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 编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朱子语类目录:
提要
朱子語類原序
朱子語類門目
卷一 理气上
卷二 理气下
卷三 鬼神
卷四 性理一
卷五 性理二
卷六 性理三
卷七 学一
卷八 学二
卷九 学三
卷十 学四
卷十一 学五
卷十二 学六
卷十三 学七
卷十四 大学一
卷十五 大学二
卷十六 大学三
卷十七 大学四或问上
卷十八 大学五或问下
卷十九 论语一
卷二十 论语二
卷二十一 论语三
卷二十二 论语四
卷二十三 论语五
卷二十四 论语六
卷二十五 论语七
卷二十六 论语八
卷二十七 论语九
卷二十八 论语十
卷二十九 论语十一
卷三十 论语十二
卷三十一 论语十三
卷三十二 论语十四
卷三十三 论语十五
卷三十四 论语十六
卷三十五 论语十七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
卷三十七 论语十九
卷三十八 论语二十
卷三十九 论语二十一
卷四十 论语二十二
卷四十一 论语二十三
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
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
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
卷四十五 论语二十七
卷四十六 论语二十八
卷四十七 论语二十九
卷四十八 论语三十
卷四十九 论语三十一
卷五十 论语三十二
卷五十一 孟子一
卷五十二 孟子二
卷五十三 孟子三
卷五十四 孟子四
卷五十五 孟子五
卷五十六 孟子六
卷五十七 孟子七
卷五十八 孟子八
卷五十九 孟子九
卷六十 孟子十
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
卷六十二 中庸一
卷六十三 中庸二
卷六十四 中庸三
卷六十五 易一
卷六十六 易二
卷六十七 易三
卷六十八 易四
卷六十九 易五
卷七十 易六
卷七十一 易七
卷七十二 易八
卷七十三 易九
卷七十四 易十
卷七十五 易十一
卷七十六 易十二
卷七十七 易十三
卷七十八 尚书一
卷七十九 尚书二
卷八十 诗一
卷八十一 诗二
卷八十二 孝经
卷八十三 春秋
卷八十四 礼一
卷八十五 礼二
卷八十六 礼三
卷八十七 礼四
卷八十八 礼五
卷八十九 礼六
卷九十 礼七
卷九十一 礼八
卷九十二 乐古今
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张子
卷九十四 周子之书
卷九十五 程子之书一
卷九十六 程子之书二
卷九十七 程子之书三
卷九十八 张子之书一
卷九十九 张子书二
卷一百 邵子之书
卷一百一 程子门人
卷一百二 杨氏门人
卷一百三 罗氏门人
卷一百四 朱子一
卷一百五 朱子二
卷一百六 朱子三
卷一百七 朱子四
卷一百八 朱子五
卷一百九 朱子六
卷一百一十 朱子七
卷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
卷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
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
卷一百一十四 朱子十一
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卷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
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卷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
卷一百一十九 朱子十六
卷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卷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
卷一百二十二 吕伯恭
卷一百二十三 陈君举
卷一百二十四 陆氏
卷一百二十五 老氏
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
卷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
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
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
卷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
卷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
卷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
卷一百三十五 历代二
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
卷一百三十七 战国汉唐诸子
卷一百三十八 杂类
卷一百三十九 论文上
卷一百四十 论文下(诗)
卷八 学二
◎总论为学之方
这道体,饶本作"理"。浩浩无穷。
道体用虽极精微,圣贤之言则甚明白。
〔若海〕
圣人之道,如饥食渴饮。
〔人杰〕
�
...更多
卷九 学三
◎论知行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闳祖〕
论知之与行,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
...更多
卷十 学四
◎读书法上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
...更多
卷十一 学五
◎读书法下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於心,体之於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
〔道夫〕
读书穷理,当体之於身。凡平日所讲贯穷究者,不知逐日常见得在心目
...更多
卷十二 学六
◎持守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士毅〕
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夔孙〕
古人言志帅、心君,须心有主张,始得。
〔升卿〕
...更多
卷十三 学七
◎力行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祖道〕
以下践行。
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
...更多
卷十四 大学一
◎纲领
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
〔德明〕
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如大学中庸语孟四书,道理粲然。人只是不去看。
...更多
卷十五 大学二
◎经下
器远问:"致知者,推致事物之理。还当就甚么样事推致其理?"曰:"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
...更多
卷十六 大学三
◎传一章释明明德
问"克明德"。曰:"德之明与不明,只在人之克与不克耳。克,只是真个会明其明德。"
〔节〕
问明德、明命。曰:"便是天之所命谓性者。人皆有此明�
...更多
卷十七 大学四或问上
◎经一章
△或问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一段
问友仁:"看大学或问如何?"曰:"粗晓其义。"曰:"如何是'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听�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徐灵胎
(宋)释觉范
明·通容
清·徐昌治
唐·罗隐
(南宋)吴自牧
战国魏·李悝
唐·杜光庭
宋·元好问
(明)严从简
宋·陈祥道
(清)徐锡龄、钱泳
汉·朱仲
(清)仁和沈星炜秋卿
宋·审安老人
唐·司马承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