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观音慈林集
观音慈林集
續藏經 觀音慈林集
清 弘贊輯
觀音慈林集目錄
上卷 諸經
觀音普門品玄義 悲華經 觀音勢至授記經 大悲陀羅尼經 觀音普門品 大佛頂首楞嚴經 華嚴經 無量壽經 十一面神呪經 莊嚴寶王經 請觀音經
中卷 感應
大商主 孤山靈像 清辯論師 作光王 求那三藏 尊稱三藏 法密三藏 不空三藏 無畏三藏 釋慧虔 竺法純 釋法橋 釋道舟 釋法義 釋開達 郭宣之 潘道秀 欒 苟 釋法智 子 敖 孫道德 劉度平 竇 傳 竺長舒 呂 竦 徐 榮 張 崇 曇無竭 尼明感 尼令宗 蓋 護 張 暢 裴安起 徐 義 畢 覽 釋僧苞 釋道汪 釋道洪 釋道冏 邵 信 張 興 王 琰 伏萬壽 顧 邁 釋慧和 韓 徽 彭子喬 邢懷明 王 球 卞悅之 竺慧慶 尼僧端 尼玄藻 釋法顯 釋曇頴 王玄謨 釋超達 釋僧明 釋道泰 釋法力 道 集 法禪等 孫敬德(梅摯妻) 釋僧朗 釋法林 寶志大士 釋道融 釋慧簡(劉霽) 釋僧實 釋洪滿 釋慧恭
下卷 感應
釋曇藏 釋法常 釋普明 釋靜之 釋智勤 釋法通 釋智顯 釋元康 三藏玄奘 釋知玄 文 宗 僧伽菩薩 岸禪師 釋法朗 釋僧衒 釋懷玉 釋神智 董 雄 徐善才 釋慈藏 釋自覺 釋僧忍 釋慧日 吳蠻卒 歐陽粲 許 儼 釋道翊 釋智覺 慧 鍔 岑文本 釋義寂 釋宗淵 釋繼忠 王 古 釋彥倫 釋慧才 邊知白 大士籤 張 抗 王氏女 釋遵式 釋古鼎 釋契嵩 張孝純 翟 楫 許知可 包 憑 周世亨 楊 亮 林 翁 千手眼讚 禮觀音文 仁 宗 英 宗 曾公亮 孝 宗 理 宗 真海秀 釋蒙潤 釋真淨 釋弘濟 釋會常 釋元長 文帝讚 魚籃讚 劉名賢 釋顯示 釋寶金 釋願登 釋夢窓 尼成靜 釋智嵩 張明達 潘國章 黃可明 劉藟叔 邵以貞 尼等齡 黃擴生 何隆將 麥傳晟(連峯) 彭一乘 鄧承詔
觀音慈林集記
觀音慈林集目錄(終)
觀音慈林集卷上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編
上篇 諸經
觀音普門品玄義(天台智者大師作)
夫法界圓融。像無所像。真如清淨。化無所化。雖像無所像。無所而不像。化無所化。無所而不化。故無在無不在。化應九道之身。處有不永。寂入不二之旨。是以三業致請。蒙脫苦涯(三業謂身.口.意。事如請觀音經所明)。四弘為誓。使霑上樂(一誓度眾生。二誓斷煩惱。三誓學法門。四誓成大道)。故娑婆世界受無畏之名(梵語娑婆。華言忍土。謂此眾生忍受三毒.種種諸苦。不求解脫)。寶藏佛所。稟觀音之目。已成種覺。號正法明(種。即種智。唯佛乃具。詳如下釋)。次當補處。稱為普光功德(補處。猶儲君之義也)。其本迹若此。寧可測知。方便隨緣。趣舉一名耳。今言觀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娑婆吉低輸。此言觀世音(梵語婆盧枳底。華言觀世。濕伐羅。華言自在。或言攝伐多。華言音。然梵本自有二種。故有兩名。古譯為觀世光)。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是所觀之境。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此即境智雙舉。能所合標也。
(清涼云。觀即能觀。世是所觀。若云音者。亦通所觀。即所救機。若云自在。乃屬能化之用。孤山曰。法華云。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此則音在他機也。楞嚴云。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此則音屬自行也。應知因中自行。果上化他。二意兼備。兩經所說。各舉一邊耳。交光云。觀字隨俗雖作平聲。理實應是去聲。良以納聲為聞。達理為觀。特取達理。故於音聲不言聞。而言觀也。又所達之理。非音聲中理。乃耳根中性理也。然必托音聲。方彰聞性。故又不言觀耳根。而惟稱觀世音也。更須當知利他.自利雖別。而能之法同彰耳根。殊勝無二矣。溫陵曰。觀音者。觀世言音。圓悟圓應之號也。於音言觀者。以觀智照之。不以耳識聞之也。此二師皆依楞嚴釋。故與天台釋法華略殊也。)
悲華經
往昔過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恒河在中天竺。廣四十里。沙細如麵。故佛以此為數。阿僧祇。華言無數)。此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持。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主四天下。時寶藏如來出現於世。王有千子。長名不眴。次名尼摩。有大臣名曰寶海。即寶藏如來之父。寶海大臣勸王及千子。并諸眷屬.無量人天。發菩提心。今各於十方界。成等正覺。其寶海大臣者。即今釋迦如來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是姓也。號牟尼。華言寂默)。時王與千子供養如來。從佛出家修道。佛與王改字為無量清淨。復與授記。於西方安樂世界作佛。號曰無量壽(安樂。即極樂。梵語阿彌陀。此言無量壽)。
時太子不眴白佛言。世尊。我之所有一切善根。盡回向無上菩提(菩提。華言佛道)。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闇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若能念我。稱我名字。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正覺。世尊。我今復為眾生故。發上勝願。願今轉輪聖王。於安樂世界成佛。號無量壽。於無量劫作佛事已。入般涅槃。乃至法住時。我於其中修菩薩道。能作佛事。其正法於初夜滅。我即於後夜成等正覺。(謂佛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等正覺)。
時寶藏佛。尋為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及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汝行菩薩道時。已有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眾生得離苦惱。已能作大佛事。次無量壽佛成等正覺。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本覺謂之如。始覺謂之來。本始不二。故曰如來。又云先佛得諸法如相來至佛道。今佛亦如先佛道來。佛者。覺也。乃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
第二太子。亦於寶藏佛前。發大誓願。願次觀音成佛。國土莊嚴。一如觀音無異。時佛即授記作佛。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復告曰。善男子。由汝願取大世界故。因是字汝為得大勢至。
時王千子。皆於佛前發願行菩薩道。佛悉為之授記作佛。
(梵語那由他。華言萬億。世尊者。謂十號德備。天上.人間所共尊重故。菩薩者。梵音詳言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以佛道而覺悟有情也。有情乃眾生之別稱也。)
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授記經
佛告華德藏菩薩。乃往過去廣遠無量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無量德聚安樂示現(即今之極樂世界也)。其國有佛。號金光師子遊戲如來。是佛剎土。所有清淨嚴飾之事。譬如有人析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滴大海水。其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有莊嚴之事。如一毛端水。金光師子遊戲佛國。如大海水。聲聞.菩薩差降。亦復如是。時彼如來法中。有王名曰威德。王千世界。正法治世。多諸子息。國無女人。眾生皆悉化生。淨修梵行。禪悅為食。王於八萬四千億歲。奉事如來。不習餘法。時佛為王演說無量法印。其王於園觀中。入於三昧。王之左右。有二蓮花。從地湧出。雜色莊嚴。香氣芬馥。有二童子化生其中。加趺而坐。一名寶意。二名寶上。王從定起。見二童子。共詣佛所。頭面禮足。時二童子。同聲以偈問佛。佛為說法。即發弘誓。不求聲聞.緣覺。惟修無上菩提。於萬億劫。廣度眾生。誓取清淨莊嚴世界。如金光師子遊戲佛土。
華德藏。爾時威德王者。我身是也。時二童子。今觀世音及得大勢至菩薩是也。是二菩薩。於彼佛所。初發無上菩提心。華德藏。此恒河沙悉可知數。而此二大士。先供養佛。種諸善根。不可稱計。
華德藏。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極。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在世.滅度。所度眾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眾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如來。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華.眾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異。彼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轉號曰眾寶普集莊嚴。自然七寶。眾妙合成。所有莊嚴之事。比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土。勝於百千萬億兆載倍。乃至算數所不能及。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純諸菩薩充滿其中。
彼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隨其壽命(如幻三摩地經云。彼佛壽命九十六俱胝那庾多百千劫。正法住世六十俱胝劫)。得大勢至菩薩親近供養。至於涅槃。般涅槃後。奉持正法。乃至滅盡已。即於其國成等正覺。號曰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如彼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光明.壽命.諸菩薩眾。乃至法住。等無有異。
若善男子.女人。得聞過去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及未來普光.善住二如來名字之者。隨彼聚落族氏之中。一切女人。皆轉女身而成男子。四十億劫中。皆於生死。轉生當得清淨出家。常得見佛聞法。承事僧伽。世世所生。具宿命智。及得總持.無礙辯才。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後文出如幻三摩地經。彼經譯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為普明高顯吉祥峰王如來。譯善住功德寶王如來為善住功德寶峰王如來。悲華經譯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善住珍寶山王如來。以西國言音文字。與此方不同。譯人按其義譯耳。隨據一譯。稱之無過。俱胝。華言十萬。那庾多。即那由他。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萬劫。終有窮極者。此是佛化身也。為度眾生故。應現世間。眾生緣盡。佛示涅槃。如我釋迦如來。降誕王宮。示同世壽。說法四十九年。滿八十歲。眾生緣盡。便般涅槃。若佛法身。則無生無滅。無來無去。是故一切諸佛皆具三身。所謂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也。梵語般涅槃。華言入圓寂。福.慧眾德皆備。謂之圓。煩惱.業.報諸障永盡。謂之寂。又云大滅度。舊云不生不滅。阿耨多羅。華言無上。謂天上天下一切眾生。無有上於佛者。又諸法之中。無有上於佛之涅槃法也。三藐三菩提。華言正等正覺。亦言正徧覺。謂說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徧。出生死夢。故言覺。又云正徧知。謂知一切法故。)
大悲陀羅尼經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愍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呪。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呪故。超登八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願言。若我當來堪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我身。從此已後。復於無量佛所。重更得聞。親承受持是呪。復生歡喜。便得超越無數劫微細生死。從是以往。常所誦持。未曾廢忘。由持此呪故。所生之處。恒在佛前。蓮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佛告阿難。此呪能大利益三界眾生。若不過去久遠已來廣種善根。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此觀世音自在菩薩。亦名撚索。亦名千光眼。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諸菩薩.梵王.帝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音三昧經云。先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近世傳觀音是妙莊王第三公主。出家修行成道。寧不大謬。自招愆咎乎。雖云菩薩隨類現身。而第三公主考之無據。決非所現。故正訛集云。觀音香山卷中。稱觀音是妙莊王女。出家成道。而號觀音。此訛也。觀音過去古佛。三十二應。隨類度生。或現女身耳。不是纔以女身修成道也。彼妙莊王。既不標何代國王。又不說何方國土。雖勸導女人。不無小補。而世僧乃有信為修行妙典者。是以發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音圓行。能觀一切音聲。隨嚮而答。應無不遍。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故曰普門品者。義類相從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是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七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梵語羅剎。此云暴惡。亦云可畏。噉人鬼也。多住大海洲中。或住山間)。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三千大千。共有萬億日月。總號娑婆世界。夜叉。或云藥叉。華言勇徤。能飛行迅速故也)。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嶮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此上是解脫眾生七災外業也)。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此上是解脫眾生三毒內業也)。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當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此上是滿眾生二願也。初語業稱名。滅除七災。二意業存念。淨除三毒。三身業禮拜。能滿二願。即自在義也。今多稱觀世音者。語業用多。感易成故。鎮國云。三業歸依。十通隨應。鑒無遺照。益無不周矣)。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人功德多不。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此上示福應。下示十九說法.三十二應。及十四無畏。文多不錄。詳如下楞嚴所明。)
大佛頂首楞嚴經
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達耳之謂聞。着心之謂思。治習之謂修。三者圓明。是名三慧。若聞而不思則法流不注。思而不修則無證悟。何能得入三摩地耶。若聞非正。誤入邪途。亦無證地。故云彼佛教我。是顯稟受正法自佛也。梵語三摩地。華言等持。謂定慧平等任持者也。此屬妙因。下云入流。即照理之慧。忘所。即息妄之定也)。初於聞中。入流忘所(初者。始下手工夫。反聞之初也。聞中。非謂肉耳及耳識之中。乃一念不生圓照法界之中。以此但借觀音聲。而彰能聞之體為聞中。不取所動靜之境為聞中也。然其聞性。雖有聲.無聲。明鑒了然。絲毫不昧。而曾無分別。亦同見性。猶如鏡中無別分析。虛靈不昧。萬法森然。交徹互融。非有非空。即空即有。妙極不容思議之境也。入流者。反聞自性也。即是一念不生。回光反照。專注以聞自性之謂也)。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入流忘所。顯離動相。此中動靜二相皆除。言所者。即忘所也。言入者。即入流也。所入既寂者。謂忘所.入流二俱成靜。即群動俱息.收攝情忘之謂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如是者。承上之辭。漸增者。加功進行之意。上聞字。乃旋倒之聞機。下聞字。乃所聞之聞性。謂能聞之聞機與所聞之聞性俱除滅。故曰聞所聞盡也)。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盡聞二字。牒前聞所聞盡。即二聞雙泯之境。不住。謂加功進行。透過斯境。不鈍滯於此也。覺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覺者。即此湛一之境也。謂能覺之智。與所覺之境。二俱空寂。泯然無復對待也)。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空覺之空。牒上覺所覺空之空也。言空覺者。是重空之智也。極圓者。乃增修滿其分量之意。空所空滅者。謂重空之智。并前智境。一切滅盡無餘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生滅二字。通前動靜。聞覺空滅也。若住最後滅相。則為滅相所覆。恒處俱空。若無住着之心。以俟一剎那頃。本理現前。此之滅相即逈脫矣。然所謂寂者。非對動之寂。是從無始來。本自不動之寂也。所謂滅者。非對生之滅。乃從無始來。本無生之滅也)。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忽然者。謂證入真體。在一剎那頃。而稱體起用。亦在一剎那也。超越。即解脫也。不為界內有縛。故超越世間。不為界外空纏。故超越出世間也。十方圓明者。圓明即明通彌滿於百界。所謂寂照含虗空也。殊勝者。顯超權乘。即下列二種妙用也)。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上合諸佛本妙覺心。故起三十二應。說法度生。下合眾生清淨本源。故令眾生獲十四無畏。慈能與樂。力即用也。悲求拔苦。仰即希望也)。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即無剎不現身者也)。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勝解者。謂彼因行已極。所起證悟之智也。現謂現前。圓即滿也。謂智證現前。將滿之時也)。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有學者。煩惱未盡。尚須學斷。故名有學。若煩惱解脫。則名無學。梵語辟支。華言獨覺。亦云緣覺。良由多生稟佛小教。未證無學。故出無佛世時。觀物變易。自覺無生。因號獨覺。然亦悟十二因緣法。亦可名為緣覺。但以根有利.鈍。值佛.不值佛之殊分。而有二類耳)。若諸有學。斷十二因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勝性。即因緣無生之性也。溫陵曰。緣覺者。稟佛之教。觀緣悟道也。知迷勝性。由十二緣。於是斷之。從無明滅。至於憂悲苦惱滅。則緣斷而性現矣。性因緣斷而顯。故曰緣斷勝性。此二皆中乘人也)。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四諦者。苦.集.滅.道也。斷四諦下惑。證生空理。故曰得四諦空。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曰聲聞。從初果至四果。并曰聲聞。皆小乘人也。證四果名為阿羅漢。方曰無生。從現佛身至此。是現四聖身也)。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慾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欲心明悟者。謂深達婬慾為招苦之本也。梵者。淨也)。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以能為三十三天主。其姓憍尸迦。俗云玉帝)。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自在者。梵語婆舍跋提。華言他化自在天。謂假他所作。以成己樂也。即欲界頂第六天。屬魔天也。又此天上。別有魔王居處。亦自在天攝。言遊行十方者。謂欲界四洲之十方也)。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虗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今大自在天。字威靈帝。三目八臂。騎白牛。執三股叉)。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四天王。共有三十二將為主帥。韋馱為其上首。各統所部鬼神。即八部之屬。救護萬國。摧邪護正也)。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帝釋為君。四王為臣。居欲界初天。分統四洲。護諸眾生)。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四王各有九十一太子。從現梵王身至此。是現天趣身也。其梵王居初禪.二禪之中。主領小千界。帝釋居欲界須彌頂。為三十三天及四王天主。說十善法教化諸天。自在天居欲界頂。大自在天居色界頂。主大千界也)。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自金輪王。至粟散王。皆曰人王。其輪王。七寶具足。主四天下。粟散王。惟主一邦一國。如粟之多。散於天下也。若有眾生願生生為王。以法治世。菩薩即為其現所欣之身。與其說法。令修十善道因。及王德業。以種來生之果也)。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具十德名長者。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讚.下歸。故為族姓之主。世間推讓也)。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三台輔相。州牧縣長。悉號宰官也)。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或談道論德。為人師範。或著書立言。垂訓後世之稱。名言。典章也。又大富多財.居業豐盈之謂。或云道藝處士)。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彼以行自貞。代代相承數術.字書。以調攝衛護身壽為業。或在家。或出家。有十八姓。世之所重。惟天竺有。餘國所無也)。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比丘。華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出家人。謙下自[(白-日+田)/廾]。破憍慢心。乞食資身。離四邪命。福利檀越。以成清雅之德。乞法以資慧命。而長養法身也。亦名怖魔。謂其受如來二百五十大戒之時。震動魔王宮殿。魔王怖其出境。亦化諸人而出三界。減其眷屬。空其宮殿。故怖也)。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尼者女也。受如來三百四十八大戒者)。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梵語優婆塞。華言清淨士。亦言近事。謂在家受佛三歸.五戒.八戒者。以受持淨戒。方堪親近承事佛.法.僧也)。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夷者女也。謂在家受佛三歸.五戒.八戒女人也)。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家音姑。內政。即泛言一切婦道。儒書云。有閨門之修。而無外境之志。故曰內政。然閨門為萬化之源。故關於家國之治亂。家通大夫以下。國通諸侯以上。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也。周禮天子之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三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也。國夫人者。如論語云。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婦者。謂妻因夫榮者也。大家者。如後漢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此釋未必然也。若據天竺。凡豪族主家之婦。皆稱曰大家)。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謂不犯女色者。故曰不壞男根)。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處女。是未出嫁之女也。若常愛樂為處女身。不願從人。縱有強為侵暴。亦誓不從也。已上從現人王至此。是現人道身也)。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出字。與下度字.脫字同。又言成就者。是遂其脫離之願也。諸天求出天倫者。以天趣躭樂。不能整心修道。惟人趣能之。故求脫離也)。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持令不落。二興雲致雨利益人間。三地龍決江開瀆。四守輪王大寶藏。華嚴云。龍王降雨。不從身出。不從心出。無有積集。而非不見。但以龍王心念力故。霈然洪霔。周遍天下。如是境界。不可思議。然龍雖有如是神力。其鱗甲中。有無量蛆蟲之所唼食。每日三時。復有熱風.熱砂燒身之苦。故其樂出也)。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乾闥婆。華言香陰。不食酒肉。惟以香資陰身。乃帝釋樂神)。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阿修羅。華言無端正。謂男醜.女端正故。又云非天。以其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居大海底。宮殿園林。七寶所成。常與天鬥。有君臣民庶也)。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緊那羅。華言疑神。以其似人。頭上有角。因而名之。乃天帝絲竹樂神也。此中應有迦樓羅。即金翅鳥神。方成八部。恐是譯人之脫落也)。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摩呼羅伽。華言大腹行。即地龍。或曰大蟒神也。自天至此。是現八部身也。自龍之下。雖皆具神通.福德.威權。然均是惡趣。各具苦惱。其龍及摩呼羅伽。是畜生道所攝。乾闥婆.緊那羅。是神道攝。阿修羅。乃六道中之一趣。時懷醜陋.忿兢之苦。是以多欲脫離為人。希修進道。若欲直入聖流。則在求三乘聖果中攝也)。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此謂在人中。而求世世復得人身修進也)。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長水曰。有形如休咎精明等。無形如空散銷沉等。有想如神鬼精靈等。無想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皆非人也。若言木石等。則無心。不應言樂度。或言菩薩現身度脫故可也。多羅菩薩儀軌云。示現佛身。乃至種種異類.有情.無情.三界之身。而為演說。以是義故。名觀自在。)。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吳興曰。三十二應。比普門品。雖互有出沒。大體是同。總而言之。無越十界。於十界中。兩經俱無菩薩及地獄身者。或曰聖言之略耳。或曰觀音已是菩薩。何須更現。地獄重苦。不可度也。天台依正法華經。俱現菩薩界身。又準釋論。菩薩亦化地獄。故知十界不可闕焉。按莊嚴寶王經。有現菩薩身。亦入地獄。破壞阿鼻。使諸罪人而出地獄也。十界者。即上四聖及六道也。示三十二應已竟)。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我復乃至悲仰故。是承三昧力。及悲仰為無畏之本也。於我身心獲十四無畏功德者。葢菩薩反聞。證全法界。而與眾生冥同一心。交參互徹。故知凡聖恒以冥合。但待感而即應也。無畏乃約眾生而言。葢遭難者。正在怖畏之中。而蒙救得脫。即無畏也。功德約菩薩而言。謂救生脫怖。寔乃菩薩最妙功德也)。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八難之中。此一是總。下七是別。別列不盡一切諸難。故首標此。以攝一切也。不自觀音者。不隨聲塵所起知見也。以觀觀者。謂旋倒聞機。反照自性也)。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見覺屬火。故見業交。則見猛火。今菩薩知見旋復。則無見業。是以火不能燒。故諸眾生稱名。火亦不能燒也)。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聞聽屬水。故聞業交。則見波濤。菩薩觀聽旋復。則無聞業。故水不能溺。是以眾生稱名。而水亦不溺也)。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菩薩於反聞時。內滅妄想。外除殺業。故能令稱名者。免於鬼害)。五者內熏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動搖(內熏者。當反聞時。則本覺真聞內熏妄聞也。成聞者。成純真聞性也。一根反源。六根解脫。同於聲聽。無復形礙。故如割水.吹光。刃壞身不壞。如孫敬德。身同光水。刃過無傷也)。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聞熏精明。爍破幽暗。故不能視也。鳩槃茶。乃厭魅鬼也。毗舍遮。是噉精氣鬼。富單那。是熱病之鬼也)。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音性圓銷。則內無所繫。觀聽返入。則外無所累。故枷鎖自脫落者矣)。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音聞兩立。則物我成敵。今滅音圓聞。則內外無待。故能徧生慈力。無復怨敵矣。上明八難無畏竟)。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熏聞成性。遂能離塵。成性則欲愛乾枯。離塵則根境不偶。雖有夭色。而不能劫動者也)。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瞋由違情而起。對境而生。音性純淨。無復妄塵。故圓融無違。無能所對。無違.無對。則瞋無由生矣)。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痴暗(具足見惑名昏。具足思惑名鈍。具足無明名性障。阿顛迦。華言無善心。又痴之最重者。溫陵曰。痴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銷塵則無蔽。旋明則無覆。故外之法界。內之身心。凝瑩朗徹。離痴暗矣。上明三毒無畏竟。八難是現在苦果。三毒是現在苦因。後必成果。故皆可怖畏也)。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溫陵曰。融形則礙滅。復聞則性真。供佛足福。稟法足慧。紹繼法王。有男之道。故能應其求也。檇李曰。涉入世間。不壞世界。即方便智。方便屬權。如淨名云方便以為父。即其義焉。交光曰。由福慧二足。故能與福德智慧之男。非無自而然也。)。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言*(廷-壬+旦)]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交光曰。通有明義。故明照。圓有含義。故含界。明照故立鏡智。含界故立空藏。具此寔智。故能承順秘密。葢承順即坤儀。受領即閨門能事。故能應求女也。檇李曰。立大圓鏡空如來藏。即屬寔智。實智詣理。理能含育。故生於女也。如淨名云智度菩薩母。即其義焉。上二求無畏竟。或問曰。求男女者。有何所畏。答曰。畏其不得也。菩薩遂其所求。即脫其不得之畏也)。十四者此三千大千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根本。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共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小千.中千.大千世界。故云三千大千。如此三千大千。共有百億日月。總名一娑婆世界也。孤山曰。此方眾生。耳根利故。受道者多。所以觀音化勝。餘根鈍故。受道者少。所以諸聖化劣。是知行位雖齊。對機有異。總彼恒河沙數。但敵觀音一人。故使持名二福正等也。上明十四無畏竟。或問曰。持名者何所畏。而說無畏。答曰。持名者。或恐其功德不勝而懷猶豫。或遇持多名者而懼其不及。皆無畏相也。今持菩薩名者。逈脫此畏也)。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溫陵曰。現眾多容。誦一一呪。攝化眾生。圓應所求。理出於無為。神應於不測。名不思議無作妙德。然前亦現形應求。獨此名不思議者。前則略顯。此復深明。如於一身現八萬首臂。固莫得而思議也。交光曰。無作妙德者。檢非有為作意所成。乃任運自在成就者也。)。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呪。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初者。即初於聞中之初也。妙妙聞心者。良以反聞自性之時。則反聞之聞即始覺。自性之性即本覺。始本合一。二俱成妙。故曰妙妙聞心也。心精遺聞。即聞所聞盡。遺者脫也。葢反聞之久。惟一心精。脫盡根相。故曰遺聞。見聞二句。即一根反源。六根解脫。不分隔者。見聞等不各局於根本。即六解一忘也。交徹互用曰圓融。無障無礙曰清淨。萬用具足曰寶覺。此固寂滅現前。兼明圓用。含攝之意也。溫陵曰。首為六用之總。臂表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各依本數充之。以至八萬四千者。表依根本六用.根本智悲。而泛應塵勞。得大自在。此十一地等覺妙行也。夫一身含十虛.毛端現剎。彼空與剎。又不啻如首臂而已。彼八萬四千首臂。猶人之八萬四千毛孔耳。未足為異也。聖人之言。即事即理。既曰不思議德。無以限意思之.議之。爍迦羅。華言金剛。堅固不壞也。母陀羅。華言印。言其臂各有妙印也。清淨寶目。離塵合覺也。慈以攝化。威以折伏。定以復湛。慧以開覺。通指眾多妙容也。交光曰。慈以護其善根。威以救其惡性。定以護其分散。慧以救其迷淪也。得大自在者。謂不勞作意施為。隨感而應。曾無滯礙也。)。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碍。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呪。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聞即聞性。思即入忘功夫。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即脫出六塵矣。現一一形者。謂對各機而各現身也。誦一一呪者。於各身而說各呪也)。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本根清淨。則一切無著。故令眾捨諸慳著也。求我哀愍者。哀愍受之。而為施佛事也)。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得佛心。證慧足也。珍寶供養。福足也。福.慧兩足。故傍及眾生。使彼所求如願也。六道眾生。亦言供者。謂菩薩觀諸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悉皆生心如佛想也。然則財施令其得樂。無畏施令其離苦。法施令其革凡成聖也。珍寶屬外財。妻.子.長壽.身命屬內財。悉名財施。大涅槃。是佛極果也。四不思議中。二施兼財者。以檀捨能含萬行也。或問曰。四不思議。與三十二應。有何別。答曰。三十二應。或隨所求。或應同類。而與說法。今此不拘類求。但觀應以何形說呪救護。即為現之。此其別也。上明四不思議竟)。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我從下。全彰圓通體用。圓照三昧者。反聞功成。解根得體。即寂滅現前也。緣心自在者。由得圓照故。隨緣應化。得大自在。入流下。具述始終因果也。因入流相。得三摩地者。最初反聞。住圓湛不生滅性。為因地心也。成就菩提者。然後圓成果地修證也。第一者。乃明其殊勝也。彼佛如來。即觀音如來。而授記同名。顯其師資道合也。由我下。乃更述名稱。一表人法同名。無有二號。二表圓通周徧。故感名稱周徧。顯法門殊勝也。吳興曰。按悲華經說。徃昔寶藏佛授不眴太子記。名觀世音。然則悲華與今經皆覆本垂迹之名耳。今得圓通。即太子後身也。餘義詳備諸註。此不繁述。)
華嚴經
時[鞥-合+(白-日+田)]瑟胝羅居士。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華言小白華樹。山多此樹。香氣遠聞故。在南天竺海濱。舊云普陀是也)。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言。(鞞瑟胝羅。華言攝入。)
海上有山多聖賢 眾寶所成極清淨 花果樹林皆徧滿 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觀自在 為利眾生住此山 汝應往問諸功德 彼當示汝大方便
(海上有山者。大悲隨順入生死海。而住涅槃山故也。)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辭退而去。至於彼山。見其西南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加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善財見已。歡喜踊躍。合掌諦聽。目不暫瞬。作如是念。善知識者。則是如來。善知識者。一切法雲。善知識者。諸功德藏。善知識者。難可值遇。善知識者。十力寶因。善知識者。無盡智炬。善知識者。福德根芽。善知識者。一切智門。善知識者。智海導師。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即便詣觀自在菩薩所。頂禮菩薩足。繞無數匝。合掌而住。白言。聖者。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菩薩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無上菩提心。我已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我以此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相續不斷。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如來所。普現一切眾生之前(上同如來妙覺真心。故常在一切諸如來所。下與眾生同一悲體。故普現一切眾生之前。普現即普門示現。此即同楞嚴獲二殊勝者也)。或以布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現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可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或以音聲。或以威儀。或為說法。或現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為化現同類之形。與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離熱惱怖。離迷惑怖。離繫縛怖。離殺害怖。離貧窮怖。離不活怖。離惡名怖。離於死怖。離大眾怖。離惡趣怖。離黑闇怖。離遷移怖。離愛別怖。離冤會怖。離逼迫身怖。離逼迫心怖。離憂悲怖(此十八怖。統攝六度.四攝.三十二應.七難.八苦。攝救眾生之略文也)。復作是願。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諸眾生離怖畏已。復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念我即意業。稱名即口業。見身即身業。謂以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脫。復教進大心。方能究竟離二死怖。西域記云。南天竺秣羅矩吒國。國南濱海。有秣剌耶山。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逕危險。岩谷[危*支]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派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厲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葢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天形。或為塗灰外道。慰諭其人。果遂其願。○[危*支]音欺。與欹同。斜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此經乃教修淨土法門。共有十六妙觀。總明西方依正莊嚴。今此所錄。是彼第十觀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阿難。華言慶喜。是佛從弟。親侍如來。多聞第一。韋提希。華言思惟。是摩竭國萍沙王后。阿闍世王之母。上第九觀。教觀無量壽佛相好.光明。此中正教觀觀世音菩薩)。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萬億為一那由他。四十里為一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頂有圓光。面各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五道眾生色相既現於菩薩光中。故一稱名即應也)。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音昔已成佛。今以悲願為菩薩。修淨土行。斯乃帶昔果德。行今因行。頂上化佛。正表帶果也。梵語釋迦毗楞伽。華言能勝。摩尼。華言如意。亦言離垢。以此寶珠。能滿眾生心願。不為垢穢所染也)。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閻浮檀。華言勝金。其色赤黃。兼帶紫燄也)。眉間毫相。備七寶色(金.銀.琉璃.頗梨.珊瑚.瑪瑙.硨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輭。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有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金剛。乃堅固之寶。一切色相皆於中現。石壁不能為礙也)。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惟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肉髻。是相也。無見頂。是好也。此之相好。表於極果。今菩薩猶居因地。故不如佛)。名第十觀。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是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身相既多。未審觀何為首。故教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種。能別表示觀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現行因。冠有化佛。表昔成果。別相若著。其餘通相則易明了。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用心作觀。以此妙觀。為見佛本。逈出餘因。至淨土時即證法忍)。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觀與經合。則稱性見。名為正觀。見相乖經。乃發魔事。故名邪觀。)
十一面神呪心經
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由此呪。名號尊貴。難可得聞。若有稱念百千俱胝那庾多諸佛名號。復有暫時於我名號至心稱念。彼二功德。平等平等。諸有稱念我名號者。一切皆得不退轉地。離一切病。脫一切障.一切恐怖。及能滅除身語意惡。況能於我所說神呪。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人。於無上菩提。則為領受。如在掌中。(稱念百千俱胝那庾多諸佛名號。與暫時至心稱念觀音名號。功德平等。則楞嚴.法華謂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功德。與持觀音名字無二。恒沙菩薩。校諸佛功德猶遠。今言平等。誠非凡夫心量所測。如後寶王經說。又不可得而思議矣。)
大乘莊嚴寶王經
佛告寶首菩薩。善男子。若人以天妙衣。及以袈裟.飲食.湯藥.臥具等。供養恒河沙數如來。所獲福德。與觀自在菩薩一毛端福。其量無異。又如四大洲。於一年十二月中。晝夜恒降大雨。我能數知其一一滴數。其觀自在菩薩所有福德。而我不能說盡數量。又如有人以天金寶。造如來像。如微塵數。以種種供養。所獲福德。而我悉知其數。其觀自在菩薩所有福德。而我不能說盡數量。乃至他方如來俱集一處。亦不能說盡此菩薩福德數量。若有人能憶念此菩薩名者。是人當來遠離生老病死輪迴之苦。猶如鵝王隨風而去。速得往生極樂世界。面見無量壽如來。聽聞妙法。如是之人。而永不受輪廻之苦。無貪.瞋.癡。無老.病.死。無饑饉苦。不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蓮華化生。常居彼土。
又云。此菩薩能為盲冥者。而為明燈。陽燄熾者。為作癊覆。渴乏之者。為現河流。於恐畏處。施令無畏。病苦所惱。而為醫藥。受苦有情。為作父母。阿鼻地獄有情。令見涅槃之道。能令世間一切有情。得是功德利益安樂。若有人能於觀自在像前。建立四方曼拏羅。常以香華供養者。是人當來而得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所謂金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主兵寶。若復有人能以一華供養此菩薩者。是人當得身出妙香。隨所生處。而得身相圓滿。
此菩薩變現種種。救度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有情。令得往生極樂世界。見無量壽如來。得聞法要。皆令當得成就菩提。其普賢等諸大菩薩。皆具不可思議。而不能了知彼觀自在之所變化。普賢菩薩入此菩薩毛孔中。行十二年。不得邊際。見諸毛孔。一一之中。各有佛部。於彼而住。是故普賢不能見其邊際遠近。餘諸菩薩云何而得見耶。
觀自在菩薩。乃至名號。亦難得值。何以故。彼與一切有情。如大父母。一切恐怖有情。施之無畏。開導一切有情。為大善友。此菩薩有六字大明陀羅尼。難得值遇。若有人能稱念其名。當得生彼毛孔之中。不受沉淪。乃至當證圓寂之地。此六字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無量如來而尚難知。其因位菩薩云何而能知耶。若人能常受持此陀羅尼者。於持誦時。有九十九恒河沙數如來集會。復有微塵數菩薩集會。復有三十三天天子亦皆集會。復有四天王。乃至無數百千萬億龍神八部。而來衛護是人。時菩薩毛孔中。無量如來。讚歎是人。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珠寶。汝七代種族皆得解脫。其持呪人。腹中所有諸蟲。當得不退轉菩薩之位。若復有人。以此陀羅尼。身中.頂上戴持者。有人得見是戴持之人。則同見於金剛之身。又如見於舍利塔。又如見佛。又如見一億智慧之人。若有善男子.女人。能依法念此陀羅尼者。是人得無盡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日日得具六波羅蜜多。圓滿功德。如是乃至戴持之人。見一切男女。諸有情之身。彼等悉皆速得菩薩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老.病.死.愛別離苦。若有念此陀羅尼一遍。所獲功德。而不能數其數量。又四大部洲。一切男女皆得七地菩薩之位。彼諸菩薩所有功德。與念六字呪一徧功德。而無有異。(更有無量功德。詳彼經文。若有念誦者。必須依法。及得梵音明正。其持戴者。亦須恭敬如佛。信而無疑。方能感益。若疑不信。返招愆咎。其六字呪。如常可知。曼拏羅。即壇也。)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呪經
時毗舍離國(華言廣愽嚴淨。中天竺共有三十餘國。此其一也。謂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麗。故名嚴淨。或言好道。由其國人民好樂正道。自敦仁義。不須君主。有五百長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歸悅。故下文云五百長者是也)。一切人民。遇大惡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兩耳出膿。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無聲。五者所食之物化為麤澀。六識閉塞。猶如醉人。有五夜叉。名訖拏迦邏。面黑如墨。而有五眼。狗牙上出。吸人精氣。(普門疏云。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養精神。鬼噉一滴。令人頭痛。三滴悶絕。七滴即死)。
時毗舍離大城之中。有一長者名曰月蓋。與其同類五百長者。俱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作禮。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國人民。遇大惡病。良醫耆婆。盡其道術。所不能救。惟願世尊。慈愍一切。救濟病苦。令得無患。(耆婆。此云能活。是影堅王之子。奈女所生。出胎即手持針筒.藥囊。為世醫王。佛為法王。遇病即瘥。故云良醫。醫王既盡其術。餘皆無堪。故共詣求哀法王)。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去此不遠。正立西方。有佛世尊。名無量壽(小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以微塵數佛剎言之。故云去此不遠)。彼有菩薩。名觀世音。及大勢至。恒以大悲。憐愍一切。救濟苦厄。汝今應當五體投地。向彼作禮(頂及兩手.兩膝名為五體)。燒香散華。繫念數息。令心不散。經十念頃。為眾生故。當請彼佛及二菩薩。(繫念者。攝心不散。心無所依。故令數息。數息者。注心鼻門。或數出息。或數入息。從一至十。周而復始。以十息為一念。百息為十念。令息調和。不緩不急。心自寂定。此為請前之方便。所謂眾生心水淨。佛月影現中。何故惟令十念。以眾生心念難繫。久即散動故也。彼佛左面是觀音。右面是勢至。故云二菩薩也)。
說是語時。於佛光中。得見西方無量壽佛。并二菩薩。如來神力。佛及菩薩俱到此國。往毗舍離。住城門閫。佛.二菩薩。與諸大眾。放大光明。照毗舍離。皆作金色。爾時毗舍離人。即具楊枝.淨水。授與觀世音菩薩。
大悲觀世音。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故。而說呪曰。普教一切眾生而作是言。汝等今者應當一心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大悲大名稱。救護苦厄者。如是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燒眾名香。五體投地。向於西方。一心一意。令氣息定。為免苦厄。請觀世音菩薩。合十指掌。而說偈言(掌本二邊。合之令一。正使身心皆一。然後口陳偈請。是顯三業慇懃致敬之極也)。
願救我苦厄 大悲覆一切 普放淨光明 滅除癡暗冥 為免毒害苦 煩惱及眾病 必來至我所 施我大安樂 我今稽首禮 聞名救厄者 我今自歸依 世間慈悲父 惟願必定來 免我三毒苦 施我今世樂 及與大涅槃
(法身如虛空。無處不遍。逈絕去來。今然必定來者。以眾生心水淨。佛月自現。故云來也。三毒者。貪.瞋.痴也。此為眾苦之因。萬累之源。欲令因亡果喪。源絕派除。故言免也。今世樂者。是世間之樂果。涅槃者。是出世間之樂果。大者。揀非聲聞.緣覺之涅槃也。)
白佛言。世尊。如是神呪。畢定吉祥。乃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大慈大悲陀羅尼印。聞此呪者。眾苦永盡。常得安樂。遠離八難。得念佛定。現前見佛。我今當說十方諸佛救護眾生神呪(八難者。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盲聾瘖瘂。五世智辯聰。六生佛前佛後。七北俱盧洲。八無想天)。
多[口*耶]咃嗚呼膩 摸呼膩 鬥婆膩 躭婆膩 安茶詈 般茶詈 首埤帝 般般茶囉囉婆私膩 哆姪咃 伊梨 寐梨 鞮首梨迦婆梨 佉鞮端耆旃陀梨 摩蹬耆 勒叉勒叉薩婆薩埵 薩婆婆[口*耶]啤娑訶 多茶咃 伽帝伽帝膩伽帝 修留毗修留毗 勒叉勒叉 薩婆薩埵 薩婆婆[口*耶][口*((白-日+田)/廾)] 娑訶
白佛言。世尊。如此神呪。乃是十方三世無量諸佛之所宣說。誦持此呪者。常為諸佛.諸大菩薩之所護持。免離怖畏.刀杖.毒害。及與疾病。令得無患。說是語時。毗舍離人。平復如本。
爾時世尊憐愍眾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說消伏毒害呪。爾時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承佛神力。而說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呪。
南無佛陀 南無達摩 南無僧伽 南無觀世音 菩提薩埵 摩訶薩埵 大慈大悲 惟願愍我 救護苦惱 亦救一切 怖畏眾生 令得大護 多姪他 陀呼膩 摸呼膩 鬥婆膩 躭婆膩 阿婆熈摸呼脂 分茶梨 般茶梨 輸鞞帝(鞞字部迷切)般茶囉 婆私膩 休樓休樓 分茶梨 兜樓兜樓 般茶梨 周樓周樓 膩般茶梨 豆富豆富 般茶囉 婆私膩 矧墀 跈(徐殄切)墀 膩珍墀 薩婆阿婆耶羯多 薩婆[口*恒]婆 娑陀伽阿婆耶 卑離陀閉殿娑訶
一切怖畏。一切毒害。一切惡鬼.虎.狼.師子。聞此呪時。口即閉塞。不能為害。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聞此呪時。蕩除糞穢。還得清淨(糞穢即十惡也)。設有業障。濁惡不善。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呪。即破業障。現前見佛。
佛告阿難。若有四部弟子。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誦念消伏毒害陀羅尼。行此呪者。身當無患。心亦無病。設使大火從四面來。焚燒己身。誦持此呪故。龍王降雨。即得解脫。設火焚身。節節疼痛。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三誦此呪。即得除愈。設復穀貴饑饉.王難.惡獸.盜賊.迷於道路.牢獄繫閉.杻械枷鎖.被五繫縛.入於大海.黑風迴波.水色之山.夜叉羅剎之難.毒藥.刀劍.臨當刑戮。過去業緣。現造眾惡。以是因緣。受一切苦。極大怖畏。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并誦此呪一徧至七徧。消伏毒害。惡業.惡行.不善惡聚。如火燒薪。永盡無餘。以是因緣。誦此觀世音菩薩所說神呪。名施一切眾生甘露妙藥。得無病畏。不橫死畏。不被繫縛畏。貪欲.瞋恚.愚癡三毒等畏。是故娑婆世界。皆號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此陀羅尼灌頂章句。無上梵行。畢定吉祥大功德海。眾生聞者。獲大善利。應當暗誦。若欲誦之。應當持齋。不飲酒。不噉肉。以灰塗身。澡浴清淨。不食興渠。五辛能葷。悉不食(興渠出外國。根似蘿蔔。葉似蔓菁。此方無有。五辛者。一葱.二薤.三韮.四蒜.五興渠。食之獲眾過失。賢聖遠離。諸天不護。魔鬼得便。所持呪法.修三摩地。皆不成就。言葷者。凡物辛而復臭者是也。以灰塗身者。謂先用灰物澡豆之類。塗拭去身垢膩。後以水洗之令淨。始任道器)。婦人穢汙。皆悉不往。常念十方佛。及七佛世尊。一心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呪。現身得見觀世音菩薩。一切善願。皆得成就。後生佛前。長與苦別。(十方者。若總言之。則四方.四維.上下塵剎諸佛。不可數舉。若別言之。則大彌陀經.寶積經.離垢慧菩薩禮佛經及諸經中略出者。隨依其一。而禮念之。七佛者。初則毗婆尸佛。終則本師釋迦牟尼佛。如常可知。後生佛前者。謂捨此身已。隨願往生諸佛國土。逈脫輪迴。至不退轉。故云長與苦別)。
佛告阿難。王舍大城有一女人。惡鬼所持。名旃陀利。彼鬼晝夜作丈夫形。來嬈此女。鬼精著身。生五百鬼子。汝憶是事不。我於爾時。教此女人。稱觀世音菩薩。善心相續。入善境界。阿難當知。如此菩薩威神之力。惡鬼消伏。得見我身無比色像(如來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光明晃耀。天上.天下無與等者。故云無比色像。若論法身。則無相。非凡可見。惟妙覺菩薩能知耳)。我於爾時。一一毛孔。出寶蓮華。無數化佛。異口同音。稱讚大悲施無畏者。令女受持。讀誦通利。此呪功德。三障永盡。免三界獄火。不受眾苦。四百四病。一時不起。(三障者。煩惱障.業障.報障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眾生。常為三毒.五欲之火燒然。覊縛不得出離。流轉三界。眾苦所逼。甚於牢獄。四百四病者。地.水.火.風。各有一百一十。此呪功德。盡三障.出三界獄。況諸病苦。而不頓然消滅耶。此下有世尊自說六字神呪。文多不錄)。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大悲大名稱 吉祥安樂人 恒說吉祥句 救濟極苦者 眾生若聞名 離苦得解脫 亦遊戲地獄 大悲代受苦 或處畜生中 化作畜生形 教以大智慧 令發無上心 或處阿修羅 輭言調伏心 令除憍慢習 疾至無為岸 現身作餓鬼 手出香色乳 饑渴逼切者 施令得飽滿 大慈大悲心 遊戲於五道 恒以善集慧 無上勝方便 普教一切眾 令離生死苦 常得安樂處 到大涅槃岸
(五道者。即上人.畜.地獄.修羅.餓鬼。此不言天者。天躭欲樂。不求出苦。故不言也。)
觀音慈林集卷上
觀音慈林集卷中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編
下篇 感應之一
天竺
大商主
昔漕矩吒國有大商主。宗事天神。祠求福利。輕懱佛法。不信因果。其後將諸商侶。賈遷有無。汎舟南海。遭風失路。波濤飄浪。時經三歲。資糧罄竭。糊口不充。同舟之人。朝不謀夕。戮力同志。念所事天。心慮已勞。冥功不濟。俄見大山。崇崖峻嶺。兩日聯暉。重明朗照。時諸商侶。更相慰曰。我曹有福。遇此大山。宜於中止。得自安樂。商主曰。非山也。乃摩竭魚耳。崇崕峻嶺。鬐鬣也。兩日聯暉。眼光也。言聲未靜。舟帆飄溱。於是商主告諸侶曰。我聞觀自在菩薩。於諸危厄。能施安樂。宜各至誠稱其名字。遂即同聲歸命稱念。崇山既隱。兩日亦沒。俄見沙門。威儀庠序。錫杖凌虗。而來拯溺。不踰時而至本國矣。因即信心貞固。求福不回。建窣堵波。式修供養云云。(窣堵波。即塔也。勠音六。併力也。摩竭。即鯨魚也。鬐音奇。鬣音獵。魚領旁小鬐皆曰鬣。溱音臻。)
孤山靈像
中天竺摩竭陀國。迦布德伽藍。南二.三里。至孤山。其山崇峻。樹林鬱茂。名花清流。被崕注壑。上多精舍.靈廟。頗極剞[利-禾+屈]之工。正中精舍。有觀自在菩薩像。軀量雖小。威神感肅。手執蓮花。頂戴佛像。常有數人斷食要心。求見菩薩。七日.二七日。乃至一月。其有感者。見觀自在菩薩。妙相莊嚴。威光赫奕。從像中出。慰諭其人。昔南海僧伽羅國王。清旦以鏡照面。不見其身。乃覩贍部洲摩竭陀國多羅林中小山。上有此菩薩像。王深感慶。圖以營求。既至此山。實惟肖似。因建精舍。興諸供養。自後諸王。尚想遺風。遂於側建立精舍.靈廟。香花.伎樂供養不絕。(伽藍。即寺也。剞音雞。[利-禾+屈]同劂。音厥。剞[利-禾+屈]。刻鏤彫琢者也。)
清辯論師
南天竺大安達羅國。城南不遠。有大山巖。清辯論師住阿素洛宮。待見慈氏菩薩成佛之處。論師雅量弘遠。至德深邃。外示僧佉之服。內弘龍猛之學。靜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誰決我疑。於觀自在菩薩像前。誦隨心陀羅尼。絕粒飲水。時歷三歲。觀自在菩薩現妙色身。謂論師曰。何所志乎。對曰。願留此身。待見慈氏。觀自在菩薩曰。人命危脆。世間浮幻。宜修勝善。願生覩史多天。於斯禮覲。尚速得見。論師曰。志不可奪。心不可二。菩薩曰。若然者。宜往大安達羅國城南山巖。執金剛神所。至誠誦持執金剛陀羅尼者。當遂此願。論師於是往而誦焉。三歲之後。神乃謂曰。汝何所願。若此勤勵。論師曰。願留此身。待見慈氏。觀自在菩薩。指遣來請。成我願者。其在神乎。神乃授方。而謂之曰。此巖石內。有阿素洛宮。如法行請。石壁當開。開即入中。可以待見。論師曰。幽居無覩。詎知佛興。神曰。慈氏出世。我當相報。論師受命。專精誦持。復歷三歲。初無異念。呪芥子以擊石壁。豁然洞開。是時百千萬眾。觀覩忘返。論師跨其戶。而告眾曰。吾久祈請。待見慈氏。聖靈警祐。大願斯遂。宜可入此。同見佛興。聞者怖駭。莫敢履戶。謂是毒蛇之窟。恐喪身命。再三告語。惟有六人從入。論師顧謝時眾。從容而入。入之既已。石壁還合。眾皆怨嗟。恨前言之過也。(阿素洛。舊云阿修羅。慈氏。即彌勒。龍猛。舊云龍樹。覩史多天。舊云兜率天。)
作光王
作光王。乃中印度羯若鞠闍國王也。長子字王增。次子字喜增。王增嗣位。以德治政。為金耳國月王所伐。大臣僚庶。啟勸喜增。克復親讎。王子曰。國嗣之重。今古為難。君人之位。興立宜審。今者殑伽河岸。有觀自在菩薩像。既多靈鑒。願往請詞。即至菩薩像前。斷食祈請。菩薩感其誠心。現形問曰。爾何所求。若此勤懇。王子曰。我惟積禍。慈父云亡。重茲酷罰。仁兄見害。自顧寡德。國人推尊。命襲大位。光父之業。愚時無知。敢希聖旨。菩薩告曰。汝於先身。在此林中為練若苾芻。而精勤不懈。承茲福力。為此王子。金耳國王。既毀佛法。爾紹王位。宜重興隆。慈悲為志。傷愍居懷。不久當王五印度境。欲延國祚。當從我誨。冥加景福。鄰無強敵。勿昇師子之座。勿稱大王之號。於是受教而退。即襲王位。自稱曰王子。號尸羅阿迭多(唐言戒日)。務修節儉。營福樹善。忘寢與食。令五印度。不得食肉。若斷生命。有誅無赦。於殑伽河側。建立數千窣堵波。各高百餘尺。於五印度城邑.鄉聚.達巷.交衢。建立精廬。儲飲食。置醫藥。施諸饑貧。周給不殆。聖迹之所。并建伽藍。五歲一設無遮大會。傾竭府庫。惠施羣有。惟留兵器不充檀施。歲一集會。諸國沙門。於三七日中。以四事供養。令各相推論。校其優劣。褒貶淑慝。黜陟幽明。若戒行貞固。道德純邃。推昇師子之座。王親受法。戒雖清淨。學無稽古。但加敬禮。示有尊崇。律儀無紀。穢德已彰。驅出國境。不願聞見。鄰國小王.輔佐大臣。殖福無怠。求善忘勞。即携同坐。謂之善友。日分三時。一時理務治政。二時營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時唐三藏玄奘法師屆彼。受戒日王之請也。
(右四條。出唐西域記。殑伽河。舊曰恒河。)
求那三藏
求那跋陀羅。此云功德賢。中天竺人。專精志學。博通三藏。宋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韋朗。表聞。宋太祖遣信迎接。既至京都。太祖交言。欣若傾葢。初住祇洹寺。後譙王鎮荊州。請與俱行。安止辛寺。王欲請譯華嚴等經。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懷愧歎。即旦夕禮懺。請觀世音。乞求冥應。遂夢有人。白服持劍。擎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故憂耶。跋陀具以事對。答曰。無憂。即以劍易首。更安新頭。語令廻轉。曰。得無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寤。心神喜悅。旦起言義。備領宋語。於是就講。元嘉將末。譙王謀逆節。跋陀泣曰。貧道不容扈從。譙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與俱下。至梁山之敗。大艦轉迫。去岸懸遠。判無全濟。唯一心稱觀世音。手捉筇杖。投身江中。水齊至膝。以杖刺水。水流深駛。見一童子。尋後而至。以手牽之。顧謂童子。汝小兒。何能度我。恍惚之間。覺行十餘步。仍得上岸。即脫衲衣。欲賞童子。顧覓不見。舉身毛豎。方知神力焉。(出高僧傳并法苑)
尊稱三藏
那連提黎耶舍三藏法師。華言尊稱。北天竺烏萇國人。年十七。發意出家。尋值名師。備聞正教。發足遊方。行化雪山之北。至於峻頂。見有人.鬼二路。人道荒險。鬼道利通。行客心迷。多尋鬼道。漸入其境。便遭殺害。昔有聖王。於其路首作毗沙門天王石像。手指人路。同伴一僧。錯入鬼道。耶舍覺已。口誦觀音神呪。百步追及。已被鬼害。自以呪力得免斯厄。因復前行。又逢山賊。專念前呪。便蒙靈衛。賊來相突。對目不見。循路東指。遠投齊境。天保七年屆於京都。
法密三藏
達摩笈多三藏法師。華言法密。本南天竺羅囉國人也。志在遊方。六人為伴。於商客所。聞支那大國。三寶興盛。同侶一心厲意來此。非惟觀其風化。願在利物弘經。便踰雪山。值難。避地西南。路純砂磧。水草俱乏。同侶相顧。性命莫投。乃以所賷經論。權置道傍。越山求水。冀以存濟。求既不遂。勞弊轉增。專誦觀世音呪。夜雨忽降。身心充悅。尋還本途。四顧茫然。方道迷失。踟蹰進退。乃任前行。遂達於爪州。跋涉積年。屆斯勝地。即開皇十年冬十月也。
(右二條。出唐高僧傳。支那。即唐國也。)
不空三藏
不空三藏法師。本北天竺婆羅門。附舶南海。至訶陵國界。遇大黑風。眾商惶怖。各作本國法禳之。無驗。皆膜拜求哀。乞加救護。空曰。吾今有法。汝等勿憂。遂右手執五股菩提心杵。左手持般若經夾。誦觀音大隨求呪一徧。即時風偃海澄。又遇大鯨出水。噴浪若山。甚於前患。眾商甘心委命。空同前作法。令慧辯誦娑羯龍王經。眾難俱息(辯同辯)。
善無畏三藏
善無畏三藏法師。本中印度人也。時中印度大旱。請畏求雨。俄見觀音。在日輪中。手執軍持。注水於地。時眾欣感。得未曾有。(印度。舊云天竺。軍持。即淨缾也。右二條出宋高僧傳。)
晉秦
劉薩訶
并州劉薩訶。弋獵為業。於太康二年暴卒。見兩人執向西北。行至地獄。見金色聖人。左右言是觀音大士。謂訶曰。汝罪應入地獄。今放還。可往洛陽.臨淄.建鄴.鄮陰.成都五處。有阿育王塔處。頂禮懺悔。(訶後出家名惠達。出統紀。)
釋慧虔
慧虔法師。俗姓皇甫。北地人也。少出家。奉持戒行。志操確然。憩廬山十有餘年。以晉義熈之初。投山陰嘉祥寺。克己導物。苦身率眾。凡諸新經。皆書寫.講說。涉將五載。忽然得病。寢疾少時。自知必盡。乃屬想安養。祈誠觀音。山陰北寺有淨嚴尼。宿德戒行。夜夢見觀世音。從西郭門入。清暉妙狀。光映日月。幢旛.華葢皆以七寶莊嚴。見便作禮。問曰。不審大士今何所之。答云。往嘉祥寺。迎虔公。因爾無常。當時疾雖綿篤。而神色平平。猶若恒日。咸聞異香。久之乃歇。虔既自審必終。又覩瑞相。道俗聞見。咸生歡羨焉。
竺法純
竺法純。山陰顯義寺主也。苦行有德。善誦古維摩經。晉元興中。為修寺至蘭上買材。暮還。於湖中遇風。而船小。純惟一心憑觀世音。口誦不輟。俄見一大流船。乘之獲免。至岸。舫船無主。須臾不見。道俗咸歎神感。
釋法橋
法橋者。中山人。少樂轉讀。而乏聲。每以不暢為慨。於是絕粒懺悔。七日七夕稽首觀音。以祈現報。同學苦諫。誓而不改。至第七日。覺喉內豁然。即索水洗潄。云。吾有應矣。於是作三契經。聲徹里許。遠近驚嗟。悉來觀聽。爾後誦經數十萬言。晝夜諷詠。哀婉通神。至年九十。聲猶不變。
(右三條。出梁高僧傳)
釋道舟
道舟。姓管氏。朔方回樂人也。出家於龍興寺孔雀王院。爰得戒珠。漸圓心月。入賀蘭山白草谷。立要持念。感枯泉重湧。有靈蛇游泳於中。遂陟法臺談講也。乃刺血畵大悲千手眼立像。屬其亢陽。則絕食瞑目。要期雨之通濟。方議充腸。中和二年。聞關輔擾攘。乃於城南念定院。塔下斷左肱焚之。供養大悲像。願倒冒干戈。中原.塞上早見弭兵。言畢。迅雷風烈洪澍焉。又嘗截左耳。為民祈雨。復斷食七日請雪。皆如其願。享齡七十有八。遺骸不散。如入禪定。遂加漆紵焉。(出宋高僧傳)
釋法義
始寧山有竺法義。晉興寧中沙門也。遊刃眾典。尤善法華。受業弟子常有百餘。至咸安二年。忽感心氣疾病。常存念觀世音。乃夢見一人。破腹洗腸。寤便病愈。傅亮每云。吾先君與義公遊處。而聞說觀音神異。莫不大小肅然也。
釋開達(或云慧達)
釋開達。隆安二年登壟採甘草。為羗所執。時年大饑。羗胡相啖。乃置達柵中。將食之。先在柵者十有餘人。羗日夕烹爼。唯達尚存。自達被執。便潛誦觀世音經。不懈乎心。及明日將見啖。其晨始曙。忽有大虎。遙逼群羗。奮怒咆吼。羗各駭怖迸走。虎乃前嚙柵木。得成小闋。可容人過。虎即徐去。達便逃走。夜行晝伏。遂得免脫。(闋音闕。隔也。隙也。)
郭宣之
郭宣之。太原人也。義熈四年。為楊思平梁州府司馬。楊以輙害范元之等被法。宣亦同執在獄。唯一心歸向觀世音菩薩。後夕將眠之際。忽親覩菩薩光明照獄。宣瞻覿禮拜。祈請誓願。久之乃沒。俄而宣之獨被恩赦。既釋。依所見形。製造圖像。又立精舍焉。後零陵衡陽卒官。
潘道秀
潘道秀。吳都人。年二十餘。為軍北征。既而軍少失利。秀竄逸。被掠。經數處作奴。俘虜異域。欲歸無因。少信佛法。恒至心念觀世音。每夢寐輙見。後既南奔。迷不知道。於窮山中。忽覩真形。如今行像。因作禮。禮竟。豁然不覺所之。乃得還路。遂歸本土。後精進彌篤。年垂六十而亡。
欒苟
欒苟。不知何許人也。少奉法。嘗作福富平令。先從征虜失利。舫遭火垂。賊亦交逼。正在中江。風浪駭目。苟恐怖分盡。猶誦念觀世音。俄見江中有一人。挺然孤立。腰與水齊。苟心知祈念有感。火.賊已切。便投水就之。身既浮涌。脚似履地。尋而大軍遣船迎接。敗者還得免濟。
釋法智
釋法智者。為白衣時。嘗獨行至大澤中。忽遇猛火。四方俱起。走路已絕。便至心禮誦觀世音。俄然火過。一澤之草無有遺莖者。惟智所處。容身不燒。於是始乃敬奉大法。後為姚興將。從征虜。軍退失馬。落在圍裏。乃隱溝邊荊棘叢中。得蔽頭。復念觀世音。心甚勤至。隔溝人遙喚後軍。指令殺之。而軍遍搜覓。輙無見者。迺得免濟。後遂出家。
子敖
南宮子敖。始平人也。戍新平城。為彿彿虜兒長樂公所破。合城數千人皆被誅害。子敖雖分必死。而猶至心念觀世音。既而次至子敖。羣刃交下。或高或僻。持刃之人。忽疲懈。四支不隨。爾時長樂公。親自臨刑。驚問之。子敖聊爾答云。能作馬鞍。乃令原釋。子敖亦不知所以作此言。遂得遁逸。造小形像。貯以香函。行則頂戴也。
孫道德
孫道德。益州人也。奉祭酒道。年過五十。未有子息。居近精舍。景平中。沙門謂德曰。必願有兒。當至心禮誦觀世音經。此可冀也。德遂罷不事道。單心投誠歸命觀世音。少日之中而有夢應。婦即有孕。遂以產男也。(祭酒道。即今之道士也。)
劉度
劉度。平原遼城人也。鄉里有一千餘家。并奉大法。造立形像。供養僧尼。值虜主木未時。此縣嘗有逋逃。未大怒。欲盡滅一城。眾並恐懼。分必彌盡。度乃潔誠率眾歸命觀世音。頃之。未見物從空中下。繞其所住屋柱。驚視。乃觀世音經。使人讀之。未大歡喜。用省刑戮。於是此城即得免害。
竇傳
竇傳者。河內人也。永和中。并州刺史高昌.冀州刺史呂護。各權部曲。相與不和。傳為昌所用。作官長。護遣騎抄擊。傳為兵執。同伴六.七人。共繫入一獄。鎖械甚嚴。尅日當殺之。沙門支道山。時在護營中。先與傳相識。聞其被執。出至獄所候視之。隔戶共語。傳謂山曰。今日困厄。命在漏刻。何方相救。山曰。若能至心歸請觀音。必有感應。傳先亦頗聞觀世音。及得山語。遂專心屬念。晝夜三日。至誠自歸。觀其鎖械。而覺緩解。有異於常。聊試推盪。忽然離體。傳乃復至心曰。今蒙哀祐。已令桎梏自解。而同伴尚多。無心獨去。觀世音神力普濟。當令俱免。言畢復牽挽餘人。皆以次解落。若有割剔之者。遂開戶走出。於警徼之間。莫有覺者。便踰域逕去。時夜已向曉。行四.五里天明。不復進。共逃隱一榛中。須臾覺失囚人。馬絡四出尋捕。焚草踐林。無不至遍。惟傳所隱一畆許地。終無至者。遂得免還。鄉里敬信異常。咸皆奉法。道山後過江。為謝居士具說其事。
竺長舒
竺長舒者。其先西域人也。世有資貨。為巨富人。晉元康中。徙居洛陽。奉法精至。尤好誦觀音經。其後鄰比失火。長舒家悉草屋。又居下風。火已逼近。惟至心誦經。有頃。火燒其鄰屋。而風忽自廻。火亦際屋而止。於時咸以為靈。里中有輕險少年四.五人。共毀笑之。云。風偶自轉。此復何神。伺時燥夕。當爇其屋。能令不然者可也。其後天甚旱。少年輩密共束炬。擲其屋上。三擲三滅。乃大驚懼。各走還家。明晨相率詣長舒。自說昨事。稽顙辭謝。長舒答曰。我了無神。正誦念觀世音。是威靈所祐。諸君但當洗心信向耳。自是鄰里鄉黨咸敬異焉。
呂竦
呂竦。字茂高。兖州人也。寓居始豐。其縣南溪。流急岸峭。廻曲如縈。又多大石。白日行者猶懷危懼。竦自說。其父嘗行溪中。去家十許里。日向暮。天忽風雨。晦冥如漆。不復知東西。必當覆溺。惟歸心觀世音。且誦且念。須臾有火光來岸。如人捉炬者。照見溪中了了。遙得歸家。火常在前導。去船十餘步。竦後與郗嘉賓說。
徐榮
徐榮者。瑯琊人。嘗至東陽。還經定山。舟人不慣。誤墮洄澓中。遊舞波濤。垂欲沉沒。榮無復計。惟至心呼觀世音。斯須間。如有數十人齊力引船踊出澓中。還得平流。日已向暮。天大陰暗。風雨甚駛。不知所向。而濤波轉盛。榮誦經不輟口。有頃。望見山頭有火光赫然。廻柂趣之。逕得還浦。舉船安隱。既至。不復見光。同旅異之。旦問浦人。昨夜山上是何火光。眾皆愕然曰。昨風雨如此。豈有火理。吾等並不見。乃知是神光也。
張崇
張崇。京兆杜陵人也。少奉法。晉太元中。符堅既敗。長安百姓有千餘家。南走歸晉。為鎮戍所拘。謂為遊宼。殺其男丁。虜其子女。崇與同等五人。手脚俱械。掘坑埋身至脚。各相去二十步。明日將馳馬射之。以為娛樂。崇慮望窮盡。惟潔心專念觀世音。夜中械忽自破。止得離身。因是便走。遂得免脫。崇既脚痛。路經一寺。乃復稱觀世音名。至心禮拜。以一石置像前。發誓願言。今欲過江東訴亂晉帝。理此冤魂。救其妻息。若心願獲果。此石當分為二。崇禮拜已。石即破焉。崇遂至京師。具列冤氏。帝乃悉如宥之。智生道人目所親見。
(右十四條。出冥祥記)
釋曇無竭
曇無竭三藏。聞法顯等躬踐佛國。慨然有忘身之誓。以永和元年。集同志曇朗.僧猛等二十五人。發長安。西渡流沙。上無飛鳥。下絕走獸。四顧茫茫。莫知所之。惟望日光以準東西。視人骨以標行路耳。至葱嶺。嶺冬夏積雪。惡龍吐毒。風雨砂礫。前度雪山。下有大江。流急如箭。東西兩山之脇。繫索為橋。十人一過。至彼岸已。舉烟為幟。後人見烟。知前已渡。方得更進。久不見烟。則知暴風吹索。人墮江中矣。復過雪山。懸崖壁立。無安足處。壁有故杙。孔孔相對。人執四杙。先拔下杙。仍扳上杙。展轉相扳。經於三日。方及平地。檢料同侶。失十二人。進向中天竺。路既空曠。惟賷石蜜為糧。十三人中。又死八人。無竭雖屢經危棘。而繫念觀音。未嘗暫廢。至舍衛國。遇眾象。乃歸命觀音。忽現師子。象遂奔逸。至恒河。復值群兕。歸命如初。尋有大鷲飛來。兕亦驚散。後於南天竺。隨舶達廣州。賷經而還。(出高僧傳及崇行錄。○兕音詞。上聲。一角野牛。)
尼明感
明感。本姓朱。高平人也。世奉大法。為虜賊所獲。欲以為妻。備加苦楚。誓不受辱。讁使牧羊。經歷十載。懷歸轉篤。反途莫由。常念三寶。兼願出家。忽遇一比丘。就請五戒。仍以觀世音經授之。因得習誦。晝夜不休。願得還家。起五層塔。不勝憂念。逃走東行。初不識路。晝夜兼涉。逕入一山。見有斑虎去之數步。初甚恐懅。少却意定。心願逾至。遂隨虎而行。積日彌旬。得達青州。將入村落。虎便不見。
尼令宗
令宗。本姓滿。高平金鄉人。幼有清信。鄉黨稱之。家遇喪亂。為虜所驅。歸誠慊至。稱佛法僧。誦普門品。求訴得放。隨路南歸。行出冀州。復為賊所逐。登上枯樹。專誠至念觀音。捕者前望。終不仰視。尋索不得。俄爾而散。宗下復去。晚達孟津。無船可濟。慞遑憂懼。更誠稱念。忽見一白鹿。不知所從來。下涉河流。宗隨鹿而濟。曾不沾濡。平行如陸。因得達家。仍即入道。學行精懇。覽經深義入神。晉孝武聞之。遣書通問。年七十五卒。
(右二條。出比丘尼傳)
蓋護
蓋護。山陽人。繫獄應死。三日三夜念觀音。心無間息。即眼見觀音放光照之。鎖脫門開。尋光而去。行二十里。光明方息。
張暢
張暢。為譙王長史。王及暢。繫廷尉。誦經千遍。鎖寸寸斷。不日即散。虗丞相云云。
裴安起
裴安起。從虜叛還南。至河邊。不能得過。望見追騎在後。死至須臾。於是稱觀世音。見一白狼。安起遂抱。一擲便過南岸。即失狼所。追騎在北岸望之。歎惋無極。
(右三條。出觀音玄義疏記)
徐義
徐義者。高陸人也。少奉法。為符堅尚書。堅末。兵革蜂起。賊獲義。將加戮害。乃埋其足。編髮於樹。夜中專念觀世音。有頃得眠。夢人謂之曰。今事亟矣。何暇眠乎。義便驚起。見守防之士并疲而寢。乃試自奮動。手.髮既解。足亦得脫。因而遁去。百餘步。隱小叢草。便聞追者交馳。火炬星陳。互繞此叢。而竟無見者。天明賊散。歸投鄴寺。遂得免之。
畢覽
畢覽。東平人也。少奉法。隨慕容垂北征。沒虜。單馬逃竄。虜追騎將及。覽至心誦念觀世音。既得免脫。因入深山。迷惑失道。又專心歸念。中夜見一道人。法服持錫。示以途徑。遂得還路。安隱至家。
(右二條。出冥祥記)
宋
釋僧苞
僧苞法師。京兆人。住祇洹寺。開講眾經。法化相續。陳郡謝靈運。聞風而造焉。及見苞神氣。彌深歎服。或問曰。謝公何如。苞曰。靈運財有餘。而識不足。抑不免其身矣。苞嘗於路行。見六盜被錄。苞為說法。勸念觀世音。群盜以臨危之際。念念懇切。俄而送吏飲酒洪醉。盜解械得免焉。
釋道汪
道汪法師。姓潘。長樂人。幼隨叔京師。年十三。投廬山遠公出家。研宗經律。雅善涅槃。甞行梁州。為羗賊所圍。垂失衣鉢。汪與弟子數人。誓心共念觀世音。有頃。覺如雲霧者。覆汪等身。群盜推索不見。於是獲免。
釋僧洪
僧洪者。豫州人也。止於京師瓦官寺。少而修身整潔。後率化有緣。造丈六金像。鎔鑄始畢。未及開模。時晉末銅禁甚嚴。犯者必死。宋武帝時為相國。洪坐罪繫於相府。惟誦觀世音經。一心歸命佛像。夜夢所鑄像來。手摩洪頭。問。怖不。洪言。自念必死。像曰。無憂。見像胸方尺許。銅色燋沸。會當行刑。府參軍監殺。而牛奔車壞。因更尅日。續有令。從彭城來云。未殺僧洪者。可原。遂獲免還。開模。見像胸前。果有燋沸。
釋道冏
道冏。俗姓馬。扶風人。初出家。為道懿弟子。懿病。甞遣冏等四人。至河南霍山採鍾乳。入穴數里。跨木渡水。三人溺死。炬火又滅。冏判無濟理。冏素誦法華。惟憑此業。又存念觀音。有頃。見一光如螢火。追之不及。遂得出穴。於是進修禪業。節行彌新。後與同學人南遊上京。觀矚風化。夜乘氷渡河。中道氷破。三人沒死。冏又歸誠觀音。乃覺脚下如有一物。復見赤光在前。即乘光而至岸矣。
邵信
邵信。吳興人。甚奉法。遇傷寒病。無人敢看。乃悲泣念觀音。忽見一僧來。云是杯渡弟子。語云。勿憂。家師尋來相看。答云。渡師已死。何容得來。道人云。來復何難。便衣帶頭出一合許散。與服之。病即瘥。
(右五條。出梁高僧傳)
張興
張興者。新興人也。頗信佛法。甞從沙門僧融.曇翼。時受八戒。興甞為劫所引。夫得走逃。妻坐繫獄。掠笞積日。時縣失火。囚於路側。融.翼同行。經過囚邊。妻驚呼。闍黎何以賜救。融曰。貧道力弱。如何相救。惟宜勤念觀世音。庶獲免耳。妻便晝夜祈念。經十許日。於夜夢一沙門。以脚蹈之曰。咄咄可起。妻即驚起。鉗鎖桎梏。忽然俱解。便走趣戶。戶時猶閉。警防殊嚴。既無由出。慮有覺者。乃還著械。尋復得眠。又夢向沙門曰。戶已開矣。妻覺而馳出。防守者並已惛睡。妻安步而去。時夜甚暗。行可數里。卒值一人。妻懼躃地。已而相訊。乃其夫也。相扶悲喜。夜投僧翼。遂得免之。時元嘉初也。(僧融。高僧傳作道融。)
王琰
琰年稚。在交阯。彼土有賢法師者。道德僧也。見授五戒。以觀世音金像一軀。見與供養。形製異今。又非甚古。琰奉以還都。時年在齠齔。與二弟常盡勤至。專精不倦。後治改弊廬。無屋安設。寄京師南澗寺中。於時百姓競鑄錢。亦有盜毀金像。以充鑄者。時像在寺。已經數月。琰晝寢。夢像立於坐隅。意甚異之。時日已暮。即馳迎還。其夕。南澗十餘軀像。悉遇盜亡。其後久之。像於曛暮間。放光顯照。三尺許地。金輝秀起。煥然奪目。琰兄弟及僕役同覩者十餘人。時宋大明七年秋也。
伏萬壽
伏萬壽。平昌人也。元嘉十九年。在廣陵為衛府行參軍。假訖返州。四更初過江。始濟之時。長波安流。中江而風起如箭。時又極暗。莫知所向。萬壽先奉法勤至。惟一心歸命觀世音。念無間息。俄爾與船中數人。同覩北岸有光。狀如村火。相與喜曰。此必是歐陽火也。迴舳趣之。未旦而至。問彼人。皆云昨夜無然火者。方悟神力。至設齋會。
顧邁
顧邁。吳郡人也。奉法甚謹。元嘉十九年。自都還廣陵。發石頭城。便逆湖朔。風至橫決。風勢未弭。而舟人務進。既至中江。波浪方壯。邁單船孤征。憂危無計。誦觀世音經。得十許遍。風勢漸歇。浪亦稍小。既而中流。屢聞奇香。芬馥不歇。邁心獨嘉。故堅誦不輟。遂以安濟。
釋慧和
釋慧和者。京師眾造寺僧也。宋義嘉難。和猶為白衣。隷劉胡部下。胡甞遣將士數十人。值諜東下。和亦預行。行至鵲渚。而值臺軍西上。諜眾離散。各逃草澤。和乃褶衣提籃負擔。若類田人。時諸遊軍。捕此散諜。視和色。疑而問之。和對答謬略。因被笞掠。軍將見斬。和自散走。恒念觀世音經。至將斬時。祈懇彌至。既而軍人揮刃屢跌。三舉三折。並驚而釋之。和於是出家。遂成精業。
韓徽
韓徽者。未詳何許人也。居於支江。其叔被繫。累及於徽。俱閉郡獄。鐵木貫體。鉗梏甚嚴。徽惶迫無計。待死而已。徽本甞事佛。頗[言*奉]誦觀世音經。於是晝夜誦經。至數百徧方晝。而鎖忽自鳴。若燒炮石瓦爆咤之聲。已而視之。其鎖自解。徽懼獄司謂其解截。遽呼告之。吏雖驚異。而猶更釘鍱。徽如常誦經。又經一日。鎖復鳴解。狀如初時。吏乃具告本官。官取鎖詳視。服其通感。即免釋之。徽今尚在。勤業殊至。
彭子喬
彭子喬者。益陽縣人也。任本郡主簿事。太子沈文龍。建元元年。以喬罪故盛怒。防械甚急。必欲殺之。子喬憂懼。無復餘計。惟至誠誦觀世音經。至百餘遍。疲而晝寢。時同繫者有十許人。亦俱睡臥。有湘西縣吏杜道策。亦繫在獄。乍寐未熟。忽見雙白鶴。集子喬屏風上。有頃。一鶴下至子喬邊。時復覺如美麗人形。而已。道策起見子喬雙械脫在脚外。而械雍猶在焉。道策驚視始畢。子喬亦寤。共視械咨嗟。問子喬。有所夢否。喬曰。不夢。道策如向所見說之。子喬雖知。尚慮獄家疑其欲叛。乃解脫械雍。更著。經四.五日。而蒙釋放。琰族兄璉。親識子喬及道策。聞二人說。皆同如此。
邢懷明
邢懷明。河間人。宋大將軍參軍。隨南郡太守朱循之北伐。俱見陷。於伺候間。俱得遁歸。夜行晝伏。已經三日。猶懼追捕。乃遣人前覘虜。候既數日不還。一夕將雨陰暗。所遣人忽至。驚曰。向遙見火光甚明。故來投之。那得至而反暗。循等怪愕。懷明先奉法。自征後。頭上恒戴觀世音經。轉讀不廢。爾夕亦正暗誦。咸疑是經神力。於是常共祈心。遂以得免。
王球
王球。字叔達。太原人也。為涪陵太守。以元嘉九年。於郡失守。繫在刑獄中。百餘人并多饑餓。球每食皆分施之。球先精進。既在囹圄。用心尤至。日自持齋。至心念觀世音。夜夢昇高座。見一沙門以一卷經與之。題云光明安行品。并諸菩薩名。球得而披讀。忘第一菩薩名。第二觀世音。第三大勢至。又見一車輪。沙門曰。此五道輪也。既覺。鎖皆斷脫。球心知神力。彌增專到。經三日。而被原宥。
卞悅之
卞悅之。濟陰人也。作朝請。居在潮溝。行年五十。未有子息。婦為取妾。復積載不孕。將祈求繼嗣。千徧轉觀世音經。其數垂竟。妾便有娠。遂生一男。元嘉十八年己丑歲云云。
竺惠慶
竺惠慶。廣陵人也。元嘉十二年。荊揚大水。川陵如一。惠慶將入廬山。船既小而暴風忽起。飄颺中江。風疾浪涌。慶正心端念。誦觀世音經。洲際之人。望見其船迎飈截流。如有數十人牽挽之者。逕到上岸。一舫全濟。
(右十一條。出冥祥記。此記一部共十卷。乃宋王琰撰。)
尼僧端
僧端。廣陵人也。門世奉佛。姊妹篤信。誓願出家。終不聘綵。而母兄已許富室。臨迎之三晝宵。誦觀世音經。雨淚稽顙。晝夜不休。過三日後。於禮拜中。見佛像語云。汝壻命盡。汝但精勤。勿懷憂念。明日其壻為牛所觸亡也。因得出家。堅持禁戒。誦大涅槃經。五日一遍。元嘉十年。南遊上國。住永安寺。綱紀眾務。均愛等接。大小悅服。久而彌敬。年七十餘。元嘉二十五年卒。
尼玄藻
玄藻。本姓路。吳郡人也。安荀之女。藻年十餘。身嬰重疾。良藥必進。日增無損。時太玄臺寺釋法濟。語安荀曰。恐此病由業。非醫所消。貧道按佛經云。若履危苦。能歸依三寶。懺悔求願者。皆獲甄濟。君能與女洗滌塵穢。專心一向。當得痊愈。安荀然之。即於宅內。設觀世音像。齋澡心潔。扶疾稽顙。專念相續。經七日。初夜忽見金像。高尺許。三摩其身。從首至足。即覺。沉疴豁然消愈。既靈騐在躬。遂求出家。精勤匪懈。誦法華經。菜食長齋。三十七載。常翹心注想。願生兜率。宋元嘉十六年出都造經。寂然而終。
(右二條。出尼傳)
釋法顯
釋法顯。姓龔。平陽武陽人。常慨經律舛闕。志勵尋求。以晉隆安三年。與同學慧景等。發自長安。西度流沙。歷諸危險。至天竺國。獲諸經律。附商人大舶。循海而還。舶有二百許人。值黑風。水將入舶。眾皆惶懼。即取襍物棄之。顯恐棄其經像。惟一心念觀世音。及歸命漢土眾僧。舶任風而去。得無傷壞。經十餘日。達耶婆提國。停五月。隨商東適廣州。(出梁高僧傳)
釋曇頴
釋曇頴。會稽人。少出家。謹於戒行。誦經十餘萬言。止長干寺。善巧宣喧。天然獨絕。頴常患癬瘡。積治不除。房內恒供養一觀世音像。晨夕禮拜。求差此疾。異時忽見一蛇。從像後緣壁上屋。須臾有一鼠子。從屋墮地。涎涶沐身。狀如已死。頴候似活。即取竹刮除涎涶。又聞蛇所吞鼠。能療瘡疾。即便取涎涶。以傅癬上。所傅既遍。鼠亦還活。信宿之間。瘡痍頓盡。方悟蛇之與鼠。皆是祈請所致。於是君王所重。名播遐邇。
魏
王玄謨
魏世祖二十七年。將軍王玄謨。北征失律。蕭斌欲誅之。沈慶之諫曰。佛貍(魏世祖小子)威鎮天下。豈玄謨所能當。殺戰將。徒自弱耳。乃止。初玄謨將見殺。夢人告曰。誦觀音經千遍可免。仍口授其經曰。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既覺。誦之不輟。忽唱停刑。後官至開府。年八十二卒。(出統紀)
釋超達
釋超達。未詳其氏。元魏中行業僧也。多學問。有知解。帝禁圖讖尤急。所在搜訪。有人誣達有之。乃收付榮陽獄。時魏博陵公。檢勘窮劾。達以實告。公大怒。以車輪繫頸。嚴防衛之。自知無活路。專念觀世音。至夜四更。忽不見車輪所在。見守防者。皆大昏睡。因走出外。將欲遠避。以久繫獄。脚遂攣急。不能遠行。及至天曉。虜騎四出追之。達惟逃必不免。因伏草中。騎來蹋草並糜。惟從邊過。對而不見。仰看虜面。悉以牛皮障目。達一心服死。至誠稱念。夜中虜去。尋即得脫。
釋僧明
僧明道人。為北臺石窟寺主。世傳黑者得之。謂有黑相。當得天下。由是魏氏之王天下。每疑忌沙門。收數百僧。互繫縛之。僧明為魁首。以繩急纏。從頭至足。尅明斬決。明一心念觀音。至半夜。覺繩少寬。私心欣幸。精禱彌切。及曉。索然都斷。既因得脫。逃走奔山。明旦。獄監來覓不見。惟見斷繩在地。知為神力所加也。即以奏聞。帝信道人不反。遂一時釋放。
釋道泰
道泰者。元魏末人。住常山唐衡精舍。夢人謂曰。若至某年當終於四十二矣。泰心惡之。及至期年。遇重病。甚憂。悉以身資為福。友人曰。余聞供養六十二億菩薩。與一觀音同。君何不至心歸依。可必增壽。泰乃感悟。遂於四日四夜專精不絕。所坐帷下。忽見光明。從戶外而入。見觀音足趺踝間。金色朗耀。語泰曰。汝念觀世音耶。時泰褰帷。須臾不復見。悲喜流汗。便覺體輕。所患遂愈。年四十四。方為同意說之。泰後終天命。更有一僧。其緣同泰。故不疏耳。
釋法力(道集.法禪)
法力者。未詳何許人。精苦有志德。欲於魯郡立精舍。而財不足。與沙彌明琛。往上谷乞麻一載。將事返寺。行空澤中。忽遇猛火。車在下風。無得免理。於時法力倦眠。彼覺而火勢已及。因舉聲稱觀。未及世音。應聲風轉。火燄尋滅。安隱而還。
又沙門道集。於壽陽西山遊行。為二賊所得。縛繫於樹。將欲殺之。惟念觀世音。守死而已。賊引刀屢斫。皆無損傷。自怖而走。集因得脫。廣傳此事。
又沙門法禪等。山行逢賊。惟念觀音。挽弓射之。欲放不得。賊遂歸誠。投弓於地。又不能得。知是神人。捨而逃走。禪等免脫。所在通傳。并魏末人。別有觀音感應傳。文事包廣。不具敘之。
(右四條。出唐高僧傳)
孫敬德
天平中。定州募士敬德。防於北陲。造觀音金像。年滿將還。常如禮事。後為劫賊橫引。禁於京獄。不勝考掠。遂妄承罪。並斷死刑。明旦行決。其夜禮拜懺悔。淚下如雨。啟曰。今身被枉。當是過去枉他。願償債畢。誓不重作。又發大願云云。言已少時。依稀如夢。見一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經有佛理。令誦千遍。得度苦難。敬德倐覺起坐。緣之了無參錯。比至平明。誦滿九百。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欲加刑。足滿千遍。執刀下斫。刀折三段。不損皮肉。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當官人。莫不驚異。具狀奏聞。丞相高歡。表請其事。遂得免死。敕寫此經傳之。今所謂高王觀世音經也。敬德放還。設齋報願。出所造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鄉親同覩。歎其通感。見齊志及旌異等記。(救生經。非今偽造救苦經。昔之高王經。亦非今之偽造者。統紀云。其經止十句。即宋朝王玄謨夢中所授之文。今市肆刊行孫敬德所誦者。是後人妄相增益。其文猥雜。遂使識者疑其非真。又今宋朝嘉祐中。龍學梅摯妻失目。使禱於上竺。一夕夢白衣人教誦十句觀音經。遂誦之不輟。雙目復明。清獻趙公。刊行其事。大士以茲至簡經法。救人於危厄之中。古今可紀者三驗矣。可不信乎。)
釋僧朗
釋僧朗。魏虜攻涼州。舉城同陷。執朗等數僧。從駕東歸。朗與同學思慕本鄉。中路共叛。然嚴防守。更無走處。東西絕壁。莫測淺深。上有大樹。傍垂岸側。遂以鼓旗竿。繩繫懸下。時夜大闇。崖底純棘。無安足處。欲上崖頭。復恐軍覺。投計慞惶。捉繩懸住。勢非久停。共謂曰。今厄頓至。惟念觀音。以頭叩石。一心專注。須臾。光明從日處出。通照天地。乃見棘中有得下處。因光至地。還忽冥暗。方知聖力。非關天明。良久天曉。始聞軍眾警角將發。而山谷重疊。徘徊萬里。不知出路。候月而行。路值大虎在前。相顧而言。雖免虜難。虎口難脫。朗語僧曰。不如君言。正以我等有感。所以現光。今遇此虎。得非聖人示吾路耶。於是二人徑詣虎所。虎即前行。若朗小遲。虎亦暫住。至曉得出。而失虎蹤。(出梁高僧傳)
齊梁
釋法琳
法琳律師。俗姓樂。晉原臨卭人。少出家。常祈心安養。每誦無量壽及觀音經。輙見一沙門。形甚殊大。常在琳前。至齊建武二年。寢疾不愈。注念西方。禮懺不息。見諸賢聖。皆集目前。乃向弟子述其所見。令死後焚身。言訖合掌而卒。即於新繁路口。積木燔屍。烟炎衝天。三日乃盡。(出梁高僧傳)
寶誌大士
寶誌大士。俗呼為誌公。面方而瑩徹如鏡。手足皆鳥爪。初金陵東陽民朱氏之婦。聞兒啼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七歲依鍾山大沙門僧儉出家。專修禪觀。至是顯迹。以剪.尺.拂子掛杖頭。負之而行。經聚落。兒童譁逐之。或微索酒。或累日不食。甞遇食鱠者。從求啗之。而有輕薄心者。誌即吐水中。皆成活魚。時時題詩。初若不可解。後皆有驗。齊永明七年。武帝怒誌惑眾。收逮於獄。是日。國人咸見大士遊行市井。既而檢校。仍在獄中。其夕語吏曰。門外有兩輿食。金鉢盛飯。汝可取之。果文惠太子竟陵王送供至。建康令呂文顯以聞。帝悔謝。迎至禁中。詔曰。大士寶誌。迹拘塵垢。神遊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懼。豈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便宣化。帝一日問誌曰。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答曰。十二。帝問。其旨云何。答曰。在書字時節刻漏中。帝益不曉。他日更問國祚有留難否。誌指其頸示之(葢讖侯景也)。帝曰。朕享幾何。答曰。元嘉元嘉。帝喜。以為倍宋文之年。時革命之初。帝臨政刻急。誌假帝神力。令見先君受極苦於地下。由是卹刑。甞詔畵工張僧繇寫誌像。僧繇下筆。輙不自定。既而以指釐面門。分披出十一面觀音。妙相殊麗。或慈或威。僧繇竟不能寫。他日與帝臨江縱望。有物沂流而上。誌以杖引之。隨杖而至。乃紫旃檀也。即以屬供奉官俞紹。雕誌像。頃刻而成。神采如生。帝悅。以安內庭。時法雲.雲光二師。俱有重望。每講法。天輙雨花。帝疑其證聖。夜於後殿焚疏。請誌偕光.雲三大士齋。翌日。誌獨赴。而光.雲俱未知。帝由是益異其禮。又甞與帝登鍾山之定林寺。指前獨龍岡阜曰。此為陰宅。則永其後。帝曰。誰當得之。曰。先行者得之。至十三年。大士示寂。帝憶其言。以金二十萬易其地。建浮圖五級。其上鎮以無價寶珠。敕王筠勒碑。葬日。車駕親臨致奠。大士忽現於雲間。萬眾懽呼。聲震山谷。自是道俗奉祀。奇瑞顯應。為天下第一。誌臨終時。帝復以社稷存亡久近問之。誌曰。貧道塔壞。陛下社稷隨壞。帝為造木塔纔畢。忽思曰。木塔非久。命徹去。改創石塔。折塔始訖。侯景兵已入矣。凡大士所為秘讖偈句。多著南史。為學者述大乘贊十篇.科誦十四篇。並十二時歌。皆暢道幽致。其旨與宗門冥合。今盛傳於世。(出歷代通載并梁高僧傳。浮圖。即塔也。)
釋道融
道融者。梁初人。獨宿逆旅。時天雨雪。中夜始眠。見有鬼兵。其類甚眾。中有鬼將。帶甲挾刀。形奇壯偉。乃持胡床對融前踞之。便厲色揚聲曰。君何謂鬼神無靈耶。速曳下地。諸鬼將欲加手。融默稱觀世音。聲未絕。即見所住床後。有一天將。可長丈餘。著黃皮袴褶。手執金剛杵擬之。鬼便驚散。甲冑之屬。碎為微粉。
釋慧簡
慧簡者。不知何許人。梁初在道。戒業弘峻。殊奇贍勇。荊州廳事東。先有三間別齋。由來屢多鬼怪。簡居之。自住一間。餘安經像。俄見一人黑衣無目。從壁中出。便倚簡門上。時簡目開心了。但口不得語。意念觀世音。良久鬼曰。承君精進。故來相試。今神色不動。豈復逼耶。倐然還入壁中。簡徐起澡潄禮誦訖。還如常眠。夢向人曰。僕以漢末居此數百年。為性剛直。多所不堪。君誠淨行好人。特相容耳。於此遂絕。簡住積載。安隱如初。若經他行。猶無有人能住之者。
又齊武帝時。劉霽母疾。誦觀音數萬。夢僧曰。夫人算盡。但為申延六十日。果如夢也。(出統紀)
周隋
釋僧實
僧實禪師。俗姓程氏。咸陽武陵人也。目有重瞳。光明外射。腋懷鳳卵。七處皆平。奇相超倫。有聲京洛。兼又道契生知。化通關壤。周太祖文皇曰。師才深德大。宜庇道俗。以隆禮典。乃躬致祈請為國三藏。實當仁不讓。默而受之。是使棟梁斯在。儀刑攸寄。周氏有國。實仰玄風。禮異前朝。受於歸戒。忽一旦告僧曰。急備香火。修理法事。誦觀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當爾之時。揚都講堂。正論法集。數百道俗。充滿其中。聞西北異香。及空中伎樂。合堂驚出。同共聞聽。堂倐摧壞。大眾無損。奏聞梁主。乃移以問周。果如實祐。
釋洪滿
洪滿者。姓梁。安定人。在俗年十五。遇時患。雙足攣躄。常念觀音經。三年。忽有僧執澡罐。向前立。不言。問曰。師從何來。答曰。以檀越常喚。所以來。滿叩頭。問曰。弟子往何罪報。今施此攣躄。僧曰。汝前身拘縛物命。餘殃致爾。汝但閉目。吾為汝療之。滿隨言冥目。但覺兩膝上。各如拔六.七寸釘却。既了。開目將欲謝恩。失僧所在。起行如故。滿乃悟是觀音。因爾精誠。誓不妻娶。後忽自通禪觀。安坐不動。乃經三日.七日者。開皇初元。變俗從道。住救度寺。貞觀十三年卒。春秋八十三矣。
釋慧恭
慧恭法師。益州成都人也。俗姓周氏。周末廢佛法之時。與同寺惠遠。結契同學。遠直詣長安聽講。恭長往荊楊訪道。遠於京師聽得諸經論等。并皆精通。還益州講授。卓爾超群。道俗欽重。恭後從江左來還。二人相遇欣懽。共敘離別三十餘年。同宿數夜。語說言談。遠如泉涌。恭竟無所道。遠問恭曰。離別多時。今得相見。慶此歡會。伊何可論。但覺仁者無所說。將不得無所得耶。恭對曰。為性闇劣。都無所解。遠曰。大無所解。可不誦一部經乎。恭曰。惟誦得觀世音經一卷。遠厲色曰。觀世音經。小兒童子皆能誦之。何煩大汝許人乎。且仁者童子出家。與遠立誓。望證道果。豈復三十餘年。惟誦一卷經。是非闇鈍。懶墯所為。請與斷交。願法師早去。無增遠之煩惱也。恭曰。經卷雖小。佛口所說。遵敬者得無量福。輕慢者得無量罪。仰願蹔息嗔心。當為法師誦一遍。即與長別。遠大笑曰。觀世音經。是法華經普門品。遠已講之數過百遍。如何始欲閙人耳乎。恭曰。外書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但至心聽佛語。豈得以人棄法。乃於庭前結壇。壇中安高座。繞壇數帀。頂禮昇座。遠不得已。於簷下據胡牀坐聽。恭始發聲唱經題。異香氤氳。遍滿房宇。及入文。天上作樂。雨四種花。樂則嘹亮振空。花則芬霏滿地。經訖下座。自為解座。花.樂方歇。惠遠接足頂禮。淚下交流。謝曰。惠遠臰穢死屍。敢行天日之下。乞暫留。賜見教誨。恭曰。非恭所能。諸佛力耳。即日拂衣長揖。沿流而去。
(右五條。出唐高僧傳。論曰。一句了然超百億。遠公講解超群。奚不如恭師之[言*奉]誦耶。此或遠公之行解未相應。或雖依文消釋。而實未了然。正所謂依經解義。三世佛怨。既云一句能超百億。則恭師持經一卷。豈為少哉。固其行解。又未可得而思議矣。)
觀音慈林集卷中
觀音慈林集卷下
粤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編
唐(附五代)
釋曇藏
曇藏法師。俗姓楊氏。弘農華陰人。家世望門。清心自遠。年十五。占者謂為壽短。二親哀之。即為姻媾。既本非情。慮有推逼。遂逃亡山澤。惟念誰度。行之外埜。少非遊踐。莫知投造。但念觀音。久值一人。貌黑。而驅二牛。因問所從。可得宿否。便告藏曰。西行有寺。不遠當至。尋聞鐘聲。忽見僧寺。因求剃落。便遂本心。即遣出門。可行百步。迴望不見。久乃天明。斯實聖境。感大士力而得造焉。
釋法常
法常法師。俗姓張氏。南陽白水人也。涉詣義門。妙崇行解。故眾所推美。歸依攝論。宗慕涅槃。課業行道。六時自勵。片無遺缺。有大神王。冠服皆素。率其部從。隨其旋遶。道俗時見。密以高之。又曾宵夜至佛堂中。壁畫樂天。一時起舞。後於中夜。又於佛堂。觀音菩薩從外入戶。上住空中。身相瓌琦。佩服瓔珞。晃發希有。良久便滅。後經五年。天將欲曙。又感普賢菩薩從東而來。去地五.六丈許。常之專精。徵應為如此也。
釋普明
普明禪師。本名法京。俗姓朱氏。會稽人。少小志操有異恒童。口常稱佛。不俗戲談。惟志崇法。以陳太建十四年。來入天台。歸依智者。曉夕左右。服膺無懈。專求禪法。兼行方等.般舟.觀音懺悔。誦法華經。隨智者適廬山東林寺。明於陶侃瑞像閣內。行觀音懺法。冬十一月。身不衣絮。苦節行道。見一僧云。所名法京。未為善稱。可改為普明。此名曉朗。照了三世。懺訖。啟智者。智者云。此冥中所示。宜即改舊從新。
釋靜之
靜之禪師。姓趙。雍州高陵人。父母念善。絕無息胤。祈求遍至。厭惡欲染。辛腥永絕。誕育之後。年七.八歲。樂阿彌陀觀。依文修學。性樂出家。貞觀初。隱光化寺。一十餘載。常坐茅宇。不居僧房。四方集者二百餘人。六時三業不負光景。時鼻患肉塞。百方無驗。有僧令誦般若心經萬遍。肉鈴便落。(般若心經。明觀音菩薩之智行也。)
釋智勤
智勤者。俗姓朱。少小以匡護為心。每處眾。發言無不允睦。精誠勇猛。事皆冥祐。初母患委頓。為念觀音。宅中樹葉之上。皆現化佛。合家並見。母疾遂除。
釋法通
法通者。姓關。京兆鄠人。小出家。極尫弱。隨風偃仆。似任羅綺。由是同侶頗輕之。通輙流淚。一朝對觀音像。慷慨曰。通聞菩薩聖鑒。所願尅從。乞垂提誘。免斯輕侮。因斯誦觀音經。晝夜不捨。後歲餘。歸本生覲母。旦食訖。假寐於庭樹下。少間。口中涎沫流液。可有三升。母以為物忤。遽呼覺。問何事如此。通曰。向見有人遺三驢馱筋。通噉始一驢。孃呼遂覺。餘二失之。自爾覺自力雄勇。肌膚堅[革*印]。密舉大木石。不以為重。寺有僧戡者。膂力之最。通竊取袈裟安在柱下。戡初不見。謂是神鬼所為。通笑為舉梁抽取。戡大駭服。有大石臼。重五百餘斤。通於南山負來供僧用。今現在貯水。隋高祖甚重之。
釋智顯
智顯禪師。住遼州護明寺。少出家。戒操貞峻。立操耿介。專務坐禪。人不知其所詣。後與道俗十餘人行值突厥。并被驅掠。顯遂隱身不見。後訪得詰之。但云。我念觀音。故不值賊。
(右七條。出唐高僧傳)
釋元康
元康法師。不詳姓氏。貞觀中遊學京邑。先居山野。恒務持誦觀音。求加慧解。遂感鹿一首。角分八岐。厥形絕異。康見之。撫而馴伏。遂豢養之。乘而致遠。曾無倦色。康之辯才無礙。帝聞之。詔入安國寺講三論。遂造疏。解中觀之理。別撰玄樞兩卷。總明中.百.門之宗旨焉。(出宋高僧傳)
三藏玄奘法師
師本名褘。俗姓陳。漢太丘仲弓之後。父慧英。潔有雅操。師初生。母夢師著白衣西去。母曰。汝是我子。今欲何去。答曰。為求法故去。此則遊方之先兆也。年十一。從兄長捷法師。日授精理。旁兼巧論。卓然梗正。不偶時流。年十三。昇座講演。詞理備盡。聲望逾遠。至年二十有九。私自惟曰。學貴經遠。義重疏通。鑽仰一方。未成探頤。若不輕生殉命。誓往西天。何能具覿成言。用通神解。遂徑往姑臧。漸至燉煌。逾玉門關。路由天塞。裹糧弔影。前望悠然。但見平沙。八百餘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唯一心稱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西北而進。四顧茫然。人馬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經四夜五日。無滴霑喉。口腹乾焦。幾將殞絕。不復能進。遂臥沙中。默念觀音。雖困不捨。啟菩薩曰。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道心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羣生。以救苦為務。此為苦矣。寧不知耶。如是告時。心心無輟。至第五夜半。忽有涼風觸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馬亦能起。行經數里。忽見青草數畝。下馬恣食。又見一池。水甘澄鏡。因而就飲。身命重全。人馬俱得蘇息。計此應非舊水草。固是志誠所感。菩薩之慈施也。由是得踰流沙。至高昌國。其王禮待甚隆。堅留不住。遂使遞送西域。師遊五天竺境。往還一十八載。經歷百三十五國。所經危險諸難。皆獲無虞。雖師宿願所致。誠菩薩之慈護也。(出本傳)
釋知玄
知玄法師。字後覺。姓陳氏。眉州洪雅人也。敷演經論。僧俗仰觀。戶外之屨。日已多矣。又研習外典經籍。百家之言。無不該綜。每恨鄉音不正。乃於象耳山。誦大悲呪。夢神僧截舌換之。明日。俄變秦語矣。
文宗
太和中。文宗皇帝。尚食厨烹雞子。忽群卵中呼觀音菩薩。遂敕不得用雞子。又酷嗜蜃蛤。沿海官吏。先時遞進。人亦勞止。一日御饌中。盈柈而進。有擘不開呀者。帝觀其異。即焚香祝之。俄為菩薩形。梵相克全。儀容可愛。遂致於金粟檀香合。以玉緜錦覆之。賜興善寺。令致禮之。宣問群臣。斯何瑞也。相國李公德裕奏曰。臣不足知。惟知聖德昭應。其諸佛理。聞終南山。有恒政禪師。大明佛法。博聞強識。遂詔入宣問。政曰。貧道聞物無虗應。此乃啟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經中。應以此身得度者。即現此身而為說法也。帝曰。菩薩身已見。未聞說法。政曰。陛下覩此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聞說法了。皇情悅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觀音像。以答殊休。
僧伽菩薩
僧伽菩薩。葱嶺北。何國人也。將弟子慧儼。同至臨淮。就信義坊居人乞地。下標誌之。言決於此處建立伽藍。遂穴土獲古碑。乃齊國香積寺也。得金像。衣葉刻普照王佛字。居人歎異云。天眼先見。吾曹安得不捨乎。甞臥賀跋氏家。身忽長過牀榻各三尺許。莫不驚怪。次現十一面觀音形。其家舉族欣慶。倍加信重。遂捨宅焉。中宗孝和帝景龍二年。賜寺額曰普光王。四年庚戌示疾。儼然坐亡。神彩猶生。止瞑目耳。俗齡八十三。法臘罔知。在本國三十年。化唐土五十三載。多現靈迹。帝慘悼黯然。乃敕群臣送葬。士庶填[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伽和尚。有所乞願。多遂人心。
岸禪師
岸禪師。并州人也。以淨土為真歸之地。行方等懺。服勤無缺。微有疾。作禪觀不虧。見觀音.勢至二菩薩。現於空中。持久不滅。岸召境內畫人。無能畫者。忽有二人。云從西京來。欲往五臺。自樂輸工畫菩薩形相。繪事畢。贈鞵二緉。忽隱無蹤。岸知西方緣熟。告諸弟子云。吾今往生。誰可偕行。有小童子稽顙曰。願隨師去。乃令往辭父母。父母謂為戲言。而令沐浴著淨衣。入道場。念佛須臾而終。岸責曰。何得前行。岸索筆讚二菩薩曰。觀音助遠接。勢至輔遙迎。寶瓶冠上顯。化佛頂前明。俱遊十方剎。持華候九生。願以慈悲手。提獎共西行。述讚已。別諸弟子。入道場。命門徒。助吾念佛。端坐而終。春秋八十。
釋法朗
法朗者。姑蘇人也。誦觀音明呪。神効屢彰。龍朔二年。城陽公主有疾沉篤。有告言。朗能持秘呪。理病多瘳。帝召朗至。設壇持誦。信宿而安。公主奏請改寺額曰觀音寺。以居之。
釋僧衒
僧衒者。并州人也。年九十六。遇道綽師著安樂集。講觀經。始迴心念佛。恐壽將終。日夜禮佛一千拜。念彌陀佛八萬遍。於五年間。一心無怠。大漸。告弟子曰。阿彌陀佛來授我香衣。觀音.勢至行列在前。化佛遍滿虗空。從此西去。純是淨土。言訖而終。
釋懷玉
懷玉禪師。姓高。丹丘人也。執持律法。名節峭然。一食長坐。蚤虱恣生。唯一布衣。行懺悔之法。課其一日。念彌陀佛五萬聲。通誦彌陀經三十萬卷。至天寶元年六月九日。俄見西方聖像。數若恒沙。有一人擎白銀臺。從牕而入。玉云。我合得金臺。而銀臺却出。玉倍虔志。時佛光充室。至十三日丑時。再有白毫光現。聖眾滿室。玉云。若聞異香。我報將盡。說偈已。香氣盈室。海眾徧滿。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身紫金色。共御金剛臺來迎。玉含笑而終。肉身現在。
釋神智
神智者。[婺-矛+牙]州義烏人也。俗姓力。少有貞操。懇樂捨家。就雲間寺惟孝為師。日惟一食。持大悲心呪。恒呪水盃。以救百疾。飲之多差。百姓相率。日給無算。號大悲和尚焉。大中中。入京兆。時昇平相國裴休公女。為鬼神所著。智持呪七日平復。遂奏請院額曰大中聖壽。
(右八條。出宋高僧傳)
董雄
貞觀年中。有河東董雄。為大理寺丞。少來信敬。蔬食十年。至十四年中。為坐李仙童事。主上大怒。使持御韋琮。鞫問甚急。因禁數十人。大理丞李敬玄.司值王欣。同連此坐。雄與同屋囚鎖。專念普門品。日得三十徧。夜坐誦經。鎖忽自解落地。雄驚告欣.玄。欣.玄共視。鎖堅全在地。而鈎鎖相離數尺。即告守者。其夜監察御史張守一宿直。命吏關鎖。以火燭之。見鎖不開而相離。甚怪。又重關鎖。紙封書上而去。雄如常誦經。五更中。鎖又解落有聲。雄又告欣.玄等。至明告敬玄視之。封題如故。而鎖自相離。敬玄素不信佛法。其妻讀經。常謂曰。何為胡神所媚。而讀此書耶。及見雄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為大聖也。時欣亦誦八菩薩名。滿三萬徧。晝鎖解落。視之如雄。異其事。不久俱免。(出冥報拾遺)
徐善才
徐善才。醴泉縣人。常修齋戒。誦念觀世音經。數逾千遍。每在京城延興寺。修營功德。至武德二年十一月。因事還家。道逢胡賊。被捉將去。至幽州南界。胡賊凶毒。所捉得漢數千人。各被反縛。將向洪崖。差人次第殺之。頭落懸崖。善才見前皆殺。定知不免。惟念觀音。剎那不輟。次到善才。當下刀時。及至斫時。心不覺惺。當殺之時。日始在申。至於初更。覺身在深澗樹枝上坐。去岸三百餘步。才自私念。我何故在此。良久。始知今日被殺。何因不死。身全在樹。便以手摩頂。覺項微痛。而無損傷。即知由念觀音。得全身命。當時十五日月朗。身既無衣。兼不得食。經繇數日。極覺饑寒。旦漸下樹。循澗東行二里。於其澗內。拾得一領羊裘。及得一緉鞋靺。得著免寒。復行一里。便得一盔桃棗。青翠赤白。似新摘來。可有升餘。得食免饑。自非觀音神力。豈有仲冬。得新桃棗。既免饑寒。得充氣力。漸上南坡。到南岸上。反顧北看。遙見賊營數里。人畜聲閙。猶未眠臥。望家急行。可五十里。知賊漸遠。身心寧泰。在一樹下歇息。跏趺誦念。不覺坐息。四更忽寤。開目見一青狼偉大。向才前蹲。將口拄才鼻。才見已。還閉目。念云。若實我讎。願食我身。以償宿殃。各捨怨結。共發仁慈。若是觀音。願救弟子。令得安泰。作此語已。開眼視之。不見遺跡。當知諸佛慈善根力。隨緣感應。利益無窮。今時有誦不得力者。良由輕心。復由過.現宿惡相資。所以難感。善才到家。將殘桃棗呈示道俗。知實不虗。(出法苑珠林)
釋慈藏
慈藏禪師。姓金氏。父名武林。官至一品。既享高位。籌議攸歸。而絕無後嗣。憂念每積。素仰佛理。乃求加護。造千部觀音經。希生一息。後若成長。願發道心。度諸生類。冥祥顯應。夢星墜入懷。因即有娠。以四月八日。[言*(廷-壬+旦)]載良辰。道俗銜慶。希有瑞也。年既已長。情厭世華。深體無常。終歸空寂。遂於貞觀年間出家。感二菩薩從天降下。親與授戒。大弘佛法。廣利人天。如父所禱。願不虗也。(出唐高僧傳)
釋自覺
自覺者。博陵望都人也。稚年厭俗。習律經論。勤瘁九年。皆造微也。往平山縣界。得重林山院。其林薄山谷。虎狼狃跡重複。唯拾果菜。卯時一食。覺始入法已來。學諸佛因中誓願。其數亦四十八也。其一願身長隨大悲菩薩。次願鑄造大悲像寺。及乎發言嚮應。檀施臻萃。用赤金鑄成。舉高四十九尺。梵相端嚴。迨更年稔。寺亦隨成。遂於壇前。誦念至三更。見神光二道。作真金色。於晃朗中。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左右翼從。佛垂金臂。呼自覺聲。漸下雲來。摩其頂曰。守願勿悛。無宜懈廢。利物為先。汝去吾隨。任從汝意。言畢雲收。杳無眹迹。覺以願心酬畢。返山林之間。擇送終之處。貞元十一年二月望夜。有神人現半身。若毗沙門之狀。謂曰。師今歲滅度矣。覺舉手謝神人曰。往來定分。吾聞命矣。其年六月十四日。奄歸寂滅。
釋僧忍
僧忍者。俗姓史氏。沛國陳留人也。忍刺血寫諸經。因讀大悲經。究尋四十二臂。至無畏手。疑而結壇。浹旬禱請。自空中現其正印。雙手歷歷可觀。遂命畵工繪寫此臂焉。或有議謗者。忍再精慤虔告。畵工濯筆銅椀中。忽感寶性花一朵。枝趺鬘葉一皆鮮明。覩者驚歎。忍刺血寫經。總二百八十三卷。畵盧舍那閣三十五尺。門一丈六尺。起樣畵大悲功德三軸。自著大悲論六卷。並藏諸篋笥焉。咸通十二年七月十日示寂。諡曰廣慧。塔曰念定。
釋慧日
慧日法師。俗姓辛氏。東萊人也。中宗朝得度。後遇義淨三藏。誓遊西域。始者從舶渡海。自經三載。東南海中諸國。崑崙.佛誓.師子洲等。經過略遍。乃達天竺。禮謁聖迹。尋求梵本。訪善知識。一十三年。咨稟法訓。思欲利人。振錫還鄉。獨影孤征。雪嶺胡鄉。又涉四載。既經多苦。深厭閻浮。何國何方。有樂無苦。何法何行。能速見佛。徧問天竺三藏學者。所說皆讚淨土。復合金口。其於速疾。是一生路。盡此報身。必得往生極樂世界。親得奉事阿彌陀佛。聞已頂受。漸至北印度健馱羅國。王城東北有一大山。山有觀音像。有志誠祈請。多得現身。日遂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且未央。觀音空中現紫金色身。長一丈餘。坐寶蓮華。垂右手摩日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西方淨土極樂世界彌陀佛國。勸令念佛誦經。迴願往生。到彼國已。見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當知。淨土法門。勝過諸行。說已忽滅。日斷食既困。聞此強壯。及登嶺東歸。計行七十餘國。總一十八年。開元七年。方進長安。進帝佛真容.梵夾等。開悟帝心。賜號曰慈愍三藏。生常勤修淨土之業。著往生淨土集。行於世。其道與善導.少康。異時同化也。
(右三條。出宋高僧傳)
蠻卒
長沙人。姓吳。征蠻卒也。以漁獵為業。曾得白龜。美而食之。乃遍身患瘡。潰爛疼苦。斯須難忍。眉.鬚.手足指皆墮落。未即死。遂乞於安南市中。有僧憫而謂曰。汝可回心念大悲真言。吾當口授。若能精進。必致善報。卒依其言受之。一心念誦。爾後瘡患漸殄。手指皆生。至全復。遂削髮為僧。
歐陽粲
歐陽粲。徐州醫士也。居家常誦大悲神呪。一日到城。薄晚方回。值陰雨大澍。雷電震發。路半有山林夾道。密林邃谷。而多鷙獸。粲怖懼不已。既而雨勢彌盛。俄見巨物現前。纔十餘步。長丈餘。色正白。亦不辨手足之狀。但導前而行。粲恐悸尤極。時欲朗誦神呪。而口已噤矣。遂心念誦之不輟。俄失其妖。去家漸近。雨亦稍止。
許儼
麟德中。京師永興坊許儼。取魚為業。後患重。冥然若死。身赤如火。痛如火炙。自云。但見火車。來燒我身。官府責取魚多。遣受報罪。已經數日。乍生乍死。親戚勸作功德。遂造觀音像兩軀。仍令合家不食酒肉。遂差。
(右三條。出轉因錄)
釋道翊
白雲道翊禪師。不知何許人。石晉天福四年。卓菴天竺山西北。草衣木食。高行絕塵。一夕見前峰有光燭天。跡其所起。視之。得異木焉。人莫能名之者。師乃取之。命匠者孔仁謙。刻為觀音大士像。夜夢白衣人曰。雕像已就。明日有僧自洛陽來。隨身有古佛舍利。當求之。已而僧果至。如其夢求之。得舍利三顆。納於大士頂門。其後舍利常現於頂冠肉髻。白光煥發。自是靈異大著。
釋智覺
智覺延壽禪師。餘杭王氏子。少為華亭鎮將。以官錢放生。坐死。及刑。顏色不變。文穆王異之。放令出家。居龍冊寺。執勞供眾。日唯一食。長坐不臥。得法於天台韶國師。初住雪竇。尋歸西湖。建隆二年。忠懿王請為永明第二代。居十五年。眾常二千。署智覺號。夜施食。朝放生。六時散花行道。日課一百八事。未嘗暫廢。餘力誦法華經。計一萬三千部。別號抱一子。先於禪觀中。蒙觀音大士以甘露灌口。獲大辯才。著宗鏡錄百二十卷。以會天台.賢首.慈恩異同之弊。詩偈幾千萬言。傳播海外。高麗國王致書。敘弟子禮。奉金線織成袈裟.紫水晶數珠.金澡瓶為獻。開寶八年示寂。茶毗舍利如雨下。塔於淨慈山。
(右二條。出武林高僧事略)
慧鍔
浙江寧波府。海洋有山。取像南天竺之補陀。而大士常於中示現。唐宣宗大中年間。西域有僧至補陀洞中。燔盡十指祈禱。親覩菩薩妙相。與說法要。名跡始著。其後日本僧慧鍔者。自五臺山。得菩薩畫像。欲還本國。舟至洞。輙不往。乃以像舍於山側土人張氏之門。張氏屢見神異。徑捐所居。為觀音院。郡將聞之。遣幕賓迎其像到城。與民祈福。已而有僧名即眾。求嘉木。扃戶刻之。彌月像成。而僧不見。今之所設是也。宋神宗元豐三年。遣王舜封。使三韓。舟抵洞。黑風驟起。巨龜負舟向山。舜封禱之。菩薩現相。舟穩還。以聞朝廷。頒金帛。移寺建於海岑山之陽。額曰寶陀。祈禱雨暘。輙應之。(出稽古略及通載○唐僧慧寬。乃十世觀音應身。詳見本傳。出石門文字禪。此不繁錄。)
岑文本
文本。常念普門品。乘舟吳江。舟覆。隨波至岸。後於家設齋。一僧曰。天下方亂。君幸不預灾。終至富貴。果至太宗朝為中書令。(出統紀)
宋
釋義寂
義寂法師。字常照。姓胡氏。溫州永嘉人也。講諸經論。并造疏註。寓四明育王寺。夢登國清寺。上方有寶莊嚴幢座。題曰文殊臺。設枑梐闌隔。求入無由。俄覩觀音菩薩。從堂徐出。相接斯須。覺己與觀音身泯合不分。因而驚寤。自是之來。樂說無盡矣。或曰。入普門智。乘利物悲。上合佛覺。證無上故。下合眾生。凡聖同體故。得是心者。非觀音而誰歟。
釋宗淵
宗淵者。姓宮氏。高密人也。其孤潔耿介。凡俗不可造次而見。日別持觀音支品。葢曾有善相人。言淵促齡。勉令受持普門品也。至太平興國五年十月。預言終期。令木工作座。如鹿頂形。連促木工。明日齋時要用。至是果坐終焉。年八十三。有洛西集。著挽辭五十首。一云。舉世應無百歲人。百年終作塚中塵。余今八十有三也。自作哀歌送此身。紙衣一襲葬焉。後開發。神色宛然。弟子淡然.奉明。葬之於巖穴之中矣。
(右二條。出宋高僧傳)
釋繼忠
法師繼忠。字法臣。永嘉丘氏。父母求嗣佛祠。同夢一僧授以好子云。螺溪尊者。寄汝養之。母娠。即厭葷血。幼見佛像必致敬。八歲入開元。蒙恩得度。即詣南湖。依廣智學。勞苦得疾。乃行請觀音三昧。蒙大士放光以水灌頂。其疾即愈。既而洞悟教觀。無所凝滯。廣智深器之。時令代講。雪竇顯禪師見而歎曰。四明之道為有傳矣。
王古
元符二年夏。四月不雨。袁州守臣王古。往禱於木平山舍利石塔。巖中放光。見白衣大士。身金瓔珞。獲舍利。五色。大如棗。中有臺觀之狀。復往仰山塔所。見泗州大士。維摩.羅漢列居左右。已而大雨霑足。郡聞於朝。詔賜木平塔曰會慶。仰山塔曰瑞慶。
釋彥倫
彥倫法師。蘊齊錢塘周氏。號清辯。幼歲試經得度。傳教觀於法明會賢師。甞患疫疾。百藥不治。遂力課觀音尊號。夢一婦人。以鑿開其胸。易其心。手捫摩之。患即愈。疇昔所覽。靡不通記。走筆成章。率歸典雅。咸謂辯才之證。
釋慧才
杭州雷峰慧才法師。於元豐元年三月。為靈芝元照.道俗千人授菩薩戒。羯磨之際。見觀音像放光。講堂大明。淨慈法真禪師守一作戒光記。米芾書。辯才法師立石於龍井。
知白
侍郎邊知白。元豐二年。自京師至臨川。觸暑成病。忽夢白衣人。以水灑之。頂踵清寒。覺而頓爽。於是集古今靈驗。作觀音感應集四卷。行世。(刻板上竺。右五條。出統紀)
大士籤
天竺百籤。越圓通百三十籤。以決吉凶。其應如響。相傳是大士化身所述云。(出釋門正統)
張抗學士
張抗。積善。向佛發誓誦大悲陀羅尼十萬遍。求生淨土。年六十餘。寢疾。一心念佛。謂家人曰。西方淨土。只在堂前。阿彌陀佛坐蓮華上。翁兒在金地上禮佛。言訖念佛而逝。翁兒。抗孫也。三歲而亡。(大悲經云。若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其誦持人。若在江河海中浴。其中眾生。得此人浴身之水。霑著其身。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消滅。即得轉生他方淨土。蓮花化生。何況持誦之者。而抗誓誦十萬遍求生淨土。故其成就所願無疑矣。)
王氏女
王氏女。吉安人也。日誦彌陀.金剛.觀世音經。念佛求度。與後母同修淨業。後得疾。請僧說淨土觀法。忽索衣吉祥而臥。攬觀音手所執幡。寂然不動。母篩灰於地。以驗受生。見灰中出蓮花數朵。
(右二條。出往生集)
釋遵式
遵式禪師。台州臨海人。學行高古。名冠兩浙。專志安養。甞行般舟三昧。九十日為期。苦學嘔血。入道場。兩足皮裂。以死自誓。忽如夢中。見觀音垂手指其口。引出數虫。又指端出甘露注其口。覺身心清涼。疾遂愈。著淨土決疑行願。及淨土懺法。行於世。天聖間。將化之日。炷香禮佛。願諸佛證明。往生安養。至晚坐脫。人見大星隕於靈鷲峰。時號慈雲懺主云。又建光明懺堂時。每架一椽一甃。必誦大悲呪七遍。屢經兵火。巋然獨存。乃願力所致也。(出往生集并武林高僧傳)
釋古鼎
古鼎銘禪師。臨濟十五世孫。將示寂。謂其徒曰。觀世音持蓮花至矣。安坐而逝。火化。舌根.齒牙.數珠不壞。五色舍利無數。國史危先生為之碑。有四會語錄行世。(出皇明名僧輯略及宋景濂學士集)
釋契嵩
明教契嵩禪師。藤州鐔津李氏子。七歲出家。既受具。常戴觀音聖像。誦其名號。日十萬聲。經傳雜書。靡不博記。得法於洞山聰和尚。自號潛子。一室翛然。閉戶著書。作輔教論十萬餘言。明儒釋一貫。又著定祖圖.正宗記。抱其書入京。師因府尹龍圖王公素。以書獻。仁廟嘉嘆。詔付法院編次。旌以明教之號。賜其書入藏。韓忠獻公.歐陽文忠公皆稱道之。由是名振海內。示寂闍維。六根不壞者三。曰眼.曰舌.曰童真。并頂骨.數珠。五物存焉。所出舍利。紅白精潔。狀如大菽。塔於永安院之左。門人編其書曰鐔津集。(出武林高僧事略)
張孝純
張孝純。有孫五歲。不能行。人告之曰。頃淮甸間一農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觀音名號不輟。遂感觀音示現。因留四句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農夫誦偈滿百日。痼疾頓愈。於是孝純遂教其孫。及乳母。齋戒持誦三兩月。步武如常。兒患腿足者。誦之皆驗。(出語錄。有求聰慧者。悉獲果遂。)
翟楫
翟楫。居湖州四安鎮。年五十無子。繪觀音像。懇禱甚至。其妻方妊。夢白衣婦人。以盤送一兒。甚韶秀。妻大喜。欲抱取之。一牛橫其中。竟不可得。既而生子。彌月不育。又禱如初。有聞者告曰。子嗜牛肉。豈謂是歟。楫竦然而誓。合家不復食牛。再夢前婦人送兒至。抱得之。妻乃生子成人。(出廣嗣錄。世俗皆謂觀音是女身。故菩薩多示女相。令易悟焉。)
許知可
許知可。毗陵人。甞獲鄉薦省闈。不利而歸。夜夢白衣人曰。汝無陰德。所以不第。可曰。某家貧無資。何得與人乎。白衣曰。何不學醫。吾助汝智慧。可寤。踐其言。果得盧扁之妙。凡有病者。無問貴賤。診候與藥。不取其值。所活不可勝計。後舉又中鄉評。赴春官。艤舟平望。復夢前白衣人。以偈贈曰。施藥功大。陳樓間處。殿上呼盧。喚六作五。思之不悟。記於牘。紹興壬子。以第六人登科。因上不錄。遂升第五。其上則陳祖言。下則樓材。方省前夢也。
包憑
包憑。字信之。嘉興人。博學高才。累舉不第。留心二氏之學。一日遊泖湖。偶至一村寺。見觀音像淋漓露立。即解囊中得十金。呼主僧授之。令修屋宇。僧告以工大銀少。不能竣事。後取松布四疋。衣七件。與之。內紵褶係新製。其僕請已之。憑曰。但得聖像無恙。吾雖裸裎何傷。僧泣語曰。捨銀及衣.布尤非難。只此點心。何可易得。後工完。憑宿寺中。夢伽藍告曰。汝子孫當享世祿矣。後子汴.孫檉芳。皆登第作顯官。
(右二條。出陰隲錄)
周世亨
鄱陽吏周世亨。謝役之後。事奉大士甚謹。慶元初。發願手寫經二百卷。施人持誦。齋戒繕寫。方及二十卷。正書捉筆。群鴉數十鳴噪屋上。逐逐不退。起禱像前。追出。視一鴉中箭流血。眾鴉為拔之不得。故悲呌。周速誦寶勝如來。救苦觀音。以筆指之。箭自拔。鴉飛入空。周讚歎間。箭從天井內擲落佛龕側。靈異若此。
楊亮
淳熈末。建昌步卒楊亮病。見兩吏持符追到官府。王者問。生時有何功德。對曰。身供走役。每遇差使。不敢違限。王曰。不問此事。別有何陰隲。亮始悟為冥司。曰。但念得觀世音經。又問。更有何善事。對曰。小人那得一善可稱。但守分不害人耳。王命檢籍。如言。遂得更生。
林翁
福州南臺寺。塑新觀音像。而毀其舊。木工林翁。求歸事之。後操舟入海。舟壞而溺。急呼觀音曰。寧不救我。俄身自浮。得一板乘之。驚濤自天。約行數百餘里。隨流入小浦中。獲遺物一笥。頗有所資而歸。非觀音菩薩之助而何。
(右三條。出轉因錄)
千手眼觀世音菩薩讚(四明法師述大悲經作)
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於一身心。現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令發廣大道心。教持圓滿神呪。永離惡道。得生佛前。無間重愆。纏身惡疾。莫能救濟。悉使消除。三昧辯才。現生求願。皆令果遂。決定無疑。能使速獲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歎莫能窮。故我一心。歸命頂禮。(四明曰。觀音一身有千手眼。手有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即是一千神通智慧也。一身具千手眼。千手眼不離一身。乃表一念即千通慧。千種通慧不離一念也。惡道。謂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也。南無。華言歸命。亦云歸依。三昧。華言正定。三乘。即聲聞.緣覺.菩薩也。無間。即阿毗地獄也。)
禮觀音文(大慧杲禪師。屢獲大士加被。故作此文。以益所求。)
清淨三業(身.口.意也)。一心五體投地(二手.二膝及頭據地)。歸依南無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我聞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隨順(上順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同一慈力。下順六道眾生清淨本源。同一悲仰)。四不思議。十四無畏(俱如楞嚴經所明)。十九說法(一現佛身說法.二辟支.三聲聞.四梵王.五帝釋.六自在天.七大自在天.八天大將軍.九毗沙門天王.十小王.十一長者.十二居士.十三宰官.十四婆羅門.十五比丘等四眾.十六婦女.十七童男童女.十八天龍等.十九執金剛神。詳如普門品。別而言之則三十五應也)。七難二求(一火焚.二水漂.三羅剎.四刀杖.五惡鬼.六枷鎖.七怨賊。二求者。一求男.二求女。詳如楞嚴經)。三十二應(詳如楞嚴。按華嚴疏。準普門品。列三十五應。一佛身.二辟支.三聲聞.四梵王.五帝釋.六自在天.七大自在天.八天大將軍.九毗沙門.十小王.十一長者.十二居士.十三宰官.十四婆羅門.十五比丘.十六比丘尼.十七優婆塞.十八優婆夷.十九長者婦女.二十居士婦女.二十一宰官婦女.二十二婆羅門婦女.二十三童男.二十四童女.二十五天.二十六龍.二十七夜叉.二十八乾闥婆.二十九阿修羅.三十迦樓羅.三十一緊那羅.三十二摩睺羅伽.三十三人.三十四非人.三十五執金剛神。若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共一。則三十二應。然理則實四類婦女各各不同。加妙音品中明。彼品復有輪王。及菩薩身。又加地獄.餓鬼.畜生。及諸難處。皆能救濟。豈無彼身。則三十五亦未為盡。若開四婦女各成二人。以妻人別故。則此已有三十九矣)。無量功德。興大威力。發大誓願。同流九界(十法界。除佛法界也)。六道四生(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為六。胎.卵.濕.化為四)。生死趣中。興百千萬億無量恒河沙劫數善行方便。救度拔濟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我今哀求。必賜加被。伏念某甲。夙生慶幸。得遇佛乘。身雖出家。心不染道(若在家者應改作身苦塵緣。心多散亂)。愚癡邪見。諸根昏塞。內外經書。雖於習學。章句妙理。無所通曉。又恐福力淺薄。壽命不長。徒入空門(在家者改作徒得人身)。虗生浪死。我今洗心泣血。稽顙投誠。終日竟夜。存想聖容。受持聖號。禮拜聖像。惟願菩薩。天耳聞聲。悲心救苦。憐愍加被。放大神光。照我身心。傾大甘露。灌我頂門。蕩滌累世怨愆。洗潔千生罪垢。身心清淨。魔障消除。晝夜之間。坐臥之中。觀見菩薩。放大神光。開我慧性。使我某甲。即時神通朗發。智慧聰明。一切經書。自然記憶。一切義理。自然通曉。得大辯才。得大智慧。得大壽命。得大安樂。參禪學道。無諸魔障。悟無生忍。世世生生。行菩薩道。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此文大分四節。從初句至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是歸敬。從我聞至無有休息。是伸歎。從我今至悟無生忍。是求加。從世世至同圓種智。是發願回向。種字平聲。惟佛方具一切種智。謂如來能以一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四恩者。父恩.母恩.國王水土恩.天地覆載恩。三有者。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有生有死。故名為有。)
仁宗
仁宗皇帝。諱順。真宗子。天聖元年。帝常頂玉冠。上安觀音像。左右以玉重。請易之。帝曰。三公百官揖於下者。皆天下英賢。朕豈所敢當。特君臣之分。不得不爾。朕冠此冠。將令回禮於大士也。(出鄭景重家集)
英宗
英宗皇帝。諱宗實。仁宗兄也。治平二年。杭守沈文通奏。天竺寺觀世音菩薩。始自石晉。至今治平。福天下。澤生民。前後靈跡甚著。宰相曾公亮。敷陳其事。遂賜額曰靈感觀世音院。(出統紀并金湯)
曾公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人。甞丁母憂歸。鄉有僧元達。附舟至錢塘。入天竺禮大士。入門見素服女。謂曰。曾舍人五十七入中書。上座是年亦受師號。已而不見。亮至五十七果拜相。達以亮恩補大師焉。(出統紀)
孝宗
孝宗皇帝。諱慎。高宗選立為太子。即位。隆興元年七月。帝御選德殿。制觀音大士讚曰。猗歟大士。本自圓通。示有言說。為世之宗。明照無一。等觀以慈。隨感即應。妙不可思。又甞幸天竺。展敬菩薩。見行道觀音像。召瞎堂禪師問曰。大士手拈數珠。念箇甚麼。堂曰。求人不如求己。上大悅。(出資監)
理宗
理宗皇帝。諱昀。寧宗姪也。淳祐元年。帝夢大士坐於竹石間。及覺。乃圖形刻石。御讚曰。神通至妙兮。隱顯莫測。功德無邊兮。應感奚速。時和歲豐兮。祐我生民。兵寢刑措兮。康此王國。仍書廣大靈感四大字。加於觀音聖號之上。又書心經一卷。賜上天竺刻石。(出資監并寺碑)
真德秀
真德秀。字希元。本姓慎。避孝宗諱。改姓真。端平間參大政。諡文忠。號西山先生。甞跋普門品。有曰。昔唐李文公。問藥山儼禪師曰。如何是黑風吹船。飄墮鬼國。師曰。李翱小子。問此何為。文公惕然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嗔恚心。便是黑風飄墮鬼國也。吁。藥山可謂善啟發人矣。是知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是苦海。一心清淨。烈燄成池。一念驚覺。船到彼岸。灾患纏縛。隨處而安。我無怖畏。如械自脫。惡人侵凌。待他橫逆。我無忿疾。如獸自奔。讀是經者。作如是觀。則知補陀大士。真切為人。非浪語也。(出文獻通考)
元
釋蒙潤
蒙潤。字玉岡。嘉禾人。姓顧。母娠及[言*(廷-壬+旦)]時。俱感異夢。年十四出家。因苦學嬰奇疾。修請觀音懺七七日。既獲靈應。疾愈而心倍明利。成大器。主德藏.天竺諸法席。千指圍繞。甞修法華.大悲諸三昧。瑞應不可勝紀。故其潛德密證。不易淺窺之也。
釋真淨
真淨。字如菴。華亭姚氏子也。母夢白月墮懷而娠。有異僧謂曰。兒乃海月法師再來也。九歲出家。依無極度法師。盡其性學。元泰定間。輔相脫驩。舉住下天竺。先淨因疾苦。夢白衣大士。持瓶水灌其口曰。當自愈矣。元主慕其道。賜號佛心弘辨。及金紋紫衣。入滅闍維。舌根不壞。以素持法華經故也。
釋弘濟
弘濟。字同舟。號天岸。餘姚人。姓姚氏。幼出家。甞修法華.金光明等懺。感異。元泰定元年。住萬壽.圓覺。明年。鹽官海岸毀居民。潮汐湍湍。恐為魚鱉之宅。丞相脫驩甚憂之。請濟禱於上竺大士。復就海岸建水陸齋。濟入慈心三昧。取沙誦大悲神呪。帥眾徧撒其處。足跡所及。岸皆復固。眾欽若神焉。
(右三條。出明高僧傳)
釋念常
念常禪師。號海屋。華亭人。姓黃。母楊氏。禱觀音大士。夢龐眉老僧托宿而娠。[言*(廷-壬+旦)]時瑞光照室。異香襲人。出家平江圓明院。博究羣書。嗣法晦機熈和尚。帝師尊寵。預金書藏經之列。有佛祖通載集二十二卷行世。時號僧中班.馬。
釋元長
元長。字無明。號千巖禪師。蕭山人。族姓董。母何氏。幼搆疾。母禱觀音。許出家而始愈。通九流百氏。習毗尼於靈芝律師。傳心印於中峰和尚。隱居天龍。日有二蛇來遶法座。師為說三歸五戒。蛇矯首低昂。作拜舞而去。自是聲名藉甚。朝廷特降名香.紫衣。及普應妙辯之號。中州.外國。咸尊仰之。
(右二條。出稽古略)
明
太宗文皇帝御製大悲觀世音菩薩讚
觀音證悟妙圓通 入流忘所自聞中 由聞入覺所覺空 清淨寶覺成圓融 三昧慈力與佛同 妙力自在成就功 瓔珞莊嚴百寶瓏 補陀巖現滿月容 摩尼寶目蓮花瞳 頻伽瓶水海波溶 楊枝葉葉生春風 超越出世妙無窮 三十二應隨所從 四種無畏功德崇 稱揚名號猶擊鐘 感應有如聲度墉 無有所礙咸達聰 援拯沉溺開惑蒙 大慈悲力允敬恭 恒河沙數垂範幪 隨順方便各有庸 周徧法界福攸隆 動靜二相了無蹤 妙明寂靜顯性宗 慧光普燭七寶紅 有能洞此十方空
魚籃觀音像讚(文憲公宋濂作)
予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陝右金沙灘上。有美豔女子。挈籃鬻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耶。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唯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麋爛立盡。遽[療-(日/小)+土]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塚觀之。唯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空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
烏傷劉某。命括人吳福。用金碧畵成一幀。月旦十五日。展而謁焉。請余序其事。序已。繫之讚曰。惟我大士。慈愍眾生。耽著五欲。不求解脫。乃化女子。端嚴姝麗。因其所慕。導入善門。一剎那間。遽爾變壞。昔如紅蓮。芳艶襲人。今則臭腐。蟲蛆流蝕。世間諸色。本屬空假。眾生愚癡。謂假為真。類蛾赴燈。飛逐弗已。不至隕命。何有止息。當是實相。圓同太虗。無媸無妍。誰能破壞。大士之靈。如月在天。不分淨穢。普皆照了。凡歸依者。得大饒益。願即同歸。薩婆若海。(薩婆若。華言一切智。)
劉谷賢
谷賢。黃州人也。隷虎賁左衛軍伍。甞從太監鄭和。操舟往使海外諸國。經大洋。賢忽失足墮水。時風帆迅駛。不可以援。和令舟人升桅木望之。遙見一人隱在波中出沒。相去數十里。以為無復生理。須臾賢逮舟邊。舟中人大喜。速引以物。有大魚長丈餘。在旁悠然而去。眾咸異之。賢曰。余墮水不沒者。此魚力也。適載余至此。余將沒時。數魚輙以鬐鬣負起。以是水不入口。眾問賢。生平作何善事獲此。賢云。但念觀音經耳。(出轉因錄)
釋顯示
顯示禪師。號瞽菴。俗姓盧。母金氏。夢觀音大士現五色雲中而生。弱冠剃染。依天岸.佛海二公。通台教大小部文義。辯詞如注。更親虎巖.賢叟諸耆宿。而道益著。住隆壽.演福諸剎。汲引方來。晚歲專至西方。感異而化。
釋寶金
寶金禪師。號璧峰。永壽人。族姓石。父稱長者。母張氏。勤善弗倦。有持鉢僧。以觀音像授張。囑曰。謹事之。當生智慧之男。未幾生師。白光照室。六歲依雲寂法師為弟子。薙染受具。窮理性之學。末紹別傳於西蜀如海真公。建靈鷲菴以居眾。施者甚廣。元順帝賜衣。及圓明之號。洪武三年召對稱旨。寵賚優渥。賜詩十二韻。有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句。所至皆化。不啻生佛興焉。
釋願登
願登。字大猷。姑蘇人。母陶氏。禱觀音大士而生。幼即頴悟異常。依南京淨覺法師為師。竺墳.魯典。無不博綜。住持水西寺。著觀幻子內外篇。合儒釋一貫。學士宋濂薦於洪武太祖。禮遇甚隆。敕除翰林之職。
釋夢窓
夢窓禪師。諱智曤。日本國勢州人。母禱普門大士。夢吞金光而娠。生有祥光滿室。九歲出家。禮慈觀律師。二十受具。後參一山宗公。山曰。吾宗無法與人。師力參。至目不交睫。於高峰禪師言下開發。偈有等閑擊碎虗空骨之句。高峰印可之。住持南禪.善應.瑞光.兜率.補陀諸名剎。賜號正覺。道振三朝。名飛四海。國中以為榮。
(右四條。出稽古略)
尼成靜
成靜。字實修。廣州古岡人。俗姓張。幼持齋戒。以貞潔自處。禮本邑真梵菴主為師。及剃落。專課涅槃.大乘諸經。事師尤謹。中年進具。常以毗尼請益於余。栖心淨土。彌陀不輟於心口。慈詳好施。威儀範物。循循善誘。為士庶所仰。意其乘願力再來人也。甞勸眾造旃檀千手眼大悲聖像。於鳳城之大慈菴。越明年。得微疾。預知時至。頻誨徒眾。與諸檀越訣別。翌日。語諸弟子曰。千手千眼大悲觀音菩薩。來此相接。汝等合恭迎之。吾往矣。即冥目而化。世壽五十有九。
清
釋智嵩
智嵩。字靈岳。鼉陽人。住端州高要縣梁山。丁亥年兵伐梁山。執嵩擔運。復奪手中數珠。嵩抗之。兵遂拔刀斬嵩。嵩即稱觀世音菩薩。刀下。兵為衣袖所掛。其刃不落嵩頭。因而得免。是知大士威神。逾於響應矣。嵩徒實際者。時匿山棘林中。一心持念大悲神呪。兵眾徧山捕擻鄉民。以創刺棘林。創將及際。兵即顛蹶山下。經云還著於本人。信不虗也。
張明達
明達。順德人。父寅亮。南海諸生也。母鄧氏。以屢產不育。因禱觀音大士而娠。[言*(廷-壬+旦)]當大士成道之晨。是日俗多潔蔬。為大士慶。其母與侍人料理淨供。既上獻。而東猶未生明。擬少寢。不覺娩矣。時兒啼。大小趣看。見滿室光發。眾咸訝之。鄧因語姑曰。此兒產異常孩。莫非吉祥乎。長未五歲。而母亡。祖母余氏。撫之猶晚子。至年十四。祖母臨終。私遺白金數鎰。值戊子歲。人多菜色。達以遺金施之。路人全活者可數。後鄰里有婪者。讒聞其父。反責私竊家財浪散。達竟不辯也。後有從乞者。達以財匱。致虗彼求。逾日。乞者饑困而絕。達聞私念。猶我不能周彼之危急。得非吾福力薄。而悞之耶。因願捨身托生王家。行博濟以盈眾欲。即便登本處觀音巖。哀禮大士證明加被。即向數百仞懸崖之上。投身而下。不覺墮在山跟石上坐。而毫無傷損。自知大士慈護。高墜不碎。遂從覓者勸歸。自是持齋。發出塵之念。獨其父於佛無信。難以情啟。年十七。宿根時熟。向父陳其素志。父怒而責之。退思不已。唯專念大士。復求於大父。大父見其志不可拔。諭其父而俛可之。然猶有留難。越旬日。於中夜夢白衣人語曰。佛子行矣。毋負好時也。達焂起出戶。時衢巷門闥。悉皆洞開。值天雨晦暝。前途不辨。獨有數螢。傍達低昂。因逐之前進。經十餘里始昧。遂投鼎湖和尚薙染。名曰開詗。居無何。忽嬰沉疾。一日神色俱變。息去不還。覩者皆謂決不可起。詗唯一心正念。良久忽甦。亦漸平復。非大士之冥加而何。因肅誠倩繪千手聖像奉事。其繪像時。結壇持呪。日別更衣沐浴。畫人仍以紙[(土*白*匕)/ㄆ]掩氣。采色不用牛膠墨類。至於紙筆。各各皆加持呪法。像成之夕。大放光明。映出壇外林壁。皆金色晃耀。見者莫不驚歎。詗以自出胎至於離俗。屢荷大士之洪庇。慈恩莫述。由是懇本師編此入集。俾大地稟識者。咸知大士妙德難思。不違生念。誠苦海之舟航焉。
潘國章
國章。廣州順德人。歸信三寶。賈於端州廣利。丙戌世變。四方烽起。附舟旋鄉。至三水遇風覆舟。彼即一心念大士名。既不善浮。直沒海底。茫無涯際。唯篤切是念。踏底信步而行。斯須達岸。所齎路費。仍在掌中。回視始知向為海沒也。異哉。誠大士之神力不可得而思議矣。亦由當人心無二念。物我全忘。故不見水觸其吻息。豈非得入流忘所少分相應耶。章後出家於韶石之日親山。字曰玄虬。(章向余自說)
黃可明
可明。東莞富室子。大清初。泛舟五羊。海中被掠。執至寇巢。鎖連戶扇。賊行他劫。使婦守之。時明家延僧諷誦普門品經。其夜賊婦。見明邊有異色祥光。至旦詰之。明默知必為神祐。俟婦適鄰家。即負扇而竄。離巢登嶺。見一樵人。求為破扇脫鎖。踰數十里。始達平方。(明對予自說之)
劉藟叔
藟叔。廣州順邑司李中雷公之子也。順治丁亥秋。往香山。海上為寇所執。勒財不遂。乃推落海中。藟幼奉庭訓。敬信三寶。自念唯菩薩可恃。即至心念觀音名號。時手被縛。將沒海底。困苦欲絕。而彌加篤切。忽覺足拇到沙。漂流移時。漸至淺處。誠所謂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信不誣也。時賊見之。即挽上船。留數日。擬候家信。將財贖命。其賊沿河殺掠。而藟竟不罹殃。越五.六日間。暴風大作。賊船投泊無處。遂即回心釋放。且曰。想是你合家齋戒所感也。又藟髫年。己曾被擄。自辰至午。即獲脫免。皆仗菩薩之力也。及世變。遭難者不可勝舉。獨藟家無虞。夫非日前篤信之致乎。(藟自述之)
邵以貞
以貞。廣州府諸生也。歸心佛教。戊子歲。穗城有新兵丁。強易於市。賈者與之抗言。兵遂告開府李公。謂民欲叛。以服短衿為號。然嶺南俗。內衿多短。即閉城捕執。但見衿短斬之。李公不容分訴。如是已斬數十名。時貞在列。唯一心懇念大士名。次至貞即止。而眾被枉者。亦由是悉免。貞因屬予編入焉。
尼等齡
等齡。廣州番禺人。俗姓鄧。母洪氏。大清初出家。晨昏禮誦。翹志淨土。稱念大士洪名。不輟於口。於庚寅年七月廿三日。禮念至中夜。四壁寥然。惟自一身。恍如掌中有物。不覺將納入口。咽已。開拳尚餘三顆在手。其色鮮赤。形類硃砂。自此絕食。了無饑渴。禮念猶謹。於今稍餌時果。而七穀不沾唇。膚體如故。精神較健。今現居廣州嚴淨菴。
黃擴生
擴生。廣州新邑諸生。家巨富。年五十而未舉嗣。戊子歲。稟受五戒。而不茹葷。奉大士尤謹。晨夕必更沐百拜。稱念大士之名。雖世務匇冗。不輟常儀。未週三載。妻.妾聯日各產一兒。及長頗聰慧。經云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
何隆將
隆將。廣州番禺庠生。年逾知命未胤。心已絕望。乙未歲。請余苑中度夏。因授與六齋文。并千手眼大悲像。彼即築別室奉供。朝暮虔禮。每晨必禮訖。方啜茶漿。其至誠若此也。歷數月。夢大士親授紅兒。翌日欣然白余曰。吾獲兆矣。次年果[言*(廷-壬+旦)]一男。三載連舉三子。
麥傳晟
傳晟。順邑麥村人。稟持六齋。康熈甲辰歲八月初二日。過鄰鄉。途中被賊執至巢所。以鐵鍊四條。鎖其項脛。閉之幽室。勒銀百兩。晟即晝夜默念大士洪名。專誠不亂。越四日。賊餽其食。無箸。便出外覓一竹枝。折而與之。復鎖門而去。然賊每日數數啟門檢視。是日即遺失鑰匙。但門外窺眺而已。晟即劈此竹。試刺其鎖。遂連開者三。唯項上一鎖難動。自知已被大士垂救。懇禱彌切。至初八日。復試以竹刺之。其鎖挈然頓落。意欲逃竄。懼賊覺知。持疑未決。先晟身有生薑一指許。被執時賊已分其半。乃將餘薑為校杯。叩白大士曰。弟子已蒙慈祐。拘繫頓釋。今欲逃去。又恐防者執。則無復生理。倘許即行。乞連示五勝校。除我憂疑。果如所禱。即扳升屋上望之。見隔溪乃岳父家焉。遽奔往。外賊覺喚。晟即越溪而走。及岸。復為賊黨攔截。晟以兩肘掣開。如豕突羊羣。無能制者。拶入岳父家。賊共閵門索取。岳父告曰。晟家貧。乞宥旬日。當隨力策辦銀兩。踰日。忽官兵臨剿。賊徒奔潰。徑路還家。不費一文。所謂稱其名故。即得解脫。誠不誣歟。
又晟有叔字連峰者。素奉齋戒。於是年正月。往羊城。河上值宼劫渡。被執男婦五十餘人。拘牽還穴。經一山頂。賊以木牌支坐少憩。峰於其後抽牌。連人翻落坑中。即奔至一村邊空舍。以破竹匾蠶簙覆身。賊追遶村。檄土人云。有蔴面鬍子。逃入你村。可速獻出。不然即蕩平村戶。峰親聞之怖甚。切念大士名一聲。拔鬚數莖。遂併拔盡。竟不覺其痛。忽有一人從他處來。云。鬍子已過山去矣。羣賊因散。峰乃出訴空舍主人。主人即贈以衣帽。認為親故。買舟送歸。晟與叔深荷大士洪恩莫報。特懇余編入焉。
彭一乘
一乘。南海佛山人。歸信法門。奉持六齋。康熈丁未臘月。自五羊還家。同舟六人。中途遇暴風覆舟。諸人善浮。得濟於岸。唯乘獨困舟內。不能得出。但一心懇念大士名。斯須水盈半腹。隨飲隨念。忽覺有人牽乘手出水上。遂挽船篷。順飄及岸。岸上之人同詰之曰。頃者見白衣人。趨篷到舟。今獨見你。豈非彼為水所溺乎。乘曰。並無餘者。唯我一人耳。再三徵詰。始悟白衣者。大士垂救也。乘自錄此。求附入集。
鄧承詔
承詔。號實峰。廣州番禺人。信向有年。稟受歸戒。康熈戊申蒲月。長媳黃氏。忽喉生雙鵝。飲食不進半月。身羸神亂。腫痛難忍。倩醫刺破。膿血既出。頃復腫痛逾前。困苦移旬。藥攻不効。偶余還山。舟過其門。詔出訊候。因曰。弟子長媳。今患喉瘡。楚劇之甚。良醫胗脈。謂毒入心腎。藥必難治。命可延旦夕耳。詔雖知分定。而憂戚不免。不審和尚有法能救定業乎。余曰。觀音大士。威神不可思議。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每於夢中授人經法。誦者若病若難。輙蒙解脫。詔曰。其經法可得聞乎。余即令侍者書觀音救生經十句與之。彼持歸。俾人教媳。二.三徧即自能誦。仍貼經于病者牀前。病者夜覩其字。大如寸許。次日身爽神定。誦至半夜。其瘡自決。膿血大潰。唱曰。我病愈矣。遂索水漱口。起禮大士。平復如故。舉家欣慶。歎大士慈力。感應若是之速乎。
觀音慈林集記
贊甫年二九。而二親鄰亡。每誦蓼莪。空慚烏鳥。聞說持齋能資冥福。遂斷葷羶。未三載。閱壇經。便會宿懷。知人能作佛。即捨家趣於非家。冀立身行道。以益先靈。雖晨夕代為禮懇。及逢盂蘭必薦。而中情耿耿。愧誠力之未湔。爰于丁酉春。以西洋白[疊*毛]。繪千手千眼大悲聖像。舉高七尺。革除皮膠。而用香汁和彩。仍令畫者日別沐浴更衣。像成。罄衣鉢資。延集僧眾。先為講釋大悲懺法宗趣。次乃三七日修禮。遂感大士身放金色光。手所執青紅二蓮花。頻放白光。緇素咸覩。誠為希有。私衷慶慰。必蒙慈力。度親靈於上界矣。爾後凡於像前修禮。蓮花白光常湧。覩者莫不欣發淨信。自惟慈恩浩澣。雖粉身莫報。由是尋究三藏。撿諸傳記。據所見聞。用編此集。擬答洪庥之萬一。俾見者聞者。同升般若之寶筏。歸者敬者。共入無畏之慈林。長辭苦趣。直趨樂邦。是為記。
康熈戊申夏日鼎湖釋弘贊和南重編
觀音慈林集卷下(終)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汉·张陵
(清)嘉兴沈可培向斋
清·李伯元
元·杜本
清·陆世仪
明·张三丰
劉蒙
明·杨尔增
明·魏焕
清·林百川
索靖
王水照 朱刚注译
唐·裴孝源
明·张岱
宋·洪知常
(漢)仲長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