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二 尚书吏部-唐六典
卷二 尚书吏部
吏部尚书一人 侍郎二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四人 令史三十人
书令史六十人 亭长八人 掌固十三人
司封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令史四人 书令史九人
掌固四人
司勋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四人 令史三十三人 书令史六十七人 掌固四人
考功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令史十五人 书令史三十人 掌固四人
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
(周之天官卿也。《汉旧仪》云:"尚书四人,为四曹:一曰常侍曹,二曰二千石曹,三曰民曹,四曰客曹。成帝增置三公曹,为五曹。其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光武又分为六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斋祀事。汉末,又改吏部为选部,专掌选举事。灵帝以梁鹄为选部尚书。魏改选部为吏部。历晋,至宋孝武大明二年,置二吏部尚书,废五兵尚书,寻复旧名。齐、梁、陈、后魏、北齐皆曰吏部尚书。后周依《周官》,置大冢宰卿一人,正七命。隋复曰吏部尚书。然此官历代班序常尊,不与诸曹同也。"《汉官仪》:"尚书秩六百石,次补二千石。"《晋令》:"吏部尚书五时朝服,纳言帻,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乘轺车皂轮。"《袁子正书》曰:"尚书佩契刀囊,执版,加簪笔焉。"自魏至粱并第三品。梁秩加至中二千石;后定十八班,班多为贵,吏部尚书班第十四,诸曹尚书班第十三。陈因梁。后魏、北齐、隋吏部尚书并正第三品,皇朝因之,掌文官选举。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吏部尚书。光宅元年改为天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
侍郎二人,正四品上。
(周之天官小宰中大夫也。汉已来尚书侍郎,今郎中之任也。后周依《周官》。隋炀帝三年,尚书六曹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各置侍郎一人,以贰尚书之职,并正第四品。皇朝诸曹侍郎降为正四品下,惟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少常伯,咸亨元年复为吏部侍郎。总章元年,与兵部各增一员。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凡职官铨综之典,封爵策勋之制,权衡殿最之法,悉以咨之。其属有四:一日吏部,二日司封,三日司勋,四日考功;尚书、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于所属,皆质正焉。凡选授之制,每岁孟冬,以三旬会其人:去王城五百里之内,集于上旬;千里之内,集于中旬;千里之外,集于下旬。以三铨分其选:一曰尚书铨,二曰中铨,三曰东铨。以四事择其良: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
(每试判之日,皆平明集于试场,识官亲送,侍郎出问目,试判两道。或有糊名,学士考为等第。或有试杂文,以收其俊乂。)
以三类观其异:一曰德行,二曰才用,三曰劳效。德钧以才,才钩以劳。其优者擢而升之,否则量以退焉。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也。然后据其状以窍之,量其资以拟之。五品已上以名闻,送中书门下,听制授焉。六品已下常参之官,量资注定;其才识颇高,可擢为拾遗、补阙、监察御史者;亦以名送中书门下,听敕授焉。其余则各量资注拟。若都畿、清望,历职三任,经十考已上者,得隔品授之。不然则否。
(谓监察御史、左·右拾遗、大理评事、畿县丞·簿·尉三任十考已上,有隔品授者。)
凡出身非清流者,不注清资之官。
(谓从流外及视品出身者。其中书主书、门下录事,尚书郡事,历任考词、使状有清干及德行、言语,兼书、判、吏用,经十六考已上者,听拟寺·监丞、左·右卫及金吾长史。)
凡注官皆对面唱示。若官、资未相当及以为非便者,听至三注。三注不伏注,至冬检旧判注拟。凡伎术之官,皆本司铨注讫,吏部承以附甲焉。
(谓秘书、殿中、太仆寺等伎术之官,唯得本司迁转,不得外叙。若本司无阙者,听授散官,有阙先授。若再经考满者,亦听外叙。)
凡同事联事及勾检之官,皆不得注大功已上亲。凡皇亲及诸军功,兼注员外官。
(其内外员外官及检试官,本司长官量闲剧取资历清正旧人分判曹事,自外则不判。若长官及别驾、长史、司马等官,则不在此例。)
凡注官阶卑而拟高则曰"守",阶高而拟卑则曰"行"。凡三铨注拟讫,皆当铨团甲以过左、右丞相。若中铨、东铨,则亦先过尚书讫,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黄门侍郎省,侍中审,然后进甲以闻。
(若尚书、丞相、门下批"官不当"者,则改注,亦有重执而上者。)
凡大选终季春之月。
(若有选人身在军旅,则军中试书、判,封送吏部而注拟。亦或春中不解而后集,谓之春选。若优劳人有敕即与处分及即与官者,并听非时选,一百日内注拟毕。)
所以定九流之品格;补万方之阙政,官人之道备焉。
郎中二人,从五品上;
(《周官》太宰属官有下大夫,盖郎中之任也。秦有郎中,以其为郎,侍卫居中,故曰郎中。汉选尚书郎初从三署郎次补之。初入尚书台,称郎中;满岁,称侍郎。故郎中之名,犹因三署旧号也。按:吏部郎中,后汉置之,职在选举。魏、晋用人,妙于时选,其诸曹郎功高者迁为吏部郎。其吏部朗历代品秩皆高于诸曹郎。魏晋、宋、齐吏部郎品第五,诸曹郎第六。梁吏部郎品第四,班第十一。诸曹郎班第十。陈因梁。后魏、北齐吏部郎品正第四上,诸曹郎品正第六上。后周依《周官》。隋初,二十四司并为侍郎,品从第五。炀帝三年,置六司侍郎,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吏部为选部郎,异于六侍郎之名。皇朝为吏部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大夫,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周官》太宰属官有上士,盖今员外郎之任也。《宋百官阶次》有员外郎,美迁为尚书郎。后周依《周官》。隋文帝开皇六年,尚书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品从第六,谓曹郎本员之外复置郎也。炀帝三年,又废二十四司员外郎,每司减一郎,置承务郎一人,同开皇员外郎之职;曰选部承务郎,一人。皇朝尚书诸曹各置员外郎一人,吏部置二人。龙朔、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主事四人,从八品下。
(隋炀帝初置,为从九品下。开元二十四年,升为八品。)
郎中一人,掌考天下文吏之班、秩、品、命。凡叙阶二十九:从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
(后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骘马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自此始也。又吕布有平董卓之勋,开府如三司;魏黄初三年,黄权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自此始也,其品第一。梁班第十七,陈氏秩万石,北齐从一品。后周置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等十一号,以酬勤劳。隋氏因之。皇朝初,惟置开府仪同三司,为散官品。)
正二品曰特进,
(二汉及魏、晋以为加官,从本官服,无吏、卒,品第二,位次诸公下,在开府、骠骑上,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无章绶。又《汉朝杂事》云:"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有赐位特进,在三公下,平冕、玄衣,侍祠郊庙。"《宋百官阶》次:"江左皆兼官。晋傅咸奏特进品第二,执皮帛,坐侍臣之下。"梁班第十七。北齐特进第二品。隋特进为正二品,散官。皇朝因之。)
从二品曰光禄大夫,
(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氏因之。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论议,无员。后汉因之。自魏以来,诸公卿告老,多加其位。晋太始初,分为左、右光禄大夫,皆无员;若致仕,又给六尺床、帐、簟、蓐。宋氏因之。济光禄勋府有左、右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若加金章、紫绶者,为金紫光禄大夫。王晏乞一片金,乃启转金紫。梁、陈并因之,光禄大夫十三班。后魏左、右光禄大夫从第一品;太和二十三年,第二品。北齐因之。后周左、右光禄大夫正八命。隋为正二品,散官。炀帝改光禄大夫为从一品,左光禄大夫正二品,右光禄大夫从二品。皇朝初,犹有左、右之名,贞观之后,唯有光禄大夫。)
正三品曰金紫光禄大夫,
(本两汉光禄大夫也。至魏、晋,有加金章、紫绶者,则谓为金紫光禄大夫。晋则金紫、银青、左、右四职并置,假金章、紫绶及加金章、紫绶并秩第二,禄赐、班位、冠帻、车服、佩玉及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自晋已后,皆为兼官,少有正授。梁金紫光禄大夫为第十四班,陈为中二千石,北齐从二品,隋氏因为散官,炀帝为正三品,皇朝因之。)
从三品曰银青光禄大夫,
(本末与金紫同。晋有银青光禄大夫王翘之。宋、齐之后,或置或省。梁、陈无职。北齐三品。隋正三品,散官;炀帝改为从三品。皇朝因之。然而加金章、紫绶及银章、青绶则尊崇之,合居光禄之上,隋氏定令误,遂因仍不改。)
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
(隋炀帝置,为正四品,散官。盖取秦大夫官论议,故置正议、通议之名。)
正四品下曰通议大夫,
(隋炀帝置,正四品。)
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
(秦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论议。汉氏因之。梁班第十一,陈秩千石。北齐从第三品。皇朝为散官。)
从四品下曰中大夫,
(秦置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改为光禄大夫。北齐中大夫第四品。皇朝为散官。)
正五五品上曰中散大夫,
(后汉有中散大夫,六百石,无员。魏、晋因之。《齐职仪》:"品第七,绛朝服,进贤一梁冠。"梁班第十,陈秩千石。皇朝为散官。)
正五品下曰朝议大夫,
(《汉宫仪》:"大夫以上得奉朝议。"则其义也。隋文帝置朝议大夫,为从三品,散官。)
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
(汉诸将军、公卿年高德重者,得以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则其义也。隋炀帝置朝请大夫,为正五品,散官。)
从五品阳下曰朝散大夫,
(隋文帝置朝散大夫,为正四品,散官;炀帝改为从五品下。)
正六品上曰朝议郎,
(宋、齐、梁、陈、后魏、北齐,诸九品散官皆以将军为品秩,谓之加戎号。隋开皇六年,始置六品已下散官,并以郎为正阶,尉为从阶:正六品上为朝议郎,下为武骑尉;从六品上为通议郎,下为屯骑尉;正七品上为朝请郎,下为骁骑尉;从七品上为朝散郎,下为游骑尉;正八品上为给事郎,下为飞骑尉;从八品上为承奉郎,下马旅骑尉;正九品上为儒林郎,下为云骑尉;从九品上为文林郎,下为羽骑尉。炀帝又置八郎、八尉。六品置建节尉、奋武尉,七品置宣惠尉、绥德尉,八品置怀仁尉、守义尉,九品置奉诚尉、立信尉,并为正从。又,六品置承议郎、通直郎,七品置宣德郎、朝散郎,八品置登仕郎、将仕郎,九品置常从郎、奉信郎,亦为正从。皇朝以郎为文职,尉为武职,遂采开皇、大业之制,以为六品已下散官。)
正六品下曰承议郎,
(隋炀帝置,为正六品。)
从六品上曰奉议郎,
(隋文帝置通议郎,皇朝改焉。)
从六品下曰通直郎,
(晋、宋以来,诸官皆有通直,盖谓官有高下,而得通为宿直者。隋炀帝置通直郎三十人,从六品。)
正七品上曰朝请郎,
(晋、架、齐、梁、陈并有奉朝请员。)
正七品下曰宣德郎,
(隋炀帝置宣德郎三十人,正七品。)
从七品上曰朝散郎,
(隋文帝置。)
从七品下曰宣义郎,
(梁有宣义将军。隋文帝置游骑尉,皇朝改焉。)
正八品上曰给事郎,
(隋文帝置。)
正八品下曰徵事郎,
(隋炀帝置。)
从八品上曰承奉郎,
(隋文帝置。)
从八品下曰承务郎,
(隋炀帝尚书二十四司各置承务郎一人,类今尚书员外郎也。皇朝因其名而置。)
正九品上曰儒林郎,
(前史各有《儒林传》,取其义也。)
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
(北齐置文林馆,徵文学之士以充之,取其义也。)
从九品下曰将仕郎。凡散官四品已下、九品已上,并于吏部当番上下。
(其应当番四十五日。若都省须使人送符及诸司须使人者,并取兵部、吏部散官上。经两番已上,听简入选;不第者依番,多不过六也。)
凡叙阶之法,有以封爵,
(谓嗣王、郡王初出身,从四品下叙;亲王诸子封郡王者,从五品上,国公,正六品上;郡公,正六品下;县公,从六品上;侯及伯、子、男并递降一等。若两应叙者,从高叙也。)
有以亲戚,
(谓皇亲緦麻已上及皇太后周亲,正六品上叙;皇太后大功亲、皇后周亲,从六品上;皇袒免亲、皇太后小功·緦麻、皇后大功亲,正七品上;皇后小功·緦麻亲、皇太子妃周亲,从七品上。其外戚各依本服降二等叙。娶郡主,正六品上;娶县主,正七品上。郡主子,出身从七品上;县主子,从八品上叙。)
有以勋庸,
(谓上柱国,正六品上叙;柱国已下,每降一等,至骑都尉,从七品下;骁骑尉、飞骑尉,正九品上;云骑尉、武骑尉,从九品上。)
有以资荫,
(谓一品子,正七品上叙,至从三品子,递降一等。四品、五品有正、从之差,亦递降一等;从五品子,从八品下叙。国公子,亦从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已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散官同职事。若三品带勋官者,即以勋官品同职事荫;四品降一等,五品降二等。郡、县公子,准从五品孙;县男已上子,降一等。勋官二品子,又降一等。二王后子孙,准正三品荫。)
有以秀、孝,
(谓秀才上上第,正八品上;已下递降一等,至中上第,从八品下。明经降秀才三等。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降一等。若本荫高者,秀才、明经上第,加本荫四阶;已下递降一等。明经通二经已上,每一经加一阶;及官人通经者,后叙加阶亦如之。凡孝义旌表门闾者,出身从九品上叙。)
有以劳考,
(谓内外六品已下,四考满,皆中中考者,因选,迭一阶;每二中上考,又进两阶;每一上下考,进两阶。若兼有下考,得以上考除之。)
有除免而复叙者;皆循法以申之,无或枉冒。
(谓官人犯除名限满应叙者,文、武三品已上奏闻;正四品于从七品下叙,已下递降一等,从五品于从八品上叙;六品、七品,从九品上叙;八品、九品,从九品下叙。若出身品高于此法者,仍从高。)
凡应入三品、五品者,皆待别制而进之,不然则否。
(谓应入三品者,皆须先在四品已上官,仍限三十考已上、本阶正四品上、无痕累者,奏听进止。应入五品者,皆须先在六品已上官及左·右补阙、殿中侍御史、太常博士、詹事司直、京兆·河南·太原府判司,皆限十六考已上、本阶正六品上;伎术官本司无六品官,频任三政七品者,仍限二十考已上。并所司勘责讫,上中书门下重勘讫,然后奏闻,别制以授焉。)
凡文武百僚之班序,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齿。
(谓文武朝参行立:二王后位在诸王侯上,余各以官品为序。致仕官各居本色之上。若职事与散官、勋官合班,则文散官在当阶职事者之下,武散次之,勋官又次之。官同者,异姓为后。若以爵为班者。亦准此。其男巳上任文、武官者,从文、武班。若亲王、嗣王任卑官职事者,仍依王品。郡王任三品已下职事者,在同阶品上。自外无文、武官者,嗣王在太子太保下,郡王次之,国公在正三品下,郡公在从三品下,县公在正四品下,侯在从四品下,伯在正五品下,子在从五品上,男在从五品下。若前官被召见及预朝参者,在本品见任上;以理解者,在同品下;其在本司参集者,各依职事。若散官三品已上在京者,正、冬朝会依百官例。)
凡京师有常参官,
(谓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已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
供奉官,
(谓侍中,中书令,左、右散骑常侍,黄门、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通事舍人,左·右补阙、拾遣,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
诸司长官,
(谓三品已上长官。若敕唤诸司长官及赐者,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宾客、尚书左·右丞相、诸司侍郎、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官、御史中丞,并同长官例。若别赐物,中书门下官正三品准二品,四品准三品,五品准四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同中书门下正三品。)
清望官,
(谓内外三品已上官及中书·黄门侍郎、尚书左·右丞、诸司侍郎,并太常少卿、秘书少监、太子少詹事、左·右庶子、左庶子、率及国子司业。四口阴已下、八品已上清官。四品谓太子左、右谕德,左·右卫、左·右千牛卫中郎将,左、右副率,率府中郎将。五品谓御史中丞,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赞善大夫,太子洗马,国子博士,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常丞,左、右卫郎将,左、右率府郎将。六品谓起居郎、舍人,太子司议郎、舍人,诸司员外郎,侍御史,秘书郎,著作佐郎,太学博士,詹事丞,太子文学,国子助教。七品:左、右补阙,殿中侍御史,太常博士,詹事司直,四门博士,太学助教。八品:左、右拾遣,监察御史,四门助教。)
每日以六品已上清官两人待制于衙内。
(若供奉官、宿卫官,不在此例。)
凡授左·右丞相、侍中、中书令、六尚书已上官,听进让,其四品已上清望官,才职相当,不应进让。
(按:旧制御史大夫、六尚书已上要官皆进让。臣林甫等伏以为进让之礼,朝廷所先,两省侍郎及南省诸司侍郎、左·右丞,虽在四品,职居清要,亦合让也。)
凡职事官应觐省及移疾,不得过程。
(谓身有疾病满百日,若所亲疾病满二百日及当侍者,并解官申省以闻。其应诗人才用灼然、要籍驱使者,令带官侍养。)
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
(若请致仕,五品已上,皆上表闻;六品已下,申尚书省奏闻。)
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风疾、使酒;不得任侍奉之官。凡内外官清白著称、强干有闻,若上第,则中书门下改授:
(清白著称,皆须每任有使状一"清"、考词二"清",经三任为第一等,两任为第二等,一任为第三等。其都督、刺史既无考词,每使状有一"清"字,亦准任数为等第。强干有闻科等第亦准此,其科等第一等同清白第二等。)
五品已上,量加进改;六品已下,至冬选量第加官。若第二、第三等人,五品已上,改日稍优之;六品已下,不待秩满,听选,加优授焉。其岭南、黔中三年一置选补使,号为"南选"。
(应选之人,各令所管勘责,具言出身、由历、选数,作簿书预申省。所司具勘曹名、考第,造历子,印署,与选使勘会,将就彼铨注讫,然后进甲以闻。)
凡天下官吏各有常员。
(开元二十三年,敕以为诸色补署,颇多繁冗,停废诸司、监、署,府十余所,减冗散官三百余员。其见在员数,已具此书,各冠列曹之首;或未该者,以其繁细,亦存乎令、式。)
凡诸司置直,皆有定制。
(诸司诸色有品直:吏部二人,兵部三人,考功、职方、库部、户部、度支、驾部、比部各一人,门下省明法一人、能书二人、装潢一人,刑部明法一人,弘文馆学直四人、造供奉笔二人,造写御书笔二人、装书一人、拓书一人,修史馆装书一人,中书省明法一人、能书四人、装制敕一人、翻书译语十人、乘驿二十人,集贤院能书六人、装书十四人、造笔四人,大理寺明法二人,太常寺三十人,光禄寺十人,鸿胪寺译语并计二十人,金银作一人,漆作一人,太府、太仆、卫尉、司农寺各三人,沙苑监一人,少府监十四人,将作监五十人,殿中省尚食局·尚药局各十人、尚乘局二十人、尚辇局三人、尚舍局四人、尚衣局一人,秘书省图画一人、丹青五人、造笔一人,太史监五人,国子监明五经一人、文章兼明史一人,崇文馆拓书一人,内侍省一百人,内坊四人,仆寺十人,家令寺七人,教坊二十人,总监十四人,军器监四人,陇右六使孳课一十二人,太原府监牧役使孳课二人。外官直考者,选同京官。其前官及常选人,每年任选。若散官、三卫、勋官直诸司者,每年与折一番。)
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
(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道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五月给田假,九月给授衣假,为两番,各十五日。私家祔庙,各给假五日。四时祭,各四日。父母在三千里外,三年一给定省假三十五日;五百里,五年一给拜扫假十五日,并除程,五品已上并奏闻。冠,给三日;五服内亲冠,给假一日,不给程。婚嫁,九日,除程。周亲婚嫁,五日;大功,三日;小功,一日,不给程。齐衰周,给假三十日;葬,三日;除服,二日。小功五月,给假十五日;葬,二日;除服,一日。緦麻三月,给假七日;葬及除服皆一日。周已上亲皆给程。若闻丧举哀,并三分减一。私忌给假一日,忌前之夕听还。五品已上请假出境,皆吏部奏闻。)
行李之命。
(凡别敕差使事务繁剧要重者,给判官二人,每判官并使及副使各给典二人;非繁剧者,判官一人、典二人,使及副使各给典一人;四品已上清望官,别给孔目官一人。凡吏部差使,各循其次。若员外郎及鸿胪、太府、司农、将作、少府、军器等监、寺丞,及押当兵马、仓库、园厨、苑囿、邑司、伎术、当作等官,皆不在差限。)
簿书景迹,功赏殿最,具员皆与员外郎分而理焉。 郎中一人,掌小选。凡未入仕而吏京司者,复分为九品,通谓之行署。其应选之人,以其未入九流,故谓之流外铨,亦谓之小铨。其校试铨注,与流内铨略同。
(谓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子及州县佐吏。若庶人参流外选者,本州量其所堪,送尚书省。)
其在吏部、兵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书、门下,是为"前行要望",目为"七司";其余则曰"后行闲司"。
(谓流外转迁者始自府、寺而超授七司者,以为非次。长安中,毕构奏而革之,应入省者,先授闲司及后行,经两考,方转入七司,便为成例。)
凡择流外职有三: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其工书、工计者,虽时务非长,亦叙限;三事皆下,则无取焉。每经三考,听转选,量其才能而进之;不则从旧任。
(其考满,有授职事官者,有授散官者。旧则郎中专知小铨,开元二十五年敕铨试讫,应留、放,皆尚书、侍郎定之。)
员外郎一人,掌选院,谓之南曹。
(其曹在选曹之南,故谓之南曹。)
每岁,选人有解状、簿书、资历、考课,必由之以窃其实,乃上三铨,其三铨进甲则署焉。员外郎一人,掌判曹务。凡当曹之事,无巨细,皆与郎中分掌焉。应简试,如贡举之制。
(旧,齐郎隶太常,则礼部简试。开二十五年,隶宗正,其太庙斋郎则十月下旬宗正申吏部,应试则帖《论语》及一大经。)
司封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北齐置主爵郎中一人,隋文帝为主爵侍郎,炀帝改为主爵郎。武德初,为主爵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司封大夫,咸亨元年复故。光宅元年改为司封郎中,神龙元年复故。开元二十四年,复为司封。)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隋文帝置,炀帝改为主爵承务郎。武德初,为主爵员外郎。龙朔、咸亨、光宅、神龙、开元并随曹改复。)
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司封郎中、员外郎掌邦之封爵。凡有九等:一曰王,正一品,食邑一万户。二曰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三曰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五曰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六曰县侯,从三品,食邑一千户。七曰县伯,正四品,食邑七百户。八曰县子;正五品,食邑五百户。九曰县男,从五品,食邑三百户。
(五等之爵,盖始于黄帝,其《传》言:"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书尧典云:"协和万邦。"又云:"辑五瑞。"即五等诸侯所执玉也。夏、殷已上,其制难详。至周,则云"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始有封国大小之制。战国之时,又有杂号封君,谓商君、平原君等。秦又立二十等爵,以当军功。汉置王、侯二等,其二十等爵亦存;亦有"君",谓稷嗣、奉春等。后汉又有乡、亭侯之号。魏氏五等,皆以乡、亭,多假空名,不食本邑。及司马宜王诛曹爽,封舞阳侯。至晋,复五等之制。宋、齐之后,或置或废,亦不常也。隋氏始立王、公、侯已下制度,皇朝因之。然户、邑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旧制,户皆三丁以上一分入国。开元中定制,以三丁为限,租赋全入封家。)
皇兄弟、皇子皆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皇太子诸子并为郡王。亲王之子承恩泽者亦封郡王,诸子封郡公。其嗣王、郡王及特封王子孙承袭者,降授国公。诸王、公、侯、伯、子、男若无嫡子及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已下亦同此。无后者,国除。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至郡公,有余爵,听回授子孙。其国公皆特封焉。凡内命妇之制: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为夫人,皆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充仪、充容、充嫒并为嫔,正二品;婕妤九员,正三品;美人九员,正四品;才人九员,正五品;宝林二十七员,正六品;御女二十七员,正七品;采女二十七员;正八品。
(按:黄帝有四妃,帝誉亦然,帝尧因之。盖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余三小者焉次妃。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谓之三夫人。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云:"天子娶十二人。"即夏制也。《礼记》曰:"古者,天子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听天下之内理。"此盖以象三公、九卿之数,则殷制也。《周官》曰:"九嫔掌妇学之法。"至汉初,有夫人、美人及姬之号。武帝制婕妤、侄娥、容华、充衣,各有爵位。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光武乃有贵人、才人之号。《晋诸公赞》曰:"旧制:贵嫔、夫人比三公,假金紫;淑媛、淑仪、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比九卿,假银青。"后魏孝文改定内官,各有视品。宋、齐、梁、陈、北齐、后周多依古制,或有增损,事则不经。隋氏定制,则依《周官》之制,皇朝因之,为百二十一人。)
皇太子良娣二员,正三品;良嫒六员,正四品;承徽十员,正五品;昭训十六员,正七品;奉仪二十四员,正九品。
(《汉书》曰:"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三等。"历代因之。至宋明帝,更为太子置内职二等,有保林、良娣。齐建元中,太子宫置三内职:良娣比关内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隋初定制也,皇朝因之。)
外命妇之制:皇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视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
(《公羊传》曰:"天子将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主之,"故曰"公主"。《诗》曰:"何彼秾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于其夫,下王后一等。"汉家公主所食曰邑;诸王女曰翁主,亦曰王主。后汉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尊崇者加号为长公主,乘赤罽车马,与诸侯同。雨汉皆列侯尚主。自魏、晋已来,尚主皆拜驸马都尉。晋、宋已来,皇女皆封郡公主,王女皆封县主。)
王母、妻为妃。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已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若勋官二品有封,母、妻为郡君;五品、若勋官三品有封,母、妻为县君。散官并同职事。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乡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字。各视其夫及子之品,若两有官爵者,皆从高。若内命妇一品之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母为从四品郡君,三品、四品母并为正五品郡君。凡妇人不因夫及子而别加邑号,夫人云"某品夫人",郡君为"某品郡君",县君、乡君亦然。
(古者,诸侯之妻,邦人称之曰"夫人",亦曰"小君"。《春秋传》曰:"惠公元妃孟子。"则妃及夫人、郡君、县君、乡君之号皆起于此。汉高祖封萧何夫人为酂君,景帝封王皇后母曰平原君。后汉安帝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献帝封董卓母为池阳君。晋封虞潭母孙氏武昌侯太夫人,加金章、紫绶。太康元年,封羊祐夫人为乡君。孝武时,哀帝外祖母高安乡君进封宣城郡广德君。宋高祖母萧氏初封豫章国太夫人,妻减氏为国夫人。《晋令式》云:"郡公·侯太夫人、夫人,银印、青绶,佩水苍玉。"宋、齐之后,多用其制。至隋氏始定品格,皇朝因之。)
凡庶子有五品已上官封,皆封嫡母;无嫡母,即封所生母。凡二王后夫人、职事五品已上、散官三品已上、王及国公母·妻朝参,各视其夫及子之礼。凡亲王孺人二人,视正五品;媵十人,祝正六品。嗣王、郡王及一品媵十人,视从六品;二品媵八人,视正七品;三品及国公媵六人,视从七品;四品媵四人,视正八品,五品媵三人,视从八品。降此已往皆为妾。
(古者,诸侯一娶九女,其嫡者为夫人,余为侄、娣、孺人及媵,盖因此。)
凡皇家五等亲及诸亲三等存亡、升降,皆立簿籍,每三年一造。除附之制,并载于宗正寺焉。
司勋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周官有司勋上士二人,凡有功者,司勋诏之。后周夏官有司勋上士一人,掌六勋之赏。隋文帝立司勋侍郎二人,炀帝改为司勋郎。武德初,为司勋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司勋大夫,咸亨元年复故。)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隋文帝置,炀帝改为司勋承务郎,皇朝复为司勋员外郎。龙朔、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主事四人,从九品上。 司勋郎中、员外郎掌邦国官人之勋级。凡勋十有二等: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
(柱国,楚官也。项梁为楚上柱国,又陈婴为上柱国,又蔡赐为上柱国。至西魏之末,始置柱国,用旌戎秩。时陇西郡公李讳、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河内郡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与周太祖为八柱国。至后周建德四年,初置上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上柱国、柱国之秩,以赏勤劳。始以齐王宪、蜀公尉迟迥为上柱国是也。隋高祖受命,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为从一品,柱国为正二品,上大将军从二品,大将军正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从三品,开府仪同三司正四品,上仪同三司从四品,仪同三司正五品,大都督正六品,帅都督从六品,都督正七品,总十一等,以酬勤劳。皇朝改以勋转多少为差,以酬勋秩。)
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
(战国时,楚有柱国昭阳,楚、汉之际,共敖为柱国也。)
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秦有护军都尉。汉高祖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文帝时,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护军都尉为护军。魏武帝以牵招为中护军将军。晋中护军将军、护军将军等并银章、青绶,武冠,绛朝服,品第四。宋、齐、梁、陈并有护军将军、中护军之职。梁武庐江置镇蛮护军,武陵置安远护军。皇朝采之,为勋官品职。)
八转为上轻车都尉,比正四品;七转为轻车都尉,比从四品:
(汉武帝以公孙贺为轻车将军。汉又有轻车校尉。梁、陈、后魏、北齐、隋皆有轻车将军。)
六转为上骑都尉,比正五品;五转为骑都尉,比从五品;
(汉武帝置骑都尉。《汉书》云:"拜李陵为骑都尉。"更始时,谣曰:"烂羊胃,骑都尉。"晋、宋、齐、梁、陈、隋并有其名。)
四转为骁骑尉,比正六品;三转为飞骑尉,比从六品;二转为云骑尉,比正七品;一转为武骑尉,比从七品。
(隋文帝置骁骑、飞骑、云骑、武骑尉,为文散阶,皇朝采为勋品。)
凡有功效之人合授勋官者,皆委之覆定,然后奏拟。
(凡征、镇勋未授身亡者,其勋依例加授。其余泛勋未授身亡者,不在叙限。)
考功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汉官仪》:"曹郎二人,掌天下岁尽集课。"魏尚书郎曹有考功郎中一人。宋、齐并置功论郎中,梁有秩论侍郎,并考功郎中之任也。北齐有考功郎中。隋文帝置考功侍郎,炀帝改为考功郎,皇朝改为考功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司绩大夫,咸亨元年复故。)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隋文帝置,炀帝改为承务郎,皇朝复为员外郎。龙朔二年改为司绩员外郎,咸亨元年复故。)
主事三人,从九品上。考功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凡应考之官,皆具录当年功过、行能,本司及本州长官对众读,议其优劣,定为九等考第,各于其所由司准额校定,然后送省。内外文武官,量远近,以程限之有差。
(京师百僚,九月三十日已前校定,十月一日送省。外官去京一千五百里内,八月三十日;三千里内,七月三十日;五千里内,五月三十日;七千里内,三月三十;万里内,正月三十日已前校定。)
其外官附朝集使送簿至省。
(凡流内、流外官考前厘务不满二百日者,不考。)
每年别敕定京官位望高者二人,其一人校京官考,一人校外官考。又定给事中、中书舍人各一人,其一人监京官考,一人监外官考。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其检覆同者,皆以功过上使。京官则集应考之人对读注定,外官对朝集使注定讫,各以奏闻。其亲王及中书门下与京官三品已上、外官五大都督,并以功过状奏,听裁。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曰献替可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二曰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三曰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四曰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五曰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六曰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七曰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八曰兵士调习,戎装充备,为督领之最;九曰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十曰雠校精审,明于刊定,为校正之最;十一曰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十二曰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三曰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帅之最;十四曰礼义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十五曰详录典正,词理兼举,为文史之最;十六曰访察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十七曰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句检之最;十八曰职事修理,供承强济,为监掌之最;十九曰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役使之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剩课,为屯官之最;二十一曰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二十二曰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居多,为方术之最;二十四讥察有方,行旅无壅,为关津之最;二十五曰市鄽不扰,奸滥不行,为市肆之最;二十六曰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二十七曰边境肃清,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一最已上有四善为上上;一最已上有三善,或无最而有四善为上中;一最已上有二善;或无最而有三善马上下;一最已上有一善,或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一最已上,或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粗理,善最弗闻为中下;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下中;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若于善最之外别可嘉尚,及罪虽戍殿、情状可矜,虽不成殿而情状可责者,省校之日,皆听考官临时量定。
(诸官人犯罪负殿者,计赎铜一斤为一负,公罪倍之。十负为一殿。当上上考者,虽有殿不降,此谓非私罪。自上中已下,率一殿降一等。即公座殿失应降,若当年劳剧有异于常者,听减一殿。)
内外官从见在任改为别官者,其年考从后任申校。
(其别敕赐考,限当年附校。如不及当年,及当年无考,于以次有考年限。)
百司量其闲剧,诸州据其上下,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苟无其功,不要充数;功过于限,亦听量进。
(诸食禄之官,考在中上已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下已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若私罪下中已下,公罪下下,并解见任,夺当年禄,追告身;周年,听依本品叙。)
其流外官,本司量其行能、功过,立四等考第而勉进之。
(清谨勤公,勘当明审为上;居官不怠,执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数有愆犯为下;背公向私,贪浊有状为下下。每年对定,具簿上省。其考下下者,解所任。)
凡亲、勋、翊卫皆有考第。考第之中,略有三等。
(专勤谨慎,宿卫如法,便习弓马者为上;番期不违,职掌无失,虽解弓马,非是灼然者为中;违番不上,数有犯失,好请私假,不习弓马者为下。)
诸卫主帅,如三卫之考。
(凡统领有方。部伍整肃,清平谨恪,武艺可称者为上;居官无犯,统领得济,虽有武艺,不是优长者为中;在公不勤,数有愆失,至于武用,复无可纪者为下。)
其监门校尉、直长,如帅之考。
(正色当官,明于按察,监当之处,能肃察奸非者为上;居官不怠,检校无失,至于监察,未是灼然者为中;不勤其职,数有愆违,检校之所,事多疏漏者为下。)
其谧议之法,古之通典,皆审其事,以为不刊。
(诸职事官三品已上、散官二品已上身亡者,其佐史绿行状申考功,考功责历任勘校,下太常寺拟缢讫,覆申考功,于都堂集省内官议定,然后奏闻。赠官同职事。无爵者称"子"。若蕴德丘园,声实明著,虽无官爵,亦奏赐谧曰"先生"。)
员外郎掌天下贡举之职。
(开元二十四年,敕以为权轻,专令礼部侍郎一人贡举。然以旧职故,复叙于此云。)
凡诸州每岁贡人,其类有六:一曰秀才,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筭。其弘文、崇文生各依所习业随明经、进士例。其秀才试方略策五条,文、理俱高者为上上,文高理平、理高文平者为上中,文、理俱平者为上下,文、理粗通为中上,文劣理滞为不第。
(此条取人稍峻,自贞观后遂绝。)
其明经各试所习业,文、注精熟,辨明义理,然后为通。正经有九:《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通二经者,一大一小,若两中经;通三经者,大、小、中各一;通五经者,大经并通。其《孝经》、《论语》并须兼习。
(诸明经试两经,进士一经,每经十帖。《孝经》二帖,《论语》八帖。每些三言。通六已上,然后试策:《周礼》、《左氏》、《礼记》各四条,余经各三条,《孝经》、《论语》共三条、皆绿经文及注意为问。其答者须辨明义理,然后为通。通十为上上,通八为上中,通七为上下,通六为中上。其通三经者,全通为上上,通十为上中,通九为上下,通八为中上,通七圣经通五为不第。)
其进士帖一小经及《老子》,
(皆经、注兼帖。)
试杂文两首,策时务五条,文须洞识文律,策须义理惬当者为通。
(若事义有滞、词句不偷者为不。其经、策全通为甲,策通四、帖通六已上为乙,已下为不第。)
其明法试律、令各一部,识达义理、问无疑滞者为通。
(粗知纲例、未究指归者为不。所试律、令,每部试十帖。策试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全通者为甲,通八已上为乙,已下为不第。)
其明书则说文六帖,《字林》四帖。
(诸试书学生帖试通讫,先口试,不限条数,疑则问之,并通,然后试策。)
其明筭则《九章》三帖,《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等七部各一帖。其《缀术》六帖,《缉古》四帖。
(录大义本条为问。答者明数造术,辨明术理,然后为通。记遗三等数,读令精熟,试十得九为第。其试《缀术》、《辑古》者,《缀术》七条,《缉古》三条。诸及第人并录奏,仍关送吏部。书、筭于从九品下叙排。)
弘、崇生虽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全高,试亦不拘常例。
(弘、崇生习一大经、一小经者,两中经者,习《史记》者,《汉书》者,《东观汉记》者,《三国志》者,皆须读文精熟,言音典正。策试十道,取粗解注义,经通六,史通三。其试时务策者,须识文体,不失问目意,试五得三。皆兼帖《孝经》、《论语》共十条。)
应简齐郎,准贡举例贴试。
(太常解申礼部勘责,十月内送考功,帖《论语》及一大经,及第者,奏闻。)
国子监大成二十员,取贡举及第人聪明灼然者,试日诵千言,并口试,仍策所习业,十条通七,然后补充,各授官,依色令于学内习业,以通四经为通。
(其禄俸、赐会准非伎术直例给。业成者于吏部简试,《孝经》、《论语》共试八条,余经各试八条,间日一试灼然明练精熟为通。口试十通九、策试十通七为第。所加经者,《礼记》、《左传》、《毛诗》、《周礼》各加两阶,余经各加一阶。及第者放选,优与处分;如不及第,依旧任。每三年一简。九年业不成者,解退,依常选例。业未成、年未满者,不得别选及充余使。若经事故,应叙日,还令覆上。其先及第人欲加经、及官人请试经者亦准此。)
《唐六典》 唐·张九龄、李林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庄纶裔
汉·崔寔
清·叶天士
宋·胡宏
明·净柱
王肅注
(清)范咸纂輯
姜子牙
清·吴承仕
清·魏谦升
宋·余允文
清·刘一明
(清)屈大均
(明)罗贯中
明·沈榜
清·王逢辰