郡,又为薛郡地。汉为东平国。又《地理志》曰:“东平,故梁国。”景帝中元六年 ,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晋宋及后魏为东平郡。周大象二年于此置鲁州,寻废。隋开皇十六年,分兖州、万安置郓州,大业三年罢州为东平郡,理古须句城。唐武德五年平徐圆朗,于郓城置郓州,领郓城、须昌、宿城、巨野、乘丘五县,又以废寿州之寿张来属;其年,置总管府,管郓、濮、兖、戴、曹五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罢都督,仍以巨野属载州,又废宿城、乘丘二县;八年,郓以城下湿移治须昌。景龙元年,又置宿城。天寳元年,改为东平郡。干元元年,复为郓州。贞元三年,升为都督府。皇朝为天平军节度。

元领县十,今七:

须城。寿张。中都。平阴。东阿。卢县。阳谷。

二县割出:

巨野。入济州。郓城。入济州。

一县废:

东平。并入须城。

州境:

东西一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六百里。西至西京一千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八百里。东至兖州二百里。南至曹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博州一百七十里。东南至兖州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东北至济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渡河,取朝城县路至魏州二百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三万三千三百八十七。皇朝户:主一万五千一百八,客二万七千七百二十四。

风俗:

地连邹、鲁,境分青、齐,硕学通儒,无絶今古,家尚质直,人多魁岸,不规商贾,肆力农桑,此亦风土之使然也。

姓氏:

东平郡四姓:万、吕、毕、康。

人物:

刘祯。字公干,东平人。马隆。平陆人,为武威太守,以磁石夹道,贼负铁不得过,以为神也。

土产:

阿胶。蛇床子。绵。官蛇。

须城县。旧四乡,今八乡。汉旧县,属东郡,故须句国。按前须昌县在今县东南三十里,须昌故城是也。隋改须昌为宿城县,更立须昌县于今理,属郓州。后唐改为须城县,避国讳也。梁山在县界。州理故须句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注》:“须句虽别国,有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如颛臾之比。”无盐故城。在县东三十六里,汉旧县,古宿国也。《列女传》:“无盐有丑女,名宿瘤。齐宣王善之,立为夫人。”即此县女也。清水石桥。在县西三里。隋仁寿元年造,石作幸巧,与赵州石桥相埒,长四百五十尺。郈乡亭。《左传》:“季子鬬鸡之所。”杜注:“郈,鲁地,东平无盐县东南有郈香亭。”桓公沟。晋永和中,将军毛穆之所凿。义熈十三年,王师济河,朱超石重开凿。《水经注》云:“桓温率众北入,掘通济渠。”今谓之桓河是也。刘公桥。在县东二十七里,宋武北伐至此造,故号之。柳舒故城。《左传》:“晋伐郑,齐陈子救之,及留舒去谷七里,谷人不知。”东平宪王陵,光武子苍也。明帝幸东平 ,感念苍,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存,其人亡。”伏生城。伏生所居,传《尚书》于太常掌故晁错,因号之。吕母垞。后汉东海吕母合众于此。东阿故城。汉东平国故城,在今县东。按《魏志》,程昱谓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殆天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田单之功可立。”谓此也。阿井。东阿有大井,巨若轮,深七八丈。每岁取水煮胶入贡,《本草》重之。烽仓故城。宋武立烽堠于此,今有小城尚存。景子殿。东平宪王所起,有二殿,东西相向。东平思王墓。汉东平思王,宣帝之子;在国,思还京师;后葬其冢,松柏皆西靡。羊牧黄。初平叱石成羊之所,今石犹存。废东平县。汉县故城,在今郓州东南三十二里。隋于故城置宿城县,仍置须昌县于今所。唐贞观八年,州自郓城移于须昌县,后废宿城县。景云三年,以郡邑颇大,人物繁极;复分须昌置宿城县。贞元四年,改宿城为东平县,移就郭下。太和四年,改为天平县;六年七月,废天平县入须昌县。

寿张县。西南四十五里,依旧四乡。汉为寿良县,属东郡。故城在今县界。应劭曰:“光武叔父名良,故改为寿张县,属东平国。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济州;十六年,割属郓城。唐武德四年,属寿州;五年,废寿州,属郓州。寿州故城。在东南十五里。隋末,百姓筑为堡。唐武德四年于此置寿州。梁山。在县南三十五里。《汉书》云:“梁孝王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寻病而薨。谷城山,在邑界。焦氏山。山北有汉司校尉鲁峻冢,前有石祠堂,中四壁皆青石隠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形象遍皆刻石记之。有磬石数枚,后为宰牧所取;鲁氏置诉,后坐免官。范城。《左氏传》曰:“范宣子对鲁大夫穆叔曰:‘昔句匄之祖,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今城卽匄食邑于范,汉为县。左氏注云“范县西北有秦亭,卽庾子山云‘人有秦亭之哭’”是也。

中都县。东六十五里,依旧四乡。古中都之地。汉为东平陆,县属东平国,亦古之厥国。地今邑界有厥亭存。又按《史记》“鲁败齐于平陆”即此地。后汉并为须昌县地,据邑界有殷密古城,即古之中都国城也。自汉至隋或为平陆县,属兖州。唐天宝元年三月,改为中都县所隶不改。贞元十四年割入郓州。后自郓复隶兖州,寻又复归郓焉。古阚城。《皇览冢墓记》云:“郓州寿张县阚城中有蚩尤冢,支体异葬也。”故此亦有冢焉,常以十月有气如匹绛,自上属下,号曰蚩尤旗。今属济宁巨野。汶水。北去县二十四里。桓水。在县西八十里。晋桓温进军北次金乡,令凿巨野三百里,通舟连。自清水入河,以温所凿,故曰桓水,俗呼为桓河。

平阴县。东九十里,旧十三乡,今三乡。本肥城县,属泰山郡,古肥子国。隋开皇十四年,于今县西北二十八里置榆山县;大业二年,移于今理,改名平阴县,属济州,取界内平阴县城以为名。天宝十三载,废县,割隶郓州;太和六年七月废,以地并入东阿、卢二县。至开成二年七月,王源中奏:“境内阔远,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近二百,无县邑以理居人、制御寇盗,请复平阴县。”从之。黄河:去县十里。陶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史记》曰:“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号鸱夷子。皮间行止于陶,因号陶朱公焉。巫山。一名孝堂山。《左传》曰:“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山。山上有石室,俗传云郭巨葬母之所,因名孝堂山。平阴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沈玉济河,会于鲁济,寻湨梁之盟,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今有故城在今县东南。长城。古城长首起县北。《竹书记年》云:“梁惠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又《太山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往往有璧门、邸阁四五处犹在。《史记?苏代说燕王》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固”是也。鞍城。左氏谓“齐战于鞍城”在县东。故肥城。汉县,后省废。城在今县东南。左丘明墓。在县东南五十五里。

东阿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十五乡,今四乡。春秋时为齐之阿地也。汉为东阿县,今呼为祝阿县焉。魏武帝始封于此。晋属济北国。隋开皇中属济州。唐天宝十三年,济州废,县属郓州。《郡国志》:“其地出缯缣,故秦王服阿缟。”即此地也。鱼山。一名吾山。《汉书?沟洫志》:“武帝临河决,作《瓠子歌》曰:‘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怫郁兮道冬日。’”吾山即鱼山。《述征记》:“济北郡史延超,魏嘉平中,有神女成公智琼降之。超同室疑其有奸,以告监国。诘问超,具言之,智琼乃絶。后五年,超使将至洛西,到济北鱼山下陨上,遥望曲道头有车马似智琼,前到果是。同乘至洛,克复旧好。”太康中仍存。魏陈思王曹植尝登此山,有终焉之志,遂葬其西,亦其所封国也,周围十二里。谷城山。一名黄石。《汉书》:“黄石公出一编书授张良,曰:‘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三年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浮山故老相传》云:“尧时大水,此山浮于水上。时有人缆船于岩石间,今犹有断铁锁存焉。”故谷城。在今县东,汉于此立县,后废,故城存焉。按《郡国志》云:“谷城,管仲私邑。其城内有夫子五冢存焉。”管仲井。《西征志》:“谷城南山有管仲井焉。”周首亭。《郡国志》云:“周首亭,即埋长狄荣如首于此。”即此地也。东阿故城。在县西二十里汉东阿县城,晋太康后省。《魏志》程昱谓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殆天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即此也。阳谷亭。在县东南四十二里。《左传》:“齐桓公会诸侯于阳谷县。”即此也。阿胶井。《水经注》:“大井在东阿,深七八丈,每岁取井水煮胶入贡,本草所谓阿胶也。”项羽墓。在县东二十七里。初。封鲁公。羽死,鲁犹为楚守。汉王示以羽首,鲁方降。乃以公礼葬羽于此。陈思王墓。在鱼山。

卢县。西北二十里,依旧六乡。汉旧县,属济北国。宋属济北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济州;大业三年,复为济北郡。唐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复为济州理。碻磝城。本秦东郡之茌平县地,其西临黄河,晋末为河水所毁。移河北博州界,事具博州。宋元嘉二十七年宁朔将军王玄谟前锋入于河,平碻磝,立戍守之;都督刘义恭以沙城不堪守,召玄谟毁城而迁。后又城之。后魏略得河南,八年,于此置济州。至唐天宝十三年,州为河所陷,废。碻磝津。在县北一里。后魏于此置关,名济州关。隋末废。刘公桥。架济水,在县南二十七里。宋高祖伐燕过此造桥,故呼为刘公桥。隋末废。贞观元年重造,长十二丈,阔一丈二尺。卢医。《史记》云:“扁鹊生卢。”故曰卢医。又卢水经是邑,县因是名也。临邑故城。在县东,即今谓之马防城是也。长城,经是邑。

阳谷县。西七十里,旧十五乡,今六乡。本汉须昌县地。按汉须昌在郓,今县界亦有须昌故城。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阳谷县,属济州,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唐天宝十三年,济州为河水陷没,以县属郓州。皇朝开宝六年,又河水冲破县城。至太平兴国四年,移于上巡镇,即今县理也。黄河。在县北十二里。故伏城。在县东南三里,盖伏生所居,因号之。

曹州

曹州。济阴郡,今理济阴县。《禹贡》豫州之域,星分氐、宿二度。《禹贡》曰:“荆、河惟豫州,导菏泽,被孟猪。”菏泽。在州东北九十里济阴县界,于周又为曹国之地。后属于宋。《左传》:“哀公八年,宋景公灭曹。”按曹国在州东北三十七里济阴县界,故定陶城是也。七国时,属齐。宋为齐、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齐得其济阴、东平。汉为济阴之地,在济水之南,故以为名。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哀帝更为济阴郡,属兖州。按此前济阴理在州东北四十七里定陶故城,宋移理城阳。按城阳,今濮州雷泽理是也。后魏于定陶城置西兖州,后又徙理在城,即今州理是也。仍移济阴郡理此郡,与州同理。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兖州为曹州,取曹国为名也。隋大业三年,改为济阴郡。唐武德四年,平孟海公,复为曹州,领济阴、定陶、冤句、离狐、乘氏,并置蒙泽、晋阳等七县;其年,省晋阳;五年,以废梁州之考城来属。贞观元年,省定陶、蒙泽二县入济阴郡。干封二年,以废戴州之成武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济阴郡。干元元年,复为曹州。晋天福十二年,降为刺史州。周广顺二年,复升彰信军。皇朝因之。

元领县六,今四:

济阴。冤句。乘氏。南华。

二县割出:

考城。入开封府。 成武。入单州。

州境:

东西二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二百二十里。西至西京六百六十五里。西至长安一千五百二十五里。东至单州一百八十里,至广济军三十五里。南至宋州一百八十里。北至濮州一百八十里。东至宋州楚丘县八十里。西南至开封府考城县八十里。东北至济州巨野县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澶州卫南县一百八十二里。

户:

唐开元户:万四千三百。皇朝户:主一万九千三十六,客七千五百九十八。

风俗:

同宋州。

姓氏:

济阴郡五姓:蔡、丁、江、曹、易。

人物:

冉雍。曹州人。卞壶。曹州人,拜御史中丞。郄诜。济阴人。唐英公李绩。离狐人。

土产:

绢。贡。葶苈子。蛇床子。贡。犬。

济阴县。旧十五乡,今六乡。本汉定陶县之地,属济阴郡。自汉至周皆为定陶县之地。按定陶县在今县东北四十七里定陶故城是也。隋开皇六年,于此置济阴县,属曹州。曹南山。在县东二十里。《诗》所谓“荟兮蔚兮,南山朝隮”是此也。左冈。在县东北五里,冈阜连属,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以名焉。菏水。《水经》云:“菏水俗谓之五丈沟,亦名南济水,西自考城县界来,东经陶丘。”《尚书》所谓“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泛水。在县南,上承菏水。昔汉高祖既定天下,即帝位于定陶泛水之阳。张宴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泛爱弘大而润下也。”按今泛水东经县南,亦有高祖即位坛。据《叔孙通传》云:“高祖为皇帝,通于定陶就其仪。”即在济阴是也。菏泽。在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北。《禹贡》曰:“导菏泽,被孟猪。”注曰:“菏泽在胡陵,孟猪在菏东北,水流溢覆被之也。”州理中城,盖古之陶丘也,一名左城。《帝王世记》:“舜陶于河滨,即〈禹贡〉之陶丘。”今济阴定陶之西有陶丘是也。《尔雅》曰:“再成为陶丘。”成犹重也。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汉祖坛。在县东北二十里。汉高祖五年即位于定陶泛水之阳,故立坛。张晏谓:“泛,爱之泛也。”济堤。即济水之故堤也。《国都城记》曰:“自复通汴渠已来,旧济遂絶,今济阴定陶城南唯有济堤及枯河而已,皆无水。”三鬷亭。古国也,在县东北四十九里。《尚书》云:“汤伐桀,战于鸣条之野,夏师败绩,遂伐三鬷,俘厥宝玉。”《注》云:“三鬷,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慎子墓。在县西南四里。慎子,慎到也,著书四十四篇。穰侯城。在县西北十七里,秦宣太后弟也封于穰,益封于陶,故葬于此。董昭墓。在县东二十里。昭,定陶人,为魏河南尹。尧沟:《九州岛记》云:“陶即尧国,昔帝尧于此所开沟也,因名之。”龙池。《九州岛要记》云:“春秋飂叔氏有裔子董父,好龙。舜遣养二龙于陶丘,是为豢龙氏。”今池在焉。贯城。即古贯国也,今名蒙泽城。《礼记?明堂位》曰:“崇鼎、贯鼎,天子之器。”亦左氏谓“齐、宋盟于贯”是也。伯乐冢。秦人,善相马者,葬于此。莘仲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之莘国也。《夏本纪》曰:“昔鲧纳有莘氏女,生禹。”《帝王纪》:“伊尹居莘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即此城。

冤句县。西四十七里,旧十乡,今八乡。本汉旧县也。汉初属梁国,景帝时属济阴郡。后汉及晋同宋无冤句县。后魏复置,属郡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曹州。煮枣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史记》魏王谓张仪曰:“煮枣将叛,齐兵又进,为之奈何?”《汉书》:“樊哙攻煮枣,屠之。”济阳故城。在县五十里,汉济阳县地也。《五行志》:“宣帝七年,济阳地裂五丈。”又曰:“征昌邑王贺自定陶至济阳,求长鸣鸡、笻竹杖”即此处。《东观汉记》云:“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光照一室。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因名秀。”光武皇考为济阳令时生光武。袁绍故城。在县北十里,袁绍所筑,故名。大祢沟。一名冤水。《诗》曰:“出宿于济,饮饯于祢。”即此也。国客祠。在县西南五十三里。故老曰:“国客,济人也。庭种香草,有神蛾大茧之,异而立祠。”宁武子墓。在县东十五里。漆园城。在县北五十里。庄周为吏之所,旧置监,今漆园城北有庄周钓台。

乘氏县。北五十四里,旧八乡,今六乡。本汉旧县也,属济阳郡。后汉及晋不改。按前乘氏县在今巨野县西南五十七里乘氏故城是也。宋废。后魏太和十二年于今县置乘氏县,取汉乘氏县为名也。隋开皇三年,罢济阴郡,属曹州;大业末年废。唐武德四年重置,属曹州。大响故城。在县西北三里。故老云:“古之鄸城也。”后改名大响城。重丘故城。一名廪丘,在县东北三十一里。《左传?襄公十七年》曰:“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瓶,重丘人因诟之。”即此也。句阳故城。在县北三十五里。《地理志》云:“句阳,句渎之丘也。”《春秋》:“隠公八年,宋公、卫侯遇于垂。”后汉《郡国志》云:“句阳有垂亭。”故桂城。《史记》:“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 ;与魏战于桂陵,大破魏师。”葭密城。《竹书纪年》:“幽公十三年,鲁季孙会晋文公于楚丘,取葭密,遂城之。”汉以为县。闵损墓。在城内。损,字子骞,鲁人也。

南华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原七乡。本汉离狐县也,属东郡。莽曰瑞狐。《旧传》:“初,置县在濮水南,常为神狐所穿穴,遂移濮水北,故曰离狐。”后汉属济阴郡也。晋宋不改。按此前离狐在今县西北三十三里,离狐故城是也。后魏时移于今理,高齐及周属郡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属曹州。唐天宝元年改曰南华。濮水西自滑州韦城县界入,在县南五里又东入乘氏县界。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武伐纣,师延自投濮水而死。谓此水也。

广济军

广济军。理定陶县。按《杂说》:“定陶即帝尧之所都也。”宋《永初山川记》:“尧先居唐,后居陶,故曰陶唐氏。”《十道志》云:“尧冢在曹州界。”又《杂说》:“范蠡相越,平吴,变姓名为朱公,居于陶,号陶朱公”即此。汉为定陶县,属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国,封皇子嚣为王,以处其地。晋为济阴郡。后魏置沛郡,后改为西兖州。后周改西兖州为曹州,定陶县属不改。隋大业十三年,大乱,为贼帅孟海公所陷,遂废。唐武德四年,割属戴州;其年,又隶曹州。贞观元年,省。唐三百年只为镇戍,至周广顺中,于定陶建廪庾,榷差鹾之利。皇朝干德元年,东疏菏水,漕转兵食于镇,置发运务。开宝元年,寻改为转运司。太平兴国二年,转运使和岘奏请升定陶镇为广济军;至四年,转运使张去华又奏请分曹、单、濮、济四州之境民置定陶县。

领县一:

定陶。

军境:

东西三十七里。南北四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二百七十里。西至西京六百七十里。东至单州成武县六十五里。西至曹州济阴县二十五里。南至济阴县界二十四里。北至乘氏县五十二里。东南至成武县界三十六里。西南至乘氏县界三十二里。西南至济阴县界一十一里。东北至济州巨野县一百三十里。

户:

皇朝新割户:主五千四十八,客八百八。

风俗:

与曹州同。

人物: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为汉丞相。张驯。后汉人。子隽,定陶人,通《春秋》,与蔡邕共定六经,为丹阳太守,征拜尚书。

土产:

置军后,无所贡。

定陶县。五乡。汉县。贞观元年省。今军城是也。太平兴国五年,割曹、单、济、濮四州近军境人户置县,复古名也。定陶故城。今军城是也,西南一隅废。荆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旧经》云:“按《皇览冢墓记》:‘是战国时魏将龎涓与孙膑相持处。’”孟海城。在县东北三十里。隋贼帅孟海公陷曹州,筑此南、北二城。髣山庙。在县西北五里层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国葬地,连属十五里,髣髴似山,因名。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皆葬于此。汉高祖即位坛。在县南十里。曹南山。在县南二十里。独孤山。在县东北十九里。戚姬。定陶人。汉祖帝略地至定陶,获焉。孝子村。即孟昌宗,定陶人。母疾甚,割股以馈,母疾愈。本定陶古城,此号孝子村。汉定陶恭王废殿基。在县南一里古城内。三鬷亭。在县东北二十里。彭越台。在县东一里。

太平寰宇记卷十四

太平寰宇记卷十四

河南道十四

濮州、济州、单州、濮州

濮州,濮阳郡,今理鄄城县。《禹贡》兖州之域,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故曰帝丘,亦曰高丘。春秋时为卫地。春秋齐桓公会诸侯于鄄,注云:“鄄,卫地,今东郡鄄城也。”按:鄄城,即今理是也。战国时属齐,威王九年,赵伐我,取鄄,卫独有濮阳。秦灭濮阳,并天下,置三十六郡。今州即秦之东郡地,在汉为济阴郡之鄄城县。后汉献帝于此置兖州,晋分置濮阳郡,后改为濮阳国,封皇子允为王。后魏为濮阳郡。后周因之。隋开皇二年,以濮阳属东郡,以鄄城属郓州。十六年,于此置濮州。大业二年,废濮州,分入东郡、东平、济北三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复置濮州,领鄄城、廪城、雷泽、临濮、昆吾、濮阳、永定、安丘、长城九县。五年废安丘、长城二县,八年废昆吾、永定、廪城三县。贞观八年,割济州之范县来属。元宝元年,改为濮阳郡。干元元年复为濮州。

元领县五,今四:

鄄城、雷泽、临濮、范县。

一县割出:濮阳。入澶州。

州境:

东西二百二十五里,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三百一十二里,西南至西京七百九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六百五十五里,东至郓州一百八十里,南至曹州二百一十里,西至滑州二百一十五里,北隔黄河二十里,渡河至魏州一百六十里,东南至兖州三百六十九里,西北至相州三百三十三里,东至齐州二百四十八里。

户:

唐开元户,万七千七百八十三;皇朝户,主一万一千七百二十六,客四千二百八十三。

风俗:同郓州。

姓氏:

濮阳郡七姓:吴、徐、房、庆、黄、袁、扶。

人物:

蘧伯玉、史鳅、卜商、记然、隐海泽,与范蠡善。端木赐、汲黯、皆为濮阳人,前奏事,帝不冠不敢视。武帝尝曰:“甚矣,黯之也。古有社稷臣,黯近之矣。”吴质、鄄城人。吴隠之、濮阳鄄城人。为广州刺史,酌贪泉而饮。因为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懐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唐杜暹、濮阳人,为相,五世同居。王元感。濮州人。

土产:

绵、绢。贡。

鄄城县,旧八乡。本汉旧县,属济阴郡。汉献帝于此置兖州。魏又自此移兖州,理东郡之廪丘。晋时属濮阳国。宋无鄄城。后魏重置,属濮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改属郓州。十六年,于此置濮州,以县属焉。大业二年废濮州,县属东平郡。唐武德四年重置濮州,县又隶焉。

黄河:西自濮阳县界流入,北去县二十一里,又东流入范县界。州理城在故鄄城中。魏文帝以临淄侯植为鄄城侯。晋武帝以皇子允为濮阳王,皆理于此。《述征记》曰:“魏武征徐州,陈宫说东郡太守张邈迎吕布,于时县悉叛,荀彧等保阿、鄄、范三县而已。”尧城:在县东北五里。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新台:在县东北十七里,《诗》:“卫宣公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北去河四里。陈思王台,在县西二里。曹植为鄄城侯,因筑台于此。

临濮县,南六十里,旧五乡。本汉成阳县,地属济阴郡。按汉成阳县,今雷泽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分鄄城南界、雷泽西界置临濮县,属濮州。南临濮水,故以名焉。大业二年,废濮州县,亦废其地入雷泽、鄄城二县。唐武德四年,重置,属濮州。瓠子河,西北自濮阳界流入,北去县二十一里,又东流入雷泽县界。清丘,在县西三十五里,高五丈。《春秋》:“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杜预注云:“清丘,卫地,在今濮阳东南。”垂亭,《左传》:“宋公、卫侯,遇于垂。”

雷泽县,东南九十里,依旧五乡。本汉郕阳县也。古郕伯,姬姓之国。《史记》曰 :“周武王封弟季戴于郕。”今县北三十里郕都故城是也。汉以为县,属济阴郡。晋南迁之后,济阴县移理于此。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雷泽县,因县北雷夏泽以为名,属濮州。大业二年,省濮州,县属郓州。唐武德四年,重置濮州,县又属焉。历山,在县西北十六里。《史记》云:“舜耕山,耕者让畔。”郑玄云:“历山在河东。”应劭以为即雷泽之山。皇甫谧以为在济阳,与雷泽相次。三说不同,未详孰是。灉水、沮水:二源俱出县西北平地。《尚书》曰:“雷夏既泽,灉沮会同。”去县北十四里。雷夏泽在县北郭外,灉、沮二水会同此泽。《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山海经》云:“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史记》曰:“舜渔雷泽,渔者让泽。”郕都,故城在县北三十里,即郕伯初封之国也。《说苑》曰:“昔孔子游于太山,行于郕之野,见荣启期歌三乐。”即此城也。”姚城在县东十三里,《援神契》曰:“帝舜生于姚墟。”应劭曰:“姚墟与雷泽相近。”尧母庙:在县西南四里。《述征记》云:“郕阳城东南有尧母庆都之墓,上有祠庙,绕墓有池,池中有鱼,头间有印,谓之印颊鱼。”中山夫人庙,在县西五十步,夫人即尧之四妃也。尧陵:在县西三百里。自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记于碑。唐贞观十一年,有诏禁人刍牧,春秋奠酬。仲山甫墓:在县西北一里,墓前有祠堂石室,俨然若新。南、北濮水:《水经》云:“濮水又东,分为三渎。”昔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纣灭延,投此水。卫灵公将至晋,闻而写之。廪丘,《左氏传》云:“齐乌余以廪丘奔晋,是此地。”汉置县,今有故城存,在县北。重璧台,《穆天子传》云:“天子游于河、济,盛君献女,天子为造重璧台,以处之。”

范县,东北六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属东郡。春秋时,晋大夫士会之邑。后汉同晋属东平郡。宋及后魏同。高齐废。隋开皇六年,又置范县,属济州。至十六年,改属濮州。大业二年,废濮州。唐武德二年,于此置范州,领范一县。五年,废范州,以县属济州。贞观八年,改属濮州。

故顾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夏之顾国也。《诗》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注云:“三国党于桀,皆为汤所诛。”秦亭:《左氏传》曰:“鲁筑台于秦。”杜预注云“范县西北有秦亭”是也。闵子骞墓,在县东南二十里孟村,高一丈。左伯桃墓,在县东南五十里新安村,高一丈。

济州。

济州,济阳郡,今理鉅野县。《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齐,亦齐、卫二国之境。今郡理即碻磝城。按《地理志》云:“碻磝,古津也。”城名因字之。秦为东郡茌平县地。汉《地理志》云:“茌平属东郡,后亦属东郡及济北国。”宋元嘉七年,到彦之北伐,拔此城,后又失之,至二十七年,以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北,拔之,因以固守于此,又置碻磝戍,或为济北郡。后魏太武八年,于此立济州,又为济北郡,其外城,即后魏正光中刺史刁宣所筑。按《郡国志》云:“后汉、魏置济州于单于城中,即石勒所耕处,闻鼓角之声,此其地也。”至周建德七年,筑第二重城,又置肥城郡。隋初,置济州。炀帝初,复为济北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济州,或为济阳郡,皆此。天宝十三年废,郡以所隶五县,并归郓州。至大历中,复立济州。唐末又废入郓州。周高祖广顺二年九月平兖州,回至鉅野,因诏于此复置济州,仍割兖州之任城、金乡、郓州之中都等县隶之。其年十二月,又割郓州郓城县隶之,中都却入郓州。

今领县四:

鉅野、郓州割到。郓城、同。金乡、兖州割到。任城。

州境:东西一百五里,南北一百五十五里。四至八到:西至东京四百五十里,西南至西京八百七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七百二十里,东至兖州、邹县一百三十五里,西至濮州雷泽县八十五里,南至单州成武县一百一十里,北至郓州一百一十五里,东南至徐州丰县二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兖州一百三十五里,西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

户:唐开元户在郓州,长庆户三万八千五百一十;皇朝户,主一万四千一百九十一,客二千八百四十三;孤、老、女户六千二百一十七。风俗:

同郓州。

人物:

程昱、东阿人,少时梦上泰山捧日,本名立,太祖加上日字为昱。冉耕、郓人。龚遂、字少卿,金乡人,汉宣帝诏为渤海太守,颇轻其形短年老,遂请得便宜行事,到郡,罢捕吏。贼闻风而散,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郡大治。范式、字巨卿,金乡人,与汝阳张劭善。临别,谓劭曰:“二年后当过拜尊人。”乃订期。至期,劭白母,杀鸡、炊黍候之,果至。后梦劭呼曰:“巨卿,吾以某日葬子,能相及否?”式奔赴之,丧已发,柩不肯前,母曰:“元伯岂有望耶?”式素车白马号泣而来。因执绋引柩,乃前,式留止冢旁,封植周围,始去。何休、字劭公,任城人,研练六经,世儒罕有及者。太傅陈藩辟参政事。藩败,坐锢,乃作《公羊》,墨守不窥门者十七年。郑均、字仲虞,任城人,兄为吏受金,均性洁,酷谏,后感动,俱着廉名。肃宗时,累辟不就,上东巡,幸其舍,敕赐尚书,食禄终身,号白衣尚书。江淹、字文通,济阳人,六岁能属诗,及长,爱奇异。尝梦得五色笔,由是文藻日新。后梦有人称郭璞素笔,还,遂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天监中,为金紫光禄大夫,卒。仲长统、鉅野人,拜尚书郎,愤时事,着昌言论。孙期、济阳人,家贫,牧豕泽中养母。郡举方正,賷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莽不顾。郗鉴、金乡人,尝面折王敦不轨,举义兵讨苏峻,有社稷功,进太尉。魏苏、任城人,少育外家宁氏。方起宅,术者谓此宅当出贤甥。舒,盖宁氏甥也,尝赴钟毓辟,善射,发无不中,毓叹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如此射矣。”后拜司徒。郗愔。鉴子。

土产:

同郓州,尤出荻蒹。

鉅野县,旧四乡,今五乡。汉旧县属山阳郡。后魏属任城郡。隋于此置麟州,寻废,县属戴州。唐贞观十七年,戴州废,属郓州。周高祖于此置济州。

清凉洞在金乡山北,深十余丈,内凿石作有四小阁。古老云:秦始皇避暑宫也。金山:《西征记》:“金乡山,有穿石为冢。”获麟堆:《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注:“麟,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传》曰:“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鉅野泽,在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一名大野泽。《尔雅?十薮》:“鲁有大野,西狩获麟于此泽也。”蚩尤墓:在县东北九里,今山阳鉅野县有蚩尤肩髀冢,昔黄帝杀蚩尤于涿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焉。冢高三丈,四时民祭,多赤气直贯冲天,名曰蚩尤旗。

郓城县,北五十里,元四乡。《左传》:“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即其地。汉、魏皆为寿张县地。后周置高平郡,后并入廪丘县。隋开皇四年,改为万安县。十六年,于此置郓州。十八年,改万安为郓城县。贞观八年,移郓州于须昌县,此复改为郓城,县属不改。黎丘:在县西四十五里,黎侯寓于卫。故黎臣讽卫侯诗曰:“胡为乎泥中?”盖恶其卑湿也。”青陵台,《郡国志》云:“宋王纳韩凭之妻,使凭运土筑青陵台,至今台迹依然。单父城,宓子贱为宰之地。韩凭冢,《搜神记》:“宋大夫韩凭取妻美,宋康王夺之,凭怨王,自杀;妻阴腐其衣,与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又云:“凭与妻各葬相望,冢树自然交柯,有鸳鸯鸟栖其上,交颈悲鸣。”

任城县,东七十五里,旧七乡。古之任国,太皥之后,风姓也。汉县,属东平国。左氏谓:“任、宿、须、句,皆风姓也,实司太皥,与有济之祀故也。”《魏志》:“文帝封鄢陵侯,彰为任城王。”高齐天保七年,移高平郡于此,任城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高平郡,县属兖州。承匡山,在县东南七十里 ,云女娲生处,今山下有女娲庙。桓公沟,出县理西四十里萌山下。《宋武北征记》:“桓宣武以太和四年率众平赵、魏,时遣冠军将军毛彪生凿此沟,因号桓公沟,于今四十九年矣,沟已填塞。公遣朱超石更凿通之。”女娲陵,在县东南三十九里。魏王粲墓,在县南五十二里。亢父城,汉为县,废城在今县南五十里。邾娄城,在县南二十里。《春秋?哀公六年:“城邾瑕。”杜注:“任城亢父县北邾娄城也,邾娄,语讹。”

金乡县,东南八十五里,旧八乡,今七乡。本汉东缗县,属山阳郡,即古缗国城。《陈留风俗传》云:“东缗者,古阳武户牖乡。”汉丞相陈平即此乡人也。后汉于今兖州任城县西南七十五里置金乡县,盖因穿山得金,故名之,属山阳郡。唐武德四年,于此置金州。五年,为戴州。贞观中,废戴州,县属兖州。桓元子,河东晋桓温字符子,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冲、西中郎袁真,步骑五万,北伐慕容暐于邺,军次金乡。时亢旱,水道不通,乃凿鉅野三百余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暐将慕容垂、傅末波等率众八万拒温,战于林渚,温击破之,遂至枋头,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温焚烧舟,步退自东燕出仓垣,经陈留,凿井而饮,行七百余里,垂以八千骑追之,战于襄邑。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温行役既久,又疾疠死者十四五,百姓怨咨,温名实顿减。昌邑故城,汉为县。高齐天保七年省,废城在今县北四十二里,又按《郡国志》云:“城内有铁柱,大五围,出地五六尺,曾有人掘之及泉,未见其本。其城中城周十余里,外城周三十余里。汉景帝三年,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俱反。天子命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军,击吴、楚。亚夫至淮阳,问客邓都尉策安出?对曰:“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将军,深沟高垒,径使兵絶淮泗口,塞吴馈道。吴、梁相敝,乃以全制其极,破吴必矣。”条侯从之。吴、楚以正月起,三月皆败,即此城也。司马城:在邑界。《郡国志》云:“城内有铁碑,云汉浮阳侯司马耀所封邑。”

单州

单州,今理单父县。本宋州之单父县。《续汉书》云:“单父,侯国也,属济阳郡。”后魏置北济阴郡。隋开皇六年废郡,遂单父县,属戴州。唐贞观十七年,废戴州县,入宋州。朱梁开平初,于单父县置辉州。后唐同光二年,改辉州为单州。

元领县四:

单父、宋州割到。砀山、同。成武、曹州割到。鱼台、兖州割到。

州境:

东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三百五十里,西至西京七百七十里,西至长安一千六百八十里,东至徐州二百六十里,西至曹州一百三十里,南至亳州二百七十里,东南至宿州三百七十里,北至济州一百四十五里,东北至兖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宋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濮州二百五十里。

户:唐开元户,入宋州。皇朝管户,主一万九千四百四十三,客四千三百三十九。

风俗:同曹州。

土产:砀山县出枸杞、赋。紬、绢。

单父县,元十乡。古鲁邑,汉以为县,属山阳郡,即子贱为宰,身不下堂,弹琴而理。后汉以为侯国,属济阴郡。后魏置北济阴,理单父城。隋开皇六年,废郡,又置单父县,属济阴郡。十六年,于成武置戴州,县又属焉。大业二年,州废,县属曹州。唐武德五年,重置戴州,县又属焉。贞观十七年,废戴州,改属宋州。今隶单州。西防故城,在县北四十九里,汉为防,置兵戍于此,故城在今县北犹存。宓子贱庙,在县东南城外一里,唐大中九年置。汉平城,在县东四十里,高三丈。《汉书》:“吕后,单父人也,今平城南六十里,有吕后村。”琴台:在县北一里,高三丈,即子贱弹琴之所。子贱碑在县厅。巫马期碑,在县西一百步听讼台上。

砀山县,东南九十里,元十乡。汉砀县,属梁国。后汉不改。晋以其地并入下邑。宋复置砀县,属梁郡。后魏置[县]曰安阳 ,属砀郡。高齐文宣帝并废,以安阳县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改安阳为砀山 。大业二年,改属宋州。砀,文石也,以其山出文石,故以为县名。梁升为辉州,仍以为赤县,又并入单父,移理于此。后唐同光二年,复旧。

故麻城,汉为麻乡,今故城在县西北。香城:《水经注》云:“砀陂中[有]香城 ,在四水之中。赵人有琴高者,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余年后,在砀水中取龙子,乘赤鲤鱼出入也。”

成武县,西北五十里,旧十五乡,今七乡。汉旧县,属山阳郡。莽曰“成安”。《续汉志》曰:“成武,属济阴郡。隋属戴州,州废,属曹州。今隶单州。

梁丘山,《左传》:“齐侯、宋公遇于梁丘。”杜注:“宋地高平昌邑县,西南有梁丘。”南、北两郜国,《都城记》:“文王庶子所封。”《左传》:“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杜注:“成武东南有郜城,宋邑也。”汉置郜城县于此,以北有郜城,故以此为南郜,实郜城县也。唐乐朋龟墓,在县西二十里路南一百步。

鱼台县,东北九十里,旧五乡。汉方与县。《汉书》谓“高祖取胡陵、方与”是也,属山阳郡。晋属高平国。高齐天宝七年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唐宝应元年,改为鱼台县,以城北有鲁侯观鱼台,故以名县。元和四年八月,淄青李师道请移县,置于黄台市,从之。至十四年正月,权隶徐州,寻复隶兖州,今隶单州。

湖陵故城。秦、汉为县,今废,城在今县东南一里。湖陵,盖字偏傍误耳。菏水:即济水,一名五丈沟,西自金乡县界,流入去县十里,又东南流,合泗水。《水经》云:“济水又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也。”泗水:东北自任城县界流入,经县东,与菏水合,又东,流入徐州沛县界。观鱼台:在县北十三里,高一丈五尺,周回一里。《左传》云:“公将如棠观鱼,臧僖伯諌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公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注云:“今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

太平寰宇记卷十五

河南道十五

徐州、利国监

徐州

徐州,彭城郡,今理彭城县。古大彭氏国,地则青、兖之域,星分房、宿四度。按《周礼》之九州岛,青州得沂山及沂、泗、淮三水,兖州得大野,无复徐州矣。今州,即宋之分也。《左氏传》谓:“郑、楚取宋彭城,是为宋邑。”六国时属楚。秦并天下,以彭城属泗水郡。项羽自号为西楚霸王,建都于此。汉改泗水为沛郡,又分沛郡立楚国,复置徐州。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后汉及晋,为彭城国。宋元嘉中,王玄谟上表,以六郡人民三十万户获安于东南,实以此为重镇。后陷。后魏复置徐州,兼立东南道行台。又《舆地记》云:“郡城由来非攻所能拔。”言其险固也。按《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为要害之地。”隋凿御河已来,南控埇桥,以扼梁、泗,历古名镇,莫重于斯。后周立总管府,以大将王轨破陈军于吕梁桥,吴明彻悉虏其众。隋初,罢总管。大业三年,改为彭城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复置徐州总管府,管徐、邳、泗、鄫、沂、仁六州,徐州领彭城、萧、沛、丰、滕、符离、诸阳七县。贞观元年,废诸阳入符离。二年,省鄫、邳二州,仍以谯州来属。七年,以沂州入海州都督。八年,废仁州入谯州,其徐州都督管徐、泗、谯三州。十七年,罢都督府,以废谯州之蕲县来属。天宝元年,改徐州为彭城郡。干元元年,复为徐州,皇朝为武宁军节度。

元领县七,今五:

彭城、沛县、滕县、萧县、丰县。

二县割出:下邳、置淮阳军。宿迁入淮阳郡。

州境:

东西二百八十五里 ,南北二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七百里,西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西至长安二千八十里,东至海州三百六十一里,南至宿州一百四十里,西至宋州三百六十里,北至兖州三百里,东南至泗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亳州三百九十里,西北至单州三百七十里,东北至沂州三百五十里。

户:唐开元户,四万六千七百;皇朝管户,主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六,客一万七千五百八十。

风俗:

风俗好尚与邹鲁同,无林泽之饶,俗广义爱亲,趋礼乐,好敦行。《地理志》谓:“沛楚之言多楚音。”又云:“沛楚之朴直舒徐。”

姓氏:

彭城郡六姓:刘、袁、曹、到、徐、巢;沛郡三姓:朱、张、周;兰陵郡一姓:萧。

人物:萧何、丰人,相高祖,封酂侯。曹参、沛人,破秦佐汉,累封平阳侯。王陵、沛人,汉高微时兄事之,后以兵属高祖,封安国侯,力争吕后之立诸吕。季布、夏侯婴、叔孙通、周昌、樊哙、沛人,起自屠狗,后佐汉灭项,封舞阳侯。周勃、沛人,封绛侯。申屠嘉、梁人,拜丞相,封故安侯。刘韶、两龚、彭城亷里人,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世号为楚两龚。周亚夫、勃次子,封条侯。韦孟、彭城人,为楚元王傅。丁宽、梁人,读《易》善悟,作《易说》。刘向、本名更生,彭城人,校书天禄阁,太乙燃藜。刘平、彭城人,奉母避乱,匿泽中,出求食,遇贼,将烹之。平乞归养乃就烹,果如期往。贼义之,得免。后帝诏征,特赐办装钱一万,官侍中。姜宏、彭城人,与二弟共被卧起,以孝友闻,桓帝命工图其像,征之不起。张昭、彭城人。丁仪,字正礼,沛人。宋有朱龄石、到彦之。唐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刘知机。字子元,彭城人。着《史通》内外篇。

土产:

《禹贡》谓:“浮磬孤桐,蠙蛛暨鱼。”今蠙蛛已絶,浮磬时有,岁贡五色土各一斗。何首乌。

彭城县,旧十八乡,今六乡。古之大彭国地。楚懐王自旴眙徙都于此。后项羽徙懐王于郴,自都之。汉为县,属楚国,寻立徐州焉,有铁官。今为彭城县。按《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寿及七百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

百里嵩祠:后汉百里嵩字景公,为徐州刺史,境内旱,嵩行部,甘雨随车,惟东海两县僻在山间,嵩不到,无雨,父老请嵩入界,即雨。至今有祠存焉。九里山:《玄中记》云:“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潜通琅邪,又通王屋,俗呼为黄池穴。”《郡国志》云:“曾参井。”泗水,在县东十步。周显王四十三年,九鼎沦没于泗水。秦始皇时,鼎气浮于泗,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获,谓之鼎伏。吕梁,在县东南五十七里。《左传》:“楚子辛侵宋吕、留。”杜注:“彭城,吕县也。”汉为吕县,宋武北征,改为寿张。又《十道志》云:“泗水、吕县积石为梁。”《庄子》云:“吕梁悬水三十仞,鱼鳖所不能过。”今则不然。又《陈书》曰:“将军吴明彻,以舟师伐破下邳,进屯吕梁,堰泗水灌徐州。周桓轨、达奚长儒率兵来援,轨取车轮数百连锁贯之,横断水路。然后募壮士,夜决堰,至明,陈兵始觉,溃乱争归,至连锁之处,生擒明彻。”定国山,在县东四里。东魏武定五年,慕容绍宗欲击梁贞阳侯萧明,营于此。州理城:唐贞观五年,筑其外城,即古大彭国。汉高帝定天下,以为楚国 ,封弟交为王。东晋封刘裕为宋公。至宋武帝,以皇子义康为彭城王,并都于此。后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薛安都乃以城归魏也。竹邑:《续汉书?郡国志》云:“沛郡有竹邑县。”亷里:《汉书》:“龚胜居彭城之亷里。”戏马台:在县南三里。项羽筑戏马台于此。宋武北征至彭城,遣长史王虞等立第舍于项羽戏马台,作阁桥渡池 。重九日,公引宾佐登此台,会将佐百僚,赋诗以观志,作者百余人,独谢灵运诗最工,曰:“季秋边朔苦,旅鴈绕霜雪;凄凄阳卉腓,皎皎寒潭洁;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鸣笳戾朱宫,兰巵献诗哲;饯宴光有孚,和乐隆所缺云云。”宋于台上置寺。赭土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尚书?禹贡》:“徐州厥贡,惟土五色。”《汉书?郊祀志》云:“王莽使徐州岁贡五色土。”即此山也。彭城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黄石公庙。《汉书》:“张良得圯上老父书曰:‘后十三年,济北谷城山黄石即我也。’”茱萸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俗传采药山。《魏?地形志》曰:“吕县有茱萸山,出茱萸、麦门冬。”《本草》云:“茱萸出东海承县。”此山昔隶承县。垞城,在县北三十里,北面临泗水。《舆地志》云:“垞城,古崇国,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直加切。”城西南有崇侯虎庙。吕梁城,在县东五十里。按《左氏传》云:“楚子辛侵宋吕、留。”杜预注云:“吕、留二县,今属彭城郡。”城临泗水,高百四十尺,周十七里,此城东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潭中,一在水北,并高齐所筑,立镇以防陈寇。寒山堰,在县东南一十八里,梁萧明伐魏,堰清水以灌彭城。吕布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按《魏?地形志》:“吕布自下邳与曹操相持,筑城于此。”雍门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按《桓谭新论》云:“雍门周弹琴见孟尝君。”石佛井,在县南四里石佛山顶,方一丈二尺,深三里,自然液水,虽雨旱无增减,或云饮之愈疾,时有云气出其中,去地七百余尺。王仲德墓,在县北四十一里。苻坚乱,兄弟同起兵关中,为慕容垂所攻,水暴至,不知所向,忽有白狼来,向仲德号,因从之渡,获免;又为丁零翟辽所败,单马南归,夜行丘泽,常有炬火引路;后为宋高祖佐命,位至徐州刺史,因立白狼祠于彭城祀之。桓魋墓,在县北二十七里,《水经》云:“泗水南经宋大夫桓魋冢,西枕泗水,凿石为冢。”郭缘生《述征记》:“椁隠镂金为龟龙麟凤之像,石门、扇石、墓堂犹存。”龚胜墓,在县东南三里。按前《汉书》:“龚胜,楚人,居彭城,王莽簒位,遣玺书安车奉迎,胜称疾不起,闭目十四日而死。”《魏?地形志》云:“彭城有龚胜墓,石碣犹存,至今禁刍牧。”樊哙墓,在县北五十九里。按《汉书》:“樊哙,沛人,封舞阳侯。”汉高祖庙,在县东南六里,临泗水。彭祖庙,魏神龟二年,刺史王延明移于子城东北楼下,俗呼楼为彭祖楼。

沛县,西一百十里,旧十六乡,今六乡。《郡国志》云:“古偪阳地,汉为县,属泗水郡。盖取《史记》:“齐景公畋于沛。”又许由隠于沛泽,皆其地,因立邑名。汉又改泗水为沛郡理,相承以此为小沛。魏分立谯郡,又以沛为王国。晋不改。宋为沛郡,改属徐州。隋又罢郡,县属仍旧。唐武德四年,天下平宁,复移沛邑于此,正汉邑名也。泗水西北流入,东去县五十步。泡水,在县西一百五十步,即丰水也。县理城,即秦沛县城。初,陈涉起兵。沛令欲以沛应之,乃令樊哙召高祖。沛令后悔,闭城拒守。高祖书帛,射城上曰:“诸侯并起,今屠沛。”父老乃杀沛令迎高祖,立为沛公。十二年,高祖破黔布,还过沛,谓沛父老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乱,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微山:在县东南,上有微子冢。山下有故沛城存焉。枌榆社:《汉书》曰:“高祖祷丰沛之枌榆社,即高祖之乡社名也。”沛宫:在县东南一里。《汉书》:“高祖置酒,宴乡中父老。”今在广戚城中。合乡故城,古互乡之地。按刘芳《徐州记》云:“古之互乡,盖孔子云难与言者。”泗水亭,在县东南一里。高祖昔为亭长,今有庙焉。留城,在县东南二里,昔张良遇高祖之处。后平天下,高祖欲封之。曰:“昔遇陛下于彭城东南留地,愿陛下封臣于此。”高祖许之,遂封留侯。今有张良庙存焉。歌风台,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步。古老传云:“汉祖征英布,还过沛,于此台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因为名。”张良墓,在县东南六十里,有庙。仲虺庙:汤左相邑也。

滕县,北一百九十四里,旧十八乡,今四乡。古小邾之国。汉为蕃、昌虑二县地,属鲁国。应劭注云:“蕃县,即小邾国也,为鲁附庸,邑有邾国滥邑故城,在今县东南,即汉之昌虑县也。”隋开皇六年,于此置滕县,属徐州,取古滕国为名。

古滕:在县西南十四里滕城是也。桃山,即华莱山也。《郡国志》云:“一名义珠山,山上有井不可窥,窥者不盈年岁辄死,有鸟巢于井中,金喙黑色,见则大水。”雪山上有梵王太子庙。抱犊山,《抱朴子》:“出芝草。”奚公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刘芳《徐州记》云:“奚仲造车处,上有轨辙见存。”《后魏书》:“薛县有奚仲庙。”滥城:在县东南五十九里。左氏谓:“邾黑肱以滥来奔”即此地。后汉建安中,鲁于此立昌虑郡。隋大业二年省,今名昌虑城是也。古薛城,汉为县,古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史记》云:“靖郭君田婴,齐威王少子,宣王弟,愍王封婴于薛。”即此邑也。又《郡国志》云:“薛城高厚无比,多英杰子弟,盖有孟尝君之遗风也。”公丘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夏侯婴初为滕令,故为滕公。按此时高祖未立郡县,故滕为秦县,至武帝改为公丘县,属沛郡。孟尝君冢,在县南五十里。《水经注》云:“孟尝君墓,结石为椁,制作甚丽。”今薛城南犹有迹也。奚仲墓,在县东南六十里古青丘村。

萧县,西北六十里,旧十七乡,今六乡。古之萧国,春秋时为宋邑,周以封子姓之国,别为附庸。《左传》谓“宋羣公子奔萧”是也。《汉书》:“旧为县,属沛郡。”北齐天保七年,改为承高县,隶彭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徐州,改为龙城县,寻复为萧县。

丁公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楚汉相攻,高祖败,薛人丁固追之,即此也,号曰丁公山。缓舆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宋高祖缓舆里人,盖因山为里名也。古汴河,在县南十步。杼秋城,在县西七十五里。《汉书?地理志》云:“杼秋属梁国。”阚骃《十三州记》:“杼秋,光武封刘般为杼秋侯,明帝以属沛。”龙城,在县东三十里。后魏属彭城郡。郦道元注《水经》云:“获水东经萧县,歴龙城。”是此。扶阳城,在县西南六十五里。汉丞相韦贤之后,世封于此。眢井,在县北二百步古萧城内。《左传》云:“楚庄王伐萧,萧溃还无社,与司马卯言隠于眢井中。”即此。红亭:《左传?昭公八年》“秋,搜于红”是也。注:“萧县西有红亭。”

丰县,西北一百四十里,旧十八乡,今六乡。战国时,其地属梁。汉高祖乃沛丰邑中阳里人,后得天下,沛为郡,丰为县。宋改隶济阴郡。北齐改郡为永昌,县仍隶焉。隋复属徐州。

丰西泽:即高祖斩白蛇之所。厌气台,在县城中。《汉书》:“秦皇以东南有天子气 ,故东游以厌之,因筑此台。”大泽,在县北六里,《前汉书》:“高祖母常息大泽,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上,已而有脤,遂诞高祖,隆凖龙颜。”古宅:在城内,即高祖故宅也。丁公坟,在县东北六里,《前汉书》:“季布母弟,为项羽将,窘高祖于彭城,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公遂缓追,及高祖得天下,公谒见,高祖徇众曰:‘丁公为项羽臣不忠,使项羽失天下。”遂斩之以励人臣,葬于此。’

利国监

利国监。本徐州之狄丘,冶务烹鐡之所,至皇朝,升为利国监,以董其事。

太平寰宇记卷十六

河南道十六

泗州

泗州 临淮郡,今理临淮县。 《禹贡》徐州之域,星分斗宿四度。周十二州,又为徐州之境。春秋时宋地,故曰:“宋人迁宿。”又在宿之封内也。七国时,齐之南境。秦为薛郡地。汉髙祖分薛郡立东海郡,又为东海郡地。元鼎四年,分东海郡别为泗水国,封常山宪王子商为王,领县三,都凌。又按:凌在今郡北二百四十里,当宿迁东南古凌城是也。至玄孙靖王时国絶。武帝末,分沛置临淮郡之厹音求犹县,即此邑。故有东海、沛、临淮三郡之地,皆今州界也。后汉以其地合下邳国,兼置徐州,领郡国五,理于此。晋置宿预县,属淮阳国。宋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后魏亦为下邳郡,兼置东徐州。自晋至后魏,为宿预县不改。后魏末,又于此置东徐镇及宿预郡,后又为东徐州,又为东楚州。陈太建五年,改为安州。后周建德五年改为东楚州,兼立宿迁郡。大象二年改为泗州。隋改为下邳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又为泗州,领宿预、徐城、淮阳三县。贞观元年省淮阳县入宿预,以废邳州之下邳、废涟州之涟水来属。八年,又以废仁州之虹县来属。总章元年,割海州之沭阳来属。咸亨五年以沭阳还海州。长安四年置临淮县。开元二十二年,河南道采访处置使嗣鲁王道坚奏移州就临淮,即今理也。天宝元年改为临淮郡。干元元年复为泗州。

元领县七,今三:临淮,盱珆,楚州割到。招信。濠州割到。  

三县割出:涟水,为涟水军。宿迁,入淮阳军。下邳,入淮阳军 。 

一县废:徐城。并入临淮。

州境:

东西二百九十里,南北三百一十八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一千七十里,西北至西京一千四百七十里,西北至长安二千三百三十里,东至楚州二百二十里, 南至淮水一里与盱眙分界,西至濠州二百一十里,正北微东至海州五百四十里,东南至盱眙县以淮水分界,西南至濠州同上。东北至海州界海口四十里,西北至埇桥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沂州六百七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六。皇朝管户:主七千三百三十,客一万四千五百九十六。

风俗:

《汉书》:“鲁分野,其人好学、尚礼义、重亷耻。其俗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然好学愈于他俗。”

姓氏:

下邳郡三姓:陈、祁、谷。

人物:

陈婴,盱眙人,东阳少年杀其令,欲立婴为王。婴母曰:“吾自为汝家妇,未闻汝先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婴乃止,封棠邑侯。鲁肃。 临淮人,家富。周瑜求粮,肃有米二囷,各三千斛,直指一囷与瑜。 

土产:

绢 ,赀布,絁。

绢 ,赀布,絁。

临淮县:旧八乡,今六乡。本徐城县地,地当水口,为南北御要之所。长安四年分徐城地置。开元中移郡于此。 

甓山 有祠,在县西五十里,居山顶。古老传云:“石大如斗,树无三尺直,木约高三丈。”隋大业十二年,赵征君于此读书,时人慕其德行,遂立祠。遇旱,州人祈祷。  磬石山 《郡国志》云:“即《尚书》所谓‘泗濵浮磬’。”  红蓝河 在县东十里,上有土桥,南入淮,其河上源有村,取红蓝河为名。故隋炀帝宫人种红蓝于此,以名焉。  徐偃王庙 在旧徐城县北三十里故徐城内立庙。 挂剑台 在县旧徐城北三十里,古大徐城东北,临朱沛水,今无余址。 故徐城 一名大徐城,即古徐国也。在徐城县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云:“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又《郡国志》云:“薄薄城 ,即徐偃王权造。故曰薄薄城,今呼为故故城。” 呉城 亦名高平郡城。在旧徐城北三十里,东临废通济渠。旧经云:“太建六年,陈将吴明彻于此置高平郡。”隋开皇四年废。 沥桥城,梁戍城 在徐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南临沥水。旧经云:“梁天监二年筑,置戍,南临沥水桥,因以为名。” 南重冈城 亦隋重冈县城也,在旧徐城县西北九十里,通济渠南一里平地。隋大业八年移县于此置,十年筑城,隋末废。缘重冈山为名。 李千城 即后魏戍也,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因名。 高冢城 魏义与郡城也,在徐城县西北七十里平地。旧经云:“梁以为兴安郡领高冢城,属东徐州,高齐初废。” 淮阳城 在徐城县东北一百五十里,西临泗水。晋义熙年中于此置淮阳郡。宋元嘉二十五年,封皇子彧为淮阳王。贞观二年废。 又按《郡国志》云:“淮阳县有抱月城,城抱淮泗之水,形势似月也。” 古屯城 在徐城县西南八十五里。陈太建五年,大将吴明彻于此置堰,断淮水以灌濠州,缘此筑城置兵防守。其城南北作隔,分为两城。淮南招义县界又有一城临水,南北相对,亦是同时筑,名为屯城。 马给事祠 在县东一里台子山上。按《魏国志》云:“名钧,字德衡。魏明帝时官至给事,有伎巧之妙,造指南车,转注百戏。后人慕其德,遂立祠焉。” 都梁宫 周回二里,在县西南十六里。大业元年炀帝立名,宫在都梁,东据林麓,西枕长淮,南望岩峰,北瞰城郭。其中宫殿三重,长廊周回。院之西又有七眼泉,涌合为一,流于东泉上,作流杯殿。又于宫西南淮侧造钓鱼台,临淮,高峰别造四望殿,其侧有曲河,以安龙舟大舸,枕向淮湄。萦带宫殿。至十年,为孟让贼于此置营,遂废。 义帝祠 在旴眙东一里台子山上。按《汉书》云:“秦二世二年初,立楚懐王都此。汉立庙。” 淮渎祠 在淮南岸斗山下。 淮涡神 在龟山之下。《淮阳记》按《古岳渎经》云:“禹治水,三至桐柏山,乃获淮涡水神,名曰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狝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踰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倐忽间,人视之不可久。禹授之童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乌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能制。颈鵄脾柏,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丛绕以千数。庚辰以戟逐之,遂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泗阴,锁龟山之足,淮水乃安流注于海。后唐永泰初,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钩为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沈于底,可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脚,寻不知极。渔人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人,获其锁,力不能制,加以大牛五十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天无风,惊波翻浪,观者大骇,缘之锁末,见一兽,状如青猿,白首长鬛,雪牙金爪,闯然出岸,高五丈许,蹲踞起伏若狝猴,但两目不能视,兀若昏醉。耳、目、口、鼻皆悉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眸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疾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没于水去。时楚多名士,与汤相顾愕然,不知其由,兽竟不复见,迩来渔者时知锁所在。 韩信坛 在县东南七里,今有坛基见在,并地境南至颍水 ,北至榆城,东至海渠,西至淮泗。 云母山 出云母石,彭祖尝采服之。 漂母冡 在县北十里河北岸。邓艾庙 在白水陂上,去县南一百二十里。艾于此置屯田四十九所,其陂东西长三十五里,去县百里。 朱买臣墓 华陀墓 韩朋墓 三墓皆在邑界。 淮、泗、沭三水经邑界。 永泰湖 在县北五十里。大业三年开通济渠,塞断沥水,自尔成湖,因乡为名,出赤背鲫鱼,时人呼为朱衣鲋。 九山 在徐城县西北七十里,临淮。 废徐城县 在州西五十里,六乡。《汉志》:“徐县,故嬴姓国。”《都城记》云:“伯益之后。伯益有二子,大曰大亷,封鸣俗氏,秦其后也。小曰若水,别为费氏,居南裔为诸侯。至夏氏末,其君费昌去夏归商,佐汤伐桀有功,入为卿士,以其本国为畿内之采地。而汤更封费子之庶子于淮泗之间徐地,以奉伯益之祀,复命为伯,使主淮夷。至成王即位,封伯禽于鲁,徐子率淮泗之夷并叛。即《书序》云:“鲁公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当是时,成王以徐戎之属,钖之山川,土田附庸。又曰:“保有鳬峄。 ”遂荒徐宅。至穆王末,徐君偃有德,好仁义,东夷之国归之者四十余国。穆王西巡,闻徐君威德日远,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更遣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武原东山之下,百姓赴之者万数,因名其所依山曰徐山,即此地也。后为吴所灭,亦号大徐城。汉为县。至皇朝建隆二年,并入临淮县。  睢陵 在县界。 徐君墓 季札挂剑之所。按《舆地志》云:“季札初使鲁,北过徐,徐君好其剑,不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还,及还,徐君已死,解剑悬于墓。从者曰:“尚谁与乎?”季子曰:“吾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旴眙县:淮河南,去州五里,依旧管十乡。本秦旧县地也。阮升之《南兖州记》云:“春秋时本善地道,鲁襄公五年会吴之处。”秦胡亥二年,项羽立楚懐王孙心为王,都于此。三年,徙都彭城。汉为县,又封江都易王子蒙之为盱眙侯。又按《舆地志》云:“盱眙,六国时楚邑。汉因为县,属临淮。王莽改曰武匡。后汉属下邳。晋初又属临淮郡。晋义熙中又置盱眙郡。宋文帝时后魏南侵,臧质守盱眙。魏师以数十万众攻围三旬不拔而退。又《宋书》云:“宋元嘉二十八年广陵徙理盱眙。三十年还旧扬州。”梁属兖州。后魏为盱眙戍。干明元年又为县,仍属淮州。后周又立盱眙郡,属扬州。隋开皇三年郡废为县。唐武德四年,以其地当水陆冲要,遂立为西楚州,领盱眙一县。八年废州,县属楚州。建中二年来属。  都梁山 在县南一十六里。《广志》云:“都梁山生淮兰草,一名都梁香草,故以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又阮升之《记》云:“都梁山通锺离郡,广袤甚逺,出桔梗、芫花等药。”伏滔《北征记》云:“有都梁香草,因以为名。”  斗山 在县西南,与都梁山相连枕,当淮水险峻,名曰斗山。  东阳山 在县东七十五里,阮升之《记》云:“东阳山有池水,一名天井,冬夏水深五丈,今见在。又有故城,不详所置年代。  台子山 在县东一里。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将臧质屯兵盱眙城内以拒魏师,魏引军士造弩台以射城中,因以为名。”按: 台子山在楚州西南百九十四里。 长围山 在县北七里。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遣臧质拒魏武帝,遂于梁山筑长围城,楚造浮桥,絶水路。”即此山,又改为长围山。当在楚州西南一百八十里。  盱眙山 在县东四十里。按阮升之《记》云:“其山形若马鞍,遂名马鞍山。”天宝中,改为盱眙山,在楚州西南二百三十里。  赤栏浦 在县城南二里,上作赤栏桥,遂因名。其水浅曲,不通舟楫。  鸣鹤塘 在县东十五里。其塘众鹤所集,尤多鸣唳,以为名。  新开直河 在县城北六十步县郭内。其淮河决开至黄土冈。太极元年,勅使魏景倩奏开淮水向扬州。  义帝祠 置在台子山上,去县东一里。按《汉书》:“秦二世初,天下大乱,项羽为盟长,立楚懐王孙心为义帝,都盱眙县。后羽迁义帝于彭城。”至晋义熙中,于此置盱眙郡。至东魏郡废,其城古老相传谓之皇城,盖义帝旧居也,今祠见存。 王彭父墓 在县东北一十七里。按《宋书》云:“王彭者,盱眙人也,少丧母,元嘉中又丧父。家贫,无以营葬,乡里各出夫力助作砖。砖须水而天旱,逺汲不周,彭号天自诉。一旦大雾,雾歇,砖灶前忽生泉水,葬事毕,水便自竭。”今墓存。 废臧质城 西近淮水。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遣将臧质屯兵于盱眙县,筑城以拒魏师。”隋大业十年,孟让贼据都梁宫,其年,江都通守王世充修理此城,屯兵破贼。至唐武德六年,辅公祏江南作逆,徐州道副元帅任瓌与李绩等在此屯军,聚造器械。至七年,破辅公祏以定江南。军去之后,空废。 东阳故城 北至东阳山,周回十里,在县东七十五里。按《史记?项羽纪》注云:“东阳县本属临淮郡,汉明帝分属下邳,后复分属广陵。”又陈婴为东阳令史。又云:“楚汉之际,曾以为荆国,封刘贾为荆王。而东阳即此地也。”  废鲁城 在县南三十里。按后魏《地形志》:“鲁县属淮阴。”隋初废。  古营屯 在今县西北八十里,乃三国以来营屯之所。 都梁驿宫 在县东南十五里。隋开皇六年,炀帝在都梁山避暑,回向扬州,因此路置,向东一百一里入扬州高邮界。 

招信县:西五十一里,旧十三乡,今六乡。本汉淮陵县,属临淮郡。宋侨立济阴郡。《宋书》云:“泰始三年,以济阴流人寓于此土,遂分锺离东界置济阴郡。又立池南县,属徐州。”北齐河清三年,于城西二里又筑城,移州理,即今县城是也。隋开皇二年,以光德太子名昭,改为化明县。武德七年,复名招义县。至国朝建隆四年,割隶泗州,太平兴国元年,改为招信。 古奔精城 在县南六十里平地。古老相传云,是蛮奔精王所筑,未详年代。唐武德二年,刺史杨益置为睢陵县。至武德四年,刺史夏侯雄才废。  古淮陵城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汉书?地理志》云:“汉为淮陵县。王莽改为淮陆,未详废置。”  古济阴城 在县东二里。宋泰始二年筑,置济阴郡,北带长淮。河清三年,水溢淹倒,缘淮州郡多徙,此城遂废。至唐武德二年,土人杨益自据为化州刺史,未知所属,于此城内置济阴县。四年,归国。七年,废化州并县。 古公路城 在北六十里平地,城北带淮水。《后汉书?袁术传》云:“术字公路,献帝建安二年僭号九江。术率兵撃杀陈王宠。曹操征之,术闻大骇,乃渡江筑此城以自据。  啄戈河 在县东二百步,其河阔四十丈。  玉环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又名女山。状如玉环,形势回旋。  浮山 在县西七十里。下有石穴,每淮波泛溢,不能没其穴。

太平寰宇记卷十七

河南

宿州  淮阳军  涟水军  

宿州

宿州:符离郡,今理符离县。徐州之域,为沛地。按《唐史》:“元和四年正月,以徐州符离之地南临汴河,有埇桥,为舳舻之会,襟带梁、宋,运漕所历,防虞是资 ,乃以符离、蕲县,并泗州之虹县三邑立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九年,又割亳州之临涣属焉,遂为上州,仍属徐泗等州观察使。太和三年三月,徐泗观察使崔群奏:“顷以蔡孽未平,遂割三县并徐州兵一千四百人权置宿州,阨其奔轶。事关备御,非务便人。今寰宇无虞,封圻罢警,权创支郡,理合并除。其宿州请却废,三县各还本州岛。”勅依。至太和七年复置,仍移于埇桥置,即虹县之地。后复移理符离,即今郡理也。皇朝开宝元年,升为保静军节度。

元领县四:

符离,虹县,蕲县,临涣。

州境:

东西三百五里,南北三百一十一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六百三十里,西北至西京一千二十里,西北至长安一千九百四十里,东至泗州三百三十五里, 西至亳州永城县一百五里,西至寿州寿春县二百五十里,北至徐州一百四十里,东南至濠州一百九十八里,东北至下邳县二百三十里,西南至濠州城父县二百九十九里,西北至徐州萧县一百一十里。

户:

唐开元户:具徐州。元和户:八千六百七十六。皇朝管户:主一十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二,客一万四千六百九十三。

风俗:同徐州。





桓荣,沛国龙亢人。桓典,荣孙献帝时封关内侯。桓彝,荣九世孙。  赵孝,弟礼为贼所得,孝自缚云:“礼廋孝肥。”  朱浮,沛国人。  桓谭,沛国相人。 相县在符离西北,帝好谶,对曰:“臣不读谶书。”  魏武,沛国谯人。  刘伶,沛国人。  刘恢,宿州人,善谈易,简文帝重之。 陈咸,相人,官至御使中丞。  嵇康, 嵇绍, 嵇喜。俱谯人。

 土产:绢。贡。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