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太极拳学笔记
太极拳学笔记
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
○吴鉴全师云:凡搂膝拗步后脚向前迈进时,前脚不可立起;倒撵猴亦然。身要正,手要斜。所谓手斜系将掌背对正鼻尖,非向左向右之谓。
○吴先生说,玉女穿梭姿势,手肘须对人之中部,彼抓我肘碗即翻肘挤对方腹部。凡各项姿势,肘腕均无高过头颅之理,否则即失中正之道。
○又,云手之后手不可越过前掌,按出时由肩至臂至指掌须成一半圆圈,则腰脊之劲可达指端。
○吴先生说,脚步不在大而在正。大则不宜收拢,正则可以照顾四隅。未按时坐后腿,前足足尖跷起,足尖一落地,身手随之按出,其势不可挡。倘脚步偏于左右,则无效矣。
○吴先生说,以拳先击人,宜先试之,对方一伸手即转腕采之。转腕之圈不在大,圈大则丢离,反授对方以隙,周身上下左右皆然。
○吴先生说,胸部被按时,先略仰而后沉腰化之,不必手助,对方即立足不稳,概即引进落空之意。如此时更用揽雀尾捋之,虽对方力大,又何所用?
○吴先生说,太极拳之劲犹如称锤,不问对手之力大小,均可使其随我起落,但求用得其所尔。
○吴先生说,彼此右手握拳,手背相粘,对手用力,即转腕采之,采之不动,随手发之。
○吴先生说,发劲之隙,意须向其肘下擦去,劲即到达对方腰部,若用力过当,劲反回来,推人不动矣。
○吴鉴全师云:凡推手以使推方足跟浮起为度,不必用蛮力,否则不易领悟太极拳之妙用。尔等推我足不能浮,由于未得其当尔,苟得其当,一样能使余跌出,不必以我为无敌也。
○吴鉴全师云:对于粘、随二字之精义,说得明白点,即与对方接触后,顺势略避其锋,立即粘随而进,并非不用力、不抵抗之谓。
○吴先生说,推手时,也可说真打时,浑身僵硬易倾跌。但若只一部分松开或有任何一部分不能松开,均属无益。能够浑身无一处不松,又能粘随不丢不顶,是必可观矣。
○吴先生教手挥琵琶式,只将双掌向上向外稍侧,再抽右掌和左肘齐而已,比赵寿村、孙润志诸先生所教右掌须随左掌挥一较大圆圈,颇觉繁简不同。闻赵、孙二先生说,练太极拳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是以初学圈子贵大。吴先生则云,初练架子,首宜姿势正确,倘圈子太大,不中规矩,反易流于浮滑。始知繁简不同也殊途同归,要在善学尔。
○吴先生说,太极拳虽有许多步法,不外以马裆步化出。马裆步胸和腹成直线,两胯和肩成直线,尾闾和头顶成直线。变换弓箭步也然。其他动作也无不然。野马分鬃固属弓箭步,坐直仍是马裆步;高探马、左右分脚虽只坐实一腿,若双脚落地仍为马裆步;闪通背和单鞭仅右掌不同,此外并无分别。总之太极拳要尾闾中正,处处以马裆步为主体,自可中正矣!
○赵寿村先生推手时,有时採敌之右腕至左膝按右肩;有时胸部被按势仰跌,忽沉腰向左右捋,以化敌劲,或喉部被叉,同样採捋以化敌劲,有时五指朝下,掌心向外虚粘敌腹,如腕部被挺捉,乘势往回收,无不化险为夷,使敌人跌出。总之不外不丢不顶,随来势引退,使敌人力不着实,至对方力尽,乘势跟进,或採或捋或挤,无不如意,在此不容毫发之时,须懂劲而后方能得势。
○赵寿村先生推手,满手圆圈,先採后发,对正方向,百无一失。又靠人用长劲,转身用腰劲。才能得机得势。
○吴鉴泉师言:挤按时,先进身,后进手,发人易远。
○推手时,每胸部被按,虽含胸沉腰,终不能立足。试以右掌护胸,左掌沾其右臂,俟其按近,胸部略一含胸右捋,立即向前向右掤劲,对方忽弹退,我也不觉费力。始悟收即是放,退须即进,不能以退让为能事。
○同学某嬲吾推手,数合后试以掌粘其臂,彼方缩臂欲逃,吾伺机而进,应手倒退,左右手皆然。当发劲时并未用力,对手欲缩,掌心已先觉,找清虚实发劲,轻脆异常。
○赵寿村先生指点:于化去对方按手后,可右捋或左採。如不得势,更可用按劲。计有三面可发。
○又云:练推手时,劲要沉要长,久而气足,发人自远。
○孙润志先生教推手时为予言:化挤劲后,可挒其两臂而按其胸。被捋时手宜松劲,免牵动全身。被按时宜松腰拔背,使胸腹成一条直线,以求尾闾中正。倘不能中正,必失重心而失跌。余自审良久,觉胸部尚前俯不能正直,强之使直,即不得劲。孙君谓系少练架子之故。乃知练架子要时时注意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要义,否则老而无功。
○初步推手时,当捋、挤、按时,双方用长挤、按劲,如向左右两方採捋,胸腰肩臂有一不松,即可跌出。据云,初学如此入手,最易进步。
○同学某君,用斜飞式试向我进攻,我用沉劲击之,不意黄君左肘在我右乳下,因沉势太重,反将沉劲引之自己肋上,肋骨被震伤。嗣据赵师言:彼用斜飞势,只须以搂膝拗步,轻轻化之,不必沉肘,致自己吃亏。试之果然。
○赵师言:按人须先用手轻轻粘住,徐徐按起,俟其退无可退时再行发劲。不论挤按均用此意,否则不能发人。
○问赵寿村先生,太极拳中之白鹤亮翅为何使用?答:接人右臂两手向上捋,使敌人脚跟浮起,再用搂膝拗步姿势发人也。又问肘底看捶用法。答:人以右拳击我,即以右手接拳置左肘下,沉肘角击其脉门,并以左拳击其頦。又如封似闭用法:右拳被敌人採定时,即以左手出右手腕下,接住敌人之手,收回按人也。
○教太极拳者,咸谓太极拳系整体的,不能如外家拳之零着应用。此言吾甚怀疑,前已言之。昨阅陈微明先生太极问答,有云:和外家拳交手时,先要以手粘住敌人,如对方欲向上,即提而放之,向下则採而捋之,进则用曲线化之,退则乘势发之,不问前后左右皆然......是则太极拳之应用虽不拘于着数,但终未必离开着数,不过于应用时,比外家拳多一粘劲,随敌变化,而用着化打。
○如果将太极拳拆开散用,若遇对手击我上部,则以揽雀尾捋之、挤之最有把握。倘对方不肯先动手,可用搂膝拗步虚探其胸,对方一伸手招架,即可用如封似闭按其肩臂,未有不应手跌出者。归根结底在于经验。
○杨君孝文说:太极拳内容奥妙,非数言可尽,惟外表须中正,圆活方是正当途径。中正是纵,圆活是横,头与尾闾及着实之足跟成一直线,则重心不失,即中正矣。手足搬动时匀静虚实,即圆活矣。野马分鬃似不中正,但头足均成一直线。重心不失,仍居中心。又说:练架子不问快慢。动作须要匀静,如抽丝一样。若忽快忽慢,即为断劲,不成为太极拳矣。
○赵寿村先生教前后裤带被抓的解法:沉腰直肘,用肘底看肘步法向后旋之即得。又肘臂被捋时,用意随之在皮层上运动,即无括疼牵动之虞。总之,与人交手时,俟其微动,即先发劲攻之,更济以绵圆不断之法,自易取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晋)葛洪
宋·吴如愚
未知
阿阁主人
清·冯承辉
清·徐镛
明·陈师
宋·留用光
(清)孫星衍 等輯
清·曾国藩
(東漢)徐幹
明·赵南星
汉·荀悦
歐陽修 等
春秋楚·伍子胥
清·周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