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犴狱】1.牢狱。唐柳宗元《吊屈原文》:“犴狱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宋苏辙《北京谢韩丞相启》之一:“而况旱气方退,流民未还,盗贼纵横,犴狱填委,是健吏厉精竭力而不足之日,非庸人偷安自便而能办之时。”《明史·刑法志三》:“朝列清班,暮幽犴狱,刚心壮气,销折殆尽。”2.指冤狱。清刘大櫆《姚南青五十寿序》:“石农先生,其曾王父官大司寇,於犴狱多所平反,积阴德於天下。”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纷纠】亦作“纷糺”。1.纠纷;纷扰;祸乱。《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魏书·地形志上》:“魏自明庄,寇难纷糺。”宋司马光《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夺攘纷纠兮,非愚则狂,惟君之生兮,遭世寧昌。”明唐顺之《送林宜兴迁官南部》诗:“谁言簿书日纷纠,劳君为我频置酒。”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我企望谈谈笑笑,学着仲连、安石们,替他们解决些纷纠,扫却了胡尘。”2.交错杂乱貌。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冈峦纷纠,天彭双闕而作门;珠贝浮沉,巴水三迴而成字。”唐李华《仙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