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十三 御史台-唐六典
卷十三 御史台
御史台
大夫一人 中丞二人 侍御史四人 主簿一人 录事二人 令史十五人 书令史二十五人 亭长六人 掌固十二人 殿中侍御史六人 令史八人 书令史十人 监察御史十人 令史三十四人
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
(《汉书》云:"御史大夫,秦官,位上,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历后汉,遂为三公之官。献帝建安十三年,又置御史大夫。魏黄初二年,又省。历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并不置大夫,而以中函为台主。隋讳"忠",依秦、汉置御史大夫,从三品;大业八年,降为正四品。皇朝又为从三品。龙朔二年改为大司宪,咸亨元年复敌。御史台,汉名御史府;后汉曰宪台,时以尚书马中台,谒者为外台,谓之三台。魏、晋、宋、齐曰兰台,梁、陈、后魏、北齐、隋皆曰御史台,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更名宪台,咸亨元年复故。光宅元年改曰左肃政台,专知在京百司;更置右肃政台,专知按察诸州,加右台大夫一人。神龙元年,改为左、右御史台,犹置二大夫。廷和元年废右台,先天二年九月复置,十月又废,而大夫随台废置。)
中丞二人,正五品上;
(《汉百官表》:"御史大夫有两丞,秩一千石。一曰中丞。"谓之"中"者,以其列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及置司隶校尉,以御史中丞督司隶、司直,司隶、司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下至墨绶。成帝绥和元年,改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改大司空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为台主,更名御史长史。后汉复曰中丞。时,宣秉拜御史中丞,光武诏舆司隶校尉、尚书令三官各专席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座"。魏黄初,改中丞为宫正。魏鲍勋以宫正忤旨,左迁持书执法。后又为中丞。历晋、宋、齐、梁、陈,并以中丞为台主,品第四。梁制十八班,中丞班第十一。后魏改中丞曰中尉,正三品;太和二十三年,为从三品。北齐复曰中丞,从三品。后周秋官置司宪中大夫二人,掌丞司寇之法,以左右刑罚,盖比御史中丞之职也。隋省中丞官,置御史大夫为台主,以持书侍御史二人代中丞之任。持书侍御史者,本汉宣帝元凤中因路温舒上书宜尚德缓刑,帝深采览之,季秋请谳时,帝幸宣室,齐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持书,故曰侍书侍御史。历代品秩并同御史,惟北齐为从五品,隋室因之。大业六年加正五品,八年又改为从五品。皇朝因之。贞观中,避高宗讳,省持书侍御史,依前代置御史中丞。龙朔二年改曰司宪大夫,咸亨元年复故。自汉以来,御史中丞皆一人,隋持书侍御史二人,皇朝因之。)
御史大夫之职,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中丞为之贰。
(其百僚有奸非隐伏,得专推劾。若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尚书省四品已上、诸司三品已上,则书而进之,并送中书门下。)
凡天下之人有称冤而无告者,与三司诘之。
(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大事奏裁、小事专达。)
凡中外百僚主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弹,小事则署名而已。
(旧:弹奏,皇帝视事日,御史奏之。自景龙三年已来,皆先逸状,听进止。诈则奏之,不许则止。)
若有制使覆囚徒,则与刑部尚书参择之。凡国有大礼,则乘辂车以为之导。
(驾幸京都,大夫从行,则令中丞一人留在台,并殿中侍御史一人。若别敕留守,不在此限。)
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
(《周官》宗伯属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之者,受法令焉"。以其在殿柱之间,亦谓之柱下史。秦改为侍御史。《史记》:"张苍白泰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即其任也。冠法冠,一名"柱后惠文",以铁为柱,言其审固不挠也。法冠者,秦事云:"始皇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亦名獬豸冠,以獬豸兽主触不直,故执宪者以为冠。汉因秦,置侍御史,秩六百石,员十五人。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不法事,有:辞讼者,盗贼者,铸伪钱者,狱不直者,繇赋不平者,吏不廉者,吏苛刻者,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非所当服者,凡九条。监者每二岁一更,常十一月奏事,三月还监焉。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制,不常置。后汉皆公府掾属高第者为之,所掌有五曹:曰令曹,掌律令;印曹,掌刻印;供曹,掌斋祠之事;尉马曹,掌厩马主事;乘曹,掌护驾。魏置八人,品第六,所掌凡八部,有持书曹、课第曹,其余则史阙云。晋置九人,所掌有十三曹,曰:吏曹,课第曹,直事曹,印曹,中都督曹,外都督曹,媒曹,符节曹,水曹,中垒曹,营军曹,法曹,筭曹。东晋初,省课第曹,置库曹;后又分库曹为外左库曹、内左库曹焉。宋置十人。元嘉中,省二库曹,直云左库。大明中,复置二库;景和初,复省之。升明初,省营军曹,并入水曹;省筭曹,并入法曹;而吏曹罢御史掌之。齐置十人,梁、陈皆九人。后魏八人,初,从五品;太和末,为正八品下。北齐置八人,从七品下。后魏、北齐尤重御史,选御史必答策高第始补之,并分掌诸曹内外督令史以下。后周秋官有司宪中士。隋置八人,从七品下;炀帝三年,改为正七品。皇朝置四人,加品从六品下。又置内供奉员,不过本数,其迁改与正官资望亦齐。旧制庶仆五分减一,及崔隐甫为大夫,奏供奉、裹行并同正给。案令:隔品致敬。比者因循,侍御史已下皆与大夫抗礼。开元十八年,敕重申明,犹未之改。李适之为大夫,皆受拜,时议是之。)
侍御史掌糺举百僚,推鞫狱讼。其职有六:一曰奏弹;二曰三司,三曰西推,四曰东推,五曰赃赎,六曰理匦。
(侍御史年深者一人判台事,知公廨杂事等;次知西推、脏赎、三司,受事监奏;次知东推、理匦之事。台中有黄卷,不糺举所职则罚之。其新除者未晓制度,罚有日逾万钱者。旧例,新人罚止于四万,及崔隐甫为大夫,以其数太广减之,以万二千为限。三院各有院长,议罚则询于杂端也。)
凡有制敕付台推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
(旧,台中无狱,未尝禁人;有须留问,寄禁大理。李乾祐为大夫,奏请于台置狱,虽则按问为便,而增鞫狱之弊。至开元十四年,御史大夫崔隐甫奏罢之,须留问者,依前寄禁大理。)
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奏。大事则冠法冠,衣朱衣、纁裳、白纱中单以弹之;小事,常服而已。
(法冠一名豸冠,一角,为獬豸之形,取触邪之义也。)
凡三司理事,则与给事中、中书舍人更直于朝堂受表。
(三司更直,每日一司正受,两司副押,更递如此。其鞫听亦同。)
若三司所按而非其长官;则与刑部郎中·员外郎、大理司直·评事往讯之。
(除三司受事及推按外,每日,侍御史一人承制,诸奏事者并监而进退之。若所谕繁细,不宜奏陈,则随事奏而罢之。)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
(《汉书》:"张忠为御史大夫,署孙宝为主簿。"魏、晋已下无闻。隋炀帝大业三年始置御史台主簿二页,皇朝省一员。)
录事二人,从九品下。 主簿掌印及受事发辰、句检稽失。
(兼知官厨及黄卷。)
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
(魏氏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故曰殿中侍御史。晋置四人,东晋省二人。梁、陈史不载其品秩。后魏初,从五品;太和末,为从八品上。北齐置十二人,正八品。隋开皇初,改为殿内侍御史,置十二人,正八品下;炀帝三年省。武德五年,置四人,正八品上;贞观二十二年,加员、品。)
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
(监察御史,盖取秦监郡御史以名官。《晋书》云:"孝武太元中,创置检校御史,而吴混之为之。"沈约《宋书》云:"古司隶校尉知行马外事。晋江左罢司隶。置检校御史,专掌行马外事。"是也。历宋、齐、梁、陈,无闻其职。后魏太和末,复置检校御史,正九品上。北齐置检校御史十二人,从八品上。后周秋官府有司宪旅下士八人。隋初,改为监察御史,置十二人,从八品上。炀帝大业三年,加正八品,增置十六人;大业八年,加从七品。后又置御史一百员,从九品,寻省之,盖更卑于监察矣。武德初,监察御史置八人。贞观二十二年,加监察二人。其外,又置监察御史裹行。其始自马周以布衣太宗令于监察御史裹行,自此便置"裹行"之名。)
殿中侍御史掌殿庭供奉之仪式。
(每朝,与侍御史随仗入,位在中丞下,给事中、中书舍人后。)
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皇帝郊祀、巡省,
(谓大驾与卤簿。)
则具服从,于旌门往来检察,视其文物之有亏阙则糺之。
(非大备,则常服。)
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
(谓左降、流移停匿不去,及妖讹、宿宵、蒲博、盗窃、狱讼冤滥、诸州纲典贸易隐盗、赋敛不如法式,诸此之类,咸举按而奏之。若不能糺察及故纵、蔽匿者,则量其轻重而坐所由御史。)
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糺视刑狱,肃整朝仪。
(朝庭有不肃敬,御史则糺而劾之。每二人五日分知东、西朝堂。旧例监察正门无籍,非因奏事,不得入至殿庭。开元七年三月,敕并令随仗而入,不得供奉,位在尚书员外郎后。十道巡按,则选判官二人以为之佐;如本道务繁,得量差官人历官清干者,号为支使。)
凡将帅战伐,大克杀获,数其俘馘,审其功赏,辨其真伪。若诸道屯田及铸钱,其审功糺过亦如之。凡岭南及黔府选补,亦令一人监其得失。凡决囚徒,则与中书舍人、金吾将军监之。
(若京师忌斋,则与殿中侍御史分察寺、观。七品已上清官皆预行香,不到,则牒送法司。)
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糺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凡冬至祀圈丘,夏至祭方丘,孟春祈谷,季秋祀明堂,孟冬祭神州,五郊迎气及享太庙,则二人共监之。若朝日、夕月及祭社稷、孔宣父、齐太公,蜡百神,则一人率其官属,阅其牲牢,省其器服,辨其轻重,有不修不敬则劾之。凡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
(尚书省诸司七品已上官会议,皆先牒报台,亦一人往监,若据状有违及不委议意而署名者,糺弹之。凡有敕令一御史往监,即监察受命而行。自监察御史已上,每日一人于本司当门直,以检察台中出入及令史领辞讼过大夫之事。若缘辞讼事须推勘者,大夫便委门直御史以推之。)
凡百官燕会、习射亦如之。
《唐六典》 唐·张九龄、李林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令狐德棻
唐·李绰
宋·徐汶滨
宋·张敦頥
宋·晁逈
张先
明·丰坊
汉·孔安国
元·朱丹溪
(漢)仲長統
明·李东阳
(西漢)楊雄 汪榮寶 注疏
唐·司空图
(五代)刘崇远
元·脱脱等
(战国)尸佼撰;(清)汪继培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