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大学衍义补-明·邱濬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大学衍义补目录:
提要
卷首
卷一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
卷一一
卷一二
卷一三
卷一四
卷一五
卷一六
卷一七
卷一八
卷一九
卷二○
卷二一
卷二二
卷二三
卷二四
卷二五
卷二六
卷二七
卷二八
卷二九
卷三○
卷三一
卷三二
卷三三
卷三四
卷三五
卷三六
卷三七
卷三八
卷三九
卷四○
卷四一
卷四二
卷四三
卷四四
卷四五
卷四六
卷四七
卷四八
卷四九
卷五○
卷五一
卷五二
卷五三
卷五四
卷五五
卷五六
卷五七
卷五八
卷五九
卷六○
卷六一
卷六二
卷六三
卷六四
卷六五
卷六六
卷六七
卷六八
卷六九
卷七○
卷七一
卷七二
卷七三
卷七四
卷七五
卷七六
卷七七
卷七八
卷七九
卷八○
卷八一
卷八二
卷八三
卷八四
卷八五
卷八六
卷八七
卷八八
卷八九
卷九○
卷九一
卷九二
卷九三
卷九四
卷九五
卷九六
卷九七
卷九八
卷九九
卷一○○
卷一○一
卷一○二
卷一○三
卷一○四
卷一○五
卷一○六
卷一○七
卷一○八
卷一○九
卷一一○
卷一一一
卷一一二
卷一一三
卷一一四
卷一一五
卷一一六
卷一一七
卷一一八
卷一一九
卷一二○
卷一二二
卷一二三
卷一二五
卷一二六
卷一二七
卷一二八
卷一二九
卷一三○
卷一三一
卷一三二
卷一三四
卷一三五
卷一三六
卷一三八
卷一三九
卷一四○
卷一四一
卷一四二
卷一四三
卷一四四
卷一四六
卷一四七
卷一四八
卷一四九
卷一五○
卷一五一
卷一五二
卷一五三
卷一五四
卷一五五
卷一五六
卷一五七
卷一五八
卷一五九
卷一六○
卷一四四
▲内外之限(下) 《论语》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无也)管仲,吾其被发左衽(衣衿)矣。朱熹曰:“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臣按:孔�
...更多
卷一四六
▲征讨绥和之义(上) 《周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程颐曰:“高宗,商之高宗也。天下之事既济而远伐暴乱也,威武可及而以救民为心,乃王者之事也。唯圣贤之君则可�
...更多
卷一四七
▲征讨绥和之义(下) 《左传》:襄公四年,晋悼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魏绛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草也)居(狄人逐水草而居),贵货易(轻也)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
...更多
卷一四八
▲修攘制御之策(上) 《诗序》曰: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 臣按:或处乎内,或居乎外,天造地设而以山川为之疆域,所以别生分类而使之毋相混淆、毋�
...更多
卷一四九
▲修攘制御之策(下)
宋太宗时,张齐贤奏曰:“圣人举事动在万全,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若重之慎之,劲敌不足吞矣。自古疆场之难,非尽由外国,亦多边吏扰而致之,若缘边诸�
...更多
卷一五○
▲守边固圉之略(上) 《诗小雅出车》之三章曰:王(周王)命南仲(大将),往城于方(朔方)。出车彭彭,旗(交龙为旗)央央(鲜明)。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威名光显)南仲,玁狁于襄(�
...更多
卷一五一
▲守边固圉之略(下) 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陇西,捕首虏数千,走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省转戍漕,广中国,�
...更多
卷一五二
▲列屯遣戍之製 《詩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也。 程頤曰�
...更多
卷一五三
▲四方夷落之情(上) 《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王知禹曰:“职方氏掌�
...更多
卷一五四
▲四方夷落之情(中)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薰鬻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羸(与骡同)、駃騠(生三日而超其母�
...更多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朱揆
清·觉罗乌尔通阿
(宋)王灼
子思
南岳道人
清·周永年
朱庸斋
清·王仕云
(清)章学诚
(东晋)法显
明·沈德符
清·方世举
明·李先芳
清·浦琳
宋·钱俨
刘宋·竺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