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法苑珠林-唐·道世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法苑珠林目录:
法苑珠林
序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第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
第十八
第十九
第二十
第二十一
第二十二
第二十三
第二十四
第二十五
第二十六
第二十七
第二十八
第二十九
第三十
第三十一
第三十二
第三十三
第三十四
第三十五
第三十六
第三十七
第三十八
第三十九
第四十
第四十一
第四十二
第四十三
第四十四
第四十五
第四十六
第四十七
第四十八
第四十九
第五十
第五十一
第五十二
第五十三
第五十四
第五十五
第五十六
第五十七
第五十八
第五十九
第六十
第六十一
第六十二
第六十三
第六十四
第六十五
第六十六
第六十七
第六十八
第六十九
第七十
第七十一
第七十二
第七十三
第七十四
第七十五
第七十六
第七十七
第七十八
第七十九
第八十
第八十一
第八十二
第八十三
第八十四
第八十五
第八十六
第八十七
第八十八
第八十九
第九十
第九十一
第九十二
第九十三
第九十四
第九十五
第九十六
第九十七
第九十八
第九十九
第一百
第十九
敬僧篇第八(此有四部)
述意部引证部敬益部违损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官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
...更多
第二十
致敬篇第九(此有六部)
述意部功能部普敬部名号部会通部仪式部述意部第一原夫上圣垂慈至人利物。意欲导四生于宝所。运三有于大车。师弟异轨而同归。法俗殊途而一致。所以立像表
...更多
第二十一
福田篇第十归信篇第十一士女篇第十二福田篇(此有三部)
述意部优劣部平等部述意部第一自大觉泥洹福归众圣。开士应真弘扬末教。并飞化众刹随缘摄诱。感殊则同室天隔。应合则异境
...更多
第二十二
入道篇第十三(此有四部)
述意部欣厌部^2□发部引证部述意部第一惟夫道俗形乖净染殊趣。由善恶不等报应不均。欲观仁义盛德之风。当寻礼仪玄轨之范。而能割爱辞亲弃荣势位。节食�
...更多
第二十三
惭愧篇第十四奖导篇第十五说听篇第十六
惭愧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夫三世轮转六道旋还。若有一片神明无不经离多处。既其禀生无定有智有愚。受性不同为善为�
...更多
第二十四
说听篇第十六之二简众部第五夫法师升座。先须礼敬三宝自净其心。观时择人具慈悲意。救生利物。然后为说。故报恩经云。听者坐说者立不应为说。若听者求说者过。不应为说。若听者依人不依法。
...更多
第二十五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夫心识运变厥理无常。解惑相翻圣人何迹。澄神虚照应机如响。所谓寂灭不动感而遂通。悟道缘机然后神化。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圣变随方该罗
...更多
第二十六
宿命篇第十八(此有四部)
述意部引证部习气部五通部述意部第一夫业行参差。宿缘之途非一。寿命修短。明昧之理无常。良由业因善恶。致使报有冥爽。或有忆识多劫。或有缘念累代。
...更多
第二十七
至诚篇第十九(此有八部)
述意部求宝部求戒部求忍部求进部求定部求果部济难部述意部第一夫至诚所感无神弗应。大士运心无机不赴。励己克意尽未来际。所以一一弘誓莫不忍智相应。
...更多
第二十八
神异篇第二十(此有五部) 述意部角通部降邪部胎孕部杂异部述意部第一夫神道之为化也。盖以抑夸强摧侮慢。挫凶锐解尘纷。至若飞轮御宝则善信归降。竦石参烟则力士潜伏。当知至治无心刚柔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魏文中
宋·程颢
(清)景善
唐·道宣
汉·黄玄锺
宋·邵雍
唐·文轨
唐·李延寿
清·王士祯
清·颜习斋
(唐)杜佑(简)
宋·陶谷
唐·玄奘
明·沈璟
杨玄操
明·朱有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