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老子河上公注-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老子河上公注目录:
提要
體道第一
養身第二
安民第三
無源第四
虛用第五
成象第六
韜光第七
易性第八
運夷第九
能為第十
無用第十一
檢欲第十二
厭恥第十三
贊玄第十四
顯德第十五
歸根第十六
淳風第十七
俗薄第十八
還淳第十九
異俗第二十
虛心第二十一
益謙第二十二
虛無第二十三
苦恩第二十四
象元第二十五
重德第二十六
巧用第二十七
反朴第二十八
無為第二十九
儉武第三十
偃武第三十一
聖德第三十二
辯德第三十三
任成第三十四
仁德第三十五
微明第三十六
為政第三十七
論德第三十八
法本第三十九
去用第四十
同異第四十一
道化第四十二
偏用第四十三
立戒第四十四
洪德第四十五
儉慾第四十六
鑒遠第四十七
忘知第四十八
任德四十九
貴生第五十
養德第五十一
歸元第五十二
益證第五十三
修觀第五十四
玄符第五十五
玄德第五十六
淳風第五十七
順化第五十八
守道第五十九
居位第六十
謙德第六十一
為道第六十二
恩始第六十三
守微第六十四
淳德第六十五
後己第六十六
三寶第六十七
配天第六十八
玄用第六十九
知難第七十章
知病第七十一
愛己第七十二
任為第七十三
制惑第七十四
貪損第七十五
戒強第七十六
天道第七十七
任信第七十八
任契第七十九
獨立第八十
顯質第八十一
提要
《老子注》二卷,旧本题河上公撰。晁公武《读书志》曰:太史公谓河上丈人通《老子》,再传而至盖公。盖公即齐相曹参师也。而葛洪谓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滨。侍郎裴楷言其通《
...更多
體道第一
道可道,
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長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
名可名,
...更多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自揚己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
...更多
安民第三
不尚賢,
賢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質為文也。
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貴之以官。
使民不爭。
不爭功名,返自然也。
...更多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
沖,中也。
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
或不盈,
或,常也。
道常謙虛不盈滿。
淵乎似萬物之宗。
...更多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
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報也。
聖人不仁,
...更多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
谷,養也。
人能養神則不死也。
神,謂五臟之神也。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更多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
說天地長生久壽,以喻教人也。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天地所以獨長且久者,以其安靜,施不求報,不如人居處,汲汲求自饒之利,
...更多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在天為霧露,在地為源泉也。
處眾人之所惡,
眾人惡卑濕垢濁,水獨靜流居
...更多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盈,滿也。已,止也。
持滿必傾,不如止也。
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揣,治也。
先揣之,後必棄捐。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许德邻
張立齋
明·韩奕
清·杨宾
(清)邹福保
唐·许尧佐
钱基博
清·李兆洛
晋·陶弘景
清·王浚卿
明·释智旭
(明)郦琥
隋·智顗
金·长筌子
(清)句曲张芳菊人
明·闻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