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敦煌名族志

P.4010号

(前缺)

言 口 □□□□/由存,任土□□□□□租何限,积黄金/以润室,衣紫绶以盈门,虽事各有时,/亦贵宜后代(1)。及晋司空索靖(2),惠帝时敦/煌贤达,临池学书,翰墨无双,对策/第一,帝佳之,拜驸马都尉、酒泉郡太/守(3)。天纪文明,卓然贻则,鸿飞冲翼,/響日下而联行,草圣腾芳,映华风/而盖代;图成心镜,法沧海而翻波,笔/写灵台,树长松于岳峙,千室之邑,/焉有此者欤?千岁留踪,但仰临/(中缺)散大夫,黄□(4)

(后缺)

[题解]

P.4010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4010,残文书十行。似为传志,言及索绪,盖其人姓索氏。”索绪,误,文书无索绪而为索靖。《敦煌宝藏》命名为《酒泉郡太守传》,亦误。此卷文书属《敦煌名族志残卷》,与P.2625号《敦煌名族志》实属一卷,残破为二。第一,本卷与P.2625号书写格式,字体完全一致,每行字数也接近。当将两卷文书放在一起,就可看出两卷完全一样。本卷每行十三至十五字,P.2625号行十七字左右。第二,从书写内容上看,本卷正是P.2625号中索氏索靖传的残缺部分。P.2625号后曰:“族父靖,字幼[安],[与]乡人张彪、索珍、氾衷、索绾等五人俱游大学,号称‘敦煌五龙’。四人早亡,唯靖得(后缺)”而本卷正述索靖此后事迹,在台及任官,与《晋书·索靖传》相映证而又别于《索靖传》。第三,本卷所记事实都可从《晋书·索靖传》得以证实。本文书曰:“及晋司空索靖,惠帝时敦煌贤达,临池学书,翰墨无双。对策第一,帝佳之,拜驸马都尉,酒泉郡太守。”《晋书·索靖传》:“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拜驸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己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及靖。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靖卒后,“后又赠司空,……”索靖又著《草书状》,故本文书曰:“草圣腾芳,映华风而盖代,图成心境,法沧海而翻波,笔写灵台,树长松于岳峙。”但本卷与P.2625号衔接处有缺文少许。

  [校注]

  (1)《晋书·索靖传》曰:“累世官族”。

(2)《晋书·索靖传》曰:“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谥曰庄。”

(3)据《晋书·索靖传》索靖拜驸马都尉,酒泉郡太守在晋武帝时,非惠帝时。

(4)《晋书·索靖传》附《索琳传》记琳曾“入为黄门侍郎”。

敦煌名族志

P.2625号

(前缺)

校尉

尉张罐领兵东来(1),

郡城东南七里。子凭,因

凭子瑝,字仲严,汉豫

以晋凉兴令(2),自晋已后,

郎将张庆方即其后也。

时有司隶校尉张襄者,赵王敖/□□□准襄奏霍光妻显毒煞许后。帝以光有/大功,寝其事。襄(3)惧。以地节元年自清河绎棊(幕)(4)举/家西奔天水(5),病卒。子□□年来适此郡,家于北/府,俗号北府张(6),史荣□□,子孙莫睹。游击将军/上柱国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张端,自云是其/后也(7)。

阴氏(8)

随(隋)唐已来,尤为望族。有阴稠者,立忆清高,不/求荣禄,身九十八,板授邓州刺史。长子仁干, 神/监(鉴)明朗,气量含弘,世号智囊,时称理窟,唐/任昭武校尉、沙州子亭镇将(9)、上柱国。次子仁果,/志慕三军,情敦八阵,远除戎醜,拓定边壃,唐/任游骑将军、甘州甘峻府左果毅都尉(10)、上柱国。/次子仁协,禀灵敦直,爱抚字人,□兼五材,聘高九/德,织仁徂义,令问S.彰,唐任正议大夫使持节岷/州诸军事行岷州刺史、上柱国、[□]阳郡开国公。次子仁/希,性蕴九流,情含五典,作牧能理,素好兵钤,据/德齐贤;清风峻远,唐任麾[□]将军守左武卫/将军、上柱国、敦煌郡开国公。干长[子]嗣业,自天/聪明,博谚经史,训渚方岳,爱好琴书,令问久彰,/清声远著,唐任正议大夫使持节岷州诸军/事行岷州刺史、上柱国、敦煌郡开国公。次子嗣监,/幼而岐嶷,植种天听,作牧字人,明闲妙术,行/高智远,预代师谋,唐现任正议大夫、北庭副/大都护、瀚海军使(10)兼营[田]支度等使、上柱国。/果子嗣璋,素好琴歌,情含五韵,作牧能抚,擅预/兵钤,唐任朝散大夫使持节瓜州诸军事、检/校瓜州刺史、上柱国。希长子琛,情自温和,行/敦仁信,琴书养志,智达幽彻,唐任昭武校尉行/瓜州雍归镇将(12)、上柱国。希次子嗣瑷,素蕴忠贞,志/存仁孝,孙吴秘术,上崇有闻,处代名超,无绪/逯之见,任昭武校尉、左金吾卫、陇州源汧府左/果毅都尉(13)、赏绯、上柱国、豆卢军子总管(14)。协超子/思谏,孝友能仁,行彰名誉,素好儒雅,志列能/仁,唐任昭武校尉、原州安善府左果毅都尉(15)、/上柱国。次子思言,忠直敦信,仁孝文闻,行预声/超,时材美著,唐任昭武校尉、秦州成纪府别将(16)、/上柱国。果长子嗣宗,仁周宗党,贤友忠贞,名誉/有闻,光粘永古,唐任昭武校尉、庭州咸泉镇将(17)、/上柱国。果次子元祥,立性贤和,悛敦诗礼,能仁/亦物,处代名光,唐任昭武校尉、甘州三水镇将(18)、上/柱国。果子嗣王,志敦经史,博览天听,奉国忠贞,/承家孝悌,唐见任刑(邢)州平乡县尉(19)。干子嗣环,志/气骁雄,情素多谋略,超闲秘术,明达孙吴,/唐任昭武校尉、岐州邵吉府别将(20)、上柱国。业/子庭蕴,唐现任歧州望云府别将(21)、上柱国。/五代义居,承家孝悌,忠诚奉国,各受其班,阳/祖乡闾,令望州县轨仪,年八十四,板授秦州/清水县令(22)、上柱国。祖子守忠,唐任壮武将军、/行西州岸头府折冲(23)兼充豆卢军副使,又/改授忠武将军行左领军卫、凉州丽水府折/冲都尉(24)摄本卫郎将、借鱼袋,仍充墨离军/副使(25)、上柱国。以父老请侍,孝诚恳切。蒙凉州/都督郭元振判录奏:谋略克宣,勤劳久著,/当王凉之西面,处四镇之东门。弹压山川,控御/缓急,寇不敢犯,尘不得飞。将士有投醪之欢,/吏人承狭纩之惠。防授既众,功效实多,利润倍/深,孽课尤剩。赵充国之为将,省而成功(26);甘延/寿之居边,惠而能利(27)。长子修已,右卫勋,二/府勋卫,材兼文武,蹈礼依仁,少习父风,乡闾/挹以其干略,节度使差专知本州军兵马。次/子修义,见任文州平府别将(28)。/

索氏

右其先商王帝甲封子丹于京索,因而氏焉。/武王灭商,迁之于鲁,封之为侯。秦并六国,庄/侯索番致仕,国除。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以元鼎六年/从钜鹿南和迁于敦煌。凡有二祖,号南索、/北索。初,索抚在东,居钜鹿之北,号为北索。/至王莽天风三年,鸣开都尉索骏复西敦煌,/骏在东,居钜鹿之南,号为南索(29)。莫知其长/幼,咸累代官族。后汉有索頵,明帝永平中为/西域代(戊)己校尉,居高昌城(30)。頵子堪,字P.高,才/明,举孝廉、明经,对策高弟(第),拜尚书郎,禾页 迁/幽州刺史。其抚玄孙翊,字厚山,有文武才,明/兵法,汉安帝永初六年拜行西域长史。弟/华除为郎。华之后衾,字文长,师事太尉杨/赐展。孙翰,字子曾,师事司徒王即,咸致士官。/宗人德,字孟济。祖毅,太尉椽。父礻亘 ,杜陵令(31)。德/举孝廉,拜驸马都尉,桓帝延熹元年,拜东/平太守。子韶,西部长史。族子降,字袒,其父/宜,清灵洁净,好黄老,沉沉笃学,事继母以孝闻。/族父靖,父堪,北地太字(守)(32)。靖少有逸群之量,与/闻不应辟召,乡人号曰腐儒。隆子苺,蜀郡太/守。族父靖,字幼[安],[与]乡人张彪、索紾、氾衷、索绾等/五人俱游太学,号称“敦煌五龙”。四人早亡,唯靖/得(后缺)(33)

(后缺)

[题解]

P.2625号《敦煌名族志》,首尾俱残,仅存张、阴、索三姓九十四行。

[校注]

(1)张瓘,前凉河州刺史、护羌校尉,张轨宗族。张祚篡权,张罐起兵枹罕,杀张柞。《晋书·张轨传》曰:“以瓘为卫将军,领兵万人,行大将军事,改易僚属。……瓘兄弟强盛,负其勋力,有篡立之谋。”为辅国宋混等杀死。

(2)凉兴县,前凉置县,属敦煌郡。《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分敦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为凉兴郡。”

(3)张襄,《汉书》不载。霍光妻显毒杀许皇后事见《汉书·霍光传》 、《汉书·外戚传》。《霍光传》曰:“宣帝始立,立微时许妃为皇后,显爱小女成君,欲贵之,私使乳医淳于衍行毒药杀许后,因劝光内成君,代立为后。语在《外戚传》。始许后暴崩,吏捕诸医,刻衍侍疾亡状不道,下狱。吏薄问急,显恐事败,即具以实语光。光大惊,欲自发举,不忍,犹与。会奏上,因署衍勿论。光薨后,语稍泄。于是上始闻之而未察……”。

(4)《汉书·地理志》清河郡统有绎幕县。

(5)天水:汉天水郡。

(6)北府:敦煌地名,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昔敦煌置南府,北府。”《张怀寂墓志》曰:“襄避霍难,西宅敦煌。”

(7)敦煌张氏来源主要有南阳张氏和清河张氏。南阳张氏,是敦煌张氏中最强盛的一支,唐末收复瓜、沙、伊、西等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及后来建立西汉金山国的就是这一支,是敦煌的鼎族豪宗。P.3792号《张和尚邈真赞》:“南杨(阳)盛族塞表名,察宿骀(待查)膺诞西关,门传阀阅朱轩望,簪组联绵代绛□。”P.2913号《张淮深墓志铭》:“……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南阳张府君摹志铭,……府君讳怀深,字禄P.,敦煌信义人。”P.2482号《南阳张怀庆邈真赞》:“府君讳怀庆,字思美,即南阳之泒矣。授寄龙沙,遂为敦煌人也。……南阳上族,胤泒西陲。”P.3556号《南阳郡娘子张氏墓志铭》:“厥娘子者,其先著姓,张罗之后,因而氏焉。家本长安万年县,子孙因官,寓居沙州,遂为敦煌人也。……P.祖讳议潮,河西十一州节度使检校太保神武□□兼御史大夫伊西庭楼兰金满等州节度观察处置……”《张怀寂墓志》曰:“君讳怀寂,字德璋,南阳白水人也。昔轩后诞孕,手文疏得姓之源,锡壤崇基,白水为封侯之邑,贤明继轨,代有人焉。佐汉相韩,备该策史,襄避霍难,西宅敦煌,余裔迁波,奄居蒲渚,遂为高昌人也。”清河张氏势力在敦煌也相当大。P.4660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有《清河张禄邈真赞》:“龙沙豪族,塞表英儒,忠义独立,声播豆卢。”又《清河张议广邈真赞》:“衣冠盛族,声振寰中,门传将相,家处军容,孤贞守节,如筠如松,武经三略,矢穿九重,剑舞居妙,堂习弯弓。”P.3718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有《清河郡张良真写真赞》:“公字良真,则前凉天锡第二十八代之孙矣。金山王时,光荣充紫亭镇主,一从莅任,独静边方,……是时,西戎起万里之危,域土隘千里之险,君主愠□,直欲自伐貔徒,□臣贤主,谏而从依,乃造漠师而讨掠,关山迢递,皆迷故径,长途暗碛鸣沙,俱感眢(待查)阡卉陌,公则权机决胜,获攻楼兰三城,宕S.雄番,颖脱囊锥,此日乃充官内外都牢城使。”P.2991号《诸杂裔文》中有《张和尚写真赞》:“和尚俗姓张氏,香号灵俊,即清河郡天锚之贵系矣。福星膺胎,遂为敦煌人也。……清河贵泒,莲府应贤。”S.5405号《显德二年福庆和尚邈真赞》:“和尚俗姓胀氏,香号福庆,先着姓望在清河,后□兴宗,传名沙府矣。……清河贵望,玉塞良枝,生之异后,察性英奇。P.3556号《沙门张氏邈真赞》:“阇梨者,即前河西陇右一十一州张太保之贵侄也,父墨釐军诸军事守瓜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张公之的(嫡)子矣。阇梨乃莲府豪宗,叶岭山之瑞彩,清河贵泒。”张太保,即张议潮。由此看来,在敦煌地区,清河张氏与南阳张氏,界限含混不清。两支都将名重势大的人系于自己宗系之内,以示豪贵。另外,敦煌地区还有张芝的后代,P.4660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有《张兴信邈真赞》曰:“敦煌甲族,墨池张氏,……处职辕门,功名莫比。”又《沙州释门张僧政赞》:“ 敦煌甲族,墨池张氏,神假精灵,天资秀气。”P.3718号中有《张清通邈真赞》:“府君讳清通,字文信,裔脉临池,敦煌人也。”又《张明德邈真赞》:“君讳明德,字进达,则芝公第二十一代云之孙也,道超北海,德亚芝公。”

(8)阴氏:据P.3421号《氏族志残卷》郡望姓望原出始平,即唐京兆尹所辖兴平县。敦煌阴氏,皆系始平阴氏之后裔。P.4660号有《沙州释门故阴法律邀真赞》:“敦煌令族,高门上户,……应缘化度,□为领袖,检校僧务。”又《故敦煌阴处士邈真赞》:“风云秀士,望重始平,孤高卓荦,独擅其名。”又《前敦煌都毗尼藏主始平阴律P.真仪赞》:“……代传法印,家盛人康,始平起仪,随官敦煌,清廉众许,令誉独彰……移风易俗,美播巨唐。□□奉禄,列土封疆,自兹不绝,永庇休藏。”P.3720《始平阴P.真仪赞》同。敦煌阴氏,亦有望出南阳者:P.4638《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公修功德记》:“则有故敦煌郡处士公,公姓阴,字嘉政,其先源南阳新野人,……秦并列城,选牛刀而宠俊,就阴山之封秩,大汉S.午,举火候于敦煌,阳关得势,亦犹王箭,远屠楚国,预固庄田,其甘茂将伐,宜阳先盟,息援塞门,八阵掠地,中(终)身野战,十年留连,已此至今,为敦煌县人也。”P.4640号同。敦煌阴氏,又有望出武威郡者。S.2052《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武威郡姓望中有阴氏。P.2482号《阴善雄墓志铭》:“府君讳善雄,字良剪,即武威郡贵门之胜族也。其先著姓帝喾之苗裔,殷王武丁之后,因号阴氏焉。”

  (9)子亭镇:又称紫亭镇。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子亭镇盖在党河上游,距西千佛洞稍西党河转向处之峡口,最多亦不过百余里。敦煌吕少卿先生谓李焉所筑之子亭城即今之党城,按之地望,或者近是。”

  (10)甘州甘峻府:《新唐书·地理志》不载,《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甘州张掖县有“甘峻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府当因山得名。

(11)《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北庭大都护府统有瀚海军,《旧唐书·地理志》:“瀚海军,在北庭城内,管兵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匹。”

(12)雍归镇:史书不见记载,向达《记敦煌石室所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雍归镇,隶瓜州,……疑即榆林窟南七十里之石包城。”

(13)源汧府:《新唐书·地理志》陇州:“有府四:曰大堆、龙盘、开川、临汧。”无源汧府。

(14)《旧唐书·地理志》:“豆卢军,在沙州城内……”神龙元年置。

(15)《新唐书·地理志》原州平凉郡:“有府二,曰彭阳,安善。”

(16)《新唐书·地理志》秦州六府中有成纪府。

(17)庭州咸泉镇:《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后庭县:“有蒲类、郝遮、醎泉三镇。”

(18)甘州三水镇:诸志不载。

(19)刑,邢之误。《旧唐书·地理志》邢州统有平乡县。

(20)《新唐书·地理志》凤翔府十三府中有邵吉府。

(21)《新唐书·地理志》风翔府十三府中有望苑府,当即望云府。

(22)《旧唐书·地理志》秦州统有清水县。

(23)岸头府,史书不载。

(24)《新唐书·地理志》凉州六府中有丽水府。

(25)《旧唐书·地理志》:“墨离军,在瓜州西北千里,……”。

(26)赵充国,西汉人,《汉书》卷六十九有传。

(27)甘延寿,西汉人,《汉书》卷七十有传。

(28)文州平府,疑平前有缺字。史书不载。

(29)P.4660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汇集》中有《金光明寺故索法律邈真赞》:“钜鹿律公,贵门子也。丹之远泒,亲怩则百(北)徒无踈(极)、抚徙敦煌,宗盟则一族无异。”又《前沙州释门[索]法律义辩和尚邈真赞》:“轩皇之泒,龙堆鼎族,晋代英贤,魏朝樟木,宗祊连踵,聪支胤玉……一郡人师,五凉钦服。”S.530号《钜鹿索法律和尚义辩墓志》:“……和尚俗姓索,法号义辩,其先商王帝甲之后,封子丹于京索间,因而氏焉。远祖前汉太中大夫抚直谏飞龙,毁犯逆□之势,赵周下狱,抚恐被诛。以元鼎六年厶月[从]钜鹿南和徙居于流沙,子孙因家焉,遂为敦煌人也。”P.3718号《索公邈真赞》:“钜鹿索公,贵门子也,丹墀远流亲怩,则百(北)徒无极,徙敦煌宗盟则一族。”P.3268号《孟授中界先祖庄西方□兰若功德记》:“……粤有施主节度押衙钜鹿郡索公,……其先著姓,商王帝甲之后,封子丹于京索。”

  (30)代,“戊”之误。东汉置戊己校尉,治高昌城。《元和郡县图志》 卷四十西州:“本汉车师国之高昌壁也,后汉和帝永元三年,班超定西域,以超为都护,复置戊己校尉,理车师前部高昌壁。”

  (31)《续汉书·郡国志》京兆尹统有杜陵县.

  (32)索靖,西晋人。《晋书》卷六十《索靖传》:“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堪,北地太守。”

  (33)按文意揆之,幼后缺“安”,“与”二字。《晋书·索靖传》:“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氾衷,张彪、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

敦煌水渠

P.3560号

(前缺)

□、佛图渠(1)。/两支口者,则水有加减先进两支(2)。欠少,/勒乡东(3)、灌进(4)、官渠(5),右件渠两支口,/水满,即放向上,利子节减多少。/利子口沙渠(6)、利子氾渠、三支下瓜渠(7)、拴(掘)渠(8),/右件渠若两支已下水多不受,已次放/利子等渠(9)。已放两支,如其两支渠水减少,其利/子等渠水还塞向上,先进下用,不得向/下(上),滕少过则。

千渠口千渠(10),右件渠利子口下/过则满,即放前件渠,减塞向下,先进下/用。

河母不滕,渠口校多,三节用水,名为三/大河母。从两支口至利子口,为一丈;从利于口至千渠口,为/二丈;从千渠口至平河口,为三丈。从下收用,蕃堰向上。

  辛渠(11)、赵渠(12)、上八渠、张桃渠、张填渠、曹家渠(13)、张冗渠、刘家/渠、六尺渠(14)、上瓜渠、索忩同渠、吴家渠、马其渠、/王家渠(15)、廉家渠(16)、小第一渠(17),神威渠(18)、中瓜渠,/右件子渠并三支渠大河两畔水(19),若千渠口已下水多不受,即放/河南、北辛、赵渠以减急。如其淊少,还塞向下。

  下/灌亲渠,大壤渠(20)、延康渠(21)、涧渠(22)、多农渠(23),/右件子渠若千渠口已下水破了,即放灌亲等子渠,/亦用两等渠(24)水承漏,依次收用。

两渠、大邑寺渠、/忧渠(25)、两北支渠、神农渠(26)、员家渠、阳开渠、/阳开北支渠(27)、尾曲渠、南支渠、南白渠、李口横渠(28),/右件渠水从河南北千渠等了,即放前件等渠,/依次收用。

都乡大河母(29)依次承阳开、神农了,即放/都乡东支渠、西支渠(30)、宋渠(31)、仰渠(32)、解渠(33)、胃渠、/悬解渠、塚忩渠、李忩渠、索冢渠。/右件已前渠水,都乡河下尾依次收用。若水[多]不受,/即向减入阶和、宜谷等渠。

阶和[渠])(34)、宜谷渠(35)、双树渠(36)、/曹忩同渠、麴家渠、翟忩同渠。右件渠次承宜谷/等渠后,依次收用。如水多不受,即放阴安等渠(37)收用。/

阴安渠、平渠(38)、坞角渠,右件次渠(渠次)承宋渠、八渠后,/依次收用。如水多[不]受(39),即放宜秋(40)。

几口西支渠,东圆浮/图渠、西圆浮图渠(41),右件渠次承宜秋大河母下尾收/用。如水多[不受](42),即放后件渠。

平都渠(43)、夏交渠(44),右件渠承/宜秋东西支了后收用。水多不受,便放北府(45)。

北府大/河母五渠口:北府渠、神农渠、大渠(46)、辛渠、宜谷渠。/右件五渠承北府河下尾收用,若水多不受,依次放/后件渠。

临泽渠、抱壁渠(47),右件渠次承北府等了后,/水多不受,即放前件渠。

  无穷口(48)八尺渠(49)、王使渠(50)、马子渠、阶和渠。右件渠次承抱壁渠了后收用。/如水[多不]受(51),即减放东河(52)。

  循环浇溉,其行水时,具件/如后:

一,每年行水,春分前十五日行用。若都乡、宜秋不/遍,其水即从都乡不便处浇溉后用,以次轮转/向上。承前已来,故老相传,用为法则。依问前代平水/文尉宋猪、前捻师张诃,邓彦等,行用水法,/承前已来,递代相承用,春分前十五日行水。从/永徽五年太岁在壬寅,奉遣行水用历日勘会,/春分前十五日行水为历日,两水合会。每年依雨水日/行用,剋须依次日为定,不得速迟。如天时温暖,河水消/泽,水若流行,即须预前收用,要不待到期日,唯/早最甚,必天温水次早到。北府浇用周遍,未至/场苗之期,东河已南百姓即得早浇;系地后浇。/商伤苗日,水大疾,亦省水利。其次春水浇溉,至/平河口已北了,即名春水一遍。轮转次当浇伤苗,其/行水日数日承水日数,承水多少。若逢天暖水多,/疾得周遍,如其天寒水少,日数即迟,全无定/准。

一、每年浇伤苗,立夏前十五日行用。先从东/河两支乡东为始,依次轮转向上。其东河百姓/恒即诉云:麦苗始出,小未堪浇溉。如有此诉,必不得/依信。如违日不浇,容一两日,向后即迟,校十五日已上,/即趁前期不及神农,两、阳开、宜秋等,即不得/早种粟,亦诸处苗稼交即早干。每年立/夏前十五日浇伤苗,亦是古(故)老相传,将为/定准。同前问旧人勘会同怜为历日:谷雨日浇伤苗日。从两支渠已南至都乡河,百姓但种粟/等地随苗浇了。宜秋一河百姓麦粟等麻地,前水/浇溉,其粟麻等地还与伤苗同浇,循还/至平河口已下,即名浇伤苗遍。其水迟疾,由水多/少,亦无定准。

一,每年重浇水,还从东河两支乡东/为始。行水之日,唯须加手力捉搦急催,粟等苗/才遍即过,不得迟缓、失于时,周遍至平河北下/口已北了,即名两遍。其水迟疾,由水多少,无有准定(53)。/

一、每年更报重浇水,麦苗已得两遍,悉并成就,堪可收刈,/浇粟麻等苗,还从东河为始。当之时,持须捉搦,令/遣粟周匝,不得任情。其东河百姓欲浇溉麦人/费水,必不得与。周如复始,以名三。

一,每年更重报浇麻/菜水,从阳开、两已上循还至北府河了,即放东河,随/渠取便,以浇麻莱,不弃水利,当行水将为四遍。/

一、每年秋分前三日即正秋水,同勘会,即无古(故)典可凭,环(还)/依当乡古(故)老相传之语(54),递代相承,持为节度。/其水从东河两支乡(向)东为始,轮转浇用,到都乡河,当/城西北角三藂口已下浇了,即名周遍。往日水得遍到城/角,即水官得赏,专知官人即得上考。约勘从永徽/五年已来至于今年,亦曾经水得过都乡一河了,亦有/水过三藂口已上。随天寒暖由水多少,亦无定准。但秋水/唯浇豆、麦等地,百姓多贪,欲

浇查等,诸恶/□□,妄称种豆,咸欲浪浇,淹滞时日,多费水利。/□□□无(?)智之人,水迟不遍,但前后官处分不同。时

地即与秋水时准丁均给,今百姓别各给

己各随时节早晚不同,只如豆麦二色

粟麻等春浇溉者,春种请白

亩,余十五亩留来年春溉。宜

□前后省水,春秋二时俱

六裸益。

每年入小暑已后,日渐加多,

热风,有水下,如有云在南,

防待水,预开河口,拟用

分已前,亦须于四大口加人,

□所来之处,

烽,如

人,

(后缺)

[题解]

P.3560号背,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3560,……背记敦煌水渠。”黄永武《敦煌宝藏》因之定名《敦煌水渠》。按本卷内容,实为敦煌行水则。本卷首尾俱残,残存一百○一行。记载敦煌水渠八十条,渠口五处,其中二十一条水渠不见于他卷,他卷有而本卷残缺之渠道,又三十余条:孟授渠(P.2005,P.3354、P.4638、P.3744、P.2155号等,引甘泉水,灌溉神沙、悬泉二乡界。)、胡渠(P.3354号:“城西十里胡渠”,“城西七里胡渠”。S.514号:“城东二十里胡渠”。胡渠有二:一在龙勒乡,属都乡水系,一在悬泉乡,属东河水系。),长酉渠(P.2592号:“城西二十里长酉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境。)、大河(P.3290号),唐家渠(P.3384号等)、赛田渠 (又作菜田渠),属孟授水系,引孟授渠,灌溉城东近处园田,即神沙、敦煌二乡境。P.2032、P.2040、P.2049、P.2153、P.2164、P.3153、P.3234、P.3947、P.4694、S.2174、S.4491、S.6329、S.6330等有记载。)、上口渠(S.2174,在神沙乡界。)、总同渠(P.3394、S.2174号等,属孟授水系,灌溉神沙乡境。)、董渠(S.6343号,“城西七里董渠”,在神沙、龙勒二乡界。)、高渠(P.3354号:“城西七里高渠”,“城西十里高渠”,“城西十五里高渠”。属宜秋水系,灌溉龙勒乡界。) 、白土渠(P.3354号:“城西千里白土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界。)、蒲桃渠 (P.3354号,“城西十里蒲桃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界。)、河北渠(P.3354号:“城西十里河北渠”,属宜秋水系,灌溉龙勒乡界。)、武都渠(P. 3354号:“城西七里武都渠”,“城西十里武都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界。)、大像渠(P.3396号),程家渠(P.3396号),大第一渠(P.3396号)、第一渠(P.3396号)、塞门渠(P.2822、S.4491号,属宜秋水系,灌溉平康乡界。)、塞庭渠(P.2259号,属宜秋水系,在龙勒乡界。),兀渠(P.3706、3935号),三丈渠(P.2005号),鹘渠(东河水系,灌溉悬泉乡界。P.2250、P.3290、P.3354,S.514号载之。)、掉消渠(P.2880、P.3396、P.3704、P.4635号载之,北府水系。)、 桎渠(P.3396号)、地水渠(P.2685号),寻渠(P.2685号)、李庄渠(P.3384号),子午渠(P.3706号),阎渠(P.3706号),宜皂渠(P.3706号)、硙北渠(S.4491号) 、河底渠(S.6235号)、以底渠(S.6235号)、寺底渠(S.6235号),平都南支渠(P.3394号)、宋渠东支渠(S.4000号),仍末河(P.3935号)、榆树渠(P.3935号)等渠及束水口(P.2641)、马圈口(P.2005号)等。敦煌水利事业发展于魏晋,《晋书·食贷志》曰:“其后皇甫隆为敦煌太守,敦煌俗不作耧犁,及不知用水,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隆到,乃教作耧犁,又教使灌溉。岁终率计,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西方以丰。”十六国时发展最快,主干渠皆修于此时。唐代敦煌有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P.2057《水部式》:“沙州用水灌田,令县官检校。”唐及归义军时敦煌设有水司(P.4640号),长官为都渠泊使(P.4986号)、都水合(P.3265号)专管水利灌溉,祭祀水神、渠道维修及水田测量等事宜。各渠皆有渠人,渠人以某渠社为组织,从事渠口和渠道维修、修治泻口及浚通河底等事,并管理该渠灌溉。渠社以干,支渠为单位来划分区域。李正宇先生著《唐宋时代敦煌县河渠泉泽简志》(《敦煌研究》1988年第四期,1989年第一期)有详尽考证。宁欣《唐代敦煌地区农业水利问题初探》(《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有录文和研究,并确定本卷文书当在永徽六年至开元十六年间制订的。另外日本那波利贞、武藤ふみ亦有研究和录文。

[校注]

(1)P.3354号记载唐沙州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有佛图渠,在县城西十里。S.530号: “葬于洪润乡口佛图渠东老师烽南原礼也。”佛图渠,灌溉龙勒、洪润二乡境。

(2)两支渠,P.3557、P.3669《効谷乡户籍》曰:“城东三十里两支渠”,S.4853号同。又P3290《至道元年受田籍》:“请东河鹘渠地一段叁拾亩……又两支渠地一段拾亩……”两支渠为东河河母支渠,灌溉悬泉、効谷二乡境。又P.3396号亦有记载。

(3)乡东渠:从两支口引水,灌溉劫谷乡境。P.3354、P.3396、P.3669号并有记载。P.3669《大足元年沙州敦煌县効谷乡户籍》记其方位:“城东三十里乡东渠”。

(4)灌进渠:又作灌津,官进,灌亲等,P.3644、S.4172、S.2103号作“南沙灌进渠”;P.3290、S.4172又作“东河灌进渠”;P.3396号作“南沙上灌进”,“东河灌进口”。P.2684号记载其方位:“城南七里灌津渠”。灌进渠属东河水系,从五石斗门引水灌溉神沙,莫高二乡境。又P.3649、P.3947、P.3706、P.3494、P.3412、P.3155及S.2214号等亦有记载。

  (5)官渠:属东河水系,从两支口引水灌溉悬泉乡境。P.3396、P.3898、P.4909、P.4989、S.6452号有记载,其方位P.3898号曰:“城东四十里官渠”。

  (6)沙渠:P.5032《渠人转帖》:“修治沙渠”,“沙渠口取齐”。S.514号记载悬泉乡宜禾里有沙渠:“城东十五里沙渠”,“城东二十里沙渠”;P.3877号记载慈惠乡有沙渠:“城东十五里沙渠”,“城东二十里沙渠”。沙渠,属东河水系,从利子口引水,灌溉悬泉,慈惠二乡境。

(7)瓜渠:分上瓜渠,中瓜渠、下瓜渠,P.3877号记载:“城东二十里瓜渠”,“城东十五里瓜渠”;P.3898号记载:“城东二十里瓜渠”;S.514号记载:“城东十五里瓜渠”,“城东二十里瓜渠”。瓜渠,自利子口引水,灌溉慈惠、悬泉二乡境。又P.3410、P.4909,P.4989、P.3899及S.4583号亦有记载。

(8)拴渠:李正宇先生校作“掘渠”,P.3396、P.3907号亦有记载。

(9)利子渠:又写作梨子、栗子、傈子等。P.3396号作“溧子”。P.5032《渠人转帖》记载有栗子口,李正宇认为利子渠属东河水系,从利子口分水,灌溉慈惠、効谷二乡境。

(10)千渠口千渠:S.6232号记载有“千渠口”;S.6272《行人转帖》:“于千渠口上看……”S.6298号曰:“城东三十里千渠”,P.3877号作“城东二十里千渠”,“城东三十里千渠”。千渠,属东河水系,自千渠口引水,灌溉悬泉、慈惠二乡境。又P.2627、P.3396、P.3877、P.4021及S.4125、S.5049、S.4491、S.6233、S.6235等亦有记载。

(11)辛渠:P.3396、P.4986、P.4989及S.4491号并有记载。

(12)赵渠:属东河水系。S.514号曰:“城东二十里赵渠”。赵渠从千渠口引水溉灌悬泉乡。P.3384、P.3877、P.3898、S.4491号等亦有记载。

(13)曹家渠:P.3396号亦有记载。

(14)六尺渠:P.3384号有载。

(15)王家渠:S.4491号有载。

(16)廉家渠,P.3384号有载。

(17)小第一渠:P.8877号曰:“城东二十里第一渠”。P.3396号记载有“小第一渠”、 “大第一渠”。二渠属东河水系,从千渠口引水,灌溉慈、惠,悬泉二乡境。

(18)P.2005号记载沙州城东北三十七里有神威烽,神威渠当在此。

(19)三支渠:从三支口引东河水,灌溉悬泉、効谷二乡境。S.514号曰:“城东四十里三支渠”。P.3669号曰:“城东三十里三支渠”。

(20)大壤渠:S.6298号曰:“城东五里大壤渠”。从平河口引水灌溉敦煌乡东境。P.3396、P.4021、P.4906、P.4907、S.4491、S.4657、S.5049、S.6298等亦有记载。

(21)延康渠:P.4989号:“延康上口渠地一段”。P.2032、P.2049、P.8410、P.4988、P.4989号等亦有记载。

(22)涧渠:P.4638号曰:“玉关乡界涧渠”。P.2222、P.3490、P.3744、P.8774、P.4688、P.4989、S.4449、S.4491、S.5927号等亦有记载。

(23)乡农渠:P.3396、P.4021、S.5049等有记载,李正宇先生认为此渠自州东南五里东河北岸分水,灌溉敦煌、慈惠、効谷三乡境。

(24)两凤渠:S.4491号亦有记载,,李正宇先生释作“网”,为阳开河水系,引阳开河水,灌溉莫高乡东北境。

(25)忧渠:S.6063号曰:“城东忧渠中界地”。P3396、P4021等卷亦载之。

(26)神农渠: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神农渠从沙州城南十里五石斗门分甘泉水以溉田:“东南流者二道;一名神农渠,一名阳开渠。”S.2103 号曰:“城南七里神农河母南,勒泛水游淤沙堆空地,□□□一段,……北至神农河。”神农渠当灌溉莫高乡境。又P3354,S.2103、P.4491等卷亦有记载。S.3907《天宝六载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载:“城北三十里神农渠”,此神农渠当属北府水系另外一渠。

(27)阳开渠、阳开北支渠:P.2005号甘泉水条记载阳开渠自沙州城引甘泉水东南流以溉田,七所渠条记载此渠系前凉沙州刺史杨宣所开,故名。自沙州南十里五石斗门引甘泉水,长十五里。P.2884号曰:“城南七里阳开渠”。阳开渠下又分为南支渠、北支渠:P.3384号记载有“阳开南支渠地”,“南沙阳开北支渠地”。P.2482号作“杨开”:“葬于莫高里杨开河北原礼也。”阳开渠,灌溉莫高乡境,又P.2482、P.2684、P.2864、P.3384、P.3394、P.3556、P.3613、P.8677、S.289、S.2103、S.4125、S.4491等皆有记载。

(28)李口横渠,S.5816号作横渠。

(29)都乡大河母:P.2005号甘泉水条曰:“州西北又分一渠,名都乡渠。”七所渠条记载都乡渠高八尺,阔四尺,从马圈口分甘泉水西北流以溉田,长二十里,因诸乡共造,故名都乡渠,又是唐代敦煌主干渠,故称都乡大河母。《新五代史》卷七十《于阗传》附高居海《使于阗记》曰:“其(沙州)西,渡都乡河曰阳关。”即指此。都乡渠灌溉龙勒、敦煌、平康三乡境。又P.3412、P.3776、P.3384、P.4640、S.4491、S.6235等卷亦载之。又是唐五代时沙州水司祭水神的地方,P.4640号曰:“九月九日支水司都乡口赛神钱财鹿纸壹帖。”

(30)都乡东支渠、两支渠:二渠属都乡水系支渠。东支渠,P.3947、S.4491及吐鲁番文书72TAM225:23a《敦煌县田籍》等载之,李正宇先生认为此渠灌溉龙勒、平康二乡境。西支渠,P.2822、大谷2836及吐鲁番出土文书72TAM230:47a《唐敦煌县田亩帐》等载之,李正宇先生认为此渠灌溉龙勒,平康二乡境。

(31)宋渠:李正宇先生认为此渠自都乡渠引水东北流,灌溉龙勒,敦煌三乡境。P.3214、P.3396、S.1398、S.3838、S.3877、S.4000、S.4491、S.4583等卷载之,但P.3214号记载洪池乡亦有“宋渠”,是此渠又经洪池乡境。

(32)仰渠:P.3776号曰:“都乡仰渠有地壹段肆畦,共柒亩半,除十五亩,东至大河,西至汜丑奴,南至雷大眼,北至阶[□□]。”P.3947号亦曰:“都乡仰渠”。

(33)解渠:又作泻渠,P.3947、P.5032、S.4491号亦载之。

(34)阶和渠:S.3877号:“阶和渠地一段”;P.3412《渠人转帖》有“阶和口”。P.4694、S.6235等亦载之。李正宇认为此渠引都乡水,下抵北府,以泄都乡余水。

(35)宜谷渠:P.3935、大谷2834号亦载之。

(36)双树渠:S.4491、S.6116、S.6235等卷皆有记载。

(37)阴安渠:P.2005号七所渠条载有阴安渠,自西南六里都乡斗门引水,西凉敦煌太守阴澹所开,长七里。S.6343号:“□□□□阴安渠”。P.2592号:“城西七里阴安渠”。P.3354号:“城西五里阴安渠”,“城西七里阴安渠”,阴安渠,灌溉龙勒乡境。又P.2259、P.2858、P.3384等卷亦有记载。

(38)平渠:S.3907号:“城西十里平渠”。P.2583号:“城西七里平渠”。P.2592号:“城西七里平渠”,“城西十里平渠”。P.3354:“城西十里平渠”。此渠自都乡渠引水,灌溉龙勒乡东南境。又P.2259、P.3360、P.3935、S.6364号亦有记载。

(39)如水多受:据文意揆之,“多”后夺“不”字。

(40)宜秋渠:P.2005号甘泉水条:“又从马圈口分一渠,于州西北流,名宜秋渠”。七所渠条记载宜秋自州西南二十五里引甘泉水,长二十里。S.1053号:“麦叁斗宜秋口物日用。”S.1475号:“宜秋十里西支地壹段”。S.6123《宜秋西支渠人转帖》。宜秋渠,灌溉龙勒,洪润,平康三乡境。P.2880、P.2882、P.3234、P.3257、P.3394、S.4491、S.4649、S.6132、S.6135号有记载。宜秋渠尾又分出宜秋东支渠,灌溉龙勒、平康二乡境。S.4491亦有记载。宜秋西支渠,灌溉龙勒、洪润、平康三乡境。P.2822亦有记载。

(41)东圆浮图渠:西圆浮图渠:P.3744号记载有“员浮图渠”。P.3354号:“城西七里员浮图渠”。P.4640号:“葬于洪润乡员浮图渠东老师烽南原礼也。”S.530号:“期厶日葬于洪润乡圆浮图渠东老师烽南原之礼也。”员浮图渠灌溉龙勒、洪润二乡境,东,西圆浮图渠当接其下尾。

(42)如水多:以文意揆之,“多”后夺“不受。二字。

(43)平都渠:宜秋水系,灌溉龙勒乡境。P3744号:“平都渠庄园田地。”P3394号: “……[平]都南枝渠上界舍”,“又南枝下界地壹段”,“宜秋平都南枝渠园舍地”。

(44)夏交渠:S.4491等亦有记载。

(45)北府渠:P2005号甘泉水条“(甘泉水)至沙城分派溉灌,北流者名北府。”七所渠条记有北府渠,自州东三里引自甘泉北流,渠长四十五里。P4907号记有“北府渠”。P4640号:“支与水司北府括地……”P4989号:“又请北府新渠地壹段”。此渠灌溉平康、洪池、効谷、玉关四乡境。P2222、P2880、P3935、P4635、P4706等卷亦载之。

(46)大渠:P3290《至道元年受田籍》曰:“又请两枝渠地壹段拾亩,西至大渠,……” “请东河灌进渠地壹段,……北至大渠,……西至大渠。”S.4172号曰:“请东河灌进渠地壹段共壹顷拾亩,东至大渠……”北府水系,位于东河与北府渠间。

(47)抱壁渠:又作“鲍壁”、“抱辟”。P2222号等有记载。属北府水系。

(48)无穷口:P3669号记载唐敦煌县效谷乡有无穷渠:“城北二十里无穷渠”。北府水系,分北府水以溉洪池、効谷、玉关三乡境。P2049、P2880、P3234、P3396、P3410、P3706等号有记载。

(49)八尺渠:S.514号:“城东十五里八尺渠”。P3396号记载有“东八尺渠”、“八尺渠”。S.4853号:“城东三十里八尺渠”。P.2822号十处载:“城北七里八尺渠”。八尺渠自城北无穷口引北府水向东,灌溉平康、悬泉二乡境。

(50)王使渠:S.5950号:“城北二十里王使渠”。引北府水,灌溉平康乡境。

(51)如水受:以文意揆之,“水”后夺“多不”二字。

(52)东河:P.2005号甘泉水至沙州城分派溉灌“……东流者名东河”。S.4172、S.6233、P.3290、P.2641等号皆见东河之名。P.3396号记载作“东河河母”。唐敦煌主干渠之一,灌溉区有敦煌、莫高、悬泉、慈惠、効谷、玉关六乡。P.2612,P.2486、P.2641、P.2845、P.2880、P.3156、P.3254、P.3290、P.3706、P.4635、S.1947、S.2214、S.6235、S.6452等号皆载之。P.4640号曰:“(七月二十三日)东河口赛袄支画纸叁拾张。”

(53)无有准定:“准定”二字倒置。

(54)环依:“环”,“还”之误。

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

敦博58号

(前缺)

下,同谷,成(1)。京一千四十,都一千九百。贡:蜡烛。本七百七十。中下,上禄;五,三百三十。中下,长道(2);四,三百三十。下,同谷。

三,一百二十五。/

下,武都,武。京一千二百,都二干三十。贡:蜡烛。本七百七十。中下,将利;六,三百四十。下,覆津;四,二百八十。下,盘堤。二,一百九十六(3)。/

下,陇西,渭。京一千一百,都二千一十。本九百八十。中,襄武;四,四百四十。中下,陇西;三,三百三十。中下,鄣;三,三百三十。中下,渭源。四,三百七十五。/

下,张掖,甘。京二千八百五十,都三千七百八十。贡:苟杞,野马皮。本八十百八十(4)。上,张掖;十四,七百七十。中下,删丹。三,三百二十六。/

下,酒泉,肃。京二千八百五十,都三千七百八十。贡:安山砺石,柏香根(5),肉苁蓉。八十百八十。中下,酒泉;六,三百四十。下,禄福(6)。二,一百五十。/

下,敦煌,沙。京二千七百六十,都四千六百九十。贡:碁子。本八百八十。上,敦煌;十二,七百七十。下,寿昌。一,二百五十。/

下,伊吾,伊。京四千八百,都五千六百。贡:胡津(7),相卦,阴牙角。本七百七十。中下,伊吾;四,二百四十。下,纳职。二,一百六十五。/

下,安乡,河。京一千五百,都二千五百。本八百八十。中下,枹罕;/六,四百四十。中下,大夏;四,二百七十五。中下,安乡。改为凤林(8), 三百三十。/

下,宁塞,廓。京二千,都二千八百。贡:麸金。本五百二十八千二百。中,化城;改为广威(9)。五,四百四十。下,达化;三,二百一十一。下,米川。二,二百五十二千二百(下残)/

下,金[城],兰(10)。京一千四百,都二千二百,贡:麸金,麝香。本八百八十。中,金城;改为五泉(11)。七,四百四十。中,广武。三,二百七十五。/

[下,合川,叠](12)。京一千七百,都千五百。贡:麝香。井课同京官。中下,合川;六。下,常芬。三,并井课。/

下,和正(政)(13),岷。京一千四百,都二千二百。贡:龙髡席。本八百八十。中,溢乐;六,三百三十。中下,祐川;四,二百六十五。和政。 四,二百七十五。/

下,怀道;宕。京一千四百七十,都二千三百。贡:麸金。准京官支益州。下,怀道,三。下,良恭。三。并准京官例。/

下,[永定],淳。下,永定;下,灵竹;下,罗县;并无本(14)。/

下,北庭。京六千二百,都六千八百。贡:阴牙[角],束霍角。本二千四百二十。中,金满;二,三百五十。中,轮台;三,二百五十。下,蒲类。二, 三百五十。/

安西;京七千五百,都八千三百。贡:氍崔(待查),绯氍(待查),赤相豆,白练七千匹,水硙三。无县,管蕃府四:/下,龟兹都督府;户四千九百七十四。在安西城内,无本。下,焉耆府;户一千一百六十七。去安(后残)。无本。/下,于阗毗沙府;户四千四百八十七,安西南二千里。无本。下,踈(疏)勒府(15)。户一千八百六十,安西二(下残),二月敕新置,无本。/

关内道二十四州

京兆府。都八百五十。本三千一十三。赤,长安;七十九。一千四百四十。赤,万年;六十二。准上。鄠;三十四。七百七十。蓝田;二十八。八百一十五千九百二十五。咸阳;二十□。八百二十五千。/醴泉;二十三,八百二十五。三原;二十四,八百二十五。泾阳;二十四,准好畤。栎阳;二十八,八百二十五。高陵;二十六,八百二十五。奉先;二十,一千四百三十。/奉天。二十三,八百二十五。富平;二十九。八百二十五。好畤;十。八百二十五。金城;二十四,八百二十五。华原;十四。八百二十五。云阳;二十四,七百八十六。/武功;二十,八百二十五。盭屋(待查);为宜寿(16),十七。美原;十五。八百二十五。渭南;二十六,九百二十九。同官;十一。新丰;十一。并八百二十五。/

  三辅,华阴,华。京一百八十二,都六百七十。贡:伏茯(茯苓)、细辛、白抽皮,本二干四百二十。望,郑;二十四。望,下邽;三十。望,华阳。二十二。各七百七十。/

  三日 由 [辅](17),冯翊,同。京二百四十,都六百八十。贡:邹文皮。本二千四百二十。望,冯翊;二十四,七百七十。望,朝邑;二十。望,郃阳,十六。望,澄城;十七,白水。上紧。河西,十一,七百七十。上,韩城;十一。六百六十。/

三日 由[辅](18),扶风,歧。京三百一十,都一千一百五十。贡:龙须席。二干四百二十。望,雍;二十五。望,扶风;十三,各七百七十。上紧,郿;十一。六百六十。上紧,歧山;十一,七百四十。望,陈仓;十六,七百六十三。/上紧,麟游;十一,六百六十。上,歧阳;十二,七百七十。中,普闰(润);十,五百五十。中,虢。六,四百九十五。/

上,新平,邠。京三百一十,都一千一百四十。贡:白蜜,华豆。本二千四百。上紧,新平;十七,七百七十。上紧,三水;十三。准上。上,永寿;十一,六百六十。中,宜禄。八;五百三十三。/

上,湃阳,陇。京四百九十,都一千三百三十。贡:龙须席。本一千五百九千九百二十。上,湃源,二十,七百七十。中,湃阳;十四,五百五十。中下,吴山;八,三百八十五。中下,华亭;四,三百三十。下,南田(由)。二,一百二十八。/

上,安定,泾。京四百五十,—千三百一十。贡:龙须席。本三千四百二十。上,安定;十四;七百五十。上,鹑觚;改灵寿(台)。十二;七百七十。中,阴[盘];为潘源。七;四百八十九千五百(19)。上,良原;十二;四百四十。中,临泾。十;五百五十。/

上,彭源,宁。京四百五十,都一千四百一十。贡:龙须席。二千四百二十。上,定安;十八;七百五十。上,彭源;十七;准上。上,罗川;十二;准上。中,定平;八,五百五十。中,襄乐;十。准上。中,丰义。准上。/

中,延安,延。京六百七十,都一千三百二十。贡:麝香,蜡烛。二千四二十。中,延水;八;四百四十。中,肤施;八;四百四十。下,金城;改为敷玫。六;三百四十。中下,临真;八;三百七十。延安;九;四百四十。/中,丰林;七;二百三十。下,延水,六,二百七十。下,罢交;为延昌。四;三百一十。下,金明。五;三百四十千五百(20)。/

上,洛交,鄜。京四百七十,都九百六十。贡:龙须席。本二千四百二十。上,洛交;十六;七百七十。上,洛川;十四;六百一十。中,三川;七;四百三十。下,直罗;七;四百三十。中,伏陆。为甘泉。七;四百三十(21)。/

中,灵武,灵,府。京一千二百,都二千,贡:鹿角胶,P.雕鸰。本二千四百二十。上,回乐;十二;五百二十九千三百六十四文。中下,怀道(远)(22);三;三百三十。中下,灵武;三;三百三十。中,安静;三;二百七十五。中,温池;五;三百三十。下,鸣沙。二;二百七十五。/

下,平凉,源。京八百二十,都一千六百,贡:鞍曾 毛 。本一千四十。中,高平;八;四百四十。中下,平凉;四,三百三十。中下,百泉;四,三百三十。中下,萧关。四;三百三十。/

下,榆林,胜,府。京一千九百,都三千三百。贡:女稽布。一千四百四十。中,榆林;九;四百四十。下,河滨;四,一百四十。下,连谷,四,一百二十。下,银城。四;一百六十(23)。/

  下,朔方,夏,府。京一千一百,都一千九百。贡:角弓。本,一千八百千。中下,朔方;十二;四百七十。中下,宁朔;四;三百三十。下,长泽;二;一百四十二。下,德静;准上。下,宁塞;一;一百一十(24)。/

  下,九原,丰,府。京一千一百八十,都三千四十。贡:驼褐。本一千一百三十五。中下;九原;三;二百七十五。下,永丰。二;一百二十。/

下,安化,庆,府(25)。京五百六十,都一千四百二十。贡:麝香。本一千三百四十。中下,安化;七;二百六十八千五百。中下,蟠交;为合水(26)。七;三百三十。中下,乐蟠;六;三百二十。中下,马岭。七;三百二十。/中下,同川;五;三百三十。中下,华池;六;三百三十。中,怀安;七,四百四十。中下,方渠;七,三百三十。下,白马;改为延庆(27)。八,三百八十五。下,浴(洛)原。四;二百七十五。/

下,咸宁,丹。京五百七十,都,一千一百三十。贡:龙须席,蜡烛,麝香。上,义川;十二;六百六十。中下,灵(云)岩(28);七;四百三十。中下,门山;七;三百三十三。中下,汾川;七;三百三十。下,咸宁。三,三百千。/

下,五原,盐。京一千五十,都二千一百。贡:盐。本八百五十。中下,五原;五,三百三十。下,白池。二;二百七十五。/

上,中部,坊。京三百五十,都一千二十四。贡:龙须席。本二千九十。

上,中部;十九;七百七十。上,鄜城;十六;准上。上,宜君。十三;六百六十。/

下,银川,银。京一千一百八十,都一千五百八十。贡:女稽布。本八百八十。中,儒林,八;四百四十。中下,抚宁;五;三百三十。中下,真乡;四,二百七十五。下,开光。二;一百。/

  下,为上,绥(29)。京一千二十三,都一千四百一十。贡:女稽布。本八百八十。中,上;龙泉(30)。八;四百四十。中下,城平;五;三百三十。中下,绥德;六,三百四十。下,延福;五;二百七十五。中下,大斌。四;二百七十五。/

  下,会宁,会。京一千二百二十,都二千四十五。贡:覆鞍[待查]。本八百八十。中,会宁;五;四百四十。下,乌兰。二;二百七十五。/

下,安北大都护府。管镇兵三千五百(31),京一千九百七十三,都一千六百九十二,本七百千。/

下,单于大都护府。管府不管户,京二千三百五十,本一千贯。/

河东道十九州

三辅,河东,蒲(32)。京三百六十,都五百四十。贡:麦JUAN扇,龙骨。本二千四百二十。望,河东;三十。望,虞乡;十七。望,桑泉;二十。望,安邑;二十三。望,猗氏;十六。/望,宝鼎;十六。望,解县;十二。上紧,永乐。十。巳上各七百七十。/

  六雄,绛郡,绛。京六百五十,都六百六十。贡:枲赀布。本二千四二十。望,正平;二十二。望,龙门;十八。上紧,闻喜;二十。上紧,夏;十七。上紧,稷山;十六。望,曲沃,二十。/中,翼城;十八。上紧,太平;十二。已上各七百七十。

  上,万泉;十四,六百六十。上,绛;十一,六百七十。中,垣。六,四百九十五。/望,平阳,晋。京七百八十,都七百三十。贡:蜡烛,紫参,铁器,赀布。本二千四百二十。望,临汾;三十。望,洪洞;二十六。各七百七十。上紧,襄陵;十五;六百五十七。中,神山,十二;五百五十。上,霍邑;十四;七百七十。/上,赵城;十五;六百八十七。中,汾西;十;四百四十。中,冀氏;八。准上。中,岳阳。八。准上。/

  上,高阳,泽。京一千八十,都二百六十。贡:人参,白石英。本二千。上,晋城;十四;七百七十。上,高平;十六;准上。中,蔓(待查)泽(33);九;四百四十。中,端氏;八;四百四十。中下,沁水;六;三百四十。中,陵川。六;四百四十。/

五大,上党,潞,府。京一千三百四十,都四百六十。贡:人参,墨,麻布。二千七百五十。望,上党;二十三;七百七十。上紧,长子;二十一。上,潞城;十六。上,屯留;十七。上,壶关;十五。/上,襄垣;十四。各七百七十。上,铜堤(34);十二,六百六十。中,[武]乡(35); 八,四百四十。中,黎城;七;四百四十。中下,涉。四;三百四十。/望,西河,汾。京一千三百,都九百三十。贡:龙须席,石膏。本一千四百二十。望,隰城;二十五。望,平遥;三十八。望,介休;二十三。上紧,孝义;二十。各七百七十。中,灵石。八;四百四十。/中,太原,府。京一千二百,都九百。贡:甘草,龙骨,铜镜,本三千二百五十。紧,太原;四十;九百十三。紧,晋阳;二十五;准上。文水;二十五。榆次;三十,各七百七十。清源;十七;七百四十七。/阳曲,十六,准上。太谷,二十。七百七十。交城;十二,准上。祁;三十。准上。寿阳,十一;六百六十。盂;十;准上。乐平;五。六百六十。石艾。为广 阳。准上。(36)/

中,雁门,代,府。京一千六百四十,都—千二百二十;贡:白雕鸰、崖蜜、青、绿。本二千贯。上,雁门;十二;六百六十。上,五台;四,四百四十。中,崞;八,四百四十。中下,繁畤;四,三百三十。中,唐林。六,四百四十。/

下,太宁,隰。京九百九十,都八百八十。贡:女稽布。本八百八十。中,隰川;十,五百七十。中,蒲;十;五百五十。中,太宁;九;四百四十。中下,永和;六;三百四十。中下,温泉;八;四百四十。中下,石楼。五;三百四十。(37)/

下,文城,慈。京六百八十,都六百八十。贡。本八百九十五。中,吉昌,九;四百十。中,昌宁;八;四百四十。中下,吕香;七;三百八十五。中下,文城;四,二百七十五。下,忤城。三,一百六十。/

下,乐平,仪。京一千四百,都七百二十。贡:人参。本八百八十。中下,辽山;五;三百三十。中下,和顺;五;三百三十九。中,榆社;七;四百十。下,平城。三;二百一十。/

下,昌化,石。京一千六百七十,都一千一百二十。贡:女稽布。本八百八十。中,离石;五;四百四十。中下,临泉;五;三百四十。中下,平夷;四,三百三十。中下,方山;四,三百三十。中,定胡。五;三百三十。/

  下,阳城,沁。京一千七十,都六百五十。贡:龙须席。本七百七十。中,沁源;五;三百三十。中下,和川;四。准上。中下,绵上。四。准上。下,楼烦,岚。京一千四百,都一千三十。贡:熊皮。本八百八十。中,静乐;七;四百四十。上,宜芳;十一,六百六十。中下,合河;四;三百三十。中下,岚谷。九,四百四十。/下,定襄,忻。京一千四百八十,都一千六十。贡:豺尾,香扇。本八百八十。上,秀容;十八;六百六十。上,定襄,十一;准上。/

下,安平,蔚。京一千九百,都一千五百。贡:熊皮。本八百八十。

中,灵丘;五;四百四十。下,飞狐。二;二百七十五。中,安边。四;三百三十。 /

下,马邑,朔。京一千七百六十,都一千二百。贡:P.(白)雕鸰(38)。本八百八十。中,善阳;八,四百四十。中,马邑。四,四百四十。/

下,[云中],云(39),京一千七十五,都一千六百四十二。本八百八十。下,云中。二,本三百。/

望,弘农,虢(40)。/京四百二十,都四百六十。贡:银,麝香。本二千四百二十。望,阌乡;十一;七百七十。望,湖城;准上。中,弘农;八;四百九十五。中下,至城;五;三百三十。中下,卢氏;五;三百三十。中下,朱阳。四;二百七十五。/

淮南道十四州

  中,广陂,扬,府。京二千一百四十,都一千一百五十贡:镜、席。本三千五百五十七千。望,江都;二十八;七百七十。望,江阳;十七。

  上,高邮;二十二。上,六合;二十。上,海陵;十八;并准上。上,杨(挢)子(41)。十;五百五十。/

中,安陆,安,府。京二千七百八十,都一千二百。贡:青紵布。本二千二百千。上,安陆;十二;六百六十。中,孝昌;五;四首四十,中,云梦;六;四百三十。中,吉阳;五;准上。中,应城;五,四百四十。中下,应山;四,二百三十。/

中,蕲春,蕲。京二千五百,都一千八百二十。贡:白紵布。本一千五百四十。上,蕲春;十四;六百六十。上,黄梅;十六;七百七十。中,永宁;为广济(42)。十一;五百五十。中,兰溪。十;为蕲水;准上(43)。/

中,弋阳,光。京一千八百六十,都九百七十。贡:葛[布],石斛。本一千五百四十。上,光山;十四;六百六十。上,定城;十九;六百七十一。

中,乐安;为仙居(44)。九;五百五十。上,固始;十二;六百六十。中,殷城。七,四百四十。/ 中,汉阳,沔。京二千三百八十,都一千五百六十。贡:白紵布。本七百七十。中,汉阳;六;四百四十。中,测(待查)川。六;准上。/下,永阳,滁。京二千五百六十,都一千七百四十。[贡]:麻,赀布。本八百八十。上,清流;十六。上中,全椒;十五;各七百七十。中,永阳,十一;四百九十五。/

中,同安,舒。京二千八百,都一千八百九十。贡:白紵布。本一千三百二十。上,怀宁;二十四;七百七十。上,太湖,十一;六百六十。中,宿松;九,四百四十。上,同安,十二;六百六十。中,望江。五;四百四十。/

下,淮阴,楚。京二千五百,都一千九百。贡:赀布。本八百八十。中,山阳;八;四百二十五。中下,淮阴;五;四百二十五。中,安宜;七;四百二十,中,盱眙;八;四百六十。中,盐城。六;五百六十。/

  中,庐江,庐。京二千四百,都一千五百七十。贡:丝布,石斛。本一千五百四十。上,合肥;十八;七百七十。巢;十三,六百六十。上,庐江;八。中,慎;十三;并准上。舒城。十;五百五十。/

  下,齐安,黄。京一千二百五十,都一千四百七十。贡:紵赀布。本八百八十。上,黄岗;十四;六百七十五。中,麻城;七;四百五十五。中,黄波(陂)(45)。七;四百五十五。

  /中,寿春,寿。京二千二百二十,都一千四百。贡;丝布,石斛。本一千五百四十。上,寿春;十三;六百六十。上,安丰;十;七百七十。中,霍山;九;四百四十。中,霍丘。十一;五百五十。/

  中,义阳,申。京一千七百,都九百四十。贡:葛。本一千五百四十。上,义阳;二十四;七百七十。上,罗山;十六;六百六十。上,钟山。十二;六百六十。/

  下,历阳,和。京二千六百五十,都一千八百一十。贡:紵布。本八百八十。上,历城(46);十八;六百七十五。上,乌江;十四;准上。中,含山。十;五百四十二。/

下,离钟(钟离),豪(47)。京二千一百五十,都一千三百一十。贡:丝布、云母。本八百九十五。上,钟离;十二;六百六十。上,招义;十二;六百六十。上,定远。十二;六百六十。/

岭南道六十八州

中,始安,桂,府。京五千三十,都四千六百。本一千八百七十一千。中,始安;十一,三百五十。中,临源;五;三百。中,灵川;四;三百。中下,阳朔;四;三百五十。中,荔蒲;二;一百。中,建陵;三;一百一十七。/中,永丰;二,一百七十。下,兴安;二;—百三十。

下,永福;三;一百七十。下,纯化。二;一百三十二(48)。/

下,临贺,贺。京四千二百,都三千六百。本三千八百两。中下,临赞;二;千两。下,桂岭;二;五两。下,冯乘;一,无本。下,封阳;一;五百五十三。下,富川。一;无本。下,荡山;一;九十七两。/

下,平乐,昭。京四千九百,都四千六百。本一千五百两。下,平乐;三,三百四十三两。中下,恭城;三;四百四十两。下,永平。一;二百九两。/

下,苍梧,梧。京五千九百,都五千—百。本一千一百两。下,苍梧,二,四百五两。下,戎城;三,三百三十两。孟陵。三,无本。/

下,临江,龚。京一万一百九十,都八千六百。本一千一百两。下,平南;四;九十两。中,武林;五,七十两。下,西平;为阳川(49)。二,无本。下,随建;二;二百二十。下,大同。二;无本。下,宁风;三;五十两。/

下,正平,环。桂府管内。下,正平。下,福零;下,龙源;

下,饶勉;下,思恩;下,武稻(待查)(50);下,歌良;下,都蒙。巳上并不言户数。

下,象郡,象。京五千八百,都四千七百;本一千二十五两。下,武化;四;二百五十两。下,武德;改为阳寿(51),二,一百八十两。下,武仙。五,一百五十。/

下,浔江,浔。京五千八百,都四千三百。本二百两。下,桂平;二;乾元初改为正义也。”一百五十两。下,大宾;二,一百二十两。下,皇化。一;一百两。/

下,龙城,柳。桂府管内,六百六十两。下,马平;三;一百五十两。

下,洛村(52);一,无。下,龙城;二;六十。下,蒙(53);二;七十二。

下,洛容。一;无。/

下,融水,融。准上。四百一十五两。下,融水;四;一百三十五两。

下,武阳;二,下,黄水。一,并无。/

下,蒙山,蒙。桂府管内。七百六十两。下,立山;三;四百七两。下,纯义(54),二;二百五十。下,东区。二;二百七十五。/ 下,乐兴,古。下,乐预(55);下,古书;二。下,乐兴。二。/下,武峨,武峨。准前。下,驾(待查)(56);二。下,武峨;一。下,武夷;下,武劳;下,武缘;下,梁山。三;并无本。/

下,开江,富。京五千一百四十,都四千八百。本四百四十五两。下,龙平;四;一百二十三。下,思勤;二;八十六。下,开江(57)。一;一百二十。/

下,忻城,芝。桂府管内。下,忻城。恶处不言户数。/

下,龙水,粤。下,龙水;下,崖上,下,束灵(58)下,天河。恶处不言户数。

中,南海,广,府。京六千二百,都五千三百。本二千六百六十二千。上,南海;二十一;六百六十。中,番禺;十一;五百五十。中,浛匡(洭);八,一百五十。中,四会;五;四百四十。中,浈阳;四,三百三十。/中下,化蒙;二,三百五十。中,宝女(安);七;四百四十。中,洊安;六;四百四十。中,怀集;六;四百三十。中,新会;三;三百七十。中,义宁;二,二百二十八。/增城;八;三百。清远。六;四百四十(59)。/

下,始兴,韶。广府管内。本一千一百八十五。上,曲江;十六;六百六十。中,乐昌;十;四百四十。中下,仁化;四;二百三十。中下,始兴;四;三百三十。中下,渔(待查)昌;四;三百一十五(60)。中下,翁源。四;三百三十。/

下,高要,端。准前。二千一百一两。上,高要;九;三百两。中,平兴。五;三百七十。/

下,新兴,新。准上。本一千一百两。上,新兴;九;一百九十七。中,新昌;改为永顺。五;三百二十。中,索卢(61)。四;五百五十。/

下,连山,连。京三千八百,都三千五百。贡:钟乳,白布。七百七十。桂阳;十八;六百六十。阳山;三;二百七十五。连山。十;一百六十五千二百三十五文。勘本无此州。/

下,晋康,康。准前。二千八百六十两。中,端溪;四;三百六十两。上,乐城;改为悦城(62)。五;五百七。中,都城;四;三百一十。中,遂安。三;七十一。/

下,临封,封。准首。一千三百两。上,封川;四;一百五十。中,开建。三;三百五十。/

下,海丰,[循]。准前。七百七十四千。中下;归善;二;一百九十。中下,博罗;三;二百二十二。中下,海丰;二;二百七十五。中下,河源;二;一百八十。中下,兴宁,四;一百四十。下,雷乡。二;一百一十三。/

下,延德,振。准前;中,宁远;二;二百七十。下,延德;二;三百五十七。下,吉阳;二;二百五十。下,罗川;一;二百六十。/

下,高源(凉),高(63)。准上。中,良德;四;二百六十三。中,连江;该为保安(64)。七;一百二十七。中,电白。六;一百二十。/

下,恩平,恩。准前。五百八十两。中,西平;四,三百五。中,杜陵;四;二百五十。中,齐晏(安)。二;准上。(65)/

下,陵水,辩。准上。一千八百两。中下,石龙;三;四十。中下,陵罗;二;二十。中下,龙化(66)。准上。/

下,昌化,儋。准前。九十两。中,义伦;二;九十。下,昌化;二;七十。下,感恩;一;一百。下,洛场;一,无。下,罗富(67)。一;准上。/

下,南潘,潘。准上。七百四十八两。中,茂名;四;一百八十。中,南巴;四;一百六十。中,毛山。改为潘水(68)。三;一百五十。/

下,南陵,春。准前。五百三十两。中,流南;四;四十二千。中,铜陵;六;四十。中,西城;改为罗水(69)。四;四十。中,阳春。四;准上。/

下,海康,雷。京六千六百,都五千五百。本一千三百六十八两。中下,海康;五;一百四十两。中,铁杷;改为遂溪(70)。四;一百三十八。中,徐闻。六;准上。/

下,招义,罗。京六千四百,都五千六十。本九百三十九两。中,石城;改为廉江。三;二百六两。中,吴川;二;三百二。下,零渌;四,二百四十七。下,招义;改为斡水。二;二百五十两。南河。准上(71)。/

下,琼山,琼。安南管内。下,容琼;下,琼山;下,乐会;下,颜罗;下,胃吉(72)。并不言户数。

下,珠崖,崖。京七千二百,都六千三百;本一千六百一十八两。中下,舍城;四;二百三十两。下,澄迈;三;二百。下,文昌;二;九十。下,临高(73)。二;十。/

下,开阳,陇(泷)(74)。广府管。四百七十三两。下,永宁。改为达水(75)。三;准上。中,安南;二;准上。下,开阳;二;一百二十。

下,正义。—;一百。/

下,安南,京七千二十。都六千二百。本二百两。上。朱鸢;九;八百五十三。上,龙编;九;六百十五。上,交趾;十二;九百。中,宋平;十;二百八十。中,平道;四;四百四十。中下,平武(76)。四;二百五十。/

下,九真,爱。京九千,都八千。本五百二十三千。上,九真;十一;五百八十五。上,安顺;十;准上。下,日南;三;三十千。中,崇安;五;五十八。中下,军安;三;三十三。下,龙池。五;三十(77)。/

下,汤泉,汤(78)。安南管内。下,汤泉;下,渌水(79);下,罗韶。并不言户。/

下,福禄,福禄。准上。下,安远(80);一。下,唐林。一;并无本。/

下,日南,驩。安南管内。中,九德;七;三十千。中下,无鞍;三;三十五。下,无安;三;二十。中下,越常;一,三十五。中下,浦阳;四;二十九。下,怀恩。二;四(81)。/ 下,承平(化)(82),峰。准前。六百四十五。下,承化;二;百两。下,嵩山;二;五十。下,新昌;三,九十二。中下,嘉宁;七;百。下,殊绿(83)。三;无本。/

下,万安,万安。安甫管内。下,万安;下,富云;下,博辽;下,陵水。不言户口。/ 下,龙池,山(84)。准上。中下,龙池;一。下,盆山。一。并无本。/

下,普宁,容,府。京五千二百,都四千八百。本五千二百两。中下,普宁;四;二百一十六两。中下,北流;四;一百三十。下,罗窦;三;一百二十四。下,宕昌;三;一百九十。下,欣道;四;一百二十五。下,贺川。五;一百五十。/陵城;四;一百二十五。下,渭龙;四。下,陆川;三;并准上。下,随安。三;七十五。/

下,感义,藤。京五千七百,都五千三百。本一千二百六十八两。中,永平;改为镡津(85)。六;五百两。中,感义;二;二百。下,安昌。二;三百(下残)。/

  下,定州,牢。京六千一百,都五千八百。本一千一十两。南流;七;三百两。定川;五。宕川。三;并无本。

  下,怀德,窦。容府管内。下,信义;四;二百一。下,怀德;四,二百。下,持(特)亮,二;三百六十。下,潭峨。准上。/

下,常山(林)(87),绣。京五千七百,都五千三百。下,常林;六;五十三。下,河林(88);五;八十四。下,罗绣。四;准上。/

下,安乐,岩(89)。准前。下,安乐;三。下,思封(90);二。下,高城;二。下,石岩。一,并无本。/

下,连城,义。准上。九百七十两。龙城;改为岭溪(91)。三;一百四十两。下,永业;三;一百三十。下,连城。三;一百五十。/

下,平琴,平琴(92)。准前。下,安仁;二。下,怀义;二。下,福阳;二。下,古符。二;并无本。/

下,合浦,廉。准上。一千三百。中下,合浦;四;二百五十。中下,太廉(93);四;二百。下,蔡龙;二。下,封山。三;三百五十。/

(前缺)准前。下。石南;二。下,兴业;下,潭票(94);下,信丘;下,兴德;下,郁平(95)。并准上。/

(前缺)下,□□;一;一百八十五。下,乌雷;二;一百二十。下,玉山(96)。一,一百五十。/

(前缺)下,栋(博)白(97);二;一百。下,南昌;二。下,建宁;四;一百。下,龙豪;二;一百。下,周罗。三;一百五十。/

(前缺)准上。一百一十。下,善劳;二。下,善支(文)(98);二。下,怀仁;改为抚安(99)。一,下,宁仁。一;并无本。/

(前缺)容府管。鹅石;一;二百两。温泉;二;二百。扶莱;准上。陆川。二;无本(100)。/

(前缺)京五千六百,都五千三百。本四千三百两。下,宣化;三;一百。下,武绿(缘)(101);三;一百六十。下,晋兴;二;一百三十。下,朗中;二;一百三十。下,思笼。二;八十。下,封陵;二;一百三十。下,如和。□;四十。/

下,怀泽,贵。京四千七百。都四千五百。本一千五百八十五两。下,郁林;四;一百四十五两。下,怀泽;七;一百八十。下,马岭;改为义山(102)。四;二百三十。下,潮水。二;一百。/

下,安城(103),宾。邕府管。五十一千。下,岭方;七;六十五。下瑯琊;二,二十。下,安城。二;二十四。/

下,宁越,夕(钦)(104)。邕府管内。二百六十两。下,内亭;四;一百两。下,遵化;二;一百二十。下,南宾;改为灵山(105)。二;四十四。下,钦江;二;八十。下,安京。二;无本。/

下,[漳浦],漳(106)。京六千五百,都五千二百。九十六千八百。下,漳浦;二;五十五。下,怀恩。二;三十五。/

(前缺)准前。(中缺)。下,贺水;一,下,无虞;□。下,止戈;五。下,上林;四(107)。(后缺)

(前缺)下,□□;四。(后缺)

(后残)

[题解]

《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向达先生在《西征小记》中称之为地志,薛英群《略谈敦煌地志文书中的公廨本钱》一文中亦认为是地志,一九八○年《中国文物》第一期发表本卷照片时,定名为《郡县公廨本钱簿》,同期吴震《敦煌石室所出唐天宝初年郡县公廨本钱簿》一文亦称此名:“本簿重点记录了郡县令廨本钱,而不记沿革、山川、名城和胜迹,不同于一般地志,所以我们把它定名为《郡县公廨本钱簿》。”马世长《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一文说:“本卷地志和这类十道录、图,有非常相似之处。我们推测本卷可能是模仿这种体例,而增补公廨本钱内容的一种‘十道录’性质的地志写本。”故采取马世长的定名。本卷首尾残缺,残存一百六十行,所记内容首起陇右道成州同谷郡,尾至岭南道澄州。本卷记载唐各道顺序、州郡去京都里程、公廨本钱、贡赋、统县名数,与《元和郡县图志》、《通典》、《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等书均有异同。关于道的先后顺序、去京都里程、公廨本钱、贡赋等,马世长作了深入的研究,故此不作注释。

[校注]

(1)《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二成州:“本属陇右道,贞元五年节度使严震奏割山南道。”

(2)《新唐书·地理志》无长道县,而有汉源县。

(3)覆津、盘堤:《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作福津,盘隄。《新唐书·地理志》:“福津,……本覆津,景福元年更名。”

(4)本八十百八十:马世长认为“百”前衍衍“十”字。

(5)砺石柏香根:《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作砺石,柏脉根。

(6)禄福:二宇倒置。应作“福禄”。

(7)胡津:《唐六典》、《新唐书·地理志》作胡桐律,《通典》作胡桐泪。《宋史·高昌传》伊州“又生胡桐树,经雨即生胡桐律。”“津”,乃“律”之误。

(8)安乡:诸志并同。《新唐书·地理志》作安昌。《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为凤林。”

(9)化城:《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并作“化成”。《新唐书·地理志》:“广威,……先天元年曰化成,天宝元年又更名。”

(10)下金兰:“金”下夺“城”字。

(11)《唐会要》卷七一:“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五泉县”。

(12)下合川叠:本卷脱漏此四字,今据《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补之。

(13)和正:诸志并作”和政”。正,“政”之误。

(14)淳州,《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并属岭南道,领永定、武罗、灵竹三县。唐陇右道又有淳州,《新唐书·地理志》:“淳州,贞观十二年以降户置于洮州之境,并置索恭、乌城二县,开元中废,后为羁縻。”马世长校:“唯本卷将岭南道淳州之领县错置于陇右道淳州下,则误。”

(15)踈勒:诸志并作”疏勒”。“踈”,“疏”之误。

(16)盭屋(待查)为宜寿:《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为宜寿县,至德二年三月十八日,复为盭屋。”《唐会要》卷七十:盭匡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宜寿县。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改为盭屋。”

(17)三晌(待查):晌(待查),“辅”之误也。

(18)同(17)。

(19)鹑觚改灵寿:《唐会要》卷七十:“鹑觚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灵台县。”寿,“台”之误。阴为潘原:《旧唐书·地理志》:“阴盘,……天宝元年改为潘原。”本卷“阴”后夺“盤”字。

(20)本卷延州延安郡统有二延水县,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延州统县又有延川,本卷二延水县中必有一县为延川之误。罢交:

《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罗交。金城改为敷政,罗交改为延昌,在天宝元年。

(21)《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更伏陆为甘泉。

(22)怀道:《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通典》并作怀远。马世长校:“本卷‘怀道’系‘怀远’之误。”

(23)连谷,银城二县,《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通典》属麟州。

(24)长泽、宁塞:《新唐书·地理志》夏州无此二县,《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夏州有长泽而无宁塞。

(25)下安化庆府,《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庆州安化郡为“中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六年,升为中都督府。”马世长认为:“本卷乃作下府,此项内容是开元二十六年以前者。”

(26)《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更蟠交为含水。

(27)《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白马为延庆。

(28)灵岩:诸志并作“云岩’。“灵”,“云”之误。

(29)下为上绥:《新唐书·地理志》:“绥州上郡,下。”《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同。本卷“上”前衍一“为”字。

(30)上龙泉:《旧唐书·地理志》上县“天宝元年,改为龙泉。”

(31)安北都护府管镇兵三千五百人:《元和郡县图志》卷四、《通典》卷一七二、《旧唐书·地理志》并作“管兵六千人,马二千匹”。

(32)三辅河东蒲:《旧唐书·地理志》:“开元八年置中都,改蒲州为河中府。其年,罢中都,依喧为蒲州,又与陕、郑、汴、怀、魏为‘六雄’。十二年,升为‘四辅’。天宝元年,改为河东郡。”马世长以为“本卷蒲州已升为四辅,但注为三辅。”

(33)《新唐书·地理志》:“阳城,……本燮(待查)泽,天宝元年更名,天祐二年更曰菠(待查)泽。” ’

(34)铜堤:“堤”,诸志作“鞮”。

(35)乡:诸志并作“武乡”。《新唐书·地理志》武乡县:“本乡,武后更名武乡,神龙元年复故名,寻又曰武乡。”

(36)《新唐书·地理志》:“广阳,……,本石艾,天宝元年更名。”

(37)下太宁隰、中太宁:“太”,诸志并作“大”。

(38)P.雕翎:《新唐书·地理志》作“白雕翎。”P.,“白”之误。

  (39)下云: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云,前夺“云中”二字。

  (40)据《旧唐书·地理志》,虢州原属河南道,于开元初改隶河东道。

  (41)杨子:“杨”,“扬”之误。

  (42)永宁为广济:《新唐书·地理志》:“广济,……本永宁,武德四年析蕲春置,天宝元年更名。”

  (43)兰溪为蕲水:《新唐书·地理志》:“蕲水,……本浠。武德四年更名兰溪,……天宝元年又更名。”

  (44)乐安为仙居:《新唐书·地理志》:“仙居,……本乐安,……天宝元年更名。”

(45)黄波,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波”乃“跛”之误。

  (46)历城:《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通典》皆作“历阳”。马世长认为“本卷误‘阻’为‘城’。”

  (47)下离钟豪:“离”、“钟”二字倒置,《新唐书·地理志》:“濠州钟离郡,上。‘濠’字初作‘豪’,元和三年改从‘濠’。”

(48)始安:《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七:临桂县“本汉始安县,……至德二改为年临桂。”《新唐书·地理志》:理定“本兴安,……至德二载更名。”“丰水,……本永丰,长庆三年更名。”“修仁,……本建陵,……长庆三年更名。”恭化“本纯仁,……永贞元年更名。”

(49)西平为阳川:《新唐书·地理志》:“阳川,……本阳建,后更名。”《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七:龚州阳川具“本汉布山县地,贞观七年于此置西平县,属龚州,天宝元年改为阳川。”

(50)武招(待查):《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并作“武石”。

(51)武德改为阳寿:《新唐书·地理志》:“阳寿,……天宝元年省武德入阳寿。”

(52)洛村:《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作“洛封”。本卷“洛村”为“洛封”之误。

(53)蒙:《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作象。

(54)纯义:《旧唐书·地理志》:“正义,贞观五年,置纯义县,属荔州,乾元初改为正义也。”

  (55)乐预:《新唐书·地理志》:“乐山,……本乐预,宝应元年更名。”

  (56)蔫(待查):马世长认为:“[](待查),系如马二字连写。”

(57)开江:《旧唐书·地理志》:“马江,下。本开江,后隶梧州,又复属柳州,长庆三年更名。”

(58)崖上、束灵:《旧唐书·地理志》作崖山、东玺。

(59)宝女:女,“安”之误。《新唐书·地理志》东莞“本宝安,至德二载更名。”浛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作“浛洭。”

(60)溃(待查)昌:《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柞浈昌。

(61)索卢:《新唐书·地理志》:新州新兴县“武德四年析置索卢、新昌、单牒、永顺四县。后又省新昌、单牒,乾元后又省索卢。”

(62)乐城改为悦城:《新唐书·地理志》康州悦城县“本乐城,隶端州,武德五年来属,后更名。”

(63)高源高:《新唐书·地理志》作“高州高凉郡”。源,“凉”之误。

(64)《新唐书·地理志》高州保宁县“本连江,开元五年曰保安,至德二载更名。”

(65)西平:《新唐书·地理志》恩州“有西平县,本高凉,亦武德五年更名,后省。”齐晏: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本卷误,“安”为“晏”。

(66)《新唐书·地理志》辩州无龙化县。

(67)罗富:应作“富罗”。

(68)毛山改为潘水:《新唐书·地理志》:潘水,……开元二年改为毛山曰潘水。”

(69)西坡改为罗水:《新唐书·地理志》:“罗水,下。天宝后置。”又曰武德“五年又置西城,后皆省。”

(70)铁杷改为遂溪:《新唐书·地理志》:“遂溪,……本铁杷,椹川二县,后并省,更名。”

(71)《新唐书·地理志》:“廉江”,下。本石城,以石城水名,……天宝元年更名。”“幹水……本右龙,武德五年曰招义,天宝元年更名,幹水

(72)《新唐书·地理志》琼州无胃吉县。

(73)《新唐书·地理志》崖州无临高县。

(74)下开阳陇:《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陇”作“泷”,本卷误。

(75)永宁改为达水:《新唐书·地理志》:“建水,……本永熙,武德五年曰永宁,天宝元年复更名,以建水在西也。”

(76)平武:《新唐书·地理志》作武平。

  (77)崇安,《新唐书·地理志》作崇平:“本隆安,……先天元年更名崇安,至德二载又更名。”军安:《新唐书·地理志》作军宁:“本军安广,……至德二载更名。”龙池:《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爱州无龙池县。

  (78)下汤泉汤:《新唐书·地理志》、《通典》同,《旧唐书·地理志》作温泉郡。

(79)渌水:《新唐书·地理志》作绿水。

(80)安远:《新唐书·地理志》作柔远;“柔远,本安远,至德二年更名。”

(81)《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遁典》、《元和郡县图志》驩州日南郡不载无鞍、无安二县。“越常”作“越裳”。怀恩,《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八“天宝二年又改为怀驩。”

(82)承平:《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承化。

(83)殊绿:《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道典》作“珠绿”。

(84)《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八演州龙池县:“垂拱二年,于此置龙池县,仍于县理立山州,广德二年废山州,以县属演州。”

(85)永平改为镡津:《新唐书·地理志》镡津“初州治永平,无镡津,又有隋安、贺川、宁人等县,皆贞观后省并更置,而宁人隶容州,永平隶昭州。”

(86)持亮:《新唐书·地理志》作“特亮”。

(87)常山:《新唐书·地理志》作“常林”。

(88)河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阿林。

(89)下安乐岩:《新唐书·地理志》:“岩州常乐郡,下。……天宝元年曰安乐郡,至德二载更名。”

(90)思封:《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通典》皆作“恩封”。思,恩形近致误。

(91)龙城改为岭溪:《新唐书·地理志》岭溪“本龙城,……至德中更龙城曰岭溪。”

(92)《旧唐书·地理志》:“平琴州,下。……天宝元年,改为平琴郡。”

(93)太廉:《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大廉”。

(94)潭票:《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潭栗”。

(95)郁平:《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郁林”。

(96)乌雷、玉山二县属陆州。

(97)栋白:《新唐书·地理志》白州条作“博白”。

(98)善支:《新唐书·地理志》作“善文”。

(99)怀仁改为抚安:诸志不载。

(100)鹅石:《新唐书·地理志》作峨石。祖泉:《通典》、《旧唐书·地理志》作温水。陆川:《新唐书·地理志》罗辩“本陆川,隶辩州,后更名。”

(101)武绿:《新唐书·地理志》邕州条作“武缘”。

(102)马岭改为义山:《新唐书·地理志》:义山“武山四年更马岭曰马度,贞观后省,天宝后更置,曰义山。”

(103)安城:《新唐书·地理志》“宾州岭方郡,下。本安城郡,……至德二载更名。”

(104)夕,“钦”之误。

(105)南宾改为灵山:《新唐书·地理志》:灵山“本南宾,贞观十年更名。”

(106)下漳: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漳前夺“漳浦”二字。《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为漳浦郡。旧属岭南道,天宝割属江南道。

(107)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贺水等四县属澄州。

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

   S.5693号

  洞芋(1)偶有小疾,在于假中,未遂枉候于/衙庭,闷尤多于铺席(2),[况]且(3)瓜、沙两郡,早/曾陷没蕃戎,古事年华,并乃无人记忆。今/洞芋搜寻诸记事文字及敦煌录一两卷,/并勘会帝代年号,巡排六十甲子,自己前/逐年有甚事件,并一一抄录。若或年内无/事,此 (策)子上亦空三行(4),虑恐已后别有文/字出来,贵要添记,况此虽是少事,亦乃记/忆易凭。若或在意披寻,军中壮后生之志,/杖于结角,村内开老人之心。不说别郡诸州,唯/论瓜、沙两[郡](5),若有事件记忆不得者,不用问/询老人,但仰开读此书,便知一一子(仔)细也。/

   节度孔目官兼御史中丞杨洞芋上

自前汉高祖姓刘名邦乙未年(6)登极,至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岁筑沙州城(7)。从高祖乙未年/尽王莽地黄四年癸未岁(8),计得二百二十九年。/后汉癸未岁刘玄篡位,称更始元年,更始二/年甲申岁赤眉贼所灭,汉光登极,自刘玄/

(后缺)

[题解]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定名为《瓜沙两郡编年拟》,黄永武《敦煌宝藏》定名为《杨翠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向达定名为《敦煌录》。本卷与P.3721号《瓜沙两郡大事记》完全相同是一种文书的两种抄本,故本卷采用了黄永武的定名,定名为《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

  [校注]

  (1)洞芋,黄氏录作“翠”,误。

(2)P.3721号“闷”前有“闲”字,本卷有缺字。

(3)且:P.3721号作“况且”。

(4):策字。

(5)P.3721号作“两郡”,本卷有缺字,据补。

(6)乙未年:公元前206年。

(7)P.2691号《沙州城土境》、S.788号《沙州图经》沙州城筑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

(8)地黄:应作“地皇”。

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

P.3721号

洞芋偶有小疾,在于假中,未遂枉候于衙庭,闲闷尤多于/铺席。况且瓜、沙两郡,早曾陷没蕃戎,古事年华,并乃无人记/忆。今洞芋搜寻诸家记事文字及敦煌录一两卷,并勘会帝/代年号,巡排六十甲子,自己前逐年有甚事件,并一一抄录。若/或年内无事,此策子上亦空三行,虑恐已后别有文字出来,/贵要添记。况此虽是少事,亦乃记忆易凭。若或在意披寻,/军中壮后生之志,杖于结角,村内开老人之心。不说别郡诸州,/唯论瓜、沙两郡,若有事件记忆不得者,不用问询老人,但仰/开读此书,便知一一[仔]细也。/

节度孔目官兼御史中丞杨洞芋上

  自前汉高祖姓刘名邦乙未年登极,至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岁筑沙州城。从高祖乙未年尽王莽地黄四年癸未岁(1),计/得二百二十九年(2)。/

  后汉癸未年刘玄篡位,称更始元年,更始二年甲申岁赤眉/贼所灭,汉光登极,自刘玄更始元年尽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岁,计得一百九十八年(3)。/

  魏文帝姓曹名丕,后汉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岁十月登/极,改为黄初元年,自黄初元年尽咸熙二年乙酉岁,晋/司马炎称帝,魏计卌六年。/

  晋武帝姓司马名炎,咸熙二年乙酉岁十二月,受魏禅位,/丙戊年改为太(泰)始元年(4),从太(泰)始元年尽永熙三午甲寅岁,计/二百六十九年。

西魏乙卯岁改为大统元年,尽廓称/三年丙子岁,计廿二年。/

周闵帝姓宇文名觉,丁丑年号大周天王,称元年,自丁丑/年尽大定元年庚子岁计二十四年。/

随(隋)文皇帝姓杨名坚(5),受周禅,辛丑岁二月十五日改为开/皇元年,自开皇元年辛丑岁尽义宁二年,计三十七年。/

大唐高祖太武皇帝,随(隋)义宁[二]年受随(隋)恭帝禅,戊寅年/改为武德元年,自武德元年尽永昌元年己丑岁,计七十二年。/

大周圣母神皇受唐禅,国号大周(6),庚寅年称天授元年,/ 自天授元年庚寅岁至开元元年癸丑岁,计廿四年。/

甲寅,玄宗开元二年九月,正议大夫使持节沙州诸军事行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上柱国杜楚臣赴任到府,寻问张芝学/业之处,到于池边,其时未有庙堂(7)。/

乙卯,张嵩刺史京来。开元三年张嵩刺史赴任敦煌,到郡日,问郡人曰:“此州有/何利害?”郡人悲泣而言:“州城西八十五里,瓜、沙二州水尾下,/有一玉女泉,每年各索童男童女二人祭享。如若不依,即降霜/雹,损害田苗。其童男童女初闻惊惧,哀恋父母,既/出城外,被神收摄魂魄,全无顾恋之情,第相把手,自入/泉中。”太守怒曰:“岂有妖怪害我生灵!”乃密设坛场,/兼税铜铁百万余斤,统领军兵诣其泉侧,告神曰:“从/我者福,逆我者殃,请神出现就坛,我欲面自祭享。其/神良久不现。太守怒曰:“神若不现,我即将污秽之物,施/入泉中,兼遣三军推砂石填却此泉。”其神怕惧,乃现/一龙,身长数丈,出现就檀(坛),嗜于牲酒,久而不去。或则(侧)傍/瞻人物,或侧仰望云霞,摆头摇尾,都不舍身。刺史遂/乃密索弓箭,射着龙喉,便即拔剑,斫下龙头。其尸由/有神通,却入泉内。将军遂置炉冶六所,销铜铁汁灌入/泉中,其龙尸发声腾空而走,至州西二里遗却二茎燋/肋,恐为后患,便于龙肋上置佛图两所。茨萁铺遗下小肋/壹条,又置佛图一所,至今号为龙肋佛图。自此已后,一郡黎人,并/无生离之苦。遂差衙前总管李思敬赍表进其龙/头,皇帝大悦,敕命所司断其龙舌,却赐张嵩,永为勋/荫,仍赐号曰“龙舌张氏”,并赐明珠七颗及锦彩、器皿、敕书/等优奖。仍轻不烦申谢,遂差中使就敦煌送其龙舌也(8)。/

丙辰,开元四年六月,县令赵义本到任,其令博览经史,通达九经,寻/诸古典,委张芝、索[靖]俱是敦煌人也(9),各检古迹,具知处所。其年九/月拓池,池中得一石砚,长二尺,阔一尺五寸,乃劝诸张族等,令修/葺墨池,立庙及张芝容(10)。/

丁巳,开元五年。/

戊午,开元六年。/

己未,开元七年。/

庚申,开元八年。/

辛酉,开元九年,僧处谚与乡人百姓马思忠等发心造南大像/弥勒,高一百廿尺(11)。/

壬戌,开元十年。/

癸亥,开元十一年。/

[题解]

P.3721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皆定名为《瓜沙两郡大事记》,因此卷与S.5693号属同一类东西的两种不同抄本,故本卷定名为《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首部完整而后部残,记事起自西汉乙未年(公元前206年)刘邦即位,至于开元十一年,共六十七行。

[校注]

(1)地黄:应作“地皇。”

(2)公元前206年至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二百二十九年。

(3)更始元年(公元23年)至延康元年(公元220午)共一百九十八年。

(4)太始:应作“泰始”。

(5)随:应作“隋”。

(6)大周圣母神皇:即武则天,公元690年称帝,改唐为大周。

(7)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张芝墨池条记载详尽。

(8)S.5448号《敦煌录》玉女泉条有记载。《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沙州黑河条载:“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深可驾舟,其水往往泛滥,荡室庐,潴原野,由是西北之禾稼尽去,地荒而不可治,居人亦远徙,用逃垫溺之患。其吏于北庭沙洲者,皆先备牲酎,望祀于河浒,然后敢视政,否即淫雨连月,或大水激射,圮城邑,则里中民尽鱼其族也。唐开元中,南阳张嵩奉诏都护于北庭,挈符印至境上,且召郊迎吏讯其事。或曰:‘黑河中有臣龙,嗜羔特犬彘,故往往漂浪腾水,以觊郡人望祀河浒。……‘我知之久矣。’即命致牢醴,有筵席。密召左右,执弓矢以俟于侧。嵩率僚吏,班于河上,峨冠敛板,罄折肃躬。俄顷,有龙长百尺自波中跃而出,俄然升岸,目有火光射人。离人约有数十步,嵩即命彀矢引满以伺焉。既而果及于几筵,身渐短而长数尺。方将食,未及,而嵩发矢,一时众矢共发,而龙势不能施而摧。龙既死,里中俱来观之,哗然若市。嵩喜已除民害,遂以献上,上壮其果断,诏断其舌;函以赐嵩,且[降优诏劳之,赐号龙舌张氏。子孙承袭在沙州为刺史,至今号为龙舌张氏。”

(9)P.2005号作“委张芝、索靖、俱是敦煌人也。”

(10)见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张芝墨池条。

(11)P.3720号《莫高窟记》有载。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

P.3532号

(前残)

□宝,赤足裸形,外道不著(1)

□食即吃,亦不斋也。地皆平

有奴婢将卖人,罪与杀人不殊

一月(2),至拘尸那国佛入涅槃处(3),其城荒废,无人住也(4)。佛入涅槃处置塔,有/禅师在彼扫洒;每年八月八日,僧尼道俗就彼大设供养(5),于其空中有/幡现,不知其数,众人同见,当此日之发心非一。此塔西有一河(阿)伊罗钵底/水(6),南流二千里外,方入恒河。彼塔四绝,无人往也(7),极荒林木,往彼礼拜者,为/犀牛大虫所损也(8)。此塔东南卅里有一寺,名安般檀寺(9)。有十余□□□三五□/常供养(10),彼禅师衣食令在塔所供养(11)。

日至彼罗痆S.国(12),此国亦废,无[忧]王所□(建?)(18)

彼五俱轮,见素形像,在于塔中

上有师子,彼幢极丽(14),五人合抱,文理细

塔时,并造此幢,寺名达磨斫葛罗(15),僧

外道,不著衣服,身上涂灰,事于大天(16)。此寺中有一金铜像,

五百□□。/是摩揭陀国(17),旧有一王,名尸罗票底,造此像

也。兼造一金铜□,□/辐团圆,正寸卅余步。此城俯临恒河

北岸置也(18)。即此鹿野菀(苑),拘尸那、/舍城、摩诃菩提等

四大灵塔(19),在摩揭陀国王界。此国大小乘俱行(20)。不/□得达摩诃菩提寺(21),称其本愿,非常欢喜,略题述其愚志。五言:/□(不)虑菩提远(22),焉将鹿苑遥;只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又即从此彼罗痆S.国□/□月至中天竺国(23)。王住城,名葛那及(24)。自此中天王境界极宽,百姓繁闹。/王有九百头象,余大首领各有三二百头。其王每自领兵马斗战,常与余四/天战也,中天王常胜。彼国法自知象少兵少即请和,每年输税,不交阵/相杀也。衣著言音人风用法,五天相似,唯南天村草百姓语□差别,仕□/之类,中天不殊;五天国法,无有枷、棒,牢、狱,有罪之者,据轻重罚钱,亦无/刑戮(25)。上至国王,下及黎庶,不见游猎放鹰走犬等事。道路虽有足贼,/取物即放,亦不伤杀,如若慎物(26),即有损也。土地甚暖;百卉恒青,无有霜/雪,食唯粳粮,饼、麨、苏、乳酪等,无酱有盐,总用土锅煮飰而食(27),/无铁釜等也。百姓无别,庸税但抽田子五石与王,王自遣人运将,田主/不为送也(28)。彼百姓贫多富少,王官屋里及富有者,著氎一双,自(白)□/一只,贫者半片,女人亦然(29)。其王每坐衙处,首领百姓总来绕王四面而坐,/诤道理,诉讼纷纭,非常乱闹。王听不嗔,缓缓报云:“汝是”、“汝不是”。彼百/姓等取王一口语为定,更不再言。其王、首领等甚敬信三宝(30),若对师/僧前,王及首领等在地而坐,不肯坐床。王及首领行坐来去处,自/将月术 子(31),随身到处即坐,他脒(待造)不坐。寺及王宅并皆三重作楼,从下第/一重作库,上二重人住,诸大首领等亦然,屋皆平头砖木所造。自外/并皆草屋,似于汉屋雨下作也,又是一重。土地所出,唯有氎布、象、马□/物,当土不出金银,并从外国来也。亦不养驼、骡、驴、猪等畜。其牛总白,/万头之内,希有一头赤黑之者。羊马全少,唯王有二三百口、六七十疋。自外/首领百姓总不养畜,唯爱养牛,取乳酪苏也。土地人善,不多爱杀,/□(于)市店间(32),不见有屠行卖肉之处。此中天大小乘俱行。即此中天界内有四/大塔,恒河在北岸有三大塔:一舍卫国给孤园中,见有寺有僧(33),二毗耶/离城菴罗园中,有塔见在,其寺荒废,无僧(34),三迦毗耶罗国,即佛本/生城,无忧树见在(35),彼城已废,有塔无僧,亦无百姓,此城最居北,林木荒/多,道路足贼,往彼礼拜者甚难方迷。四三道宝阶塔,在中天王住城/西七日程(36),在两恒河间,佛当从刀利天变成三道宝阶下阎浮提地;处在左/金右银中,吠琉璃佛于中道梵王左路帝释右阶侍佛下来,即于此处/置塔,见有寺有僧(37)。

即从中天国南行三个余月至南天竺国王所/住[城](38)。王有八百头象。境土极宽,南至南海,东至东海,西至西海,北至中天、西天、/东天等国接界。衣著饮食人风与中天相似,唯言音稍别。土地热于/中天。土地所出氎布、象、水牛、黄牛,亦少有羊,无驼、骡、驴等,有稻田,无/黍栗等,至于绵、绢之属,五天总无。王及首领、百姓等,极敬三宝,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于彼山中有一寺,是龙树菩萨使夜叉神造(39),非人/所作,并凿山为柱,三重作楼,四面方圆三百余步。龙树在日,寺有三千/僧独(徒)供养(40),以十五石米,每日供三千僧,其米不竭,取却还生,元不减少。/然今此寺废无僧也。龙树寿年七百,方始亡也。于时在南天路为言曰/五言:月夜旷叩路(41),浮云飒飒归;缄书参去便,风急不听回;我国天/岸北,他邦地角西,日南无有雁,谁为向林飞(42)。/

  又从南天北行两月至西天国王住城。此西天王亦五六百头象,土地所出氎/布及银、象、马、羊、牛,多出大小二麦及诸荳(豆)等,稻、谷全少,食多饼、麨、乳酪、苏油。市买用银钱氎布之属。王及首领、百姓等极敬三宝,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土地甚宽,西至西海。国人多善唱歌,余四天国不/如此国。又无枷棒、牢狱、形(刑)戮等事(43)。见今被大寔来侵(44),半国已损。又五天/法,外出去者,不将粮食,到处即便乞得食也。唯王、首领等出,自赍/粮,不食百姓(此字待造)粒。

  又从西天北行三个余月至北天国也,名阇/兰达罗国(45)。王有三百头象,依山作城而住。从兹已北,渐渐有山,为国/狭小,兵马不多,常被中天及迦叶弥罗国屡屡所吞(46),所以依山而住。人/风衣著言音与中天不殊。土地稍冷于中天等也,亦无霜雪,但有风/冷。土地所有出象、氎布、稻、麦,驴、骡少有。其王有马百疋,首领三五疋,百/姓并无。西是平川,东近雪山。国内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47)。

又一月程过雪/山(48),东有一小国,名苏跋那具恒罗(49),属土番(蕃)所管(50)。衣著共北天相似,言/音即别。土地极寒也。

又从此阇兰达罗国西行,经一月至社吒国。言/音稍别,大分相似。衣著人风,土地所出,节气寒暖,与北天相似。亦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王及首领百姓等大敬信三宝。

  又从此吒国西行一月(51),至新头故罗/国。衣著风俗,节气寒暖,与北天相似,言音稍别。此国极足骆驼,国人取乳/酪吃也。王及百姓等大敬三宝,足寺足僧,即造顺正理论,众贤论,师/是此国人也。此国大小乘俱行。见今大寔侵,半国损也。即从此国乃至五/天,不多饮酒,遍历五天,不见有醉人相打之者,纵有饮者,得气得力/而已,不见有歌舞作剧饮宴之者。

  又从北天国有一寺,名多摩三/磨娜,佛在之日,来此说法,广度人天。此寺东涧里于泉水边有一塔,即/佛所剃头及剪爪甲在此塔中。此见有三百余僧,寺有火辟支佛牙及/骨、舍利等(52)。更有七八所寺,各五六百人,大好住持,王及百姓等非常敬信。/

又山中有一寺,名那揭罗驮娜(53)。有一汉僧,于此寺身亡。

彼大德说从中天来,明/闲三藏圣教,将欲还乡,忽然违和便即化矣。于时闻说,莫不伤心,便题四/韵以悲冥路。五言:故里灯无主,他方宝树摧;神灵去何处,玉儿已成灰;/忆想哀情切,悲君愿不随;孰知乡国路,空见白云归。/

又从此北行十五日入山,至迦[叶弥]罗国,此迦[叶]弥罗亦是北天数(54)。此国稍大,王有三百/头象。住在山中,道路险恶,不被外国所侵(55)。人民极众,贫多富少(56);王及首领/诸富有者,衣著与中天不殊,自外悉被毛毯(57),覆其形丑。土地出铜、铁、氎布、毛毯、牛、羊,有象,少马,粳米、蒲桃之类。土地极寒,不同已前诸国,秋霜/冬雪,夏足霜雨,百卉亘青叶彤,冬草悉枯(58)。川谷狭小,南北五日程,东西一/日行,土地即尽,余并荫山。屋并板木覆上,不用草瓦。王及首领、百姓等,/甚敬三宝。国内有一龙池,彼龙王每日供养子一罗汉僧,虽无人见彼圣/僧,食亦过斋已,即见饼饭从水下纷纷乱上,以此得知,迄今供养不绝(59)。王及大/首领出外乘象,小官乘马,百姓并皆途(徒)步。国内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五/天国法,上至国王、至国王王妃、王子,下至首领及妻,随其力能,各自造寺/也,还别作不共修营,彼云:各自功德,何须共造。此既如然,余王子等亦尔。/凡造寺供养,即施村庄百姓供养三宝,无有空造寺不施百姓者,为/外国法。王及妃姤各别村庄百姓,王子、首领各有百姓,布施自由,不王也(60),造寺亦然,/须造即造,亦不问王,王亦不敢遮,怕拈罪也。若富有百姓,虽无村庄布施,亦励/力造寺,以自经纪,得物供养三宝。为五天不卖人,无有奴婢,要须布/施,百姓村园也。

  又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杨/同国、娑播慈国(61),此三国并属吐蕃所管,衣著、言音、人风并别,著皮/裘,氎衫、靴、袴等也;地狭小,山川极险,亦有寺有僧,敬信三宝。若是/已东吐蕃,总无寺舍,不识佛法,当土是胡,所以信也。已东吐蕃国纯住冰/山雪山川谷之间,以毡帐而居,无有城墎(郭)屋舍,处所与突厥相似,随/逐水草。其王虽在一处,亦无城,但依毡帐以为居业。土地出羊、马、猫(牦)牛(62),/毯褐之类,衣著毛褐皮裘,女人亦尔。土地极寒,不同余国。家常食麨,/少有饼飰。国王百姓等总不识佛法,无有寺舍。国人悉皆穿地作抗(炕)而/卧(63),无有床席。人民极黑,白者全布(希)(64)。言音与诸国不同,多爱吃虱,为著毛/褐,甚饶虮虱(65),捉得便扰口里,终不弃也(66)。

  又从迦叶弥罗国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勃律国,此属汉国所管(67)。衣著、人风、饮食、言音与大勃律相似。著/氎衫及靴,剪其须发,头上缠氎布一条,女人在发。贫多富少,山川狭小,/田种不多。其山憔木瓦 ,元无树木及于诸草。其大勃律元是小勃律王所住/之处,为吐蕃来逼,走入小勃律坐。首领、百姓在彼大勃律不来。/

又从迦叶弥罗国西北隔山一月程至建驮罗,此王及兵马总是突厥,土人为/胡,兼有婆罗门。此国旧是罽宾王王化,为此突厥王阿耶领一部落兵马,投/彼罽宾王,于后突厥兵盛,便杀彼罽宾王,自为国主,因兹国境突厥霸王。/此国已北,并住[山]中(68),其山并燋,无草及树。衣著、人风、言音、节气并别。衣是皮裘,/氎衫、靴、袴之类。土地宜大麦、小麦,全无黍、粟及稻,人多食麨及饼。唯除迦/叶弥罗、大勃、小勃、杨同等国,即此建驮罗国乃至五天、昆仑等国,总无蒲/□(桃),□□甘蔗(69)。此突厥王象有五头,羊、马无数,驼、骡、驴等甚多。地与胡□/□□□□回不过,向南为道路险恶,多足劫贼。

从兹已北,西业者多(70),市店/之间(71),极多屠杀。此王虽是突厥,甚敬信三宝,王、王妃、王子、首领等各各造寺,供/养三宝。此王每年两回设无遮大斋,但是缘身所受用之物,妻及象、马等,/并皆舍施。唯妻及象,令值断价,王还自赎,自余驼、马、金银、衣物、家具,听僧货/卖,自分利养。此王不同余已北突厥也。儿女亦然,各各造寺,设斋舍施。此城俯临辛头/大河北岸而置(72)。此城西三日程有一大寺,是天亲菩萨,无

著菩萨所住之寺(73)。此寺名葛/诺歌,有一大塔,每常放光,此寺及塔,旧时葛诺歌王造,从王立寺名也(74)。又城东南□/里,即是佛过去为尸毗王救鸽处,见有寺有僧(75)。又佛过去舍头、舍眼,餧五夜叉等处,并在此国中(76)。在此城东南山里,各有寺有僧,见今供养。此国大小乘俱行。

  又从此建驮罗国正北入山三日程至乌长国(77),彼自云郁地引那(78)。此王大敬三宝,百姓村庄,多/分施入寺家供养,少分自留,以供养衣食。设斋供养,每日是常。足寺足僧,僧稍多/于俗人也。专行大乘法也。衣著、饮食、人风与建驮罗相似,言音不同,土地足驼、骡、/羊、马、氎布之类,节气甚冷(79)。

  又从乌长国东北入山十五日程至拘卫国,彼/自呼云奢摩褐罗阇国(80)。此王亦敬信三宝,有寺有僧。衣著、言音与乌长国/相似。著氎衫袴等,亦有羊、马等也。

又从此建驮罗国西行入山七日至览彼(波)/国(81)。此国无王,有大首领,亦属建驮罗国所管。衣著,言音与建驮罗国相似。/亦有寺有僧,敬信三宝,行大乘法。

又从此览波国西行入山经于八日程至罽/宾国,此国亦是建驮罗王所管(82)。此王夏在罽宾,逐凉而坐,冬住建驮罗,趁暖而/住(83)。彼即无雪,暖而不寒。其罽宾国冬天积雪,为此冷也。此国土人是胡,王及兵马/突厥。衣著、言音、食饮与吐火罗国大同少异(84)。

无问男之与女,并皆著氎布衫/袴及靴(85),男女衣服无差别。男人并剪须发,女人发在。土地出驼、骡、羊、马、驴、牛、/氎布、蒲桃、大小二麦、郁金香等。国人大敬信三宝,足寺足僧,百姓家各丝(自)造寺(86),供养三宝。大城中有一寺,名沙系寺,中见佛螺髻骨舍利见在,王官百姓每日供/养。此国行小乘(87)。亦住山里,山头无有草木,恰似火烧山也。

  又从此罽宾国西行/至七日(七日至)(88)谢国,彼自呼云社护罗萨他那(89)。土人是胡,王及兵马即是突厥。其/王即是罽宾王姪儿,自把部落兵马住于此国(90),不属余国,亦不属阿叔。此王/及首领虽是突厥,极敬三宝,足寺足僧,行大乘法。有一大突厥首领名娑/铎斡,每年一回,设金银无数,多于彼王。衣著、人风、土地所出,与罽宾王(国)相似,言/音各别。

  又从谢国北行七日至犯引国(91)。此王是胡,不属余国,兵马强多,/诸国不敢来侵。衣著氎布衫,皮裘、毡衫等类。土地出羊、马、氎布之属,甚足/蒲桃。土地有雪,极寒,住多依山(92)。王及首领、百姓等,大敬三宝,足寺足僧,行/大小乘法(93)。此国及谢等,亦并剪于须发。人风大分与罽宾相似,别异处/多。当土言音,不同余国。

  又从此犯引国北行廿日至吐火罗王住城,名为/缚底那(94)。见今大寔兵马在彼镇押,其王被其王被逼(95),走向东一月程,在蒲特山住(96),见属大寔所管。言音与诸国别,共(与)罽宾国少有相似(97),多分不同。衣/著皮毬、氎布等,上至国王,下及黎

庶,皆以皮毬为上服。土地足驼、骡、羊、马、/氎布、蒲桃,食唯爱饼。土地寒冷,冬天霜雪也。国王、首领及百姓等甚敬三/宝,足寺足僧,行小乘法,食内(肉)及葱韮等(98),不事外道。男人并剪须发,女人在发。/土地足山。

又从吐火罗国西行一月至波S.国。此王先管大寔,大寔是波S.王放驼/户,于后叛,便杀彼王,自立为主。然今此国却被大寔所吞。衣旧著宽氎布衫,剪须发,食唯饼肉,纵然有米,亦磨作饼吃也。土地出驼、骡、羊、马,出高大/驴、氎布、宝物。言音各别,不同余国。土地人性受(爱)与易(99),常于西海泛舶入南海,/向师子国取诸宝物,所以彼国云出宝物。亦向昆仑国取金,亦泛舶汉地,直/至广州,取绫、绢、丝、绵之类。土地出好细叠。国人爱杀生,事天,不识佛法(100)。/

又从波S.国北行十日入山至大寔国。彼王不住本国(101),见向小拂临国住也。为/打得彼国,彼国复居山岛,处所极罕,为此就彼。土地出驼、骡、羊、马、叠布、毛毯(102),/亦有宝物。衣著细叠宽衫,衫上又被一叠布,以为上服。王及百姓衣服,一种无别。/女人亦著宽衫。男人剪发在须,女人在发。吃食无问贵贱,共同一盆而/食,手把亦匙箸取,见极恶,云自手杀而食,得福无量(103)。国人爱杀[生],事天,/不识佛法。国法无有跪拜法也(104)。

又[从]小拂临国,傍海西北,是大拂临国(105)。此王兵马强多,不属余国,大寔数回讨击不得,突厥侵亦不得。土/地足宝物,甚足驼、骡、羊、马、叠布等物。衣著与波S.、大寔相似,言/音各别不同。

又从大寔国已东并是胡国,即是安国、曹国、史国、石骡/国、米国、康国等,虽各有王,并属大寔所管(106)。为国狭小,兵马不多,而能自/护。土地出驼、骡、羊、马、叠布之类。衣著叠衫、袴等(107),及皮裘。言音不同/诸国。又此六国总事火祆,不识佛法(108)。唯康国有一寺,有一僧,又不解敬也。/此等胡国(109),并剪须发,爱著白氎帽子。极恶风俗,婚姻交杂,纳母及/姊妹为妻。波S.国亦纳母为妻(110)。其吐火罗乃至罽宾国,犯引国、谢/国等,兄弟十人、五人、三人、两人共娶一妻,不许各娶一妇,恐破家计(111)。/

又从康国已东即跋贺那国(112),有两王,缚又(蒭)大河当中西流(113),河南一王属大/寔,河北一王属突厥所管。土地亦出驼、骡、羊、马、叠布之类。衣著皮裘、叠/布。食多饼麨。言音各别,不同余国。不识佛法,无寺舍僧尼。/

又跋贺那国东有一国,名骨咄国(114)。此王是突厥种族,当土百姓半胡半/突厥。土地出驼、骡、羊、马、牛、驴、蒲桃、叠布、毛毯之类。衣著叠布、皮裘,/言音半吐火罗、半突厥、半当土。王及首领、百姓等,敬信三宝,有寺有僧,行/小乘法。 此国属大寔所管,外国维云道国,共汉地一个大州相似。此国男女(人)/剪须发(115),女人在发。

  又从此胡国已北,北至北海,西至西海,东至汉国已/北,总是突厥所住境界。此等突厥不识佛法,无寺无僧。衣著皮裘、/毡衫,以虫为食。亦无城郭,住处毡帐为屋,行住随身,随逐水草。男/人并剪须发,女人在头(发)(116)。言音与诸国不同。国人爱杀,不识善恶。土地足驼、骡、/羊、马之属。

  又从吐火罗东行七日至胡蜜王住城(117),当来于吐火罗国,逢/汉使入蕃,略题四韵取辞。五言:君恨西蕃远,余嗟东路长;道/荒宏雪岭,险涧贼途倡;鸟飞惊峭嶷,人去偏樑□(118);平生不扪泪,今日洒千行。/冬日在吐火罗逢雪述怀。五言:冷雪牵冰合,寒风擘地烈,巨海冻/墁坛,江河凌崖啮,龙门绝爆(瀑)布,井口盘蛇结,伴火上骸歌(119),焉能度播/蜜。此胡蜜王兵马少弱,不能自护,见属大寔所管,每年输税绢/三千疋。住居山谷,处所狭小,百姓贫多。衣著皮裘、毡衫,王著绫、绢、叠布。/食唯饼麨,土地极寒,甚于余国。言音与诸国不同。所出羊、牛极小不大,/亦有马、骡。有僧有寺,行小乘法。王及首领、百姓等总事佛,不归外道,所/以此国无外道。男并剪除须发,女人在头(发)。住居山里,其山无有树木及百草。/

  又胡蜜国北山里,有九个识匿国,九个王各领丘(兵)马而住。有一个王属/胡蜜王,自外各并自住,不属余国(120)。近有两窟王来投于汉国,使命安/西,往来[不]绝(121)。唯王、首领衣著叠布(122)、皮裘,自余百姓,唯是皮裘、毡衫。/土地极寒,为居雪山,不同余国。亦有羊、马、牛、驴。言音各别,不同诸国。/彼王常遣二三百人于大播蜜川,劫彼与(商)胡,及于使命(123),纵劫得绢,积/在库中,听从坏烂,亦不解作衣著也。此识匿等国,无有佛法也。/

  又从胡蜜国东行十五日过播蜜川,即至葱岭镇(124)。此即属汉,兵马见今镇/押。此即旧日王裴星国境,为王背叛,走投吐蕃。然今国界,无有百姓,外/国人呼云渴饭檀国,汉名葱岭(125)。

又从葱岭步人(入)一月至疏勒(126),外国自/呼名伽师祗离国(127)。此亦汉军马守捉。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吃肉及葱、韭等。土人著叠布衣也。

又从疏勒东行一月至龟兹国,即是安西/大都护府。汉兵马大都集此处(128)。龟兹国,足寺足僧,行小乘法,食肉及/葱、韭等也。汉僧行大乘法。

又安西南去于阗二千里,亦是汉军马/领押。足寺足僧,行大乘法,不食肉也。从此已东,是大唐境界,诸人共知,/不言可悉。

开元十五年十一月上旬至安西,于时节度大使赵君(129)。且于安西有两所汉僧住持,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大云寺主秀行,善能/讲说,先是京中七宝台寺僧。大云寺都维那名义超,善解律藏,旧/是京中庄严寺僧也。大云寺上座名明恽,大有行业,亦是京中僧。/此等僧大好住持,甚有道心,乐崇功德。龙兴寺主名法海,虽是汉儿/生安西,学识人风,不殊华夏。于阗有一汉寺,名龙兴寺,有一汉僧名□□,/是彼寺大好住持,彼僧是河北冀州人士。疏勒亦有汉大云寺(130),有□□(一汉)/僧住持,即是,崏(岷)州人士(131)。

又从安西东行□□至焉耆国,是汉军兵/领押。有王,百姓是胡。足寺足僧,行小乘法。□□□□□此即安西四镇名数:一安西,二于阗,三疏勒,四焉耆(132)。

□□□人依汉法,裹头著裙(133)

(后缺)

[题解]

P.3532号,罗振玉《敦煌石窒遗书》、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等皆定名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罗振玉曰:“此卷首尾残缺,楮纸写本,每行自二十七字至三十字不等。记周游五天竺行程及国土、宗教、物产、民风,初不省其书名及作者之姓氏,检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有《慧超(其目录作慧超,书中作惠超,古“慧”、“惠”二宇多混,书不别。)往五天竺国传》,就其《音义》证以此卷,合者凡十五条,其次第并与此一一吻合,如此即《慧超传》矣。惟慧琳称慧超书凡三卷,其所引超书如裸形国、波罗痆S.、毛褐、土埚四条在中卷,波簸慈、犛牛以下十一条则在下卷,而此卷则首尾连接,中间无裁割粘合之迹。又慧琳书所载中下两卷之音又有出此卷外者,知慧琳所见为三卷本,此为一卷本,殆即删节三卷本为之,犹法显《佛国记》之有一卷与二卷两种也。慧师行业,释氏记录多弗及,其成此书殆在玄宗朝,以书中有‘开元十五年十一月上旬至安西’云云,藉以知之。书中记述,不能如《西域记》之详赡,然如称胡密国北山中有九识匿国,国有一王,足证《唐书·外国传》五识匿各有酋长之误。谓疏勒,外国人呼伽师抵离国,证以《唐书·疏勒传》,足正慧琳《音义》伽师佶黎即葱岭之非。其他可资考证者尚不少。古殊域行记之书,惟《法显传》及《西域记》。仅存《宋云行记》、《洛阳伽蓝记》所载数十行,其隋唐两志所载智猛、法盛等十余家之书,放佚殆尽。此书晚出,得与法显,宋云诸书并传,亦幸事矣。”本卷首起裸形国、拘尸那国,尾至焉耆国、高昌,残存二百二十九行,记事详瞻,可与《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互相补充。本卷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有录文及《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校录札记》;日本藤田丰八著有《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证》及日本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大正原版《大藏经》中有辑录,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有节录。各种辑本,互有讹误,今据原卷照片校录,以正诸家之误。

[校注]

  (1)赤足裸形外道不著:赤足,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卷中音义作“铣足”,慧琳《音义》此条在裸形国下。裸形国,《大唐西域记》未载,按慧超行程路线,当在东印度境。裸形外道,据《大唐西域记》主要流行于东印度和南印度一些国,《大唐西域记》卷十东印度奔那伐弹那国“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乾,实繁其党。”三摩口 旦 吒国“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南天竺之珠利耶国“天祠数十所,多露形外道也。”达罗毗荼国“天祠八十余所,多露形外道也。”秣罗矩吒国“天祠数百,外道甚众,多露形之徒也。”但据本卷慧超至南天竺在东天竺,中天竺之后,故本卷裸形国当在东天竺之境。

  (2)一月:月,《大正藏》同,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录文(以下简称罗录)作“日”,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3)拘尸那国:又译作,拘尸那揭罗、拘尸那伽罗、拘夷那竭、俱尸那、鸠尸那、拘夷等。

(4)唐初玄奘至拘尸那时,虽城郭颓废,邑里萧条,犹有人住。《大唐西域记》卷六曰:“拘尸那揭罗国,城郭颓毁,邑里萧条,故城砖基,周十余里。居人稀旷,间巷荒芜。”

(5)就:《大正藏》同。罗文录作“乾”,误。

(6)阿伊罗钵底水:《西域记》卷六曰:“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谓言之尸赖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阿,罗录、《大藏经》录作“河”,河,“阿”形近致误。《西域记》、《慈恩传》、《释迦方志》、《珠林》等并作“阿”。阿伊罗钵底河,又译作阿恃多跋利、略称跋底河,又名希连河。佛人涅槃处有塔,本卷记载塔在河东岸:“此塔西有一阿伊罗钵底水”。《西域记》记在河西岸:“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佛入涅槃处在此,并有塔。不知孰是。

(7)无人往也:往,《大藏经》同,罗录作“住”,误。

(8)为犀牛大虫所损也:为,罗录、《大藏经》皆缺录,今据缩微胶卷补。

(9)名安般檀寺:《大藏经》录作“名娑般檀寺”,罗录作“名般檀寺”,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10)有十余:罗录同;《大藏经》“十”缺录。

(11)衣食令在塔所供养,令,《大藏经》同,罗录作“今”,误。

(12)彼罗痆S.国:慧琳《音义》作“波罗痆S.国”,彼,“波”之误。《西域记》、《慈恩传》作“婆罗痆S.国”。

(13)无王所□:《大藏经》录作“无王即”。婆罗尼S.国有无忧王所建窣堵波两处,联系本卷下文,无王当为“无忧王”之误。

(14)彼幢极丽:幢,《大藏经》同;罗录作“憧”,误。

(15)达磨斫葛罗寺,当即鹿野伽蓝。《慈思传》:“渡婆罗痆S.河东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大院内有精舍,高百余尺,石阶砖龛,层级百数,皆隐起黄金佛像。室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状。精舍东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是佛初转法轮处。”《西域记》卷七:“前有石柱,碧鲜若镜,光润凝人,其中常现如来影像。”

  (16)事于大天:罗录、《大藏经》俱作“事于大大”,误。今据缩微胶卷补正。《西域记》卷七婆罗痆S.国:“天祠百余所,外道万余人,并多宗事大自在天,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17)摩揭陀国:陀,罗录作“拖”,误。今据缩微胶片补正。

(18)《西域记》卷七:“婆罗痆S.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殑伽河,……。”

(19)佛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逝世处的拘尸那伽为印度佛教四大圣迹。

(20)《西域记》卷七曰“多信外道,少敬佛法。……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21)摩诃菩提寺:《西域记》作摩诃菩提僧伽蓝,《续高僧传》作大菩提寺。“摩诃”义为大,“僧伽蓝”义为寺。

(22)不虑菩提远:不,罗录作□,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23)经□月:经,罗录、《大藏经》皆不录。S.383《西天路境》:祛罗理“又东南长行三个月至波罗奈国。”《继业行记》:“又西(东)行二程,有宝塔故基,又西至波罗奈国。”

(24)葛那及:《新唐书·西域传》:“中天竺在四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铸(待查)和罗城,滨迦毗黎河。”

(25)《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凶悖群小时亏国宪,谋危君上,事迹彰明,则常幽囹圄,无所刑戮,任其生死,不齿人伦。犯伤礼义,悖逆忠孝,则劓鼻、截耳、断手、刖足,或驱出国,或放荒裔,自余咎犯,输财赎罪。理狱占辞,不加荆朴,随问款对,据事平科。”

(26)如若慎物:罗录作“若忄口 物”,《大藏经》作“如若情物”,皆误。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27)土锅:慧琳《音义》作“土埚”。

(28)《西域记》卷二曰:“政教既宽,机务亦简,户不籍书,人无徭课。王田之内,大分为四,……所以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田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

(29)《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彩,男则绕腰络腋,横巾左袒,女乃檐衣下垂,通肩总覆,顶为小髻,余发垂下。”

(30)甚:罗录作“其”,误。今据缩微胶卷补正之。

  (31)珠(待造)子:罗文、《大藏经》并录作“床子”,误。本卷前有“在地而坐,不肯坐床”可证昧(待造)非床之异体字。脒(待造)子,即坐具、坐垫之类。

  (32)于市店间:罗录作“□市店间”,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33)《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旧曰舍卫国,“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是给孤独园。胜军王大臣善施,为佛建精舍,昔为伽蓝,今已荒废。……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焉。闻佛功德,深生尊敬,愿建精舍,请佛降临。世尊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塏。”又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自今已去,应谓此地为逝多林给孤独园。”

(34)毗耶离城:即吠舍釐国,又称毗舍离。菴罗园,《西域记》卷七吠舍厘国有菴没罗女故宅,“佛姨母等诸芯刍尼于此证入涅槃。”“其南不远有精舍,前建窣堵波,是菴没罗女园,持以施佛。”又作菴罗园。

(35)迦毗耶罗国:《西域汜》作劫比罗伐窣堵国。卷七曰:“城南行五十余里,至故城,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六万岁时迦罗迦村驮佛本生城也。”无忧树,城东南三十余里有箭泉,“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无忧树,梵文翻曰阿输迦,佛生于此树下。

(36)三道宝阶塔:《法显传》、《水经注》卷一皆载三道宝阶塔在僧伽施国,《法显传》曰:佛从忉利天为母说法处,“佛从忉利天上东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银阶,在右边执白拂而侍;天帝释化作紫金阶,在左边执七宝盖而侍。”后阿育王于此处建塔立寺,僧伽施国,即《西域记》卷四之劫比他国。

(37)有寺有僧:原卷为“有寺僧有”,“僧”字后倒钩符号,应作“有寺有僧”。

(38)王所住:“住”。后夺一“城”字。

(39)是龙树菩萨使夜叉神造:使,罗录作“便”,误。龙树,又译作龙猛、龙胜。《西域记》卷十桥(待造)萨罗国:“国西南三百余里跋罗末罗耆釐山,……岌然特起,峰岩峭险,既无崖谷,宛如金石。引正王为龙猛菩萨凿此山中,建立伽蓝,去山十数里,凿开孔道,当其天下,仰凿疏石。其中则长廊步檐,崇台重阁,阁有五层,层有四院,并建精舍,各铸金像,量等沸身,妙穷工思,自余庄严,唯饰金宝。……遂以营建,功毕有余。于是五层之中,各铸四大金像,余尚盈积,充诸帑藏。招集千僧,居中礼诵。”

(40)僧独:“独”,“徒”之误。

(41)月夜旷叩路:罗录作“月夜□□路”,《大藏经》同。

(42)谁为向林飞:“林”,《大藏经》同,罗录作“牀”,误。原卷亦怍“林"。

(43)形,“刑”之误。

(44)大寔,即大食。

(45)阇兰达罗:《西域记》作阇烂达罗;《慈恩传》作阇烂达那、阇兰达;《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阇阑陀。

(46)迦叶弥罗国:《西域记》作迦湿弥罗国。

(47)《西域传》卷四:阇烂达罗“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专门习学。”

(48)又一月程过雪山:罗录夺“程”字,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49)苏跋那具怛罗:即苏伐刺孥瞿咀(待造)罗。

(50)土番,即吐蕃。

(51)吒国,即社吒国。

(52)多摩三磨那寺:在北天竺秣菟罗国,《西域记》四卷秣菟罗国:“城东行五六里,至一山伽蓝,踈崖为室,因谷为门,尊者邬波氇(待查)多之所建也。其中则有如来指爪窣堵波。伽蓝北岩间有石室,高二十余尺,广三十余尺。……尊者近护说法,化导夫妻俱证罗汉果者,……石室东南二十四五里,至大涸池,傍有窣堵波。……池北不远大林中,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其侧有舍利子,没特伽罗子等千二百五十大罗汉习定之处。并建窣堵波,以记遗迹。如来在世,屡游此国,说法之所并有封树。”

(53)那揭罗驮那:按地望应在秣菟罗国多摩三磨寺附近。

(54)至迦罗国此迦弥罗亦是北天数:此处有脱文。迦罗国、迦弥罗,即《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羯湿弥罗国;本卷前作迦叶弥罗国。亦是北天数,罗录遗天字作“亦是北数”;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下作杨录)作“亦是北数(天)”,并误。《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旧曰罽宾,讹也。北印度境。”今据原卷缩微胶卷补正之。

(55)《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势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

(56)贫多富少:罗录作“贫多富小”误。

(57)悉被毛毯:罗录、《大藏经》作“悉枝毛毯”;杨录作“悉枝(被)毛毯”。原卷作“悉被毛毯”据以正之。

(58)《西域传》卷三迦湿弥罗国;“宜稼墙,多花果,出龙种马及郁金香、火珠、药草。气序寒劲,多雪少风。服毛褐,衣白墨氎。”《新唐书·西域传》:“个失蜜,或曰迦湿弥罗。北距勃律五百里,环地四千里,山回缭之,它国无能攻伐。……地宜稼,多雪不风。出火珠,郁金,龙种马。俗毛褐。”

(59)《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有龙池传说,玄奘至此时,都西北有池,周百余里。《慈恩传》:“其国先是龙池。佛涅架后第五十年,阿难弟子未田底迦阿罗汉教化龙王舍池立五百伽蓝,召诸贤圣于中住止,受龙供养。”

(60)布施自由不王也;疑“不”字后有夺字。

(61)大勃律国杨同国娑播慈国:《新唐书·西域传》:“大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获(待查)。地宜郁金。役属吐蕃。”杨同国,《新唐书·吐蕃传》等作“羊同国”,在大勃律南。娑播慈,慧琳《音义》作“婆簸慈”,“娑”字疑误。

(62)猫牛:慧琳《音义》:“犛牛,卯包反,长毛牛也。传作‘猫儿’,字非也。”

(63)穿地作抗而卧:抗,疑为“炕”之误。

(64)白者全布:《大藏经》同,误。罗录,杨录并作“白者全希”,当从之。

(65)慧琳《音义》作“牙齿虮虱”。

(66)《新唐书·吐蕃传》记吐蕃风俗:“国多霆、电、风、雹、积雪,盛夏如中国春时,山谷常冰。地有寒疠,中人辄痞促而不害。其赞普居跋布川,或逻娑川,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之,号大拂庐,容数百人。……衣率毡韦,以赭涂面为好。……屋皆平上,高至数丈。其稼有小麦,青麦、荞麦、(此字待造)豆。其兽:犛牛、名马、犬、羊、彘,天鼠之皮可为裘,独峰驼日驰千里。……喜浮屠法,习咒诅,国之政事,必以桑门参决。……其畜牧,逐水草无常所。”与本卷记载大同小异。但关于西藏佛教记载,截然相反。

  (67)《新唐书·西域传》:小勃律“东(西)八百里乌苌国,东南三百里大勃律,南五百里个失蜜,……开元初,王没谨忙来朝,玄宗以儿子畜之,以其地为绥远军。国迫吐蕃,数为所困,吐蕃曰:‘我非谋尔国,假道攻四镇尔’。久之,吐蕃夺其九城,没谨忙求救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率锐兵四千倍道往,没谨忙因出兵,大破吐蕃,杀其众数万,复九城。”没谨忙死,苏失利之立又附吐蕃,天宝六载高仙芝伐之,平其国,执王及妻归京师。慧超至小勃律时,正当没谨忙在位。

  (68)并住中:杨校以为“住”后夺一“山”字。

(69)□□甘蔗:杨录作“□□(唯有)甘蔗”。

(70)从兹已北西业者多:章巽《法显传校注》宿呵多国条注曰:“今曼格勒城西南跨S.瓦脱河两岸之地区,当即宿呵多国。又《足立氏书》(42—43页)采藤田丰八意见,以为法显之宿呵多国,即《慧超往五天竺传》之西业者多,但高楠顺次郎非之,谓‘西业’恐‘恶业’误,‘恶业者多’,乃《慧超传》对健驮罗国之叙述,而非对另一国之叙述,不得为宿呵多国。高楠顺次郎之说是也。”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采藤田丰八看法,以为“有以为即《法显传》之呵多国。在乌苌(今巴基S.坦北部S.瓦特河流域)之南。”杨注误。一、据《西域记》、《慧超传》、《慈恩传》等载,健驮罗以北中亚诸地多行小乘法,食杂三净,且多为游牧国,行屠者多;二、据本卷“从兹已北西业者多,市店之间,极多屠杀”句看,西业者多不是指国家而言。西业,即恶业之类。

(71)市店之间:《大藏经》同;罗录、杨录并作“市店□□”今据原卷补正。

(72)辛头河:《法显传》同。《西域记》作信度河,即今印度河。

(73)《西域记》卷五:“筏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也。”是无著菩萨同母弟。卷二健驮罗“自己来,印度之境作论者师,则有那罗延夫、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法救、如意、胁尊者等本生处也。”

(74)据《西域记》卷二:世亲菩萨所住寺在健驮罗都城东南八九里以南处,有大窣堵波高一百五十尺,上有二十五层金铜相轮,上有二小塔及两佛像,“日光照烛,金色晃耀,阴影渐移,石文青绀。”西南有白石佛像,“多有灵相,数放光明。”“大塔西即有伽蓝,并皆迦腻色迦王所建也。”本卷之葛若歌即贵霜王迦腻色迦王也。

(75)《法显传》:宿呵多国“释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处。”佛修成后,国人“于此处起塔,金银校飠芳 。”方位与本卷异。

(76)《西域记》卷二:健驮罗国布色羯罗伐底城北四五里处有伽蓝,是佛舍眼处。《法显传》:“佛为菩萨时,亦于此国以眼施人。其处亦起大塔,金银校飠芳 。”《洛阳伽蓝记》卷五:从健驮罗“于是西行五日,至如来舍头施人处,亦有塔寺,二十余僧。”

(77)乌长国:《慈恩传》:“从此又到乌铎迦汉荼城。城北涉履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据《西域记》乌铎迦汉荼城在健驮罗都城东南四百余里地,乌仗那当在都城北二百里左右的地方。

(78)乌长又名郁地引那。《法显传》、《魏书》作乌苌;《洛阳伽蓝记》作乌苌或乌场;《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乌长那;《新唐书》作乌苌,又作越底延,《西域记》卷二作乌仗那,“唐言菀,昔轮王之苑囿也。旧云乌场,或曰乌荼,皆讹。”《册府元龟》卷九六四作乌长。越底延即郁地引那又一译法。

(79)《西域记》卷三:乌仗那“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并学大乘,寂定为业,喜诵其文,未究深义,戒行清洁,特闲禁咒。”《洛阳伽蓝记》卷五:“北接葱岭,南连天竺,土气和暖,地方数千,民物殷盛,……土地肥美,人物富饶,百谷尽登,五果繁熟,夜闻钟声,遍满世界。”

(80)拘卫国:范雍祥《洛阳伽蓝记校注》赊弥国注,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十二商弥国注,认为赊弥、商弥即拘卫国,《新唐书》作俱位,又作商弥。《悟空行记》作拘纬。据《唐书》、《魏书》、《通典》赊弥国在乌仗那北或西北,本卷作东北。

(81)览彼国:彼,“波”之误。《西域记》作滥波,《悟空行记》作蓝婆。据《西域记》所载,览波应在健驮罗西北,本卷作西。

(82)罽宾国:即《西域记》之迦毕试国,正史皆作罽宾,七世纪初为突厥所灭。

(83)《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昔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葱岭东,河西蕃维,畏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至健驮罗国。”《悟空行记》:“乾陀罗,此即厕宾东都城也。王者冬居此地,夏处罽宾,随其暄凉,以顺其性。”

(84)食饮:杨录作“饮食”,误。

(85)氎布衫:罗、杨录作“氈布衫”,误。

(86)各丝造寺:丝,“自”字之误。

(87)《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行大乘教,唯“大城东三四里北山下有大伽蓝,僧徒三百人,并学小乘法教。” 《慈恩传》曰:“有一小乘寺,名沙落迦,相传云是昔汉天子子质于此时作也。”此寺当即本卷沙系寺,本卷作在大城中,疑“中”为“东”之误。

(88)西行至七日:应作“西行七日至”。

(89)谢国彼自呼云社护罗萨他那:《新唐书·西域传》:“谢居吐 火罗西南,本曰漕矩吒,或曰漕矩,显庆时谓诃达罗支,武后时改今号。西距罽宾,东北帆延,皆四百里。……国中有突厥、罽宾、吐火罗种人杂居,罽宾取其子弟持兵以御大食。”《西域记》卷十二“漕矩诧国,亦谓漕利国。”慧琳《音义》“谢,……或云谢越国,属吐火罗界。”关于谢又称为社护罗萨他那,诸书皆不载。

(90)住于此国:原卷为“住此于国”,“此”字后有倒钩符号,据此正之。

(91)犯引国:《魏书》作范阳,《隋书·裴矩传》作帆延,《西域传》作梵衍那。《新唐书·西域传》:“帆延者,或曰望衍,曰梵衍那。……西北与护时健接,东南距罽宾,西南诃达罗支,与吐火罗连境。”

(92)《新唐书·西域传》:“地寒,人穴处。”《酉域记》卷一:“梵衍那国……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而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多衣皮褐,亦其所宜。”

  (93)行大小乘法:《西域记》卷一“宗学小乘说出世部,与本卷异。

  (94)缚底那:《魏书》作薄提城,《北史》作薄罗,《续高僧传》作薄怯罗。还有缚叱、拨底延等泽法。季氏《西域记校注》:“此城为大夏王国都城,大夏政治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贵霜王朝时有小王舍城之称。”

(95)此处衍“其王被”三字。

(96)蒲特山,《新唐书·地理志》安西都护府所属羁縻州有“苑汤州,以拨特山城置。”杨注以为拨特山即本卷之蒲特山,按地望近是。

(97)共罽宾国少有相似:共,当为“与”字之误。罗、杨录作“为”,误。

(98)葱韮,罗录作“葱悲”,误。

(99)受与易:罗校曰:“有夺字。”杨校作“爱交易”。

(100)《新唐书·西域传》:波S.“俗尊右下左,祠天地日月水火。祠夕,以麝揉苏,泽(此字待造)颜鼻耳。西域诸胡受其法,以祠袄。拜必交股。”火袄教由西域各国胡人传入中国,唐五代在高昌、伊吾、鄯善、敦煌,河西一带很流行,各地都建有祆祠,赛祆活动也很活跃。敦煌所出归义军破历中记载了大量赛祆活动,其规模都很大。

(101)不住本国:“不住本国”,原卷为“住不本国”,“住”字后有倒勾符号,据此正之。

(102)毛毯:杨录作毛毡,误。

(103)得福无量:“福”,罗录作“富”,误。

(104)《新唐书·西域传》:大食开元中遣使献马,“谒见不拜,……使者又来,辞曰:‘国人止拜天,见王无拜也。’有司切责,乃拜。”与本卷记载同。

(105)拂临:即拂菻,《新唐书·西域传》:“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西海国。”大拂菻,即东罗马帝国。

(106)石强国:即石国,《新唐书·西域传》:石国“天宝初,封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赐铁券。久之,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劾其无蕃臣礼,请讨之。王约降,仙芝遣使者护送至开远门,俘以献,斩阙下,于是西域皆怨。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罗S.城,败仙芝军,自是属大食。”《旧唐书·西戎传》:大食“开元初,遣使来朝,……其时西域康国、石国之类,皆臣属之,其境东西万里,东与突骑施相接焉。”康石诸国附属大食在开元 十五年前,可补两《唐书》记载不足。

(107)等:罗录作“带”,误,今正之。

  (108)《杜环行记》:康国“有神祠名袄,诣国事者,本出于此。”《新唐书·西域传》:九姓国“尚浮图法,祠袄神,出机巧技。”与本卷记载异。

  (109)此等胡国:“等”,罗录作“中”,杨录同,并误。

(110)《魏书·西域传》:波S.“多以姊妹为妻妾,自余婚合,亦不择尊卑,诸夷之中最为丑秽矣。”《隋书·西域志》:波S.“妻其姊妹”。安国“风俗同于康国,唯妻其姊妹,及母子递相禽兽,此为异也。”

(111)《隋书·西域记》:挹怛“兄弟同妻。妇人有一夫者,冠一角帽,夫兄弟多者,依其数为角。”吐火罗“兄弟同一妻,迭寝焉,每一人入房,户外挂其衣以为志。”《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婚姻杂乱”。

(112)跋贺那:《新唐书·西域传》:“宁远者,本拔汗那,或曰钹汗,元魏之破洛那。”

  (113)有两王缚又大河当中西流:“有两王”,罗录作“又两王”,杨录作“又有两王”,并误。‘缚又’,杨校作‘缚刍”,《西域记》作‘缚萏河”。

  (114)骨咄国:《隋书》、《西域记》、《新唐书》等并作珂咄:《悟空记行》作骨咄。

(115)此国男女剪须发:“女”,“人”之误也。

(116)女人在头:“头”,“发”之误也。

(117)胡蜜:《西域记》作达摩悉铁帝;《新唐书·西域传》:“护蜜者”或曰达摩悉铁帝,曰镬侃,元魏所谓钵和者,亦吐火罗故地。”慧琳《音义》作“胡蔑”;《悟空行记》作“护蜜”。

(118)人去偏樑□:罗录,杨录此句并夺一“□”宇。

(119)伴火上舷(待查)歌:杨录作“伴火上歌肱(待查)”,误。

  (120)《悟空行记》作“五赤匿国,亦云式匿。”《新唐书·西域记》:“识匿,或曰尸弃尼,曰瑟匿。……东五百里距葱岭守捉所,南三百里属护蜜,西五百里抵俱蜜。初治若汗城,后散居山谷。有大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播蜜川四谷稍不用王号令,俗窟室。”罗校曰:“《唐书·识匿国传》初治苦汗城,后散居山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此作九识匿,可正《[]唐书》之误。”按之《新唐书·西域传》五识匿外又有播蜜川四谷,共为九,非《新唐书》误,罗校自误也。

  (121)往来绝:罗校曰:“‘绝’上疑夺‘不’字。”《新唐书·西域传》:识匿“俗窟室。贞观二十年,与似没、役槃二国使者偕来朝。开元十二年,授王布遮波资金吾大将军。”

(122)唯王首领衣著叠布:“著”,罗录作“着”,误,今正之。

(123)大播蜜川劫彼与胡及于使命:大播蜜川,“川”罗录作“以”,误。《新唐书》、《悟空行记》同;《西域记》作波迷罗川;慧琳《音义》:“播蔑,……地名也。”即今喷赤河上游帕米尔河。与胡,商胡(或易胡)之误。《新唐书·西域传》识匿“人喜攻剽,劫商贾。”《西域记》卷十二:“忍于杀戮,务于盗窃,不知礼义,不识善恶。”亦可证“与胡”为“商胡”之误。

(124)《新唐书·地理志》:安西大都护府于阗镇“西有葱岭守捉城。”《新唐书·西域传》:喝槃陀国“开元中破平其国,置葱岭守捉,安西极边戍也。”

(125)渴饭檀:《西域记》作竭盤陀,《洛阳伽蓝记》作汉架陀,《入四夷道》作羯架陀。《魏书·西域传》:“渴架槃国,在葱岭东,朱驹波西。河经其国,东北流。有高山,夏积雪。亦事佛道。”《新唐书·西域传》:“喝架陀,或曰汉陀,曰渴馆檀,亦谓渴罗陀。由疏勒西南入剑末谷,不忍岭六百里,其国也。……直朱俱波西,南距山,北抵疏勒,西护蜜,西北判汗国也。治葱岭中,都城负徙多河。”

(126)步人:“人”,“入”之误也。

  (127)《西域记》卷十二佉沙:“旧曰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言宜云室利讫栗多底。”慧琳《音义》作迦师佶黎。

  (128)汉兵马大都集此处:“此处”原卷作“处此”,以文意揆之,二字当颠倒。

(129)赵君:据《新唐书·玄宗纪》、《旧唐书·玄宗纪》开元十五年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大都护由延王李洄遥领。慧琳《音义》:“颐贞,……人名,安西节度使。”

(130)大云寺:置于武后时。《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载初元年七月“有抄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

(131)有□□僧住持即是岷州人士:罗录作“有一汉僧住持。”崏州,岷州也。

(132)此即安西四镇名数:四镇,罗录作山镇,误,今正之。安西四镇,前后变化,长安二年置北庭都护府以前,安西四镇有碎叶而无焉耆,长安二年后,无碎叶而有焉耆。

(133)慧琳《音义》赵颐贞后又有“姓麴,……羌姓也。”得知《慧超传》安西四镇后叙及高昌,高昌王国,隋唐时为王者麴氏,其民多汉人,言音、风俗、宗教、衣著与汉内地同,制度也采用汉制,唐平高昌,置西州,一同内地。

莫高窟记

P.3720号

莫高窟记

右在州东南廿五里三危山上(1)。秦建元年中,有/沙门乐僔仗锡西游,至此,遥礼其山,见金光/如千佛之状,遂架空镌岩,大造龛像。次有/法良禅师东来,多诸神异,复于僔师龛侧/又造一龛。伽蓝之建,肇于二僧。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自兹已后,镌造不绝,可有五/百余龛(2)。又至此(延)载二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卌尺。又开元年中,僧处谚与乡/人马思忠造南大像,高一百二十尺。开皇年/中,僧善喜造讲堂(3)。从初量窟至大历三年/戊申,即四百四年。又至今大唐庚午(辰)年四百九/十六年。(4)

时咸通六年正月十五日记(5)。/

[题解]

P.3721号,本卷题名“莫高窟记”,首尾俱全,共十三行。

[校注]

  (1)S.5448号《敦煌录》:莫高窟在宕泉谷中,东即三危山,西即鸣沙山,谷西壁南北二里并是高大沙窟。本卷述为在三危山上,与事不合。

  (2)罗振玉《西陲石刻录》收《周李君修佛龛碑》曰:“莫高窟者,厥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界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后合州黎庶,造作相仍,实神秀之幽岩,灵奇之静域也。西连九陇坂,鸣沙飞井擅其名,东接三危峰,泫露翔云腾□□□□□□□后显敞川原,丽物色新,仙禽瑞兽育其阿,斑羽毛而百綵,珍木嘉卉生其谷,绚花叶而千光。尔其镌崿开基,植端□□□□□□□塔构层台以簉天,刻石穷阿育之工,彤檀极优阗之妙,每至景鲤(待查)丹陛,节启朱明,四海士人,八方缁素,云趋今超,□□□□□□□归鸡足之山,似赴鹫头之岭,陞其栏槛,疑绝累于人间,窥其宫阙,似游神手天上。……大周圣历之辰,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推甲子四百他岁,计窟室一千余龛。今见置僧徒广,……”。

P.2511号与此同。

  (3)P.3721号《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记为开元九年。

  (4)又至今大唐庚午(申)年四百九十六年:自大历三年戊申后推九十二年,此年应是庚申年。

(5)敦煌莫高窟第156号窟(晚唐)前室北壁题有此记:“莫高窟记:右在州南廿五里三危山上。秦建元之世,有沙门乐僔仗锡西游,至此巡礼,其山见金光如千佛之状,遂架□(镌)岩,大造龛像。次有法良禅师东来,多诸神异,复于僔师龛侧又造一龛。伽蓝之□肇于二僧。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自兹己后,镌□□不绝,可有五百余龛。又至延载二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四十尺。又开元中,僧处谚与乡人马思忠等造南大像,高一百廿尺。开皇时中,僧善喜造讲堂。从初□□至大历三载戊申,□四百四年;又至今大唐庚午即四百九十六□。□□□□□通六年正月十五日记。”供养人有张公、窟主河西节度使兵部尚书张议潮、张淮深等,又有“河西节制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本卷此记写于悟真告身及京城大德赠悟真诗背面,疑为当时之副都僧统悟真所作,为第156号窟“莫高窟记”之底稿。

沙州地志

P.5034号

(前缺)

百一十二里,西北去五百

烽,置栅以押贼

东西廿步,

内,在县北十步处。

宇文保定四年废,唐上元

□,寺名依旧,置立度僧(1)。今

  □□寺,东西卅步,南北

  同前魏明帝时置,至宇文

□□□龛

  右在县东六十里,《耆旧图》云:汉

□□□佛龛,百姓渐更修营,见

一所县学(2)

右在县城内,在西南五十步,其

堂,堂内有素先圣及先师[颜子之像]

  一所社稷坛,周回各廿四步,[高四尺](3)。

右在县西南一里卅步,唐乾封二年口□

四所山:

黑鼻山(4)

右在县西南五十里,东接□□,□北具沙,山东/至山阙烽即绝,其黑鼻山连延西至紫金,即/名紫金山,至五亭,即名五亭山,又西出一百余/里即绝。/

□(姚)阅山(5)

右在县东南一百八十一里(6),东接敦煌县界□/□山,西接龙勒山,南北二十五里,高七里,其山□/□(因启)为名(7)。/

□(龙)勒山(8)

  右在县南一百八十里,东接姚阅山,西接西子亭/山,南北廿五里,高四里,其山因泉为名。/

  西子亭山

右在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东接龙勒山,西经/樊石戍西出,连延接石城镇、南山,汉开鄯□(善)/南路(9),因山置亭,其山石紫色,故号紫亭,时/人语讹名曰子亭。/

二所泽:

大泽,东西十里,南北十五里。右在县南(东)七里(10),水草滋茂,百姓放牧,并在其中,因□(名)/大泽(11)。/

曲泽,东西十三里,南北十五里。

右在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因号曲泽(12)。/

二所泉:

龙勒泉,周回三步,深□□。

[右在县]南一百八十里(13),按《□□志》(14),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归,愍而放之(15),来/至此泉,饮水鸣喷辔(16)/

龙堆泉,周回五步,[深□□]。/

右在县南五里,耆旧云:昔有骏马,□□□□,□(来至此泉,饮)/水而鸣(17),婉转回旋而去,因以为号,今检其/□□(南有)塠(18),有似龙头,故号龙塠。/

一[所]海水:

  右出寿昌县东南十里(19),去州一百廿里。方圆可一里,□(其)/深浅不测,地多芦( ),其水分流二道,一道入寿□(昌)/县南溉田(20),一道向寿昌东溉田。旧名渥洼水,□(按)《□(汉)/书·孝武本纪》(21):“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22)。”李斐云:“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23),屯田敦煌□,□□□□□□□□/马中有奇异者(24),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作土人(25),将绊勒于水傍,后马玩习久,人代土人/持绊勒收得其马,献之。神异此马(26),云从水口(中)/出(27)。”渥洼水,即此海也。/

二所渠:

  大渠(常支渠),长一十五里,宽八尺,深五尺。/

  右在县南十里,从渥洼海畔穿渠,用溉县东/田苗,其水派流支散,因以为名。/

长支渠(大渠)(28)

  右在县南十里,从海畔穿渠,用溉县东田苗。/县界渠中最大,因以为号。/

  □□(二所)涧(29):

  石门涧,阔七十三步,崖深一丈五尺,水深三尺。右源出县东南三里(30),于县城南五步向西出,/入石门谷,众水合口,可□卅里,百姓堰水/以溉田,因山为号。/

  无卤涧,阔五十步,崖[深]一丈五尺,水阔八尺,深三尺。右源出古阳关城西南,至县西南十里,/北流至石门烽西(31),正西入寿昌古城界下/廿里(32),百姓用溉田苗,其水无卤,故以为号。/

二古关:

阳关,东西廿步,南北廿七步。

  右在县西十里,今见破坏,基趾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曰阳关。/

玉门关,周回一百廿步,高三丈。

(中缺)

□□□,东西一百五里,阔一丈五尺,高八尺。

烽,西至紫金北口烽,旧

[凉]王李暠建,高十一

二年废,基趾见存(33)。

武帝后元[□]年置都□(尉)

存,以居玉门[关]之南,因以

废弃,隋大业五年,大将

从此路西出,已后更无人行(34)。

步,高三丈。

[武]德六年置,今见破坏。

汉破羌将军辛武贤败羌戎

[破]羌亭(35)。

[《汉书·]西域传》曰,去长安六千一百(36)

聊、胡桐、白草,人随畜牧,逐(37)

通大宛,使者相望于道。

从骠侯赵破奴击之,虏(38)

凶(匈)奴,发兵击之,于是楼兰(39)

[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

不便与汉通,后为匈奴反间(40),

[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

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

之,王喜,与介子欲(饮),醉,介子将其(41)

之(子)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

其山连延,东接沙州

播仙镇南山。

西北,东北并是沙碛,更无所至(42)。

下阔二丈五尺,上阔一丈。

十里,立鄯善质子尉屠耆

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

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

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卅人,

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名为

名屯城(43)。

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八尺。

鄯善,先修此城,因名新城,汉

二百卅里,去播仙镇城六百一(44)

□见有百姓居住。

丈,下阔一丈,上阔四尺。

四里(45),艳典种蒲桃于城中,

其川,东西阔三百七十步,长

住(46)。

二丈。

其城康艳典造,近萨毗泽,

四百八十里,山险(47),恒有吐蕃、吐



田(?)九千二百九十五。

□□不识顷亩多少,其

衣服多以裘褐,商旅往来(48),



粟。

驴、羊、狗。

(中缺行数不明)

野狐、兔。

兽。

以□其食。

一所僧寺:

右在镇城中。

六所道路:

一道南路,其□□□□(镇东去屯)城一百八十里(49),从屯城取碛路,/由西关向沙州二千四百里,总有泉七所,更无水草。/其镇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50)。/

一道南路,从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里,其路由古阳/关向沙州,多缘险隘,泉有八所,皆有草,道险/不得夜行,春秋二时雪涤,道闭不通(51)。/

一道从镇西去新城二百卌里,从新城西出取傍河/路向播仙镇六百一十里。从石城至播仙八百五十/里,有水草。从新城西南向蒲桃城二百四十里,中间/三处有水草,每所相去七十余里(52)。从蒲桃城西北/去播仙镇四百余里,并碛,路不通(53)。/

一道南去山八十里,已南山险,即是吐谷浑及吐蕃境(54)。/

一道北去焉耆一千六百里,有水草,路当蒲昌海(55)。/西度(渡)计戍河。/

  一道东南去萨毗城四百八十里(56)。/



步,高二丈,下阔九步,

无人居住,在石城镇东二十步(57)。

高二丈五尺,下阔二丈五尺,/上阔八尺。/右见破坏,无人居住,在屯城西北五十步(58)。/

  二所蒲桃故城,并破坏,无人居止(59)。/

  一城周回二百五十步,高五尺已下。右在山头,垒石为城,去平川七百步,其山无水/草树木,北去艳典新造城四里。/

一城周回一百卌步,高五尺已下。/右在平川,北去艳典新造城四里。/

一所蒲昌海:

右在石城镇东北三百廿里。据《汉书·西域传》,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四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焉(60)。/

一所袄舍

  存。

  (中缺)

  □□□

□□且末国,王都且末城(61)

□□土地草木畜产与石城(62)

□□同,自汉已后,其名不改,隋

□□□吐谷浑,置且末郡(63),管

□□凉州兵士等弃镇归敦煌

□□年。

□□都尉即令□且末城。

(后缺)

(题解)

P.5034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5034,若干残卷残片(内有: 1.□州志;2.春秋后语残奉文等)。”向达名为《沙州图经》。黄永武《敦煌宝藏》定名为“沙州附近关山泉泽等地志”。卷子内容主要记沙州寿昌县、石城镇、播仙镇的地理,与其它地志无异,故定名为《沙州地志》。卷子首尾俱残,中部及上下均有残缺,记事首起寿昌县寺院,末尾至播仙镇,残存二百余行,记事较敦煌所出其它地志更详尽,是研究唐代敦煌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

[校注]

(1)《寿昌县地境》(以下称《地境》)寿昌县“宇文保定四年省入敦煌县”,是时县废,寺院随即废。寿昌县有“寺一,永安。”当即此寺。

  (2)县学:沙州寿昌县亦设有县学,县学的方位及规制与敦煌县相同,参考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州学和县学条。

(3)一所社稷坛周回各二十四步:据P.2005号州社稷坛和县社稷坛皆周回各二十四步,高四尺,可证所缺为“高四尺”。三字。

(4)黑鼻山:《地境》、S.788号《沙州图经》及P.2691号《沙州城土境》皆有记载。

(5)□阅山:据《地境》,S.788号,应作“姚阅山”,据以补正。

(6)一百八十一里:《地境》、S.376号,P.2691号皆作“一百八十里”。

(7)其山□□为名: 《地境》作“其山因启为名”。

(8)□勒山,应作“龙勒山”。龙勒山, 《元和郡县图志》、S.367号、P.691号及《地境》等皆有载。

(9)汉开鄯□南路:应作“汉开鄯善南路”。

(10)县南七里:《地境》及P.2691号并作“县东七里”。寿昌县南十里有寿昌海,故大泽不应在县南,“南”,疑为“东”之误。

(11)因□大泽:应作“因名大泽”。关于大泽,《地境》记载:“水草滋茂,放牧六畜,并在其中”。

(12)□□□□因号曲泽:《地境》曰:“其泽迂曲,故以为号。”曲泽,P.2691号亦有载。

(13)□□□南一百八十里:《地境》及P.2691号作“县南一百八十里”,此句应作“右在县南一百八十里。

(14)按《□□志》:《地境》作“按《西域志》”,S.367号作“……物志”。

(15)□□□归,愍而放之:《地境》作“得骏马,愍而放之。”S.367号作“……购以归,愍而放之。”

(16)饮水鸣喷辔:《地境》:“鸣(饮)[水]鸣喷辔衔落地,因以为名。”S.367号“来至……以为龙勒泉。”龙勒泉,P.2691号、《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并有记载。

(17)昔有骏马□□□□□水而鸣:S.367号曰:“……饮此水鸣喷”,《地境》曰:“昔有骏马,来至此泉,饮水嘶鸣”,据以补正。

(18)今检其□□塠:《地境》作“今验池南有土堆”,据以补正。塠,“堆”之俗字。

(19)寿昌海,右出寿昌县东南十里:县东南,《地境》,P.2691号俱作“县南”。又据S.367号及本卷大渠,长支渠皆源于县南十里寿昌海,可证“东”为衍字。

(20)寿□县:应作“寿昌县”。

(21)□□书孝武本纪:缺字应作“按汉”。《汉书》作“武帝纪”。

(22)作□马之歌:《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秋,马生涯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据以补正。

(23)南阳新野有暴利□□□帝时遭刑:《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据以补正。

(24)屯田敦煌□□□□□□□□□马中有奇异者:《武帝纪》颜注曰:“屯田敦煌界,数于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

(25)利□□作土人:《武帝纪》颜注:“利长先作土人”。

(26)神异此马:《武帝纪》颜注作“欲神异此马”。

(27)《武帝纪》颜注云:“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数于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先作土人,持勒绊于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绊收得其马,献之,欲神此马,云从水中出。’”。据本卷足证今本《汉书》颜注“有奇(异)者”及“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传抄有误,应作“有奇异者”及“后马玩习久,人代土人……,句读明显易懂。

(28)常支渠:据其文意揆之,“常支渠”与“大渠”二渠之名,当在抄写过程中颠倒。

  (29)□□涧:据本卷内容揆之,应作“二所涧”。

(30)县东南:《地境》,P.2691号同。S.367号作“县南。

(31)石门烽,当在寿昌县西石门谷一带。

  (32)寿昌古城,当即西寿昌城,P.2691号“西寿昌城,县西二十五里。”《地境》作“县西北五里”,误。据无卤涧水条,西寿昌城当在寿昌县正西微北二十五里左右。

  (33)据P.2005号,长城“东至阶亭驿一百八十里,……西至曲泽烽二百一十二里,正西入碛,接石城界。”本卷黑鼻山在县南五十里,“其黑鼻山连延西至紫金,即名紫金山。”紫金北口烽当此;曲泽烽当在寿昌县西北一百九十里之曲泽,本卷“……烽,西至紫金北口烽”当指曲泽烽至紫金北□烽段。初建于西汉,再建于西凉李暠,唐代废。

  (34)《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寿昌县:“阳关,……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谓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资治通鉴》卷 一八一大业五年击吐谷浑,“卫尉卿刘权出伊吾道,击吐谷浑,至青海,虏获千余口,乘胜追击,至伏俟城。”伊吾道指大业四年薛世雄出玉门关击伊吾之道,《隋书·刘权传》:“大业五年,从征吐谷浑,权率众出伊吾道……”《隋书·赵才传》作“合河道。”此次击吐谷浑师出敦煌西阳关,沿南道至鄯善入青海,非取伊吾道.本卷鄯善六所道其中二条,一条东至寿昌,一条东入阳关。

  (35)口羌亭:即破羌亭,《地境》、S.788、P.2691号并有记载。

(36)西域传曰去长安六千一百:《汉书·西域传》:“鄯善……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37)《汉书·西域传》:“……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P.2672号《胡桐诗》:“张骞何处识胡桐,元出姑臧赤岸东,条异乌桑阴攘攘,枝生杏叶密蒙笼,徒劳大夏看筇节,漫向楼兰种一藂(丛),为恨玉门关路□,泪痕长滴怨秋风。” 《法显传》:“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蚝褐为异。”

(38)……通大宛,使者相望于道,…从骠侯赵破奴击之,虏:《汉书·西域传》“骠”作“票”。同书曰:“初,武帝感张骞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于是武帝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王恢数为楼兰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将兵,破奴与轻骑七百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暴兵威以动乌孙、大宛之属。”

(39)凶奴发兵击之于是楼兰:《汉书·西域传》:“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发兵击之,于是楼兰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

(40)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不便与汉通后为匈奴反间:《汉书·西域传》:“然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儋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魏书·西域传》:“鄯善国,……地多沙卤,少水草,北即白龙堆路。”

(41)介子将其:《汉书·西域传》无“介子”二字,作“将其屏语”。

(42)……西北东北并是沙碛更无所至:S.367号作“西面皆是沙碛”,《地境》同。

(43)屯城:《地境》、S.367号并有详载,唯城周及城墙高阔未记。本卷引文见《汉书·西域传》。

(44)二百卅里去播仙镇六百一:S.367号,新城“东去石城镇二百四十里”;据《新唐书·地理志),新城至播仙镇五百里。本卷六所道路中有石城经新城沿且末河至播仙镇之道,与此处里程相同。新城,《地境》亦有载。

(45)四里:《地境》:“在石城北四里”,S.367号:“南去石城镇四里。”

(46)本卷二所蒲桃城条有详载。

(47)山险:S.367号作“山险阻”。

(48)《汉书·西域传》:“鄯善当汉道冲,西通且末二百二十里。”《魏书·西域传》: “凉州既平,鄯善国以为‘唇亡齿寒,自然之道也,今武威为魏所灭,次及我也。若通其使人,知我国事,取亡必近,不如绝之,可以支久。’乃断塞行路,西域贡献,历年不入。后平鄯善,行人复通。”又曰:“出自玉门,度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为一道。” 《隋书·裴矩传》:“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度葱岭,……”自汉至唐五代,鄯善一直是中西交通贸易的必经之地。

(49)一道南路□□□□城一百八十里:屯城西至石城镇一百八十里,缺字当作:“镇东去屯”。

(50)《新唐书.地理志》:“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S.367号、《地境》皆记石城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当指此道路。

(51)《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西至石城镇一千五百里”,当指此道。《法显传》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渡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得至鄯善国。”

(52)本卷新城条所记新城西播仙镇,东至石城镇里程与此合。《新唐书·地理志》: “(石城镇)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播仙镇,故且末国也。”路线相合,但里程有异。《洛阳伽蓝记》卷五:“从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里至且末城。”《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从此(且末)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里程与本卷相去更远。

(53)蒲桃城西北去播仙镇四百里,当直线穿碛,缺水草难行,故不通。

(54)即吐谷浑道,此道从鄯善东过索尔库里,经柴达木盆地至西宁,基本上沿着今天青海至新疆的公路。 《洛阳伽蓝记》卷五“从吐谷浑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即此道.《资治通鉴》卷一八一大业五年炀帝“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扞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55)北魏灭北凉,沮渠无讳率部由鄯善迁高昌由此道;北魏大将万度击焉耆、龟兹亦由此道。《法显传》:从鄯替“复西北行十五日,到焉夷国。”

(56)《地境》、S.367号及本卷萨毗城条有:“山险阻,恒有吐蕃,吐谷浑往来不绝。”拙作《沙州伊州地志所反映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第十期)对此道亦有详考。

(57)S.367号“鄯善城,周回一千六百四十步,西去石城二十步。汉鄯善城,见今墔(摧)坏。”《地境》同。

(58)S.367号“古屯城,在屯城西北。”《地境》作“故屯城,在石城西北。”

(59)《地境》、S.367号蒲桃城为几城不记,此卷足补二志不足。

(60)去玉口阳关三百里及冬夏口增减:《汉书·西域传》作“去玉门,阳关三百里”,“冬夏不增减”,据以补正。

(61)《汉书·西域传》:“且末国,王治且末城”。据《地境》,S.367号播仙镇条,此句应作“播仙镇,右在且末国王都且末城”。

(62)《汉书·西域传》:“自且未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

(63)《隋书·吐谷浑传》:隋大业五年击败吐谷浑,“其故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六月“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 《隋书·薜道衡传》:炀帝杀道衡,“……妻子徙且末。”

沙州都督府图经

P.2695号

(前缺)

甘露

右武德六年六月己酉甘露□(降),□□(弥漫)十五日(1)。/

木连理

右唐调露元年于敦煌乡董行端园内木生/连理。/

甘露

右唐垂拱四年董行端(2)园内,[甘]露降于树上(3),垂流于

池(地)(4)/,昼夜不绝。/

  野谷

  右唐神圣皇帝垂拱四年,野谷生于武兴川,其苗/ 高二尺已上,四□(散)似蓬(5),其子如葵子色黄赤,似葵子/肥而有脂,抄(炒)之作□(麨 ),□(甘)而不热(6),收得数百石,以充军粮。/

瑞石

右唐乾封元年有□□(百姓)严洪爽于城西李先王庙侧/得上件石(7),其色翠碧,上有赤文作古字云:下代卅卜年/七百。其表奏为上瑞,当为封岳并天,咸置寺观,号为/万寿,此州以得此瑞石,遂寺观自号灵图。/

白雀

右咸亨二年有百姓□(王)会昌于平康乡界获白/雀一 双(8),驯善不惊,当即进上。/

黄龙/

右唐弘道元年腊月为高宗大帝行道,其夜崇教/寺僧徒都集及直官等,同见空中[有]一黄龙见(9),可长三/丈以上,髯须光丽,头目精明,首向北升,尾[垂]南下(10),当/即表奏,制为上瑞。/

五色鸟

右大周天授二年一月百姓阴嗣鉴于平康乡界武/孝通园内见五色鸟,头上有冠,翅尾五色,丹嘴赤足,/合州官人百姓并往看,见群鸟随之,青、黄、赤、白、黑/五白色具备,头上有冠,性甚驯善。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曰:‘代乐鸟者,天下有则见也。’/正(止)于武孝通园内(11),又阴嗣鉴得之。臣以为:阴者,/母道;鉴者,明也,天显。”/ 日扬光 庆云

右大周天授二年冬至日,支度崔撝等状称:“今/日冬至卯时有五色云扶日,阔一丈已上,其时大明,/大校一倍以上。北(比)至辰时(12),复有五色云在日四边抱[日](13),光彩甚/鲜。见在官人百姓等同见,咸以为圣神皇帝陛下/受命之符。”刺史李无亏表奏: “谨检《瑞应图》曰:/‘圣人在上,日有天光,天下和平。’又曰:‘天子孝则景云出游。’/有人从己西巳北己东来者咸云:诸处/赦日,亦总见五色云抱日。”/

蒲昌海五色

右大周天授二年腊月,得石城镇康拂耽延弟地舍拨状/称:“其蒲昌海旧来浊黑混杂,自从八月已来,水清/明彻(澈)底,其水五色。得老人及天竺婆罗门云:‘中国有圣/天子,海水即清,无波。奴身等欢乐,望请奏圣人知/者。’”刺史李无亏奏云:“淮海水五色,大瑞。谨检《瑞/应图·礼升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河傔/[海]夷也(14)。’天应魏国当涂之兆,明土德之昌也。”/

白狼

右大周天授二年,得百姓阴守忠状称:白狼频到守/忠庄边,见小儿及畜生皆不伤,其色如雪者。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云:‘王者,仁智明悊,即至;动准/法度,则见。’又云:‘周宣王时白狼见,天禾戈(犬戎)服者(15)。’天显陛下/仁智明悊,动[准]法度,四[夷]宾服之征也(16)。又见于阴守忠之庄/边者,阴者,臣道,天告臣子并守忠于陛下也。前件四瑞,诸/州皆见,并是天应陛下开天统殊征号,易服色,延 /圣寿。是以阳鸟叠暎(映),澄海以通辉;瑞鸟摛祥,对景/云而共色;胡戎唱和,议中国之有圣君;遐迩讴谣,嘉大周/之应宝命。”/

歌谣:

神皇圣氏,生于文王之祖也(17)。于武昭王,承天剪商;谁其下/武,圣母神皇;穆S.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庚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八窻(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明堂之兴,百工时揆;庶人子来,皴[鼓]不朦(18),/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千龄所种(19),万国攸向;俗被仁/礼,家怀孝让;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干天,本枝百代,福祚万年。惟彼浴(洛)邑(20),/圣母营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圣母生之,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皇赫S.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穆穆圣君,受天之祐;圣皇为谁,神皇圣母,于万S.年,受天之祜。/永淳之季,皇升王京;如丧其考,人不聊生,裴徐/作舋(釁)(21),淮海波惊;皇皇圣母,定从服横;绥以/大德,威以往(佳)兵;神谋独运,天鉴孔明;危邦再静,乱/俗还平;河图洛书,龟皆(背)龙胸;/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既营大室,爰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得神之经,子来之作,不日而成,不/得有得非名。如天之寿,于万S.龄,黄山海[水,蒲昌]沙场(22); 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调(凋)伤;四人扰扰,/ 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既抚]既育,或引[或]将(23),昔/靡单袴,今日重裳,春兰秋菊,无绝S.芳。/

  右唐载初元年四月风俗使于百姓间采得/前件歌谣,具件如上讫。/

  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题解]

P.2691号,卷末题“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卷首残缺,仅存敦煌十一祥瑞及一首歌谣,共七十八行,与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第四百零二行至五百一十行内容完全相同,又与S.2593号《沙州图经卷第一》所述卷“第二,第三,第四敦煌县”相符合。

  [校注]

  (1)甘露□□□十五日: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作“甘露降,弥漫十五里。”

(2)董行端:P.2005号作“董行靖”,误。

(3)露降于树上:“露”前有夺字,P.2005号作“甘露降于树上”,据补正。

(4)垂流于池:池,P.2005号作“地”。

(5)四□似蓬:P.2005号作“四散似蓬”。

(6)钞之作□□而不热:P.2005号作“炒之作麨,甘而不热”。

(7)有□□严洪爽:P.2005号作“有百姓严洪爽”。

(8)□会昌:P.2005号作“王会昌”。

  (9)见空中一黄龙:“中”后有夺字,P.2005号作“见空中有一黄龙,据补。

  (10)尾南下:P.2005号作“尾垂南下”,据补正。

  (11)正:P.2005号作“止”,据正之。

  (12)北至辰时:北,误。P.2005号作“比至辰时”,据以正之。

  (13)在日四边抱:“抱”后有夺字,P.2005号作“在日四边抱日”。

(14)则河傔夷也。“夷”,前有夺字,P.2005号作“则河傔海夷也”,据补

正。

(15)天禾戈服者:P.2005号作“犬戎服者”,据正之。

(16)动法度:四宾服之征也。P.200S.号作“动准法度,四夷宾服之征也”,据补正。

(17)生于文王之祖也:此处有夺文,P.2005号作 :“生于文王之祖,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记》(《敦煌石室遗书》)认为“文王”之后又夺“文王”二字。

(18)皴不朦:P.2005号作:“皴鼓不朦”,据补正。

(19)千龄所种:种,P.2005号作“钟”。

(20)惟彼浴邑:浴,误。P.2005号作“惟彼洛邑”,据正之。

(21)裴徐作舋:舋应作“釁”。

(22)黄山海沙场,此句有夺文,P.2005号作“黄山海水,蒲昌自沙场”,据补正。

(23)既育或引将:此处有夺文,P.2005号作“既抚既育,或引或将”,据补正。

沙州城土境

P.2691号

(前残)

今时窟家并已置直(?)新,从永和八年癸丑(壬子)岁(1)□建窟,至今大汉/乾祐二年己酉岁,算得伍佰玖拾陆年记。沙州城,案从前汉弟六武/帝元鼎六年甲子(庚午)岁(2),将军赵破奴奉命领甘、肃、瓜三州人士筑造,至/今大汉乾祐六年己酉岁,算得一千五十十年记(3)。

沙州城土境:/

东去京师三千七百五十九里,去洛阳四千六百九里(4)。 四至:东西(至)瓜州/三百一十九里(5),西至石城一千五百八十里(6)。西北至西州一千三百八十里(7)。甘泉,州西/五百里。贰师泉,州东一百三十里。东盐池,州东五十里。 西盐池,州西/一百七十里(8)。 北盐池,州西北卅五里(9)。 玉女泉,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10)。兴胡泊,州西北/一百一十里(11)。 阚冢,州东廿里(12)。河仓城,州西北二百四十里(13)。长城,州北西六十三里(14)。/塞城,州东四十五里。效谷城,州东北四十里(15)土地神,州南一里。雨师神,州东二里。风P.神,州西北一里(16)。李先王庙,州西八里。张芝池,北水池是。鸣沙山,州/南七里。 三危山,州东南三十里(17)。黄釜山,州东一百七十里。全犭盖 水山,州东/南一百七十五里。南口山,州南二百五十里。硖石山,州南二百卅里。会/道山,州东南二百五十里。石泉山,州东三百八十六里。大鸟山,州北一百/九里。石槽山,州西北三百卅里。望山,州西北三百三十七[里]。寿昌县,西北去州/一百廿里。里(黑)鼻山,县西南五十里。姚阅山,县东南一百八十里。龙/勒山,县南一百八十里(18)。西紫亭山,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大泽,县东/七里。曲泽,县西北一百九十里。龙勒泉,县南一百八十里(19)。龙堆泉,县/南五里。寿昌海,县南十里,方圆一里。大渠,县南十里。石门涧,县东/南三里。无卤涧,县西南十里。玉门关,县北一百六十里。破羌亭,县/东六十五里。西寿昌城,县西廿五里(20)。□□湖,说别有本。常乐县,东/去瓜州一百十五里(21)。沙州先是瓜州,宜种美瓜,故号瓜州,后始改名为/沙州(22)。

(以下非土境内容,故不录)

[题解]

  S.2691号背,《敦煌遗书总目索引》:“2691,……背为沙州地志,未抄完。”《敦煌宝藏》亦定名为《沙州地志》。文书中提到《沙州城土境》,故据此取名为《沙州城土境》。文书卷首残,尾未抄完,为沙州土境内容者,共二十三行,第二十三行之后与沙州土境无涉,故不校录。

   [校注]

(1)永和八年癸丑岁:永和,东晋穆帝年号,永和八年岁次壬子,文书误,故正之。

(2)前汉弟六武帝:“第六”为衍文。元鼎六年甲子岁:元鼎六年岁次庚午,文书有误,故正之。

(3)至今大汉乾祜六年乙酉岁算得一千五十十年记:“五十”后衍一“十”字。

(4)《通典》卷一七四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东南至上都三千七百里。东南至东都四千五百六十里。” 《旧唐书·地理志》沙州“在京师西北三千六百五十里,至东都四千三百九里。”

(5)东西瓜州三百一十九里:西,应作至。《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作“东至瓜州三百里”。据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苦水条,瓜州至鱼泉驿一百五十里,至常乐一百二十里,据鱼泉驿条,鱼泉驿至沙州一百八十五里,至常乐四十五里;故沙州至瓜州里程有三百三十五、三百五十里两种记载。瓜、沙州之间道路有几条,各有差异。

(6)西至石城一千五百八十里: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寿昌县地境》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西至右城镇一千五百里。”

(7)《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东南至金沙州一千四百里。”P.2009号《西州图经》大海道:“东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

(8)州西一百七十里:S.788、P.2005号并作一百一十七里。唯方位稍异,P.2005号作“州北”,S.788号作“县西北”。

(9)州西北三十五里:S.788,P.2005号作四十五里。

(10)S.788号作“县西北七十里”,S.5448号作“城西八十五里”。

(11)P.2005号同,S.788号作“一百五十里”。

(12)州东:P.2005,S.788号作“县东北”。

(13)河仓城:S.5448号同,P.2005号作“阿仓城”。二百四十里,P.2005号同,S.5448号作“二百三十里”。

(14)州北西:S.5448、P.2005号并作“州北”,“西”"为衍字。

(15)四十里:P.2005号作“三十里”。

(16)P.2005号作“州西北五十步”。

(17)《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县:“三危山,在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名三危。”P.3608号《陇西李氏修功德记》:“敦煌之东南,有山曰三危,结积阴之气,坤为德成,凝质之形良为象,崚嶒千峰,磅礴万里。”

(18)《寿昌县地境》同。

(19)《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龙勒水,在县南一百八十里龙勒山上。”

(20)县西廿五里:《寿昌县境》作“县西北五里”。

(21)《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同。P.2005号苦水条作“一百廿里。”

(22)《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后魏“明帝罢镇立瓜州,以地为名,寻又改为义州,庄帝又改为瓜州,……武德二年西土平定,置瓜州,五年改为沙州。”

沙州都督府图经

P.2005号

(前缺)

美草,更□□□

水又西流八十里,与硖(1)

美草。又西北流入硖谷,

流曝(瀑)布桂鹤

蔽亏日月,深谷

里,不生草木,中有(2)

春之后,仲夏之(3)

秋后即下,向人

无杂鸟,水无

者,不过数寸(4),

曲多野马,犛(5)

狼虫豹窟穴,其

里至子亭镇(6),西三

烽。又西北流六十里至山阙烽(7),水东亦是/鸣沙流山(8),其山流动无定,峰岫不恒。俄然/深谷为陵,高崖为谷,或峰危似削,孤岫如/画;夕疑无地,朝已干霄。中有井泉(9),沙至不掩,/马驰人践,其声若雷(10)。其水西有石山,亦/无草木。又东北流八十里,百姓造大堰,号为/马圈口(11)。其堰南北一百五十步,阔廿步,高二/丈,总开五门分水以灌田园。荷锸成云,决/渠降雨,其腴如泾,其浊如河(12)。加以节气/少雨,山谷多雪,立夏之后,山暖雪消,雪/水入河,朝减夕涨。其水又东北流卌里至/沙州城(13),分派溉灌。北流者名北府(14);东流者/名东河水(15);东南流者二道:一名神农渠,一名阳开渠(16);州/西北又分一渠,北名都乡渠(17);又从马圈口分/一渠,于州西北流,名宜秋渠(18)。州城四面水/渠侧,流觞曲水,花草果园,豪族士流,家/家自足。土不生棘,鸟则无号;五谷皆/饶,唯无稻黍。其水溉田即尽,更无流/派。/

  苦水(19)

  右源出瓜州东北十五里(20),名卤涧水;直西流至瓜州/城北十余里,西南流一百廿里至瓜州常乐县南山/南(21),号为苦水。又西行卅里入沙州东界故鱼泉驿/南(22),/西北流十五里入常乐山,又北流至沙州阶亭驿/南,即向西北流至廉迁烽,西北廿余里散入沙(磠)。/

独利河水

  右源出瓜州东南三百里,流至沙州敦煌县/东南界。雨多即流(24),无雨竭涸。/

  悬泉水

右在州东一百卅里(25)。出于石崖腹中(26),其泉傍出细/流, 一里许即绝。人马多至,水即多;人马少至,水/出即少。《西凉录·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利]乃以掌/拓山(27),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28)。/

七所渠:

  宜秋渠,长廿里。/右源在州西南廿五里,引甘泉水。两岸修堰十里,/高一 丈,下阔一丈五尺;其渠下地宜晚禾,因号为宜/秋渠(29)。/

  孟授渠,长廿里(30)。/右据《西凉录》,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于州西南十/八里于甘泉

都乡斗门上开渠溉田,百姓蒙赖,/因以为号(31)。/

阳开渠,长一十五里(32)。

右源在州南十里,引甘泉。旧名中渠。据《西凉/录》,刺史杨宣移向上流造五石斗门(33),堰水溉/田,人赖其利,因以为号。/

都乡渠,长廿里(34)。

右源在州西南一十八里甘泉水马圈堰下流,/造堰拥水七里(35),高八尺,阔四尺,诸乡共造,/因号都乡渠。/

北府渠,长卌五里。

右源在州东三里甘泉上,中河斗门,为其渠/北地下,每年破坏,前凉时刺史杨宣以家粟万斛,/买石修理,于今不坏。其斗门垒石作,长卌步,阔三丈,/高三丈。昔敦煌置南府、北府,因府以为渠名(36)。/

  三丈渠,长五里。

  右源在州东三里甘泉水上,于河斗门南向东修/堰,穿渠一十三里,其渠阔三丈,因以为号(37)。/

  阴安渠,长七里(38)。

右在州西南六里甘泉水上。据《西凉录》,敦煌太守/阴澹于都乡斗门上开渠溉田,百姓蒙利而安,/因以为号(39)。

  一所壕堑水,阔(四十)五尺,深九尺,壕绕城四面。右其壕西南角有一大泉,分为两道,流绕城四面/周匝,至东北隅,合流北出,去城七里,投入大河(40)。/

三所泽:

东泉泽

  右在州东卌七里。泽内有泉,因以为号。/

  卌里泽,东西十五里,南北五里。/右在州北卌里,中有池水,周回二百步,堪沤麻,众/人往还,因以里数为号。/

  大井泽,东西卅里,南北廿里。右在州北十五里。《汉书·西域传》,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昆弥,至敦煌,遣使者按行,悉穿/大井,因号其泽曰大井泽(41)。/

  二所堰:

马圈口堰

右在州西南廿五里,汉元鼎六年造,依马圈山造,/因山名焉。其山周回五十步,自西凉已后,甘水湍/激(42),无复此山。/

长城堰,高一丈五尺,长三丈,阔二丈。

右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堰苦水以溉田,承前造/堰不成,百姓不得溉灌,刺史李无亏造成,百/姓欣庆。无亏,汉丞相蔡(43)之后,自陇西徙居/幽州之范阳。五代P.祖司空诉,尚后魏太(世)祖/舅阳平王杜起(超)女(44),后为公主,忆长安城,太(世)祖/于范阳为公主筑长安城,俗号长安城李。随(隋)时定/氏族,去其安字,直为长城李氏(45)。/大周圣神皇帝赐无亏长城县开国子,故时/人名此堰为长城堰。/

一所故堤,高三丈,阔三丈五尺。

  右在州东北一百廿步。按《十六国春秋》,嘉兴四年,西/凉王李歆为且[沮]渠蒙逊战败于酒泉东怀/城(46),歆死国灭。其弟恂为敦煌太守,与诸子弃/敦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元绪行敦煌太守,绪/行险恶,失于人心,郡人宋承义(47)、张弘以恂在郡有/惠政,密遣招恂,九月率数千骑入于敦煌(48),索(元)绪/东奔,宋承义等推恂冠军将军、凉州刺史。蒙/逊遣子德政率众一万攻恂,恂闭门不战。至五年/春,蒙逊率众二万攻敦煌,遗恂书,论以兴亡/之运(49)。恂不答。二月,三面起堤,以水灌城,恂使/壮土千人,连板为桥,潜欲决堤,悉为蒙逊所擒,/将佐等劝恂曰:“今水弥盛,东军来者相继,虽/有熊武之士,决战无所,宜遣使降,因以击之。”/恂遣使请降,逊不许。左长史宋承义、武卫/将军张弘等开门降逊,恂自杀(50)。其堤多毁/灭,唯东面其趾步存。/

  一所殿,六门,五架,高四尺,东西十七步,南北八步。

  右在子城中,近城南门。据《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年建造此殿以听政,至今见在,州司以为馆(51)。/

咸卤

右州界辽阔,沙碛至多,咸卤,盐泽约余/大半(52)。/

三所盐池水:

东盐池水

右在州东五十里(53),东西二百步,南北三里。其盐/在水中自为块片,人就水里漉出曝干,并是/颗盐,其味淡于河东盐,东印形相似(54)。/

西盐池水

右俗号沙泉盐,在州北一百一十七里(55),总有四陂,每/陂二亩已下。时人于水中漉出,大者有马牙,/其味极美,其色如雪,取者既众,用之/无穷。/

北盐池水

右在州西北卌五里,东西九里,南北四里。其盐不如/西池,与州东盐味同。

—所兴胡泊,东西十九里,南北九里,深五尺。

右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57)。其水咸苦,唯泉堪食,商/胡从玉门关道往还居止,因以为号。/

一十九所驿并废:

州城驿

右在州东二百步,因州为名,东北去清泉驿卌里。/

清泉驿

右在州东北(四十)里,去横涧驿廿里,承前驿路在/瓜州常乐县西南,刺史李无亏以旧路石/碛山险,迂曲近贼,奏请近北安置,奉天授二年/五月十八日敕移就北。其驿置在神泉观/庄侧(58),故名神泉驿。今为清泉戍,置在驿傍,/因改为清泉驿。/

横涧驿

右在州东北六十里,北去白亭驿廿里,刺史陈玄/珪为中间迂曲(59),奏请,奉证圣元年十二月卅日/敕置,驿侧有涧,因以为名。/

白亭驿

右在州东北八十里,东北[去]长亭驿卌里(60),同前奉/敕移,为置白亭烽下,因烽为号。/

长亭驿

右在州东北一百廿里,东去甘草驿廿五里,同前/奉敕移,为置在长亭烽下,因烽为号。/

甘草驿

右在州东北一百卌五里,东南去阶亭驿廿五/里。前刺史李无亏为中间路远,兼有沙卤,/奏请,奉敕置,驿侧有甘草,因以为号。/

阶亭驿

右在州东一百七十里,东去瓜州常乐驿/卅里。同前奉敕移,为置在阶亭烽/侧,因烽为号。/

新井驿,广显驿,乌山驿(61),已上驿瓜州捉。

右在州东北二百廿七里二百步,瓜州常乐县界。/同前奉敕移置,遣沙州百姓越界供奉。/如意元[年](62)四月三日,敕移就矟竿道/行,至证圣元年正月十四日/敕,为沙州遭贼少草,运转极难,矟竿道/停,改于第五道来往。又奉今年二月廿七/日敕,第五道中总置十驿,拟供/客使等食,付王孝杰并瓜州、沙州审/更检问,/令瓜州捉三驿,沙州捉四驿,件/检瓜州驿数如前。

双泉驿(63)

右在州东北四百七十七里—百六十步,瓜/州常乐县界。唐仪凤三年闰十月奉/敕移稍竿道就第五道莫贺延碛/置,沙州百姓越界捉。奉如意元年/四月三日敕,移就稍竿道行,至/证圣元年正月十四日敕,为沙州/遭贼,改第五道来往。南去瓜州常乐/县界乌山驿六十九里二百六十步,北去/第五驿六十里八十步。/

第五驿(64)

右在州东北五百一十一里卌步。同前奉/敕置,沙州百姓越界捉,南去双泉/驿六十四里八十步,北去冷泉驿六十八里/卅步。/

冷泉驿(65)

右在州东北五百七十九里一百七十步。同前/奉敕置,沙州百姓越界捉。南去第/五驿六十八里卅步,北去胡桐驿八十四里。/

胡桐驿

右在州东北六百六十三里一百七十步。同前奉/敕置,沙州百姓越界捉。南去冷泉驿八十四/里,北去伊州柔远县界赤崖驿八十里(66)。/

东泉驿

右在州东卌里,东去其头驿廿五里。刺史/李无亏为其路山险迂曲,奏请就北安置,/奉天授二年五月十八日敕移就北,其/驿遂废。

其头驿

右在州东六十五里,西去东泉驿廿五里,东去/悬泉驿八十里,同前奉敕移废。/

悬泉驿

右在州东一百卌五里。旧是山南空谷驿,唐/永淳三年录奏奉敕移就山北悬/泉谷置(67)。西去其头驿八十里,东去鱼泉/驿卌里,同前奉敕移废。/

鱼泉驿

右唐咸亨四年刺史李祖奏奉/敕置(68),去州东一百八十五里,东去瓜州常乐/卌五里,西去悬泉驿卌里,同前奉/敕移废。/

无穷驿

右在州东一百里,在无穷山置,西去其头驿卅/五里,东去空谷驿卅里,唐永淳二年奏移就/北行,其驿遂废。/

空谷驿

右去州东一百卅里,在空谷山南置,西去无穷/驿卅里,东去黄谷驿卌里,为同前移道,其/驿遂废。/

黄谷驿

右去州东一百七十里,东去鱼泉驿廿五里,为/同前移道,其驿遂废。/

州学

  右在城内,在州西三百步,其学院内东厢有先/圣太师庙,堂内有素先圣及先师颜子/之像,春秋二时奠祭。/

  县学

右在州学西,连院,其院中东厢有先圣太/师庙,堂内有素先圣及先师颜子之像,/春秋二时奠祭。/

医学

右在州学院内,于北墙别构房宇安置。/

  二所社稷坛:

  州社稷坛各一,高四尺,周回各廿四步。/ 右在州城南六十步,春秋二时奠祭。/

敦煌县社稷坛各一,高四尺,周回各廿四步。/右在州城西一里,春秋二时奠祭。/

四所杂神:

  土地神

  右在州南一里,立舍画神主,境内有灾患/不安,因以祈焉,不知起在何代。/

风P.神

右在州西北五十步,立舍画神主,境内风不调,/因即祈焉,不知起在何代。/

雨师神

右在州东二里,立舍画神主,境内亢旱,因即祈/焉,不知起在何代。/

袄神(69)

右在州东一里,立舍画神主,总有廿龛,其院周回/一百步。/

一所异怪:

老父投书

右按《十六国春秋》北凉永和三年正月,有一老父,/见于城东门上,投书于地(70),忽然不见。书一纸八/字满之,其文曰:凉王卅年若七年。凉王且渠/茂虔访于奉常张体顺(71),顺曰:“昔虢之将亡,神/降于莘。此老父之见,国之休祥(72),深愿陛下尅念,/修政以副卅年之庆(73)。若盤于游田,荒于酒色,臣/恐七年,将有大变。”虔不悦,卒为魏所灭。

二所庙;

先王庙(74)

右在州西八里(75)。《西凉录》:凉王李暠谥父为凉简公(76),/于此立庙,因号先王庙。其院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五尺。次东有一庙,是暠子谭、让、恂等/庙(77),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五尺,号曰李庙。/屋宇除毁,阶墙尚存。/

孟庙

右在州西五里。按《西凉录》神[玺]二年(78),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卒官,葬于此,其庙周回三百步,/高一丈三尺。/

一所冢:

阚冢

右在州东廿里(79)。阚骃祖倞之冢也(80)。《后魏书》云:“骃/字玄阴,敦煌人也。祖倞,有名于西土;父玫,为一时/秀士,官至会稽合(令)(81)。”其冢高三丈五尺,周回卅五步。/

三所堂:

嘉纳堂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兴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园,/图赞所志(82)。其堂毁除,其阶尚存。其地在子/城东北罗城中,今为効谷府(83)。/

靖恭堂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三年于州西门外/临水起堂,以议朝政,阅武事(84)。今堂其(基)尚存,/余并破毁。/

  谦德堂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建以听政(85)。其堂在子/城中恭德殿南,今并除毁。/

一所土河(86):

右周回州境,东至碛口亭,去州五百一十里一/百步,西至白山烽,去州卅里,南至沙山七里,/北去(至)神威烽(87),去州卅七里。汉武帝元鼎六年立,/以为匈奴禁限,西凉王李暠建初十一年又/修立以防奸寇,至随(隋)开皇十六年废。/

四所古城:

古阿仓城,周回一百八十步。

右在州西北二百卌二里,俗号阿仓城,莫知时代,/其城颓毁,其趾犹存。/

古効谷城,周回五百步。

右在州东北卅里,是汉时効谷县(88)。本是渔泽鄣(障)(89),/桑钦说:汉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意不(不意)为/渔泽都尉(90),教人力田(91),以勤効得谷,因立为县/名焉。后秦苻坚(汉献帝)建安廿一年,为酒泉郡人黄花(华)/攻破,遂即废坏(92)。今北面有颓基数十步。/

  古长城,高八尺,基阔一丈,上阔四尺。

  右在州北六十三里(93)。东至阶亭烽一百八十里,入瓜州/常乐县界,西至曲泽烽二百一十二里(94),正西入/碛,接石城界。按《匈奴传》汉武帝西通月氏、/大夏,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于乌/孙,北为塞,以益广因(田)(95)。汉元帝竟宁元年/侯应对词曰:孝武出军征伐,建塞[徼],起亭/遂(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96)。即此长城也。/

古塞城

  右周回州境,东在城东卌五里,西在城西十五里,/南在州城南七里,北在州城北五里。据《汉书》:武/帝元鼎六年将军赵破奴出合居,析酒/泉,置敦煌郡。此即辟土疆,立城郭,在/汉武帝时。又元帝竟宁[元年],单于来朝(97),/上书愿保塞和亲,请罢边戍,郎中侯/应以为不可,曰:“孝武出军征伐,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戌以等守之(98),边境少安,/起塞已来,百有余年。”据此词,即元鼎六/年筑。至西凉王李暠建初十一年,又修以/备南羌、北虏(99)。其城破坏,基趾见存。/

  张芝墨池,在县东北一里,効谷府东南五十步(100)。右后汉献帝时,前件人于此池学书,其池尽/墨,书绝世,天下传名(101)。因兹王羲之《番页 书论》云:“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弗/及也。”又草书出自张芝,时人谓之[草]圣(102)。共池/年代既远,并磨灭,古(故)老相传,池在前件所。/去开元二年九月,正义大夫使持节沙州诸军/事行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上柱国杜楚臣赴/任,寻坟典,文武俱明。访睹此池,未获安惜(103)。至/四年六月,敦煌县令赵智本到任(104),其令博览/经史,通达九经,寻诸古典,委张芝、索靖/俱是敦煌人,各检古迹,具知处所。其年九/月,拓上件池中得一石砚,长二尺,阔一尺五寸,/乃劝诸张族一十八代孙上柱国张仁会,上/柱国张履暹,上柱国张怀钦,上柱国张仁会,/上柱国张楚珪,上柱国张嗣业,文举人昭武/校尉、甘州三水镇将(105)、上柱国张大爽,[口]学博士/上柱国张大忠,游击将军守右玉钤卫、西/州蒲昌府折冲都尉(106)、摄本卫中郎将、充/于阗录守使、敦煌郡开国公张怀福,昭武校/尉、前行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等(107)、上柱国张怀/立,壮武将军行右屯卫、岷州临洮府折冲都/尉(108)、上柱国张燕容,昭武校尉、前西州岸/头府左果毅都尉、摄本府折冲、充墨离/军子将张履古(109),令修茸墨池,中立庙/及张芝容(110)。/

监牧 羁縻州 江河淮济 海沟/陂 宫 郡县 城 关铲津济/ 岳渎 铁 碑碣 名人/忠臣孝子 节妇烈女 营垒 陵墓/ 台榭卸亭鑛窟 帝王游幸 名臣将所至 屯田/

右当县并无前件色。/

廿祥瑞:

同心梨

右《后凉录》,吕光麟庆(嘉)元年敦煌献同心梨(111)。/

赤气龙迹

右按《西凉录》,李暠庚子元年赤气起于后/园,龙迹见于小城。/

白雀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嵩庚子[三]年白雀翔于/靖恭堂(112)。/

大石立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四年五月(113),大石自立/于敦煌马圈山(114)。/ 瑞葛

右西凉王[李暠]庚子五年敦煌有葛,缘木而生,作/黄鸟之色(115)。沙州无葛,疑是瑞鸟,二字相/似,误为葛焉。/

  嘉禾 木连理 柳树生杨牧(枚)(116)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六月,敦煌献/嘉禾、木连理、柳树生杨牧(枚)。/ 白狼 黑狐 黑雉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七月见于敦煌(117)。/

凤凰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建初元年正月凤凰集/于効谷(118)。/

白龙

右唐武德五年夏四月癸丑,白龙见于平/河水边(119),州司录奏。/

甘露

右武德六年六月己丑,甘露降,弥漫十五里(120)。/

木连理

右唐调露元年,于敦煌乡董行瑞园/内,木生连理。/

甘露

右唐垂拱四年,董行靖园内,甘露降于/树上(120),垂流于地(121),昼夜不绝。/

野谷

右唐圣神皇帝垂拱四年,野谷生/于武兴川,其苗高二尺已上,四散似/蓬,其子如葵子,色黄赤,似葵子,肥而/有脂,炒之作麨,甘而不热,收得数百石,/以充军粮。/

瑞石

右唐乾封元年有百姓严洪爽于城西李先/王庙侧得上件石,其色翠碧,上有赤文,作/古字,云:下代卅卜年七百。其表奏为上瑞,当/为封岳并天,咸置寺观,号为万寿,此州/以得此瑞石,遂寺观自号灵图(123)。/

白雀

右唐咸亨二年有百姓王会昌于平康/乡界获白雀一双,驯善不惊,当即进上。/

黄龙

右唐弘道元年腊月为高宗大帝/行道,其夜崇教寺僧徒都集,及直/官等同见空中有一黄龙见,可长三/丈以上,髯须光丽,头目精明,首向北升,尾垂/南下,当即表奏,制以为上瑞。/

五色鸟

右大周天授二年一月,百姓阴嗣鉴于平康/乡武孝通园内见五色鸟,头上有冠,翅/尾五色,丹嘴赤足,合州官人、百姓并往/看,见群鸟随之,青、黄、赤、白、黑五白色具/备(124),头上有冠,性甚驯善。刺史李无亏/表奏称:“谨检《瑞应图》曰:‘代乐鸟者,/天下有则见也。’止于武孝通园内,又阴/嗣鉴得之,臣以为,阴者,母道;鉴者,明也,天显(125)。”

日扬光 庆云

右大周天授二年冬至日得支庆(度)崔撝/等状称:“今日冬至卯时,有五色云扶日,阔/一丈已上,其时大明,大授(校)一倍以上(126),比至辰时,/复有五色云在日四边,抱日,光彩其(甚)鲜(127),见在官/人、百姓等同见,咸以为圣神皇帝陛下受命/之符。”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曰:/‘圣人在上,有大光,天下和平。’又曰:‘天子孝,则/景云出游。’有人从巳西己北已东来者咸云:/‘诸处赦日,亦总见五色云抱日。’”/ 蒲昌海五色

右大周天授二年腊月得石城镇(128)将康拂/耽延弟地舍拨状称:“其蒲昌海水旧来/浊黑混杂,自从八月已来,清明彻底,其/水五色,得老人及天竺婆罗门云:‘中国有/圣天子,海水即清无波。’奴身等欢乐,望请奏/圣人知者。”刺史李无亏表云:“淮海水五色/大瑞,谨检《瑞应图·礼升威仪》曰(139):‘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河傔 海夷也。’天应魏国,当涂之兆,明土德之昌。”/

白狼

右大周天授二年,得百姓阴守忠状称:“白狼频/到守忠庄边,见小儿及畜生不伤,其色如雪者。”/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云:‘王者仁/智明悊心即至,动准法度,则见。’又云,‘周宣王/时白狼见,犬戎服者。天显陛下仁智明悊,动准/法度,四夷宾服之征也。又见于阴守忠之庄/边者,阴者,臣道,天告臣子,并守忠忄皆(130)也。前/件四瑞,诸州皆见,并是天应。陛下开天/统殊微号(131),易服色,延圣寿,是以阳鸟叠/彩,暎(映)澄海以通辉;瑞鸟摛祥,对景云而共/色,胡戎唱和,识中国之有圣君;遐迩讴谣,/嘉大周之应宝命。”/

歌谣:

神皇圣氏,生于文王,[文王]之祖(132),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于昭武王,承天剪商;谁其下武,/圣母神皇;穆S.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庚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八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明堂之兴,百工时揆;庶人子来,皴鼓不朦,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千龄/所钟,万国攸向;俗被仁礼,家怀孝让;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于天;本枝百代,/福作(祚)万年(133),惟彼洛邑,/圣母营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圣母生之,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皇赫S.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穆穆/圣君,受天之祐;圣皇为谁,/神皇圣世;于万S.年,受天之祐;/永淳之季,/皇昇玉京;如丧其考,人不聊生;裴徐作/舋(釁)(134),淮海波惊;皇皇神母,定从服/横;绥以大德,威以往(佳)兵(135);神谋独运,/天鉴孔明,危邦载静;乱俗还平。河/图洛书,龟背龙胸;/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既营大室,爱/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得神之经,子来之作;不/日而成,不得有得非名(136),如天之寿;于万/S.龄;黄山海水,蒲昌沙场;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调(凋)伤;/四人扰扰,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既抚既育,或引/或将;昔靡单袴,今日重裳;春兰/秋菊,无绝S.芳。/

右唐载初元午四月,/风俗使于百姓间采得前件歌谣,具状上讫。

(以下残缺)

[题解]

P.2005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并定名为《沙州都督府图经》。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名曰“沙州志残卷”。据P.2095号二十祥瑞自甘露以下与本卷重合,落款曰:“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故本卷定名《沙州都督府图经》。本卷首尾俱残,记事始于甘泉水,竟于歌谣,存五百一十行。罗振玉曰:“沙州志残卷,……叙述详瞻,文字尔雅,其所记水、渠、泊、泽,池、堰,如苦水、独利河、兴胡泊及三泽、二堰,均不见于他书;七渠之名,仅都乡渠一见于《使于阗记》;盐池三所,《元和图志》则举其一而遗其二;几记城塞、驿路,如汉武之长城旧塞,十九驿之名称建置,均为古今地理志之所不及;所记十六国时诸凉遗事,取校崔鸿书,如张体顺之讹张慎,宋承义之误宋承,凉武昭王之庚子纪年直称至五年,非元年称庚子,二年称辛丑,武昭王之修塞城,敦煌之献同心梨系年舛误,足证明人纂辑两本之误夺;又如効谷古城在州东北,不在州西,辛武贤所开井泉在州北不在州西,足订《一统志》孟康注之讹误;崔不意为渔泽都尉非渔泽尉,足补《汉志》颜注之夺文;《匈奴传》起亭燧之燧,不作隧,足正师古之曲解。如是之类,指不胜屈,此笺残卷,虽不盈握,而有裨史地之学如此之宏。”又曰:“此书之作,殆在开元间。虽卷中多颂扬武后语及遇大周处多挑行、空格,而无伪周之新字,且有开元之纪年。又避唐讳,如虎作武,隆柞,基作其,四民称四人之类,均为作于唐而非周之确证。记事至开元而止,而不及天宝以后,又为非作于肃代之后之明征也。”

[校注]

(1)与硖:P.2691号《沙州城土瑾境》:“硖石山,州南二百三十里。”硖,当指硖石山。

(2)中有: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录文(以下简称“罗录”)无“有”字,今据胶卷原文补正。

(3)P.3560背<<敦煌水渠》:“每年行水,春分前十五日行用。”“每年浇伤苗,立夏前十五日行用。”

  (4)不过数寸:罗文不录“寸”字,今据胶卷补正。

  (5)声:罗文不录,据胶卷补正。

(6)子亭镇,唐五代敦煌诸镇之一。向达《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子亭镇在党河上游,距西千佛洞稍西党河转向处之峡口,最多不过百余里。敦煌吕少卿先生谓李暠所筑之子亭城即今之党城,按之地望,或者近是。唐宋以后之子亭镇即依西凉之旧规。”《晋书·李嵩传》:“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黄盛璋《沙

州曹氏二州六镇与八镇考》(《一九八三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今敦煌南二百里有党城,与《沙州图经》所记子亭镇方位、里距、水道皆合,今设肃北蒙古自治县于此。”归义军时除设镇外又于此设县。关于归义军时期设镇,向达先生在文中考证了六镇中的子亭、雍归、悬泉三镇。黄盛璋据P.4640《归义军破历》,钢和泰藏于阗文《使河西记》等考证曹氏时归义军八镇为寿昌、常乐、悬泉、新城、子亭、雍归、会稽、玉门。但对新城镇考释有误。新城镇,P.4640(五见)、《新城镇遏使张宝山书状》(三见)、S.5465(一见)、S.5863(一见)等多处捉到。S.374号文书提到新乡镇,黄盛璋先生以为新乡即新城:“晋元康五年置新乡县,隆安四年西凉增置会稽、广至、常乐、新城四郡,治新乡县,后周废为镇。”据《隋书·地理志》新乡在隋酒泉郡玉门县界,而新城据敦煌文书在敦煌县界:P.3193背《残牒一通》:“可新城南请受地六十亩”,P.3396号“新城河母三界赵阎□果园”,又P.3650号:“武陵、新城,后假敦煌,西沙州是也。”是新城应在敦煌县境,S.514《唐大历四年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手实》确定了新城的具体位置:“一段壹亩口分,城东十五里瓜渠,东河,西新城,南荒,北路。”归义军时的新城镇当在此。《归义军破历》中出现次数最多,可见其地位之高。新乡镇,当别于新城镇之外另一镇,黄先生混为一镇,误也。又P.2155背:“……领达坦贼壹百已来于瓜州、会嵇两处,同日下打将人口及牛马。”P.3721、P.4640提到会稽镇。瓜州是否为镇,P.2814《悬泉镇遏使安进通状》:“走报常乐,瓜州两镇收什(拾)人口、群牧,□备提防讫。”疑瓜州即为一镇。归又军时期镇县并提,如S.5606号等。设镇处基本都设县,如子亭、寿昌、常乐、新城等。基本可以肯定归义军时实行镇县双重制政区。当时归义军四面受:敌经常发生战争,需要行政系统外别设一套完全军事化的体系。

  (7)山阙烽,向达前文曰:“所谓山阙烽,当即在今西千佛洞稍西,党河至是北流,冲破山峡,复转向东北约八十里,:、以至敦煌附近,然后筑堰分水。”

  (8)鸣沙流山: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记》(以下称“罗校”),“96字疑衍。”P.2691号、S.5448《敦煌录》、《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并作“鸣沙山”。

(9)井泉,即今月牙泉,在今敦煌县南十里鸣沙山中。

  (10)鸣沙山:S.5448《敦煌录》亦有载。《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县:“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县南七里。今按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山谷,四面皆为沙垅,背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有一泉水,名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旧唐书·地理志》:“鸣沙山,一名沙角山,又名神沙山,取州名焉,在县七里。”

  (11)马圈口:P.4640《归义军破历》:七月二十三日“支与水司马圈口赛神用鹿纸叁拾张”。P.2641“马圈口迎于阗使”。是马圈口既有大堰,也是管理大堰的水司祭祀水神的地方,为沙州向西到寿昌县必经之地。

  (12)锸:即铁锹。《汉书·沟洫志》“举絃成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泾,指泾水;河,指黄河。

  (13)沙州城,清·常钧《敦煌杂钞》:“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因党水北冲,圮其东面。”《肃州志·沙州卫志》:“今按沙州旧城,即故敦煌郡治。在今沙州之西,墙垣基址犹存。以党水北冲,城垣东圮。”是党水在城东。又本卷一所故堤说沮渠蒙逊所筑以灌敦煌城,“其堤多毁,东面北面基址步存。”濠堑水条:“潦绕城四面,……至东北流出,去城七里投入大河。”是沙州城在甘泉水西面。

(14)北府渠,本卷七所渠条有载。

(15)东河,唐沙州敦煌县主干渠之一,称“东河河母。见《敦煌水渠》注(52)。

(16)神农、阳开二渠,本卷七所渠条有载。

(17)北名都乡渠:“北”字疑衍。罗文不录“北。字。罗校曰:“晋高居诲《便于阗记》‘西渡都乡河至阳关’,即此渠。”

(18)宜秋渠,本卷七所渠条有详载。P.3560《敦煌水渠》亦载有宜秋渠。

(19)苦水,据本卷所述流向、方位即今安西县南黄水沟。

(20)瓜州,唐瓜州城在今安西县锁阳故城。

(21)《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瓜州常乐县:“东至州一百一十五里。”归义军时期于常乐县又置常乐镇。

(22)本卷鱼泉驿条:“东去瓜州常乐四十五里”

(23)即向西北流至庶迁烽,西北二十余里散入沙滷:罗录文阙“庶迁烽”;烽后又衍录,一“於”字;“二十余里”亦阙录。今据《敦煌宝藏》及缩微胶卷,字迹清晰,故兼以纠其误。

(24)雨多即流:流,萝录文作“泛,误。今据《敦煌宝藏》正之。

(25)州东一百卅里:《元和郡县图志》、《沙州城土境》并同。《敦煌录》作“三程”。

(26)出于石崖腹中:《元和郡县图志》作“出龙勒山腹”,龙勒山在沙州寿昌县南一百八十里,据此可纠《元和郡县图志》之误。

(27)广乃以掌拓山:广后阙一“利。字。

(28)悬泉:P.2629号及《元和郡县图志》同。《敦煌录》、《沙州城土境》、《敦煌古迹二十咏》、P.4792《两面杂书》并作“贰师泉”。《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悬泉水,在县东一百三十里,出龙勒山腹,汉将李广[利]伐大宛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即此也。水有灵,车马大至即出多,小至即出少。”《敦煌录》亦记载较详。据本卷敦煌东有悬泉谷,悬泉当在此。又P.2488,P.2712载乡贡士张俅撰《贰师泉赋》:“昔贰师兮仗钺专征来,本戈茅(矛)兮深入虏庭。伐不宾之种鬻,射芒角之狼星;才登乌岭,始誓众而前行。初涉大河,愁落日之西倾,于是北出雁门,崎岖峡斜长城,点点漠漠平沙,指燕山而难进,陟渺邈之天涯。既而经过狼峤,乃渡金河,铁门险峻,玉岭嵯峨,践李陵之战所,思陈汤之止戈。直宜趁瀚海,掩袭雕巢,纵貔貅之百万,围十角于天罗,周獐黠虏,败衂而星散,既乘胜而奔,通检名主之禄,蠡(音离)卤生俘而回捷,献赤刀于丹墀。于时回戈天渐,朱夏方兼,经敦煌之鄙,涉西裔之危,沾临望大碛,穹隆岩岩,前无指抚之麓,后无濡溇之雨也。三军告渴,涸困胡□,枯山赤坂,火薄生火火。我贰师兮精欲仰天,拔刀兮叱咤而前,想耿恭之拜井,思夫人之濯绵。刺崖面雳霹,随刀势而流泉,山列(裂)地吼,鬼哭神趁,虫狼嗥叫,毒蛇吐烟,三危震而啜嚷,泉水荡而潺潺,军吏丈额相谓而言:‘我将军之神威,使枯鲈而复苏。’队队饮一队队穿。人为多而溢荡;人少而涓。于时扌艮 (?)东去,神功永传,煞黑白以旌信,酬圆益所饷,乾铭常乐之乐石,纪灵通放荡年。”

(29)见《敦煌水渠》注(40)。

(30)孟授渠:P.3744号载有“孟授渠”。P.3390号载有“孟授庄上”。其方位;P.3354《天宝六载敦煌县龙勒乡户籍》:“城西五里孟授渠”、“城西七里孟授渠”、“城西十里孟授渠”。而P.2155号载神沙乡有盂授渠,P.4638《孔功德碑》:“敦煌郡南三里盂授渠界,皆记孟授渠在城南。S.514《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大历四年手实》记在城东,曰“城东七里孟授渠”。孟授渠自州西南都乡斗门引水而东经沙州城南三里神沙乡界,东入州东悬泉乡界。

(31)罗校曰:“今本《西凉录》 (《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一))吕光龙飞二年段业叛光, 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而不载造渠事,今本《十六国春秋》出明人手,乃采辑而成,多所夺误,当据此书补正。”

(32)阳开渠,见《敦煌水渠》注(27)。

(33)杨宣,前凉人。《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张骏于咸康元年“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及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为沙州。”《晋书·西域传》并同。《晋书·张轨传》张骏“又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服。是证杨宣乃前凉人。罗校曰:“此《西凉录》殆《前凉录》之讹,但今本《前凉录》亦夺宣开渠事,当据补。下北府渠条前凉时刺史杨宣,则宣确是前凉人,与骏传合。”

(34)都乡渠,在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界。见《敦煌水渠》注(29)(30)。

(35)拥水七里:罗录作“拥水口里,今据原卷徽缩胶卷补正。

(36)北府渠,见《敦煌水渠》注(45)。

(37)三丈渠,敦煌文书仅此见。

(38)阴安渠,见《敦煌水渠》注(37)。

(39)罗校曰:赡事前谅张轨,此《西凉录》亦《前凉录》之讹,又澹造渠事张孰传及澹本传均不载,亦夺佚。”

(40)此泉当为P.4640《归义军破历》所载之分流泉:“三水池并百尺下分流泉等三处赛神用钱财鹿纸壹帖。”

(41)《汉书·西域传》狂王自立为昆弥,“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革是 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师古注:“孟康曰:‘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罗校曰:“案《西域图志》白龙堆在敦煌郡正西关外白龙堆是,均谓白龙堆在敦煌西,此志谓大井渠(泽)在县北十五里,与孟康说不合。”

(42)甘水,当指甘泉水,甘下疑缺“泉”字。

(43)汉丞相蔡:李蔡,西汉武帝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元狩元年“乐安侯李蔡为御史大夫。一年迁。”二年“三月戊寅,丞相弘薨.壬辰, 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五年“三月甲午,丞相蔡有罪自杀”。

(44)李诉,北魏人;杜起,《魏书》作杜超。《魏书·李诉传》:“世祖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世祖闻之,谓超曰:‘李诉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遂劝成婚。”李诉后官至司空,又为侍中。杜超,《魏书》卷八十三有传,封阳平公。

(45)长城李氏:罗校曰:“《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于李氏均不载长城一系,此详记长城系之源流,可补姓氏书之缺。”

(46)凉王李歆为且渠蒙逊战败于酒泉东怀城:且,沮也。怀城,《魏书·李暠传》,《晋书·李暠传》同。《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作“坏城”,误。

(47)宋承又:《晋书·李暠传》、《西凉录》并作宋承。罗校曰:“宋承义,今《西凉录》作宋承,夺义字,当据补。下承义名两见,并讹作承。”

(48)九月率数千骑入于敦煌:数千,罗文录作“数十”,罗校作“数千”。《西凉录》、《李暠传》并失载“九月”。

(49)论以兴亡之运:论,罗录作“谕”,误。

(50)此条《晋书·李暠传》、《西凉录》所记事大体相同。

(51)当指恭德殿,本卷谦德堂条曰:“其堂在子城中恭德殿南。”《晋书·李暠传》、《魏书·李暠传》皆载“有大蛇从南门而入,至于恭德殿前。”

(52)S.2593《沙州图经卷第一》曰:“其地平川,多沙卤。”见其注(9)。

(53)五十里:S.788《沙州图经》、P.2691《沙州城土境》同。《元和郡县图志》作“四十七里。

  (54)东印形相似:东,衍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县:“盐池,在县东四十七里。池中盐常自生,百姓仰给焉。”

  (55)在州北一百一十七里:P.2691、S.788并作“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

(56)卌五里:S.788号同。P.2691号作“三十五里。”

(57)州西北一百一十里:P.2691号同。S.788号作“县西北一百五十余里。”

(58)唐敦煌县神泉观,文书反映有两处:甘博017号“沙州敦煌县平康乡修武里神泉观”;S.2417号,P.3669号“敦煌郡敦煌县神沙乡阳沙里神泉观”。据P.2822号平康乡在敦煌县东北,此神泉观庄即平康乡修武里之神泉观。

(59)陈玄珪,《新唐书》、《旧唐书》无传。

(60)东北长亭驿:北后夺一“去”字。

(61)P.2626号《军戍守帐目》中有“乌山戍”。

(62)如意元四月:元后夺一“年”字。

(63)P.2626号中载有“双泉戍”。

(64)P.2626号中有“第五戍”。

(65)P.2626号中有“冷泉戍”。

(66)伊州柔远县界赤崖驿: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记载伊州诸戍中有赤崖戍。

(67)悬泉谷、空谷:72TAM225:34《武周豆卢配兵人文书》“…… 散配空谷、悬泉……等四口守……”。悬泉谷、悬泉水、悬泉驿,当在一处。

(68)李祖:,隆也。《新唐书》、《旧唐书》无传。

(69)《敦煌古迹二十咏》中有“安城袄咏”。唐五代敦煌袄教很流行,P.4640《归义军破历》:“同日又支赛袄画纸叁拾张。”“东河口赛袄支画纸叁拾张。”“东水池及诸处赛袄用鹿纸一帖。”

(70)有一老父见于城东门上投书于地:《北凉录》作“有一老父见于敦煌东门投书”。 《魏书·僭伪附庸传》作“有一老父投书于敦煌城东门”。

(71)张体顺,西凉人,李暠时曾为宁远将军、建康太守镇乐涫;李歆时为左长史。西凉灭亡,入于北凉。《北凉录》作张慎。

(72)此老父之见国之休祥:《北凉录》夺此九字。

(73)深愿陛下尅念修政以副三十年之庆:《北凉录》作“深愿殿下祟德修政,以享三十年之祚”。

(74)先王庙:P.2691、S.5448号并作“李先王庙”。

(75)州西八里:P.269l号同,S.5448号作“州西南。

(76)《晋书·李暠传》:隆安四年“玄盛乃赦其境内,建年为庚子,迫尊祖弇曰凉景公,父昶凉简公。”

(77)据《晋书·李暠传》暠诸子中不载李谭。《十六国春秋辑补》记载李谭为李暠长子。李恂为敦煌太守,北凉攻破敦煌城,李恂自杀;李让,李嵩时曾为敦煌太守镇敦煌。《魏书·李宝传》:“P.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姑臧。岁余,随舅唐契北奔伊,臣于蠕蠕。……属世祖遣将讨沮渠无讳于敦煌,无讳损城遁走。宝自伊吾南归敦煌,遂修缮城府,规复先业。遣弟怀达奉表归城。世祖嘉其忠款,拜怀达散骑常侍、敦煌太守,别遣使授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镇敦煌,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援。”暠子潭、让、恂等庙当建于李宝入据敦煌时。

  (78)神二年:神后有夺字。《晋书·李暠传》:“吕光末,京兆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段业年号有神玺,任盂敏为沙州刺史当在神玺二年。罗校亦以为神玺二年。《魏书·李暠传》:“皇始中,吕光建康太守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暠为效谷令。”皇始三年,即神玺二年。

   (79)州东廿里:P.2691号同。S.788号作“县东北二十里”。

  (80)S.788号同。

(81)父玫为一时秀士,官至会稽合:据《魏书·阚驷传》,“合”当作“令”。会稽县,《晋书·地理志》:“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之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又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会稽县在唐肃州玉门县境,西凉、北凉又于此置会稽郡。

(82)《西凉录》记事与此同。《晋书·李暠传》:“又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园,以图赞所志。”唯《西凉录》年代与本卷稍异。罗校曰:“《西凉录》载此事于癸卯四年,误先一年。又案暠建元庚子,故称庚子元年、庚子二年,以至五年,皆以庚子纪之,今本《西凉录》作庚子元年,辛丑二年,壬寅三年,癸卯四年,甲辰五年,误也。当据此改正。”

(83)效谷府:《新唐书·地理志》沙州敦煌郡“有府三,曰龙勒,效谷, 悬泉。”《西陲石刻录》载《李府君修功德纪碑》:“考达,左玉铃卫效谷,府旅帅上护军,……公任左玉钤卫效谷府旅帅上护军。□□□□□□尉,行紫金镇将,上柱国。”

(84)《西凉录》所记与此大体相同,唯“西门外,作“南门外”。《晋书·李暠传》:“仍于敦煌南门外临水起堂,名曰靖恭之堂,以议朝政,阅武事。”疑“西”误。

  (85)右按《西凉录》王李暠建以听政:以意揆之,王前夺一“凉”字。谦德堂,《西凉录》、《李暠传》并不载。

  (86)土河,敦煌所出地志仅此一载。

(87)北去神威烽:去,应作“至”。

(88)罗校曰:“《一统志》称効谷、龙勒故城俱在沙州卫西。《西域图志》云:今日敦煌县西逾党河,旧城基址不一而足,効谷,龙勒城郭遗址疑于是乎?在此云在州东北,则非在沙州卫之西可知,惜徐星P.先生不及见此志,当时未于城东北一里,寻迹之也。”梁尉英《汉代効谷城考》(《一九八三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认为汉効谷城即今敦煌县东北20公里处戴家墩城堡遗址。唐沙州敦煌县有効谷乡,即在敦煌县东部。

(89)本是渔泽鄣:鄣,《汉书》颜注作“障”。S.5448号作“效谷本是渔泽”。

(90)济南崔意不为渔泽都尉:《汉书》颜注作“济南崔不意为渔泽尉”。S.5448号同。

(91)教人力田:S.5448号同,《汉书》颜注作“教力田”,罗校曰:“疑原是教民力田,颜注避讳省‘民’字,此又改作‘人’也。”

(92)后秦苻坚建安二十一年为酒泉人黄花攻破遂即废坏:罗振玉曰:“坚纪元无建安,安字殆元之讹。”王仲荦《敦煌石室出〈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考释》(《历史地理》第五辑)以为:“苻坚建年有建元无建安。”校作“后秦苻坚建安(元)廿一年”。罗,王校注俱误。据《三国志·魏书·阎温传》,本卷“后秦苻坚”四宇乃“后汉献帝”之误,“花”乃“华’之误“先是,河右扰乱,隔绝不通,敦煌太守马艾卒官,府又无丞。功曹张恭素有学行,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甚著,乃遣子就东诣太守,请太守。时酒泉黄华,张掖张进各据其郡,欲与恭并势。就至酒泉,为华所拘执,劫以白刃。……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恭又连兵寻继华后,以为首尾之 援。别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东缘酒泉北塞,径出张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于是张进须黄华之助;华欲救进,西顾恭兵,恐急击其后,遂诣金城太守苏则降。”注引《魏略·勇侠传》:“杨阿若后名丰,字P.阳,酒泉人。……至建安中,太守徐揖诛郡中强族黄氏。时黄昂得脱在外,乃以其家粟金数斛,募众得千余人以攻揖。揖城守。丰时在外,以昂为不义,乃告揖,捐妻子走诣张掖求救。会张掖又反,杀太守,而昂亦陷城杀辑,二郡合势。昂恚丰不与已同,乃重募取丰,欲令张掖以麻系其头,生致之。丰遂逃武威,太守张猛假丰为都尉,使赍檄告酒泉,听丰为揖报仇。丰遂单骑入南羌中,合众得千余骑,从乐涫南山中出,指趋郡城。未到三十里,皆令骑下马,曳柴扬尘。酒泉郡人望见尘起,以为东大兵到,遂破散。昂独走出,羌捕得昂,……丰遂杀之。时黄华在东,又还领郡,丰畏华,复走依敦煌。至黄初中,河西兴复,黄华降,丰乃还郡。”

(93)州北六十三里:P.2691号作“州西北六十三里”。S.5448号作“在州北,其城六十三里。”

(94)曲泽烽:《寿昌县地境》、P.2691号、P.5034《沙州地志》皆载寿昌县西北一百九十里有曲泽,曲泽烽当在此。

(95)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于乌孙北为塞以益广因:《汉书·匈奴传上》:“又西通月氏、大夏,以翁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又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而匈奴终不敢以为言。”广因,是“广田”之误。

(96)建塞起亭遂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汉书·匈奴传》亭遂作亭隧,“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屯戍,罗录作“长戍”,今据原卷胶卷改正。

(97)又元帝竟宁单于来朝:《汉书·匈奴传》单于来朝事在竟宁元年,竟宁之后缺“元年”二字,今据补。

(98)设屯戍以等守之:屯,罗录作“长”字,误。 《汉书·匈奴传》无“等”字。等,衍文。

(99)至西凉王李暠建初十一年又修以备南羌北虏:罗校曰:“《西凉录》一建初九年修敦煌旧塞东西二围以防北虏之患,筑敦煌旧塞西南二围以威南虏,即此事。误列于二年前,当据此改正。又据此志,州之四向皆有塞城,而《西凉录》称东西二围,西南二围,重西而不及北,殆亦有误。”《法显传》曰:“夏坐讫,复进到敦煌,有塞,东西可八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余日。……敦煌太守李暠供给度沙河。”与本卷合。

(100)张芝墨池:据嘉纳堂条,唐敦煌子城东北罗城中有嘉纳堂,唐为効谷府,张芝墨池当在罗城东北部。P.2691号“张芝池,北水池是。”

(101)张芝,东汉献帝时人,《后汉书·张奂传》:“长子芝,宇英P.,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曰:“王愔《文志》: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征,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

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P.4615背《墓志》:“以临池余墨,染及素[帛]。”P.3866《李翔涉道诗》:“秋日过龙兴寺观墨池:独登仙馆欲从谁,闻者王君旧墨池;苔癣(藓)已侵行履迹,窟坳犹是古来规,竹稍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叹倚坛边红叶树,霜冲欲尽下山迟。”S.5648号记有《草书歌》。

(102)S.3287王羲之《番页 书论》:“尚想黄绮,意想疾于繇年在襄,吾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精熟,池水尽墨,假今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之达解者,知其详之不虚也。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不及也。”S.214号同。《柳河东集》卷四十二《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崘二童》注云:“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S.2072《佚类书》工书条:“晋有王羲之、献之、张芝并皆能书。”张芝以草书著称,故称之为“草圣”。本卷“圣”前夺一“草’字,据《后汉书》卷六十五唐李贤注补正。

(103)P.3721《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有载。

(104)赵智本:P.372l号作“赵义本”。

  (105)甘州三水镇:诸志不载。

  (106)西州蒲昌府:《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缺载。按唐酉州有蒲昌县,蒲昌府当因在蒲昌县得名。69TAMll7:57/4《唐残辞为买马柳中报蒲昌府马疋事》中记载西州有蒲昌府。

(107)西州岸头府:《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皆不载。P.2625号《敦煌名族志》:阴守忠“唐任壮武将军、行西州岸头府折冲,兼充豆卢军副使,……”吐鲁番文书关于岸头府记载很多。

(108)岷州临洮府:《新唐书·地理志》岷州三府中有临洮府。

(109)墨离军:《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载“瓜州西北一千里”,一千,疑一十之误。唐设墨离军,直延续至唐末五代宋初张曹统治敦煌时期。P.4622《曹延瑞大云寺设会请疏》:落款:“雍熙三年十月日墨釐军诸军事行瓜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曹延瑞疏。”《索勋纪德碑》:“特授昭武校尉持节抄州诸……墨釐军押蕃[落]……。”

(110)P.3721号有载。

(111)吕光麟庆元年:后凉吕光无麟庆年号,当为“麟嘉”之误。《晋书·吕光载记》:“是时麟见金泽县,百兽从之,光以为已瑞,……赦其境内,年号麒嘉。”罗校曰:“此事《后凉录》列于太安三年,云敦煌宋欣送同心梨,误先一年,当据此改正。”

(112)李暠庚子年白雀翔于靖恭堂:庚子后有夺字,《西凉录》叙此事在三年。罗校曰: “案靖恭堂建于庚子三年,志叙此事在四年大石立之前,则此事必在三年,年上所夺乃‘三’字也。”

  (113)凉王庚子四年五月,以意揆之,凉王之后当夺“李暠”二字。

(114)罗校曰:“今本《西凉录》四年夺此事,当据此补。”

(115)罗校曰:“今本.《西凉录》色作形,案葛无鸟形之理,作色为当,应据此改。”

  (116)罗校曰:“牧宇有误,又今本《西凉录》于五年夺此事,当据补。”

  (117)《西凉录》夺此事。

  (118)《西凉录》夺此事。

  (119)平河,见《敦煌水渠》注(38)。

  (120)弥漫十五里:P.269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121)董行靖,P.2691号作“董行端”。

(122)垂流于地:“地”P.2691号作“池”。“里”作“日”。

  (123)万寿、灵图,敦煌名寺,文书中屡见。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考释敦煌地区庙有汜咸庙、仓慈庙、贰师庙、孟庙、李先王庙、李庙、张芝庙、东水池神庙、西水池神庙、袄庙、大秦寺、先圣太师庙、土地神庙、风P.神庙、雨师神庙、太保庙、社稷坛。寺有仙岩、龙泉、永晖、阿育王、崇教、大乘、大云、灵图、灵修、开元、龙兴、报恩、金光明、莲台、永安、乾元、普光、安国、兴善、圣光、永寿、永康、禅定、三界、净土、城东、奉唐、端严、天王堂、法门、圣王、显德、永兴禅 院、乾明、广化、圣寿、大悲等及三窟。观有灵图、神泉、开元、龙兴、冲虚、玉女娘子、紫极宫等。

   (124)青黄赤白黑五白色具备:P.2695号同。

(125)鉴者明也天显:P.2691号同。罗校曰:“显下有夺字。”

(126)其时大明大授一倍以上:罗校曰:“此句有讹误。”大授,P.2695号作“大校”。

(127)光彩其鲜:其,P.2695号作“甚”,据之改正。

(128)石城镇,S.367《沙州伊州地志》、《寿昌县地境》俱载。

(139)礼升威仪:罗校曰:“升乃斗之讹。”

(130)并守忠忄皆 也:罗校曰:“忄皆 字讹。”

(131)殊徵号:罗校曰:“徵字讹。”

(132)生于文王之祖:罗校曰:“于下夺文王二字。”

(133)福作万年:罗校曰:“作殆‘祚’之讹。”

(134)裴徐作舋:舋,应作釁。裴,指裴炎;徐,指徐敬业。武则天执政,徐敬业起兵扬州反对,内史裴炎乘势逼武则天反政,构成内外夹击之势,故称裴徐之乱。

(135)威以往兵:罗校曰:“‘往兵’,疑是‘佳兵’。”

(136)不得有得非名:罗校曰:“名下夺二字。”

沙州图经

S.788号

(前缺)

拨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今人马饮(1)

灭未尝之绝(2)。

  东盐池,县东五十里,盐出水中,自/为块,人就水漉出曝干,并是颗盐,味淡于河东者,即(印)刑(形)相类(3)。

  西盐池,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4),俗号沙/泉盐者,类焉平,其味美又红色。

欠宕泉。

  北盐池,县西北卌五里(5),盐味不胜西池。欠三峗山古迹/事、乐僔事(6)。欠投龙事,在沙井。

  土河,周围州境(7),汉武帝/元鼎六年修,以为匈奴禁限。

凉兴胡泊,县西北一百一十里,余水皆苦,唯此水可饮,商胡从玉门关/往来,皆止于此。

欠玉女泉,/县西北七十里,蛟龙。

阚冢,县东廿里(8),阚骃祖凉(倞)之冢。/

玉女泉,县西北七十里,绞(蛟)龙曾沉此也(9)。唐贞观刺史张孝恭铸铁潜之,龙乃(10)逸出于肠。子孙今长安有龙舌,代见存,今有子孙宫在言(11)。/

寿昌县,下(12)。东北去州一百廿里(13)。公廨二百七十五千(14)。户三百五十九。乡一。右汉龙勒县,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15),武德二年为寿昌县,永徽六(元)年废(16),乾封二年复为寿/昌置(县)(17),建中初陷吐蕃,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18)。/

寺一:永安。镇二:龙勒。堡五:西寿昌、西关(19)。戍三:大水、西子亭、紫/金。烽卅四。栅二。镇三。城,县西廿五里,武德八年置(20)。

破羌亭,县东六十五里。/云汉破羌将军辛武贤破羌戎,于此筑亭,故曰破羌亭。

玉门关,/县东北一百六十里(21)。《地理志》云,汉武帝后元康中置,《西域传》云: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是也(22)。

黑鼻山,县西南五十里,延连

(后缺)

[题解]

S.788号背,《敦煌宝藏》、《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皆定名为《沙州图经》,卷首尾俱残缺,记事首起敦煌县之悬泉水,尾至寿昌县之黑鼻山,共残存十六行。

[校注]

(1)拔佩刀刺山:拔,S.5448号《敦煌录》、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并作“以”。“飞泉涌出”后有脱文,据P.2005号有“以济三军”,补之。“今人马多”,P.2005号作“人多皆足”,无“今”、“马”二字。

(2)未尝之绝:S.5448号、P.2005号俱无此句。

(3)即刑相类,P.2005号作“印形相似”,据以补正。

(4)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P.2005号作“州北一百一十七里”,“北”前疑有缺字。P2691号《沙州城土境》作“州西一百七十里”。

(5)卌五里:P.2005号同,P.2691号作“卅五里”。

(6)乐僔事,见《莫高窟记》。

(7)沙井,即月牙泉;土河,见P.2005号“土河”条。

(8)县东北廿里:P.2691号、P.2005号并作“州东廿里”。

(9)绞龙:“绞”,误,应作“蛟”。

(10)张孝恭:S.5448号作“张孝嵩”,P.3721号作“张嵩”,恭,当为嵩

之误。

  (11)事见P.3721号、S.5448号玉女泉条。

(12)寿昌县,下:《新唐书·地理志》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寿昌县:“寿昌县,中下。”

(13)东北去州一百廿里:《元和郡县图志》作“东至州一百五里”。《寿昌县地境》作“西北去州一百廿里”,西为东之误。

(14)公廨二百七十五千:《寿昌县地境》作“一百九十五千”。

(15)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寿昌县地境》与此同;《新唐书·地理志》不载;《旧唐书·地理志》:“后魏改为寿昌县。”与本卷异。

(16)永徽六年废:《寿昌县地境》、《新唐书·地理志》并作“永徽元年”,“六”,为“元”之误。

(17)寿昌置:应作“寿昌县”。

(18)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S.3329《张氏修功德记》:“敦煌,晋昌收复己讫,时当大中二载。”P.3633《辛未年七月西汉金山国文件》:“沙州本是大唐州郡,去天宝年中,安禄山作乱,河西一道,因兹陷没一百余年,名管蕃中。至大中三年,本使太保起敦甲[兵],口却吐蕃,再有收复,尔来七十余年,□贡不断,太保功成事遂,仗节归唐,累拜高官,出入殿庭,承恩至重,后□□疾,帝里身薨,子孙便镇酉门,巳至今[日]。……太保弃蕃归化,当尔之时,见有吐蕃节儿镇守沙州,太保见蕃离乱,乘势沙州百姓同心同意,穴白趁却节儿,却着汉家衣冠,永抛蕃丑。太保与百姓重立咒誓,不看(?)吐蕃。百姓等感荷太保,今为神主,日别永赛,立一庙,见在城东。”又曰:“沙州本是善国神乡,福德之地。天宝元年,河西五州尽陷,唯敦煌一郡,不曾破散,直为本朝多事,相救不得,□□吐蕃,四时八节,带[代]带[代]供进,亦不曾辄有移动,经今一百五十年,沙州社稷,宛然如旧,东有三危大圣,西有金鞍毒龙,当时保护一方处所。”S.530《钜鹿索法律和尚义辩墓志铭》:“皇祖左金吾卫会州黄石府折冲都尉讳奉珍,天宝以来,逆胡内侵,吐蕃来桑范,敢犯边境,洎大历以浸,猖狂积日,相持连□不散,公誓心而御捍,铁石之心不移,全弧垒于三危,解重围于百战。”

(19)镇二龙勒堡五西寿昌西关:《寿昌县地境》作“镇二:龙勒,西关。”堡不载。

(20)“镇三”以下疑有脱文。

(21)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寿昌县地境》同。《旧唐书·地理志》作“县西北一百八十里。”

(22)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是也:《汉书·西域传》:“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汉”后夺一“厄”字。

沙州图经卷第一

S.2593号

沙州图经卷第一(1)

第一州(2),第二、第三、第四敦煌县(3),第五寿昌县(4)。/

沙州,下(5)。属凉州都督府管(6)。无瘴(7)。/

右沙州者,古瓜州地(8)。其地平川,多沙卤。人以耕稼/为业(9)。

草木略与东华夏同,其木无椅、桐、梓、漆、/栝柏。/

[题解]

S.2593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皆定名为《沙州图经卷第一》。向达《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曰:“二五九三,大涅槃经卷第四十至四十一遗教品(八○)。纸背:沙州图经(六)。”故定名《沙州图经》。存六行,未抄完。

  [校注]

  (1)本卷尾亦题“沙州图经卷一”六字。敦煌卷子中关于沙州地理的有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P.269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P.5034号《沙州地志》、P.2691号《沙州城土境》、S788号《沙州地志》、《寿昌县地境》、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S5448号《敦煌录一本》、P.3721号《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等。

(2)敦煌地理卷子中关于沙州的记载仅此一卷。

(3)敦煌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皇朝以敦煌为燉煌”。《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亦作“燉煌郡”、“燉煌县”。敦煌遗书关于唐五代时的敦煌皆记为燉煌。据P.2695号和P.2005号卷三有关敦煌县的内容,唐五代敦煌县实行县、乡,里三级制。据敦煌文书S2669号、S.8877号、S.5573号、S.6452号、P.2803号,P.2953号、P.2887号,P.3451号、P.4814号、P.6003号等,敦煌县辖乡有:敦煌、慈惠、平康、龙勒、玉关、洪池、效谷、赤心、莫高、洪润、青水、悬泉、从化、神沙、寿昌、新义等十四乡,其中除新义乡名仅见于竹简之上,寿昌乡名仅天宝九载出现一次外,其他都比较常见。建中初陷吐蕃,吐蕃改唐乡制为部落制,敦煌文书中所反映吐蕃占领时敦煌的部落有:曷骨萨部落(P.3422)、擘三部落(S.3287)、道门部落(P.4638)、悉董萨部落(S.8829)、僧尼部落(S.2729)、利弗诺图邑聚落(S.1490)、上部落、下部落、行人部落、阿骨萨部落,多悉□萨部蒋(S.1475)等。里在文书中反映不全也不多,据敦煌文书,有:慕道里(从化乡,P.3952),宜禾里(悬泉乡,S.514)、莫高里(莫高乡,P.2482)、都乡里(龙勒乡,P.2583、P.2592、P.3354)、修武里(平康乡,甘博006号)、长沙里(洪润乡,P.2347)、丰义里(玉关乡,S.6454),阳沙里(神沙乡,P.2417)、洪文里、(平康乡,P.3770)、安昌里(平康乡,P.3770)、无穷里(劲谷乡,S.794)等。敦煌城中,实行坊制,分为释教坊(S.530)、长行坊(P.4638)、旌坊(P.3489)、阶亭坊、郡草坊(P.2626)、怀安坊、钦贤坊(P.2482)、儒风坊(S.3875)、修文坊(S.1285,P.3501)、永宁坊(S.3877)、应经坊(S.5824)等。

  (4)寿昌县,《旧唐书·地理志》:“寿昌,汉龙勒县地,属敦煌郡,县南有龙勒山。后魏改为寿昌县。”《新唐书·地理志》:“寿昌。下。武德二年析敦煌置,永徽元年省,乾封二年复置,开元二十六年又省,后复置,治汉龙勒城。”《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寿昌县,中下,东至州一百五里。本汉龙勒县,因山为名,属敦煌郡。周武帝省入鸣沙县。隋大业十一年,于城内置龙勒府,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敦煌地志中P.5034号、S.788号、S.367号及《寿昌县地境》并有记载。

  (5)《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博物馆藏地志残卷》州等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中府。

  (6)凉州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二年,平李轨,置凉州总 管府,管凉、甘、瓜、肃四州,……七年改为都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咸亨元年,为大都督府,督凉、甘、肃、伊、瓜、沙、雄七州,上元二年,为中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督凉、甘、肃三州。”本卷称凉州都督府,当属武德七年至咸亨元年间所作。又据同书瓜州条:“武德五年,置瓜州,仍立总管府,管西沙、肃三州,八年,罢都督,贞观中复为都督府。”本卷应著于唐贞观年间。

  (7)瘴,是因气候潮湿而产生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南立方。敦煌气候干燥,故无瘴。

  (8)《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瓜州条:“按隋瓜州,即今沙州也。大业 三年改瓜州为敦煌郡。武德五年改瓜州,别于晋昌置瓜州,地出美瓜,故取名焉。”沙州条:“古戎地也,《左传》所谓‘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注云‘在今敦煌,汉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置敦煌郡,今州即其地也。……后魏太武帝于郡置敦煌镇,明帝罢镇立瓜州,以地为名也,寻又为义州,庄帝又改为瓜州。隋大业三年,又罢州为敦煌郡。……武德二年西土平定,置瓜州,五年改为沙州。” 《新唐书·地理志》:“沙州敦煌郡,……本瓜州。”《旧唐书·地理志》:“沙州。下。……武德二年置瓜州。五年,改为西沙州。”P.3211号:“敦煌境生好瓜,四面尽慕捺兰,万姓坚牢。”P.3650号:“张掖,甘州是也。酒泉,肃州。晋昌,瓜州。武陵,新城,后假敦煌,西沙州是也。”

  (9)P.5007号《诗》:“敦煌: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歌谣再复归唐国,道拂春风杨柳花。仕女上挽天宝髻,水流依旧种桑麻,雄军往往施鼙鼓,斗将徒劳猃狁夸。寿昌: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沙漠雾深隖□雁,草枯犹未及重阳。狐裘上冷搜红髓,絺□那堪卧□霜, 曾不行文墨少,移风徒□北西王。”敦煌耕田主要分布于甘泉水下游灌溉区及寿昌海灌溉区,此外皆是沙漠,又称之为沙府。P.5026号《本地历史诗》:“敦煌四裔是临边,四塞清平扫朗烟,令必加节拾万年,沙府圆境小长安。”S.5556号《望江南诗》:“龙沙塞远路隔烽”。P.3967号《麒麟阁诗》中有:“危山岝潜龙虎,流沙忽震如鞴皷,松竹虽坚不寄生,四时但见愁云吐。敦煌易主镇天涯,梅杏逢春旧地花,归期应限(恨)羶羊乳,收取神驹养涯洼。”P.2641号《莫高窟再修功德记》:“窃以州府平广,地接水精之堂。”P.2945号《归义军公文》:“伏以孤军绝漠,最是遐外,碛西四寇,居川不坠,漠境风化,类聚□□。”P.3720号《悟真与京城大德酬答诗》曰:“生居狐貊地,长在碛边城,未能学吐凤,徒事聚□萤。”又曰:“沙漠关河路几程,又曰:“行尽平沙入汉川”。P.4638号《献玉状》:“伏以碛西遐褰,戎境枯荒,地不产珍,献无奇王瓦 ,前物并是殊方所出,透狼山,运届敦煌,异域通仪,涉瀚海来还沙府,辄将陈献,用表轻怀。”沙州耕田平旷,沙碛四围。从敦煌户籍、水利文书及借贷文书看,当地以农业及少量畜牧业为主。

沙州伊州地志

S.367号

(前缺)

物志》云(1):汉贰师将军

购以归,愍而放之(2),来至(8)

以为龙勒泉。

饮此水鸣喷,宛转回旋而去,/因以□□□□□□□□(为号,今检池南有土)堆,似龙头(4),亦以为名。/

寿昌海,(中缺)(县南十里,即渥洼)水(5),屈曲周回一里,其深浅不测,汉得天马处也。/

大渠,县南十里,源自渥洼水。

长□□(支渠),□□(县南)十里(6)。

石门涧,源自县南三里。

无卤涧,源[自]县西南十里(7)。/

石城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去上都六千一百里。本

汉楼/兰国。《汉书·西域传》云:地沙卤,少田,出玉。傅介子既杀/其王,汉立其弟,更名鄯善国(8)。隋置鄯善镇(9),隋乱,其/城遂废。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亦曰典合城(10)。四面皆是沙碛(11)。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隶沙州。

屯城,西去石城镇一百八十里(12)。鄯善质子尉屠耆/归,单弱,请天子:国中有伊循城,城肥美,愿遣一将屯田/积谷,得衣(依)其威重。汉遣司马及吏士屯田伊循以镇之,/即此城是也(13)。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为小鄯善,今屯城也。/

新城,东去石城镇二百卌里。康艳典之居鄯善,先修此城,因名新城,汉为弩支城(14)。/ 蒲桃城,南去石城镇四里,康艳典所筑,种蒲桃此城中(15),因号蒲桃城。/

萨毗城,西北去石城镇四百八十里,康艳典所筑,其城近萨/毗泽(16),山[路]险阻,恒有吐蕃及吐谷浑来往不绝。/

鄯善城,周回一千六百卌步(17),西去石城镇廿步,汉鄯善城,/见今墔坏。

幡(播)仙镇,故且末国也。《汉书·西域传》云:去上都六千八百廿里。隋置且末郡。上元三年改幡(播)仙镇(18)。/

古屯城,在屯城西北(19)。

沮(且)末河,源从南山大谷口出,其源/去镇城五百里,经且末城下过,因以为名。以前镇城并陷吐蕃。/

  蒲昌海,在石城镇东北三百廿里,其海周广四百里。《汉书·/西域传》云:黄河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 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伏流地下,南出积石山,为中国河焉也(20)。/ 伊州,下。公廨七百卌千(21),户一千七百廿九(22),乡七。/

右古昆吾国西戎之地,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是也,/后语讹转为伊吾郡(23)。 《汉书·西域传》云(24):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伊吾之地,又为匈奴所得,汉武帝伐匈/奴,收其地,其后复弃。至后汉永平十六年,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田禾都尉,西域复通。以后伊吾三失三得。顺/帝置伊吾司马一人。魏、晋无闻郡县。大业六年于城/东买地置伊吾郡(25),隋乱,复没于胡。贞观四年首领石万/年,率七城来降,我唐始置伊州(26)。宝应中陷吐蕃,大中四/年,张议潮收复,因沙州卌户居之,羌龙杂处,约一千三/百人(27)。/

贡赋

管县三:伊吾、纳职、柔远。/

伊吾县,在郭下。公廨三百一千一十五,户一千六百一十三,乡四。/

右本后汉伊吾屯,其城云是窦固所筑也(28)。魏以为县。《汉书》/云:伊吾卢,夷狄旧号耳。/

寺二:宣风、安化。观二:祥麰、大罗。烽七:水源、毛瓦(?)、狼泉、香枣、磐兰泉、速度谷、伊他具。戍三:堑亭、赤崖、矟竿。/

  风俗:有文字。田夫商贩之人,惟有平铁为钹,冬夏常食/饼,无釜甑之具,杯椀匙箸皆不畜,渴则渠踞地而饮,/古所谓洿樽棓饮,则其质朴之像,其俗又不重衣冠,唯/以多财为贵。/

  陆地盐池,地周回十里,北去县六十里。碛中无水,陆地出盐,月/满味甘,月亏即苦,积久采取,竟无减损(29)。/

小伊吾城,北去县廿里,本伊吾县也,百姓因此城侧近先有田水,/就其地垒城,故曰小伊吾。/

时罗漫山,与柔远县分管。

源泉水,县北十里。

第二水,县东北五里。/

第三水,县东北九里。

凡三水皆临崖涌出,南流入碛即绝。

火/祆庙,中有素书形像无数。有祆主翟槃陀者,高昌/未破以前,槃陀因入朝至京,即下祆神,因以利刀刺腹,左右/通过,出腹,截弃其余,以发系其本,手执刀两头,高/下绞转,说国家所举百事,皆顺天心神灵助,无不征验。/神没之后,僵仆而倒,气息奄七日,即平复如旧。有司奏/闻,制授游击将军。/

纳职县(30),下。东去州一百廿里。公廨二百一十五千,户六百三十二,乡七。/

右唐初有土人鄯伏陀,属东突厥,以征税繁重,率城人/入碛奔鄯善,至并吐[谷]浑居住,历焉耆,又投高昌,不安而/归,胡人呼鄯善为纳职,既从鄯善而归,逐(遂)以为号耳(32)。/

寺一:祥麰,尼。戍一:百泉。烽八:百尺、不到泉、永安、东拓厥、花泉、延末。/

城北泉,去县廿里,在坎下涌出,成湍流入蒲昌海也。/

柔远县,西南去州二百四十里(32),公廨,户三百八十九,乡一。/

右相传隋大业十二年伊吾胡共筑营田,贞观四年胡归国,/因此为县,以镇为名。/

观一:天上。烽四:白望、白杨山、伊地具、独堆。/

  柔远镇,县东七里。隋大业十二年置伊吾郡,因置此镇(33)。/

  时罗漫山(34),县北四十里(35),按《西域传》即天山也,绵亘数千里(36)。其上有/汉将窦固破呼衍王刻石纪德之碑。姜行本磨去旧/文,更刻新文,以赞唐德(37)。其山高六十里,置坛场祈祷,其州/下立庙,神名阿览。/

伊吾军,东南去上都四千八百里(38)。

右景龙四年五月月奉勃置,至开元六年移就甘露/镇,兵士三千人,马一千卌疋(39)。/ 四至:东南去伊州三百里(40)。西南去西州八百里。西去庭州七百八十里(41)。东北接贼界。/

龙部落本焉耆人,今甘、肃、伊州各有首领,其人轻锐健/斗战,皆禀皇化(42)。

沙州[寿昌县]东南姚阅山,去州一百八十里。/西南有紫亭山,去州一百九十里(43),其山石皆紫色,复名紫/亭。

庭州瀚海军。

西州天山军交河县(44)。

伊州伊吾军柔远县。

光启元年十二月廿五日,张大庆(45)因灵州安尉(慰)使嗣大夫等来/至州,于嗣使边写得此文书记。/

[题解]

S.367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向达《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皆定名为《沙州地志》,傅振伦《从敦煌发现的图经谈方志的起源》定名为《瓜沙伊西残志》,日本羽田享《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周丕显《敦煌遗书概述》定名为《沙州伊州地志》。卷子首部残缺,尾部完整,残存八十七行,一至二十七行记沙州寿昌县地理,二十八至八十三行记伊州地理,八十四至八十七行为写著题记。卷子主要记沙州伊州地理,故定名为《沙州伊州地志》。

[校注]

(1)物志云:《寿昌县地境》(以下简称《地境》)作“《西域传》云”。羽田亨录作“异物志云”。

(2)汉贰师将军……购以归,憨而放之:《地境》作“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得骏马,愍而放之。”

(3)来至:《地境》作“既至”。

(4)因以……堆似龙头:《地境》作“今验池南有土堆,有似龙头。”P.5034号《沙州地志》亦作“因以为号,今检其□□堆,有似龙头。”据之补正。

(5)寿昌海……水:《地境》作“寿昌海,源出县南十里,……即渥洼水也。”P.5034号与此同,所缺七字为“县南十里,即渥洼”,据以补正。

(6)长□□□□十里:P.5034号《沙州地志》 “长支渠,右在县南十里”。据以补正。

(7)源县西南十里:“源”后夺一“自”字。

(8)《汉书·西域传》曰:“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

(9)《地境》同。《隋书·地理志》:“鄯善郡,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置在鄯善城,即古楼兰城也。并置且末、西海、河源,总四郡。”《隋书·炀帝纪》同,是隋平吐谷浑置鄯善郡。又据《隋书·吐谷浑传》隋击败吐谷浑于其地“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及本卷,是隋置郡前又曾置镇。

(10)典合城:《地境》作“兴谷城”,误。

(11)沙碛:《地境》作“沙卤”。

(12)屯城西去石城镇一百八十里:《地境》同。《新唐书·地理志》:“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修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是屯城又名七屯城,里程又少一百里,《唐书》记载有误。

(13)《汉书·西域传》:汉立尉屠耆为鄯善王而遣之,“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今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

(14)《新唐书·地理志》:石城“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地境》作“东去鄯善三百三十里。”

(15)种蒲桃此城中:《地境》作“种葡萄此城中甚美。”

(16)《隋书·地理志》且末郡:“有且末水,萨毗泽。”萨毗泽,即今阿牙库木湖。

(17)一千六百卌步:《地境》作“一千六百卅步”。

  (18)幡仙镇:《地境》、《新唐书·地理志》、P.5034号,并作“播仙镇”,“播”与“幡”形近致误。隋置且末郡:《隋书·地理志》同,《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六月“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

  (19)见《地境》校注(26)。

(20)据《汉书·西域传》:“于阗。之后又夺“于阗”二字:“蒲昌海”之后又夺“蒲昌海”三字,今据补。“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后又脱“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诸字。

(21)公廨七百卌千:《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作“本七百七十”。

(22)户一千七百廿九:《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州开元户同

(23)后语讹转为伊吾郡:郡,衍字。《元和郡县图志》作“后转为伊吾”。

(24)以下文非得于《汉书·西域传》。而得于《汉书·匈奴传》、《后汉书·西域传》、《元和郡县图志》等。

(25)《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隋大业六年得其地,以为伊吾郡。”《旧唐书·地理志》: “隋始于汉伊吾屯城之东筑城,为伊吾郡。”《隋书·薛世雄传》:“世雄遂于汉旧伊吾城东筑城,号新伊吾,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余人戍之而还。”

(26)《元和郡县图志》:“贞观四年,胡等慕化,内附,于其地置伊州。”

  (27)S.788《沙州图经》、S.3329号《张氏修功德记》载大中二年收瓜沙。《新唐书·宣宗纪》:大中五年“沙州人张议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是张议潮大中二年收复瓜沙,四年收复伊州,五年献图籍于唐朝。P.2962号《张议潮变文》“先去大中十载,大唐差册立回鹘使御史中丞王瑞章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陈元弘走至沙州界内,……至十一年八月五日,伊州刺史王清和差走马使至,云:‘有背叛回鹘五百余帐,首领翟都督等将回鹘百姓已到伊州侧。”

  (28)《旧唐书·地理志》:“窦宪,班超大破西域,始于此筑城。”《旧唐书》记载有误。

(29)陆地盐池:《新唐书·地理志》:“(纳职县)南六十里有陆盐池。”《元和郡县图志》: “陆盐池,在州南六十里。周回十余里,无鱼。水自生如海盐,月满则盐多而甘,月亏则盐少而苦。”

(30)P.2962号《张议潮变文》:“敦煌北一千里镇伊州城西存纳职县,其时回鹘居住在彼,频来抄劫伊州,俘虏人物,侵夺畜牧,曾无暂安。仆射乃于大中十年六月六日,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城。贼等不虞将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我军遂列乌云之阵,四面急攻。蕃贼麞狂,星分南北,汉军得势,押背便追,不过五十里之间,煞戮横尸遍野处。……仆射与犬羊决战一阵,回鹘大败,各自苍黄抛弃鞍马,走投入纳职城,把劳(牢)而守,于是中军举华(画)角,连击铮铮,四面□兵,收夺驼马之类一万头匹。我军大胜,足骑不输,遂即收兵,即望沙州而返。”

(31)《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纳职县:“其城鄯善人所立,胡谓鄯善为纳职,因名县焉。” 《旧唐书·地理志》:“纳职,贞观四年,于鄯善胡所筑之城置纳职县。”《新唐书·地理志》同。

(32)西南去州二百四十里:西南,《元和郡县图志》作“西北”。

(33)隋大业十二年置伊吾郡,因置此镇:“十二年”有误。本卷伊州下及《元和郡县图志》并记大业六年置伊吾郡。《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六月“壬子,高昌麴P.雅来朝,伊吾吐屯设等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伊吾郡置于大业六年比较合理。“十二年”当为“六年”之误。

(34)时罗漫山:《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皆作“折罗漫山”。《后汉书·窦固传》李贤注曰:天山,“即祁连山也,今在西州交河县东北,今名祁县罗漫山。”《隋书·北狄传》、《姜行本纪功碑》与本卷同。

(35)县北四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作二十里。

(36)《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州“天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旧唐书·地理志》:“天山,……一名白山,胡人呼折罗漫山。”

(37)《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胡,万二千出酒泉塞,……固、忠至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走,追至蒲类海。”《后汉书·班超传》:“(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是窦固立碑当在此年。《新唐书·姜謩传》附《姜確传》曰:“確,字行本,……高昌之役,为行军副总管,出伊州,距柳谷,依山造攻械,增损旧法,械益精。其处有汉班超纪功碑,行本磨去古刻,更刊颂陈国威灵。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战有功,玺书慰劳。”新疆哈密发现有《姜行本纪功碑》,碑文收在罗振玉《西陲石刻录》中。

(38)据《元和郡县图志》?伊州去上都四千四百三十里,而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合计四千七百三十里。

(39)右景龙四年五月月奉勃置:衍一“月”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吾军,在州西北三百里折罗漫山北甘露川,置刺史为使,景龙四年置。”又曰:“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旧唐书·地理志》管兵马数与《元和郡县图志》同。疋,同匹。

(40)东南去伊州三百里:《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同。

  (41)西去庭州七百八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庭州条“伊吾军,……在理所东南五百里。”校勘记曰:“五百里,《考证》‘五’官本作‘七’,乐史同。”足证今本《元和郡县图志》之误。

  (42)《魏书·西域传》焉耆国“其王姓龙,名鸠尸卑那,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胤。”《隋书·西域传》亦曰:“其王姓龙,字突骑。”《新唐书》、《旧唐书》并同。吐鲁番文书、敦煌文书中有许多龙姓人、龙家人即焉耆人,唐时西州、伊州及河西一带有大量焉耆人居住。S.5697《申报河西政情状》:“(前缺)奉前后文:阎使君等同行安置瓜州所有利害事由,并与

阎吏君状,咨申同缘河西诸州蕃、浑、温末、羌、龙校杂,极难调状(后缺)。”P.2482《常乐副使田员宗启》称瓜州常乐县及悬泉镇一带住有龙家。

  (43)此处记载有误。据《地境》、P.2691号、P.5034号姚阅山在沙州寿昌县东南一百八十里;紫亭山在寿昌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本卷沙州之后,夺“寿昌县”三字。“去州”应为“去县”之误。

(44)西州天山军交河县:《旧唐书·地理志》:“天山军,在西州城内,……” 《元和郡县图志》同。天山军,非置于交河县。

(45)张大庆:王重民认为是《张淮深变文》中之张大庆。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S.2052号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谨录元出州郡,分为十道如右:/

第一关内道[八]郡(1)/

雍州京兆郡(2),出四十姓:车、杜、段、严、黎、宋、秦、钟、雍、车(韦)、田、粟、於、米、冷、支、员、舒、扈、皮、/昆、申屠、康、别、夫家、郜、丰、杼、史、伦、邢、

金、公成、第五、宋、宜、狄、粟、计(3)。/

雍州始平郡(4),出四姓:冯、庞、宣、阴(5)。/

雍州武功郡(6),出四姓:苏、韩、是、殳(7)。/

歧州扶风郡(8),出十一姓:窦、马、曾、鲁、万、寇、井、苏、惠、班、辅(9)。/

邠州新平郡,出四姓:古、异、附、虢(10)。/

泾州安定郡(11),出八姓:梁、皇陠(甫)、席、伍、胡、安、蒙、程(12)。/

同州冯翊郡,出八姓:鱼、吉、瓽、雷、印、合、力、寇(13)。/

同州郃阳郡(14),出四姓:支、奉、公丸,骨。/

第二陇右道四郡/

凉州西平郡(15),出三姓:申屠(16)、段、池。/

凉州武威郡,出六姓:索、石、贾、安、廖、阴(17)。/

渭州陇西郡,出十三姓:李、牛、时、辛、董、艾、彭、关、骞、闵、万、氾、边。(18)/ 秦州天水郡,出二十姓:赵、姜、尹、别、严、龙、权、秦、上官、捣(荔)、桂、庄、那、皮、双、智、昆、琴、 蒙、玠(19)。/

第三山南道五郡/

襄州襄阳郡,出五姓:荔非、蒯、辅、骞、蹇(20)。/

邓州南阳郡,出十七姓:白、韩、胜、乐、邓、宗、叶、穰、岑、翟、矌、井、赵、姬、仇、鹿(21)。/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