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张熙供词二条 一、我曾静这个文弱书生是怎样成为弥天重犯的?


  【原文】  曾静供:弥天重犯幼承父训读书,粗知仰体朝廷作养人材之意,不肯虚度岁月,自了其生。平常有志于圣贤《大学》之道,期勉强躬行实践,以副朝廷之望。无奈身处幽僻山谷,名人文士足迹不到,而慈父弃世又早,且家贫力单,势不能出外远游,就正有道。直到中年,得知吕留良为文人所宗,而其议论,亦间有几处与本心相合者,遂不觉好之,妄引为修身之助。其中有论《论语》上问管仲两章,以为此乃论圣贤出处节义之大,且有说华夷之分,大过于君臣之义等语。遂妄听其说,以为士子立身,必先从出处起脚。初不知本朝列圣相承,备极礼乐文明之盛,亘千古所未有,与《论语》当时所指,何啻天悬地隔。因先错看此文在胸,适值雍正四、五两年,湖广、广东等处百姓搬家到四川,往还间有从弥天重犯门前过者,传说西边有个岳公,甚爱百姓,得民心,西边人最肯服他。

  那传说的百姓也不知道岳公是什么名字,是甚官职。后到雍正五年冬,弥天重犯前次所供何立忠,传说陕西有个总督,其肯尽忠爱民,当今皇帝每每过疑他,防他权重,屡次召他进京,要削夺他的兵权,杀戮他。那总督畏惧,连召几次不敢进京,皇上见得他守死不肯进京,转疑得深了。继而因这总督原是朝中大臣朱轼保举的人,皇上随遣大臣朱轼亲到陕西召那总督,那总督不得已,同朱轼一齐进京陛见,奏说皇上用人莫疑、疑人莫用等语。皇上听说如此,也就如此轻带过,又见他亲身来了,前疑稍释,乃复遣他回陕西去。

  那总督不肯去,要人保他方肯去。皇上问朱轼,朱轼不肯保,又问九卿大臣,九卿大臣亦不敢保,皇上乃亲自保他去了。出京门方四日,又有个大臣奏本,说那总督与大臣朱轼,内外阴结党援,观皇上屡次召那总督进京,那总督不肯进京,则他目中无君命可知。  乃朱轼到他任上,他又不疑,而欣然进京,则他与朱轼为心腹又可知。今日回归陕西,朱轼是原保举的人,理应保他,乃又不保,此是朱轼脱身之法,明晓得那总督将来必有变志,所以不保他,期后日皇上责备他不得。于是皇上翻悔无及,前疑愈坚,乃差姓吴名荆山的朝官去赶追那总督,那总督不肯转身,这朝官吴荆山就在路上自刎了。于是这总督到任,随上本章,说皇上有如许不是处。此是何立忠在永兴县十九都石枧村,低声独自告诉弥天重犯的话。在何立忠当日,竟记不得那总督的姓名,他也只听说有此事。弥天重犯闻得此话,以为那上本的总督,毕竟晓得宫中事情的确,方敢如此直言。后又闻得弥天重犯前次所供陈象侯说,茶陵州有个陈帝锡,传说有个本章,其上本的臣子,姓岳名钟琪。弥天重犯到此方知前所传甚爱百姓之岳公者,即岳钟琪也,岳钟琪即何立忠所传之陕西总督也。其实当时发狂作悖,因先吃紧吕留良华夷之谬论在胸,复闻得何立忠、陈象侯传说陈帝锡所说有个本章如此,又适值四、五两年收成不好,遂孟浪有是举。谁知事事与所闻如寒暑昼夜之相反,而身徒犯一个极恶莫大的罪过。

  【译文】

  曾静供:弥天重犯自小听从父亲的训戒用功读书,也粗略地知道朝廷重视人才,所以不肯荒废岁月,虚度人生。平时立志学好四书五经,打算将来躬身实行,报效朝廷。但没奈何身处幽僻山谷,名人文士足迹不到,而慈父去世又早,况且家里贫困,力量单薄,没有办法和机会出外远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走上正道。直到中年,才得知吕留良被文人所尊崇,对他的那些议论之中,也深得有一些与本心相合,就不自觉地爱好上它,荒谬地把它当作修身的旁助了。  他的言论中有论《论语》上问管仲两章,以为这是讲圣贤出在何处具有重要意义的正确论述,其中还有说重华人鄙夷人的民族意识大于君臣之义等话。所以就不加思索,妄信其说教,以为名士君子立身处世,必先重民族意识。原先不知道本朝列圣相传而继承,已经是文明盛世,千古未有。与孔子在《论语》里讲的,何至是天地悬殊,不相符合。由于有这种错误认识,又加上当时正值雍正四、五年间,湖广、广东等处有百姓搬家到四川,往还间有从弥天重犯门口过的人们。传说西边有个姓岳的大人,很爱百姓,很得民心,西边的人都很尊敬佩服他。那些传说的百姓也不知道岳公是什么名字,是什么官职。后来到了雍正五年冬天,还是弥天重犯前面几次所供的何立忠,

  又传说陕西有个总督,非常尽忠爱民,当今皇帝常常怀疑他,怕他威重权高,对朝廷形成威胁,所以屡次召他进京,要削夺他的兵权,并想杀掉他。那位总督非常害怕,连召几次,都不敢进京。皇上见他死守任上,不肯进京,反而对他疑忌更深了,后来又听说这位总督是朝中大臣朱轼保举推荐的人,皇上就派遣大臣朱轼亲自到陕西召那总督,那总督不得已,只有同朱轼一同进陛见,并向皇上奏说用人莫疑,疑人莫用等语?

  皇上听到这个谏议,也就从轻带过疑虑顿释,又见他亲自来了,也就不忌前嫌,仍派他回陕西继续任职。但是这时候那总督不肯去,要求有人保他他才肯去。皇上问朱轼,朱轼不肯保了,又问九卿大臣,九卿大臣也不敢保,皇上就亲自保他去了。

  出京门才四天,朝中有个大臣向皇上奏了一本,说那总督与大臣朱轼,暗结私党,里应外合,纵观皇上屡次召那总督进京,那总督不肯进京,说明他目中无君。等到朱轼到他任上,他才消除疑虑,欣然进京,这又可知他同朱轼的确是心腹了。今日回归陕西,本来朱轼是原保举之人,照理还应保他,可是却不保了,这是朱轼脱身之法。他深知那总督将来必有反志,所以不再保他,以防备皇上日后对他责备。于是皇上十分后悔,对那总督疑忌更深,马上派遣一位叫吴荆山的朝廷官员前去追赶那总督,但是那总督不肯转身回京,这朝官吴荆山没有办法,就在路上自刎了。于是这总督到任之后,随即上了一道本章,说皇上有很多不是之处。

  这些话是何立忠在永兴县十九都石枧村,低声独自告诉弥天重犯的话。在何立忠当天说这些话时,竟然没有想起来那总督的姓名,他也不过是听说有此事。弥天重犯听到这些谣言之后,就以为那上本的总督,必然了解朝廷中的情况,所以才敢大胆直言。后来又听到弥天重犯前几次供出的陈象侯说,茶陵州有个陈帝锡,传说有个本章,其上本的臣子叫岳钟琪。经过这多方传言,弥天重犯到此时才知道所传的很爱百姓的岳公,就是岳钟琪,岳钟琪就是何立忠所传的陕西总督。

  其实当时发狂作乱,因先受了吕留良华夷尊鄙谬论的影响,又听到何立忠、陈象侯传说陈帝锡所说有个本章,又适值四、五两年收成不好,就做出了这个鲁莽的举动。谁知事实与所传完全相反,使自己白白地陷入罪恶的泥潭。

  【原文】

  到今日弥天重犯伏读皇上朱批岳钟琪奏折,方知皇上之至诚御下,并无一点疑贰之心,而大德感人,恩礼又复两极其至。

  而岳钟琪之仰体圣心,委身报国,亦无一点避嫌之迹,而其赤忠血诚,一片敬事之念,到此也无以复加。即此处张熙一事而论,夫论道义到至精至当,不可毫发移易,而其谨慎周密,小心精详,不动声色,不露形迹,而自然使人献诚抒悃于其前。此非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不能到,况其聪明睿智,更多神武而不杀者乎!

  此所谓君圣臣贤,元首股肱,同称一体;而上下交孚,一德一心,不啻如父之视子,子之事父之切。且于此有以见得我皇知人之明,用人之当,委人之专,任人之诚,渊衷至虚至明,处事至中至正,亘千古而罕觏。此天下之贤良才俊,抱道蓄德之儒,焉得不共聚一朝而乐为之用,各致其力,各致其身哉。弥天重犯到此,翻思从前以犯悖之举,献议于岳钟琪,实为醉生梦死,冥顽无知,更有何说!但当时虽是弥天重犯罪大恶极,天道不容,所以自行败露至此;其实弥天重犯此举,莫之为而为,觉得有个人在身后催促之使动一样,此不是今日方敢如此说,当时《知几录》上亦略言及此意,难逃圣明洞鉴。所不解者,弥天重犯自反,当身虽为禽兽,其实平日并无半点过恶得罪于天,而祖父以来,历世积善,常言三代行善人家,在弥天重犯的祖父,可称得一句十代积善人家,不知如何流到弥天重犯的身上,竟犯一个赤族磔尸的大罪。且事发奉拿之会,弥天重犯闻得此信,自料当身固不免于寸磔万剐,而且遗祸于家门,忧愤填心,决计自尽。此时思欲望火投火,望水投水,以求速死,以免诛连,然竟不能得死,彼时解此缘故不得。

  【译文】

  时至今日,弥天重犯伏读皇上批复的岳钟琪那些奏折,才知道皇上驾御臣下,以至诚的态度处事,一点也不疑心,真是大德感人。而岳钟琪也十分体谅皇上的心情,以献身的精神报效国家其忠心赤诚的态度,也是没有一点可以怀疑的。就拿处理张熙一事来说,不说道义上多么正确,单讲其处理办法,就可以知道忠心为事的程度,每一步都谨慎周密,小心精详,不露声色,不显形迹,而自然赚取人向他吐露真情。这不是那种临事而害怕,好算计而不能成事者所能做到的,况且也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神武英贤。这就叫做君明臣贤,元首股肱,同为一体。上下互相信服,君臣同德同心,好像父亲对待儿子,儿子孝顺父亲那样。从此处,也可以看到我皇上知人之明,用人之当,委人之专,任人之诚。心地光明,处事中正,真是千古少有。这样,天底下那些有德有才的人,怎么会不被朝廷所用呢?怎么会不尽忠效命呢?

  弥天重犯到这时,反思从前的狂妄之举,竟向岳钟琪献议谋反,真是到了醉生梦死、冥顽无知的程度,实在是没有任何可说的!但当时弥天重犯的举动,今日想来,倒是无为而为,坏事变成了利国利民的好事,成为反面教员而昭示于天下。当时就隐隐觉得,好像有个人在冥冥当中促使自己那样去做。这个感觉今天清醒过来后,才敢这样说。当时《知几录》上也大略有这种意思,结果到底难逃圣明洞鉴。自己所以想不开的只有一点,弥天重犯自身反叛朝廷,本身虽为禽兽,可是平日并没有半点过错、半点罪恶得罪老天爷。

  自我祖父以来,累世积善,可以称为三代行善之家。而在弥天重犯的祖父那一代,可以称得上十代积善之家,不知落到弥天重犯身上,竟不知不觉犯下了一个诛灭九族的大罪。而且事情败露的时候,弥天重犯一听到凶信,自己预料会被千刀万剐,而且祸及全家,当时忧愤填胸,决计自尽。真是达到了看到火就想投火,看到水就想投水的地步,只求马上死掉,以免诛连他人,可是想死却死不了,实在无法解释其中原因。  【原文】

  到今日想来,若使弥天重犯当时即死,不惟皇上不得洞鉴弥天重犯致罪之由,且皇上深居九重,又何由知得外面许多奸回造谤,有许多悖义兴讥?且事到今日,以弥天重犯如是之罪,蒙皇恩如是之宽宥,今又传旨释放弥天重犯之老母幼子,并悯念弥天重犯等炎暑过伤,命医调和,惟恐不得其所。

  然若弥天重犯生民未有之大罪,亦无以显皇上生民未有之大德。由是看来,弥天重犯无为而为,当年有此狂悖之举,求死不死,今日得蒙宽宥之典。皆因皇上道隆德盛,以天理言之,不当妄诋;本朝名正言顺,以天道方之,不可轻议。所以皇天笃佑,故默使弥天重犯之山鄙无知,冒昧上书于皇上一德同心之大臣,以显皇上之大德如天于山陬海,表本朝得统之正于地久天长。不然,湖山万里之外,奸党之流谤,何由得知?穷乡陋儒之胸,吕留良之逆说,何由得解?岂不全是个天在此主持默使!至若谓传言之人,弥天重犯以如是之罪,尚蒙皇上宽赦之典,则传说浮言者,若能悔改,亦必从宽贷。况传说者未必即是造言者,谕旨煌煌,早已体恤及隐,弥天重犯何所顾虑?而敢于隐匿,忍于隐匿,以负我皇上天高地厚之恩乎!除前此所供外,实实别未有人传说。

  【译文】到今天想来,也可能是天意,如果弥天重犯当时就死去,不但皇上不能知道原因,而且更不会了解皇宫之外竟有那么多奸人造谣诽谤朝廷,散发反叛悖论。而且事情发展到今天,像弥天重犯这样的大罪,还能得到皇上如此宽大。近来又传旨释放弥天重犯的老母幼子,还怜念弥天重犯怕炎暑过伤,命医调和,惟恐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假如没有弥天重犯这样未有的大罪,也无以显皇上爱护百姓未有的大德。由此看来,坏事变成了好事,弥天重犯无为而为,当年有此狂妄之举,求死不死,今日又受到皇上宽宥之恩典。这全部是因为皇上道德圣明,按天理来讲,就是不得妄自诋毁的缘故。  本朝名正言顺,从天道这个角度讲,不可随便地毁誉。所以上天护佑,暗中使弥天重犯这山鄙无知之人,去冒昧上书给皇上同心同德的大臣,来显示皇上大德恩泽于四海之内,天命所归于地久天长。不然,湖山万里之外,那些奸党流言诽谤,怎么能够知道。像穷乡陋儒吕留良那些叛逆之说,又怎么能够公开?这不完完全全是老天爷在这里暗中指使吗?至于所谓传言之人,像弥天重犯这样的罪,还受皇上的宽赦恩典,何况他们呢,如果能悔改,也必然从宽处理。况且那些传言的人,未必就是造言之人,皇上的圣旨就如光照四方的旭日一样,早已对这方面体恤备至,弥天重犯会有什么顾虑呢?怎么能再隐瞒,忍心隐瞒,而辜负皇上的天高地厚之恩呢?除了前几次所供出的人外,确实再没有听到别人传说。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