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籍田頌】思樂甸畿,薄采其芳。大君戾止,言籍其農。 又叶奴刀切,音猱。【束皙勸農賦】惟百里之置吏,各區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踐職,美莫富乎歡農。

邝 【酉集下】【邑字部】 鄺 【廣韻】【集韻】□古晃切,音廣。【廣韻】姓也。出廬江縣。 又【廣韻】【集韻】□呼光切,音荒。義同。

辳 【酉集下】【辰字部】 辳 【玉篇】古文農字。註詳六畫。

【未集下】【舟字部】 【廣韻】北萌切,音繃。艣,舟具。又【集韻】舟名。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楚鳩切【集韻】初尤切,□音搊。【博雅】,桊枸也。【玉篇】牛桊也。【類篇】牛鼻繫繩具。 又【廣韻】板木不正也。 又【集韻】【類篇】□窻兪切,音芻。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旬。縫也。○按音義與同。卽字之譌也。

車 【酉集下】【車字部】 車 〔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 又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 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 又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註】公車令一人,掌殿司馬門。天下上書及徵召,皆總領之。公車所在,因以名焉。 又揭車,香草名。【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註】留夷、揭車,皆香草也。 又覆車,網名。【爾雅釋器】罦,覆車也。【註】今之翻車,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遮切,音硨。【說文】輿輪總名。 又牙車,牙所載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註】輔,頰輔。車,牙車。【疏】車,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謂之頷車。輔爲外表,車爲內骨,故云相依。 又姓。漢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爲氏。又子車,複姓。【詩秦風】子車仲行。 又叶倉何切,音磋。【程曉伏日詩】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又□。□hōng,衆車聲。

軋 【酉集下】【車字部】 軋 【廣韻】於黠切【韻會】【正韻】乙黠切,□音扎。【說文】車輾也。【六書故】車載重,蹍軋有聲也。 又□名。【前漢匈奴傳】罪小者軋,大者死。【註】謂輾轉轢其骨節,若今之厭踝也。又勢相傾也。【莊子人閒世】名也者,相軋也。【唐書李宗閔傳】樹黨相磨軋。 又軋芴,緻密也。【前漢司馬相如傳】縝紛軋芴。【史記】作軋沕。 又軋忽,長遠之貌。【前漢禮樂志】淸風軋忽。 又軮軋,無涯際也。【揚雄甘泉賦】軮軋無垠。 又【集韻】膺眼切,音□。義同。 又叶乙役切,音鬱。【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長輸遠逝,漻淚淢汨。【註】輣軋,波相激之聲。

【午集上】【甘字部】 【廣韻】許兼切【集韻】馨兼切,□音薟。與馦同。【博雅】馦馦,香也。 又【集韻】火占切,音□。義同。

【午集上】【瓜字部】 【集韻】魯猥切,音磥。□,瓜中。 又【正字通】一曰傷熟瓜。

軌 【酉集下】【車字部】 軌 〔古文〕□□【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音宄。【說文】車轍也。【孟子】城門之軌。【註】車轍迹也。 又車軸也。【禮少儀】其在車,左執轡,右受爵,祭左右軌范乃飮。【註】軌,謂轊頭也。又【正韻】法也,則也。【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前漢賈山傳】軌,事之大者也。【註】軌謂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謂之不軌。 又【正韻】循也。【史記天官書】星辰軌道。【註】謂循其常道也。【前漢賈誼傳】諸侯軌道。【註】言循法度也。 又與宄通。【左傳成十七年】亂在外爲姦,在內爲軌。御姦以德,御軌以□。【註】軌本作宄。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西。【註】簋,古文作軌。 又叶居有切,音九。【詩邶風】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又叶果許切,音舉。【陸機凌霄賦】削陋跡于介丘兮,省仙遊而投軌。覬情累以遂濟兮,豈時俗之云阻。○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註:軌,謂轍廣,非。軌卽轍也。《韻會》,輪有高下廣狹,皆定于軌。輪中之軌旣同,則轍迹亦同,因謂車轍亦曰軌。其實軌乃轊頭也。自《說文》以軌爲車轍,後人沿之,遂專以車轍訓軌,失其字之本義矣。《郉昺孝經序》疏云:兩轍之閒曰軌,車所轢曰轍。此爲確詁云。

軍 【酉集下】【車字部】 軍 〔古文〕□【廣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又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又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又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又【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軎 【酉集下】【車字部】 軎 【玉篇】于劌切,音衞。【說文】車軸頭也。 又【廣韻】祥歲切【集韻】旋歲切,□音篲。義同。 【集韻】或从彗从慧从惠,音義□同。考證:〔【玉篇】干劌切。〕 謹照原文改于劌切。

辉 【酉集下】【車字部】 輝 【廣韻】許歸切【集韻】呼韋切,□音揮。【集韻】光也。火之光也。 【說文】作煇。

軏 【酉集下】【車字部】 軏 【廣韻】【集韻】【韻會】□魚厥切,音月。【說文】車轅端持衡者。【論語】小車無軏。 又【廣韻】【集韻】【正韻】□五忽切,音兀。義同。 【說文】本作。今通用軏。

軐 【酉集下】【車字部】 軐 【廣韻】【集韻】□先見切,音線。轉軐,車迹也。 又【玉篇】之刃切,音震。車也。 又【集韻】思晉切,音信。義同。

軳 【酉集下】【車字部】 軳 【集韻】薄交切,音庖。【廣韻】戾也。 又車軫也。

辿 【酉集下】【辵字部】 辿 【篇海】丑延切,音脠。緩步也。 又人名。【魏志】鍾會子名辿。【註】辿,敕連反。

锅 【戌集上】【金字部】 鍋 【廣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玉篇】車釭。【揚子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 又【玉篇】盛膏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盛膏者乃謂之鍋。 又【廣韻】溫器。【正字通】俗謂釜爲鍋。 又【玉篇】公禍切,音過。義同。 又【集韻】古火切,音果。刈鉤也。與鐹同。 【集韻】或作鈛□。

軑 【酉集下】【車字部】 軑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地。【說文】車輨也。【屈原離騷】齊玉軑而□馳。 又【廣韻】車輪也。【揚子方言】韓楚之閒謂輪曰軑。又【正韻】度柰切,音大。地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有軑縣。【後漢王霸傳】子符徙封軑侯。譌作軑。○按字書□無軑字,《集韻》收軑字,音義□同軑。字彙又譌作軚,□可刪。軑字从車从犬。

軒 【酉集下】【車字部】 軒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又【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又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又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又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又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又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又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又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又【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又【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又【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又【篇海】呼旱切。與通。人名。鄭有軒虎。 又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考證:〔【禮樂記】坐右憲左。〕 謹照原文坐右改致右。

軓 【酉集下】【車字部】 軓 同□。【周禮夏官大馭】左執轡,右祭兩軹,祭軓。【鄭氏曰】軓,車軾前也。【杜子春曰】軓當爲□。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韻】莫禮切【集韻】母禮切,□音米。【說文】寐而未厭也。【集韻】熟寐也,或作□。

軔 【酉集下】【車字部】 軔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說文】礙車也。【徐曰】止輪之轉,其物名軔。 又止物之行皆曰軔。【後漢申屠剛傳】光武嘗欲出遊,剛諫不聽,遂以頭軔乘輿輪。【註】謂以頭止車輪也。 又去軔,輪動而車行,故凡事始啓行曰發軔。【屈原離騷】朝發軔于天津。又【後漢馮衍傳】發軔新豐兮徘徊鎬京。 又與仞同。【孟子】掘井九軔。

軖 【酉集下】【車字部】 軖 【廣韻】巨王切【集韻】曲王切,□音劻。【說文】方車也。一曰一輪車。【正字通】卽今役夫運載者。 又【集韻】渠王切,音狂。車戾也。 【說文】本作□。俗省作軖。又譌作□。

軘 【酉集下】【車字部】 軘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說文】兵車也。【左傳宣十二年】晉人懼二子之怒楚也,使軘車逆之。

軙 【酉集下】【車字部】 軙 【玉篇】古文□字。註詳阜部八畫。【廣韻】作敶。

軚 【酉集下】【車字部】 軚 【正字通】軑字之譌。

軛 【酉集下】【車字部】 軛 【廣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音厄。【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註】衡任謂兩軛之閒也。【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集韻】或作枙。【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叶乙役切,音鬱。【古詩】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軜 【酉集下】【車字部】 軜 【廣韻】【正韻】□奴荅切,音納。【說文】驂馬內轡,繫軾前者。【詩秦風】鋈以觼軜。【疏】謂白金飾皮爲觼,以納物也。四馬八轡,而經傳皆言六轡,明有二轡,當繫之馬之有轡者,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隨逐人意。驂馬欲入,則逼於脅驅,內轡不須牽挽,故知納者,納驂內轡,繫於軾前也。考證:〔【詩秦風】鋈以觼軜。【箋】謂白金飾皮爲觼,以納物也。〕 謹照原書箋改疏。

軝 【酉集下】【車字部】 軝 【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長轂之軝。【詩小雅】約軝錯衡。【註】約,束也。以皮纏束車之轂,而朱之也。錯,文也。【詩詁】軝,轂之旁出者也。○按《考工記》參分其轂長,二在外一在內,以置其輻。是轂之外者長,而內者短也。軝非轂名,乃轂之外長而旁出者。凡在輪中者通名爲轂。轂之旁出者爲軝。

軞 【酉集下】【車字部】 軞 【篇海】莫袍切,音毛。公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箋】公路,主君之軞車,庶子爲之。 通作旄。【左傳宣二年】趙盾爲旄車之族。

軟 【酉集下】【車字部】 軟 俗輭字。詳後輭字註。

軠 【酉集下】【車字部】 軠 【集韻】尼心切,音絍。紡車。

郘 【酉集下】【邑字部】 郘 【廣韻】力舉切【集韻】兩舉切,□音呂。亭名。考證:〔【集韻】雨舉切。〕 謹照原文雨舉改兩舉。

軡 【酉集下】【車字部】 軡 【集韻】渠今切,音琴。地名,在江南。 又其淹切,音黔。軡中,地名。通作黔。

【午集上】【瓜字部】 【玉篇】徒門切,音屯。【博雅】□,瓜屬也。【類篇】作□。

【補遺】【丑集】【女字部】 【篇海類編】苦絞切,音巧。女字。

軥 【酉集下】【車字部】 軥 【廣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衢。【說文】軛下曲者。【韻會】車軛兩邊叉馬頸者。【左傳襄十四年】射兩軥而還。【註】車軛下卷者。 又【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廣韻】車軥心木。 又夏后氏之輅曰軥。通作鉤。【釋名】鉤車以行爲陣,鉤股曲直有正,夏所制也。 又【廣韻】【正韻】古□切【集韻】【韻會】居□切,□音遘。【廣韻】軥槅,輓車也。 又【等韻】公□切,音苟。【前漢朱家傳】乗不過軥牛。【註】軥,軥枙也。軥牛,小牛也。

軦 【酉集下】【車字部】 軦 【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音况。黃軦,蟲名。【莊子至樂篇】黃軦生乎九猷。

【巳集下】【犬字部】 【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廣韻】,獸如師子,食虎豹及人。【集韻】如狻猊,食熊羆。 又【神異經】北方大荒中有獸,咋人則疾,名曰。,恙也。常入人室屋,黃帝殺之,人無憂疾,謂之無恙。 【集韻】或作□。

軧 【酉集下】【車字部】 軧 【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大車後也。 又【集韻】□尼切,音池。車兩尾也。 又【集韻】展几切,音□。大車後至。

軨 【酉集下】【車字部】 軨 【廣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車轖閒橫木。【玉篇】車闌也。【集韻】車有和鈴也。【禮曲禮】展軨效駕。【註】車轄頭轊也。 又獵車也。【前漢宣帝紀】以軨獵車奉迎曾孫。【註】載獵車前有曲軨。 又重較也。【楚辭九辯】倚結軨兮長太息。 又顛軨,地名。【左傳僖二年】入自顛軨。【註】虞境也。 又軨軨,獸名。【山海經】空桑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名曰軨軨。 又與欞通。【揚雄甘泉賦】據軨軒而周流兮。【註】軨軒,謂前軒之軨也。軨者,軒閒小木也。或作、,音義□同。考證:〔【禮曲禮】展鈴效駕。〕 謹照原文鈴改軨。〔【前漢宣帝紀】以軨車奉迎曾孫。【註】軨車,獵車前有曲鈴。〕 謹照原文以軨下增獵字。註中軨車獵車改載獵車。曲鈴改曲軨。〔又軨,地名。【左傳僖二年】入自軨。〕 謹照原文两字□改顛。

軫 【酉集下】【車字部】 軫 【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胗。【說文】車後橫木也。 又【廣韻】轉也,動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車衆盛也。【淮南子兵略訓】士卒殷軫。【註】殷軫,乗輿多盛貌。 又紆軫,隱曲也。【楚辭九章】心鬱結而紆軫。又地形盤曲貌。【後漢馮衍傳】路紆軫而多艱。 又軫懷,痛念也。【楚辭九章】出國門而軫懷。 又【韻會】宿名。【史記律書】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也。又【天官書】軫爲車,主風。【註】軫與巽同位,車動行疾有似于風,故主風。 又琴下轉絃者謂之軫。【李白詩】拂霜弄瑤琴。 又國名。【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註】貳、軫皆國名。 又姓。○按《考工記》加軫與轐焉。鄭註云:軫,輿也。《輪人》軫圍註:軫,輿後橫者也。《輈人》軫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輿方而言,不言輿言軫者,軫,輿之本也。戴侗據輿方之說以駁鄭氏,謂軫爲輿四面木。《博雅》軫謂之枕,《釋名》軫,枕也。軫橫在前如臥牀之有橫枕也。枕有橫無直,則四面之說非也。《韻會》軫註引《秦風小戎》俴收註云:收,軫也。疏云:大車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四尺四寸,比之爲淺,故曰俴收。收者,車前後兩端橫木所以收斂所載也。合鄭註與《詩》疏觀之,則是四面方者爲輿,前後橫者爲軫,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載人物者也。鄭註屢變其辭,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軬 【酉集下】【車字部】 軬 【廣韻】扶晚切【集韻】【正韻】父遠切,□音飯。【廣韻】車軬。【釋名】軬,籓也。蔽水雨也。 又【集韻】步本切,音泍。車上篷也。 或作輽、□。

軭 【酉集下】【車字部】 軭 【廣韻】去王切【集韻】曲王切,□音匡。【說文】車戾也。 又【廣韻】巨王切【集韻】渠王切,□音狂。義同。

軮 【酉集下】【車字部】 軮 【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盎。【廣韻】軮軋,聲也。 又【集韻】遠相映貌。 又房六切,音伏。縣名。【後漢皇后紀】浚儀公主適軮侯。【註】軮縣,屬江夏郡。 【正字通】舊註軮軋與坱圠同,引揚雄《甘泉賦》忽軮軋而無垠。按《楚辭》坱兮圠兮,賈誼賦坱圠無垠。圠與軋通,坱俗作軮。揚賦本作坱軋,攺作軮,非。

軯 【酉集下】【車字部】 軯 【集韻】【韻會】【正韻】□披耕切,音伻。【玉篇】車行聲。 又鐘鼓聲。【張衡東京賦】軯磕隱訇。 又雷聲。【張衡思□賦】豐隆軯其震霆兮。【註】豐隆,雷神也。

軰 【酉集下】【車字部】 軰 俗輩字。

軲 【酉集下】【車字部】 軲 【廣韻】苦胡切【集韻】空胡切,□音枯。【廣韻】車也。 又山名。【山海經】有依軲之山。 又姓。 又【集韻】攻乎切,音姑。義同。

轳 【酉集下】【車字部】 轤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廣韻】轆轤,圓轉木也。【集韻】□轤,井上汲水木。或作樚櫨。互詳前轆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 【廣韻】胡男切【集韻】胡南切,□音含。似甁有耳。【類篇】□瓿,小缾。 又【集韻】姑南切,音甘。器斂口者。瓿字原从瓦从咅。

郥 【補遺】【酉集】【邑字部】 郥 【字彙補】邦沛切,音貝。地名。【羅泌國名記】卽郥氏定十三年,齊、衛境垂葭也,諸樊入鄖,取楚夫人。

軵 【酉集下】【車字部】 軵 【廣韻】【正韻】而隴切【集韻】【韻會】乳勇切,□音冗。【說文】反推車,令有所付也。一曰輕車。【前漢馮奉世傳】再三發軵。 又【集韻】斐古切,音拊。推也。【淮南子覽訓】軵車奉饢。 又人冬切,音近茸。擠也。【淮南子氾論訓】相戲以刃者,太祖軵其肘。又【說林訓】傾者易覆,倚者易軵也。【集韻】或作□。俗作□。

軶 【酉集下】【車字部】 軶 【說文】軛本字。

軷 【酉集下】【車字部】 軷 【廣韻】【集韻】【韻會】□蒲撥切,音拔。【廣韻】將出祭名。【詩大雅】取羝以軷。【註】祭行道之神也。【周禮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山行曰軷。犯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以車轢之而去,喩無險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蒲蓋切,音旆。義同。考證:〔【周禮夏官】大馭掌玉路以祀,及犯軷。〕 謹照原文掌下增馭字。

軸 【酉集下】【車字部】 軸 【廣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持輪。【釋名】軸,抽也。入轂中可抽出也。 又織具。【詩小雅】杼軸其空。【註】杼,持緯者。軸,受經者。 又卷軸。【韓愈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又乾軸、地軸,皆取旋運輪轉之意。【袁宏三國名臣贊】□廻乾軸。【木華海賦】地軸挺拔而爭廻。 又當軸,秉國政也。【前漢田千秋傳】當軸處中。 又病不能行也。【詩衞風】碩人之軸。【箋】病也。【註】盤桓不行之意。 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軸。【註】軸,河上衞地。 【集韻】一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許九切,音朽。乾飯屑也。

【午集上】【玉字部】 【說文】古文瑁字。註詳九畫。〇按《說文》《集韻》《類篇》作。《玉篇》作□。《字彙》《正字通》刪存□。今兩存之。

軹 【酉集下】【車字部】 軹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車輪小穿。【釋名】軹,指也。如指而見于轂頭也。【周禮夏官大馭】祭兩軹。【註】軹,謂轊頭也。 又縣名。【史記漢高祖紀】秦王子嬰降軹道旁。 又岐也。【爾雅釋地】北方有軹首蛇。【註】岐頭蛇也。 又語辭。【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爲軹。【註】軹、只同。 又藥名。【本草】連翹。一名軹。

軺 【酉集下】【車字部】 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小車也。【釋名】軺,遙也。四向遠望之車也。【前漢平帝紀】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者,在所爲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註】以一馬軺車而乗傳。 又【廣韻】市招切【集韻】時饒切,□音韶。【正韻】丁聊切,音刁。義□同。 一作□。

軻 【酉集下】【車字部】 軻 【廣韻】苦何切【集韻】【韻會】丘何切,□音珂。【說文】車接軸也。 又【廣韻】轗軻,不遇也。車行不利曰轗軻,故人不得志亦謂之轗軻。【楚辭七諫】埳軻留滯。 又【廣韻】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可。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口箇切,音課。義同。

軼 【酉集下】【車字部】 軼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佚。【說文】車相出也。【楚辭遠遊】軼迅風于淸源。【註】從後出前也。 又【廣韻】過也,突也。【後漢馮衍傳】軼范蠡之絕迹。 又【集韻】侵軼也。【左傳隱九年】懼其侵軼我也。 又屈軼,草名。【博物志】堯時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則屈而指之。 又與逸通。【史記伯夷傳】睹軼詩,可異焉。 又散軼也。【史記五帝紀】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又與溢通。【前漢地理志】軼爲滎。【禹貢】作溢。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義同。 又與迭通。【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集韻】【正韻】□直列切,音徹。與轍通。詳後轍字註。考證:〔【楚辭九歎】軼迅風于淸源。〕 謹照原文九歎改遠遊。

軽 【備考】【酉集】【車字部】 軽 【川篇】與輕同。

軾 【酉集下】【車字部】 軾 【廣韻】賞職切【集韻】所職切,□音拭。【說文】車前也。【釋名】軾,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後漢張湛傳】軾輅馬。【註】乗車必正立,有所敬則撫軾,謂小俛也。 通作式。【論語】式負版者。

軿 【酉集下】【車字部】 軿 俗輧字。詳後輧字註。

輀 【酉集下】【車字部】 輀 【廣韻】【韻會】【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音而。【說文】喪車。 【玉篇】同□。

輁 【酉集下】【車字部】 輁 【廣韻】【集韻】□渠容切,音蛩。【廣韻】輁軸,所以支棺。【儀禮旣夕】侇牀輁軸。【註】輁狀如長牀,穿桯前後,著金而關軸。 又【廣韻】居竦切【集韻】古勇切,□音拱。義同。

輂 【酉集下】【車字部】 輂 【廣韻】居玉切【集韻】【韻會】拘玉切,□音鋦。【說文】大車駕馬也。【周禮地官鄕師】正治其徒役與其輂輦。【註】輂,駕馬。輦,人輓行,所以載任器也。 又舉土器。【前漢五行志】□畚輂。【註】輂,所以輿土也。

較 【酉集下】【車字部】 較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又【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又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又【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又【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又【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 【集韻】或作。今通用較。考證:〔【後漢輿服志】金簿繆龍,爲輿倚較。〕 謹照原文金簿改金薄。

輄 【酉集下】【車字部】 輄 【廣韻】同□。詳後□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下革切,音覈。【類篇】衣領內謂之□。

【補遺】【午集】【目字部】 【字彙補】湯勞切,音叨。目重臉也。見□字註。

輅 【酉集下】【車字部】 輅 【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玉篇】大車也。【釋名】天子所乗曰玉輅。謂之輅者,言行於道路也。 又轅縛也。【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引。【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引而輓之也。 又大也。【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軾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車。 又頤輅,蟲名。【莊子至樂篇】頤輅生乎食醯。 又【集韻】歷各切【韻會】轄各切,□音核。【史記婁敬傳】脫輓輅。【註】一木橫遮車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 又【集韻】魚駕切【正韻】五駕切,□音迓。【左傳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註】輅,迎也。 又與路通。經書車輅之輅多作路。考證:〔【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靷。【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靷而輓之〕 謹照原文兩靷字□改引。〔【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式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馬。〕 謹照原文式改軾。註車曰輅馬改車曰輅車。

輈 【酉集下】【車字部】 輈 【廣韻】【集韻】【韻會】張流切【正韻】職流切,□音舟。【說文】車轅也。【詩秦風】五楘梁輈。【註】梁輈,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向下勾之。衡橫居輈下,而輈形穹隆如屋之梁,故曰梁輈。【左傳隱十一年】穎考叔挾輈以走。【疏】《方言》:楚衞之閒謂轅爲輈。 又輈張,彊梁貌。【後漢董皇后傳】汝今輈張,怙汝兄耶。

載 【酉集下】【車字部】 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又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又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又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又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又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又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又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又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又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又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又【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又【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又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又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考證:〔【書洛誥】丕視工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 謹照原文工載改功載。

輊 【酉集下】【車字部】 輊 【五音集韻】知義切,音智。【說文】低也。【正韻】車前重也。【詩小雅】如輊如軒。互詳前軒字註。 【說文】作□。別作□□□,通作摯。

輎 【酉集下】【車字部】 輎 【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音稍。【玉篇】兵車。【集韻】兵車以鹿皮爲飾。

輐 【酉集下】【車字部】 輐 【集韻】戸管切【韻會】五管切【正韻】胡管切,□音緩。【集韻】圓也。□截之所用。【莊子序】椎拍輐斷。或作魭。 又【韻會】【正韻】□五換切,音翫。刓去圭角也。 又【集韻】胡滿切,音豢。義同。

輑 【酉集下】【車字部】 輑 【廣韻】去倫切【集韻】【正韻】區倫切,□音囷。【廣韻】車軸相連也。【揚子方言】輑謂之軸。【張衡南都賦】隄塍相輑。 又【玉篇】牛隕切,音。【說文】車前橫木。 又【集韻】牛吻切,音□。義同。

【申集上】【艸字部】 【佩觽集】徒再切,音代。草貌。

【酉集上】【言字部】 【廣韻】【集韻】□許訖切,音迄。【廣雅】□,語也。【玉篇】語聲。【廣韻】語瞋聲。又【集韻】語難貌。 又【集韻】許豈切,欷上聲。語也。 又許几切,屭上聲。義同。 又虛器切,音屭。亦語聲。 又許旣切,欷去聲。語氣也。 又許斤切,音欣。大言也。

輒 【酉集下】【車字部】 輒 【廣韻】陟葉切【集韻】【韻會】陟涉切,□音□。【說文】車兩輢也。 又【廣韻】專輒也。 又【增韻】忽然也。【韻會】每事卽然也。 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盜殺衞侯之兄輒。【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能相過也。齊謂之綦,楚謂之踂,衞謂之輒。 又姓。◎按《說文》从車耴聲。俗或作輙,非。考證:〔【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相過也。〕 謹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輓 【酉集下】【車字部】 輓 【廣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引車也。【周禮春官巾車】輦車組輓。【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註】前牽曰輓,後送曰推。 又【韻會】《前漢張良傳》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揚雄傳》婁敬委輅脫輓。□音晚。或作挽。 又輓歌,喪車執紼者相和聲。 又【韻會】【正韻】□無販切,音萬。義同。

轾 【酉集下】【車字部】 輊 【五音集韻】知義切,音智。【說文】低也。【正韻】車前重也。【詩小雅】如輊如軒。互詳前軒字註。 【說文】作□。別作□□□,通作摯。

輔 【酉集下】【車字部】 輔 【廣韻】扶雨切【五音集韻】父雨切,□音□。【說文】人頰骨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註】輔,上頷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 又【正韻】車輔,兩旁夾車木也。【詩小雅】乃棄爾輔。【疏】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以孩輔車也。 又【廣韻】毗輔,相助也,弼也。【增韻】扶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又以物相將曰輔。【周禮地官】鄕大夫以旌節輔令則達之。【註】民雖以徵令行,其將之者無節,則不得通。 又四輔,官名。【禮文王世子】設四輔。【註】謂師、保、疑、丞也。 又府史胥徒亦謂之輔。【周禮天官大宰】置其輔。【註】庶人在官者也。 又【韻會】四輔,星名。所以輔佐北極。 又三輔,郡名。漢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又輔氏,地名。【左傳宣十五年】秦伐晉,次于輔氏。 又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使獻龍輔于齊侯。 又姓。晉智果別族爲輔氏。考證:〔【詩小雅】無棄爾輔。【註】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防輔之脫也。〕 謹照原文無棄改乃棄。註改疏。防輔之脫改以孩輔車。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都宗切,音冬。女字。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粥。

輕 【酉集下】【車字部】 輕 〔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 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逌 【酉集下】【辵字部】 逌 【正韻】于求切,音由。【玉篇】氣行貌。 又【正韻】逌爾,笑貌。【史記趙世家】烈侯逌然。【註】寬緩也。【班固答賔戲】主人逌爾而笑。【註】逌爾,寬舒顏色之貌。 又【字彙補】古由字。【班固幽通賦】栗取弔於逌吉兮。 又與攸同。【前漢五行志】彝倫逌敘。又【地理志】酆水逌同。

逍 【酉集下】【辵字部】 逍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逍遙猶翺翔也。【詩鄭風】河上乎逍遙。 又逍遙,與消搖通。【莊子逍遙遊註】黃幾復云:逍者,消也。如陽動冰消,雖耗也,不竭其本。遙者,搖也。如舟行水搖,雖動也不傷其內。

逎 【酉集下】【辵字部】 逎 【集韻】遒古作逎。註詳九畫。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逎縣,屬涿郡。

透 【酉集下】【辵字部】 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切,偸去聲。【說文】跳也,過也。 又【增韻】徹也,通也。 又【廣韻】驚也。【揚子方言】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註】皆驚貌。獡,音鑠。

逐 【酉集下】【辵字部】 逐 〔古文〕□【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軸。【說文】追也。【左傳隱九年】祝□逐之。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又【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又【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又【正韻】逐逐,篤實也。又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又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又【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考證:〔【左傳昭元年】自無令諸侯逐進。〕 謹照原文令下增王字。

逑 【酉集下】【辵字部】 逑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說文】聚斂也。【詩大雅】以爲民逑。 又【玉篇】匹也,合也。【詩周南】君子好逑。【前漢揚雄傳】□逑索耦。 又【字彙補】與絿同。【爾雅釋訓】維逑,鞠也。【疏】逑,急迫也。鞠,窮也。 又祭神名。【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考證:〔【爾雅釋訓】維逑,鞠也。【註】逑,急迫也。鞠,窮也。〕 謹照原書註改疏。

递 【酉集下】【辵字部】 递 【正字通】俗遞字。(遞)【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音悌。【說文】更易也。【廣韻】遞,代也。【正韻】更迭也。【爾雅釋詁】遞,迭也。【註】更迭,閒厠相代之義也。【前漢郊祀歌】四興遞代八風生。 又【正韻】迢遞,遠也。 又【增韻】傳遞,驛遞也。 又遞鐘,琴名。【前漢王褒傳】伯牙操遞鐘。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義同。 又當蓋切,音帶。繞也。【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註】言諸將同心,圍繞扶翼也。 又叶徒結切,音迭。【王儉褚淵碑銘】德猷靡嗣,儀型長遞。怊悵餘□,鏘洋遺烈。【註】長遞,猶言長往不返。亦迢遞之意。 【集韻】或作递。俗作逓。(遞)考證:〔【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註】言諸將同心,圍繞附翼也。〕 謹照原文附改扶。

【午集上】【瓦字部】 【廣韻】子協切【集韻】卽協切,□音浹。【廣韻】半瓦。 又【集韻】一曰瓦相掩也。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義同。

途 【酉集下】【辵字部】 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 又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 又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賦】雲師□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逕 【酉集下】【辵字部】 逕 【廣韻】【集韻】□古定切,音徑。【玉篇】路徑也。【集韻】步道也。 又【玉篇】近也。【集韻】直也。 又【正韻】至也,過也。 又逕庭,言相去遠也。【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 【補遺】【未集】【糸字部】 □ 【字彙補】魯過切,音。不細也,又不均也。

逖 【酉集下】【辵字部】 逖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踢。【說文】遠也。【書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又【多士】移爾遐逖。 又遠之也。【書多方】離逖爾土。【左傳僖二十八年】糾逖王慝。【註】有惡于王者,糾而遠之。 又逖逖,欲利貌。【楚辭九章】悼來者之逖逖。 又【字彙】借作惕。【易渙卦】血去逖出。 【韻會】同逷。【集韻】亦作狄。

【午集上】【瓦字部】 【字彙】五寡切,音瓦。山貌。

逗 【酉集下】【辵字部】 逗 【唐韻】田□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說文】止也。【玉篇】住也。【後漢張衡傳】逗華隂之湍渚。 又【集韻】曲行也。【前漢韓安國傳】逗撓當斬。【註】逗,曲行避敵也。撓,顧望也。【後漢光武紀】追鹵料敵,不拘以逗遛法。 又【廣韻】持遇切【集韻】遇切,□音住。義同。 又姓也。 又【集韻】去智切,音跂。又他□切,音透。義□同。 又通作投。【正韻】物相投合也。【杜甫詩】遠逗錦江波。

這 【酉集下】【辵字部】 這 【廣韻】魚變切【集韻】牛堰切,□音彥。【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禮有掌訝,主迎。訝古作這。毛晃曰:凡稱此箇爲者箇,俗多攺用這字。這乃迎也。

通 【酉集下】【辵字部】 通 〔古文〕□【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 又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 又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又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 又□也。【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註】謂□道之也。 又凡人往來交好曰通。【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又【陸賈傳】剖符通使。 又書名。【白虎通】班固著。【風俗通】應劭著。 又書首末全曰通。【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又凡物色純者謂之通。【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又通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又井地名。【前漢□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又【廣韻】州名。 又【韻會】馬矢曰通。【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又【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又叶他郞切,音湯。【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考證:〔【爾雅釋歲】四時通政。〕 謹按原文作四時和爲通正和爲二字不可删,今改爾雅四時和爲通正。又爾雅無釋歲今省。〔【白虎通】班彪著。〕 謹照原書班彪改班固。〔又書首末全曰通。【後漢崔實傳】政論一通。〕 謹照原書政論一通改宜寫一通。〔【前漢地理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謹按語出□法志不出地理志,今改□法志。〔又馬矢曰通。【後漢戴就傳】傅以馬通。〕 謹照原傳改以馬通薰之。

逛 【酉集下】【辵字部】 逛 【等韻】居往切,狂上聲。【玉篇】走貌。 又【集韻】古况切。音誑。欺也。

逝 【酉集下】【辵字部】 逝 【唐韻】【集韻】【韻會】□時制切,音誓。【說文】往也。【增韻】行也,去也。【詩魏風】逝將去女。【楚辭九歌】將騰駕兮偕逝。 又【正韻】亡也。【前漢司馬遷傳】長逝者魂魄。 又發語辭。【詩邶風】逝不古處。【集韻】或作遞。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義同。或作遰。 又叶之列切,音折。【詩大雅】言不可逝。叶上舌字。 又叶食列切,音設。【江淹傷友賦】魂綿昧其若絕,泣縈盈其如潔。嗟妙賞之不留,歎知音之已逝。

逞 【酉集下】【辵字部】 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丑郢切,音騁。【說文】通也。【玉篇】快也。【左傳隱十一年】鬼神實不逞于許君。 又【玉篇】極也,盡也。【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億逞。 又【玉篇】解也。【左傳隱九年】乃可以逞。【註】謂可以解患也。 又【廣韻】疾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疾曰速,楚曰逞。 又【增韻】矜而自逞也。 又【正韻】不檢謂之不逞。 又【集韻】怡成切。與盈同。人名。晉有欒盈,亦作逞。 又叶癡眞切,音瞋。【張衡思□賦】遇九臯之介鳥兮,怨素意之不逞。遊塵外而暼天兮,據翳而哀鳴。考證:〔【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疾行曰速,楚曰逞。〕 謹照原文疾下省行字。

速 【酉集下】【辵字部】 速 〔古文〕□【廣韻】【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說文】疾也。【孟子】王速出令。 又【玉篇】召也。【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詩小雅】以速諸父。 又速速,不相親附之貌。【楚辭九歎】躬速速而不吾親。 又與通。速速,陋也。【後漢蔡邕傳】速速方轂。【註】速速,言鄙陋之小人也。《詩》作□。 又【正韻】鹿之足跡曰速。【石鼓文】鹿鹿速速。籀作遫。速字从辵作。考證:〔【楚辭九歌】躬速速而不吾親。〕 謹照原書九歌改九歎。

造 【酉集下】【辵字部】 造 〔古文〕艁【廣韻】昨早切【集韻】【韻會】【正韻】在早切,□音皁。【增韻】建也,作也,爲也。【易乾卦】大人造也。【書大誥】予造天役。【註】造,爲也。言我之所爲,皆天所役使也。 又【正韻】始也。【書伊訓】造攻自鳴條。【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于造。【註】謂造飮食處也。 又上造,秦官爵名。【前漢百官公卿表】二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又【廣韻】【韻會】【正韻】□七到切,音慥。【說文】就也。【詩大雅】小子有造。【禮王制】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又【正韻】詣也,進也。【書盤庚】其有衆咸造,勿褻在王庭。【註】衆皆至王庭,無褻慢也。【周禮地官司門】凡四方之賔客造焉,則以告。 又造次,急遽也。【論語】造次必於是。 又祭名。【禮王制】造乎禰。【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二曰造。【註】祈禱之祭名造。 又納也。【禮喪大記】大盤造冰。【註】造,猶內也。內與納同。先納冰盤中也。 又造舟,比舟而渡也。【詩大雅】造舟爲梁。【註】天子造舟。【疏】造舟者,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卽今之浮橋。 又【集韻】則到切,音竈。【史記龜筴傳】卜,先以造灼鑽。【註】造謂灼龜燒荆之處。 又【集韻】倉刀切,音操。進也。又叶此苟切,湊上聲。【揚子太□經】端往述來,遵天之造。無或攺作,遵天之醜。考證:〔【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徹于造。〕 謹照原文徹上增樂字。

逡 【酉集下】【辵字部】 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倫切,音踆。【說文】復也。【玉篇】退也,郤也。【集韻】逡巡,行不進也。【前漢公孫弘傳】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註】言有次第也。【楚辭九章】遷逡次而勿驅兮。 又月運之名。【揚子方言】日運爲躔,月運爲逡。 又【小爾雅】體慚曰逡。 又與通,兔名。【戰國策】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又【集韻】須閏切,音竣。逡遒,縣名。 又與駿通。【禮大傳】執籩豆,逡奔走。【書武成】作駿。考證:〔【楚辭九章】逡次而勿驅兮。〕 謹照原文逡次上增遷字。〔【揚子方言】日運爲纏,月運爲逡。〕 謹照原文纏改躔。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糝。

【寅集上】【屮字部】 【唐韻】【集韻】撫文切【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說文】艸初生,香分布也。【徐曰】初生孚甲也。 又香也。重文从艸作芬。【詩大雅】燔炙芬芬。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義同。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韻】息夷切【集韻】相夷切,□音私。【說文】石之似玉者。

逢 【酉集下】【辵字部】 逢 【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 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 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 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侯。 又姓。齊逢丑父。 又【廣韻】【韻會】蒲蒙切【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封禪書】大漢之德,逢涌原泉。【註】逢讀若,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 又叶符方切,音房。【韓愈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叶上江、下鄕。◎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縫、音蓬。【顏氏家訓】逄、逢之別,豈可雷同。考證:〔符容切,音蓬。〕 謹按逢在冬韻,蓬在東韻,逢字不音蓬,謹照廣韻逢字同音之字改爲縫。〔【爾雅釋歲】太歲在甲曰閼逢。〕 謹照原書釋歲改釋天。

連 【酉集下】【辵字部】 連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又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又黏鳥曰連。【淮南子覽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又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又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又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又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又【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又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又遲久之意。 又【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又【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又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考證:〔【史記尉陀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謹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漢霍光傳】去北地,遂入祈連山。〕 謹照前漢書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逩 【酉集下】【辵字部】 逩 【字彙】逋悶切,奔去聲。奔走也。

逪 【酉集下】【辵字部】 逪 【唐韻】【集韻】□倉各切,音錯。【說文】逪也。【玉篇】亂也。【集韻】偝也。今爲錯。

逫 【酉集下】【辵字部】 逫 【玉篇】吉穴切,音決。遠也。 又【廣韻】【集韻】□竹律切,音。【廣韻】走貌。【集韻】趨也。 又逫律,氣出遲貌。【王褒洞簫賦】馳散渙以逫律。

逭 【酉集下】【辵字部】 逭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換。【說文】逃也。【書太甲】自作孽,不可逭。 又【集韻】古緩切,音舘。【玉篇】迭也,易也,轉也,步也,行也。

【子集上】【亠字部】 【說文】廩本字。从入从回,象屋形。中有戸牖,防蒸熱。【六書略】方曰倉,圜曰。上象其蓋。

逮 【酉集下】【辵字部】 逮 〔古文〕逯【廣韻】【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說文】及也。【易繫辭】水火相逮。【註】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書周官】夙夜不逮。 又【正韻】追也。【前漢□法志】逮繫。【註】辭之所及,則追捕之,故謂之逮。 又【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迨。與迨同。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大計切,□音第。逮逮,安和貌。【禮孔子閒居】威儀逮逮。 又叶吐內切,音退。【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愛,跂行畢逮。考證:〔【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受,跂行必逮。〕 謹照原文受改愛。必改畢。

逯 【酉集下】【辵字部】 逯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行謹逯逯也。【博雅】逯逯,衆也。 又【揚子方言】逯,遡行也。【淮南子精神訓】渾然而來,逯然而往。【註】逯,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又姓。【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並。《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又【集韻】與逮同。詳後逮字註。考證:〔【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普。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 謹按逯並誤作逯普,蒙鄕侯與大司馬是一人不得分以爲二,照今漢書翟方進傳逯普改逯並。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照廣韻逯字註改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週 【酉集下】【辵字部】 週 【玉篇】職由切。與周同。【字彙】迴也。

進 【酉集下】【辵字部】 進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說文】登也。【玉篇】升也。【廣韻】前也。【禮曲禮】遭先生于道,趨而進。【表記】君子三揖而進。【註】人之相見,三揖三讓,以升賔階。【書盤庚】乃登進厥民。【疏】延之使前而告之也。 又【正韻】薦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又【正韻】效也。【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註】自勉强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 又近也。【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又進士。【禮王制】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註】進士,可進而受爵祿也。 又特進。【後漢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註】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 又與餕同。【禮祭統】百官進徹之。【註】進同餕。 又【字彙補】與盡同。【列子黃帝篇】竭聰明,進智力。 又通作薦。【列子湯問篇】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 又【集韻】徐刃切【正韻】齊進切。□與贐同。會禮也。【前漢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 又叶資辛切,音津。【揚子太□經】陽引而進,物出溱溱。考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郎刃切,音晉。〕 謹照原文郎改卽。〔【列子湯問篇】王薦而問之。【註】薦,猶進也。〕 謹照原文改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史記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 謹按所引係前漢書註,則正文亦當引前漢書。史記改前漢。

逴 【酉集下】【辵字部】 逴 【唐韻】【集韻】【韻會】□敕角切,音踔。【說文】遠也。【史記霍去病傳】逴行殊遠。【註】逴與卓同。遠也。 又超絕也。【班固西都賦】逴躒諸夏。 又【玉篇】蹇也。【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蹇者謂之逴。【註】行略逴也。體偏長短,亦謂之逴。 又逴龍,神名。【楚辭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赩只。 又【廣韻】丑略切【集韻】【韻會】敕略切,□音綽。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當侯切,音兜。結縷囊。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乙洽切,音押。江淮之閒謂病劣曰。【正字通】或曰禿瘡下窪貌。

【寅集下】【广字部】 【廣韻】【集韻】【類篇】□七賜切,音刺。【玉篇】下屋也。【廣韻】偏,舍也。

逵 【酉集下】【辵字部】 逵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正韻】渠爲切,□音騤。【說文】九達道也。【爾雅釋宮】九達謂之逵。【註】四道交出,復有旁道也。【左傳隱十一年】及大逵。杜註:逵道方九軌也。 又逵泉,魯地名。【左傳莊三十二年】歸及逵泉。 又叶岐尤切,音求。【詩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 【說文】本作馗。考證:〔【左傳隱十一年】入及大逵。【註】涂方九軌曰逵。〕 謹照原文省入字。註以下改杜註逵道方九軌也。

逶 【酉集下】【辵字部】 逶 【唐韻】於爲切【集韻】【韻會】邕危切【正韻】烏爲切,□委平聲。【說文】逶迤,衺去貌。【漢郊祀歌】票然逝,旗逶蛇。 【正字通】逶迤,別作逶迱、□迆、委移、倭侇,載在史傳詩賦者,各家文畫雖異,其音義則同也。

逸 【酉集下】【辵字部】 逸 〔古文〕□【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佚。【廣韻】失也,過也。【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註】過失也。 又【廣韻】奔也,縱也。【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註】縱之也。 又【正韻】隱也,遁也。【論語】舉逸民。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詩小雅】舉醻逸逸。 又【韻會】通作佚。【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與軼通。【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逻 【酉集下】【辵字部】 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佐切,羅去聲。【說文】巡也。【玉篇】游兵也。【正韻】游偵也。【晉書戴洋傳】宜遠偵邏。 又【集韻】遮也。【正字通】山色環繞也。【杜甫詩】雲山紫邏深。 又【集韻】【韻會】朗可切【等韻】力可切,□羅上聲。又【集韻】良何切,音羅。義□同。考證:〔【杜甫詩】春山紫邏長。〕 謹照杜甫送贾閣老出汝州詩原句改雲山紫邏深。

輿 【酉集下】【車字部】 輿 【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等韻】雲諸切,□音余。【說文】車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註】輿人專作輿,而言爲車者,車以輿爲主也。【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復爲之輿。【韻會】《詩詁》曰:輈軸之上加板以載物,軫、軾、轛、較之所附植,輿,其總名也。 又乗輿。【蔡邕獨斷】天子所御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乗輿。【註】輿,車也。乗,載也。 又【韻會】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又【正韻】堪輿,天地之總名。【前漢藝文志】《堪輿金匱》十四卷。【註】堪,天道。輿,地道。 又載而行之之意。【左傳僖十一年】敬禮之輿也。【註】謂其載禮以行也。又【襄二十四年】令名德之輿也。 又負也。【戰國策】百人輿瓢而趨。 又【廣韻】多也。【集韻】衆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聽輿人之誦。 又【韻會】扶輿,佳氣貌。又美稱。【司馬相如子虛賦】扶輿綺靡。 又輿人,賤官。【左傳昭四年】輿人納之。 又丘輿,地名。【左傳成四年】鄭公子偃敗諸丘輿。【註】鄭地。又平輿。【後漢郡國志】平輿,屬汝南郡。【註】古沈子國也。 又姓。【韻會】周大夫伯輿之後。 又【廣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增韻】舁車也。兩手對舉之車。 【集韻】或作轝。【史記封禪書】作轝。轝字从車从與,作車與。考證:〔【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後爲之輿。〕 謹照原文後爲之輿改復爲之輿。〔又【廣韻】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謹按廣韻無此語,查係韻會。謹將廣韻改韻會。

轀 【酉集下】【車字部】 轀 【廣韻】烏渾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溫。【玉篇】轀輬,車也。詳前輬字註。 又【集韻】【韻會】□於云切,音氳。轒轀,匈奴車也。

轁 【酉集下】【車字部】 轁 同輡。詳前輡字註。

轂 【酉集下】【車字部】 轂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谷。【說文】輻所湊也。【六書故】輪之正中爲轂,空其中,軸所貫也,輻湊其外。【釋名】轂,埆也。體堅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以利轉也。 又【韻會】暢轂,長轂也。【詩秦風】文茵暢轂。【註】兵車之轂比大車爲長,故曰暢轂。 又笠轂。【左傳宣四年】射汰輈以貫笠轂。【註】兵車無蓋,尊者則邊人執笠依轂而立,謂之笠轂。 又【正韻】薦舉人,謂之推轂。【史記鄭當時傳】其推轂士,常以爲賢于己。

轃 【酉集下】【車字部】 轃 【廣韻】【正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說文】大車簀也。 又與臻同。至也。【前漢郊祀歌】四極爰轃。【王吉傳】福祿其轃。 【集韻】或作□。考證:〔【前漢廟祀歌】四極爰轃。〕 謹照原文廟改郊。

轄 【酉集下】【車字部】 轄 【廣韻】胡瞎切【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鎋。【說文】車聲也。一曰鍵也。【韻會】車軸端鍵。【釋名】轄,害也。車之禁害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巾車脂轄。【註】巾車,車官。塗脂其轄,以利轉也。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轄星傅軫兩旁,主王侯。左轄爲同姓,右轄爲異姓。 又提轄,宋官名。 又【集韻】苦會切,音□。車聲。 又【集韻】【韻會】□何葛切,音曷。輵轄,轉搖貌。詳前輵字註。 【正字通】轄,一作鎋,鎋猶管也。轂空,裹之以金,如管也。管轄之義取此。 又與□同。【左傳昭二十五年】昭子賦車轄。【詩小雅】作□。

轅 【酉集下】【車字部】 轅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說文】輈也。【釋名】轅,援也。車之援也。【韻會】詩詁曰:車前曲木上鉤衡者謂之輈,亦曰轅。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向下鉤之,衡卽輈端橫木,以駕馬者。 又轅門。【周禮天官掌舍】掌王會同之舍,設車宮轅門。【註】王者出行于外,次車爲藩,仰車以轅相向表門,故曰轅門。 又軒轅,黃帝號。【前漢古今人表】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氏。 又軒轅,星名。【史記天官書】軒轅十二星。 又姓。【韻會】□大夫轅濤塗之後。 又軒轅,複姓。 又通作爰。【前漢地理志】商鞅作轅田。【註】轅,與爰同。 又【集韻】于眷切【等韻】羽眷切,□音媛。地名。【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註】齊地。 又轘轅,縣名。【史記樊噲傳】從攻長社、轘轅。【註】許州所屬縣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子雌切,音貲。碎米也。

轆 【酉集下】【車字部】 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鹿。【集韻】車軌道謂之轣轆。 又繀車。【正韻】車楘也。【揚子方言】繀車,趙魏之閒謂之轣轆。 【玉篇】同□。【集韻】或作□。□詳後□字註。

轇 【酉集下】【車字部】 轇 【廣韻】古爻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廣韻】轇轕,戟形。【張衡東京賦】闟戟轇轕。 又【集韻】長遠貌。一曰雜亂貌。互詳輵轕二字註。 通作膠。俗作□。

【申集中】【虍字部】 【篇海】同虐。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薄陌切,音白。瓦屋不泥也。

【申集上】【艸字部】 【篇海】蘇谷切,音速。□,藥草。

轈 【酉集下】【車字部】 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鉏交切,音巢。【說文】兵高車,加巢以望敵也。【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釋文》:《說文》作□。考證:〔【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註】巢本作□。〕 謹按註無此語,謹改釋文說文作□。

轉 【酉集下】【車字部】 轉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又【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又【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又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轊 【酉集下】【車字部】 轊 同軎。俗作。譌作□。音義□同。

轋 【補遺】【酉集】【車字部】 轋 【龍龕】音渾。車軛也。又音軒。車前舉也。

遈 【酉集下】【辵字部】 遈 【廣韻】常職切【集韻】丞職切,□音寔。【廣韻】流行貌。【集韻】行也。

轍 【酉集下】【車字部】 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列切,音徹。【說文】迹也。【增韻】車輪所碾迹也。餘詳前軌字註。◎按《莊子人閒世》螳蜋怒臂以當車轍。別作軼。《淮南子道應訓》絕塵弭轍。別作□。《史記□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別作徹。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轎 【酉集下】【車字部】 轎 【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橋。【玉篇】小車也。【韻會】竹輿也。【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註】隘路車也。今竹輿。 又與橋通。【史記河渠書】山行卽橋。【正字通】卽轎也。蓋今之肩輿,謂其平如橋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嶠。【廣韻】□車也。【韻會】□也。

轏 【酉集下】【車字部】 轏 同輚。【廣韻】車名。【正韻】兵車,又臥車。【左傳成二年】逢丑父寢于轏中。餘詳輚字註。考證:〔【左傳成二年】逢丑父寢于轏車。〕 謹照原文轏車改轏中。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疎兩切【集韻】所兩切,□音爽。【揚子方言】緉□,絞也。【註】履中絞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韻】攻乎切,音孤。罛或从孤。詳罛字註。

轐 【酉集下】【車字部】 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木切,音濮。【說文】車伏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加軫與轐焉。【註】車軸圜,故加轐使平以安軫也,狀如伏兔。互詳前輹字註。 又【廣韻】【集韻】□蒲沃切,音樸。義同。

轑 【酉集下】【車字部】 轑 【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老。【玉篇】車輻也。【廣韻】車軸也。【集韻】蓋弓也。【釋名】轑,蓋叉也。如屋構橑也。 又與橑通。【前漢張敞傳】得之殿屋重轑中。【註】轑,椽也。重轑卽今之廊舍,一邊虛爲兩厦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撓也,轢也。【前漢楚元王傳】陽爲羹盡,轑釜。【註】以勺轢□,令爲聲也。 又【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轑陽,楚邑名【左傳宣四年】圄伯贏于轑陽。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放火也。【前漢杜欽傳】薰轑天下。

轒 【酉集下】【車字部】 轒 【廣韻】【集韻】【韻會】□符分切,音汾。【玉篇】轒,兵車也。【六韜】攻城則有轒、臨衝。 又【集韻】轒轀,匈奴車名。【揚雄長楊賦】碎轒轀。 又【說文】淮陽名車穹窿爲轒。

锚 【戌集上】【金字部】 錨 【五音集韻】武瀌切,音苗。【玉篇】器也。【焦竑俗書刊誤】船上鐵猫曰錨。或曰□錨同。卽今船首尾四角叉,用鐵索貫之,投水中,使船不動搖者。俗讀若茅。茅苗音別,其用一也。考證:〔【焦竑俗書刊誤】卽今船首尾四角乂〕 謹照原文四角乂改四角叉。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吐孔切,音侗。女字。 又尹竦切,音桶。女名。一曰齊貌。

轓 【酉集下】【車字部】 轓 【廣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翻。【說文】轓,車之蔽也。【韻會】應劭曰:車耳反出,所以爲藩屛翳塵泥。以簟爲之,或用革。【前漢景帝紀】令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又通作藩。【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小車藩,漆席爲之,以蔽禦風塵也。 又【廣韻】車大箱也。【集韻】輫轓,車箱。 又【廣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籓。義同。 又【集韻】甫遠切,音反。同。詳前字註。考證:〔【前漢景帝紀】名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謹照原文名改令。

轔 【酉集下】【車字部】 轔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車聲。【楚辭九歌】乗龍兮轔轔。 又通作鄰。【詩秦風】有車鄰鄰。 又殷盛貌。【揚雄甘泉賦】振殷轔而軍裝。 又戸限也。【淮南子說林訓】亡馬不發戸轔。【註】楚人謂戸限曰轔。 又【廣韻】【集韻】【正韻】□良刃切,音遴。轢也。蹸、轥□通。 又【廣韻】【集韻】里忍切【正韻】良忍切,□音僯。義同。

轕 【酉集下】【車字部】 轕 【集韻】【正韻】□居曷切,音葛。【廣韻】馳驅貌。【揚雄羽獵賦】縱橫膠轕。互詳前輵轇二字註。

轖 【酉集下】【車字部】 轖 【廣韻】所力切【集韻】殺側切,□音色。【說文】車籍交錯也。 又【集韻】重革之蔑所以覆軨也。 又氣結也。【枚乗七發】中若結轖。

轗 【酉集下】【車字部】 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坎。【廣韻】轗軻,坎壈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紺切,音勘。義同。餘詳前轁軻二字註。

轘 【酉集下】【車字部】 轘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說文】車裂人也。【周禮秋官條狼氏】誓馭曰車轘。【左傳桓十八年】齊人轘高渠彌。 又【集韻】轘轅,地名。在緱氏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義同。

轙 【酉集下】【車字部】 轙 【廣韻】魚倚切【集韻】【韻會】語綺切【正韻】養里切,□音螘。【說文】車衡載轡者。【爾雅釋器】註:軛上環轡所貫也。 又【正韻】僕人嚴駕待發之意。【前漢郊祀歌】靈禗禗,象輿轙。 【廣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等韻】五羈切,□音宜。義同。或作□。考證:〔【爾雅釋器】軛上環轡所貫也。〕 謹照原書釋器下增註字。

鋖 【戌集上】【金字部】 鋖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咨切,□音私。【玉篇】平木器。今作鐁。

轚 【酉集下】【車字部】 轚 【廣韻】【集韻】【韻會】吉歷切【等韻】訖歷切,□音激。【說文】車轄相擊也。【集韻】舟車序行也。【周禮秋官野廬氏】凡道路舟車轚互者,序而行之。【註】轚互,謂迫隘處。 又挂也。【春秋昭八年】蒐于紅。【穀梁傳】流旁握御轚者不得入。【註】謂車兩轊,各去門邊空四寸,轚挂則不得入門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義同。 通作□。【前漢景帝紀】農桑□畜。◎按□畜,言郡國地磽陿者,農桑促密而難畜,故民多乏食也。□與轚音義□同。師古註:以□爲食養之,上下文義難通,宜與《周禮》轚互同義,附記於此。考證:〔【玉篇】舟車序行也〕 謹按語出集韻去聲十二霽不出玉篇,玉篇今改集韻。

轛 【酉集下】【車字部】 轛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對。【說文】車橫軨也。【正字通】車前有式,其兩箱立木,置式其上。立者爲轛,橫者爲軹。【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軹圍,去一以爲轛圍。【註】謂車輿軨立者也。立者爲轛,橫者爲軹,在式木之下,對人爲名耳。 又【廣韻】【集韻】【韻會】□追萃切,音□。義同。

轜 【酉集下】【車字部】 轜 同輀。詳前輀字註。

【午集上】【甘字部】 【廣韻】徒含切【集韻】都含切,□音覃。□,室宇深邃貌。 又【集韻】徒南切,音壜。義同。 又徒感切,音毯。盛也。 又【廣韻】許金切【集韻】虛金切,□音欣。火盛貌。

轝 【酉集下】【車字部】 轝 同輿。詳前輿字註。

轞 【酉集下】【車字部】 轞 【廣韻】【正韻】胡黤切【集韻】【韻會】戸黤切,□音檻。【廣韻】車聲。與檻通。【詩王風】大車檻檻。【註】車行聲也。 又囚車也。上著板,四周如檻形。【前漢張耳傳】轞車詣長安。 又【釋名】轞車,上施檻欄以格猛獸之車也。考證:〔【前漢陳餘傳】轞車膠致。〕 謹照原文陳餘改張耳。膠致二字改爲詣長安。

轟 【酉集下】【車字部】 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橫。【說文】羣車聲也。 又【廣韻】【集韻】呼逬切【正韻】呼孟切,□橫去聲。義同。 又叶呼光切,音荒。【韓愈詩】□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飮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 【玉篇】同□。【集韻】或作輷。

轠 【酉集下】【車字部】 轠 【廣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音雷。【廣韻】轠轤,車屬也。 又不絕貌。【揚雄羽獵賦】□紛往來,轠轤不絕。

轡 【酉集下】【車字部】 轡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音祕。【說文】馬轡也。【釋名】轡,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御駑馬以鞭爲主,御駻馬以轡爲主。 又叶補密切,音必。【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轢 【酉集下】【車字部】 轢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說文】車所踐也。互詳前輘字註。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郞達切,□音剌。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落。義□同。【集韻】或作□轣□。

轣 【酉集下】【車字部】 轣 【集韻】郞狄切,音歷。【博雅】車軌道謂之轣轆。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莫六切,音目。病也。

轥 【酉集下】【車字部】 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玉篇】車聲。【廣韻】轢也。【正字通】轔、轥□同。詳前轔字註。

车 【酉集下】【車字部】 車 〔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 又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 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 又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註】公車令一人,掌殿司馬門。天下上書及徵召,皆總領之。公車所在,因以名焉。 又揭車,香草名。【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註】留夷、揭車,皆香草也。 又覆車,網名。【爾雅釋器】罦,覆車也。【註】今之翻車,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遮切,音硨。【說文】輿輪總名。 又牙車,牙所載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註】輔,頰輔。車,牙車。【疏】車,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謂之頷車。輔爲外表,車爲內骨,故云相依。 又姓。漢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爲氏。又子車,複姓。【詩秦風】子車仲行。 又叶倉何切,音磋。【程曉伏日詩】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又□。□hōng,衆車聲。

轧 【酉集下】【車字部】 軋 【廣韻】於黠切【韻會】【正韻】乙黠切,□音扎。【說文】車輾也。【六書故】車載重,蹍軋有聲也。 又□名。【前漢匈奴傳】罪小者軋,大者死。【註】謂輾轉轢其骨節,若今之厭踝也。又勢相傾也。【莊子人閒世】名也者,相軋也。【唐書李宗閔傳】樹黨相磨軋。 又軋芴,緻密也。【前漢司馬相如傳】縝紛軋芴。【史記】作軋沕。 又軋忽,長遠之貌。【前漢禮樂志】淸風軋忽。 又軮軋,無涯際也。【揚雄甘泉賦】軮軋無垠。 又【集韻】膺眼切,音□。義同。 又叶乙役切,音鬱。【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長輸遠逝,漻淚淢汨。【註】輣軋,波相激之聲。

遅 【酉集下】【辵字部】 遅 同遲。

轨 【酉集下】【車字部】 軌 〔古文〕□□【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音宄。【說文】車轍也。【孟子】城門之軌。【註】車轍迹也。 又車軸也。【禮少儀】其在車,左執轡,右受爵,祭左右軌范乃飮。【註】軌,謂轊頭也。又【正韻】法也,則也。【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前漢賈山傳】軌,事之大者也。【註】軌謂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謂之不軌。 又【正韻】循也。【史記天官書】星辰軌道。【註】謂循其常道也。【前漢賈誼傳】諸侯軌道。【註】言循法度也。 又與宄通。【左傳成十七年】亂在外爲姦,在內爲軌。御姦以德,御軌以□。【註】軌本作宄。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西。【註】簋,古文作軌。 又叶居有切,音九。【詩邶風】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又叶果許切,音舉。【陸機凌霄賦】削陋跡于介丘兮,省仙遊而投軌。覬情累以遂濟兮,豈時俗之云阻。○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註:軌,謂轍廣,非。軌卽轍也。《韻會》,輪有高下廣狹,皆定于軌。輪中之軌旣同,則轍迹亦同,因謂車轍亦曰軌。其實軌乃轊頭也。自《說文》以軌爲車轍,後人沿之,遂專以車轍訓軌,失其字之本義矣。《郉昺孝經序》疏云:兩轍之閒曰軌,車所轢曰轍。此爲確詁云。

【申集下】【衣字部】 【唐韻】與裕同。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胡八切,音轄。麻莖也。 又【集韻】居諧切,音皆。禾藳去皮穎也。或作稭。

【午集上】【瓜字部】 【唐韻】以主切【集韻】勇主切,□音庾。【說文】本不勝末,微弱也。【六書故】,瓜實繁也。故引之有本不勝末之義。 又【玉篇】勞病也。

轩 【酉集下】【車字部】 軒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又【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又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又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又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又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又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又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又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又【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又【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又【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又【篇海】呼旱切。與通。人名。鄭有軒虎。 又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考證:〔【禮樂記】坐右憲左。〕 謹照原文坐右改致右。

轫 【酉集下】【車字部】 軔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說文】礙車也。【徐曰】止輪之轉,其物名軔。 又止物之行皆曰軔。【後漢申屠剛傳】光武嘗欲出遊,剛諫不聽,遂以頭軔乘輿輪。【註】謂以頭止車輪也。 又去軔,輪動而車行,故凡事始啓行曰發軔。【屈原離騷】朝發軔于天津。又【後漢馮衍傳】發軔新豐兮徘徊鎬京。 又與仞同。【孟子】掘井九軔。

转 【酉集下】【車字部】 轉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又【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又【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又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轮 【酉集下】【車字部】 輪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廣韻】車輪也。【說文】有輻曰輪,無輻曰輇。【釋名】輪,綸也。言瀰綸周匝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自輪始。 又輪人,車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 又廣輪,地形縱橫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註】東西爲廣,南北爲輪。 又大也。【禮檀弓】美哉輪焉。【註】言輪囷高大也。 又【史記鄒陽傳】輪囷離佹。【註】委曲盤戾也。 又輪轉,廻旋也。 又輪氏,地名。 又叶閭員切,音憐。【陸機羽扇賦】夫創始者恆樸而飾,終者必姸。是故烹飪起于熱石,玉輅基于椎輪。 又叶良愼切,音吝。【王濬平吳詩】馬怠其銜,車曳其輪。飛龍旣造,天命有晉。

轰 【酉集下】【車字部】 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橫。【說文】羣車聲也。 又【廣韻】【集韻】呼逬切【正韻】呼孟切,□橫去聲。義同。 又叶呼光切,音荒。【韓愈詩】□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飮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 【玉篇】同□。【集韻】或作輷。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陶同。註詳阜部七畫。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博蒲切。

轲 【酉集下】【車字部】 軻 【廣韻】苦何切【集韻】【韻會】丘何切,□音珂。【說文】車接軸也。 又【廣韻】轗軻,不遇也。車行不利曰轗軻,故人不得志亦謂之轗軻。【楚辭七諫】埳軻留滯。 又【廣韻】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可。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口箇切,音課。義同。

轴 【酉集下】【車字部】 軸 【廣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持輪。【釋名】軸,抽也。入轂中可抽出也。 又織具。【詩小雅】杼軸其空。【註】杼,持緯者。軸,受經者。 又卷軸。【韓愈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又乾軸、地軸,皆取旋運輪轉之意。【袁宏三國名臣贊】□廻乾軸。【木華海賦】地軸挺拔而爭廻。 又當軸,秉國政也。【前漢田千秋傳】當軸處中。 又病不能行也。【詩衞風】碩人之軸。【箋】病也。【註】盤桓不行之意。 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軸。【註】軸,河上衞地。 【集韻】一作□。

轵 【酉集下】【車字部】 軹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車輪小穿。【釋名】軹,指也。如指而見于轂頭也。【周禮夏官大馭】祭兩軹。【註】軹,謂轊頭也。 又縣名。【史記漢高祖紀】秦王子嬰降軹道旁。 又岐也。【爾雅釋地】北方有軹首蛇。【註】岐頭蛇也。 又語辭。【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爲軹。【註】軹、只同。 又藥名。【本草】連翹。一名軹。

轶 【酉集下】【車字部】 軼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佚。【說文】車相出也。【楚辭遠遊】軼迅風于淸源。【註】從後出前也。 又【廣韻】過也,突也。【後漢馮衍傳】軼范蠡之絕迹。 又【集韻】侵軼也。【左傳隱九年】懼其侵軼我也。 又屈軼,草名。【博物志】堯時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則屈而指之。 又與逸通。【史記伯夷傳】睹軼詩,可異焉。 又散軼也。【史記五帝紀】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又與溢通。【前漢地理志】軼爲滎。【禹貢】作溢。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義同。 又與迭通。【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集韻】【正韻】□直列切,音徹。與轍通。詳後轍字註。考證:〔【楚辭九歎】軼迅風于淸源。〕 謹照原文九歎改遠遊。

轸 【酉集下】【車字部】 軫 【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胗。【說文】車後橫木也。 又【廣韻】轉也,動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車衆盛也。【淮南子兵略訓】士卒殷軫。【註】殷軫,乗輿多盛貌。 又紆軫,隱曲也。【楚辭九章】心鬱結而紆軫。又地形盤曲貌。【後漢馮衍傳】路紆軫而多艱。 又軫懷,痛念也。【楚辭九章】出國門而軫懷。 又【韻會】宿名。【史記律書】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也。又【天官書】軫爲車,主風。【註】軫與巽同位,車動行疾有似于風,故主風。 又琴下轉絃者謂之軫。【李白詩】拂霜弄瑤琴。 又國名。【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註】貳、軫皆國名。 又姓。○按《考工記》加軫與轐焉。鄭註云:軫,輿也。《輪人》軫圍註:軫,輿後橫者也。《輈人》軫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輿方而言,不言輿言軫者,軫,輿之本也。戴侗據輿方之說以駁鄭氏,謂軫爲輿四面木。《博雅》軫謂之枕,《釋名》軫,枕也。軫橫在前如臥牀之有橫枕也。枕有橫無直,則四面之說非也。《韻會》軫註引《秦風小戎》俴收註云:收,軫也。疏云:大車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四尺四寸,比之爲淺,故曰俴收。收者,車前後兩端橫木所以收斂所載也。合鄭註與《詩》疏觀之,則是四面方者爲輿,前後橫者爲軫,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載人物者也。鄭註屢變其辭,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轹 【酉集下】【車字部】 轢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說文】車所踐也。互詳前輘字註。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郞達切,□音剌。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落。義□同。【集韻】或作□轣□。

轺 【酉集下】【車字部】 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小車也。【釋名】軺,遙也。四向遠望之車也。【前漢平帝紀】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者,在所爲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註】以一馬軺車而乗傳。 又【廣韻】市招切【集韻】時饒切,□音韶。【正韻】丁聊切,音刁。義□同。 一作□。

邚 【酉集下】【邑字部】 邚 【集韻】人余切,音如。國名。【字彙補】《路史國名記》本女艾國,當从上聲。音如,誤。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羊捶切【集韻】尹捶切,□音□。【揚子方言】芡,北燕謂之。【博雅】、芡,雞頭也。 又營隻切,音役。義同。一作□。

轼 【酉集下】【車字部】 軾 【廣韻】賞職切【集韻】所職切,□音拭。【說文】車前也。【釋名】軾,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後漢張湛傳】軾輅馬。【註】乗車必正立,有所敬則撫軾,謂小俛也。 通作式。【論語】式負版者。

迃 【酉集下】【辵字部】 迃 【正字通】迂本字。又□。

迱 【酉集下】【辵字部】 迱 【廣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逶迱,行貌。或作迤。通作佗、他。 又【字彙補】余支切,音移。與委蛇之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

载 【酉集下】【車字部】 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又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又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又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又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又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又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又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又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又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又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又【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又【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又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又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考證:〔【書洛誥】丕視工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 謹照原文工載改功載。

轿 【酉集下】【車字部】 轎 【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橋。【玉篇】小車也。【韻會】竹輿也。【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註】隘路車也。今竹輿。 又與橋通。【史記河渠書】山行卽橋。【正字通】卽轎也。蓋今之肩輿,謂其平如橋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嶠。【廣韻】□車也。【韻會】□也。

辁 【酉集下】【車字部】 輇 【廣韻】市緣切【集韻】逡緣切【韻會】淳沿切【正韻】且緣切,□音銓。【說文】蕃車下庳輪也。一曰無幅也。直斫木爲之,如椎輪。 又與銓通。【莊子外物篇】輇才諷說之徒。【註】輇,量人物也。一曰輇才謂小才也。 又與輲同。詳後輲字註。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與同。車約也。考證:〔【說文】蕃車下庳輪也。一曰,無幅車。斫直木爲之,如椎輪。〕 謹照原文無幅車改無幅也。斫直改直斫。

銔 【戌集上】【金字部】 銔 【集韻】攀悲切【韻會】攀糜切,□音披。靈姑銔,旗名也。【左傳昭十年】公卜使王黑以靈姑銔率吉。【註】王黑,齊大夫。靈姑銔,旗名也。【疏】卜使王黑以此旗率人以戰得吉也。 又【集韻】貧悲切,音邳。義同。

辂 【酉集下】【車字部】 輅 【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玉篇】大車也。【釋名】天子所乗曰玉輅。謂之輅者,言行於道路也。 又轅縛也。【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引。【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引而輓之也。 又大也。【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軾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車。 又頤輅,蟲名。【莊子至樂篇】頤輅生乎食醯。 又【集韻】歷各切【韻會】轄各切,□音核。【史記婁敬傳】脫輓輅。【註】一木橫遮車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 又【集韻】魚駕切【正韻】五駕切,□音迓。【左傳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註】輅,迎也。 又與路通。經書車輅之輅多作路。考證:〔【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靷。【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靷而輓之〕 謹照原文兩靷字□改引。〔【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式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馬。〕 謹照原文式改軾。註車曰輅馬改車曰輅車。

较 【酉集下】【車字部】 較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又【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又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又【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又【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又【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 【集韻】或作。今通用較。考證:〔【後漢輿服志】金簿繆龍,爲輿倚較。〕 謹照原文金簿改金薄。

辄 【酉集下】【車字部】 輒 【廣韻】陟葉切【集韻】【韻會】陟涉切,□音□。【說文】車兩輢也。 又【廣韻】專輒也。 又【增韻】忽然也。【韻會】每事卽然也。 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盜殺衞侯之兄輒。【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能相過也。齊謂之綦,楚謂之踂,衞謂之輒。 又姓。◎按《說文》从車耴聲。俗或作輙,非。考證:〔【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相過也。〕 謹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辅 【酉集下】【車字部】 輔 【廣韻】扶雨切【五音集韻】父雨切,□音□。【說文】人頰骨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註】輔,上頷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 又【正韻】車輔,兩旁夾車木也。【詩小雅】乃棄爾輔。【疏】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以孩輔車也。 又【廣韻】毗輔,相助也,弼也。【增韻】扶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又以物相將曰輔。【周禮地官】鄕大夫以旌節輔令則達之。【註】民雖以徵令行,其將之者無節,則不得通。 又四輔,官名。【禮文王世子】設四輔。【註】謂師、保、疑、丞也。 又府史胥徒亦謂之輔。【周禮天官大宰】置其輔。【註】庶人在官者也。 又【韻會】四輔,星名。所以輔佐北極。 又三輔,郡名。漢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又輔氏,地名。【左傳宣十五年】秦伐晉,次于輔氏。 又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使獻龍輔于齊侯。 又姓。晉智果別族爲輔氏。考證:〔【詩小雅】無棄爾輔。【註】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防輔之脫也。〕 謹照原文無棄改乃棄。註改疏。防輔之脫改以孩輔車。

辆 【酉集下】【車字部】 輛 【廣韻】里獎切【集韻】里養切【韻會】力讓切【正韻】良獎切,□音兩。與兩同。【韻會】乗也,匹也,又車數。【漢書註】車一乗曰一兩,言其輪轅兩兩而耦也。【詩周南】百兩御之。【註】百兩,百乗也。【疏】車一乗爲一兩。【風俗通】車有兩輪,馬有四匹,故車稱兩,馬稱匹。

【午集上】【瓜字部】 【廣韻】【集韻】□都郞切,音當。【玉篇】瓜中實。【廣韻】瓤,瓜中也。【正字通】瓜底曰。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韻】竹下切,音。腏肉。 又之石切,音隻。義同。 又陟革切,音摘。挑取骨閒肉也。 又陟卦切,音□。□,肥貌。

辇 【酉集下】【車字部】 輦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鄻。【廣韻】人步輓車也。【詩小雅】我任我輦。【註】任,負任者。輦,人輓車也。 又輓運也。【左傳莊十二年】南宮萬以乗車輦其母。 又京師謂之輦下。【後漢周紆傳】典司京輦。 又宮中道曰輦道。【司馬相如上林賦】輦道纚屬。【註】閣道可乗輦而行者。 又輦郞,官名。【前漢劉向傳】向以父德任爲輦郞。【註】引御輦郞也。 又姓。考證:〔【左傳莊十一年】南宮萬以乗車替其母。〕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二年。

辈 【酉集下】【車字部】 輩 【廣韻】【集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妹切,□音背。【說文】軍發車百兩爲一輩。【六書故】車以列分爲輩。 又【玉篇】類也。【正韻】等也。【史記婁敬傳】使者十輩來。【後漢王霸傳】令郡國孝子、悌弟、貞婦爲一輩。 又【玉篇】比也。【正韻】班也。【後漢循吏傳】邊鳳、延篤先後爲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吳志張溫傳】當今無輩。 又【正韻】行也。【論語註】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俗省作軰。

辊 【酉集下】【車字部】 輥 【廣韻】【集韻】【韻會】□古本切,音袞。【說文】車轂齊等貌。【周禮冬官考工記】望其轂,欲其輥。【六書故】輥,轉之速也。 又【集韻】【韻會】□戸袞切,音渾。義同。 俗作□。

【午集上】【瓜字部】 【廣韻】【集韻】□直禁切,音鴆。【廣韻】靑皮,瓜名。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時征切,音成。□也。 又【類篇】時正切,音盛。器也。

邕 【酉集下】【邑字部】 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雍。【說文】邑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是也。 又【集韻】竭塞也。與壅同。【前漢王莽傳】邕河水不流。 又【正韻】和也。與雍同。【晉書桑虞傳】閨門邕穆。 又【韻會】州名。秦桂林郡,唐置邕州。 【正字通】邕雍雝壅,古俱通用。

邖 【酉集下】【邑字部】 邖 【唐韻】所閒切【集韻】師閒切,□音山。地名。 又姓。見【正字通】。

邗 【酉集下】【邑字部】 邗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河干切,□音寒。【廣韻】邗溝,水名。【左傳哀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註】于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宋口入淮,通糧道也。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越之別名。

邘 【酉集下】【邑字部】 邘 【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于。【說文】周武王子所封國。【史記周本紀】明年伐邘。【註】邘城在野王縣西北。一作于。 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邘之田于鄭。【註】蔿、邘,鄭二邑。 又姓。【韻會】漢上谷太守邘侯。 【說文】本作□。□字原从亐作。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一入切,音揖。【類篇】□,草密貌。 又【玉篇】草名。

【未集中】【羽字部】 【集韻】芳無切,音敷。或从甫,羽也。一曰細毛。

□ 【備考】【辰集】【木字部】 □ 【五音篇海】音得。疑□字之譌。□,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鄰知切,音離。熬米壞也。

邙 【酉集下】【邑字部】 邙 【唐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音忙。【說文】河南洛陽北土山上邑。【正字通】貴人冢多在北邙山。 又【廣韻】【集韻】□武方切,音亡。義同。

邛 【酉集下】【邑字部】 邛 【唐韻】【集韻】【韻會】□渠容切,音蛩。【說文】地名。在濟隂縣。 又縣名。【玉篇】蜀郡有臨邛縣。【史記司馬相如傳】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 又水名。【韻會】邛水出嚴道邛崍山,入靑衣江。 又丘名。【詩□風】邛有旨苕。【註】邛,丘也。 又【廣韻】勞也,病也。【詩小雅】匪其止共,維王之邛。【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又】我視謀猶,亦孔之邛。【註】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故致亂也。 又姓。【列仙傳】周有邛疏。 【韻會】从邑从工。俗作卬,非。卬卽俯仰之仰。又卩與阝別。

邞 【酉集下】【邑字部】 邞 【唐韻】【韻會】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夫。【前漢地理志】邞縣,屬琅邪郡。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邟 【酉集下】【邑字部】 邟 【唐韻】苦浪切【集韻】口浪切,□音抗。【說文】潁川縣名。 又【玉篇】古衡切【集韻】居行切,□音耕。義同。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杭。【廣韻】餘邟,縣名。在吳興,今作杭。 又【廣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音康。【集韻】城名,在陽翟。

【子集下】【又字部】 【玉篇】古文友字。註見本畫。【說文】从二手相交。【徐曰】二手相順也。有佐佑之義,故从二手。

【午集上】【玉字部】 【字彙】同□。

邠 【酉集下】【邑字部】 邠 【廣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韻會】補巾切,□音賔。【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縣,亦作豳。互詳豕部豳字註。 又【廣韻】州名,今屬陝西西安府。 又與彬同。文貌。【揚子太□經】斐如邠如,虎豹文如。

鈝 【戌集上】【金字部】 鈝 【篇海】夷斟切,音淫。見釋典。

郩 【酉集下】【邑字部】 郩 【集韻】胡交切,音肴。【玉篇】邑名。 又【集韻】山名。在弘農。 又【廣韻】烏皓切,音襖。邑名。

邡 【酉集下】【邑字部】 邡 【唐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說文】□邡,廣漢縣名。 又【廣韻】【集韻】□敷亮切,音訪。與訪通。【穀梁傳昭二十五年】邡公也。【註】邡,當爲訪。謀納昭公也。

邢 【酉集下】【邑字部】 邢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說文】周公子所封國,地近河內懷縣。【左傳隱五年】鄭人郉人伐翼。【註】郉國,在廣平襄國縣。 又【韻會】州名。春秋郉國,隋置郉州,宋攺郉臺,今因之。 又姓。郉侯,爲衞所滅,因爲氏。 又【集韻】古幸切,音耿。【史記殷本紀】祖乙遷于郉。【註】郉,音耿。今河東皮氏有耿鄕。【括地志】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國也。 本作郉。經史通作邢。

那 【酉集下】【邑字部】 那 【唐韻】【廣韻】諾何切【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音儺。【說文】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 又【玉篇】何也。【左傳宣二年】棄甲則那。 又多也。【詩小雅】受福不那。 又【集韻】安貌。【詩小雅】有那其居。 又姓。【廣韻】西魏有那椿。 又上聲。【廣韻】【正韻】奴可切【集韻】乃可切,□音娜。【集韻】何也。【玉篇】俗言那事。 又去聲。【廣韻】奴箇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箇切,□音哪。語助也。【後漢韓康傳】公是韓伯休那。【杜甫詩】杖藜不睡誰能那。 又叶奴故切,音怒。【陸雲陸丞相誄】攺容肅至,傾蓋寵步。鞶帶翻紛,珍裘阿那。 【說文】本作□。俗作□。

邥 【酉集下】【邑字部】 邥 【廣韻】【集韻】□式任切,音沈。地名。【左傳文十七年】周甘□敗戎于邥垂。【註】邥垂,周地河南新城縣北有垂亭。 又姓也。【集韻】與沈同。考證:〔【左傳文十七年】周甘□敗戎于邥□。【註】邥□,周地河南新城縣北有□亭。〕 謹照原文三□字□改垂。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俗糒字。

邦 【酉集下】【邑字部】 邦 〔古文〕□□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 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 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 又叶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同此音。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同□。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悤。蜻蜓也。【淮南子齊俗訓】蝦蟆爲鶉,水蠆爲。詳前蜻蛉註。

邧 【酉集下】【邑字部】 邧 【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廣韻】秦邑名。【左傳文四年】晉侯伐秦,圍邧新城。 又【唐韻】虞遠切【集韻】【正韻】五遠切,□音阮。義同。

邨 【酉集下】【邑字部】 邨 【集韻】【韻會】麤尊切【正韻】倉尊切,□音村。【玉篇】地名。 又墅也。與村同。 又【廣韻】【集韻】□徒渾切,音豚。義同。(村)【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邩 【酉集下】【邑字部】 邩 【唐韻】呼果切【集韻】虎果切,□音火。【說文】地名。 一作□。

邪 【酉集下】【邑字部】 邪 【廣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斜。【廣韻】不正也。【正韻】姦思也,佞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書大禹謨】去邪勿疑。 又【韻會】辟邪,獸名。 又【唐韻】以遮切【集韻】【韻會】【正韻】余遮切,□音耶。【說文】琅邪,郡名。 又莫邪,劒名。吳大夫莫邪作寶劒,因名。 又呼韓邪,匈奴王名。【前漢宣帝紀】呼韓邪單于來朝。 又若邪,水名。在越州會稽縣。又胥邪,木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留落胥邪。【註】胥邪,似椶櫚,皮可爲索。 又汙邪,下地田也。【史記滑稽傳】汙邪滿車。 又助語,又疑辭,經傳俱作邪,俗作耶。 又【集韻】羊諸切,音余。與餘同。【史記歷書】歸邪於終。【註】邪,餘分也。終,閏月也。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瑞星名。【史記天官書】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命曰歸邪。【註】邪,音蛇。 又【字彙補】子可切,音左。【前漢司馬相如傳】邪與肅愼爲鄰。【註】邪讀爲左,謂東北接也。 又叶詳於切,音徐。【詩邶風】其虛其邪,旣亟只且。【註】邪,亦作徐。緩也。 又叶伊宜切,音移。【尚書考靈曜】虛爲秋□,昴爲冬期。隂氣相左,德乃不邪。考證:〔【史記天官書】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 謹照原文名改命。〔【詩□風】其虛其邪,旣亟只且。〕 謹照原文□改邶。

邫 【酉集下】【邑字部】 邫 【字彙補】古文邦字。【洞靈經】有邫國者,謂其有人衆也。餘詳本畫。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普孟切,烹去聲。罌屬。 又蒲孟切,音膨。屬。

【午集上】【玉字部】 【廣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音蜀。玉名。

邬 【酉集下】【邑字部】 鄔 【唐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音隖。縣名。【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邘之田于鄭。【註】河南緱氏縣西南有鄔聚。 又晉地。【左傳昭二十八年】司馬彌牟爲鄔大夫。【註】今汾州介休縣有故鄔城。 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又【廣韻】依倨切【集韻】依據切,□音飫。義□同。考證:〔【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之田于鄭。〕 謹照原文改邘。

邭 【酉集下】【邑字部】 邭 【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音屨。【說文】地名。 又【廣韻】權俱切【集韻】其俱切,□音衢。【玉篇】地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五經文字】綌作□。譌。

【午集上】【瓦字部】 【廣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音殊。【廣韻】小甖。【韻會】罃也。【博雅】,甁也。【揚子方言】罃,□魏宋楚之閒曰,或曰。

邮 【酉集下】【邑字部】 邮 【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玉篇】左馮翊高陵縣有邮亭。 又【廣韻】鄕名。 又【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笛。義同。(郵)【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又【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又高郵,州名。 又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又叶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 【正字通】《說文》本作□。从□。□,遠邊也。俗省作郵、□。【集韻】作缷。(郵)考證:〔【晉書陶侃傳】郡遣督郵至縣。〕 謹按所引出陶潛傳,侃改潛。

邯 【酉集下】【邑字部】 邯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玉篇】趙國有邯鄲縣。互詳後鄲字註。 又水名。【後漢西羌傳】侯霸復上置東西邯屯五部。【註】邯,水名。邯分流左右,在今廓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甘切,音酣。【集韻】邯,漢縣名,屬樂浪郡。 又【集韻】戸感切,音頷。【前漢王莽傳】封都匠仇延爲邯淡里附城。【註】邯淡,豐盛之意。

辴 【酉集下】【辰字部】 辴 【廣韻】【集韻】【韻會】□止忍切,音軫。【廣韻】笑貌。【莊子達生篇】桓公辴然而笑。一作囅。 又【廣韻】丑饑切【集韻】抽遲切,□音絺。又【廣韻】【集韻】【韻會】□丑忍切,音趁。義□同。

辵 【酉集下】【辵字部】 辵 【廣韻】丑略切【集韻】敕略切,□音。【說文】乍行乍止也。 又【六書故】循道疾行也。 又與躇通。【公羊傳宣六年】躇階而走。【註】躇,一作辵。 【六書正譌】从彳从止,會意。隸作辶。有與足□彳三部相通者。互見本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胡官切,音桓。○按《說文》絙作□。詳絙字註。

边 【酉集下】【辵字部】 邊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辽 【酉集下】【辵字部】 遼 【唐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僚。【說文】遠也。【楚辭九歎】山修遠其遼遼兮。 又【集韻】水名,在遼陽縣。 又【韻會】國名,契丹之後,至耶律德光,號大遼。

达 【酉集下】【辵字部】 达 【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註】达,滑也。 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 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迀 【酉集下】【辵字部】 迀 【唐韻】【韻會】古寒切【集韻】居寒切,□音干。【說文】進也。

迁 【酉集下】【辵字部】 迁 俗遷字。(遷)〔古文〕□□拪□□【唐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音韆。【說文】登也。【廣韻】去下之高也。【詩小雅】遷于喬木。 又遷徙也。【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攺。【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註】懋,勉其民,徙有於無,交易變化,其所居積之貨也。 又移物曰遷。【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註】諸物當前,跪而遷移之。 又變易也。【左傳昭五年】吾子爲國政,未攺禮,而又遷之。 又徙國曰遷。【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註】謂徙都攺邑。 又徙官曰遷。【前漢賈誼傳】誼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又貶秩曰左遷。【史記韓王信傳】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又【張蒼傳】吾極知其左遷。【註】是時尊右□左,故謂貶秩爲左遷。 又【正韻】謫也,放逐也。【臯陶謨】何遷乎有苗。 又君遷,木名。【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又姓。 又西烟切,音仙。【前漢王莽傳】立安爲新遷王。【註】服曰:遷,音仙。師古曰:遷,猶仙耳。不勞假借。 又叶七情切,音淸。【□琳大暑賦】樂以忘憂,氣變志遷。爰速嘉賔,式燕且殷。【李翺祭韓愈文】疏奏輒斥,去而復遷,升黜不攺,正言時聞。(遷)考證:〔【書益稷】何遷乎有苗。〕 謹照原書改爲臯陶謨。〔【左思吳都賦】君遷平仲。〕 謹照原文改爲平仲君遷。

迂 【酉集下】【辵字部】 迂 【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玉篇】遠也。【史記孟軻傳】迂遠而闊于事情。【後漢王暢傳】其言若迂,其效甚近。 又曲也。【書盤庚】恐人倚乃身,迂乃心。【註】恐浮言之人迂汝心,使邪僻也。【管子君臣篇】民迂則流之,民大流則迂之。【註】迂,曲不行,則通之使行。流,蕩不返,則屈之使止也。 又迂久,良久也。【後漢劉寬傳】迂久大醉而還。 又【說文】避也。 又【玉篇】廣大也。 又【唐韻】憶俱切,音紆。義同。 本作迃。通作于。考證:〔【後漢王龔傳】其言甚迂,其效甚近。〕 謹照原文龔改暢。甚迂改若迂。〔【管子君臣篇】民迂則流之,民大流則迂之。〕 謹照原文大流改流通。

迄 【酉集下】【辵字部】 迄 【唐韻】【集韻】【韻會】許訖切【等韻】呼訖切,□音汔。【說文】至也。【詩大雅】以迄于今。又【周頌】迄用有成。 又竟也。【後漢孔融傳】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又與訖通。【書禹貢】聲敎訖于四海。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昌善切,音闡。【說文】偏緩也。 又【廣韻】徐翦切【集韻】似淺切。義□同。 又【集韻】直碾切,廛去聲。義同。 又【集韻】延面切,音衍。義同。【篇海】纏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與嬭同。

迅 【酉集下】【辵字部】 迅 【唐韻】息進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晉切,□音信。【說文】疾也。【楚辭九章】羌迅高而難當。又【爾雅釋獸】狼,其子獥,絕有力,迅。【註】狼子絕有力者曰迅。【疏】迅,疾也。 又【廣韻】私閏切【集韻】須閏切,□音浚。義同。

逜 【酉集下】【辵字部】 逜 【廣韻】【集韻】【正韻】□五故切,音誤。【集韻】寤也。謂相干寤也。 又【集韻】阮古切,音五。過也。 【正字通】與遻迕□□通。

迆 【酉集下】【辵字部】 迆 【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說文】邪行也。 又【正韻】迆邐,連接也。 又邪倚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旣建而迆。【註】謂著戈於車邪倚也。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亦邪行也。

过 【酉集下】【辵字部】 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名。【詩大雅】溯其過。 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考證:〔【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 書賈誼傳改贾生。又原文無殆字今省。〔【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將軍改大王。〔【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今照改。

迳 【酉集下】【辵字部】 逕 【廣韻】【集韻】□古定切,音徑。【玉篇】路徑也。【集韻】步道也。 又【玉篇】近也。【集韻】直也。 又【正韻】至也,過也。 又逕庭,言相去遠也。【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都合切【集韻】德合切,□音答。【字林】肥貌。 又【集韻】鄂合切,音□。【玉篇】病寒也。【五音集韻】寒□。 又呼合切,音欱。義同。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韻】良脂切,音犁。螏,蟲名。見蛆字註。 又合,見《論衡》。詳蜊字註。 又憐題切,音黎。義同。 【爾雅】本作藜。或作□。

鉌 【戌集上】【金字部】 鉌 【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和。【廣韻】鉌,鸞鈴也。通作和。

迈 【酉集下】【辵字部】 邁 【廣韻】莫話切【集韻】【韻會】莫敗切【正韻】莫懈切,□音。【說文】遠行也。【詩王風】行邁靡靡。又【小雅】我日斯邁。 又【正韻】往也。【詩魯頌】從公于邁。又【小雅】後予邁焉。【註】過也。 又老也。【書秦誓】日月逾邁。【後漢皇甫規傳】年齒之不邁。 又天子以時巡行曰邁。【詩周頌】時邁其邦。 又邁邁,不顧也。【詩小雅】視我邁邁。 又與勵通,勇往力行之意。【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言臯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也。又【說命】予惟克邁乃訓。 又叶力制切,音利。【詩唐風】日月其邁。叶上逝。 【說文】作□。

迊 【酉集下】【辵字部】 迊 【廣韻】子答切【集韻】作答切,□同帀。周也。从反之而帀也。或作迊。【正韻】俗譌作匝。

迋 【酉集下】【辵字部】 迋 【唐韻】【集韻】【正韻】于放切【韻會】于况切,□音旺。【說文】往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君使子展迋勞于東門之外。 又【集韻】欺也。【詩鄭風】人實迋女。【左傳定十年】是迋吾兄也。 又恐懼也。【左傳昭三十一年】子無我迋。【司馬相如長門賦】魂迋迋若有亡。 又【廣韻】【集韻】【正韻】俱往切【韻會】求往切,□音俇。又【集韻】【韻會】□古况切,音誑。又【集韻】曲王切【正韻】去王切,□音匡。又【集韻】渠王切,音狂。義□同。

迍 【酉集下】【辵字部】 迍 【廣韻】陟綸切【集韻】【韻會】株倫切,□音屯。【玉篇】迍,邅也。 又【廣韻】徒渾切,音豚。義同。

迎 【酉集下】【辵字部】 迎 【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音□。【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 又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 又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 又叶元具切,音遇。【屈原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嶷□其□迎。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考證:〔【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召之,所言盡當。〕 謹照原文召之改占之。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韻】思留切,音修。【說文】進獻也。一曰致滋味爲羞。【集韻】本作羞。亦作饈。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方典切【集韻】【正韻】補典切,□音匾。緶亦作□。褰裳也。 又【集韻】【類篇】□□眠切,音邊。義同。

运 【酉集下】【辵字部】 运 【集韻】羽粉切,音抎。走貌。(運)〔古文〕□【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音韻。【玉篇】轉也,動也。【正韻】行也,用也。【易繫辭】日月運行。【書大禹謨】帝德廣運。【註】行之不息也。【禮少儀】君子欠伸運笏。【註】運,動也。 又【說文】移徙也。【廣韻】轉輸也。【後漢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又【正韻】天造曰運。【渾天儀】天運如車轂。 又【韻會】五運,五行氣化流轉之名。 又運祚,曆數也。【史記高帝贊】漢承堯運。 又【集韻】地南北謂之運。【越語】廣運百里。註:遠行賦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又叶于分切,音云。【蔡邕述行賦】彌信宿而後闋,思逶迤以東運。見陽光之顥顥,懷少弭而有欣。 又叶于願切,音院。【阮瑀琴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運)考證:〔【禮曲禮】君子欠伸運笏。〕 謹照原文曲禮改少儀。〔【越語】廣運百里。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謹照原文百里下增註字。〔【蔡邕遠行賦】彌信宿而後闋,繇威遺以東運。陽光見之顥顥兮,怌少弭之有欣。〕 謹照原文遠改述。繇威遺改思逶迤。陽光見改見陽光。省兮字。怌改懷。之有欣改而有欣。

【寅集下】【彳字部】 【字彙】何庚切,音行。行貌。

这 【酉集下】【辵字部】 這 【廣韻】魚變切【集韻】牛堰切,□音彥。【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禮有掌訝,主迎。訝古作這。毛晃曰:凡稱此箇爲者箇,俗多攺用這字。這乃迎也。

进 【酉集下】【辵字部】 進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說文】登也。【玉篇】升也。【廣韻】前也。【禮曲禮】遭先生于道,趨而進。【表記】君子三揖而進。【註】人之相見,三揖三讓,以升賔階。【書盤庚】乃登進厥民。【疏】延之使前而告之也。 又【正韻】薦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又【正韻】效也。【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註】自勉强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 又近也。【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又進士。【禮王制】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註】進士,可進而受爵祿也。 又特進。【後漢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註】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 又與餕同。【禮祭統】百官進徹之。【註】進同餕。 又【字彙補】與盡同。【列子黃帝篇】竭聰明,進智力。 又通作薦。【列子湯問篇】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 又【集韻】徐刃切【正韻】齊進切。□與贐同。會禮也。【前漢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 又叶資辛切,音津。【揚子太□經】陽引而進,物出溱溱。考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郎刃切,音晉。〕 謹照原文郎改卽。〔【列子湯問篇】王薦而問之。【註】薦,猶進也。〕 謹照原文改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史記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 謹按所引係前漢書註,則正文亦當引前漢書。史記改前漢。

远 【酉集下】【辵字部】 遠 〔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镀 【戌集上】【金字部】 鍍 【廣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廣韻】金飾物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義同。 通作塗。

酓 【酉集下】【酉字部】 酓 【廣韻】【集韻】□於琰切,音黶。與檿同。【史記夏本紀】其篚酓絲。【註】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爲琴瑟絃。 又【廣韻】酒味苦也。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又呼含切,音。又於念切,音□。義□同。 又【集韻】於豔切,音厭。酒盈量也。 又於錦切。同飮。

【子集下】【刀字部】 【篇海】苦姑切,音枯。剖判屠破也。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苦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集韻】喉也。【五音集韻】喉中病。 又【廣韻】空谷貌。

违 【酉集下】【辵字部】 違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說文】離也。【廣韻】背也。【書堯典】靜言庸違。【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知難而避也。【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註】違猶去也。【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一作猗違。【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註】猶依違也。依且違,言兩可也。

连 【酉集下】【辵字部】 連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又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又黏鳥曰連。【淮南子覽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又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又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又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又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又【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又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又遲久之意。 又【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又【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又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考證:〔【史記尉陀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謹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漢霍光傳】去北地,遂入祈連山。〕 謹照前漢書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迟 【酉集下】【辵字部】 遲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詩□風】可以棲遲。 又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同。

【午集中】【疒字部】 【正字通】俗□字。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韻】同璱。

迢 【酉集下】【辵字部】 迢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條。【說文】迢遰也。【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又【集韻】迢迢,高貌。

迣 【酉集下】【辵字部】 迣 【廣韻】古文迾字。【說文】迾,晉趙曰迣。【前漢鮑宣傳】部落鼓鳴,男女遮迣。【註】言聞桴鼓之聲,以爲有盜賊,皆當遮列而追捕也。 又【集韻】丑制切,音跇。【玉篇】超踰也。【前漢郊祀歌】體容與,迣萬里。 俗譌作□、□,□非。考證:〔【前漢鮑宣傳】部落鼓鳴,男女遮迣。【註】言聞桴鼓之聲,爲有盜賊,皆當遮迣而追捕也。〕 謹照原註爲字上增以字。遮迣改遮列。

迤 【酉集下】【辵字部】 迤 【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又【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又【集韻】【正韻】□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考證:〔【爾雅釋訓】迤邐,旁行也。〕 謹按此爾雅釋邱註非釋訓文,謹照原文釋訓改作註,於旁行下增連延二字。

迥 【酉集下】【辵字部】 迥 【廣韻】戸頃切【集韻】【韻會】戸茗切【正韻】戸頂切,□音泂。【增韻】寥遠也。 又【廣韻】光也,輝也。 通作泂。俗作逈。

迦 【酉集下】【辵字部】 迦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增韻】身毒國瞿曇,號曰釋迦。【文中子周公篇】齋戒修而梁國亡,非釋迦之罪也。 又【廣韻】【韻會】□居伽切。音義□同。 又與邂通。【揚子太□經】迎父迦逅。

迧 【酉集下】【辵字部】 迧 【正字通】《石鼓》:迧禽奉雉。又乗馬旣迧。□與□同。

逓 【酉集下】【辵字部】 逓 【正字通】俗遞字。

迨 【酉集下】【辵字部】 迨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隶。【爾雅釋訓】迨,及也。【詩召南】迨其今兮。 又與逮同。詳後逮字註。

【未集下】【肉字部】 【五音集韻】口答切,音溘。欲睡貌。

【辰集上】【日字部】 【玉篇】居其切。後也。

迩 【酉集下】【辵字部】 迩 同邇,俗省。(邇)〔古文〕□【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說文】近也。【書舜典】柔遠能邇。【詩周南】父母孔邇。【左傳文十七年】以□、蔡之密邇於楚。 又通作爾。【詩大雅】莫遠具爾。【註】爾,近也。【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說文】別作□,俗省作迩、□。□字从臸作。(邇)考證:〔【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

迪 【酉集下】【辵字部】 迪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廣韻】進也,蹈也。【書臯陶謨】允迪厥德。【註】言信蹈其德也。 又【說文】道也。【書大禹謨】惠迪吉。【註】言順道則吉也。 又【增韻】啓迪,開導也。【書太甲】啓迪後人。【註】謂開導子孫也。又【康誥】矧今民罔迪不適。【註】謂民無導之而不從者。 又至也。【前漢班固敘傳】漢迪于秦,有革有因。 又由迪,相正也。【揚子方言】東齊靑、徐閒,相正謂之由迪。 又叶徒沃切,音獨。【詩大雅】維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復毒。【陸雲餞王太尉詩】惟帝思庸,大典光迪。思媚三靈,誕降天篤。 又叶毒藥切,音鐸。【陸禨贈馮文羆詩】奕奕馮生,哲問允迪。天保定爾,靡德不鑠。考證:〔【詩大雅】維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弗毒。〕 謹照原文弗毒改復毒。

迫 【酉集下】【辵字部】 迫 【廣韻】博白切【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玉篇】逼迫也。【廣韻】急也。【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前漢武帝紀】外迫公事。 又【增韻】窘也。【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後漢朱暉傳】惶迫伏地,莫敢動。 又【集韻】通作柏。【前漢張耳傳】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魚沸鬰兮柏冬日。 又叶璧亦切,音必。【馬融長笛賦】危殆險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積也。 又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書勢】草書之法,蓋又□略。應時諭指,用于卒迫。考證:〔【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相迫兮。〕 謹照原文相迫改肩迫。

迬 【酉集下】【辵字部】 迬 【玉篇】之句切,又竹句切。義闕。 又【字彙】古文往字。【正字通】本作□。【說文】作□。通作迬。

锌 【戌集上】【金字部】 鋅 【集韻】祖似切,音子。剛也。【玉篇】同釨。

迭 【酉集下】【辵字部】 迭 【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說文】更迭也。【易繫辭】迭用柔剛。【詩邶風】日居月諸,胡迭而微。【禮禮運】五行之動,迭相竭也。 又與軼通。【左傳成十三年】迭我殽地。【註】迭,侵突。【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與逸通。【家語】馬將迭。 又與佚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又叶徒帝切,音地。【王筠詩】緣巖蔓芳杜,迴崖掩綠蕙。嘉禾挺臯蘇,奇香發迷迭。【註】迷迭,香名。出大秦國。

【巳集下】【牛字部】 【廣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荻。【玉篇】特牛。【廣雅】,雄也。【集韻】或作□。

迮 【酉集下】【辵字部】 迮 【廣韻】側柏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音嘖。【說文】迮迮,起也。【玉篇】迫迮也。【後漢竇融傳】囂埶排迮,不得進退。【註】排迮,迫蹙也。又【□忠傳】鄰舍比里,共相壓迮。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卽各切,□音作。義同。通作□。考證:〔【後漢竇融傳】囂執排迮,不得進退。【註】排迮,蹙也。〕 謹照原文執改埶。蹙也上增迫字。

迯 【酉集下】【辵字部】 迯 俗逃字。

【未集下】【臣字部】 【篇海】之忍切,音忱。同□,明也。

述 【酉集下】【辵字部】 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說文】循也。【論語】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 又【廣韻】著述也。【正韻】修也,纘也,譔也。凡終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禮樂記】識禮樂之文者能述。【又】述者之謂明。【儀禮士喪禮】筮人許諾述命。【註】旣受命而申言之曰述。 又□也。【孟子】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 又冠名。【後漢輿服志】通天冠前有山展筩,爲述。記曰:知天者冠述。 又通作術。【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 又姓。【風俗通】魯大夫仲述之後。 又叶樹僞切,音瑞。【曹植酒賦】安沈湎而爲娛,非往聖之所述。闢酒誥之明戒,同元凶之三季。

迲 【備考】【酉集】【辵字部】 迲 【字彙補】音未詳。字見《毘陵志》。

迴 【酉集下】【辵字部】 迴 【正韻】胡瑰切。與回同。 又【廣韻】【集韻】【正韻】□胡對切,音潰。【廣韻】曲也。 【正字通】古無迴字。蓋回卽雷字。水囘爲囘,後人欲別之加辶。當作迴。迴字从囘作。

迵 【酉集下】【辵字部】 迵 【唐韻】【集韻】□徒弄切,音洞。【廣韻】過也。【史記倉公傳】診其脈迵風。【註】言風洞徹五臟也。 又【玉篇】徒東切,音同。達也。【揚子太□經】中獨達,迵迵不屈。【註】中心□獨達,故通而不盡。考證:〔【揚子太□經】中獨達,迵迵不屈。【註】中心□迵達,故通而不盡。〕 謹照原註迵達改獨達。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得叫切,音弔。以繩縛人也。俗字。

迷 【酉集下】【辵字部】 迷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迸 【酉集下】【辵字部】 迸 同逬。詳後逬字註。

【丑集中】【土字部】 【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土覆也。一曰鐵朽。 亦作墁。

逇 【補遺】【酉集】【辵字部】 逇 【篇海類編】杜本切,音遁。註詳迗字。

迹 【酉集下】【辵字部】 迹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 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又循實而考之亦曰迹。【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又【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又風迹,風化之迹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又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又迹人,官名。【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又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又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又叶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 【集韻】或作□、□。考證:〔【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循其踪迹。〕 謹照原註循改求。〔【後漢西域傳】漢有迹射。〕 謹按後漢西域傳無此語,查係王尊傳,今改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迺 【考證】【酉集下】【辵字部】 迺 〔【賈誼治安策】太子迺生。〕 謹照原書賈誼治安策改前漢贾誼傳。

迻 【酉集下】【辵字部】 迻 〔古文〕拪【唐韻】【韻會】弋支切【集韻】余支切,□同移。【說文】遷徙也。【楚辭九歎】屢懲艾而不迻。又【惜誓】或推迻而苟容兮。【註】迻,一作移。 【集韻】或作扡、□。考證:〔【楚辭九章】屢懲艾而不迻。〕 謹照原書九章改九歎。

追 【酉集下】【辵字部】 追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音。【廣韻】隨也。【增韻】逮也。【玉篇】送也。【詩周頌】薄言追之。【註】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又【說文】逐也。【周禮秋官士師】掌鄕合,以比追胥之事。【註】追,追□也。【左傳莊十八年】追戎于濟西。 又【玉篇】及也,救也。【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註】言雖欲攺悔,其可及乎。【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註】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又凡上溯已往曰追。【詩大雅】聿追來孝。【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又遂非曰追非。【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註】謂歸過于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又國名。【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又【集韻】【韻會】【正韻】□都雷切,音堆。【玉篇】治玉名。【周禮天官追師註】追,治玉石之名。【詩大雅】追琢其章。 又毋追,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又鐘紐。【孟子】以追蠡。 又【字彙補】旬爲切。與隨通。【楚辭离騷】背繩墨以追曲兮。【註】追,古與隨通。 又叶馳僞切,音墜。【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考證:〔【周禮秋官士師】掌卿合,以比追胥之事。〕 謹照原文卿改鄕。〔又母追,冠名。【禮郊特牲】母追,夏后氏之冠也。【註】母追,讀爲牟堆。別作頧。〕 謹照原文兩母字□改毋。冠改道。註以下改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又與隨通。【楚辭九歎】背繩墨以追曲兮。〕 謹照原書九歎改离騷。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悉協切,音燮。瓦破聲。

迾 【酉集下】【辵字部】 迾 〔古文〕迣【唐韻】【正韻】良薛切【韻會】力薛切【五音集韻】良傑切,□音列。【廣韻】遮也,遏也。 又【集韻】車駕淸道也。【後漢輿服志】張□帶鞬,遮迾出入。【張衡西京賦】迾卒淸。 又通作列。【禮玉藻】山澤列而不賦。【註】列言遮迾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義同。 又通作厲。【周禮地官山虞】物爲之厲。【註】厲,遮列守之也。互詳前迣字註。考證:〔【張衡西京賦】迾卒淸侯。〕 謹照原文侯改。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苦臥切,音課。【廣韻】禿。【集韻】禿病。 又【集韻】魯果切,音驘。□病。

迿 【酉集下】【辵字部】 迿 【廣韻】私閏切【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玉篇】出表辭也。 又【集韻】先也。【公羊傳定四年】朋友相衞,而不相迿。【註】謂不當先相擊刺也。 又【集韻】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又【五音集韻】許縣切,音絢。義□同。

退 【酉集下】【辵字部】 退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吐內切,推去聲。【玉篇】郤也。【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註】淺紅也。又□。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雖遂切,音歲。【類篇】卷絲爲緯也。

送 【酉集下】【辵字部】 送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又【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又【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又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又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 【玉篇】籀文作□。考證:〔【前漢食貨志】迺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謂其根株所送也。〕 謹照原註謂改爲。

适 【酉集下】【辵字部】 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之也。【廣韻】往也。【正韻】如也,至也。【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 又【廣韻】樂也。【正韻】安便也,自得也。【詩鄭風】適我願兮。【莊子大宗師】適人之適,不自適其適。 又從也。【書多士】惟我事不貳適。【註】言割殷之事無私心,一于從帝而無貳也。【左傳昭十五年】民知所適。 又【正韻】適然,猶偶然也。【書康誥】乃惟眚災適爾。【註】適,偶也。 又事之常然者。亦曰適然。【前漢贾誼傳】以是爲適然耳。 又【韻會】適來,猶爾來也。又甫爾之辭。【唐書武元衡傳】適從何來。 又【廣韻】善也。【韻會】貢得其人曰適。【前漢武帝紀】貢士有一適,再適,三適。 又【正字通】關西謂補滿曰適。【前漢黄霸傳】馬不適士。【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又【玉篇】女子出嫁也。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音的。與嫡同。【詩大雅】天位殷適。【註】殷適,殷之嫡嗣也。【禮檀弓】扶適子,南面而立。 又適士,上士也。【禮祭法】適士二廟。 又適室,正寢也。【禮檀弓】哭之適室。 又【韻會】主也,專也。【論語】無適也。【詩衞風】誰適爲容。又【小雅】誰適與謀。 又【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與敵同。【禮燕義】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史記田單傳贊】始如處女,適人閉戸。後如脫兔,適不敢距。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與謫同。【詩商頌】勿予禍適。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又【集韻】他歷切,音惕。適適然,驚貌。【莊子秋水篇】適適然驚。 又【集韻】之石切,音隻。往也。 又叶式吏切,音世。【揚子太□經】銳首銳于時,得其適也。銳東亡西,不能迴避也。 又叶式列切,音設。【韓愈進學解】紆餘爲姸,卓犖爲傑。較短量長,惟器是適。 又叶施灼切,音爍。【陸機演連珠】煙出夫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適。故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考證:〔【賈誼治安策】以是爲適然耳。〕 謹照原書改前漢贾誼傳。〔【前漢王霸傳】軍馬不適亡。【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謹按黄霸傳又發騎士詣北軍爲句,馬不適士爲句,軍馬二字不連讀。今照原文王霸改黄霸。馬上去軍字。亡字改士字。〔【禮祭儀】適士二廟。〕 謹照原書祭儀改爲祭法。〔【禮燕儀】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 謹照原書燕儀改燕義。〔又與謫同。【詩衞風】室人交徧適我。又【商頌】勿予禍適。〕 謹按衞詩作讁不作適,此係誤引今省去。於勿予禍適下增引: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逃 【酉集下】【辵字部】 逃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亡也。【書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註】謂有罪逃亡之人也。 又【廣韻】避也,去也。【史記吳世家】季札讓逃去。【註】謂讓位而逃也。【後漢謝該傳】良才抱璞而逃,所謂往而不返者也。 又通作跳。逸去也。【史記高祖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註】跳,音逃。【前漢燕王澤傳】跳驅至長安。 又叶田黎切,音題。【劉歆列女贊】衞君不聽,後果遁逃。許不能救,女作載馳。 《集韻》逃,俗作迯,非是。□,古文造。考證:〔【史記高帝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 謹照原文高帝改高祖。〔【前漢劉澤傳】跳驅至長安。【註】跳,音逃。〕 謹照原文劉澤改燕王澤。註跳音逃語見史記不在漢書,今移於上文漢王跳之下。〔【說文】逃,一作□。俗作迯。〕 謹按說文無此語。今照集韻改爲集韻逃,俗作迯,非是。

逄 【酉集下】【辵字部】 逄 【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龎。【廣韻】姓也。【孟子】逄蒙學射於羿。【後漢劉盆子傳】逄安。劉攽曰从夅。考證:〔【後漢劉元傳】郡人逄安。【註】逄字从夅。〕 謹照後漢書原文改劉盆子傳。註逄字从逄改劉攽曰从夅。

逅 【酉集下】【辵字部】 逅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音□。【說文】邂逅,相遇也。【增韻】不期而會曰邂逅。【詩鄭風】邂逅相遇。 又【集韻】居□切,音遘。義同。 又【字彙補】很口切,音厚。【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隅音偶。 又【集韻】下溝切,音侯。邂逅,解悅貌。【字彙補】亦作不固之貌。

逆 【酉集下】【辵字部】 逆 【唐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凝入聲。【增韻】迕也,拂也,不順也。【釋名】逆,遌也。不從其理,則逆遌不順也。【書大禹謨】從逆凶。【註】言悖善從惡也。又【太甲】有言逆于汝心。【註】人以言拂逆也。 又【廣韻】亂也。【禮孔子燕居】勇而不中禮,謂之逆。【前漢武帝紀】大逆不道。 又【說文】迎也。【周禮春官中春】龡豳詩以逆暑。【書呂□】爾尚敬逆天命。【春秋桓八年】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 又【玉篇】度也,謂先事預度之也。【論語】不逆詐。【易說卦】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又奏事上書曰逆。【周禮天官】宰夫掌敘羣吏之治,以待諸臣之復,萬民之逆。【夏官太僕】掌諸侯之復逆。【註】復,謂奏事。逆,謂自下而上曰逆。 又受也。【儀禮聘禮】衆介皆逆命不辭。【註】逆猶受也。【周禮天官司書】以逆羣吏之徵令。【註】逆受而鉤考之。 又河名。【書禹貢】同爲逆河,入于海。【註】言九河合爲一,大河逆之而入海也。 又曲逆,地名。【史記□平傳】封平爲曲逆侯。 又叶宜脚切,音虐。【詩魯頌】孔淑不逆,淮夷卒獲。獲叶音霍。

【辰集上】【月字部】 【篇海】倉紅切,音聰。本作,赤色,在丹部。《正字通》云附月部,非。【字彙補】子公切,音匆。病也。

选 【酉集下】【辵字部】 選 【廣韻】先兗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兗切,□音□。【玉篇】擇也。【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禮禮運】選賢與能。【左傳襄九年】舉不失選。 又少選,須臾也。【呂覽】少選發而視之。亦曰選閒。 又【正韻】白選,貨貝名。【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龍,名白選。 又【玉篇】去絹切【廣韻】思絹切【集韻】【正韻】須絹切,□音潠。【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註】選,宣練反。 又【正韻】銓官也。【唐書】有《選舉志》。 又環舞也。【詩齊風】舞則選兮。 又【字彙補】萬也。【山海經】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楊愼云】選與萬,古音通,遂借其字。 又選懦仁弱也。【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註】選懦,仁弱慈戀,不決之意也。 又選懦、選耎,畏怯之意。【前漢西南夷傳】議者選耎,復守和議。【後漢西羌傳】公卿選懦,容頭過身。 又【廣韻】思管切【集韻】損管切,□音算。【集韻】數也。【書盤庚】世選爾勞。【傳】數也。【左傳昭九年】弗去懼選。【註】懼數其罪而責之也。 又與算同。【前漢公孫賀傳贊】斗筲之徒,何足選。音義與算同。 又【集韻】【韻會】□數滑切,音刷。金選,銖兩名。【前漢蕭望之傳】甫□之屬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應劭註】選,音刷。【正字通】漢讀率,《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率,如刷。故劭以刷音之。 【說文】本作選。俗作選。選字从巺作。考證:〔【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以文龍,名白選。〕 謹照原文以文龍改其文龍。〔又與巽通。【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註】選懦,仁柔慈惠,不決之意也。〕 謹按淸河王傳選懦不作巽懦,註内亦不音巽,不得云與巽通。今改又與巽通爲又選懦仁弱也。並照原註仁柔慈惠改仁弱慈戀。〔【前漢公孫賀傳贊】斗筲之人,何足選。〕 謹照原文之人改之徒。

逷 【酉集下】【辵字部】 逷 【玉篇】逷,今作逖。【詩大雅】用逷蠻方。【左傳襄十四年】豈敢離逷。音義□同。 又與狄同。【前漢人表】帝嚳妃□逷。

遃 【酉集下】【辵字部】 遃 【廣韻】魚蹇切【集韻】語蹇切,□音嵃。行貌。 又【集韻】魚旰切,音岸。遨也。

逊 【酉集下】【辵字部】 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困切,音巽。【正韻】順也,謙恭也。【書舜典】五品不遜。又【太甲】有言遜于汝志。又【說命】惟學遜志。【註】謙抑也。遜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又【說文】遁也。【書微子】吾家耄遜于荒。【註】逃遁于荒野也。 通作孫。【詩豳風】公孫碩膚。【禮學記】孫其業也。【春秋莊元年】夫人孫于齊。【集韻】亦作愻。考證:〔【書大甲】有言遜于汝心。〕 謹照原文大改太。心改志。

逋 【酉集下】【辵字部】 逋 【唐韻】博孤切【集韻】【韻會】【正韻】奔謨切,□音哺。【說文】亡也。【書大誥】于伐殷逋播臣。【註】逋亡播遷之臣也。【易訟卦】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戸。象曰:不克訟,歸逋□也。【左傳文六年】趙宣子爲政,董逋逃。【註】督□逃有罪之人也。 又【廣韻】懸也。【正韻】欠也。凡欠負官物,亡匿不還,皆謂之逋。【前漢昭帝紀】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後漢光武紀】爲舂陵侯家訟逋租。又【段熲傳】洗雪百年之逋負。

【午集中】【疒字部】 【正字通】同痎。【本草】老瘧發作無時名瘧。俗呼妖瘧。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直兩切【集韻】雉兩切,□音丈。病也。

鄌 【酉集下】【邑字部】 鄌 【集韻】徒郞切,音唐。國名。 【正字通】本作唐。

鄍 【酉集下】【邑字部】 鄍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冥。邑名。【左傳僖二年】伐鄍三門。【註】鄍,虞邑也。又【成二年】公會晉師于上鄍。【註】地名。闕。◎按《後漢郡國志》有鄍聚,註:服虔曰:晉別都。《博物志》曰:諸侯會于溟亭,蓋晉地也。大約晉滅虞後,其地遂爲晉有,故《說文》直以鄍爲晉地,而不復原其爲虞邑也。

鄎 【酉集下】【邑字部】 鄎 【唐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地名。【春秋哀十年】公會吳,伐齊南鄙,師于鄎。【註】鄎,齊地。【說文】鄎,姬姓之國,在淮北。今汝南新鄎。【正字通】《漢地理志》作息。孟康註曰:故息國,後徙東,故加新云。今汝南府息縣卽息地。◎按《左傳隱十一年》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疏:一本作鄎,汝南有新息縣,息在汝南,非齊南鄙,則息卽可加邑爲鄎,而齊之鄎與息國之新息,其地自不相混也。

鄏 【酉集下】【邑字部】 鄏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如欲切,□音辱。郟鄏,邑名,在河南。【集韻】河南縣直城門宮陌地也。餘詳前郟字註。

鄐 【酉集下】【邑字部】 鄐 【唐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音畜。【說文】晉郉侯邑。【左傳襄二十六年】雍子奔晉,晉人與之鄐。 又姓。【廣韻】漢東海太守鄐熙。 又【廣韻】許竹切【集韻】許六切,□音蓄。又【廣韻】【集韻】□丘六切,音麯。義□同。

鄑 【酉集下】【邑字部】 鄑 【唐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貲。【韻會】邑名。古屬靑州,周屬紀,後入齊。【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註】北海都昌縣西有貲城,卽鄑城也。互詳前郚字註。 又【集韻】宋、魯閒地。【春秋莊十一年】公敗宋師于鄑。 又【集韻】卽刃切,音晉。義同。 【說文】作□。隸作鄑。譌作□,俗作鄑,□非。

鄒 【酉集下】【邑字部】 鄒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 又通作騶。【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 又姓。【廣韻】漢有鄒陽。 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邹。互詳前郰字註。

【申集上】【艸字部】 【字彙補】古文莫字,見《古孝經》。註詳七畫。

鄔 【酉集下】【邑字部】 鄔 【唐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音隖。縣名。【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邘之田于鄭。【註】河南緱氏縣西南有鄔聚。 又晉地。【左傳昭二十八年】司馬彌牟爲鄔大夫。【註】今汾州介休縣有故鄔城。 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又【廣韻】依倨切【集韻】依據切,□音飫。義□同。考證:〔【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之田于鄭。〕 謹照原文改邘。

鋍 【戌集上】【金字部】 鋍 【集韻】薄沒切,音孛。同□。

鄕 【酉集下】【邑字部】 鄕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釋名】鄕,向也,衆所向也。【廣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前漢食貨志】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鄕,是萬二千五百戸也。 又上聲。【韻會】【正韻】□許兩切,與響同。【前漢董仲舒傳】如影鄕之應形聲。 又【字彙補】與饗通。【前漢文帝紀】尃鄕獨美其福。 又去聲。【集韻】【正韻】□許亮切。與嚮同。【禮曲禮】則必鄕長者所視。【又】請席何鄕。 又【爾雅釋宮】兩階閒謂之鄕。【註】人君南鄕當階閒。 又窻牖名。【禮明堂位】刮楹達鄕。【疏】每室四戸八窻,窻戸皆相對。又【儀禮士虞禮】祝從啓牖鄕如初。【註】鄕,牖一名也。【疏】北牖名鄕,鄕亦是牖,故云一名也。 又【正字通】昔也,曩也。往者在前,來者從後,故往者謂之鄕者,往日謂之鄕日。【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又姓。【集韻】通作向。

鄖 【酉集下】【邑字部】 鄖 【廣韻】【韻會】【正韻】□于分切,音云。國名。【說文】漢南之國。【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註】鄖國,在江夏雲社縣東南有鄖城。 又衞地。【左傳哀十一年】衞太叔疾死,□于鄖。 又姓。 或省作。詳前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說文】或从□作□。□,籀文弁。

鄗 【酉集下】【邑字部】 鄗 【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正字通】春秋晉邑,戰國屬趙。【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郉、任欒、鄗。【註】鄗,晉地。後漢光武卽位于此,攺名高邑,卽今趙州高邑縣。 又與鎬通。【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註】酆、鄗,二水名。文王都酆,武王都鄗。 又【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水名。【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敖、鄗,二水名,在滎陽縣西北。 又【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壑。又【集韻】虛到切,音耗。義□同。 又【字彙補】居囂切,音郊。地名。與郊同。【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鄗。【左傳文三年】作郊。考證:〔【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郉欒任鄗。〕 謹照原文欒任改任欒。

鄘 【酉集下】【邑字部】 鄘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庸。【說文】南夷國也。 又【集韻】紂畿內地名。互詳前邶字註。又城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宋城舊鄘。【註】舊鄘,故城也。 又姓。【正字通】鄘國絕,子孫因氏。

【寅集下】【彐字部】 〔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說文】屬。从二。又【玉篇】豕聲也。 又【廣韻】鼠名。 【廣韻】俗作□。

鄙 【酉集下】【邑字部】 鄙 〔古文〕□【廣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音比。【釋名】鄙,否也。小邑不能遠通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註】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內者。又【地官遂人】掌造縣鄙形體之法,五酇爲鄙,五鄙爲縣。 又【廣韻】邊鄙也。【左傳隱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註】鄙,鄭邊邑。 又【正韻】陋也,厭薄之也。【左傳宣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老子道德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又鄙與都對言,朴野也。【淮南子詮言訓】夫始于都者,常大于鄙。 又鄙與仁對,言不通也。【前漢董仲舒傳】或仁或鄙。 又嗇於財者曰鄙吝。 俗作鄙、□。考證:〔【老子道德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謹照原文且改似。

鄚 【酉集下】【邑字部】 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縣名。【史記趙世家】與燕鄚易。【註】皆屬涿郡。【前漢地理志】涿郡有鄚縣。【正字通】唐開元十三年,命集賢學士衞包攺古文,以鄚類鄭,去邑作莫。今莫州任丘縣。卽古鄚地。 又姓。考證:〔【史記趙世家】燕鄚易。【註】皆屬涿郡。〕 謹照原文燕上增與字。

鄛 【酉集下】【邑字部】 鄛 【唐韻】【集韻】【韻會】□鉏交切,音巢。【說文】南陽棗陽縣名。【後漢宦者傳】鄭衆封鄛鄕侯。 又【集韻】莊交切,音釗。義同。

鄜 【酉集下】【邑字部】 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孚。【正韻】左馮翊縣,隋置鄜州。【史記秦本紀】初爲鄜畤。【註】鄜縣,屬馮翊,于鄜地作畤,故曰鄜畤。 又【廣韻】【集韻】□盧谷切,音鹿。地名。 【說文】本作□。

鄝 【酉集下】【邑字部】 鄝 【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國名。【穀梁傳宣八年】楚人滅舒鄝。【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註】蓼國,今義陽棘陽縣東南湖陽城。蓼與鄝同。

鄞 【酉集下】【邑字部】 【廣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說文】會稽縣名。【後漢郡國志】鄞,章安故治,閩越地,光武更名。【註】本鄞縣南之迴浦鄕,章帝章和元年立。又【順帝紀註】鄞故城,在鄮縣東南。 又【唐韻】語斤切【韻會】疑斤切,□音齗。義同。

鄟 【酉集下】【邑字部】 鄟 【廣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音專。地名。【春秋成六年】取鄟。【註】附庸國。【公羊傳】邾婁之邑。 又鄟門,城名。【左傳襄九年】諸侯伐鄭,門于鄟門。【註】鄭城門也。 又【廣韻】度官切【集韻】徒官切,□音團。又【廣韻】市兗切【集韻】豎兗切,□音膞。義□同。 又通專。【左傳襄九年釋文】鄟,本亦作專。

鄠 【酉集下】【邑字部】 鄠 【廣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縣名。漢屬右扶風。 又與扈通。【前漢地理志】鄠縣。【註】古國,有扈谷亭,卽夏啓所伐有扈國也。

鄡 【酉集下】【邑字部】 鄡 【廣韻】苦幺切【集韻】牽幺切【正韻】牽遙切,□音蹺。【說文】鉅鹿縣名。【後漢光武紀】擊銅馬于鄡。【註】鄡,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 又鄡陽。【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 又鄡亭,地名。【前漢王莽傳】析宰將兵數千,屯鄡亭。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一作郻。俗作□。考證:〔【後漢光武紀】繫銅馬于鄡。〕 謹照原文繫改擊。

□ 【卯集下】【方字部】 □ 【集韻】紕招切,音漂。旚或作□。

鄢 【酉集下】【邑字部】 鄢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 【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集韻】作傿,非。 又姓。

鄣 【酉集下】【邑字部】 鄣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說文】紀邑也。【春秋莊十三年】齊人降鄣。【註】鄣,紀附庸國。東平無鹽縣東北有鄣城。 又莒邑。【左傳昭十九年】齊伐莒,莒子奔紀鄣。【註】紀鄣,莒邑也。 又【等韻】之亮切。與障同。【禮祭法】鯀鄣洪水而殛死。【前漢張湯傳】居一鄣閒。【註】謂塞上要險處,築城以爲鄣蔽。

鄤 【酉集下】【邑字部】 鄤 【廣韻】【集韻】□莫半切,音蔓。地名。【左傳成三年】諸侯伐鄭鄭,公子偃帥師禦之,使東鄙覆諸鄤。【註】鄤,鄭地。 又【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蟎。又【集韻】模元切,音槾。無販切,音萬。義□同。 或作□。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韻】古緩切,音管。胃府也。一曰卽胃脯。漢書貨殖傳:濁氏以胃脯連騎。本作脘。【五音集韻】通作□。 又【五音集韻】虞遠切,音阮。人隂異呼。朊,ruǎn,从月,月光微也。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呼郞切,音炕。【玉篇】肉閒也。 又【廣韻】狼,南蠻國名。【左思吳都賦】烏滸狼。【註】異物志云:狼人夜齅金,知其良否。

逼 【酉集下】【辵字部】 逼 【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偪。【說文】近也。【廣韻】迫也。【正韻】驅也。 【集韻】或作偪。詳人部偪字註。

逾 【酉集下】【辵字部】 逾 〔古文〕【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俞。【玉篇】越也,遠也,進也。【書禹貢】逾于洛。又【秦誓】日月逾邁。 【正韻】或作踰、隃。

逿 【酉集下】【辵字部】 逿 【廣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廣韻】過也。 又【集韻】失據而倒也。【前漢王式傳】陽醉逿地。 又盪也。【史記倉公傳】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註】逿者,蕩也。謂病蕩心者,猶刺其心也。 又【集韻】【韻會】□徒郞切,音唐。突也。【張衡思□賦】爛漫麗靡,藐以迭逿。考證:〔【史記倉公傳】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註】逿者,蕩也。謂病之蕩心者,猶刺其心也。〕 謹照註省之字。〔【張衡思元賦】爛熳麗靡,藐以迭逿。〕 謹照原文熳改漫。

遳 【酉集下】【辵字部】 遳 【字彙補】七禾切。行貌。 又遳脆,急躁貌。【左思魏都賦】宵貌蕞陋,稟質遳脃。

遀 【酉集下】【辵字部】 遀 【集韻】隨古作遀。【正字通】俗隋字。古文作。隋煬帝惡前代屢遷,因去之作隋。獨集韻謂隨古作遀,臆說,不可從。

遁 【酉集下】【辵字部】 遁 〔古文〕□□□【唐韻】【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鈍。【說文】遷也。【玉篇】逃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又【廣韻】隱也,去也。【詩小雅】勉爾遁思。【後漢郅惲傳】南遁蒼梧。 又迴避也。【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又遁甲。【後漢方術傳】推六甲之隂,而隱遁也。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音囤。義同。 又【集韻】七倫切【正韻】詳倫切。□與巡同。【前漢平當傳】逡遁有恥。 又與逡通。【前漢賈誼過秦論】遁巡不敢進。 【說文】亦作遯。考證:〔【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 謹照原文避去改避法。

遂 【酉集下】【辵字部】 遂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 又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 又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詩衞風】言旣遂矣。 又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 又竟也。【前漢□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又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 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易家人】無攸遂。【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詩衞風】容兮遂兮。又物生出曰遂。【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考證:〔【詩衞風】問我諸姑,遂及伯□。〕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又【前漢孟卿傳】弟子遂之者。〕 謹按所引見胡母生傳不在孟卿傳,孟卿改胡母生。〔【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也。〕 謹照原文也改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 謹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遄 【酉集下】【辵字部】 遄 〔古文〕□【唐韻】市緣切【集韻】【韻會】淳沿切,□音篅。【說文】往來數也。【玉篇】疾也,速也。【易損卦】已事遄往。【詩邶風】遄臻于衞。 又臺名。【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侍于遄臺。考證:〔【詩衞風】遄臻于衞。〕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紀同。○按卽紀字之譌。

遇 【酉集下】【辵字部】 遇 〔古文〕□【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音寓。【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廣韻】不期而會也。【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又合也。【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又姓。【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又【集韻】【韻會】□魚容切,音顒。地名。【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註】曲音齲,遇音顒。考證:〔【禮曲禮】諸侯未及相見曰遇。〕 謹照原文未及下增期字。〔【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謹照原文省使字。

遉 【酉集下】【辵字部】 遉 【廣韻】丑鄭切【集韻】【韻會】【正韻】丑正切,□音偵。【玉篇】邏□也。【增韻】廉視探伺也。 通作偵。互詳人部偵字註。

遊 【酉集下】【辵字部】 遊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玉篇】遨遊也。【書大禹謨】罔遊于逸。【詩邶風】以遨以遊。【禮學記】息焉遊焉。【註】遊,謂無事閒暇總在于學也。 又友也,交遊也。【禮曲禮】交遊稱其信也。【戰國策】士未有爲君盡遊者。【註】遊,猶友也。言不盡于交遊之道。 又叶延知切,音移。【班彪閒居賦】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以高遊。嘉孝武之乾乾,親釋躬于伯姫。 又叶羊諸切,音余。【黃庭經】五靈夜燭煥入區,子存內皇與我遊。

運 【酉集下】【辵字部】 運 〔古文〕□【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音韻。【玉篇】轉也,動也。【正韻】行也,用也。【易繫辭】日月運行。【書大禹謨】帝德廣運。【註】行之不息也。【禮少儀】君子欠伸運笏。【註】運,動也。 又【說文】移徙也。【廣韻】轉輸也。【後漢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又【正韻】天造曰運。【渾天儀】天運如車轂。 又【韻會】五運,五行氣化流轉之名。 又運祚,曆數也。【史記高帝贊】漢承堯運。 又【集韻】地南北謂之運。【越語】廣運百里。註:遠行賦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又叶于分切,音云。【蔡邕述行賦】彌信宿而後闋,思逶迤以東運。見陽光之顥顥,懷少弭而有欣。 又叶于願切,音院。【阮瑀琴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考證:〔【禮曲禮】君子欠伸運笏。〕 謹照原文曲禮改少儀。〔【越語】廣運百里。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謹照原文百里下增註字。〔【蔡邕遠行賦】彌信宿而後闋,繇威遺以東運。陽光見之顥顥兮,怌少弭之有欣。〕 謹照原文遠改述。繇威遺改思逶迤。陽光見改見陽光。省兮字。怌改懷。之有欣改而有欣。

遍 【酉集下】【辵字部】 遍 【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

【子集下】【厂字部】 【集韻】牛代切,音礙。石名。又【玉篇】張幕也。又【集韻】陟革切,音摘。義同。

【寅集下】【广字部】 【玉篇】古文逾字。註詳辵部九畫。 又【廣韻】度侯切【集韻】【韻會】徒侯切,□音頭。【玉篇】行圊也。【集韻】通作牏。 又【玉篇】木槽也。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義同。 又與庾通。【集韻】庾或作。

過 【酉集下】【辵字部】 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名。【詩大雅】溯其過。 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考證:〔【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 書賈誼傳改贾生。又原文無殆字今省。〔【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將軍改大王。〔【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今照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素。

道 【酉集下】【辵字部】 道 〔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又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又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又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達 【酉集下】【辵字部】 達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音薘。【玉篇】通也。【書堯典】達四聰。【禮禮器】君子之人達。【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孟子】達不離道。【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詩周頌】驛驛其達。【註】苗生出土也。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禮明堂位】刮楹達鄕。【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詩大雅】先生如達。【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集韻】行不相遇也。【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詩鄭風】挑兮達兮。【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达。

違 【酉集下】【辵字部】 違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說文】離也。【廣韻】背也。【書堯典】靜言庸違。【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知難而避也。【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註】違猶去也。【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一作猗違。【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註】猶依違也。依且違,言兩可也。

遗 【酉集下】【辵字部】 遺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又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音□。又【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遘 【酉集下】【辵字部】 遘 【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姤。【說文】遇也。【爾雅釋詁】遘、逢、遇、遻,見也。【註】行而相値也。【書洛誥】無有遘自疾。【註】言身其康强,無有遘遇自罹疾害者。【崔駰慰志賦】嘉昔人之遘辰兮。 又與覯通。【前漢敘傳】遘閔旣多。【詩邶風】作覯。考證:〔【爾雅釋訓】遘逢遇遻,見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遙 【酉集下】【辵字部】 遙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遚 【酉集下】【辵字部】 遚 【廣韻】【集韻】□初救切,音簉。【廣韻】不進也。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集韻】□胡玩切,音換。睕,轉目。一曰大目貌。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奴來切【集韻】【韻會】囊來切,□乃平聲。病也。一曰儜劣也。 又【集韻】汝來切,音荋。疾也。

遛 【酉集下】【辵字部】 遛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集韻】逗遛,不進也。互詳逗字註。

遜 【酉集下】【辵字部】 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困切,音巽。【正韻】順也,謙恭也。【書舜典】五品不遜。又【太甲】有言遜于汝志。又【說命】惟學遜志。【註】謙抑也。遜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又【說文】遁也。【書微子】吾家耄遜于荒。【註】逃遁于荒野也。 通作孫。【詩豳風】公孫碩膚。【禮學記】孫其業也。【春秋莊元年】夫人孫于齊。【集韻】亦作愻。考證:〔【書大甲】有言遜于汝心。〕 謹照原文大改太。心改志。

【丑集下】【大字部】 【廣韻】【集韻】□才邪切,藉平聲。大口貌。 又徐嗟切,音邪。□,大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姑還切,音關。○按《正字通》綸字註:綸巾,俗作□。楊升菴曰:□巾,世誤作綸。未知孰是,存考。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集韻】□芳無切,音孚。【玉篇】花盛也,亦省作芣。

遝 【酉集下】【辵字部】 遝 【唐韻】徒合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正韻】雜遝也。【前漢劉向傳】雜遝衆賢,罔不肅和。【曹植洛神賦】衆靈雜遝。 又【玉篇】遝,行相及也。【古詩】遝高飛莫安宿。【王褒洞簫賦】騖合遝以詭譎。【註】合遝,盛多貌。 又馺遝。【陸機文賦】紛葳蕤以馺遝。【註】文辭壯奮也。考證:〔【前漢劉向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 謹按劉向傳雜遝二字屬下句不屬上句,今照原文句讀改爲雜遝衆賢,罔不肅和。〔【王褒洞簫賦】鶩合遝以詭譎。〕 謹照原文鶩改騖。

遞 【酉集下】【辵字部】 遞 【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音悌。【說文】更易也。【廣韻】遞,代也。【正韻】更迭也。【爾雅釋詁】遞,迭也。【註】更迭,閒厠相代之義也。【前漢郊祀歌】四興遞代八風生。 又【正韻】迢遞,遠也。 又【增韻】傳遞,驛遞也。 又遞鐘,琴名。【前漢王褒傳】伯牙操遞鐘。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義同。 又當蓋切,音帶。繞也。【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註】言諸將同心,圍繞扶翼也。 又叶徒結切,音迭。【王儉褚淵碑銘】德猷靡嗣,儀型長遞。怊悵餘□,鏘洋遺烈。【註】長遞,猶言長往不返。亦迢遞之意。 【集韻】或作递。俗作逓。考證:〔【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註】言諸將同心,圍繞附翼也。〕 謹照原文附改扶。

遟 【酉集下】【辵字部】 遟 【說文】籀文遲字。

遠 【酉集下】【辵字部】 遠 〔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遡 【酉集下】【辵字部】 遡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說文】同泝。【詩秦風】遡洄從之。【註】逆流而上也。【又】遡遊從之。【註】順流而下也。 又【集韻】嚮也。【正韻】迎也。【詩大雅】遡其過。【註】響過而居也。【又】如彼遡風。【註】如嚮風之人,唈而不能息也。 又與愬通。訴告也。【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于魏。【註】遡、愬同。 又【正字通】溯泝□同。

釚 【戌集上】【金字部】 釚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玉篇】弩牙。【集韻】或作□。【篇海類編】亦作釓。

郼 【酉集下】【邑字部】 郼 【廣韻】【集韻】□於希切,音依。【廣韻】殷國名。【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高註】郼,讀如衣。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又【呂覽慎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不能成功。【註】郼,湯之本國。【正字通】郼非卽殷字。齊人讀殷如衣,高註讀郼如衣,皆方音,非定音也。考證:〔【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高繡曰】郼讀如衣。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 謹照原文高繡曰改高註。〔【呂覽憤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豐也。【註】郼,殷舊封國名。〕 謹照原文憤勢篇改慎勢篇。武其無岐下省豐也二字。增不能成功四字。註郼殷舊封國名改註郼湯之本國。

遢 【酉集下】【辵字部】 遢 【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玉篇】穩行貌。【集韻】邋遢,行貌。 又【廣韻】邋遢,不謹事也。

遣 【酉集下】【辵字部】 遣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說文】縱也。【廣韻】送也。【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 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禮檀弓】遣車一乗。【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遥 【酉集下】【辵字部】 遙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午集中】【疒字部】 【正字通】同癬。

遦 【酉集下】【辵字部】 遦 【廣韻】【集韻】□古翫切,音貫。【說文】習也。【廣韻】行也。◎按習貫,字本作貫。俗加心作慣,又加辶作遦,□非。

遧 【酉集下】【辵字部】 遧 【集韻】諸良切,音章。週遧,迃也。◎按《大戴禮千乗篇》立□設如太廟,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斯庶□遧。庶□遧,則事上靜。據此,當爲彰顯明辨之意,與章同義。《字彙》依《集韻》,訓作週遧。《正字通》力辨週遧之非,亦無援據,因詳載《戴禮》,以備考證云。考證:〔字彙依集韻,訓作週遧。正字通力辨週遧之非,亦無援據,因詳載戴禮,以備考証〕 謹按証諫也非考證之證,謹改證。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側洽切,音劄。【類篇】縫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集韻】□丑玉切,音亍。□□,損米也。 【篇海】从束,與朿不同。,suǒ,壞米。

遨 【酉集下】【辵字部】 遨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玉篇】遨遊也。【後漢劉盆子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絳襜絡,而猶從牧兒遨。【梁鴻傳】聊逍遙兮遨嬉。 又【廣韻】亦作敖。【詩邶風】以敖以遊。

荰 【申集上】【艸字部】 荰 【唐韻】【正韻】徒古切【韻會】動五切,□音杜。荰蘅,香草。

適 【酉集下】【辵字部】 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之也。【廣韻】往也。【正韻】如也,至也。【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 又【廣韻】樂也。【正韻】安便也,自得也。【詩鄭風】適我願兮。【莊子大宗師】適人之適,不自適其適。 又從也。【書多士】惟我事不貳適。【註】言割殷之事無私心,一于從帝而無貳也。【左傳昭十五年】民知所適。 又【正韻】適然,猶偶然也。【書康誥】乃惟眚災適爾。【註】適,偶也。 又事之常然者。亦曰適然。【前漢贾誼傳】以是爲適然耳。 又【韻會】適來,猶爾來也。又甫爾之辭。【唐書武元衡傳】適從何來。 又【廣韻】善也。【韻會】貢得其人曰適。【前漢武帝紀】貢士有一適,再適,三適。 又【正字通】關西謂補滿曰適。【前漢黄霸傳】馬不適士。【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又【玉篇】女子出嫁也。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音的。與嫡同。【詩大雅】天位殷適。【註】殷適,殷之嫡嗣也。【禮檀弓】扶適子,南面而立。 又適士,上士也。【禮祭法】適士二廟。 又適室,正寢也。【禮檀弓】哭之適室。 又【韻會】主也,專也。【論語】無適也。【詩衞風】誰適爲容。又【小雅】誰適與謀。 又【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與敵同。【禮燕義】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史記田單傳贊】始如處女,適人閉戸。後如脫兔,適不敢距。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與謫同。【詩商頌】勿予禍適。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又【集韻】他歷切,音惕。適適然,驚貌。【莊子秋水篇】適適然驚。 又【集韻】之石切,音隻。往也。 又叶式吏切,音世。【揚子太□經】銳首銳于時,得其適也。銳東亡西,不能迴避也。 又叶式列切,音設。【韓愈進學解】紆餘爲姸,卓犖爲傑。較短量長,惟器是適。 又叶施灼切,音爍。【陸機演連珠】煙出夫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適。故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考證:〔【賈誼治安策】以是爲適然耳。〕 謹照原書改前漢贾誼傳。〔【前漢王霸傳】軍馬不適亡。【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謹按黄霸傳又發騎士詣北軍爲句,馬不適士爲句,軍馬二字不連讀。今照原文王霸改黄霸。馬上去軍字。亡字改士字。〔【禮祭儀】適士二廟。〕 謹照原書祭儀改爲祭法。〔【禮燕儀】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 謹照原書燕儀改燕義。〔又與謫同。【詩衞風】室人交徧適我。又【商頌】勿予禍適。〕 謹按衞詩作讁不作適,此係誤引今省去。於勿予禍適下增引: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遪 【酉集下】【辵字部】 遪 【廣韻】于合切。裏遪也。【字彙】行也。走也。

遫 【酉集下】【辵字部】 遫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玉篇】張也。【集韻】開也。 通作慗。譌作愸。

遬 【酉集下】【辵字部】 遬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肅。【韻會】蹙遬也。【禮玉藻】見所尊者齊遬。【註】猶蹙蹙也。 又剽遬,疾也。【史記禮書】輕利剽遬,卒如熛風。【淮南子兵略訓】欲疾以遬。 又僕遬,凡短之貌。【前漢息夫躬傳】僕遬不足數。 又【字彙補】遬濮,國名。【前漢霍去病傳】討遬濮。 【玉篇】籀文速字。

遭 【酉集下】【辵字部】 遭 【唐韻】作曹切【集韻】【韻會】臧曹切【正韻】則刀切,□音糟。【說文】遇也。【禮曲禮】遭先生于道。【前漢禮樂志】幸遭遇其時。 又【說文】邐行也。【徐曰】遭,猶匝也。行復相値也。【詩齊風】遭我乎峱之閒兮。 又【正韻】巡也。【劉禹錫詩】山圍故國周遭在。 又叶將侯切,音諏。【易林】依霄夜遊,與君相遭。除解煩惑,使心不憂。 【說文】本作□。今通用遭。

遮 【酉集下】【辵字部】 遮 【廣韻】正奢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奢切,□音□。【說文】遏也。【玉篇】冒也,斷也,要也,攔也。【史記高帝紀】三老董公遮說漢王。【後漢班超傳】伏兵遮擊。 又【正韻】蔽也。【後漢輿服志】張□帶鞬,遮迾出入。 又【正字通】周遮,語多貌。【白居易詩】周遮說話長。 又【集韻】之夜切,音柘。義同。 又叶之戈切,灼平聲。【司馬相如上林賦】山林爲之震動,川谷爲之蕩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註】《于遮》,曲名。考證:〔又叶之弋切,灼平聲。【司馬相如上林賦】山林爲之震動,川谷爲之蕩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 謹按韻會小補遮叶之戈切,故入歌韻,與波相叶,据改之戈切。

遯 【酉集下】【辵字部】 遯 【集韻】遁本字。【易遯卦】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書微子】我不顧行遯。 又【韻會】水名。夜郞縣有遯水。餘詳前遁字註。

遰 【酉集下】【辵字部】 遰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玉篇】迢遰也。 又【說文】去也。【玉篇】往也。【廣韻】避也。【夏小正】九月遰鴻雁。【註】遰,往也。北來則曰向,南去則曰遰。 又【集韻】征例切。與逝同。【史記賈誼傳】鳳漂漂其高遰。 又刀鞞也。【禮內則】右佩管遰。 又【集韻】當蓋切,音帶。連也。 又叶他結切,音貼。【王筠詩】燒山多詭怪,蒼嶺復迢遰。神芝曜七明,山蒲含九節。

遱 【酉集下】【辵字部】 遱 【唐韻】洛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說文】連遱也。【集韻】不絕貌。

【未集下】【肉字部】 【正字通】弭沼切,音杪。在季脅下,俠脅兩旁虛耎處,腎外當。王冰說素問曰:邪客入于太隂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不可以養息。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同□。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北角切,音剝。犖,亂雜。 又【字彙】祭肉。

遲 【酉集下】【辵字部】 遲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詩□風】可以棲遲。 又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同。

遴 【酉集下】【辵字部】 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說文】行難也。【前漢杜欽傳】誠難以忽,不可以遴。【註】遴,難也。 又【玉篇】貪也。與吝通。【前漢魯恭王傳】晚節遴,惟恐不足于財。【地理志】潁川民貪遴爭訟。 又【正字通】離呈切,音鄰。謹選也。謂相比而選之也。故掄才謂之遴選。 又姓。◎按遴字,古惟去聲。《正字通》以行難屬去聲,以謹選屬平聲,而以《正韻闕》平聲爲泥,不知何據。

遵 【酉集下】【辵字部】 遵 〔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說文】循也。【詩周南】遵彼汝墳。 又【廣韻】率也,行也。習也。【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 又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遶 【酉集下】【辵字部】 遶 【廣韻】而沼切【集韻】【正韻】爾紹切,□音繞。【廣韻】圍繞也。 又【正韻】寔照切,音邵。義同。 亦作繞。

遷 【酉集下】【辵字部】 遷 〔古文〕□□拪□□【唐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音韆。【說文】登也。【廣韻】去下之高也。【詩小雅】遷于喬木。 又遷徙也。【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攺。【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註】懋,勉其民,徙有於無,交易變化,其所居積之貨也。 又移物曰遷。【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註】諸物當前,跪而遷移之。 又變易也。【左傳昭五年】吾子爲國政,未攺禮,而又遷之。 又徙國曰遷。【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註】謂徙都攺邑。 又徙官曰遷。【前漢賈誼傳】誼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又貶秩曰左遷。【史記韓王信傳】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又【張蒼傳】吾極知其左遷。【註】是時尊右□左,故謂貶秩爲左遷。 又【正韻】謫也,放逐也。【臯陶謨】何遷乎有苗。 又君遷,木名。【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又姓。 又西烟切,音仙。【前漢王莽傳】立安爲新遷王。【註】服曰:遷,音仙。師古曰:遷,猶仙耳。不勞假借。 又叶七情切,音淸。【□琳大暑賦】樂以忘憂,氣變志遷。爰速嘉賔,式燕且殷。【李翺祭韓愈文】疏奏輒斥,去而復遷,升黜不攺,正言時聞。考證:〔【書益稷】何遷乎有苗。〕 謹照原書改爲臯陶謨。〔【左思吳都賦】君遷平仲。〕 謹照原文改爲平仲君遷。

選 【酉集下】【辵字部】 選 【廣韻】先兗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兗切,□音□。【玉篇】擇也。【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禮禮運】選賢與能。【左傳襄九年】舉不失選。 又少選,須臾也。【呂覽】少選發而視之。亦曰選閒。 又【正韻】白選,貨貝名。【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龍,名白選。 又【玉篇】去絹切【廣韻】思絹切【集韻】【正韻】須絹切,□音潠。【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註】選,宣練反。 又【正韻】銓官也。【唐書】有《選舉志》。 又環舞也。【詩齊風】舞則選兮。 又【字彙補】萬也。【山海經】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楊愼云】選與萬,古音通,遂借其字。 又選懦仁弱也。【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註】選懦,仁弱慈戀,不決之意也。 又選懦、選耎,畏怯之意。【前漢西南夷傳】議者選耎,復守和議。【後漢西羌傳】公卿選懦,容頭過身。 又【廣韻】思管切【集韻】損管切,□音算。【集韻】數也。【書盤庚】世選爾勞。【傳】數也。【左傳昭九年】弗去懼選。【註】懼數其罪而責之也。 又與算同。【前漢公孫賀傳贊】斗筲之徒,何足選。音義與算同。 又【集韻】【韻會】□數滑切,音刷。金選,銖兩名。【前漢蕭望之傳】甫□之屬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應劭註】選,音刷。【正字通】漢讀率,《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率,如刷。故劭以刷音之。 【說文】本作選。俗作選。選字从巺作。考證:〔【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以文龍,名白選。〕 謹照原文以文龍改其文龍。〔又與巽通。【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註】選懦,仁柔慈惠,不決之意也。〕 謹按淸河王傳選懦不作巽懦,註内亦不音巽,不得云與巽通。今改又與巽通爲又選懦仁弱也。並照原註仁柔慈惠改仁弱慈戀。〔【前漢公孫賀傳贊】斗筲之人,何足選。〕 謹照原文之人改之徒。

遹 【酉集下】【辵字部】 遹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玉篇】循也,述也。【正韻】遵也。【書康誥】祇遹乃文考。【註】紹述也。 又發語辭。【詩大雅】遹駿有聲。 又姓。【正字通】宋開寶中有遹復,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邪也。【詩小雅】謀猶回遹。

遺 【酉集下】【辵字部】 遺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又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音□。又【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遻 【酉集下】【辵字部】 遻 【廣韻】【集韻】【正韻】□五故切,音誤。【廣韻】遇也。【正韻】逢也,見也。【楚辭九章】重華不可遻兮。【莊子達生篇】醉者遻物而不慴。【張衡思□賦】幸二八之遻虞兮。 又【集韻】【正韻】□逆各切,音諤。【集韻】相遇驚也。與愕同。【正韻】迕也,逆也,與噩同。 又觸也。【馬融長笛賦】牚距劫遻。【註】牚,拄也。劫,脅也。遻,觸也。言笛聲烈而繁,若相凌距也。 【正韻】亦作□迕□。

遼 【酉集下】【辵字部】 遼 【唐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僚。【說文】遠也。【楚辭九歎】山修遠其遼遼兮。 又【集韻】水名,在遼陽縣。 又【韻會】國名,契丹之後,至耶律德光,號大遼。

遽 【酉集下】【辵字部】 遽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疾資切【集韻】才資切,□音茨。【博雅】補也。 又【廣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音詞。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與縹同。○按隷釋漢□,从票之字或作□。馮煥詔□輕,卽僄輕也。

遾 【酉集下】【辵字部】 遾 【廣韻】【集韻】【韻會】□時制切,音逝。【廣韻】逮也。【正韻】及也。【集韻】北燕曰遾。 又【集韻】遠也。

避 【酉集下】【辵字部】 避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義切,音鼻。【玉篇】迴避也。【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午集中】【皮字部】 【集韻】牛交切,音聱。皮堅也。 又必歷切,音壁。皮乾聲。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惡病。【博雅】,癘也。 又【唐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義同。 又【類篇】久疾也。 俗作癩。

邀 【酉集下】【辵字部】 邀 【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音腰。【廣韻】遮也。【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通作徼。【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孟子】使數人要於路。【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考證:〔【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賷酒于半道邀之。〕 謹照原文賷改齎。

邁 【酉集下】【辵字部】 邁 【廣韻】莫話切【集韻】【韻會】莫敗切【正韻】莫懈切,□音。【說文】遠行也。【詩王風】行邁靡靡。又【小雅】我日斯邁。 又【正韻】往也。【詩魯頌】從公于邁。又【小雅】後予邁焉。【註】過也。 又老也。【書秦誓】日月逾邁。【後漢皇甫規傳】年齒之不邁。 又天子以時巡行曰邁。【詩周頌】時邁其邦。 又邁邁,不顧也。【詩小雅】視我邁邁。 又與勵通,勇往力行之意。【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言臯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也。又【說命】予惟克邁乃訓。 又叶力制切,音利。【詩唐風】日月其邁。叶上逝。 【說文】作□。

邂 【酉集下】【辵字部】 邂 【唐韻】胡懈切【集韻】【韻會】下懈切【正韻】下戒切,□音解。【玉篇】邂逅,不期而會也。詳前逅字註。 又【集韻】下買切,音蟹。邂逅,悅貌。 又戸佳切,音鞵。義同。

邃 【酉集下】【辵字部】 邃 【廣韻】【集韻】雖遂切【正韻】須遂切,□音粹。【說文】深遠也。【禮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註】言十二旒在前後,垂而深邃,以延覆冕上。【後漢輿服志】聖人處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又屋宇深遠亦曰邃。【屈原離騷】閨中旣邃遠兮。考證:〔【後漢百官志】聖人處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公渾切,□音昆。【說文】幒也。【廣韻】褻衣。【廣雅】襣也。【又】楚人謂曰□。【說文】或作褌。【類篇】或作□。

還 【酉集下】【辵字部】 還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邅 【酉集下】【辵字部】 邅 【廣韻】【集韻】【韻會】□張連切,音旃。【集韻】迍邅,難行不進貌。【易屯卦】屯如邅如。【楚辭哀時命】蹇邅迴而不能行。 又【廣韻】持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上聲。轉也,逐也。【屈原離騷】邅吾道夫崑崙。【註】邅,轉也。楚人名轉曰邅。又【楚辭九歎】邅彼南道兮以征夫宵行。【註】言已放逐而流轉江南也。 又【廣韻】除善切【集韻】丈善切,□□去聲。移也。又循也。考證:〔【楚辭九諫】蹇邅迴而不能行。〕 謹照原書九諫改哀時命。

【丑集下】【大字部】 【廣韻】【集韻】□房密切。與拂弼通。別作佛。【說文】大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類編】符勿切,音佛。義□同。 亦作□□。

邆 【酉集下】【辵字部】 邆 【字彙補】徒登切,音騰。【唐書南蠻傳】六詔,四曰邆賧詔。 又唐亙切,音蹬。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千尋切,音侵。【玉篇】日光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譌字。【篇海】□,籀文。亦作、紟。○按《說文》紟籀文从金作。無从侌者。《集韻》紟或作衿,或作襟□,蓋因此而譌耳。□原字从侌。

邇 【酉集下】【辵字部】 邇 〔古文〕□【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說文】近也。【書舜典】柔遠能邇。【詩周南】父母孔邇。【左傳文十七年】以□、蔡之密邇於楚。 又通作爾。【詩大雅】莫遠具爾。【註】爾,近也。【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說文】別作□,俗省作迩、□。□字从臸作。考證:〔【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

邈 【酉集下】【辵字部】 邈 【唐韻】莫角切【集韻】【韻會】墨角切,□音。【說文】遠也。【正韻】渺也。【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又【九章】邈而不可慕。 又【爾雅釋訓】邈邈,悶也。 又【正韻】輕視貌。與藐同。【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振景拔迹,顧邈同列。【註】邈,凌也。 又叶莫卜切,音木。【陸雲被命詩】聖敬遠躋,神道元邈。思媚三靈,誕膺天篤。 【說文】本作□。考證:〔【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又【九章】邈不可慕也。〕 謹照原文改邈而不可慕。

邊 【酉集下】【辵字部】 邊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居牙切,音嘉。【玉篇】草名。

邋 【酉集下】【辵字部】 邋 【唐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音獵。【說文】搚也。【廣韻】邁也。 又【字彙補】旌旗動搖貌。【石鼓文】邋邋員斿。 又【廣韻】盧盇切【集韻】力盇切,□音臘。邋遢,行貌。

邌 【酉集下】【辵字部】 邌 【唐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說文】徐也。【廣韻】徐行貌。 又【集韻】遲古作邌。註詳十一畫。

邍 【酉集下】【辵字部】 邍 【唐韻】【集韻】愚袁切【等韻】宜袁切,□音元。【說文】廣平之野,人所登也。【周禮夏官】邍師掌四方之地名。【註】邍,地之廣平者。

邎 【酉集下】【辵字部】 邎 與□同。又□,同。

釮 【戌集上】【金字部】 釮 【字彙】前西切,音齊。【篇海】利也。 又牋西切,音躋。義同。

鈻 【戌集上】【金字部】 鈻 【集韻】象齒切,音佀。【博雅】鈻鉿,鋌也。或作釲。

邏 【酉集下】【辵字部】 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佐切,羅去聲。【說文】巡也。【玉篇】游兵也。【正韻】游偵也。【晉書戴洋傳】宜遠偵邏。 又【集韻】遮也。【正字通】山色環繞也。【杜甫詩】雲山紫邏深。 又【集韻】【韻會】朗可切【等韻】力可切,□羅上聲。又【集韻】良何切,音羅。義□同。考證:〔【杜甫詩】春山紫邏長。〕 謹照杜甫送贾閣老出汝州詩原句改雲山紫邏深。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楚媿切【集韻】楚類切,□推去聲。【玉篇】粟體也。【類篇】膚如粟也。 又【集韻】楚委切,音□,又才何切,音醝。義□同。 又【廣韻】【集韻】□七到切,音慥。【廣韻】米穀雜也。【類篇】米未舂也。與糙同。 【字彙補】譌作□,非。

醃 【酉集下】【酉字部】 醃 【廣韻】【集韻】【韻會】□於嚴切,音腌。【玉篇】葅也。【廣韻】鹽漬魚也。【集韻】漬藏物也。【博雅】醃,菹也。 又【廣韻】央炎切【集韻】依廉切,□音淹。又【集韻】烏紺切,音暗。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師交切,音梢。【類篇】維舟謂之□。○按《木華海賦》作綃。《急就篇註》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見切,音麫。米屑也。 又莫定切,音。義同。 【海篇】亦作糆。

醅 【酉集下】【酉字部】 醅 【廣韻】匹回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說文】醉飽也。 又【廣韻】酒未漉也。【杜甫詩】尊酒家貧只舊醅。【李白詩】恰似葡萄初醱醅。 又【廣韻】匹尤切,音。醉飽也。 又【集韻】普后切,音剖,義同。 【集韻】或作□。

醆 【酉集下】【酉字部】 醆 【唐韻】【集韻】【韻會】□阻限切,音琖。【說文】爵也。【詩大雅洗爵奠斝傳】夏曰醆。【釋文】醆,則□反,或作琖。 又【說文】酒濁而微淸也。【集韻】盎齊也。【禮禮運】醴醆在戸。又【效特牲】醆酒涗于淸。【註】醆酒,盎齊也。涗,泲也。淸酒冬釀,接夏而成。盎齊差淸,先和以淸酒,而後泲之。以其差淸,故不用茅也。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義同。

醇 【酉集下】【酉字部】 醇 〔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說文】不澆酒也。【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註】居者,止而安也。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

醉 【酉集下】【酉字部】 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 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

【未集中】【羽字部】 【廣韻】【集韻】□呼宏切,音訇。□,飛聲。【玉篇】群鳥弄翅也。 又【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音謍。義同。【類篇】或作□□□。

醊 【酉集下】【酉字部】 醊 【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正韻】朱劣切,□音叕。【玉篇】今作餟。祭酹也。亦作□。【廣韻】醊,連祭也。【集韻】酹謂之醊。【史記封禪書】其下四方地爲祿食。【註】索隱曰:餟,謂聮續而祭之。正義曰: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聮綴也。 【古詩祠洛水歌】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又【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正韻】之瑞切,□音綴。義同。

醋 【酉集下】【酉字部】 醋 【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說文】客酌主人也。【徐曰】今俗作倉故切,溷酢,非是。【玉篇】報也。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主人曰醋。今音措。【儀禮特牲饋食禮】祝酌受尸,尸醋主人。【註】今文醋曰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故切,音措。【廣韻】醬醋。◎按醬醋之醋,古人作酢。互詳酢字註。 又醋溝,地名。【岑參詩】龍堆接醋溝。【郭緣生述征記】醬魁城至醋溝十里。

醍 【酉集下】【酉字部】 醍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說文】淸酒也。【玉篇】酒紅色。【禮禮運】粢醍在堂。【註】酒成而紅赤色也。 又【韻會】通作緹。【周禮天官酒正】四曰緹齊。【註】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疏】下酒,謂糟牀下酒,其色紅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醍醐。【本草綱目】□宗奭曰:酪上一重凝者爲酥,酥上如油者爲醍醐,甚甘美。□藏器曰:性滑,物盛皆透,獨雞卵殻及壷蘆盛之乃不出。梵書以醍醐喩佛性。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也。

醎 【酉集下】【酉字部】 醎 【廣韻】俗鹹字。【戰國策】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醎。

醐 【酉集下】【酉字部】 醐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醍醐,酪之精者。【廣韻】酥屬也。【集韻】酥之精液。互詳醍字註。 【類篇】或作□。

醑 【酉集下】【酉字部】 醑 【廣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與湑同。【集韻】釃酒也。【增韻】酒之泲者。 又【玉篇】美酒也。【正字通】俗呼醨爲尾酒,醑爲頭酒。【庾信燈賦】中山醑淸。

醒 【酉集下】【酉字部】 醒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說文】醉解也。【左傳僖二十三年】醒,以戈逐子犯。【前漢蓋寬饒傳】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楚辭漁父】衆人皆醉我獨醒。 又【增韻】夢覺也。 又【廣韻】蘇挺切【集韻】【韻會】銑挺切【正韻】息井切,□星上聲。義同。 又【廣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正韻】息正切,□星去聲。【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又【字彙補】子淸切,音精。星名。【孫氏瑞應圖】大醒,景星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

【午集下】【禾字部】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黑稻。 又【玉篇】再生稻也。

釴 【戌集上】【金字部】 釴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爾雅釋器】鼎附耳外謂之釴。【註】鼎耳在表。【釋文】釴,音弋。

醓 【酉集下】【酉字部】 醓 【集韻】【韻會】【正韻】□他感切,貪上聲。【說文】血醢也。本作□,今文作醓。【博雅】醓,醬也。【詩大雅】醓醢以薦。【疏】用肉爲醢,特有多汁,故以醓爲名。◎按朱註:醓作平聲,音貪。又【周禮天官醢人】深蒲醓醢。【註】醓醢,肉醬也。 又【玉篇】酷也,酸也。 【集韻】或作□、□。

醔 【酉集下】【酉字部】 醔 【集韻】將由切,音湫。酒官。本作酋,亦作□。 又慈秋切,音酋。義同。

醕 【酉集下】【酉字部】 醕 【字彙補】與醇同。

醘 【酉集下】【酉字部】 醘 【集韻】克盍切,音榼。酒器。

醙 【酉集下】【酉字部】 醙 【正字通】俗字。

醚 【酉集下】【酉字部】 醚 【玉篇】莫夷切,音彌。醉也。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普沒切,音哱。乳母字。一曰□,女肥貌。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廣韻】嘍,言不了也。【集韻】嘍,拏也。

醛 【酉集下】【酉字部】 醛 【集韻】測劣切,音□。酒味變也。

醜 【酉集下】【酉字部】 醜 〔古文〕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齒九切,犨上聲。【說文】可惡也。【詩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傳】醜,惡也。【左傳文十八年】醜類惡物。【註】醜,亦惡也。【前漢項羽紀】項王爲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又【釋名】臭也,如臭穢也。 又惡之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惡直醜正,實蕃有徒。【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旣醜有夏,復歸於亳。 又相惡也。【戰國策】又身自醜於秦。【註】自醜於秦,與秦惡也。 又羞也。【史記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又【韓非傳】在知飾所說之所敬,而滅其所醜。【註】索隱曰:謂人主有所避諱而醜之,游說者當滅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惡也。【前漢五行志】或形貌醜惡,亦是也。【淮南子說山訓】不求美,又不求醜,則無美無醜矣。 又類也。【易漸卦】夫征不復,離羣醜也。【疏】醜,類也。【孟子】地醜德齊。 又衆也。【詩小雅】執訊獲醜。【箋】醜,衆也。【左傳定四年】將其醜類。【註】醜,衆也。 又比也。【禮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註】醜,猶比也。 又【揚子方言】醜,同也。東齊曰醜。 又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註】醜塗,亦山名也。 又【禮内則】鼈去醜。【註】醜,謂鼈竅也。 又姓。【後漢袁術傳】有醜長。又複姓。【西秦錄】有下將軍醜門于第。 又【諡法】怙威肆行曰醜。【晉書何曾傳】曾驕奢過度,宜諡繆醜。 又【韻補】叶敞呂切,音杵。【易林】東家中女,嫫母敢醜。三十無家,媒自勞苦。 【集韻】或作魗。

醝 【酉集下】【酉字部】 醝 【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玉篇】白酒也。【周禮天官酒正酇白釋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張華輕薄篇】蒼梧竹葉淸,宜城九醞醝。【集韻】通作酇。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山醝,栗名。

醞 【酉集下】【酉字部】 醞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音慍。【說文】釀也。【玉篇】釀酒也。【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淸。【註】九醞、十旬,皆以釀法名酒也。【王僧達答顏延年詩】春醞時獻斟。 又【正韻】醞藉含蓄。【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註】師古曰:醞,言如醞釀也。【北史崔瞻傳】自太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醞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攺。 又【集韻】通作溫。【詩小雅】飮酒溫克。【箋】猶能醞藉自持以勝。【陸德明音義】溫去聲。【禮禮器】溫之至也。【註】爲溫藉,溫與醞通。 又【廣韻】於粉切【集韻】委隕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義同。

邰 【酉集下】【邑字部】 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土來切,音胎。【說文】國名。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帝嚳元妃,邰氏女也,生棄,爲后稷,復封於邰。【詩大雅】卽有邰家室。 或作斄。【前漢郊祀志】后稷封斄。【註】斄,讀如邰。今陝西西安府武功縣五丈原卽其地也。或曰鳳翔府郿縣亦有五丈原,有斄亭。 又姓。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音棘。徵也。○按音義同索。當卽索字之譌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余章切,音陽。明也。或作□。【玉篇】焦也。 又徐羊切,音詳。義同。

郻 【酉集下】【邑字部】 郻 【正字通】同鄡。【前漢地理志】有郻縣,屬鉅鹿郡。詳後鄡字註。

【卯集上】【心字部】 【玉篇】七鴆切,音沁。惻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姑等切,音耿。○按卽字之譌。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他年切,音天。視也。 又他甸切,天去聲。義同。 又【篇海】仰視也。 【集韻】或作瞋睼。

鈼 【戌集上】【金字部】 鈼 【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玉篇】釜也。【廣韻】鉹也。【集韻】甑也。梁人呼爲鉹,吳人呼爲鈼。

郴 【酉集下】【邑字部】 郴 【唐韻】丑林切【集韻】【韻會】癡林切【正韻】丑森切,□音琛。【說文】桂陽縣名。【一統志】漢置桂陽縣,隋置郴州。【史記黥布傳】項羽使九江王布等擊義帝,追殺之郴縣。 又姓。【廣韻】晉江夏郴寶。

郵 【酉集下】【邑字部】 郵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又【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又高郵,州名。 又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又叶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 【正字通】《說文》本作□。从□。□,遠邊也。俗省作郵、□。【集韻】作缷。考證:〔【晉書陶侃傳】郡遣督郵至縣。〕 謹按所引出陶潛傳,侃改潛。

鄳 【酉集下】【邑字部】 鄳 【廣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韻會】謨盲切,□音蝱。縣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有鄳縣。【史記蘇秦傳】殘均陵,塞鄳阨。【註】徐廣曰:江夏鄳縣。正義曰:申州羅山縣。本漢鄳縣。 又通作冥。【左傳定四年】還塞大隧、直轅、冥阨。【註】三者,漢東之隘道。《通雅》曰:冥阨卽鄳阨。 又【唐韻】莫杏切【集韻】母耿切,□與黽通。【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註】在申州。 又【集韻】謨耕切,音萌。又眉永切,音皿。義□同。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韻】於境切,音影。【玉篇】長廊也。【集韻】廡也。 又【集韻】於驚切,影平聲。義同。

鄴 【酉集下】【邑字部】 鄴 【唐韻】【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說文】魏郡縣名。【正字通】今相州鄴城,齊桓公所築。 又【正韻】地名。唐李泌封鄴侯。 又姓。【風俗通】漢有梁令鄴鳳。

鄵 【酉集下】【邑字部】 鄵 【廣韻】【集韻】【韻會】□七到切,音造。地名。【春秋襄十七年】鄭伯髠頑卒于鄵。【註】鄭地。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蘇遭切,音騷。倉刀切,音操。倉含切,音參。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骨。厀病。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虎孔切,音嗊。矇,目不明也。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韻】同舵。

鄶 【酉集下】【邑字部】 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檜。國名。【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註】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 通作檜。【詩檜風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韻】宋有鄶士隆。備考:【字彙補】同鄶。

铈 【戌集上】【金字部】 鈰 【集韻】士止切。音市。劒名。

鄷 【酉集下】【邑字部】 鄷 同酆。詳後酆字註。

鄸 【酉集下】【邑字部】 鄸 【廣韻】莫中切【集韻】謨中切,□音瞢。邑名。【春秋昭二十年】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註】鄸,曹邑。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又彌登切,音萌。又【廣韻】【集韻】□莫鳳切,音夢。義□同。

鄹 【酉集下】【邑字部】 鄹 【廣韻】同鄒。詳前郰字註。

鄺 【酉集下】【邑字部】 鄺 【廣韻】【集韻】□古晃切,音廣。【廣韻】姓也。出廬江縣。 又【廣韻】【集韻】□呼光切,音荒。義同。

□ 【補遺】【辰集】【日字部】 □ 【字彙補】與曹同。出《漢北海相□》。

酠 【酉集下】【酉字部】 酠 【五音集韻】苦下切,音跒。苦酒也。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侯幹切【集韻】侯旰切,□音翰。【廣韻】□,刀箭瘡藥。出古兵格。【集韻】□,藥名,出西蕃,治金創。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古緦字。註詳九畫。

□ 【卯集下】【方字部】 □ 【轉注古音】與幢同。【字彙補】雄駿不戕壽於旗□。見韓非子大體篇。

酡 【酉集下】【酉字部】 酡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酡。【玉篇】飮酒朱顏貌。【集韻】飮而赭色著面也。【增韻】酒容也。【楚辭招魂】美人旣醉,朱顏酡些。【謝惠連雪賦】朱顏酡兮思自親。【集韻】或作□。 又【集韻】待可切,音拕。將醉謂之酡。

酢 【酉集下】【酉字部】 酢 【唐韻】【集韻】【正韻】□倉故切,音措。【說文】醶也。【徐曰】今人以此爲酬酢字,反以醋爲酢字,時俗相承之變也。【玉篇】酸也。【急就篇】酸醎酢淡辨濁淸。【馬第伯封禪記】酢棃酸棗。【隋書酷吏傳】長安語曰:寧飮三升酢,不見崔弘度。 又【廣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客酌主人也。【廣韻】酬酢。【倉頡篇】主答客曰酬,客報主人曰酢。【易繫辭】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詩小雅】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傳】酢,報也。 又器名。【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或謂之酢鎦。

酼 【備考】【酉集】【酉字部】 酼 【龍龕】音海,醬也。◎按卽醢字之譌。

酽 【酉集下】【酉字部】 釅 【廣韻】【正韻】魚欠切【集韻】魚窆切【韻會】疑窆切,□音驗。【說文】本作醶。酢漿也。【廣韻】酒醋味厚。【增韻】醲也。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韻】【集韻】□昌石切,音尺。【說文】卻屋也。 又斥本字。【說文】安定有鹵縣,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 又【玉篇】,指也,稀也,大也,□也,不用也,疏遠也,充滿也。 又【玉篇】充夜切,斥去聲。義同。

酾 【酉集下】【酉字部】 釃 【唐韻】【集韻】【韻會】所綺切【正韻】想里切,□音躧。【說文】下酒也。【徐曰】釃,猶籭取之也。【詩小雅】釃酒有藇。【傳】以筐曰釃,以藪曰湑。【釋文】謂以篚□酒。【前漢馬援傳】擊牛釃酒。 又【廣韻】分也。【前漢溝洫志】乃釃二渠以引其河。【註】孟康曰:釃,分也。分其流,泄其怒也。【劉向說苑】禹釃五湖而定東海。 又或作厮。【唐書高士廉傳】附故渠,厮引旁出。 又【廣韻】所宜切【集韻】【韻會】山宜切,□音欐。又【廣韻】所葅切【集韻】【韻會】山於切,□音疏。又【集韻】所寄切,徙去聲。義□同。 又【五音集韻】呂支切,音離。以水醩。

鉽 【戌集上】【金字部】 鉽 【廣韻】賞職切【集韻】設職切,□音識。【廣韻】鼎鉽也。

釁 【酉集下】【酉字部】 釁 【唐韻】虛振切【集韻】許愼切【韻會】許刃切,□興去聲。【說文】血祭也。象祭竈也。【廣韻】牲血塗器祭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大史釁龜筴。【疏】謂殺牲以血塗釁其龜及筴。又【雜記】成廟則釁之。【疏】謂宗廟初成,則殺牲取血以釁之,尊而神之也。【史記高祖紀】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註】釁,祭也。殺牲以血塗鼓曰釁。 又罪也。【左傳宣十二年】觀釁而動。【註】釁,罪也。 又瑕也。【左傳桓八年】讐有釁,不可失也。【註】釁,瑕隙也。【史記李斯傳】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註】索隱曰:言因諸侯有瑕釁,則忍心而剪除也。 又兆也。【魯語】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註】釁,兆也。【陸機答賈長淵詩】天厭霸德,黃祚告釁。 又塗也。一曰熏也。【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註】以香塗身曰釁。【周禮春官肆師】共其釁鬯。【註】以鬯塗尸,使之香美也。【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註】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前漢賈誼傳】釁面吞炭。【註】漆面以易貌。一曰熏也,以毒熏入之。 又動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註】釁,動也。 又【爾雅釋獸】獸曰釁。【疏】獸之自奮迅動作名釁。 又姓。【正字通】周有釁夏。 又【正字通】通作舋。【韓非子】旣蓄王資而承敵國之舋。【前漢高帝紀】乗舋而運。 又或作衅。【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府庫。【註】衅,釁字也。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又或作興。【禮禮器】旣興器用幣。【註】興,當爲釁字之誤。考證:〔【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武庫。〕 謹照原文武庫改府庫。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韻】【韻會】□乞及切,音泣。【韻會】肉羹也。【博雅】□謂之。 又【集韻】落合切,音拉。□,肉雜也。 【集韻】或作湇。

釂 【酉集下】【酉字部】 釂 【唐韻】【正韻】□子肖切,音醮。【說文】酒盡也。【博雅】釂,盡也。【禮曲禮】長者舉未釂,少者不敢飮。【註】盡爵曰釂。【前漢游俠傳】郭解□子負解之勢,與人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註】盡爵曰釂。其人不飮而使盡爵,乃强灌之。【張協七命】酒駕芳軒,千鍾電釂。 又【韻補】叶卽略切,音爵。【班固西都賦】陳輕騎以行炰,騰酒車以斟酌。割鮮野食,舉烽命釂。考證:〔【班固西都賦】陣輕騎以爲炰,騰酒車以斟酌。割鮮飮食,舉烽命釂。〕 謹照原文陣改陳。爲改行。飲改野。

邱 【酉集下】【邑字部】 邱 【唐韻】去鳩切【集韻】祛尤切,□音丘。地名。

邲 【酉集下】【邑字部】 邲 【唐韻】毘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音佖。【說文】鄭地。【春秋宣十二年】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註】在鄭州管城縣。 又姓,見【姓苑】。 又【廣韻】【集韻】□兵媚切,音祕。【廣韻】好也。

邳 【酉集下】【邑字部】 邳 【廣韻】□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正韻】蒲麋切,□音岯。地名。【說文】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在魯薛縣。 又下邳,縣名。【史記高祖紀】彭越渡睢水,戰於下邳。 又上邳,地名。【前漢王子侯表】上邳侯郢客。【註】高祖封楚元王子。 又大邳,山名。與伾、岯通。【書禹貢】至于大伾。【史記河渠書】作邳。一作岯。 又姓。晉有丕鄭。【史記晉世家】作邳鄭。考證:〔【前漢諸侯王表】上邳侯郢客。〕 謹照原書諸侯王表改王子侯表。

邴 【酉集下】【邑字部】 邴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說文】宋下邑,在泰山。 又鄭地。【穀梁傳隱八年】鄭伯使宛來歸邴。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 又姓。【左傳成二年】邴夏御齊侯。通作丙。【前漢宣帝紀】邴吉,或作丙吉。 又和適貌。【莊子大宗師】邴邴乎其似喜乎。 又【廣韻】【集韻】□陂病切,音柄。【廣韻】邑名。 又姓。【左傳哀十一年】邴洩爲右。

邵 【酉集下】【邑字部】 邵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又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又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 【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邶 【酉集下】【邑字部】 邶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說文】故商邑,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詩邶風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 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左傳襄二十八年】齊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 【廣韻】同鄁。

邸 【酉集下】【邑字部】 邸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底。【說文】屬國舍也。【徐曰】諸侯來朝,所舍曰邸,有根柢也,根本所在也。【前漢文帝紀】至邸而議之。【註】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今人因謂逆旅皆曰邸舍。 又凡物之底皆曰邸。【爾雅釋器】邸謂之柢。【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通語也。 又圭之本亦曰邸。【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註】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也。 又屛風也。【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設皇邸。【註】張氊案,以氊爲牀,于幄中設皇邸,謂以板爲屛風,染羽象鳳凰羽色以爲之,王座所置也。 又【正韻】至也。與抵通。【史記河渠書】西邸瓠口。 又觸也。【宋玉風賦】邸萼葉而振氣。【註】邸與抵同。 又姓。【集韻】漢上郡太守邸柱。 又【韻會】【正韻】□□知切,音池。【周禮冬官考工記】絲三邸。 【廣韻】俗作□。亦作。

邹 【備考】【酉集】【邑字部】 邹 【龍龕】俗鄒字。(鄒)【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 又通作騶。【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 又姓。【廣韻】漢有鄒陽。 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邹。互詳前郰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

【未集中】【耳字部】 【集韻】同□。

【未集下】【色字部】 【廣韻】蘇增切【集韻】思登切,□音僧。□,神不爽也。 又【集韻】七鄧切,音蹭。□,色惡也。

【未集中】【耳字部】 【廣韻】失入切,音濕。耳動搖之貌。 又【五音集韻】昌汁切,音斟。□,牛馬動耳貌。

邺 【酉集下】【邑字部】 鄴 【唐韻】【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說文】魏郡縣名。【正字通】今相州鄴城,齊桓公所築。 又【正韻】地名。唐李泌封鄴侯。 又姓。【風俗通】漢有梁令鄴鳳。

邻 【酉集下】【邑字部】 鄰 〔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粼。【廣韻】近也,親也。【正韻】比也。【釋名】鄰,連也。相接連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 又連界之國,亦稱鄰。【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 又左右輔弼亦曰鄰。【書益稷】臣哉鄰哉。【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 又車聲。與轔通。【詩秦風】有車鄰鄰。【註】衆車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與甐通。【集韻】敝也。【正韻】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甐,本又作鄰。 又叶陵延切,音連。【陸機挽歌】人往有反歲,我行無歸年。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 【正字通】本作鄰,隸作隣。今通作鄰。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九勿切,音□。【玉篇】狄衣也。【廣韻】周禮作闕,禮記作屈。【類篇】一曰結也。 又【廣韻】去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音闕。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牛刀切,音遨。日光也。

邼 【酉集下】【邑字部】 邼 【唐韻】去王切【集韻】曲王切,□音匡。【說文】河東聞喜縣鄕名。

邽 【酉集下】【邑字部】 邽 【廣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攜切,□音圭。【廣韻】縣名。【正字通】漢隴西有上邽縣,今爲秦州天水縣,京兆弘農有下邽縣,今屬華州。或謂秦武公伐邽,戎遷其人于下邽,以有上邽,故名下邽。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有邽巽。

邾 【酉集下】【邑字部】 邾 【唐韻】陟輸切【集韻】【韻會】追輸切,□音朱。【玉篇】魯附庸國,顓頊之後所封也。【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註】邾,今魯國鄒縣也。【六書故】邾鄒同聲,實一地。春秋時邾用夷,故邾謂之邾婁,合邾婁之音爲鄒,故邾攺名鄒也。【輿地廣記】湽州鄒平縣,古鄒國。兗州鄒縣,邾文公所遷,邑有孟軻冢。楚滅之,遷之江夏,故江夏亦有邾城,今爲黃州黃岡縣。 又【集韻】鍾輸切,音侏。地名。漢衡山王吳芮都。【正字通】此郳犂國,春秋時小邾子國也。

郬 【酉集下】【邑字部】 郬 【等韻】倉經切,音靑。地名。

邿 【酉集下】【邑字部】 邿 【唐韻】書之切【集韻】【正韻】申之切【韻會】商支切,□音詩。【說文】附庸國。【春秋襄十三年】夏取邿。【註】邿,小國也。任城亢父縣有邿亭。 又山名。【左傳襄十八年】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註】平隂西有邿山。

郁 【酉集下】【邑字部】 郁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集韻】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郁夷縣,膠東有郁秩縣,又郁郅縣,屬北地郡。 又郁郁,文盛貌。【史記五帝紀】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又【天官書】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又姓。【廣韻】魯相有郁貢。 又叶越逼切,音逸。【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郂 【酉集下】【邑字部】 郂 【唐韻】【韻會】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說文】□留鄕名。

【寅集下】【彳字部】 【海篇】同微。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集韻】□七計切,音砌。【玉篇】視也。【類篇】察也。一曰袤視。與□同。

郃 【酉集下】【邑字部】 郃 【唐韻】侯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音合。【說文】左馮翊郃陽縣。【詩大雅】在郃之陽。本作洽。【註】洽,水名,在同州郃陽夏陽縣。今流已絕,故去水加邑。 又姓。

郄 【酉集下】【邑字部】 郄 【集韻】【正韻】□乞逆切,音□。與郤同。地名。 又姓。【集韻】晉大夫郄獻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郤,與卩部別。 又與□同。【史記張釋之傳】雖錮南山,猶有郄。【前漢書】作□。【莊子知北遊】若白駒之過郤。

郅 【酉集下】【邑字部】 郅 【廣韻】職日切【集韻】【韻會】【正韻】之日切,□音質。【廣韻】郁郅,古縣名。 又【集韻】至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文王攺制,爰周郅隆。【註】言文王攺制,及周而大盛也。 又【正韻】登也。【揚子方言】魯、衞謂登曰郅。 又姓。前漢郅都,後漢郅惲。 又【集韻】陟栗切,音秷。義同。 又【集韻】激質切,音秸。郅偈,竿杠之狀。【揚雄甘泉賦】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考證:〔【史記封禪書】文王改制,爰周郅隆。〕 謹按所引出司馬相如傳,謹据改。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抽居切,音攄。【集韻】玉名。【山海經】小華之山,其陽多琈之玉。【註】浮,玉名。 又【集韻】通都切,音。義同。

郇 【酉集下】【邑字部】 郇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旬。國名。【說文】在晉地。【詩曹風】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註】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嘗爲州伯,治諸侯有功。 又【廣韻】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師退軍于郇。【註】解縣西北有郇城。 又姓。漢有郇越。 又【廣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音環。亦姓也。唐郇模。【宛委餘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環。 【集韻】或作□。考證:〔【左傳僖二十四年】秦師退軍于郇。〕 謹照原文秦師改晉師。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才資切,音慈。稻餠也。 又【篇海】津私切,音咨。與粢同。詳粢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廣韻】同緧。周禮曰:必□其牛後。○按考工記輈人:必緧其牛後。註云:故書緧爲,魚。字疏云:旣是魚名,明不从故書也。《廣韻》譌爲□,非是。

郈 【酉集下】【邑字部】 郈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音厚。魯邑名。【春秋定十年】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郈。【註】叔孫氏邑。 又姓。【廣韻】魯大夫郈昭伯。後漢郈常。 又【集韻】胡溝切,音侯。又【廣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音□。義□同。考證:〔【春秋定九年】叔孫何忌,帥師圍郈。【註】在東平無鹽縣東南。〕 謹照原文九年改十年。叔孫下增州仇仲孫四字。在東平無鹽縣東南改叔孫氏邑。

郉 【酉集下】【邑字部】 郉 【說文】邢本字。詳前邢字註。

郊 【酉集下】【邑字部】 郊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距國百里爲郊。【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周禮地官載師】近郊、遠郊。【註】五十里爲近郊,百里爲遠郊。【書費誓】魯人三郊、三遂。【註】國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軍,則六鄕、六遂。大國三軍,故魯三郊、三遂也。 又祭名。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謂祀天地爲郊。 又地名。【左傳文三年】秦伯伐晉,取王官及郊。【註】晉地。 又叶姑刀切,音高。【詩衞風】碩人敖敖,說于農郊。《集傳》叶音高。考證:〔【詩衞風】碩人敖敖,說于農郊。【註】讀若高。〕 謹照原文註讀若高改集傳叶音高。

郋 【酉集下】【邑字部】 郋 【唐韻】【韻會】胡雞切【集韻】弦雞切,□音奚。【說文】汝南邵陵里名。

郌 【備考】【酉集】【邑字部】 郌 【龍龕】同邽。

郍 【補遺】【酉集】【邑字部】 郍 【字彙補】諾何切,音那。【後周書】粟特國,在葱嶺之西,蓋古之庵蔡,一名溫郍沙。又房六切,音伏。隱也。

郏 【酉集下】【邑字部】 郟 【廣韻】【正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郟鄏,地名。【左傳宣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 又【正字通】郟城在汝州,郟縣在襄陽。漢屬潁川郡。 又【字彙補】門郟之室曰郟室。【大戴禮】郟室雍人割雞于室中。 又姓。【左傳哀七年】鄭有郟張。考證:〔【字彙補】門郊之室曰郟室。〕 謹照原文門郊改門郟。〔【大戴禮】雍人割雞屋下,當門郟室。〕 謹按郟室二字屬下文讀,不與當門相連。今照原文改郟室雍人割雞于室中。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况于切【集韻】匈于切,□音訏。【玉篇】殷冠名。【五經文字】□同冔。

郐 【酉集下】【邑字部】 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檜。國名。【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註】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 通作檜。【詩檜風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韻】宋有鄶士隆。備考:【字彙補】同鄶。

郑 【酉集下】【邑字部】 鄭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於浪切,與盎同。盆也。【莊子人閒世】甕大癭說齊桓公。【註】甕,大癭貌。 又【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音坱。又【集韻】倚兩切,音鞅。義□同。

郓 【酉集下】【邑字部】 鄆 【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問切,□音運。魯地名。【春秋文十二年】城諸及鄆。【註】莒、魯所爭者,以其遠逼外國,故帥師城之。又【成四年】冬城鄆。【註】公欲叛晉,故城而爲備。又【九年】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莒潰,楚人入鄆。【註】鄆,莒別邑。又【十六年】晉人執季孫行父,公還待于鄆。【註】魯西邑東郡廩丘縣有鄆城。又【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台,季孫宿帥師救台,遂入鄆。又【昭元年】取鄆。【左傳】趙孟曰:魯、莒爭鄆,爲日久矣。又【二十六年】公至自齊,居于鄆。【六書故】春秋有二鄆,莒在魯東,莒、魯所爭,東鄆也。公待于鄆者,西鄆也。文公城諸及鄆,不聞與莒爭,及成公時,楚伐莒入鄆,則鄆自爲莒邑,而四年所城者西鄆也。 又州名。【韻會】古兗州之域,魯附庸國,漢爲東平國,隋置鄆州。 又【集韻】河內沁水鄕名。 又姓。【廣韻】魯大夫,食采于鄆,後因氏。 又【集韻】于分切,音云。義同。考證:〔【春秋成九年】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莒潰,楚遂入鄆。〕 謹照原文遂改人。

郔 【酉集下】【邑字部】 郔 【唐韻】以然切【集韻】【正韻】夷然切,□音延。【說文】鄭北地。【左傳宣三年】晉侯伐鄭,及郔。 又楚地。【左傳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伯加切【集韻】邦加切,□音巴。皻,鼻病。 【正字通】同疤。

郕 【酉集下】【邑字部】 郕 【廣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國名。【左傳隱五年】衞師入郕。【註】東平亢父縣西南有郕鄕,後屬魯,爲孟氏邑。 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之田温原隰郕。【註】隰郕,在懷縣西南。

郖 【酉集下】【邑字部】 郖 【唐韻】【集韻】□當侯切,音兜。【說文】弘農縣庾地。 又【廣韻】【集韻】□大透切,音豆。義同。 又【字彙補】津名。【魏志杜畿傳】遂詭道從郖津渡。

郗 【酉集下】【邑字部】 郗 【廣韻】丑饑切【集韻】抽遲切【韻會】丑脂切,□音絺。【說文】周邑也。在河內野王縣。 又姓。【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 又【集韻】香依切,音希。骨節閒也。

郙 【酉集下】【邑字部】 郙 【唐韻】【韻會】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說文】汝南上蔡亭名。 又【玉篇】芳殊切【集韻】芳無切,□音敷。義同。

郚 【酉集下】【邑字部】 郚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說文】東海縣故紀侯邑。【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又魯邑。【左傳文七年】城郚。【註】郚,魯邑。卞縣南有郚城。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郚鄕,漢縣名。【前漢功臣表】郚鄕侯閔。

郛 【酉集下】【邑字部】 郛 〔古文〕□【廣韻】【集韻】□芳無切,音孚。郭也。【左傳隱五年】邾人、鄭人伐宋,入其郛。【註】城外大郭也。 又叶敷救切,音覆。【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考廣袤,經城洫,營郭郛。取殊材于八都,豈稽度于往舊。

郜 【酉集下】【邑字部】 郜 【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音誥。【說文】周文王子所封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註】濟隂城武縣東南有郜城。 又宋邑。【春秋隱十年】公敗宋師于菅,辛未,取郜。 又晉邑。【左傳成十三年】焚我箕、郜。【註】箕、郜,晉二邑。 又姓。【廣韻】晉高昌長郜玖。 又【集韻】姑沃切,音梏。義同。

郝 【酉集下】【邑字部】 郝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壑。【說文】右扶風鄠盩厔鄕名。 又姓。【廣韻】商帝乙封子期于太原郡郝鄕,因氏。 又【廣韻】【集韻】【韻會】□施隻切,音釋。【爾雅釋訓】郝郝,耕也。【註】言耕土解散也。 又【廣韻】姓也。【前漢功臣表】衆利侯郝賢。 又人名。【史記虞卿傳】使趙郝約事于秦。【註】音釋。 又【廣韻】【集韻】□昌石切,音尺。鄕名。

郞 【酉集下】【邑字部】 郞 【唐韻】【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音廊。【說文】魯亭。【左傳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郞。【註】魯地。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郞亭。 又夜郞,地名。屬牂牁郡。 又官名。【韻會】秦初置郞中令,其屬官有三署郞。漢官尚書郞。初,三署郞旣選入臺,稱郞中,歲滿,稱侍郞。隋文帝諱中字,惟置侍郞。煬帝置六侍郞,其諸曹直曰郞,除侍字。又員外郞,亦隋置。 又男子之稱。【唐書房□齡傳】高孝基曰:僕閱人多矣,無如此郞者。 又婦謂夫爲郞。【晉書列女傳】謝道韞曰:天壤之閒,乃有王郞。 又僕稱主亦曰郞。【唐書宋璟傳】鄭善果曰:中丞奈何卿五郞。璟曰:君非其家奴,何郞之云。 又【正韻】與廊通。【前漢東方朔傳】陛下今累郞臺,恐其不高。 又姓。【廣韻】魯懿公孫費伯城郞居之,因氏。又漢有郞顗。考證:〔【春秋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郞。【註】魯地高平方輿縣東南有郁郞亭。〕 謹照原文春秋改左傳。方輿改方與。〔【史記司馬相如傳】陛下築郞臺,恐其不高。〕 謹按所引出前漢東方朔傳,今据改。並照原文陛下增今字。築字改累字。

郟 【酉集下】【邑字部】 郟 【廣韻】【正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郟鄏,地名。【左傳宣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 又【正字通】郟城在汝州,郟縣在襄陽。漢屬潁川郡。 又【字彙補】門郟之室曰郟室。【大戴禮】郟室雍人割雞于室中。 又姓。【左傳哀七年】鄭有郟張。考證:〔【字彙補】門郊之室曰郟室。〕 謹照原文門郊改門郟。〔【大戴禮】雍人割雞屋下,當門郟室。〕 謹按郟室二字屬下文讀,不與當門相連。今照原文改郟室雍人割雞于室中。

郠 【酉集下】【邑字部】 郠 【唐韻】【集韻】□古杏切,音梗。【說文】琅邪莒邑。【左傳昭十年】季平子伐莒取郠。

郮 【酉集下】【邑字部】 郮 【廣韻】職流切【集韻】之由切,□音周。【玉篇】故國,黃帝後所封國也。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方榘切【集韻】匪父切,□音甫。【說文】俛病也。【博雅】,短也。【揚子方言】桂林之中謂短矲。矲,通語也。東陽之閒謂之。【註】言視之,因名。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又【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音父。病腫。又俛病也。【集韻】或作痡。 又【五音集韻】甫無切,音跗。義同。

【午集下】【示字部】 【廣韻】【集韻】【正韻】□於良切,音央。【說文】本作殃,咎也。詳殃字註。

□ 【備考】【子集】【一字部】 □ 【海篇】音夜。

郶 【備考】【酉集】【邑字部】 郶 【龍龕】同部。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集韻】□於驚切,音英。【玉篇】靑貌。 又【廣韻】【集韻】【正韻】□於亮切,音怏。義同。又靑血也。一曰面蒼。

【未集下】【臼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廣韻】舂米。【韻會】舂也。又【集韻】芳廢切,音肺。又房廢切,音吠。義□同。

釖 【戌集上】【金字部】 釖 【集韻】與刀同。

郡 【酉集下】【邑字部】 郡 【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郢 【酉集下】【邑字部】 郢 【唐韻】以整切【集韻】【韻會】以井切【正韻】庾頃切,□音穎。【說文】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公羊傳宣十二年】邲之戰,子重諫曰:南郢之與鄭,相去數千里。◎按《六書故》云:郢,楚所都,今爲江陵府江陵縣。子西遷郢於鄀,楚考烈王自□徙壽春,亦命曰郢。名雖同而地則異也。 又【字彙補】節氣名。【管子幼官篇】十二小郢,十二中郢。 又叶以成切,音盈。【應劭風俗通】干木息偃以籓魏,包胥重繭而存郢。管氏朱絃而三歸,平仲辭邑以濯纓。 或省作□。

郣 【酉集下】【邑字部】 郣 【唐韻】蒲没切【集韻】薄没切,□音勃。【說文】郣海,地名。 又地之起者曰郣。 又【正字通】通作渤。渤澥,海名。《前漢武帝紀》作海,《封禪書》作海,《揚雄傳》作勃解,皆轉寫之譌耳。 又叶皮列切,音別。【鮑昭樂府】築山擬蓬壷,穿池類溟郣。選色徧齊代,徵聲匝邛越。

郤 【酉集下】【邑字部】 郤 【唐韻】綺戟切【韻會】【正韻】乞逆切,□音□。【說文】晉大夫叔虎邑。 又姓。【正韻】晉大夫郤獻子之後,與郄通。 又仰也。【儀禮士昏禮】贊啓會郤于敦南。【疏】郤,仰也。謂仰于地也。 又與□通。【禮曲禮】諸侯相見於郤地曰會。【註】郤地,謂閒□之地。 又骨肉之交也。【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窽。 又怨□也。【史記項羽紀】令將軍與臣有郤。◎按《正韻》从□,□音其虐切,非山谷之谷。从□从阝爲隙,从谷从卩爲卻,形雖似而實不同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宜戟切【集韻】仡戟切,□音逆。綬維也。【類篇】縌,或省文作□。

郦 【酉集下】【邑字部】 酈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麗。地名。【春秋僖元年】敗莒于酈。【註】魯地。 又【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亦地名。【前漢高帝紀】偕攻析、酈,皆降。【註】酈,卽菊潭縣。【地理志】屬南陽鄧州內鄕縣。 又姓也。【前漢高帝紀】酈食其爲里監門。【註】音歷異基。

郧 【酉集下】【邑字部】 鄖 【廣韻】【韻會】【正韻】□于分切,音云。國名。【說文】漢南之國。【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註】鄖國,在江夏雲社縣東南有鄖城。 又衞地。【左傳哀十一年】衞太叔疾死,□于鄖。 又姓。 或省作。詳前字註。

部 【酉集下】【邑字部】 部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音蔀。【集韻】總也,統也。【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 又【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又分也。【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 又【正韻】部曲也。【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易,不立部曲也。 又星辰布列亦曰部。【史記歷書】分其天部。【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 又五行謂之五部。【前漢律歷志】起五部。【註】五部,謂金木水火土也。 又書分四部。【正字通】晉李充爲著作郞,刪定典籍,以類相從,分五經爲甲部,史記爲乙部,諸子爲丙部,詩賦爲丁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唐書藝文志》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因充制也。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又【字彙補】斗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尺。 又與棓同。大杖也。【淮南子說山訓】羿死桃部。 又百部,藥名。蔓生,根多百十相連。一名野天門冬。 又【唐韻】蒲口切【集韻】【韻會】薄口切,□音培,讀與剖近。部婁,小阜也。【左傳襄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又【字彙補】府九切,音否。【闞駰十三州志】諺云:仕宦不偶値冀部。考證:〔【前漢地理志】置刺史部十三州。〕 謹照原文改凡十三部置刺史。〔【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主兵。〕 謹照原文應字下增星字。〔【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寸。〕 謹照原文二寸改二尺。

郪 【酉集下】【邑字部】 郪 【唐韻】七稽切【集韻】千西切,□音妻。郪丘,齊地。【春秋文十六年】公子遂及齊侯盟于郪丘。 又新郪,魏地。【史記蘇秦傳】說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新郪。【註】汝南有新郪縣。 又【集韻】先齊切,音西。義同。 又【廣韻】取私切【集韻】【韻會】千咨切,□音雌。【前漢地理志】廣漢郡有郪縣,卽今四川潼川州射洪縣。

□ 【備考】【子集】【人字部】 □ 【字彙補】虛呂切,音煦。和煦也。見【玉篇】。◎按和煦係休字義,从木不从术。《玉篇》無此字,《字彙補》誤引。

郫 【酉集下】【邑字部】 郫 【廣韻】符羈切【韻會】【正韻】薄麋切,□音脾。【廣韻】郫邵,晉邑。【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伐晉,戍郫邵。 又【玉篇】蜀郡有郫縣。【前漢揚雄傳】遡江上處山之陽曰郫。又【成都紀】郫縣出大竹,土人截爲筒盛酒,謂之郫筒酒。【杜甫詩】酒憶郫筒不用酤。 又姓。 又【集韻】符支切,音陴。又薄佳切,音牌。義□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博蓋切,音貝。女名。

郭 【酉集下】【邑字部】 郭 〔古文〕□【唐韻】【正韻】古博切【集韻】【韻會】光鑊切,□音椁。【廣韻】內城外郭。【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 又【正韻】國名。【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又姓。【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稱郭公,因爲氏。《春秋傳》:攻虢則虞救之。《公羊》作郭,《左》《穀》《孟子》作虢,異字轉音相近也。 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考證:〔【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穀梁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謹按赤者何二句出公羊傳,穀梁改公羊。

郯 【酉集下】【邑字部】 郯 【唐韻】【集韻】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談。國名。【說文】少昊之後所封。【春秋宣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又【昭十七年】郯子來朝。 又邑名。【前漢地理志】郯縣,屬東海郡。 又姓。【集韻】郯以國爲氏。通作談。考證:〔【昭十六年】郯子來朝。〕 謹照原文十六年改十七年。

【午集上】【田字部】 【集韻】同□。

【寅集下】【弓字部】 【廣韻】五革切【集韻】逆革切,□音鶂。【玉篇】束弓弩。【集韻】束弓弩衣也。 又【集韻】下革切,音覈。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 【字彙】充夜切,車去聲。泄也。【正字通】瀉通作寫,譌作。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遲倨切【集韻】遲據切,□音箸。【廣韻】癡不達。 又【博雅】,尰也。 又【廣韻】抽據切【集韻】楮御切,□音絮。義同。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如切,□音除。與□同。瘢也。

郰 【酉集下】【邑字部】 郰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說文】魯下邑,孔子之鄕。【左傳襄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註】郰,魯縣。 又姓。【禮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問于郰曼父之母。 又通作鄹。【論語】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 又通作陬。【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陬邑。 又【集韻】緒纂切,音選。亭名。在新豐。 俗作□。考證:〔【禮檀弓】孔子少孤,不知父墓,問于郰曼父之母。〕 謹照原文父墓改其墓。〔【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于昌平陬邑。〕 謹照原文于改魯。

郱 【酉集下】【邑字部】 郱 【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音甁。地名。【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註】郱,在東莞臨朐縣東南。考證:〔【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註】郱,在東筦臨朐縣東南。〕 謹照原文東筦改東莞。

郲 【酉集下】【邑字部】 郲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地名。【春秋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釐城,鄭地也。 又山名。【前漢王尊傳】行部至卭郲。【註】卭郲,山名也,在蜀郡嚴道縣。 又【廣韻】落猥切,音磥。□郲,不平貌。考證:〔【左傳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郲城,鄭地也。〕 謹照原文左傳改春秋。郲城改釐城。

郳 【酉集下】【邑字部】 郳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韻會】五雞切,□音倪。國名。【春秋莊五年】秋,郳犁來來朝。【註】郳,附庸國也。東海昌慮縣東北有郳城。犁來,名也。後爲小邾子。 又姓。通作倪。

郸 【酉集下】【邑字部】 鄲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又叶都年切,音顚。【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

郹 【酉集下】【邑字部】 郹 【廣韻】古覓切【集韻】關闃切,□音湨。【說文】蔡邑也。引《左傳昭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郹陽封人之女奔。之◎按《左傳》今本俱作郥。俗譌作鄓,非。

郺 【酉集下】【邑字部】 郺 【廣韻】【集韻】□烏孔切,音蓊。【廣韻】郺□,盛多貌。【揚子方言】郺,多也。凡大而多謂之郺。 又【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邕。義同。

都 【酉集下】【邑字部】 都 〔古文〕□【唐韻】當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東徒切,□音闍。【廣韻】天子所宮曰都。【周禮地官小司徒】四縣爲都。 又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傳隱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 又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禮坊記】制國不過千乗,都城不過百雉。 又【正韻】美也,盛也。【詩鄭風】洵美且都。【前漢司馬相如傳】車從雍雍,閒雅甚都。 又歎美之辭。【書臯陶謨】臯陶曰都。 又【正韻】居也。【東方朔客難】身都卿相之位。 又【廣韻】總也。【曹丕與吳質書】頃撰遺文,都爲一集。【韓愈答崔立之書】若都不可得。 又【字彙補】水所聚也。【釋名】澤中有丘曰都丘,言蟲鳥所都聚也。 又姓。【集韻】漢臨亞侯都稽。 又【集韻】張如切,音猪。與豬通。【書禹貢】大野旣豬。【又】被孟豬。【史記夏本紀】旣豬作旣都,孟豬作明都。考證:〔【左傳隱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註】凡邑有先君之廟曰都,無曰邑。〕 謹按所引註是莊二十八年左傳,非隱元年註,今照左傳原文改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

【寅集中】【巾字部】 【字彙】音鑾。帶也。

【未集中】【羽字部】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博浩切,□音寶。矢羽。【玉篇】五釆羽。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古勞切,音高。【玉篇】草名。其實似瓜,食之治瘧。 又【山海經】侖者之山有木焉,名曰白。 又【集韻】巨九切,音臼。亦草名也。

郾 【酉集下】【邑字部】 郾 【唐韻】【集韻】【韻會】□於建切,音堰。【說文】潁川縣名。【正字通】卽古郾子國故地,今爲開封府許州郾城縣。 又【廣韻】同鄢。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而振切,音認。視貌。一曰眩也。或作。

【午集上】【瓜字部】 【集韻】郞計切,音利。瓠子。 又瓠杓。【揚子方言】,瓠瓢也。【楚辭九歎】瓟蠹于筐簏。【丹鉛錄】今閩廣之地以鱟魚爲瓢,江淮閒或用螺之大者爲瓢,是以蟲殻代瓜匏用也。故字取義兼之。古音叢目作〈下〉。又瓥。

郿 【酉集下】【邑字部】 郿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音眉。【說文】右扶風縣名。【詩大雅】申伯信邁,王餞于郿。 又魯地名。【左傳莊二十八年】冬築郿。【註】魯下邑。 又【廣韻】【集韻】□明祕切,音媚。義同。 【說文】本作□。俗作郿。

鄀 【酉集下】【邑字部】 鄀 【廣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日灼切,□音若。國名。【左傳僖二十五年】秦晉伐鄀。【註】秦楚界上小國,其後遷于南郡鄀縣,遂爲楚邑。【史記吳世家】楚恐而去郢遷鄀。【註】鄀,楚邑。 又【集韻】敕略切,音綽。邑名。

鄂 【酉集下】【邑字部】 鄂 【唐韻】【韻會】五各切【集韻】【正韻】逆各切,□音諤。國名。【史記殷本紀】以西伯、九侯、鄂侯爲三公。 又楚地。【史記楚世家】中子紅爲鄂王。【註】《九州記》曰:鄂,今武昌。【輿地記】今鄂州武昌,楚之東鄂也。 又晉邑。【左傳隱六年】逆晉侯于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註】晉別邑。 又【玉篇】南陽有西鄂。【前漢地理志】南陽郡西鄂縣。【註】江夏有鄂,故加西。 又鄂然,外見貌。【詩小雅】鄂不韡韡。 又鄂鄂,辨厲也。【大戴禮立事篇】君子出言以鄂鄂。 又垠也。【揚雄甘泉賦】紛被麗其亡鄂。 又幽州人謂額曰鄂。【釋名】額,鄂也。有垠鄂也。 又與諤通。【史記趙世家】不聞周舍之鄂鄂。【註】《韓詩外傳》:周舍立門下三日夜,簡子使人問之,對曰:願爲鄂鄂之臣。 又與愕通。【史記五帝紀】象鄂不懌。又【前漢霍光傳】羣臣皆驚鄂失色。 又與噩通。【爾雅釋天】歲在酉曰作噩。【史記天官書】作作鄂。 又姓。漢安平侯鄂千秋。【說文】本作。俗作鄂。

鄃 【酉集下】【邑字部】 鄃 【唐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音舒。漢縣名。【史記河渠書】田蚡爲丞相,其奉邑食鄃。【註】鄃縣,屬淸河郡。 又【玉篇】庾娛切【廣韻】羊朱切,□音兪。義同。

鄄 【酉集下】【邑字部】 鄄 【五音集韻】古縣切,音絹。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衞侯、鄭伯于鄄。【註】今東郡鄄城是也。【通雅】鄄城,古顓頊之墟,春秋衞成公都此,漢爲濟隂鄄城縣,今爲山東濮州,屬東昌府。 又周邑。【左傳成十一年】王使劉子復之盟于鄄而入。 又【集韻】諸延切,音旃。稽延切,音堅。之人切,音眞。於巾切,音駰。義□同。

鄅 【酉集下】【邑字部】 鄅 【廣韻】【集韻】□王矩切,音禹。【說文】妘姓之國。【春秋昭十八年】邾人入鄅。【註】鄅國,今琅邪開陽縣。 又姓。【廣韻】鄅子之後,以國爲姓,去邑从禹。 又【韻會】果羽切【五音集韻】俱禹切,□音矩。義同。

鄆 【酉集下】【邑字部】 鄆 【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問切,□音運。魯地名。【春秋文十二年】城諸及鄆。【註】莒、魯所爭者,以其遠逼外國,故帥師城之。又【成四年】冬城鄆。【註】公欲叛晉,故城而爲備。又【九年】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莒潰,楚人入鄆。【註】鄆,莒別邑。又【十六年】晉人執季孫行父,公還待于鄆。【註】魯西邑東郡廩丘縣有鄆城。又【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台,季孫宿帥師救台,遂入鄆。又【昭元年】取鄆。【左傳】趙孟曰:魯、莒爭鄆,爲日久矣。又【二十六年】公至自齊,居于鄆。【六書故】春秋有二鄆,莒在魯東,莒、魯所爭,東鄆也。公待于鄆者,西鄆也。文公城諸及鄆,不聞與莒爭,及成公時,楚伐莒入鄆,則鄆自爲莒邑,而四年所城者西鄆也。 又州名。【韻會】古兗州之域,魯附庸國,漢爲東平國,隋置鄆州。 又【集韻】河內沁水鄕名。 又姓。【廣韻】魯大夫,食采于鄆,後因氏。 又【集韻】于分切,音云。義同。考證:〔【春秋成九年】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莒潰,楚遂入鄆。〕 謹照原文遂改人。

鄿 【酉集下】【邑字部】 鄿 【集韻】居希切,音機。【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鄿縣。高帝破黥布,都尉治。【正字通】一說作蘄。◎按蘄爲楚地,不屬沛郡,不可强合爲一也。

鄇 【酉集下】【邑字部】 鄇 【唐韻】胡遘切【集韻】胡豆切,□音□。【說文】晉之温地。【左傳成十一年】晉郤至與周爭鄇田。【註】鄇,溫別邑。河內懷縣西南有鄇人亭。 又【廣韻】戸鉤切【集韻】下溝切,□音侯。義同。

鄈 【酉集下】【邑字部】 鄈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渠惟切,□音葵。【說文】河東臨汾地,卽漢祭后土處。【正韻】鄈地有三,一在汾隂,一鄈丘,在河南,又在□留。《春秋》作葵丘,在汾隂者亦作葵。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亡逼切【集韻】密逼切,音近密。【玉篇】暫視也。【廣韻】細視也。【吳萊尚志賦】瞭目以霧披。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音墨。義同。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羽俱切【集韻】雲俱切,□音于。禾不秀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廣韻】【集韻】□時戰切,音膳。□或作□,瓦器緣也。 又【集韻】尺戰切,音繟。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 【廣韻】口交切【集韻】丘交切,□音敲。磝,城名。今濟州是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胡計切,音系。籀文系字。

釰 【戌集上】【金字部】 釰 【集韻】入質切,音日。鈍也。

鄋 【酉集下】【邑字部】 鄋 【唐韻】所鳩切【集韻】疎鳩切,□音搜。【說文】北方長狄國也。在夏爲防風氏,在殷爲汪芒氏。【左傳文十一年】鄋瞞侵齊。【註】鄋瞞,狄國名。防風氏之後,姓漆。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義同。 【說文】作□。考證:〔【說文】北方長狄國也。在夏爲防風氏,在殷爲汪芸氏。〕 謹照原文芸改芒。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戸管切,音緩。瓦器大口。 又戸瓦切,音踝。甖大口曰□。或省。

鈍 【戌集上】【金字部】 鈍 【唐韻】【韻會】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遯。【說文】錭也。 又【玉篇】頑鈍也。【史記□丞相世家】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亦多歸漢。 又【正字通】凡質魯者曰鈍。【前漢鮑宣傳】臣宣呐鈍于辭。 又【廣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琳檄吳文】兵不鈍鋒。 又【博物志】寶劒名。鈍鉤,歐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覽冥訓】鈍悶以終。【註】鈍悶,無情也。 又通作頓。【賈誼治安策】芒刃不頓。【前漢翟方進傳】遲頓不及事。

鈎 【戌集上】【金字部】 鈎 【字彙】俗鉤字。

鈏 【戌集上】【金字部】 鈏 【廣韻】余忍切【集韻】【韻會】以忍切,□音引。【爾雅釋器】錫謂之鈏。【疏】錫,金白鑞也。一名鈏。【釋文】鈏,音引。 又【集韻】時刃切,音愼。又【五音集韻】時忍切,音腎。又【唐韻】【集韻】□羊晉切,音胤。義□同。又【廣韻】鑯鈏。【五音集韻】鉄鈏。

鈐 【戌集上】【金字部】 鈐 〔古文〕□【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音箝。【說文】鈐□,大犂也。一曰類耜。 又【玉篇】車轄也。 又【廣韻】兵鈐以閉房,神府以備非常。 又【廣韻】鉤鈐,星名。【前漢天文志】熒惑守房之鉤鈐。鉤鈐,天子之御也。【註】房爲天駟,其隂右驂旁有二星,曰鉤鈐,故曰天子御也。【石氏星經】二星主法,明則羣臣奉職,天下道洽。【孝經內事】昆弟親睦,則鉤鈐不離房。【晉書天文志】鉤鈐主關籥,王者孝,則鉤鈐明。 又山名。【山海經】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 又鏁也。【爾雅序】六藝之鈐鍵。【疏】鈐,鏁也。 又【揚子方言】矛,其柄謂之鈐。【註】巨巾反。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釱也。 又千尋切,音侵。義同。

鈑 【戌集上】【金字部】 鈑 【集韻】【韻會】【正韻】□補綰切,音版。鉼金曰鈑。【爾雅釋器】鉼金謂之鈑。【釋文】鈑,音版。【周禮秋官職金】祭五帝供金鈑。【賀知章詩】鈑鏤銀盤薦蛤蜊。 又【字彙補】與版同。【莊子徐無鬼】金鈑六弢。

鈒 【戌集上】【金字部】 鈒 【唐韻】蘇合切【集韻】悉合切,□音趿。【說文】鋋也。【陸雲答車安茂書】舉鈒成雲,下鈒成雨。 又【廣韻】鈒鏤。【六書故】細鏃金銀爲文曰鈒鏤。又【國史補】四姓,滎陽鄭、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皆爲鼎甲。大原王亦四姓之匹,時號鈒鏤王家,喩銀質金飾也。 又【廣韻】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音歰。【廣韻】戟也,鋋也。 又【集韻】或作鎩。又作闟。【史記商君傳】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