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张子正蒙-张载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张子正蒙目录:
张子正蒙
正蒙蘇昺序
太和篇第一
參兩萹第二
天道篇第三
神化篇第四
動物篇第五
誠明篇第六
大心篇第七
中正篇第八
至當篇第九
作者篇第十
三十篇第十一
有德篇第十二
有司篇第十三
大易篇第十四
樂器篇第十五
王褅篇第十六
乾稱篇第十七
注
至當篇第九
至當之謂德,百順之謂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無入而非百順,故君子樂得其道。
循天下之理之謂道,得天下之理之謂德,故曰「易簡之善配至德」。
「大德敦化」,
...更多
作者篇第十
「作者七人」,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制法興王之道,非有述於人者也。以知人偽難,故不輕去未彰之罪;以安民為難,故不輕變未厭之君。及舜而去之,堯君德,故得以
...更多
三十篇第十一
三十器於禮,非強立之謂也。四十精義致用,時措而不疑。五十窮理盡性,至天之命;然不可自謂之至,故曰知。六十盡人物之性,聲入心通。七十與天同德,不思不勉,從容中道。
常人
...更多
有德篇第十二
「有德者必有言」,「能為有」也;「志于仁而無惡」,「能為無」也。
行修言道,則當為人取,不務徇物強施以引取乎人,故往教妄說,皆取人之弊也。
「言不必信,行不
...更多
有司篇第十三
有司,政之綱紀也。始為政者,未暇論其賢否,必先正之,求得賢才而後舉之。 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勞。
「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欲生於不足則民盜,能使無欲則民不為盜。假
...更多
大易篇第十四
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易語天地陰陽,情偽至隱賾而不可惡也。諸子馳騁說辭,窮高極幽,而知德者厭其言。故言為非難,使君子樂取之為貴。
易一物而〈合
...更多
樂器篇第十五
樂器有相,周召之治與!其有雅,太公之志乎!雅者正也,直己而行正也,故訊疾蹈厲者,太公之事耶!詩亦有雅,亦正言而直歌之,無隱諷譎諫之巧也。 象武,武王初有天下,象文王武功之舞,
...更多
王褅篇第十六
「禮不王不禘」,則知諸侯歲闕一祭為不禘明矣。至周以祠偽春,以禴為夏,宗廟歲六享,則二享四祭為六矣。諸侯不禘,其四享與!夏商諸侯,夏特一祫,王制謂「礿則不禘,禘則不嘗」,假�
...更多
乾稱篇第十七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吾
...更多
注
Page3(一)各本均無序文,此據明本性理大全卷五所引錄入,疑有刪節。 ReturntoPage3 Page4(一)各本均無序文,此據呂祖謙皇朝文鑑錄入。性理大全所引有刪節。
ReturntoPage4
...更多
上一页
1
2
3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夏敬观
不署撰人
晋·陈寿
尉缭
清·李涵虚
(清)林焜熿 纂輯、子豪 續修
江津 王利器
春秋齐·管仲
李白
谢朓
(明)杨士奇
宋·陈舜俞
清·杜臻
(晋)王羲之撰
清·钱秀昌
明·万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