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痧胀玉衡-清·郭士遂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痧胀玉衡目录:
痧胀玉衡
序
自序
续序
凡例
痧症蒙发论
玉衡要语
玉衡脉法
此下细述发蒙论所不尽
痧胀玉衡
郭氏鉴于当时痧胀流行,采取前人有关经验。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撰写《痧胀玉衡》一书共3卷,约7.9万字。上卷,载痧症发蒙论,玉衡要语列治痧三法,放痧有十、刮痧法、用针说、用药大
...更多
序
忆昔癸末秋,余在燕都,其时疫病大作。患者胸腹稍 满,生白毛如羊,日死人数干,竟不知所名。有海昌明经李 君见之,日:“此痧也。”挑之以针,血出,病随手愈。于是 城中舁(1)而就医者,亦日�
...更多
自序
尝论~元运化,升而为天,凝而为地,人生其中,道配 三才,惟其克佐天地之所不及也。所以大之兵农礼乐,小之 屠钓工商,缺一不可。而况炎帝肇创,尝药疗病,尤斯人生 死所系者乎。历代相沿,神医�
...更多
续序
续序(l) 尝稽古今医学,备悉万病,独不明痧,因而人鲜其传, 无奈世之患者比比也。既有此病,不可不求有以治之。余因 以治之所验,悉其症之所由。于甲寅岁著《玉衡》一书,偕同 人互相参订,急�
...更多
凡例
一言有不实,治有不效者,一句不载。 一药有不当,用有不明者,一味不入。 一据症用治,立方制宜,非痧唐录。 一按脉阅筋,恐人有误,详之有据。 一砭刺痧筋,必须紫黑毒血,据为实见。 一载杂症�
...更多
痧症蒙发论
夫君子生于斯世,不屑为天下无所用之人,则必求为天下所必需之入,故君子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盖良相济世,良医济生,其所以行我心之不忍者,事有相符,而道有相类也。余于伤寒、痘疹、惊风、虐
...更多
玉衡要语
痧分表里辨
痧之初发,必从外感。感于肌表,人不自知,则入手半 表半里,故胸中作闷,或作呕吐,而腹痛生焉。此可以刮痧而愈不愈,用荆芥汤、藿香汤之类而选用之。痧感于半表半里,�
...更多
玉衡脉法
痧脉十二经辨 脉芤而浮者,肺痧也。脉芤而散者,心痧也。脉弦长而 动者,肝痧也。脉芤大而滑实者,脾痧也。脉沉细而动止不匀者,肾痧也。大肠之痧,类于肺而长。小肠之痧,类于心 而细。胆之�
...更多
此下细述发蒙论所不尽
属暗痧之类,人多不识,误中其祸,故悉列之于前, 庶令人一开快而注目焉。下卷痧症,人所易明,故姑置之于后。
暗痧辨
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即饮温热,不见凶�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辛弃疾
宋·林灵真
元·金月岩
宋·宋祁
清·景方昶
汉·许慎
宋·李中梓
元魏·瞿昙般若流支
清·江永
宋·曹彦约
(明)黄佐
宋·毛滂
明·黄虞稷
清·王泽泩
清·叶桂
唐·苏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